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白的故事
李白的故事如下;
1、開元二十三年,玄宗又一次狩獵,正好李白也在西遊,乘機獻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他的《大獵賦》說明唐代的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誇耀本朝遠勝漢朝。
2、天寶元年,因為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稱贊,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走路迎接他,「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
3、天寶三載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里,他和蹭蹬的杜甫相遇。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
4、李白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一拳捶碎黃鶴樓, 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於是就擱筆不寫了。
5、汪倫盛情款待李白,搬出用桃花潭水釀成的美酒與李白同飲,並笑著告訴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並無十里桃花。萬家者,開酒店的主人姓萬,並非有萬家酒店。」李白聽了汪倫說的話之後大笑不止。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2. 你知道哪些古風歌曲背後的故事
《我的一個道姑朋友》故事:我是個孤兒。那天我上山采葯,突然下暴雨。不知所措的我躲在屋檐下等雨停,恍然看見一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少年。
他身著白衣,撐著傘朝我走來。說要送我回家。而我早已陷入他那對深邃的眼眸中,心內一陣悸動。他一把拉我入傘下。我得知他是山上的道士,也剛好下山采葯。他把傘贈予我,一個人回去了,還在茅屋門口目送他的我愣在原地。
後來我采葯賣錢買了一盒桂花糕去山上和他道謝,他也很開心的樣子收下了。我和他走在山路上,像是孩子一樣嬉戲,他送我下山。
之後我便總去給他送東西,不論是自己做的還是買的,他也都會很開心的收下之後我們聊著天。每次他都送我下山,我們一起騎著馬一起遊玩。記得我送給他馬具的時候他特別開心,他伏在我耳邊說一直會保護我。
這天突然下暴雨,我住的茅屋破爛。於是決定去山上當一個道姑,這樣就能永遠陪著他了。我帶著他送給我的傘,還有為數不多的家產上山去當了道姑。但他好像不在。另一個道長再三問我是不是確定好了要當道姑,當了道姑後要斷紅塵,即使這樣能永遠陪在他身邊也好。於是就換了一身素裝,成了一名道姑。
