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徽的所有民俗
集居與散居.安徽宣城民俗風情
舊時民間村落多為集族而居。如至今還保存明清時期建築風貌的黃山市黟縣宏村、西遞村等,村民居舍相連一體,依山抱水,坐北朝南,村中建有宗族祠堂,各戶門前留走廊通弄堂,匯總而通往村前一條大道。少數村落依山處築有圍牆,平坦處開挖護村河,體制一如舊式的城堡山寨,易於防火、防盜、防偷,陌生人輕易難以進村,進村也難以找到路徑逃走。其弊端是交通閉塞,出入不便。
共和國成立後,集居的建築逐漸被拆散化零,各戶頭喜歡建立獨門獨戶的居室,如建成連三、連五、連七(七間屋並排建築),或「明三暗五」式居室,中間為大廳,左右室各間隔為二,前場後院。多數為土磚瓦房,少數建青磚牆壁;貧戶則蓋土牆茅屋遮頂。90年代後,農村多數住戶已建起兩層(少數為三、四層)紅磚水泥板頂樓房。2l世紀初,政府提倡移民建鎮活動,即將各村落散居的農戶,統一劃地在公路兩旁建築城鎮式多層樓居室,從而開發舊屋場地為良田,以節約土地、用水與材料資源。
舊時城鎮均建成東西對門、南北相向式居室或店面,中間街道貫通,兩旁走廊相連。富戶則建築一進三、五重不等的深宅府第,各進之間廊廡相通,中開天井採光,兩旁建廂房作居室,正中留前廳、大廳、後廳、正廳等待客或家人團聚場所。共和國成立後,少數城市民眾住進了單元樓房;80年代後興起老城改造,各街道大都建築有整齊劃一的高樓大廈,城鎮人以居住單元樓為主。90年代以來,小區建設漸成氣候。
百子會
信奉佛教的人集體朝山,人數滿百人以上稱「百子會」,兩百人以上的為雙百子會;不滿一百人稱小百子會。朝山者身眾著灰上裝、青褲、黃圍兜上印有「朝山進香」字樣,在香首帶領下,步行上山,沿途敲鑼唱贊、逢廟叩拜。大多在地藏王生日(農歷七月三十日)活動最盛,素以能夠在這天晚上趕到九華山肉身殿上通宵旦靜坐「守塔」為榮。還有一些香客為亡故雙親上山敬香,他們身穿亡人的壽衣,以求得地藏王的印章祭祀亡靈為最大心願,佛界神話說是持此印信,亡人在冥司有遍行無阻的特權。
除夕進香.安徽池州民俗風情
九華山居民吃過除夕團圓飯後,或看電視守歲、或娛樂,直至新年零點鍾聲敲響後,有的是全家出動,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臉漱口,燃放鞭炮、煙花,謂之「出行」;再將事先准備好的香、鞭炮、煙花帶上到肉身寶殿(遠處的則到附近寺廟)進香。進香途中,即使遇見熟人,也不言不語,進香完畢回家時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進香是為了祈求新的一年裡平安如願。據說若燒得第一柱香,最為吉祥。現已成為當地過年必具之習俗。
臘八粥.安徽池州民俗風情
臘月初八被佛教界奉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紅棗、香菇、蓮子等八種食物合煮「八寶粥」,邀請周圍山民共進聖餐,並施捨給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對佛祖的敬奉。其後漸成民間自煮八寶粥(稱臘八粥)食用的習俗。
龍燈.安徽池州民俗風情
九華山及附近鄉鄰逢年或重大節日活動時,以舞龍燈、獅子燈慶賀助興。龍燈以竹篾紮成拱形,一拱一板,每板長約1.5米,內燃蠟燭,少則九板、多則數十板(均為奇數),每板1人扛舞,並敲鑼打鼓隨行.龍燈是民間慶賀喜慶的一項大型集體活動,所到之處觀者如潮,十分熱鬧。
