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昆明老街有什麼歷史故事呢
說到昆明市我想很多朋友都情不自禁地激動起來,小編作為一個“雲南愛好者”,是雲南風景的忠實粉絲,自然對昆明這座城市有著不一樣的情感。這里氣候舒適四季如春,這里環境優美景色迷人,雖說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旅遊城市經濟增長太依賴遊客,在今年這種特殊的經濟環境下發展得不太順利,但是我們都希望昆明能夠重振雄風,來年重返“新一線城市”。
小編今天帶大家來到“春城”昆明,我們既不去觀賞那隨手一拍就是畫卷的景色,也不去城裡參觀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因為又有新的歷史文化景點引起小編注意了,這兒就是傳說中有著“昆明小上海”之稱的昆明老街。
作為一個有900多年歷史的歷史遺跡,一定有不少的驚喜等待著我們前去打卡,趕快跟上小編的步伐,來童年回憶《仙劍奇俠傳》的拍攝地看看吧。
你來過昆明旅遊嗎,如果說你去過一些“小眾”的但是十分值得一覽的景點,一定要給小編留言,我們把這些美好的事物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吧。
Ⅱ 青島老街的故事
遠近聞名的青島中心商業街——中山路,貫通南北,起伏蜿蜒,如同一條歷史川流,在老青島人的心上已流淌了百年。
矚目今日繁華潔凈的商業街,回首百年的中山路,滄桑巨變,令人驚嘆。世紀之初,中山路一帶僅有一兩個小村莊,青島開埠方辟為南起前海棧橋北止大窯溝的斐多里街,二、三十年間世事多變,三次易名為靜罔町、山東町、山東路。中國收回青島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遂於1929年正式定名中山路,同時將第一(匯泉)公園定名中山公園。中山路路名沿用至今。
中山路在前五十年走過的足跡中,落滿了舊時代的歷史塵埃。德國佔領青島後,一度將中山路劃成歐人、華人兩個區域,以保定路口為界(當年的界石現存於青島山炮台展覽館),南部是歐人居區,北部是華人居區,南段的路面比北段寬出六米。由於居區的分別,中山路的商業格局就形成了洋行與華人店鋪分據南北的局式。青島解放前夕,中山路的店鋪仍殘存著這種舊的斑痕。
三、四十年代,隨著青島城市規模的擴展,以中山路為軸線的青島中心商區已經形成,中山路上銀行、商店、飯店以及影劇院鱗次櫛比,包括中山路附近的河南路、天津路、北京路、海泊路、濰縣路,商店、飯店、旅店也比比皆是。這片中心商業區就是幾代青島人親切地稱做"街里"的地方,「逛街里」是當年青島人時尚的消閑方式。舊中國的五十年中,「逛街里」的青島人不僅用消費娛悅了自己,而且懷著樸素的愛國之情,用老青島們的消費造就和支撐了一批至今仍然林立在中山路上的華商老字型大小,諸如:福祿壽、春和樓、宏仁堂、盛錫福以及那爿字型大小鮮明的青島國貨公司。當年的「國貨」二字在中國人的心中是何等的回腸盪氣。
1949年6月2日,青島回到了人民的懷抱,走過五十年風雨的中山路洗刷了歷史的塵垢,光彩亮麗,百業俱興。改革開放後的十餘年裡,中山路上現代商廈拔地而起,老字型大小們風韻猶存,「逛街里」的青島人也不再滿足到「謙祥益」扯幾尺洋布,到「劈柴院」吃碗面條,而是進則時裝店,入「肯德基」。洋葷已不僅是洋人的了。
入夜,迎著徐徐的海風,再看今日的中山路,「亮化工程」的片片霓虹已將中山路燃化成光明繽紛的川流。
青島老街的故事
98威海路