之後的日子每天都能與他遇見,他還是原來的樣子總是和我嬉鬧,但我總是發現他老是下山 而且越來越頻繁。但每次回來都會給我帶來胭脂紅妝什麼的送給我。我開心極了。這天夜晚,他剛從山下回來,敲我房門,要送給我一個胭脂,說這是最新款的,女孩子用了後特別漂亮。我開心極了,對他說,這樣好像不太好,總是送我東西。被其他人看見就不好了。他說只管收著就好了。他問我,思念一個人是什麼感覺。還沒等我回答,他就轉身離去了,我心裡一陣悸動。
就這樣過了三年,這天他突然說要還俗,因為他和鄉下一個賣胭脂的姑娘私定了終身。並且答應要娶她,於是道長帶著大家的祝福收拾收拾就下山了。我獃獃的愣在原地,眼眶漸漸濕潤。原來三年前他喜歡的就不是我,那送我的那些胭脂只是為了討好她,思念的人自然也不是我。想到這,我淚水再也忍不住。
不久就傳來道長喜宴的消息,我假裝偶然趕上他們的喜宴。他看見是我先是愣了一下。他還是一身白衣如舊,依附在他身旁的佳人有如花的顏容。
她問他我是誰,他說是以前在山上當道士的時候的一個道姑朋友。身邊佳人有露出了甜美的笑容,此時不知為什麼覺得他們很是般配。
可是我還是想上前問他,是不是我送的馬具不夠好看,是不是那天的桂花糕我沒捂熱,是不是世上的人都是這樣,連自己的承諾都可以隨意的收回。
3. 尋幾個出自佛經的小故事
1、《六牙白象的故事》
衛國有一位長者,生了一個女兒。奇怪的是,她剛墜地,便講了一通令人驚訝地話:「我做了不善的事,我做了不孝的事,我做了不知羞愧的事,我做了罪惡的事,我做了忘恩負義的事。」講到這里,又突然默不出聲,眾人皆不知這些話的意思。
人們看到這女孩長得十分聰明賢慧,就取名為賢。這女孩漸漸長大後,不愛紅裝愛袈裟。常常以穿袈裟為樂,不久就出家做了比丘尼。她雖沒有跟隨佛祖,可她精勤修習,很快就修得了羅漢道。後來她懊悔當初沒能跟隨佛祖學法,就不遠萬里跑到佛的身邊,向佛懺悔。
佛就說:「我早在以前就接受過你的懺悔。」佛身邊的弟子感到奇怪,問傍:「這個比丘尼出家之後從未見過佛,為什麼你已接受過她的懺侮?有何因緣?請講給我們聽聽。」
佛即講起了以前的故事:以前,有一頭長了六支牙的白象,它有兩個妻子,一個叫賢,一個叫善賢。
有一次,六牙白象在兩位夫人的陪同下在森林中散步,它突然看到池裡有一朵極為艷麗的蓮花,就走上前去摘了下來。正當它想將蓮花獻給賢夫人的時候,善賢夫人一把奪了過去。賢夫人見了,心裡十分不悅,她想:他愛善賢而不愛我。
當時,大象住的山中有一座佛塔,賢夫人常常採集鮮花去供養佛。她暗暗許願:來世我降生於人間,一定不忘今世所受的委曲,一定要拔下它的象牙。隨即便走上懸崖,縱身往下一跳,連屍骨都沒有找到。
賢夫人跳下懸崖後升入了天國,然後又下凡降生在毗提醯王家做女兒。十多年時間,她就出落成一位美若天仙、亭亭玉立的少女。毗提醯王就將她許配給梵摩達王。
這女人不忘前世的恩怨,在洞房花燭之夜,她嬌嗔地對梵摩達說:「你要用象牙為我做一張床,我才能活,否則,我是陪不了你多久就會死的。」梵摩達王即發布命令:國人凡是能搞到可以用以制床的象牙,將獲得一百兩黃金的獎賞。
消息傳開,人們都想得到這份獎賞,可就是想不出獵獲大象的辦法。有一長年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獵手聽到了這一消息,十分興奮,高聲喊道:「這下我可以發大財了。」原來他在深山老林里深知大象的習性,有捕獵大象的豐富經驗。
幾天後,只見這獵人身披袈裟,扛了一張巨弓,背了一袋浸過毒液的箭頭,來到六牙白象經常出沒的地方。善賢夫人遠遠看到有獵人來,就趕快跑到六牙白象那裡報信。六牙白象問:「你看見那獵人穿得什麼衣裳?」善賢夫人回答道:「那獵人穿了一套黑色的袈裟。」