葷年素年.安徽池州民俗風情
歷代官府均十分重視維護九華山佛地尊嚴,禁止各種弊害,如對占佛地作攤場、砌酒店塞交通、宰豬殺羊、穢污教理等現象均勒碑警戒,於是形成了以素食為主的生活方式。清至民國間,九華街商戶入居,雜以山民,佛教查禁不嚴,葷禁鬆弛,出現了僧人吃素、山民吃葷的混合
局面,逐漸習以為常。但為尊重歷史習俗,當地居民於春節之際,先過葷年,後過素年。葷年,農歷臘月二十八日(小月二十七日),當地居民舉家葷食,次日以草木灰將鍋碗器皿擦洗干凈,開始素食。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再做素菜過正年,吃過齋飯,或祭拜祖宗、或守歲、或娛樂,或進香,素食一直持續到新年正月初三。葷年、素年已成為九華山冬遊重要項目之一。
淮北花鼓戲.安徽淮北市民俗風情
淮北花鼓戲是在安徽淮北地區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劇種,它因發源於淮北地區,表演時男角上場背花鼓,樂隊伴奏時也以「花鼓」為主樂,因此叫淮北花鼓戲。流行於安徽北部和皖豫蘇魯交界地區,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徐州、曹州、碭山、蕭縣、開封、邳縣),中路(宿縣、靈璧、泗洪、渦陽、蒙城、阜陽)和南路(蚌埠、淮南、壽縣)。
淮北花鼓戲的原始形式是民間的小型歌舞。勞動人民在農閑季節里籍以自娛,有時在進行這些民間小唱時,伴以舞姿。這些舞姿都是根據民歌的內容,模仿生產生活上的動作編成。後來,在舞蹈上又吸收一些民間雜技,如「四門八叉」、「頂人」等,使舞蹈加強了動作性,更加吸引人。同時編唱了一些有故事情節的小段子,如西廂段三國段等,並漸漸由唱短段到唱長段,從一人單唱到兩人表演(一丑一旦都由男子扮演)。後來,又經過花古戲人的長期實踐,在內容上改變了唱本故事,開始演唱連台本戲,演員也隨之增多,唱腔及表演藝術逐步提高,到解放後,達到了豐富多采,日益完美的地步。
相山廟會.安徽淮北市民俗風情
每年農歷三月十八日,為古相山廟會。古時,每春秋兩季,我市境內地方官員都要到相山顯通寺舉行祭禮,祈求神靈保佑平安,降福於民。而周邊民眾則於農歷三月十八日左右來此廟敬獻香火。建國後,廟會曾經改成物資交流大會,高峰時可有十餘省市、數十萬客商和群眾趕會。近年來,趕廟會逐漸發展成為一項休閑、踏青的傳統文化活動。
舒席.安徽安慶潛山縣民俗風情
又名:龍舒貢席
產地:安慶潛山縣
原料:舒席編制專用水竹,又以小葉水竹最佳
工藝:用作編制舒席的水竹必須是沒有風頭、羅尾,暴節、傷痕、發丫的,在11月至次年2月採伐,再經過剖、刮、煮、曬等十幾道嚴格的工序才能編制舒席;在編制過程中還能將古今字畫、山水人物、花草魚蟲等編進席中,編出的圖案的層次分明、顏色的濃淡適宜,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特點:柔滑細薄、堅韌耐磨、不腐不蝕,折卷不斷
佳品:睡席、枕席、坐席、桌席、屏風、壁幛、榻榻米等
相關詩句:李賀:「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挑花.安徽安慶望江縣民俗風情
產地:安慶望江縣
