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與三國故事有關的成語或俗語有哪些
1、如飲醇醪(周瑜)【rú yǐn chún láo】:形容一個人氣量廣闊,起源於正史上周瑜對程普
的諒解,形容周瑜心胸寬廣。
出處:《三國志·吳書·程普傳》
2、髀肉復生(劉備)【bì ròu fù shēng】:形容長期清閑,事業毫無成就。
出處:《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
3、後患無窮(劉備)【hòu huàn wú qióng】: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出處:《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有後患。」
4、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rú yú dé shuǐ】: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
非常合適的環境。
出處:《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5、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sān gù máo lú】: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
訪。
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6、初出茅廬(諸葛亮)【chū chū máo lú】: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7、虎踞龍盤(諸葛亮)【hǔ jù lóng pán】: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8、集思廣益(諸葛亮)【jí sī guǎng yì】: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盡瘁(諸葛亮)【jū gōng jìn cuì】: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wàng méi zhǐ kě】: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13、才佔八斗(曹植)【cái zhān bā dǒu】:形容學問高,文採好。
14、七步之才(曹植)【qī bù zhī cái】: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絕倫(關羽)【chāo qún jué lún】: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6、一身是膽(趙雲)【yī shēn shì dǎn】:形容膽量極大。
17、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gù qǔ zhōu láng】:指精通音樂戲曲的人
18、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cháo huǐ luǎn pò】: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
或成員當然不能倖免。
19、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jiān bì qīng yiě】: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方法。
出處:《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20、如嚼雞肋(楊修)【rú jiáo jī lèi】: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lǎo niú shì dú】: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出處:《後漢書·楊彪傳》:「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22、勢如破竹(杜預)【shì rú pò zhú】: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
的順利。
出處:《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23、車載斗量(吳國的中大夫趙咨)【chē zài dǒu liáng】:形容數量很多並不稀罕。
出處:《三國志·吳志·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如臣之比,車
載斗量,不可勝數。」
24、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顏)【àn tóu jiāng jūn】: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出處:《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
也。」
25、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wú xià ā méng】: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
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資治通鑒》卷六十六《孫權勸學》:及
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26、想當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根據的主觀臆斷。
27、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bīng guì shén sù】: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出處:(1),《孫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太祖將征袁尚及
三郡烏丸。……嘉言曰:『兵貴神速。』」
(2),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七回:「兵貴神速,今夜分四路去劫大寨,殺得他只輪不
返。」
(3),《舊唐書·李靖傳》:「兵貴神速,機不可失。」
28、負重致遠(人稱「鳳雛」的龐統,陸績,顧邵)【fù zhòng zhì yuǎn】:背著沉重的東
西送到遠方。
出處:《周易·系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三國志·蜀書·龐
統傳》:「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29、樂不思蜀(劉禪)【lè bù sī shǔ】:比喻樂而忘本。
出處:《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
曰:『此間樂,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