台東鎮,由台東一路到台東八路,形成一個長方型的「口」字,從登州路到海泊橋的威海路從中間穿過台東鎮,從而形成了一個「中」字。
早期的青島工廠,以日商資本為多,主要在遼寧路周圍和四方一帶,而工人居住多在台東鎮,威海路是台東鎮通向兩個工業區的主幹道。劉少文的《青島百詠》中曾兩次詩詠這一帶工人生活。
垂鞭一一問工廠,東鎮逶迤到四滄。三萬弟兄齊淚灑,年年辛苦為誰忙。
「自台東鎮逶迤到四方,皆工廠薈萃之區,率為日人有。工人二三萬,勞頓終年,所入無幾,卻恨年年金錢為他人作嫁衣裳也。」
尺余高髻足纖纖,躑躅長街意未堪。是處高樓臨大道,沉沉鴛鴦夢初酣。
「……女子則恃工廠,遠者距廠十餘里,夜半即興,趨蹌而往,至則鵠立門前或坐卧樹下,天尚未明也!變良苦矣!」
青島以紡織廠為多,而紡織廠中又有八成工人為女工,過去不收有孩子的女工,所以青島人叫女工為「工廠大女曼」,她們日工作12小時,加上往返路程,十分勞累,所以家務事由父母來做。許多「工廠大女曼」由威海路步行,冬季頭裹長布,手持飯盒,三五成群,說說笑笑,苦中作樂,是威海路一道街景。
自長春路至海泊橋一段,威海路兩側集中了十幾家木廠,由於是木廠,院檣是廢舊木料的柵欄,院子里、人行道上都堆放著許多原木和木料。過去是人工解木,一上一下拉大路,這活十分辛苦,卻是男工的天下。
威海路南段相當於台東區的中山路,主要部門都曾在威海路有分支機構。如中國銀行在中山路,台東辦事處在威海路;物華金店總店在中山路,分店在威海路……解放後新華書店總店在中山路,分店在威海路。原台東警察署也在威海路。
威海路中段曾有平民市場,也曾叫大陸市場,有幾條小街巷,還有藝人演出山東琴書、茂腔。距平民市場不遠還有一個新興市場,長年經營的店鋪有七十多家,包括舊貨業、經工、手工業產品。
威海路上的「新華里」,雖然也叫「里」,但它和一般「里」不同,實際上相當於西鎮的平民院,是一個大雜院,裡面主要是平房,與「里」的格局完全不同。
新華里內有小商店,還有一家說書場,本市優秀評書演員王寶亨等在這里說「蔓字活」———長篇大書,如《三俠劍》、《大八義》等,每晚最後留一個大的「扣」———懸念,吸引觀眾第二天再來聽。
抗日戰爭後期,日偽軍節節戰敗,山東廣大地區成為了抗日根據地或抗日游擊區,戰火燃至青島附近,青島當局十分恐慌,從鎮江路沿長春路到5號炮台建了一道防線,大部分路口封鎖,在威海路、長春路口設「卡子門」,有偽軍站崗,看到所謂的「嫌疑犯」便上前搜查,有的偽軍借機勒索。晚上則關閉卡子門,使百姓們無法通行。
解放後,威海路進行了拓寬,建了過街人行天橋,路兩則的老房子已全部被拆除建了新樓,後又在威海路、台東一路口建了當代廣場。
青島區劃調整後,台東區撤銷並入市北區,市北區提出了「商業興區」,威海路一帶被規劃為市北區的商業區,也是市的商業中心。(
Ⅲ 瑞安老街的故事和背景
瑞安有許多老街,承載著歷史,凝聚著滄桑,孕育著揮之不去的記憶。歲月變幻,老街在一天天變老中慢慢沉澱。營前街、九里匯、湖嶼橋街、林垟老街……它們在現代文明的腳步聲中,漸漸淡出我們的視線。它們,或豐滿,或綿薄,以小橋、流水、窄巷、老店、古榕,描畫了一幅幅古色古香、疏淡隱約的《清明上河圖》。它們的街頭巷尾流淌著市井故事和民俗,令人嚮往、懷念,彷彿老街上嘈雜的叫賣聲並未走遠。
四縣通衢——
營前街
地點:位於營前鄉營前村,距今200年左右。
位於飛雲江幹流與祭門溪交匯處的營前街,上個世紀80年代前,平陽、泰順、文成、瑞安人都趕到這里集市。老街保存完整,中途有一個順著河道的轉彎。曾經喧鬧的營前街帶有傳奇色彩。
以前到營前的人,大多乘船而來,街邊河道的水面並不寬,更大的面積是平坦的河灘,也是老街集市的一個延伸地帶。清中晚期,這里老街車水馬龍,河埠頭上載滿貨物的木船,鱗次櫛比。2層樓房的店面,下面開市,上面居住。4餘米的開間,用4塊可拆卸的朱漆門板隔成。