原料:傳統的挑花多以土布為底,現在的多以平布或者綢布為底,用綉花線在布眼上按照一定的針法綉制而成。
針法:挑花的針法主要有兩種,即游花(又叫鋪花)和贊花(又叫十字花)。
游花:游花紋飾有兩種,一種是兩面的花紋有陰紋、陽紋之分,另一種則沒有陰陽之分,兩種紋飾的藝術效果各有妙趣。
圖案:挑花有豐富的圖案題材,不僅有動植物和喜慶福壽的各種圖案,還有亭台樓閣和神話傳說等多種異彩紛呈的圖案。
發展:望江民間的挑花工藝可追溯到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代,起初只是農閑之餘,婦女們憑借自己的智慧才華,飛針走線製作出的頭巾、手帕、腰帶、荷包、圍裙、坎肩等,既實用又美觀。後來發展至近代,望江挑花不僅進入了人民大會堂,還打入了國際市場,而且,著名的廬陽花布就是根據望江挑花及合肥挑花創作設計出來的。
佳品:手帕、荷包、頭巾、腰帶、圍裙、背褡、坎肩、靠墊、扶手墊、床單等。
婚嫁習俗.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風情
合肥民間素重婚姻嫁娶,視此為人之終身大事。舊時,合肥民間青年男女婚姻,受封建禮教束縛,多為父母包辦或左右。在聯姻前,必先經媒人或曰「紅娘」從中介紹說合,講究明媒正娶。諺曰:「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說妥之後,即可約定婚期,通稱「訂婚」,俗稱「訂親」。具體做法是:由男家宴請媒人和女方家長,飲訂親酒,吃訂親飯,並通過媒人,將具體婚期及女方家庭所索的彩禮等事宜,與雙方談定,所謂「男計奩資,女索財禮」。一切定當後,由男家將婚期寫成正式期帖,連同彩禮,一並通過媒人傳送女方家庭,曰「下期單」,又叫「下日子」、「起紅」、「對月禮」等,以便讓女方家庭如期備辦好嫁妝,適時嫁女。
結婚之日為男女人生大喜之日,其婚禮既熱鬧又隆重,有許多俗尚。舊時,合肥民間常在是日晨,由男家早早請來媒人,帶著彩禮(多為四副挑子,禮品有禽、魚、肉、煙、酒等)、花轎、吹鼓手和迎陪新娘子的童男童女等,一路吹打,熱熱鬧鬧往女家迎親。新娘在出嫁日,則沐浴、梳妝、戴花、更新艷之衣。由福壽齊全的年老長親為其詠誦,每做一事,即有一番祝福。當女家聞迎親人馬來到,即刻點放爆竹,表示歡迎,然新娘子的房門卻緊閉不開。這時,男家人或媒人要從門縫向內遞開門錢,俗稱「門縫錢」。門縫錢又有「梳頭錢」、「爆竹錢」、「開面錢」等很多名堂,故往往不向門縫內遞三次五次錢,新娘的房門是不會打開的。此做法既是女家向男家伸手索錢的最後一次機會,也表示新娘子是有身價的,不是男家輕易就能相娶的普通女子。
一俟新娘房門開啟,新娘則由其一兄弟背出家門上轎,俗謂此是為免讓新娘腳沾娘家泥土,帶走娘家財氣。待起轎時,新娘要在轎內泣哭有聲,表示對父母情深;其母亦哭泣相送,表示對女兒難舍,謂之「哭嫁」。花轎起程後,女家習俗是向門外潑一盆水,叫做「嫁出去的丫頭,潑出去的水」,祝願女兒永遠如一汪清水,純清如洗。女家的陪嫁品則隨花轎之後,新娘的兄長送花轎上路,一般送至村口路頭即返回。
迎取新娘的花轎,經一路吹打,將至男家時,男家迎候之人遠遠即放鞭炮迎接。花轎於男家門前落地後,常由一高壽老太和一年輕貌美婦女上前揭開轎簾,攙扶新娘下轎,引新娘步於男家鋪就的墊物(米袋)上,入室進堂。米袋席地遞傳,名曰「傳代」。至堂前先拜天地祖宗、高堂,次交拜,然後由一執燭者導引新郎新娘入洞房,飲交杯酒。
