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講繪本故事
繪本也就是圖畫書,在講繪本故事之前老師最好先熟悉這本繪本的內容,把不同角色用不同聲音表達出來,講繪本時多提問,引導小朋友多觀察,最後可以一起跟小朋友回顧一下這本繪本。
❷ 父母如何給孩子講繪本用這3個方法,你一定可以成為講繪本高手
父母能給孩子最大的一筆財富,就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終身的學習者。
如何成為終身學習者?閱讀就是一個很好的木筏。
上篇文章講到了繪本的「圖感」和「語感」, 以及如何選擇繪本。
這一篇,我們來講如何給孩子讀繪本。
在閱讀繪本上,我曾經走過的坑就是——給孩子讀,讀完了就讀完了 ,但孩子似乎並沒有怎麼吸收,而且基本不思考。
後來才知道,這樣的閱讀方式是非常低效的, 也才知道問題的根源——我自己都沒有很好的理解繪本傳達的意思。
繪本大師松居直在《如何給孩子讀繪本》中說:「在挑選繪本和讀故事給孩子聽的時候,朗讀者是如何理解,其內心又是如何享受和描繪故事的,對孩子聽故事時的理解影響很大,因為朗讀者對故事的理解會微妙地反映在朗讀時的聲音和表情里。
因此,作為讀的一方,你必須注意自己從繪本的圖里讀到了多少可以闡釋故事的信息。」
松居直老師的話,讓我如夢初醒。之前自己沒有讀到多少故事裡的信息,而只是機械地讀給孩子聽。理所當然的,基本無法把繪本的藝術魅力展示出來,帶給孩子。
所以,父母講故事之前,事先盡量全部都先看一遍。這樣才知道,書里哪個地方應該激昂地讀,哪個地方又該溫柔或略帶傷感地讀。如此,才可恰到好處的把對故事的理解,微妙地通過聲音和表情傳遞給孩子。
就好像開車,你事先走了一遍路,下次再走時就知道哪個地方是急拐彎,哪個地方是小拐彎一樣,才能巧妙過渡,流暢自如。
敲重點哈, 父母對於繪本的理解,對於整個親子閱讀而言,是重中之重!
所以,如果你和我之前一樣不懂,那麼:學習吧,父母們!
下面,我們來講講,與孩子打開面前的繪本時,具體應該怎麼給孩子講。
當我們拿到一本繪本時,映入眼簾的首先就是它的封面。還有名字。
可能很多父母和之前的我一樣,直接把名字一讀,就翻開裡面的正文開始讀了,以為讀正文才是讀繪本。
其實繪本封面就含有很大的信息量,父母可以在這里停留一下,問問孩子封面上看到了什麼,給他怎樣的感覺;或者問問孩子這個封面和標題有怎樣的關系,它透露了什麼信息。然後接著引導孩子去思考,接下來書裡面將會有怎樣的情節等等。
比如《幸福的大桌子》這本繪本的封面,就沒有出現大桌子,而只是一隻兔子在窗前翹首張望。媽媽就可以引導孩子去想:兔子在等待什麼?這個等待和桌子有關系嗎?整個封面的顏色是綠色盎然,一棵大樹朝氣蓬勃,這個和接下來桌子傳遞的幸福有關嗎?這樣,就可以帶著問題,跟著孩子進入到正文里閱讀了。
孩子的答案不是最重要的,讓他開動小腦筋去思考和想像,就達到我們的目的啦。
另外,有的繪本是封面和封底連成一幅完整的畫。
比如《花婆婆》的故事,封面和封底打開,這是一幅非常完整的畫。
父母可以帶孩子先看封面,有一位阿姨站在草地山坡上,問問孩子,她是誰呀,是花婆婆嗎,她這是要去哪裡呢,是回家嗎,還是出去和朋友一起玩?
