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甘肅有哪些民間故事100字

甘肅有哪些民間故事100字

發布時間:2023-11-27 07:22:12

① 中國甘肅地區有哪些神秘古老的傳說或者故事

甘肅秦安羊皮鼓祭禮舞蹈的遺存 鼓與中國文化有著不解之緣,一部中華文明史幾乎是伴隨著隆隆的鼓聲而走過的。作為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的西北地區生活在這里的人民對於鼓的運用不僅表現出偏愛對於鼓具和鼓舞的創造更表現出特有的靈性。從高原到山區,從黃土高坡到戈壁綠洲只要有炊煙升起的地方就有鼓聲響起只要有鼓聲響起的地方就有隨節而舞的身影。
在眾多的鼓舞中廣泛流傳於甘肅天水隴南以及定西一帶的羊皮鼓舞獨樹一幟。羊皮鼓,顧名思義是以羊皮蒙面而製成的鼓具屬握執型的單面鼓。因其形狀呈扁圓形團扇形桃形等故又有扇鼓、旋鼓等不同的稱謂。每一種形制的鼓都聯系著一個古老的傳說每一種鼓舞顯示出一地居民的性格和審美特徵。每逢正月、 端午節以及夏收和秋收之後這里的老百姓都要甩開膀子手執羊皮鼓美美地艘上一通用隆隆的鼓聲表達他們美好的心願。
關於羊皮鼓舞的起源有看較多的民間的口頭傳說以及許多研究者自己的推測而我們也只能從今天的現狀中得到一些零星的,隱約而模糊的判斷還沒有足夠的史料將這些看似熟悉且具有發生共性的現象順暢的在人類的記憶長河中串聯起來。但可以明確的一點則是, 羊皮鼓舞積淀了久遠的歷史厚載著生活干這里的人民的傳統與文化。隨著時光的流逝,天水各地的羊皮鼓依託自己生長的士地存當地民風民俗民間藝術的熏染下分別沿著不同的軌跡傳承發展。目前, 尚具有典型意義依然保留羊皮鼓原始遺風的則是秦安縣干戶鄉的羊皮鼓舞。
一、秦安羊皮鼓祭禮活動的基本概況
秦安古稱成紀,是負有盛名的我國新石器早期原始家耕部落遺址一大地灣文化的誕生地。且城坐落在興國昂鎮距省融會蘭州市309公里。傳說始畫八卦教民佃漁的伏羲和煉石補天摶土造人的女媧均生活於此因此這里又被稱為羲里蝸鄉。干戶鄉王咀村位於秦安雁城西17公里處全村共有500多人口姓氏以王周成為主。農歷的八月中下旬是千戶農閑的時間此時家家戶戶都在惦記著每一年一度的傳神。以傳神為名的秦安羊皮鼓舞是項程式化的民間祭札舞蹈以歌頌伏羲祈神降福謝神感恩為土要內容。「傳神」活動為期三天,從農歷的八月十七至十九日這種民間自發的祭禮活動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無論男女老少都會自願出資,各戶的集資款項被用來購買製作祭品的材料。過會期間還要呈上麵食製作的小供品, 以及當年收獲的各種水果五穀等。屆時大家推舉出本屆會長, 由會長與掌握活動程序和具體細節的年長者商議共同操持本年度的傳神活動活動場所每年流動因此各家都會有承接此項活動的機會,活動期間,個人可以在自家吃飯也可以在會上集體就餐小商品以及農家自產的蔬菜在過會期間也被允許兜售。無論在外打工或上學的人只要時間允許也都會盡可能能趕回來參加這一活動。
這里百姓以農耕勞作為主要生產方式維持著自己的生存和延續。特有的文化孕育了獨特的秦安羊皮鼓舞獨特的羊皮鼓舞又深深地紮根於這古老的土地。從舞蹈基本動態到舞蹈道具從貫穿於舞蹈中的。唱詞到人物裝扮無不反映出這里特有的文化內涵和生活方式。
(一)三個不同時段羊皮鼓祭禮活動的意義
以傳種為名的秦安羊皮鼓舞自明代形成以來代代相傳流傳至今。所謂傳神,可以有多重理解既可以理解為傳喚神靈代神向人間傳達旨意也可理解為代人向神傳達美好的祈願。以秦安縣的千戶為龍頭羊皮鼓舞在各鄉村的其體活動時間略有交錯但每年三次活動是一定的而且每次活動的儀式和意義都不盡相同。這三次分別是農歷正月端年節前後和農歷八月的農閑時節。
1、正月十六據說正月初十至十六人們跳起羊皮鼓舞主要是為紀念伏羲發明鑽木取火的偉大功績。火的發明使人類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時代將極大地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程為歌頌伏羲的這一功德,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六(相傳這一天是伏羲的誕辰日)人們跳起羊皮鼓舞慶祝和紀念他的這一偉大貢獻。隨著時代的變化今天千戶正月里跳的羊皮鼓舞已經演變成了一種社火活動。
2、端午時節是走庄的時間在各鄉村之間都會有羊皮鼓舞的片段表演或根據各鄉村需求進行羊皮鼓舞祭禮的片段但式表演。這時的羊皮鼓表演帶有濃郁的感召神靈驅災避難的巫術色彩。歷史上的秦安千戶冰雹和乾旱是主要的自然災害每年的端午前後正值秦安農忙時節村民以期通過羊皮鼓的舞動祈求雷神不要在這個時候有突發的雷電引發冰雹和狂風暴雨從而觸發山崩地裂火災擊斃人獸的一系列難以想像的惡果。也希望誦過鼓聲的渲染產生巨大的轟響, 以能夠驅散天上隨時都可能彌漫的烏雲因為這時候的壞天氣可能會使辛苦一年的糧食作物毀於一。
3、農歷八月十七至十九此時的羊皮鼓舞祭禮活動是千戶一年當中最為隆重的一次它集中了鄉民們祈神降幅謝神感恩等全部願望。每逢此時全村村民無論老少都會極其虔誠地聚集在一起。
(二)羊皮鼓祭禮活動的基本程序