六牙白象就安慰善賢夫人說:「你不要慌張,穿袈裟的和尚都是吃素行善的好人,他們從不殺生,所以絕對不會來傷害我們的。」
可出乎六牙白象意料之外的是,它的話音剛落,獵人的毒箭就射了過來。六牙白象還算敏捷,趕緊往旁邊一閃,箭才沒有射到自己身上。
善賢夫人見狀,就氣呼呼地說道:「我讓你趕快躲避,可你說和尚都是積德行善的好人。現在你如何解釋剛才發生的事呢?」
六牙白象回答說:「這不是他身穿袈裟的緣故,而是他心裡有煩惱的緣故。因此,這不是做和尚的罪過,而是他心不靜的罪過。」
善賢夫人不聽六牙白象的這一解釋,想沖上前去踩死那獵人。六牙白象立即上前阻止,並講了許多道理,堅決不讓善賢夫人去傷害獵人。善賢夫人只得作罷。此時白象的五百部眾也趕了過來。
六牙白象心平氣和地問獵人:「你需要什麼東西?為什麼要這么狠毒地來射殺我?」獵人哆哆嗦嗦地回答:「我不是一個貪心的人,原來是沒有加害於你的心思的,可梵摩達王張榜徵募你的長牙,我想這是個發財的好機會,所以就來射殺你了。」
六牙白象聽完,頓時明白了什麼。它認真地對獵人說:「既然你身負使命,就趕快來取我的長牙好了。」那獵人以為自己聽錯了白象的話。白象又說:「我請你快點拔出我的長牙,好回去向你的國王交差。」
獵人趕緊回答:「我怎麼敢動手拔你的長牙呢?你是這樣的慈悲,不但不治我的罪,反而還救了我的命。我如動手拔你的牙,那就是恩將仇報,我的手肯定會爛掉的。」
聽了這話,六牙白象就走到一棵大樹下,用自己的長鼻拚命將長牙拔出。隨後又發誓將來要拔除眾生的一切毒牙。獵人捧了六牙白象的長牙回到國都,立即將長牙獻給了梵摩達王。梵摩達王見了,不由大喜過望,興沖沖地就將象牙送到夫人那裡。
可這夫人見了象牙,卻突然產生了懊悔之意,暗暗想道:我今天為什麼要去求這賢勝凈戒的象牙呢?真是罪過。此後,她就大修功德,並許願要修佛學法,建一番功德。不久,她就出家學道,得了阿羅漢道。
佛說到這里,就笑著對弟子們說:「那時的六牙白象就是我的前身,那個獵人就是提婆達多,那個賢夫人,就是今日來懺悔的比丘尼,那個善賢夫人就是耶輸陀羅比丘尼。」眾弟子聽了,頓時恍然大悟。
2、《酒翁里的真相》
一對新婚夫婦,郎才女貌,相親相愛,鄰居們都非常羨慕。
不久卻發生了一樁意外的事。這天,丈夫從外面辦完事回到家中,為了消除疲勞,就對妻子說:「愛妻,今晚咱倆先喝點酒,你到酒瓮里取些酒來。」「好的,」妻子邊應答邊朝酒瓮走去。沒想到她一打開酒瓮。
只見裡面有個漂亮女子的身影,氣得酒也不拿了,沖到丈夫面前責問:「你這個不知羞恥的男人,把我娶到你家,怎麼酒瓮里還藏著女人?你說,這個野女人是哪裡的?」妻子突如其來的大罵,令丈夫如墜霧中,他趕緊跑到後間去看個究竟。
一看,大吃一驚,酒瓮里明明晃動著一個美男子的身影。丈夫氣不打一處出,邊走邊罵:「你這個不要臉的女人,還想倒打一耙,酒瓮里藏著的分明是個野男人!」頓時,一對恩愛夫妻吵得不可開交,拍桌子,砸板凳,謾罵聲、抽泣聲驚動了左鄰右舍,門口擠滿了圍觀的人。
有位鄰居覺得十分奇怪,這對夫妻平時如膠似漆,今天怎麼鬧翻了,於是進屋想問個究竟。這位鄰居聽了他們各自的訴說後,很是奇怪,就跑去看酒瓮。嘿,裡面確實藏著一個跟自己模樣相似的男人。他一語不發,出了屋門,把自己的所見和疑惑告訴了那些急於探聽的鄰居。
