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春字的來歷故事
當歲月的指針定在3月,北半球的生靈,迎來了萬物生長的時節。
這是亘古不變的自然規律。
千百年前,黃河流域的先人,以樸素的筆法,在龜骨之上,刻畫了小草、太陽和嫩苗。這三個元素,組合成最原始的「春」字,形象的圖畫在昭示:走過寒冬,陽光回歸,種子蘇醒,枝頭吐綠,迎來「春臨大地」的盛景。
春天,對以農為本的中國而言,無疑是最重要、最美好的季節。
古人常雲,「一年之計在於春。」又曰:「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還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可見,春在傳統文化認知里,蘊含生機,寓意希望。
古老的民族,世世代代,應季而作,應時而息;在和萬物的接觸中,逐漸提煉出深刻的生活哲理——人,不是脫離自然的孤絕存在,而是與自然界共頻共振、共生共息的綜合體。「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中國人體會出的春的精神,即任何力量也摧毀不了春的氣息。
春潮澎湃,生趣盎然。溯源「春」字,我們可以同時感悟個體和國家的蓬勃力量。春天的我們和春天的祖國,一同走進萬紫千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