農歷八月十七至十九的傳神祭禮活動為期三天共包括以下16項程序整個活動雖然過程復雜但聯系緊密井然有序,並歌舞樂伴隨始終。
在喜神單元里每個村民都使出自己的絕活盡其所能的使神得到愉悅神得到了精神的愉悅人自然也就會歡喜。因此這是個娛神的段落也是個娛人的段落更是個人神共娛的段落沉穩的舞姿與震天的鼓聲營造了庄嚴的氣氛雜技的絕活體現了個人超凡的果敢和技藝然而鼓手們虔誠的《打神歌》卻真實的歌唱了人間的智者,在娛神的過程中人神其娛、天人合一。
在背鼓單元中兩名師公由手持兩面鼓到身背四面八面鼓嘴中咬著兩面鼓在身十二面鼓的情況下做逆時針和順時針的旋轉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人隨鼓轉鼓隨人旋。已經不能夠看清楚被鼓圍在中間的人,只看見十二面鼓在不停的轉動。
坐壇則是以說唱為主要形式的祭禮活動,夜深了人累了可神的功績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圍著篝火追憶祖先的功德說說先朝唱唱後朝從三皇五帝到各路神仙一一道來。人們用心靈的歌唱和舞蹈取悅諸神靈以此渴望得到他們的呵護保佑和賜福。與此同時在漫長的生活中農人們不斷的總結經驗在陽光土地山川河流樹木相互協調及運作下逐漸與他們周圍一切生息相關的天地萬物達成了一定共識即統一在同樣的結構與節奏中運行並從耕播收藏和對無時地利的依存這種人天關系中抽象出了一套天人合一的本體論觀點。從而建立起了屬於這一方的傳統的中國文化的圖景,這是秦安人生存的歸宿也是他們農耕生活和信仰的根基。
二、秦安羊皮鼓祭禮舞蹈的表演機制
(一)羊皮鼓舞的傳承:
1、參與人員不僅限於該村的王氏家族成員,凡附近對此有興趣的男性,不管其年齡大小均可學習該鼓舞。
2、傳授方式:(1)家族代代相傳(2)由德高望重表演能力較強人傳授給他人。
(二)羊皮鼓舞的角色分配:
該舞在表演時有三種主要的角色即
1、師公
紅色包頭巾,額頭正前方鑲有黃色絨花。上身著黑色對襟上衣對襟領口袖口均鑲有紅邊。腰系黑色或紅色綢帶下身著黑色燈籠褲。腳穿黑色布鞋。
2、師婆(男扮女裝)
頭飾當地人叫做龍馬頭。用黑色紅色或彩色細繩編制的網狀帽子鑲以紅色布條的勒頭帶系於腦後留有兩條紅綢分別垂於胸前網狀的頭飾後綴有一條長長的辮子。上身著紅色對襟無袖褂子。紅色裹裙腳穿黑色布鞋。肩披紫紅色對襟長袖過膝長袍。
3、眾鼓手
黃色包頭巾,上身著粉色圓領對襟上衣對襟領口襟邊均鑲有紅邊。腰系紅色綢帶下身著粉色燈籠褲,腳穿黑色布鞋。
(三)羊皮鼓的造型特點
秦安羊皮鼓祭禮舞蹈的主要道具是羊皮鼓它既是種舞具也是一種樂器和祭器。羊皮鼓由三環九扣組成。傳說這三個環形分別象徵著伏羲女媧和軒轅黃帝。也許因為九在中國文化中特有的意味羊皮鼓的小鼓環又連套了九個小環稱為九扣。羊皮鼓的製作十分考究從選料加工到養護使用都有一套嚴格的程序。作為吉祥與神聖的象徵每次使用完畢百姓們都要用厚重的布袋包起來集中在一起鄭重地存放在本村有威望的村民家裡。
1、鼓形與鼓面
羊皮鼓的鼓形為團扇形由扇形的鐵圈蒙以單面羊皮通常分為大小兩個號大號鼓的直徑為62cm在使用前通常將鼓平放於地面給鼓面上噴灑少量的水進行短時間的滲透,以防間隔使用後鼓面的爆裂。
2、鼓柄與鼓圈
鼓圈以扁平的鐵條彎曲而成鐵圈彎曲至合攏抻直即為鼓柄長約13cm。鼓柄外部用布條或麻繩纏繞一是以防鐵柄磨手二是易於握持。此外還可以起到將鼓圈與鼓環連接在一起的作用。
3、鼓環
大鼓環是直徑約18cm的鐵環鐵環上綴有直徑約7cm的六個小的鐵環鐵環中間綴有一個鈐鐺。大鼓環的下端鑲著個直徑約8cm小鼓環小鼓環上同樣綴有直徑約7cm的三個小鐵環。當地人稱之為三環九扣搖動時互相碰撞「唰啦」作響。
4、鼓鞭
羊皮鼓的鼓鞭是用來擊打鼓而的道具長約40cm。以木削刻而成。鼓鞭的頂端倒磨成橢圓或圓頭以增加鼓鞭的彈力。鼓鞭的鞭桿用布條或藤條纏裹。以防擊打時損壞鼓面。鼓鞭的尾端以彩色布條拴掛成穗為裝飾用。
(四)羊皮鼓舞的其它道具形制(或伴奏樂器)
除羊皮鼓外秦安羊皮鼓舞還有板斧三尖兩刃九環刀板板等相輔的道具。這些道具伴隨著農耕信仰年復一年的被賦予了與其經濟生活相適應的特定含義。
1、三尖兩刃九環刀
長約22cm寬約6cm的矩形雙韌刀面中間稍厚向兩韌方向逐漸變薄。矩形的刀面上方呈齒狀的三個尖,下方呈半圓開,中間鑲接長約9cm的把柄。下綴有和羊皮鼓同樣形狀的大鼓環和小鼓環。大鼓環直徑約13cm,小鼓環直徑約7cm。九個小環直徑約1.5cm。
2、板板
長16cm.寬5cm厚度約O.5cm的木板六塊,上方鑿有眼用麻繩或紅布條將六塊木板串連在一起,每塊木板上方鑿眼處墊有像皮鉚。首尾兩塊木板頂端系有紅布穗。
3、板斧
總長約58cm。共分為三段。前段長約25cm直徑約2.5cm的鐵棒頂端呈三角形。在前段10cm處接自直徑10cm的扇形斧面鐵棒的另一側是形為反S的斧柄與前段鐵棒相連並裹以紅色布條。中段是長約19cm的木棒尾段鐵棒長約15cm中間成圓球形逐漸變細成錐形。
4、總旗
長約63cm的木捧頂端綴有各絲綢或色布條。
5、棍子
直徑約4cm,長約168cm的柱形木棍。
三、秦安羊皮鼓祭禮舞蹈的表演場圖
註:民間舞蹈中表演者人數往往不是固定的,在筆者三次的調查中每次表演的人數都不盡相同,但其動作和隊形的變化卻是不變的,因此為使整個示意圖看起來清晰特選8人為一組作為標示。