恰巧有個比丘尼來化齋,夫妻倆只顧一個勁地爭吵,根本沒注意到。比丘尼徑自進門相勸,問為何事這般吵鬧。夫妻倆互相指責對方,女的說:「他偷野女人!」男的說:「她偷賊男子!」比丘尼越聽越糊塗,圍觀者指點說:「他們家的酒瓮里裝有人。」
比丘尼半信半疑前去察看,果然發現酒瓮里有個尼師,她轉身就走,口裡念著:「罪惡!罪惡!」
不一會兒,又來了一個行腳僧,聽說有這等怪事,心頭生出一團疑雲,他也進屋走到酒瓮旁,低頭一看,原來是人在酒中的倒映。他感嘆人世間居然有這樣愚昧的人!隨後對眾人說:「你們都跟我來!」只見行腳僧端起一塊石頭,砸碎了酒瓮,還如此這般解釋了一番。
那對夫妻聽了真是無地自容,悔恨不已。
3、《「雙頭鳥」的善與惡!》
從前在雪山下,住著一隻鳥,這只鳥長著兩個頭,只有一副身軀;一個頭叫「迦嘍嗏」,另一個頭叫「優波迦嘍嗏」。這只兩頭鳥兩個頭輪流休息,若是有一個頭入睡,另一個頭必然醒來。
一次,迦嘍嗏睡著了,優波迦嘍嗏醒過來,這時一陣風過,把旁邊一棵摩頭迦果樹的花吹到兩頭鳥的身邊。
優波迦嘍嗏想:「我現在雖然獨自吃下這朵花,但吃到肚子里,我們兩個頭都可以免除飢渴,長精神增氣力。」於是他沒有叫醒迦嘍嗏,獨自把花吃了。
過了片刻,迦嘍嗏醒過來,覺得肚子很飽,不由得打了個飽嗝,問優波迦嘍嗏:「你從哪裡找到這香甜、美妙的食物?吃了教我覺得渾身舒服、精神愉快,連發出的聲音都是這樣優美。」
優波迦嘍嗏回答道:「你睡著時,一陣風把不遠處摩頭迦果樹的花朵吹到我身邊。我想雖然是我獨自吃它,但我們兩個都可以除飢解渴,增長精神氣力,所以沒有把你叫醒,就自己吃了它。」
迦嘍嗏聽到這番話,卻十分不高興,心想:「他吃到好東西,竟然不叫醒我,獨自享受美味。以後我碰上好東西,也不願告訴他。」過了一些日子,兩頭鳥在一個地方看見一朵毒花。迦嘍嗏想:「好吧!讓我把這朵花吃了,讓我們兩個一起死去吧!」
他就對優波迦嗏說:「你先睡吧!我來看守。」於是優波迦嘍嗏就放心睡了過去。迦嘍嗏見他已熟睡,就偷偷把毒花摘下,一口吞了下去。
過了片刻,優波迦嘍嗏醒過來,感到渾身難受,打一個呃,覺得口氣中都帶著毒氣,就問:「剛才我睡著時,你吃了什麼不好的食物?我怎麼渾身難受得要死?」迦嘍嗏說:「你睡著時,我吃了那一朵毒花,我希望我們兩個一起死。」
優波迦嘍嗏聽了這番話,實在大惑不解,問道:「你做事怎麼這樣魯莽啊?怎麼做出這樣的事?」說完哀哀唱道:當時你睡眠,花落我身邊。我吃美味花,你反把我怨。但願從今後,不同傻瓜住。損人又害己,同住沒好處。
4、《年少比丘因造惡口,五百世墮為狗身》
昔日,有一群商人帶著一隻狗到其他國家做生意,行至半途,商人停下來稍作歇息。狗兒趁著商人不留意時,便將放在一旁的肉給刁去吃了。商人發現後,生氣地拿起棍棒將狗兒的腿打斷,並將它丟棄在路旁。
此時,舍利弗尊者以天眼看見斷了腿且飢餓不堪的狗兒,便著衣持缽入城乞食,然後以神通力飛至狗兒的身邊,將乞得的食物拿給它吃。狗兒歡喜地用完食物,舍利弗尊者便為其開示說法。狗兒命終後,則投生至舍衛國的一戶婆羅門家。
一天,這位婆羅門看見舍利弗尊者獨自入城乞食,便上前詢問:「尊者沒有沙彌隨行嗎?」尊者回答:「我沒有沙彌隨行,聽說您有一子,可否隨我出家?」婆羅門說:「我有一幼兒,名叫均提,現在甚為幼稚,待其年紀稍長,再讓他跟隨尊者出家修行,是否更好?」
於是等到均提七歲的時候,婆羅門便帶他到祇洹精捨出家修行。均提沙彌不斷地勤修佛法,精進用功,最後心開意解,證得阿羅漢果。均提沙彌思惟今生能得遇聖者、悟道證果,必是過去的因緣,便以神通力觀見自己過去世為一隻餓狗,蒙舍利弗尊者慈悲救助。