當天婚宴之後,尚要於洞房進行「鬧房」活動。鬧房時,不分男女老少,不論年幼輩長,競相嬉戲逗樂逗趣,新郎新娘即便遇有難從之為,也不許生氣。其間繁規陋俗及封建迷信色彩較濃的做法、說法等名堂,既多且雜,不勝繁錄。但鬧房的主旨,是促使新郎新娘融合情感,因舊時男女婚姻多為包辦。
新婚之日,贈客禮常為花生喜果之類,寓意是祝新娘早生貴子、子孫興旺。新婚翌日,新娘於晨起拜見親友郎舅。第三日下廚,做餚饌獻翁姑,行盥饋禮。
在男女新婚後,俗尚「看三」,即新婚夫婦在婚後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看望父母,新郎則要同行看望岳父岳母。女家謂此為「接姑娘回門」、「接生親」。是日,女家要備辦宴席款待新姑爺(新女婿),並要邀請至親長輩相陪。席間,有戲耍新姑爺的一些俗尚。其做法是:作陪人乘新姑爺不注意時,向其碗內加飯加菜,有意識將辣味濃、鹹味濃的菜夾於新姑爺碗內,飯菜一旦放到新姑爺碗內,新姑爺必須吃掉,不能剩下,否則就是對作陪人不恭。若新姑爺實在難從,客人就要按「吃不了兜著走」的說法,將飯菜強倒於新姑爺衣袋。這類做法,目的都是為了看新姑爺失態的樣子,以此逗樂。另外,還有將胭脂、口紅等,強抹於新姑爺臉上,而且不讓其洗掉。此種戲鬧,俗尚不分男女長幼,雖有過火,新姑爺也得高興領受,唯求一樂。
廬劇.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風情
廬劇:舊稱「倒七戲」,是安徽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流行於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一帶和大別山區,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蕪湖等地。因合肥古稱廬州,故於1955年改今名。相傳,廬劇有約200年的歷史,清乾隆、嘉慶年間已有職業班社。早期多演於地攤,以三小戲為主。初以大別山民歌和江淮之間歌舞為基礎,在發展中吸收了阜南海子戲,壽縣、鳳陽的端公戲,無為的徽劇及肥東、巢湖等地門歌的唱腔和劇目。有些班社又分別同徽劇、京劇合班演出,並受其影響,逐漸發展成廬劇。
廬劇的唱腔分主調和花腔兩大類。主調有「二涼」、「三七」、「寒腔」、「神調」、「老生調」、「老旦調」、「丑調」等,是演唱本戲和摺子戲的主要唱腔,也是表現不同行當的專用調,擅長敘事抒情,纏綿動人。花調是小戲的固定曲調,多為民間小調,輕松明快,用於演唱生活小戲。唱腔的特點是:不斷用假聲演唱,稱「小嗓子」;演唱中邦腔哈台,即演唱到一定時候由場上和場後演員齊聲幫唱,其聲高亢,藉以烘托劇情,雞染氣氛;廬劇的每一行當,都有一至幾個特有的唱腔,別的行當則不能用。廬劇在流行中受不同地區人民的語言、生活和欣賞習慣的影響,其唱腔藝術上分為東、中、西三路,各具特色。
東路以蕪湖、當塗為中心,唱腔柔和委婉;中路以合肥、巢湖為中心,唱腔細膩;西路以霍山、六安為中心,唱腔高亢粗礦。廬劇在表演藝術上有歌有舞,生動活潑,在唱完一段之後,隨著打擊樂器伴奏起舞,舞姿優美,花樣翻新。廬劇的伴奏原來只用打擊樂器,建國以後才增加絲弦、彈撥樂器。打擊樂很豐富,幾乎是一種戲一獎鑼鼓經,習稱「滿台鑼鼓半台戲」。廬劇行當是分工後又兼代別行,如老生兼代花臉,小丑兼代老旦彩旦等。