羊皮鼓舞蹈貫穿於整個祭禮活動的始終不同階段里有不同的舞態不同的舞態訴說著村民們不同的意願。秦安羊皮鼓舞中最具典型意義的舞蹈是與伏羲文化相聯的舞蹈動律與裝扮。師婆頭飾名為龍馬頭似魚鱗般的網狀帽子及連在腦後並反復甩起的束辮與祭祀舞蹈中不停流動但卻萬變不離其宗的s形將整個祭禮活動推向了高潮。在我們的實地調查中從來見到有直線型的隊形而二龍吐須旋8宇旋四角蛇蛻皮兩龍擺尾旋蝸牛剪子股雙旋8字等形都是在s形蜿蜒流動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所有的觀者是肅穆的所有的舞者似乎是被某種情感所激發的動作的單一體。一種無形的感召力,使他們在那一刻放棄所有的需求和慾望,為一種動機一種情感和種目的而舞跟隨舞隊的頭人鼓手們有序地變化著各種隊形,由此一套完整的龍圖騰舞蹈的祭祀場面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四、吾歌,吾舞三叩首——高度程式
化的祭祀儀式
在秦安的「傳神」祭禮中, 由工咀村全民參與的集體活動,實質上是這個村落共有文化信念的集中體現。而這種共有文化信念就存在於一系列的儀式中各種儀式藉助十民間藝術的諸形態杷不可見的、無形的精靈化作有形的具體的直現的可感的形象既增加了祭禮的生動性同時也為祭札活動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這民間祭禮活動中有著高度程式化的儀式
1、傳種程序中的17個段落清晰完整;
2、在每個段落中幾平都依照執鼓舞蹈擊鼓歌唱占卜跪拜等固定的程序進行。
3、擊鼓歌唱時呈現出一人唱眾人和;對唱(類似對歌)獨唱三種形式。
4、三種形式的歌唱又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個段落的旋律和調式各不相同但同一段落的調式和旋律則相同僅唱詞不同而已具有一疊三唱的特點;
5、每一段落的舞蹈中典型舞疇突出:
6、每段落後都有擊鼓三叩首的行禮儀式。
這些程式化儀式的產生決非一朝一夕,而是長期的社會生活中民間祭祀儀式和民間藝術形式高度成熟的標志。這些固定程式中的舞姿唱腔序列等體現了農耕文化影響下的人的哲思理趣下淡的人生境界和平淡的做人風格藉助民間藝術的形態與民間祭禮的程式融為一體這些由來已久的信仰和儀式並非平庸淺淡而是洗卻鉛華後的練達老成深刻寬厚平穩寧靜。就這樣歲歲年年循環往復的按照程序進行處處透露著理性化的深思熟慮。這高度程式化的祭禮儀式其實質是這一地域上的集居者社會生活的縮影。不僅僅是與他們共同生活的環境以及進行著的共同事務相關聯更與他們在祭禮活動中所表現出的行為上的協力性質緊密相連這種協力性質所透露的是社會規則或習慣。因而程式化的祭禮儀式在定程度上是具有共同社會生活的集居者其同需要的集中體現是他們人體的或者心靈的習慣能夠間接或者直接的滿足集居者的需要。(例如在秦安的祭禮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男女在日常生活和勞作中的不同分工男與女之間,長輩與晚輩之間村幹部與普通百姓之間的地位與關系, 村民與外來人之間的溝通以及他們對周圍一切事物的態度等等)當然伴隨看 社會的發展這程式化的祭禮活動本身已經逐漸遠離了最韌的巫術的實用功能但由程式化的祭禮所潛藏的傳統力量(史化手段的迫力思想及道德的迫力等)卻仍然影響著這一地區集居者的精神生活和行為方式。從而使集居者的人生舉動和社會契約公開化傳統化標准化在保證彼此的利益和強調彼此責任的同時喚起公共的行動和追憶這對於維系集居者的團結有著重要的作用。
當然具有高度程式化的民間祭禮活動作為人類精神文化的重要產物除了上述功能外還有消除生活的緊張與拘束的功能。人們為文化擔負了許多艱難的工作之後文化為他們備下了一些補償調劑一下單調的生活減輕一些人生的擔子。因而,在秦安的民間祭禮活動中民間藝術在發揮這一功能的同時營造了鬆弛和自由的氣氛使得歌者舞者及觀者都得到了心靈的釋然激發了人們生活的靈感使社會關系有了一次重新調整的機會民間藝術在程式化的祭禮活動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正是人們在信仰儀式中最為生動和真實的情感流露。從而成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對他們共同的信仰自身的由來先祖和現實生活中彼此的認同有著重要的影響。
秦安的羊皮鼓舞就藝術形態而觀之是融歌舞樂的綜合體,以文化形態而觀之秦安的民間祭禮是民間信仰民俗和民間藝術的綜台體。正是這一特性決定了其重要的文化價值這種混合狀態隱含了「原始文化的基本形態。這神以羊皮鼓貫穿始終的民間祭禮活動在急劇變化的時代里依舊以自己的固有的程式和不變的節奏每年三次井然有序地進行著這是鄉民們朴實無華的信仰在天地之間的自然流露。羊皮鼓還在錚錚作響人影還在舞動歌聲仍然回響耳際虔誠的心靈依舊會在一刻間俯首叩拜。
以秦安羊皮鼓祭禮舞蹈為起點的民間舞蹈文化的研究已將我們牽入了一個需要認真思考和對待的境遇。然而每次當我們踏上秦安的土地置身於庄嚴肅穆的民間祭祀活動中,感受那裡獨具的情形體味那份隱含在形式背後的和諧深沉與厚重時我都會台什祈願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就讓它們在這坦盪的天地間自由的呼吸任性的流淌吧!