今日方能為人並獲聖果,於是均提沙彌發願:「我蒙尊者之恩,得以脫離諸苦,今生應當終身隨侍於尊者。」便終身求作沙彌而不受大戒。
當時,阿難尊者見此因緣,請示佛陀:「不知此人曾造何種惡行,受此狗身?又曾造何等善根,蒙尊者救助而得解脫?」佛陀告訴阿難:「迦葉佛時,有一群比丘聚集一處修行。當時僧團中有一年少比丘,音聲清雅且善於梵唄,人皆樂聽。
另一位年長比丘,音聲濁鈍,不善梵唄,但因功德具足,已得阿羅漢果。這名年少比丘自恃好聲,便嘲笑老比丘的聲音猶如狗吠。老比丘心知年少比丘種下惡果,便慈悲地對年少比丘說:我已得證阿羅漢果,功德悉備。
年少比丘自知罪行,心驚毛豎,惶怖自責,便趕緊向老比丘懺悔自己的罪過。」佛陀告訴大眾:「當時的年少比丘就是今日的均提沙彌,由於惡言果報,五百世常受狗身;也因出家持戒清凈的功德,得以見佛而後悟道證果。」
諸大比丘們聞佛所說,歡喜信受,頂戴奉行。由此可見,一切因果皆由心之造作。可是我們凡夫俗子只知重視追求眼前的結果,卻不慎守因果的規則,如此即是因果顛倒。我們應該相信因果的規律,其規律是非常順序的。
因為人的生命不僅是今世,而是經歷了生生世世的流轉,誰也無法知道自己在過去世流轉的過程中曾做過什麼樣的業,所以今世行善、做好事,卻不一定會帶來今生的幸福與快樂。同樣的,現在所造的惡業,亦不一定會馬上報應遇到痛苦和不幸。
但這並不代表現在所造惡業的果報在將來不需要承受,只不過「不是不報,時辰未到」而已。
5、《一掬水的多寡》
在《法句譬喻經》里,記載著商人波利與海神之間,一段很有智能的對話:有一次,大商人波利與五百個商人一同入海尋寶,船行駛到海中央,忽然間海神從海底冒了出來,手捧著一掬水問波利說:你看是海水多呢?還是我手上的一掬水多呢?
波利從容地回答:當然是一掬水多啊!為什麼呢?海水雖然多,不一定能挽救得到那些飢渴的人;一掬水雖然少,遇上了飢渴的人,卻可以救護他一命。
海神聽了波利的答話,不禁歡喜贊嘆,立刻解下身上所配戴的瓔珞裝飾,以及各種奇珍異寶送給他,並且護送商人們安全地返回國中。
從這一則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世間事物的價值,不一定從表相上的大小、多寡去衡量,有時候也要看它的作用為何。有些東西看起來雖然不起眼,卻有很大的功用。
例如,小小的沙石可以建築房舍,供人居住;小小的種子,可以生長蔬果,供人食用;短短的一句話,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讓人由迷轉悟;少少的施捨,可以助人燃眉之急,讓人脫離困境。
甚至一個人的智慧開啟了,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從一朵花中,就可以看見三千大千世界;從一片葉子中,也能看到如來清凈法身。
佛教里有一種修行法門,叫做迴向。像是給人一個麵包的同時,如果你能在心中發願,希望天下的人都能解除飢餓,那麼,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布施,但是普天下之人也都可以獲得這個功德了。所以,世間的功德,就看你發心的大小,發心有多大,就可以產生多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