然而在民國14年(1925年)山洪爆發,老街毀於一旦。當時國民黨政府撥款重建。街邊有一棵歪脖子大榕樹,壽命300年以上,據說是當年災民的救命樹。洪水經過街頭時,因這棵大榕樹的遮擋,水勢稍緩,災民揪住樹枝,被人救出水面,於是,此樹被街坊老人譽為「神樹」。大樹至今枝繁葉茂,老當益壯地守護在古街口。
重建後的街道,又恢復了往日的繁榮:一船船大米、地瓜絲、掛面運到瑞安,一擔擔海鮮挑迴文成,最多時,老街接納的日訪客量超過千人。街面上,瑞安話、農村土話、閩南話不絕於耳。
街的南首是一個古渡口,上客點有一個古老的涼亭,過去涼亭邊有人就地賣海鮮,現村民在此修建了一間觀音廟。涼亭年歲已高,木質座椅都已被磨蹭得凹陷,現出清晰的木紋。當年用木船過渡,一支竹篙在清水裡劃撥,魚兒時常跳出水面。現在因水庫蓄水導致水面變寬,木船換成鐵帆船。
老街上現在只有零星幾間店鋪,賣雜貨或老式裁縫店。今年78歲的陳大媽,當年用100元錢買了一台西湖牌腳踏縫紉機,如今還能為村民做老式衣服。近15年來,老街的新房子不斷蓋起,村裡年富力強的都走出山外,現只剩下婦女和老人30人左右。
入海商埠——九里匯街
地點:位於莘塍九里,距今約120年。
溫瑞塘河從這里流過,因為眾多水系均由街旁的伍公河匯入飛雲江入海,「九里匯」由此得名。此處聚集著潘姓,號稱「九里潘」。昔日,街沿河道里全是手劃小船。採收農忙,走親訪友,置辦日用,都穿梭河上。沿岸榕樹、民居、石橋、祠堂、廟宇交相點綴。
九里匯老街長約300米,面河而建,但現在都被商戶搭建的巨大雨棚遮蓋,街頭顧客稀少,賣的都是些簡單便宜的小物件。九里匯走到今天,已變得陳舊、不起眼。
曾幾何時,九里匯是飛雲江入海口處的一個商業重鎮。飛雲江南岸、瑞安城、上望的居民都到九里匯來購買生活必需品。
在上望人還沒下海捕魚前,董田人就已將在海邊灘塗上捕捉到的新鮮海鮮拿到九里匯集市叫賣。清晨,竹器店裡的篾匠,抱出毛竹,放到青石板路上,用篾刀噼噼啪啪地將圓竹破開。在這清脆悅耳的破竹聲中,老街開始忙碌起來。河埠頭的長鏈上栓滿了農民趕集的木船,街道上人流如織,摩肩擦背,九里匯天天是鬧市,天天是大集。
「乾生」南貨店裡的香菇、木耳、糖果都是緊俏貨,出現排隊購物的景象,天天門庭若市。東街頭的「同仁」葯店,葯杵聲聲,丹葯飄香,學徒一大早就忙著中葯切片炮製。準星細小精確的小秤桿在抓葯者的眼裡像是玩魔術一般,交易的銀角子往抽屜里扔得啪啪地響,金元券大把地捆起,堆放在一起……
舊時,端午節和八月十五是老街熱鬧的巔峰期。且不說街市是如何的熱鬧非凡,單單就是沿街的河面上已是畫船錦簇。30多米寬的河面上本來空闊,碧水紋絲不動,但只聞一陣鑼鼓聲傳來,從上望過來的20多隻龍舟瀟灑游出,九里的30多隻龍舟已備槳待命,董田的龍舟也在不遠處的橋下鑼聲大作,不一會,河面上全部是龍舟,因為中間有強悍的劃手正在比賽,其餘的船隻靠岸停歇,留下一條逼仄的小道讓他們一決雌雄。岸上的小販們甩著喉嚨,叫賣莘塍五香乾。
而八月十五,九里匯變得格外的斯文和喜慶,從「乾生」南貨店開始,有許多書畫擺出,手繪的,印刷的,一毛多一張,紅彤彤的映紅半邊河水。
如今,街上還有一些做竹篾的、做圓木的,店堂狹窄擁擠簡陋,整條街像是一個濃縮了的民間手工作坊。因為上望、莘塍都有大的農貿市場建成,老街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沒落了。
五地中心——湖嶼橋街
地點:湖嶺鎮大同村,距今600多年。
湖嶼橋街與瑞安、平陽、文成、青田、永嘉的距離都在70公里左右,曾為商旅雲集、百業繁盛的著名村街。