然後,再把封面和封底連起來,發現是一副完整的畫面。
讓孩子觀察,在這幅畫他看到了什麼,有草有樹,還有天空的雲彩和大海,問問他的感受是怎樣的。遠處還有一座房子,這個阿姨正走在這條回家的路上,前面提的問題,孩子就會找到答案。然後再跟孩子進入到正文里閱讀。
每本繪本都有它獨特的設計,並非所有的繪本都適合把封面跟封底一起拿來講。但每本繪本的封面,都是可以給引導孩子去描述、思考和想像的。
《繪本有什麼了不起》中作者講到:「發展閱讀力第一步就是學會從閱讀材料中提取信息,作為後續推論和發展閱讀線索的鋪墊。接收到的信息越多,在後面步驟中的領悟也就越豐富。」
而一個優秀的繪本創作者,他在圖像中會隱含豐富的信息。這些信息,只有讀者了解到了,才能更好的吸收並關聯到生活當中,從而領悟到該繪本傳遞的思想。
所以,具備圖像感知能力,看圖有「看」法,才會有想法,有想法了才能學而有得。
那怎樣「讀圖」?《繪本有什麼了不起》中講到,可以從線條、造型、構圖、顏色和象徵等幾個方面來解讀和提取信息。
1.線條
線條在我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不同的線條,傳遞著不同的情感。
線條勾勒出景物的輪廓,塑造了場景和角色。
比如,疏密線條製造質感明暗;粗細、剛柔、曲直、或連續、或紛亂、或整齊的線條,可以營造情境的動靜氛圍,描繪出角色的肢體動作與表情語言,還能傳達出角色的情感與感受……
比如書中列舉了,《媽媽最棒!爸爸最棒!》這本繪本,它是用比較細的線條勾勒出了景物的輪廓,爸爸將騎車跌倒的小熊抱在懷里,傳遞了溫暖舒服的感覺。
《我是霸王龍》中,作者用了非常剛硬的線條表現出石頭的硬度,並且有粗壯和堅硬的線條勾勒霸王龍,強化了他的霸氣,凸顯他凶暴的性格。
《好餓好餓的小白熊》中用又柔和的線條勾勒出了角色和白雲的樣子,傳遞出柔軟溫暖其樂融融和溫馨的感受。
此外,還有 跨頁的水平線和垂直線 ,也傳遞著豐富的信息。
比如平直的水平線,傳遞出放鬆和平靜的情景氛圍,而偏斜的水平線則是失去平衡和內在不安的暗示。
比如《小豬不會飛!》就用了傾斜的地平線,凸顯出了小豬挫敗和不安的心情,是失去平衡的心理暗示。
還有那種直立的線條,常常暗示著動力或者說蓄勢待發以及不屈的精神,表現出支撐和支持的力量。
所以,當我們在讀一本繪本時,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張張的圖像,這些圖像是由怎樣的線條構成的,它傳遞了怎樣的情境和氛圍?故事中角色他的心情和想法是怎樣的,而你和孩子,又有怎樣的感受油然而生?
帶著這樣的問題和視角給孩子講繪本,就不單單只是講,而是可以調動孩子更多的情感參與其中,更接近繪本的內核。
2.造型
「造型是指由線條勾勒出來的形狀。繪本創作者通過不同的造型與姿態,傳遞人物的性格和生命狀態。」
一個圓圓的笑臉讓人充滿溫暖,柔軟而親切;而一個稜角分明的臉,傳達的則是嚴肅和剛毅的感覺,讓人不易親近,有距離感,甚至表現出角色之間的緊張關系。
比如《亮晶晶妖怪》中,他們的造型幾乎都是圓形為基礎的,所以感覺親切,就算是妖怪也一點都不可怕。
《親愛的驢》則是一種針鋒相對的造型,尖尖的耳朵豎起來,手臂叉著腰,劍拔弩張的感覺瞬間從畫面中傳遞出來。
此外,圖畫中角色的 穿著、姿態和動作 也屬於造型的功能,它們刻畫著人物的性格或者情緒。
3.構圖
「繪本的構圖是指創作者的畫面布局,包括主角、配角與各種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動線、視角、運鏡、比例等等,藉以營造空間場景,表現出整體局勢和角色之間的互動關系。」
通過不同的構圖方式,可以讓讀者進一步感受角色在環境中的處境,或者角色之間他們微妙的互動和情感對應等。
比如,主角在頁面的中心或者是視覺的交點處,讀者立即能發現和掌握,心理覺得比較穩。但如果他偏離畫面中心,就感覺失衡,不安的情緒彌漫開來,當然,也有可能是延展空間,給讀者無限想像的空間……
再比如左右、上下位置,同樣傳達了角色之間的關系,或是內在情緒和性格的暗示。
比如《鴨子騎車記》中,馬在上面,體現他的驕傲和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而老鼠的畫面,則是鴨子在上面,顯示了鴨子的自信。
4.色彩
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亮的顏色讓我們心情大好,暗沉的顏色,代表著嚴肅甚至低迷。
繪本中的顏色除了真實描繪景物之外,也藉以表現事物的質感、光線明暗、濃淡厚薄,牽動讀者的感受和情緒,引起共鳴,或者傳遞作者的想法。
顏色包括三個方面:色相、明度和彩度。
色相,是紅、藍、黑等顏色的名稱。