② 古代民間傳說故事

民間 故事 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門類之一,是從遠古時代起就在人們口頭流傳的一種以奇異的語言和象徵的形式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關系,題材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敘事體故事,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古代民間 傳說 故事,歡迎查閱。

古代民間傳說故事1

很久以前,九曲溪畔有一位老農夫,他釀造的米酒醇美甘冽,只要酒壇一開,武夷山就三天三夜都飄逸著濃濃的酒香。種田的鄉親喝了老農夫釀造的米酒,干三百六十五天活都不勞累;趕路的喝了老農夫釀造的米酒,走九千九百里都不覺得辛苦。

人們對老農夫,從心底里喜歡,尊敬地稱他為「田父」。田父的名字,隨著他的酒香飄盪,傳遍了四面八方。

那時節,下八洞的八仙,各顯神透過了東海,遊玩了不少名山大川。這一天,聞到武夷山的酒香,暗暗稱奇。鐵拐李忍不住垂涎欲滴,對同伴嚷道:「錯過這等好酒不喝,真枉為一世神仙,我老拐可要到武夷山走一遭了。」 其它 仙人一聽正合心意,於是,有的打扮成販茶商客,有的打扮成雲游道士,一齊尋到九曲溪畔田父家裡來喝酒。

田父象往常一樣,舀出自己的美酒,熱情款待這些客人。八仙喝了田父的美酒,連聲稱好,贊不絕口。他們雖然嘗過仙家玉液,也嘗過人間佳釀,卻從來沒有喝過武夷山農家如此香濃味美的米酒,真是上品。

打這以後,八仙就不願到別的地方遊山玩水了。尤其是鐵拐李,自喝過田父的米酒以後,可算找到「親家」了,天天柱著拐杖,一瘸一瘸,到田父家買酒喝,喝完還要裝一葫帶走。日子久了,倒和田父交上了朋友。

那天,鐵拐李在田父家喝酒,三杯落肚,面泛紅光,晃著腦袋問田父:「你怎樣能釀造出如此奇妙的上等美酒呢?」

田父指著遠處的丹山回答:「這酒是武夷山下良田裡長出的稻米釀造的。」

鐵拐李點點頭:「還有呢?」

田父指著門前的碧水回答:「這酒是取九曲溪里的甜美溪水釀造的。」

鐵拐李又點點頭:「還有呢?」

田父指著桌旁酒壇回答:「這酒是用遇林窯燒制的瓷壇釀造的。」

鐵拐李眼睛亮了,興奮地叫起來:「好啊!這三件都是武夷山的奇珍,難怪你能釀出這么絕好的美酒!」他連連誇贊田父,高興地手舞足蹈,竟忘記了還要和其它七仙一道去赴瑤池的蟠桃宴會呢!

等七仙找到田父家中,拉走鐵拐李,趕到瑤池的時候,蟠桃宴會已經開始了。只見一排排桌面上,擺著老大老大的仙桃,一位位客人面前,斟滿了噴香噴香的仙酒。眾仙雲集,杯觥交錯,好一派熱鬧景象。那鐵拐李趕忙坐入席中,舉杯便喝,酒剛入口,卻「哇」一聲吐出來,筵席上的眾仙都看懵了。

王母見了覺得奇怪,便問八仙。鐵拐李是個直性子的人,搶先答道:「你這瑤池瓊釀算什麼酒,還不如武夷山田父家的米酒好喝!」

正在這時,從武夷山飄來一陣酒香,縈繞在瑤池之上,宴會上眾仙聞到,饞涎欲滴,那王母也禁不住直咂嘴巴,責備釀酒大仙,竟不如人間的一個農夫。釀酒大仙羞紅了臉,半天說不出話來。

鐵拐李眼睛眨眨,對王母說:他願與釀酒大仙一同去向田父買回一壇米酒,讓眾仙也嘗嘗人間佳釀,享享口福。王母這才轉怒為喜,吩咐二人快去快回。

二仙人飄然來到田父家中,鐵拐李一五一十說明來意。田父聽說仙人要喝凡酒,心裡也樂了。

田父說:「行,我送你一壇米酒就是了。」

二仙大喜,鐵拐李連聲稱謝,釀酒大仙抱起田父送的一壇美酒,辭別田父,急著趕回瑤池。

那鐵拐李腿腳不方便,又這樣來回奔波,累得夠嗆。半路上,他只好叫釀酒大仙把酒先送回去,自己慢慢地走,但他再三交代:「這酒好,你千萬要給我留幾碗!」釀酒大仙一口答應,抱著酒壇先走了。

王母見了武夷山田父的米酒,一嘗果然美極了,真是名不虛傳,十分高興,命釀酒大仙斟給席上的眾仙品嘗。釀酒大仙只顧給大家斟酒,忘記了鐵拐李的交代,等鐵拐李到了,酒壇里的酒已經不多了。

鐵拐李回來,累得氣喘吁吁,早想喝上幾碗米酒解乏,一看他的酒碗空空的,再看釀酒大仙抱著酒壇給眾仙斟酒的樣貌,明白壇里沒剩多少酒了,頓時怒從心起,火冒三丈,舉起拐杖就打釀酒大仙。釀酒大仙慌忙躲閃,只聽「當啷」一聲,人沒打到,倒打中了田父的酒壇。釀酒大仙抱不住,手一松,酒壇骨碌碌滾出瑤池,落到人間。