湖嶼橋街位於湖嶺三十二溪畔,呈現的街道建築為清末民初風貌,這是一條集聚鄭姓的古街道。據《鄭氏宗譜》記載,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1398年)就有鄭姓人家在此居住。但至今保存的老街建築可能為清末民初。
老街背靠溪水,自東向西約500米,兩側都是2層清末店鋪,石木結構、四扇擋板店門,青磚黛瓦,店面之間有風火牆相隔,有徽派建築韻味,老街在中途向右折了一個彎,顯示了小巷深深。據資料顯示,目前該街保存完整的民居計85間,另有祠堂、老宮、岳殿、將軍廟等4座。
今年92歲的潘鶴齡老人介紹,民國元年三十二溪發生罕見大洪水,附近街道全部被淹。災後,當時的政府撥款修建了三十二溪防波堤。27歲那年,他從桂峰黃林搬到老街,開了一家染布店,當時的三十二溪除了這條街,其餘地方都是農田,街道遠看像一個農庄。那時老街上布滿棉花店、布店、南貨店和鹽店。
老街的格局和遺存,每處都透漏著老街的昔日繁華和富足。這里的老居民都記得,民國期間,這條街上最大的南貨店叫「鄭裕豐」。如今還可見到一家臨街95-97號叫「鄭永昌」的南北貨店,分前後兩進,前為店堂後為住家。二層是走馬樓,臨街挑出的額樑上雕刻精美花卉瑞獸,牆柱上浮繪著許多栩栩如生的戲曲人物。
湖嶼橋街的繁華中包涵著精緻,在200號原「周太昌」布店舊址就能輕松找到註解。連接前後兩進民居的是古老的月棟門,它也是這條街上最美的一處商用宅第,牆柱、欄桿、藻井都為鏤空的花鳥,雕刻精細。店主的商貿興隆、家大業大可見一斑,同時庭院的淡雅味道也可窺屋主的一點墨趣。
街上如今有很多陳舊的剃頭店,使用的座椅和電推剪均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舊物,剃頭師傅大多為60多歲的老師傅,刮鬍子還用小刷子刷出肥皂泡塗抹。老街中途還有一家鐵匠鋪,兩位皮膚黝黑的男子正在敲打一把鐮刀。
這條街上走出過許多華僑,其中原羅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會長潘仲騫先生,8歲時就隨祖父移居湖嶼橋街。
街盡頭有一座四角涼亭,其上一副楹聯令人尋思: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閑少坐坐;謀衣苦謀食苦苦中作樂多談談。可見古湖嶼橋人也並非不懂休閑和豁達。
一線街道——
林垟老街
地點:位於林垟林南村,始建於明清,現存為民國時建築。
林垟的美,美在水雲之鄉、人文豐富。但在林南村還有一條古街道,實在令人稱奇。古時候這里為萬全(船)垟,與平陽縣的萬全平原同屬東吳國造船基地,已然聲名顯赫。
因這里土地肥沃,是溫州的糧倉,在明清和民國時期,林垟一直是商賈繁榮之地,古街道溢滿濃濃商氣。
林垟街,沿河鄰水而建,狹長幽深,街鋪屋檐幾近相接,最近處不到一尺距離,屋檐挨著屋檐,店鋪傍著店鋪,被稱為「一線古街」。有的老店仍採用木板店撻和挑簾的招牌廣告。老店鋪里都賣一些農家的土特產和風味食品,加工一些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少作坊仍採用傳統的製作方式,連李毓蒙發明的彈花機在這里還可以見到。
村民不無惋惜地告知,這條街本來歷史悠久,但不料在民國年間遭遇大火,一條繁榮無比的街道在大火中毀於一旦,今天所能見到的老店鋪都是災後重建而成。
如今「一線古街」雖然沒有了當年的熱鬧繁華,但村姑們漿洗河埠頭,小船悠悠往來的場景宛在。街頭的大榕樹高大挺拔,老房子較為完整的部分保存在16號一段。