廬劇的劇目有200餘個,分本戲、摺子戲和花腔小戲。本戲,包括連台劇,以公案、愛情及家庭悲歡離合為主要內容,如《秦雪梅》、《休丁香》等。摺子戲多為從本戲中抽出具有獨立性的精彩部分,如《花園扎槍》、《打蘆花》等。花腔小戲則以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情趣和愛情為主要內容,以及部分鬧劇和諷刺喜劇,如《討學錢》、《借羅衣》等。《借羅衣》還搬上了銀幕,涌現出王本銀、丁玉蘭、武克英、孫邦棟、鮑志遠、李道周等知名演員。
門歌.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風情
門歌是一種流行於皖中南地區的民間歌謠。歌詞一般是「望風采柳」,如見到人家門口一棵柳樹,就唱「老闆門前一棵柳,放下柳樹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麥,量了大麥釀燒酒,五湖四海結朋友。」幽默風趣,鄉土味十足。按歌詞表現內容可分勞動歌、情歌、生活歌、儀式歌等,按表現手法有比喻、誇張、形容、對比等。門歌的表現方式一是走街串戶演唱,二是逢年過節玩花燈、劃旱船時演唱。門歌也有座唱形式,由眾人湊錢,固定在一個地方唱幾天,如同說書一般唱連台本戲,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居住在合肥市包河區駱崗鎮大郢村的賈德雲就是門歌歌手的佼佼者。
賈德雲生於1928年。他自幼愛好門歌,每當村裡來了唱門歌的,便跟在歌手後邊,從這一村聽到那一村。12歲投師衛大和尚(舊社會對無錢娶媳婦的寡漢的稱呼)演唱門歌。由於他長期生活在農村,對當地的口語、典故、民間傳說了如指掌,因而創作的歌詞純朴、清新、自然,琅琅上口。解放後,賈德雲參加工作,進了識字班學文化,在單位長期從事工會宣傳工作,有豐富的舞台演出經驗,加之勤奮鑽研、天賦極高,因而他的作品達到了較高的藝術境界。
賈德雲創作的門歌來自生活,來自民間,來自他本人的經歷。門歌《插秧歌》「楝樹開花你不做,蓼子開花把腳跺。」歌詞來自在江淮地區婦孺皆知的一句勸戒懶漢的警世名言,以農村常見的兩種植物不同的開花季節,暗喻人們抓住農時不誤莊稼。
門歌《小長工》用強烈的對比手法烘托舊社會貧富不均,訴說小長工的悲慘生活:「七月太陽賽火烘,東家打著輕洋傘,太陽照著小長工。天降大雪賽鵝毛,東家蓋著綾羅被,長工稻草當被筒。」
門歌《吳小林求婚》利用多種藝術手法表現男女青年互相愛慕、互訴衷腸、渴望自由的心情。男唱「為妹走了多少黑夜路,摸了多少冷牆根,頭碰多少蜘蛛網,腳踩多少牛屎墩。」此處連續用了四個排比句,緊接著再用誇張手法,「高高的山頭踏平路,小埂草面踩成坑」。女方應唱後,男方又唱:「為郎我站著怕人看見,蹲著又挨蚊蟲叮,手拍蚊蟲有四兩,腳踩螞蟻有半斤。」歌詞形象生動,誇張不失其真,對比不露雕琢之痕。
門歌表演所用道具極其簡單,一鼓一鑼。20世紀90年代,黃山音像出版社在編輯賈德雲門歌集時,大膽嘗試用二胡、笛子伴奏,並加上女聲伴唱等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賈德雲的門歌,曲調中有廬劇的韻味,有江南採茶調的餘音。音調隨著歌詞內容跌宕起伏,韻味悠長,餘音繞梁,字字泥土香,句句家鄉音,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