我們看繪本顏色會自然做一些聯想,比如黃橙暖色系,傳遞出溫暖;綠色,讓人想到大自然的生機盎然;黑色,神秘或者陰森;紅色則是熱情、憤怒等等。這種文化上的聯想,在繪本里也會給我們傳遞不同的情緒和作者的觀點。
明度,調配顏色的深淺,讓畫面產生明暗變化,傳達出情境的氛圍和角色的情緒。
比如明亮的畫面讓人產生熱烈、簡單、快樂和開朗的感受,而陰暗的畫面則是神秘、抑鬱甚至陰沉的氛圍。
在《繪本有什麼了不起》中講到兩個案例:
比如《因為爹地愛你!》畫面明亮,傳遞出開朗快樂的親情氛圍。
《我想要愛》則是以厚重的暗棕色,表現出大熊吉米想要愛,但卻遍尋不著的失落心情。
彩度,是指色彩的純度或者飽和度。
畫面彩度高,顏色鮮艷,給我們的感覺是情感飽滿,帶著昂揚的情緒和張力;彩度比較低的,則是比較柔和的,傳遞出柔和沉穩的感受。
比如《大頭妹與眼鏡弟》,它以高彩度的色感彰顯故事情節,表現出歡樂昂揚的情緒和張力。
5.象徵
象徵在人類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文學創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指藉助於某一具體的事物或形象,寄託作家某種深刻豐富的思想或表達某種特殊事理的藝術手法。
在繪本中,作者常常運用象徵來傳達抽象的想法和概念等,讓讀者感知到,並能更好掌握作者想傳達的特殊意義。
象徵是對繪本的一種升華,它使得看似簡單的畫麵包含更豐富深刻廣闊的內涵。
同樣的,我們繼續用《繪本有什麼了不起》里的案例來說明。
比如《條紋事件糟糕啦!》中,女孩卡米拉得了「條紋病」,全身上下都布滿了條紋。每位專家都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治好她的病,但畫面中那些戴著眼鏡卻沒有眼球的專家,這種「有眼無珠」的象徵告訴我們,這些專家根本看不見卡米拉的需求,更不可能發現病因,自然也就治不好她的病,結果就不言而喻了。
絕大部分繪本是由文字和圖像組成的。
比如描景方面,《不一樣的聖誕節》的文字這樣寫道:
海風日復一日吹拂著遠離小鎮的山崖,山崖上矗立著一座小洋房。那座洋房因為經常被風吹襲而傾斜,顯得十分老舊。
洋房的屋頂上有一個又大又氣派的煙囪,煙囪上貼著一張紙,
上頭寫著:「拒絕聖誕老公公進入!」
創作者以細膩文字進行描述,比如「遠離小鎮」、「山崖」、「傾斜」、「老舊」、「拒絕聖誕老公公進入!」傳達了老洋房遺世獨立的孤絕氛圍,烘託了故事的張力。
再比如抒情方面:
《隔壁的狸貓》通過文字抒發出兔子的心情,配合它的表情和姿態,直接傳遞給我們它內心的無奈厭煩之感,讓讀者感同身受,又產生無限聯想……
當然,文字還有可能 交待 背景,串聯情節等等。
比如:
怎麼樣,通過前面的講解,你是否對如何講繪本有了大致思路了呢!下次再給孩子講繪本時,就開始用上吧。
前面我們單個元素逐個進行講解,但每個頁面它同時包含著多種元素,比如說,紅顏色可能是熱情的、警戒的,也可能是憤怒的。那這一頁里,它代表什麼?這需要和其他元素組合運用,進行搭配,才能夠推斷出最貼切的解釋,更加准確掌握作者想傳達的意圖。
這很關鍵的一點,需要父母讀懂繪本,進而通過提問去更好地引導孩子。
比如,和孩子讀《月亮的味道》時,可以每讀完一部分內容,就停下來問問孩子:
當然,不是一下子都問,根據具體情境來選擇適合的即可。
所以,家長講繪本時不要一味按時間順序講,只顧著把故事講完,而是要停下來,與孩子互動。
如果此時孩子的回答可以繼續探討下去,可不拘泥於繪本世界,根據他思考的方向和興趣,引導他把閱讀變成一種互動游戲,甚至延伸出另外一個故事。
這不僅是孩子和家長思維交互的過程,也是和書交互的過程,更是孩子開動腦筋,培養他想像力的過程。
此外,對繪本結尾不太滿意或者還有發揮空間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或者與他一起創造另外一個版本的結局,這都是非常好的互動,也鍛煉了孩子的想像力。
這里要注意的是,每個孩子性格不一樣,如果你孩子不太願意回答問題,就不要一個勁地問,而是接著講即可,後面有機會再循序漸進。
總之,以「不破壞孩子的閱讀興趣」為最主要目標,切記!
幼兒時期是想像力最豐沛的時期,閱讀繪本不僅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它更是讓孩子穿梭在現實和想像之間,感受著閱讀的美好和心靈的激盪。
什麼東西任誰都拿不走,卻可以滋養孩子一輩子? 那一定是豐富的精神食糧!
而現在,開啟這個精神世界的鑰匙就在你的手裡,由你掌握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