據悉,老街過去是一個傳統文化集大成的地方,有街頭賣藝的、賽龍舟、中元河燈等。傳統小吃有風仙、巧食、白糖(麥芽糖)、薑糖、枇杷梗、炒米糖、芥菜飯、油雞卵、咸餅等。
遍布街巷之中有許多老宅院,可以證明當時這里是飛雲江南岸的重鎮名村。小鎮上還留存著陳宅、謝宅、柯宅、金宅等古屋。這些宅院如今尚有族人居住,他們依然保留著悠閑淡泊的生活方式,耕讀和商讀的氣息濃郁。
尾 聲
老街在慢慢變老,雖古韻宜人,含義凝重,是一筆不可多得的人文和商業財富,但現代文明的滾滾車輪奮勇向前,老街的艱難固守,如果僅靠原居民的艱難支撐,不知還能堅持多久?老街的明天究竟在哪裡?但願老街留下的不僅是記憶!
Ⅳ 老街的歷史或故事
老街故事
曾經無數次,聽朋友聊起過泰州,聊起過泰州的風土人情,聊起過泰州老街的古舊與文明,於是在心裡,一直是心馳神往的。終於有機會來到泰州,在友人的陪伴下,得以一游。
據友人介紹,泰州老街是鳳城河風景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泰州人悉心打造的一個旅遊品牌項目,集飲食、民俗、歷史等諸多文化於一身,極具商業價值和文化內涵。老街位於泰州古城的東南角、鳳城河風景區桃園景區的東側,是一條展示地方飲食文化的街。它匯集了許多特色小吃,特別是本鄉本土的傳統風味小吃尤為引人注目。
老街的兩側是分布整齊的明清式建築群,街內青磚黛瓦,騎樓走廊,麻石條鋪就的路面,古色古香的店鋪,置身其中,彷彿穿越時光隧道,在感受到深厚的歷史文化氣息的同時,回到了那個久遠的年代,讓一些記憶撲面而來。
老街佔地面積3.5公頃,街長約600米,以茶樓飯庄,私房菜館為主體,經營江淮菜系,另外還有源自浙、川、湘、滇等地的風味獨特的美食。飯庄菜館里,那一碗碗蔥香四溢,潤滑爽口的蔥油麵;那一盤盤鹵香濃郁,餘味不絕的小臘龍燒臘;那一個個色澤金黃,甘甜松軟的六角形金剛臍,令人大快朵頤。
除了本幫菜系,還有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風味小吃,比如老台門湯包、天津肉卷、特色火鍋、過橋米線、嘉興粽子等等,不勝枚舉。游泰州老街,更令人開懷的,是在大飽口福的同時,還能夠領略到鳳城河景區的湖光山色,對於遊人來說,實屬兩全之美。
老街與望海樓隔河相望,是一條極富民俗文化的街,環境優雅,別有一番古色古香的意韻。走累了,想歇歇的時候,你可以在戲曲茶樓,泡一杯清香四溢的茶,聆聽評話藝人那神色飛揚、娓娓動聽的評書,也可以在縷縷茶香中,欣賞精彩的戲曲表演。步入街頭,更可以看到「福祿壽」走街、衙役巡街、「福娃」表演等極具民俗特色的表演,還可以看到更夫打更和老泰州人的婚嫁場景。
徜徉在老街的石道上,那些反映老去時光的生活場景的照壁以及反映老泰州街頭小景的落地古石雕群,無一不引人入勝。迎風招展的旌旗、店幌,古老的宅門、明清家居式的院落、古風古韻的磚雕磚飾、透空花脊和匾額、讓人彷彿穿越了時光隧道,在回顧歷史的同時,對歷史的厚重肅然起敬。
泰州老街,濃縮了老泰州的歷史精華,也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我想,這就是它存在的意義。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Ⅳ 關於鎮江小巷故事,鎮江有許多有名的小巷,經典故事很多,請列舉三四