真是巧,那酒壇不偏不倚,竟落到武夷山五曲南岸的山中。只是被鐵拐李打裂了一道口子,剩下的米酒從裂縫涓涓流入九曲溪。

之後這只酒壇化成了武夷山的一座奇峰,象根擎天柱,也象個石壇子,壯觀極了。人們便叫它天柱峰,明白它的來歷的人,都稱它為酒壇峰。

人們說,那酒壇里剩下的米酒,至今還日夜向九曲溪流淌,那酒香便也飄逸不盡。因此,用九曲溪水造的佳釀,美味芬芳,大家給它取了一個很美的名字「武夷流香」。

古代民間傳說故事2

在北京鍾樓頂上,懸掛著一口巨大的銅鍾。鍾聲渾厚有力,宏亮綿長,方圓數里都能聽到,堪稱「古鍾」。如此巨大的銅鍾是如何鑄造的呢傳說鍾樓原有一口鐵鍾,但聲音不夠宏亮,於是皇帝下令召集天下工匠來鑄鍾。但是三年過去,銅鍾仍然沒能鑄好。皇帝發怒了,斬了監鑄太監,並限令八十天內鑄好大鍾,否則就把全體工匠處斬。

負責鑄鍾的師傅姓華名嚴,是當時有名的銅匠。為鑄這鍾他茶飯不思、夜不能寐,耗盡了心血。這天回到家裡,他嘴裡仍然念叨著:「什麼原因鑄不了鍾呢怕是缺什麼東西吧!」這時,女兒華仙過來了。提起華仙那可真是個好姑娘,她自幼聰明伶俐,跟父親學會了不少銅匠活兒。由於母親早喪,她十四歲就挑起了家擔。如今她十六歲了,出落得如仙女一般,誰都誇老銅匠養了個好閨女。

為鑄鍾的事,她也琢磨好多日子了。見狀,忙上前說:「爹,是不是因為火候不到」老銅匠一拍大腿:「有道理!」轉念一想:「但是,如何提高爐溫呢」「我有辦法。」華仙胸有成竹地說,「鑄鍾那天您帶我去吧。鑄鍾這天到了,朝廷命官、大小工匠也都到齊了,可爐溫仍然上不去。

眼見這最後一爐銅水又要失敗,華嚴急得眼睛都紅了。就在這時,一個姑娘突然從人群里飛奔出來,正是美麗的華仙。她穿一身紅襖紅褲,著一雙綉花小紅鞋。只見她沖到爐邊,縱身跳進爐去。華嚴一把沒抓住,只抓住一隻綉花小鞋。剎時間,爐火升騰,銅水翻滾。老銅匠忍痛下令:「鑄鍾!」工匠們一齊努力,銅鍾最後鑄成了。

為紀念這位獻身鑄鍾的美麗姑娘,人們尊稱她為「鑄鍾娘娘」。每逢風雨之夕,鍾聲凄涼悲切。這時,昔日北京城的媽媽們就會對孩子說:「睡覺吧,鍾樓打鍾啦,鑄鍾娘娘要她那隻綉花鞋啦…。」

古代民間傳說故事3

大約在五千年前,我國的黃河、長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部落。黃帝就是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

黃帝是少典族的子孫,姓公孫,名字叫軒轅。據說他一生下來就有非同一般的表現:七十天時會說話,幾歲大的時候就懂得了許多道理。成人後,更加朴實敦厚、機敏神靈,且知識淵博、明辨是非。

黃帝的部落最早分布在我國西北的姬水附近,後來遷到河北涿鹿,開始發展畜牧業和農業,並且定居下來。和黃帝同時期的另一個重要部落的首領是炎帝,他和他的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國西北的姜水附近。據說炎帝和黃帝還是近親,只是黃帝的部落正在興起,炎帝的部落卻漸漸衰落。

這個時期,還有一個重要的部落,就是九黎族。他們的首領叫蚩尤,帶領部落生活在今天的河北、山東、河南交界的地方。傳說蚩尤十分強悍,黑臉、紅須、碧眼,力大無比,性情殘暴,經常帶領他的八十一個兄弟攻打弱小的部落。

他的八十一個兄弟被傳得更神,個個具有猛獸的身體,長著銅頭鐵額,吃的全是沙石。他們隨著蚩尤一起向黃河一帶擴張,沒有哪一個部落能夠戰勝他們。

蚩尤侵入了炎帝的地方,炎帝奮起反抗,但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打得節節敗退。

黃帝分析形勢,認為蚩尤戰勝炎帝之後,一定會和自己開戰。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於是,他先在涿鹿的郊野與炎帝開戰,迫使炎帝歸順自己,與自己的部落合二為一,漸漸融合成華夏族。這就是「炎黃子孫」說法的由來。

兩股合力一形成,黃帝就和蚩尤在涿鹿廣闊的原野擺開了戰場。黃帝希望蚩尤向自己投降,可蚩尤哪裡肯聽,他一聲號令,向黃帝的人馬展開了攻擊。

據說黃帝平時馴養了熊、羆、貔、貅、、虎等六種野獸,打仗的時候就把它們放出來。蚩尤的兵士雖然兇猛,可遇到訓練有素的黃帝的軍隊,便不是對手了。

很快,蚩尤敗下陣來。

蚩尤見勢不妙,慌忙帶上殘兵敗將,落荒而逃。黃帝一見,哪裡肯輕易放過,帶著人馬便追。追殺中,忽然天昏地暗,黑霧迷漫,沙飛石走,風雨雷電,致使黃帝的隊伍無法繼續前進。原來,蚩尤請出了「風伯雨師」前來助陣。

黃帝哪肯示弱,請來天女幫助,驅散了風雨,剎那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黃帝的軍隊在指南車的引導下,很快就追上了蚩尤,終於把他給殺死了。

