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概括種金子的故事
阿凡提見很多百姓窮得沒飯吃,便想出了一個救濟窮人的好辦法。
這天,國王外出打獵,他看見阿凡提在土地上不停地抓什麼,不一會兒,競抓出了十兩金子。國王覺得很奇怪,就下馬問:「阿凡提,你在抓什麼呢?」
阿凡提說:「我在收金子。前幾天我種了一兩金子,現在就能收十兩金子了。
國王聽了很眼紅,就讓阿凡提也幫他種些金子。國王先給了阿凡提十兩金子,讓他種上。阿凡提找人借了一百兩金子,幾天後,阿凡提捧著這些金子送給國王。國王一看大喜,為了早日賺到大錢,他便又給阿凡提一萬兩金子,讓他種上。阿凡提一看機會來了,便把這些金子發給了窮苦的老百姓,讓他們買糧吃,買衣穿。
又過了幾天,阿凡提哭著跑到國王那兒說:「國王陛下,您讓我種的金子我忘了澆水,它們全都枯萎了。」
國王說:「金子怎能枯萎呢?」
阿凡提解釋道:「既然金子能長出金子來,金子又怎能不會枯萎呢?」國王聽了也無可奈何,便答應不再追究。
阿凡提用智慧救了窮苦的老百姓,使他們有飯吃、有衣穿了。
Ⅱ 種樹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種樹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告訴我們做事要符合事物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因此無論是種樹還是治民,都要「順天致性」,不要違背事物的本性來做事,這樣才會避免事倍功半,最終徒勞無功。《郭橐駝種樹》的故事出自《柳河東集》,講述了種樹育人、治國養民的道理。
寓言故事種樹的寓意:
這篇文章題目為傳,實際上卻是一篇即有強烈諷刺色彩的寓言。作者以虛構的種樹能手郭橐駝的植樹經驗做類比,告誡為官者,養人猶如養樹,應該「致木之天以致其性」,養人即治民:指責中唐吏治擾民、傷民,反映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及改革政治的願望。
Ⅲ 聊齋志異中《種梨》這個故事與其中的寓意。
《種梨》故事:一個鄉人在集市上賣梨,而一個道人萬端乞討而不得。其間一個伙計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買了一個送給道人,沒想到道人吃畢,把核種於地下,頃刻間便生芽、成長、開花、結果,於是道人遍送觀者。而鄉人待道人走後發現自己的一車梨已經化為烏有,才恍然大悟。
《種梨》寓意:人情大於天,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時來運轉,自己也會身處逆境的。
原文:有鄉人貨梨於市,頗甘芳,價騰貴。有道士破巾絮衣,丐於車前。 鄉人咄之,亦不去;鄉人怒,加以叱罵。道士曰:「一車數百顆,老衲止丐其一,於居士亦無大損,何怒為?」觀者勸置劣者一枚令去,鄉人執不肯。
肆中佣保者,見喋聒不堪,遂出錢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謝。謂眾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請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種。」
譯文:有個鄉下人,在集市上賣梨。梨的味道非常香甜,但價錢很貴。有個道士,戴著破道士帽,穿著破爛道袍,在車前伸手向鄉下人乞討。鄉下人呵斥他,他也不走。鄉下人生氣了,大聲地辱罵起來。
道士說:「你這一車梨有好幾百個,貧道只討你一個,對你來說沒多大損失,為什麼還要發這么大的脾氣呢?」觀看的人勸鄉下人拿一個不好的梨給老道士,打發他走算了,鄉下人堅決不肯。
路旁店鋪里的一個伙計,見他們吵得不成樣子,就拿出錢買了一個梨,給了道士。道士拜謝,然後對著眾人說:「出家人不知道吝惜東西。我有好梨,請大家品嘗。」有人問:「你既然有梨,為什麼不吃自己的?」道士說:「我是需要這個梨核做種子。」
於是捧著梨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道士吃完梨,把核放在手裡,取下背在肩上的小鐵鏟,在地上挖了個幾寸深的坑,然後放進梨核,蓋上土,向旁邊的人要點熱水澆灌。有好事的人便到路邊店鋪中提來一壺滾開的水,道士接過開水澆進了坑裡。
出自——清代文學家蒲松齡《聊齋志異》之《種梨》。
(3)種什麼故事擴展閱讀:
1,作品賞析
《種梨》所講的故事只是一個風趣劇,輕松而幽默。說的是一個村夫在集市上賣梨,而一個道人萬端乞討而不得。其間一個伙計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買了一個送給道人,沒想到道人吃畢,把核種於地下,霎時間便生芽、發展、開花、結果,於是道人遍送觀者。
而村夫待道人走後發現本身的一車梨已經子虛烏有,才突然覺悟大悟。
2,創作背景
蒲松齡出生於書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藉助科舉入仕,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他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據說,蒲松齡曾為了搜集素材,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一個故事代替茶錢。
藉助這個方法,蒲松齡搜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經過整理、加工過後,他都將其收錄到了《聊齋志異》中。
據清人筆記《三借廬筆談》記載:蒲松齡每晨起就在大道邊鋪席於地,並擺設煙茶,坐待過往行人,以搜集奇聞異事。每聽到一事,回家後就加以粉飾潤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齡22歲時開始撰寫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歲的蒲松齡初次將手稿集結成書,名為《聊齋志異》,南高珩作序。
此後屢有增補。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後和康熙四十六年,該書還有少量補作。《聊齋志異》的寫作歷時四十餘年,傾注了蒲松齡大半生精力。
3,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
蒲松齡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
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帳歸家。
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 卷、491篇,約40餘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譽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