其實,每一座城市都有許多老街小巷,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段關於巷子的記憶,鎮江當然也不例外。鎮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很多小巷至今還處在城市的中心,院落老井、白牆黑瓦,江南獨有的韻味都藏在那裡。過去街巷的名字很多都有歷史故事,在路邊上隨便問個老人某某街巷在哪裡,他都能給你指點,甚至興致勃勃地給你說上一段這個街巷的掌故。如大爸爸巷、小爸爸巷、梳兒巷、魚巷……光聽著名字,都會覺得它們是有故事的巷子。可是,隨著鎮江舊城改造大拆遷的進行,有許多傳統的老街老巷正在逐漸地消失或被其他的新名字所取代。據有心人士統計,鎮江市老城區至少有四分之一的街巷在近三四十年間消失了。
那些小巷縱橫交錯,隱於鬧市,跟寬敞筆直的大街相比,它們相形見絀,與高樓大廈更是有些格格不入,但從古至今,帶著厚重歷史的小巷故事每一天都在延續。它們記錄了歷史,記錄了許多人那難忘的童年……
好友娟說,她從小在小巷長大,老公就是一起在小巷長大的玩伴。四周鄰里之間,彼此都非常熟悉,有事招呼一下就來了。鄰里之間就跟一家人一樣。成家後,她家住進了公寓房,回家門一關,再也找不回在小巷裡的親切感。父母親年紀大了,她想把他們接來一起住,總是被拒絕,理由是他們離不開那幫子熟悉的鄰居。直到房子在老城改造中被拆遷,才不得不離開那住了一輩子的小巷。娟說,雖然老房子都不在了,她媽還是對那裡念念不忘,有時還獨自走回去看看……
小巷的生活,悠閑自在。那些小巷老宅沉澱了許多歷史人文信息,彷彿都在向你傾訴著它曾經的故事……同時也保留了中國最傳統的生活方式。雖然,有些東西已漸行漸遠,成為我們懷舊時的一種念想,有些還在,但味道已大不如往昔……但還是讓人感慨,城市人心裡的故鄉在小巷。誠然,城市的建設與發展誰也無可厚非,但一些有深厚人文歷史的小巷,也應更好地保護起來。這不僅是為了一條小巷,更是為了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Ⅵ 深圳東門老街的故事
我說說我認識的東門吧,我出生就在東門,住也是住在那裡,後來讀小學的期間搬走了,對那裡有很深的感情和回憶.
說起80年左右深圳是個小魚村,那時候東門就是鎮的中心,村民都集中在那裡買賣,讀書和安家.如果你走走東門中路,也有先殘留的古建築在那裡,正因為當時集中了學校,所以深圳幼兒園,深圳小學,深圳中學,也是在那裡,基本都是我的母校了,呵呵,而商業更不用說了,一直延續到今天.
80年後期,東門開始發展,除了集中學校外,戲院,書店,還有2-3層的房子開始出現,以前的東門是只有幾個百貨商場,而且很小,裡面除了賣日用品,還賣些小玩具,商場的隔壁就是深圳市葯店,葯店的斜對面是深圳電影院(不是深圳戲院,現在好象沒有了)和新華書店(曾經搬過兩次,記得第三次就是搬到現在的書城了)以前這些都集中在現在的人民北路,記得以前小學看教育片都去那裡,買書也是那裡,可算是高度集中.
特別說明一下,現在東門步行街所有的大商場原來的位置是2-3層的民住房子,以前那些房子樓下很少店鋪的,那些人都是擺在行人道上賣東西的,那時候那條路還走公交車了,所以非常擁擠,呵呵,不過那時候真的很熱鬧,我相信老深圳人都有印象,還有一個地方值得一提就西華宮,我們深圳人叫華城,寶華樓是後期才有的,那裡基本在80年代後出生的人都會在那裡買過東西,呵呵.
90年後,就開始拆舊房子,建商場,搞規劃啦,所以我也不得不搬了,與其說喜歡現在東門的規劃,我更忘記不了以前的那份熱鬧.
這就是一個80年代在深圳出生,一直在深圳成長,讀書,工作的人對東門的印象.在此不多說了,如有興趣可發信息和我交流,呵呵,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