從此,黃帝統一了中原。

中原統一之後,黃帝並未就此停手,他繼續擴大自己的版圖。向東,他抵達了海濱,登上了有名的泰山;向西,他到達了今天甘肅省境內的崆峒山;向南,他到達了長江邊,登上了湘山;向北,他踏進了北方少數民族聚居之地。

他還在位於今天河北省涿鹿縣境內的釜山接受了各部落首領的朝拜,從此成為華夏大地上的一位。

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有許多發明創造,如造車、造船、製作五色衣裳等等。雖然不一定都是黃帝一個人發明的,但後人也樂於把這一切歸功於他。

黃帝居住在一座名叫「軒轅小丘」的小山旁,娶了嫘祖為妻。據傳嫘祖親自參加勞動,並教婦女們養蠶、繅絲、織帛。

黃帝還有一個史官名叫倉頡,據說文字就是他創造的。

黃帝共有十五個兒子,他和嫘祖所生的兩個兒子叫青陽和昌意,他們的後代都分別掌控過整個華夏大地。

黃帝死後,被尊為「華夏始祖」。

古代民間傳說故事4

古時候,人們為老人祝壽,是有男女之分的,男的掛男壽星圖,女的則掛女壽星圖。女壽星圖上通常畫的就是麻姑,因此稱為《麻姑獻壽》。畫上的麻姑美若天仙,騰雲駕霧;或是飄麻姑然行走於雲端;或是雙手托盤奉獻壽禮:一壺美酒,數枚仙桃。酒是麻姑自己釀出來的長壽酒,桃則是王母娘娘所贈送的蟠桃;有時候是她肩挑一根細長的竹枝,枝上掛一壺美酒,旁邊一個童子背著一個巨大的仙桃相隨。但是,不管哪樣的麻姑圖,桃和酒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因為在人們的心中,桃和酒都是長壽的象徵,《麻姑獻壽》圖就是通過獻桃與獻酒來表現出獻壽的。

麻姑是南北朝時期北方後趙的一位少數民族姑娘。長得俊俏美麗,穿著光彩奪目的衣裳,頭頂結一個大大的發髻,腦後的長發烏溜溜的垂到了腰間。麻姑不僅長得好看,而且心地善良,常常幫助窮苦的人。但是,麻姑的父親卻是性情暴虐、凶神惡煞、傲慢專橫、心存歹毒,經常欺壓老百姓的人。

雖然她父親名聲不好,但是作為女兒的麻姑仍然很孝順他。有一次,麻姑到山裡去采果子,好不容易才摘得一個桃子。那時候,桃子可是水果中的上品,是非常難得的東西。麻姑自己捨不得吃,就把桃子揣在懷里,回家拿給父親吃。

麻姑拿著桃子往家裡趕,忽然看到路邊上圍著一群人,於是她就好奇地走過去看個究竟。原來是一位身穿黃色衣衫老婆婆病倒在路旁,已經奄奄一息了。圍觀的人說:「這老婆婆肯定是餓壞了,要是能給她一點東西吃,或許還能活過來。可是這兵荒馬亂的,到哪裡去找吃的呢?」因而大家只是站在那裡,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話,並沒有人走回家去給這老婆婆拿什麼吃的東西來。眼看老婆婆很快就不行了。麻姑實在看不過去了,趕忙從懷里拿出那個桃子來,蹲下身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喂著她。

麻姑這是一個又大又甜、汁水很多的桃子,老婆婆吃了之後,很快就蘇醒過來了。旁觀的人忍不住地嘖嘖稱贊麻姑心眼好,並說她定會得到好報的。

老婆婆實在是太餓了,吃了桃子後,雖然醒過來了,但是還是沒有力氣,於是開口對麻姑說:「好孩子,太謝謝你了,請問你還能不能給我煮點粥湯喝呀?」

那時正值災荒,人們都只有不多的糧食,還有很多的人都因沒有吃的而餓死了,所以糧食顯得極為珍貴。但是,麻姑確實不忍老婆婆餓死,就爽快地答應道:「我這就給你去煮點東西來,您在這里等我一會兒。」說完麻姑就飛快地跑回家給老婆婆做粥去了。

不巧,麻姑的事被父親麻秋知道了,當他聽說麻姑把桃子給老太婆吃了,而且還在給老太婆做粥,非常生氣,就把麻姑關了起來,不準她出去。

麻姑可是麻姑怎麼也放心不下路邊的老婆婆,等到半夜裡,她的父親睡著了,麻姑悄悄地端著粥出了門。可是等她來到白天老婆婆躺著的地方時,卻不見老婆婆的一點影子。月光下,在老婆婆坐過的地方,有一個桃核留在那裡。再也找不到老婆婆,麻姑只好撿起地上的桃核回了家。到家躺在床上,麻姑一合眼,就看見白天的那個老婆婆,仍然穿著黃色的衣衫,笑呵呵地朝她走了過來:「好孩子,委屈你了。你不用難過,我還好好的。以後我們也還有機會見面的。」說著,就飄然逝去了。

早上,麻姑起床之後,就把晚上撿來的那顆桃核種在自家的院落子里。一個月之後,就長成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桃子樹。第二年正月,桃樹上就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子。麻姑用這些桃子來救濟逃難的老人。奇怪的是這些老人吃了麻姑的桃子之後,不僅不覺得餓了,而且精神倍增,連以前的小毛病也沒有了。麻姑也這才明白當初的那個老婆婆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來的,並不是一個要飯的叫化子。

後來,麻姑的父親麻秋因為打仗立了很大的功勞,皇帝封了他一個大官,並要他負責新建皇宮。麻秋為了早日修好皇宮,以便能到皇帝那裡去邀功受賞。於是就拚命地奴役老百姓,讓他們沒日沒夜地幹活,根本沒有休息的時間。麻秋還規定,只有當雞叫了時,老百姓才能有片刻的停歇。麻姑非常同情這些老百姓,於是到晚間的時候,她就躲在雞窩邊學雞叫。這樣,只要麻姑一叫,所有的雞就會跟著叫起來,這樣老百姓就有了休息的時間。可是這件事很快就被麻秋發現了。他查出來竟是自己的女麻姑獻壽兒在妨礙自己的功名,十分的惱怒,便要狠狠地痛打女兒一頓。

