『壹』 孩子生病難受,我們無法感同身受,這4個繪本故事來幫忙
這幾天孩子感冒咳嗽,每天晚上都咳嗽地厲害,孩子的每一聲咳嗽,作為父母我都想,要是自己能夠替孩子承受就好了,孩子就不用那麼痛苦了。天氣冷了,幼兒園家長群每天都有孩子因為感冒生病請假,父母的心一整天都會為孩子提著。
可是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完全感同身受另一個人,即使我們是教養孩子的父母,我們也做不到。孩子生病尤其是幼兒,學齡前兒童,因為他們還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也深深地備受煎熬。
當孩子生病時除了身體上的不適,更多的是來自心理上的恐懼。對醫生醫院的恐懼,對吃葯打針的害怕,這些無疑都加重了孩子的痛苦。
孩子生病時其實也有著復雜的心理變化,只有讓他知道看病是個怎樣的過程以及其他人也可能與他有同樣的經歷,孩子才明白他並不孤單,才能漸漸釋放恐懼與害怕,讓身體和心靈都得到治癒。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文/[奧]恩斯特·楊德爾
圖/[德]諾爾曼榮格
《第五個》講述的是5個肢體殘缺的玩具,在一間昏暗的房間里等待著。文中以第五個小木偶的視角來寫,透過門縫里一點黃色的光,小木偶猜測裡面到底在幹嘛,進去了之後會給自己做什麼,像極了我們在看病前的心理描寫。前4個小夥伴,一個接一個的消失,然後又煥然一新地走出來,企鵝有了翅膀,小熊能看見了,青蛙能蹦跳了。小木偶作為最後一個在在恐懼中等待著,叫到他時診室的門打開的瞬間,暖暖的光照了出來,是一位可親可愛的醫生,正在笑眯眯的迎接小木偶。
很多時候當孩子問我們醫院是幹嘛的地方時,我們總是以恐嚇和威脅的語氣告訴孩子,醫院是一個很讓人害怕的地方,孩子必須好好的配合,如果不配合就會針就會扎得更疼。
或者有時孩子不聽話時,家長還會以醫生來嚇唬孩子,再不聽話醫生就來給你打針了,在孩子內心早已埋下了一顆對醫生和醫院產生強烈恐懼的種子。《第五個》讓孩子知道醫生也可以很可愛,醫院也可以是一個讓生病的孩子重新收獲希望的地方。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文/[法]瑪莉-阿麗娜巴文
圖/[法]克斯多夫·勒·馬斯尼
小主人公湯姆在幼兒園時因為肚子疼,而要生病住院。湯姆要住院做的是闌尾手術,在醫院里,湯姆,受到了醫生護士的熱情接待,還有爸爸媽媽在身邊的陪伴和安慰,以及同病房小夥伴的調皮逗笑。剛開始湯姆心裡一點都不踏實,在親身經歷了整個住院的過程後,小湯姆做完了手術也很快康復了,還與同病房的小夥伴結下了友誼,這些都讓湯姆的住院看起來顯得更加的溫暖。
這讓孩子知道了住院之後的整個過程,也就沒有了那麼多的疑慮和恐懼。也會更加希望像小湯姆一樣,通過好好配合,在家人和朋友的關心下,在醫生的治療下很快的康復。
上幼兒園之前,K媽很調皮,經常兩個膝蓋輪流要去診所報到消毒。每次要消毒時,我都在去診所的路上哭得嘶聲力竭,距離診所離更近一步,我的恐懼就會加深一點。其實後來才發現消毒不過就是在膝蓋上塗一點,當時是紫色的消毒水,涼涼的,沒有任何疼痛。我想,我的恐懼還是大部分來自於對看病的未知,因為不了解,所以才會覺得更加害怕。
適讀年齡: 0-4歲
作者:[日]木村裕一
這本書是講的是熊熊診所的小熊醫生為喉嚨痛的小兔子,肚子疼的小豬,打疫苗的小猴子看病的故事,這里有醫生檢查開葯的過程,讓孩子了解了診所的真實情況。
這本書的一個很大的特點是,這是一本翻翻書,孩子在閱讀的過程會發現特別的有趣。通過翻頁,讓孩子反復的模擬看醫生的過程。孩子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愛上角色扮演,扮演醫生。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孩子就會從更高的一個角度來看待看病這一過程,他會更能體會醫生這個角色的職責,其實醫生並不是那麼可怕,而是一個給帶來希望的神聖職業。
前段時間帶孩子去做齲齒檢查時,醫生建議給孩子塗氟,更好的預防齲齒。可是當孩子知道要躺在那裡時,她全身都充滿了恐懼和抗拒,哭聲響徹整個診室。
回到家後為了讓孩子釋放這種恐懼的情緒,我讓孩子扮演了醫生的角色,讓她拿著棉棒,在我的牙齒上進行塗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充當了醫生的角色,她的恐懼也一點點的釋放出來,更加的坦然的看待去看牙醫的這個過程。
而角色扮演是學齡前兒童一種最主要的 游戲 方式,他通過角色扮演來反映周圍的生活,讓他對世界有更深的認識和體驗。
適讀年齡:3-6歲
作者:文/(日)穗高順也
圖/(日)長谷川義史
這是一本富有想像又有趣味的故事,情節簡單,畫風 搞笑 ,很多孩子看後都表示打針都不害怕了。
故事的小主人公要打針了,他用奇妙的想像讓自己來到了一個打針不疼的國度。 發現蝴蝶和瓢蟲搬來了一隻從來都沒見過 的 很小很小的針,接著眼睛一閉,針就打完了,原來打針這么快,而且只有一點點疼。
如果問幼兒或學齡前兒童小時候很害怕的一樣東西,那麼肯定都都逃不過那粗粗的針筒,尖尖的針頭,那簡直是我們童年的噩夢。 慶幸的是,我們的孩子可以不再生活在這種恐懼和害怕中,是這些睿智的童書作家們給孩子們帶來了神奇的魔法。
孩子生病時是每個家長最受煎熬的時候,希望這些繪本能夠給我們和孩子帶來一點心靈的慰藉,讓我們不再那麼的恐懼,而是看到更多的希望,接收更多的能量,讓身體和心靈都能更早更好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