麻姑聽到這個消息,就逃到山上去了。麻秋怒上加怒,決心燒山,要把女兒燒死。正在這危急的時刻。王母娘娘經過此地,她早就聽說過麻姑做過很多好事,現在見她受到如此的災難,當下就把麻姑救了出來,並收她為弟子。

到了三月三日王母娘娘的誕辰,天間舉行蟠桃大會,各路神仙都來祝壽。百花、牡丹、芍葯、海棠四位花仙特來邀請麻姑一同參加。四位花仙子送上各自的仙花為王母娘娘祝壽。麻姑沒有帶花,只帶了一個極老的壇子,里邊裝的就是在絳珠河畔用靈芝釀造成的壽酒。這酒特別的醇厚,一打開壇蓋,立即濃香四溢。來祝壽的各路神仙都誇麻姑心靈手巧,贊王母娘娘有口福。王母娘娘也美美地贊揚了麻姑一番。這就是麻姑獻壽的來歷。麻姑由此被王母娘娘封為「女壽仙」。

古代民間傳說故事5

吳剛又叫吳權,是西漢河西人。這是一個非常庸俗的人,整天無所事事,到處游手好閑。但是,有時候,因為天天都吃喝玩樂,就也覺得十分無聊,閑得難受,所以又常常異想天開。

有一天,他從外面鬼混回來,忽然就把自己獨自關在一間屋子裡,茶飯不思,累了就順便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家裡人也不知道他怎麼了,可是他又將房門從里邊拴了,進不去,就只好由著他。到第三天的時候,吳剛突然從房裡沖了出來,還背著一個收拾好的包袱。他與妻子道別道:「我要尋師學道去了。」說完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便跨上馬背,揚長而去。

吳剛離家之後,他走訪了不少的名山大川,到處去尋求高士名僧。可是因為他生性懶散慣了,不願遵循太多的禮數,結果每到一處,學不了三五天就又離開,另找他處。有的修道高僧乾脆就不肯收他為徒。這樣,吳剛在外面晃悠了三年,還是一事無成。接著,他又有些懷念家裡的妻子了,於是不顧長途的跋涉回家了。

但是吳剛的妻子緣婦,在家裡苦苦等了這么多年,見吳剛一個口信都從未捎回過家,覺到吳剛是沒有什麼盼頭了,就和鄉里的伯陵好上了。兩個人結成夫婦,住在了一起,並且在吳剛外出學仙的時間里,還生了三個兒子。一家五口美滿地生活在一起。這時候吳剛回來,對這個家來說完全是多餘的了。

等到吳剛推開自家的門,他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馬上就感到無比的憤慨和深深的侮辱。三個孩童在院子里嘰嘰喳喳地玩耍游戲。這是誰家的孩子呢?當他還在納悶,就一眼看到妻子正在屋檐下的織布機前織布。他剛要過去跟妻子打過招呼,忽然看到在不遠處的葡萄架下,一個陌生的男人在劈柴,他仔細一瞧,原來是同鄉的伯陵。吳剛一切都明白了,他知道妻子在他走後,跟伯陵結了婚,還生了幾個孩子!

吳剛怒火沖天,一股無名的力量支撐著他,讓他不顧一切地奔到伯陵的身後,拿起一根碗口粗的大木棍,對著伯陵的後腦就是一陣猛打。直打到伯陵頭破血流,栽到地上再也爬不起來為止。吳剛還不肯罷手,把他平時的地痞脾性全拿了出來,提起雙腳對著伯陵的頭部亂踢,邊踢邊罵。在一旁的妻子緣婦,嚇得驚呆了,早就停下了手裡的織布機。可是她也覺得自己做了對不起丈夫的事,不敢上前去勸,又沒有去叫左鄰右舍,只是站在那裡一個勁地哆嗦。三個孩子,看到這樣一個蠻橫的「乞丐」沖進家門就打自己的父親,立刻哇哇大哭起來。

孩子的哭驚動鄰里的鄉親,吳剛家裡一下就圍滿了人。可是,對於這事,各人褒貶不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家議論紛紛。

亂轟轟的場面很快就吵到了已上天成仙的炎帝的耳朵里,炎帝就再也按忍不住了。原來,伯陵是炎帝子孫。吳剛殺了他的子孫,炎帝當然要責罰吳剛。後來,當他知道自己的子孫伯陵有不可輕恕的錯誤後,也就減輕了對吳剛的處罰。吳剛不是想成仙嗎?那就讓他到孤寂的月亮上去吧。於是炎帝就把吳剛趕到了寒冷、荒涼的月宮。

月亮上果然很冷,吳剛一到上面就立刻感到寒意徹骨。在他的身邊有一棵高有五百丈的桂樹,樹干大得一百個人也合抱不過來。樹上結滿了數不清的很小很小的花朵,花雖然小,可是異香撲鼻,特別濃郁。這桂樹是天上獨有的樹,地上的後來也有了桂樹,這是吳剛從天上偷到凡間來的。

吳剛還如醉如痴地嗅著這花香,忽地看到不遠處有一座宮殿,寫著「廣寒宮」三個字。宮殿建得很華麗,但是,寒氣逼人,好像這月亮上的寒氣都是從那裡迸放出來的。宮殿里還有一個異常美貌的嫦娥。吳剛正想走到近處看看嫦娥,不知一位什麼天神飛了過來——這是炎帝派來監管他的天神辛。辛對他說:「吳剛,我是炎帝派來監督你的,給你一把斧子,你若是把這桂樹砍倒了,就能回到你的妻子身邊,要不然就永遠也回不去了。」說完就扔下一把斧吳剛伐桂子給他。

「這么粗的樹干,叫我怎麼砍得倒?」吳剛心裡只有埋怨,埋怨炎帝的不公。也就不理這位天神的話,他把斧子踢到一邊,就找個地方睡覺去了。

吳剛這一睡就睡了七天,等到他醒來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有用不完的力氣,渾身都是勁,就是無事可做。後來,他轉念想:我這樣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呢?這樹雖然巨粗無比,但是只要我每天砍一點點,還是有出頭之日的。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桂樹剛被砍開一個小口,立馬就又合上了。無論他怎能樣拚命地砍,樹干都能一下就回到原來的樣子。但是吳剛並沒有因此放棄,他把對炎帝的不滿全部發泄在這棵樹上,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無休無止地砍,砍下來的木屑都堆出了好幾座山。

在地上的吳剛的妻子緣婦也深感負疚,就叫她的三個兒子:一個叫鼓、一個叫延、一個叫殳,等他們稍大的時候,就要他們到月亮上面去陪伴吳剛。又有人說,大兒子鼓變成了蟾蜍,二兒子變成了兔子,還有一個不知道變成了什麼。又有的說,殳製作出了箭靶,鼓和延他們兩卻對樂具特別感興趣,並自行研製成功了鍾、磬等樂器,而且還創作了樂章,時常在月宮里演奏,所以有時候,當我們靜靜地在月下駐聽時,還能聽到仙樂飄飄。到了後來的唐明皇漫遊月宮的廣寒宮,聽到他們的樂曲,就把它記了下來,當他回到了地上,就叫人又譜了出來,就成了歷很有名的《霓裳羽衣曲》的由來。


古代民間傳說故事相關 文章 :

★ 古代民間故事傳說五篇

★ 中國古代傳說故事大合集

★ 中國古代短篇民間傳說故事

★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傳說故事

★ 關於古代民間傳說故事

★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大全

★ 關於古代經典民間故事大全

★ 經典的古代傳說故事集錦

★ 經典民間傳說故事2020最新整合

★ 中國古代經典民間故事

③ 蘭州故事介紹蘭州的歷史或者蘭州的故事

1、蘭州的來歷

西漢時渣氏笑,匈奴以及羌族時常騷擾,到漢武帝時國力昌隆,為了堵截匈奴以及羌族之間的接頭,漢武帝於元狩二年春夏令驃騎將霍往病兩次過黃河,擊匈奴,在河西走廊擊敗匈奴,一連建河西四郡,漢朝把握了河西,'斷匈奴右臂'。

這年,霍往病派大行李息在黃河南岸今西固城附近構築城堡,設置設置設備擺設展排了金城縣。後來漢朝運營湟水流域,屹立漢縣,隨著漢縣的增多,於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設金城郡,郡治允吾(今青海民以及古繕),這就是蘭州的'雛形'了。

2、白馬浪的傳說

唐僧取經前去時,在蘭州碰著當年的通河漢金魚妖與東海龍王聯手,貪圖打劫佛經以及孫悟空手中的金箍棒。由於金魚妖雕蟲小技,利用花果山猴王出身時的仙石碎塊狐疑了孫悟空,使他如含中計被困而丟掉了金箍棒。後來太上老君、不雅世音菩薩趕來相救,都不能降伏妖怪。

這時候白龍馬現出原身盤起來緊緊護住佛經,身受輕傷而矢志不渝。後來多虧咱們甘肅的上古聖人伏羲趕到,他運用後天八卦運轉的威力,把變革成頭尾相銜兩條金魚的妖怪付出八卦盤中,構成為了齊全的太極八卦圖形。

伏羲又依白龍馬身上的血跡,點化成《河圖》圖形,副手白龍馬脫出逆境核燃,並且與不雅音菩薩、太上老君聯手沖破金魚妖的魔陣,救出唐僧師徒。此後儒、釋、道三教合一,以龍形為其象徵,成為中華文明的泉源。為了紀念白龍馬在此地的超卓默示,蘭州人遂把這里命名為「白馬浪」。

5、蘭州牛肉麵的傳說

馬保子家景窮苦,為生計所迫,他在家裡製成為了暖鍋牛肉麵,肩挑著在城裡沿街鳴賣。後來,他又把煮過牛、羊肝的湯兌進牛肉麵,其噴鼻撲鼻,大師都喜歡他的牛肉麵,他突出一個清字。

接著他開了本人的店,沒必要沿街鳴賣了,就想著推出收費的「入店一碗湯」,有人來了,伙計就即刻端上一碗噴鼻暖的牛肉湯請主人喝,爽,醒胃。

馬保子的清湯牛肉麵名氣大振,馬保子運營到1925年,由其子馬傑三領受運營,馬傑三持續在清字高低工夫,時時改造牛肉麵,直到後來名振各方,被贈予「聞噴鼻上馬,知味停車」的頌揚。

閱讀全文

與甘肅有哪些民間故事1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編35年工齡退休金多少 瀏覽:583
富士康幸福鵲橋怎麼找回密碼 瀏覽:652
什麼是正愛情 瀏覽:700
山陰縣右玉縣哪裡有美女 瀏覽:665
為什麼愛情價值越高 瀏覽:907
軍人的故事向哪裡投稿 瀏覽:48
沒有家教怎麼辦婚姻 瀏覽:740
幸福寶什麼時候吃 瀏覽:678
智能模式如何轉換成國民經濟收入 瀏覽:277
美女你現在在哪裡好久都沒見到你了 瀏覽:227
抖音同城哪裡的美女多 瀏覽:361
男人為什麼不願意挽回婚姻 瀏覽:437
愛情方面不順利怎麼辦呢 瀏覽:917
現在林下經濟包括哪些 瀏覽:436
社區福利事業管理就業工資多少 瀏覽:121
幸福里城哪個房源最好 瀏覽:242
崇左的事業單位考試是在哪裡 瀏覽:878
怎麼是幸福作文 瀏覽:97
想你的愛情在哪裡 瀏覽:983
黑龍江縣級事業編工資多少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