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賢名人故事有什麼
介休人文薈萃,素有「三賢故里」之稱(春秋時介子推、東漢郭林宗、北宋文彥博)。歷代名人望士眾多。受三賢遺風所感,介休文士之風盛行。我將介休史籍中以及民間傳說中的一些故事、典故進行了整理,從中提煉出一部分,並盡量註明典故出處。
1、功不言祿(不貪天之功)
介子推言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已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已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左傳)子推不言祿,而祿亦不至。
2、割股奉君:
……(重耳等)再行約十餘里,從者飢不能行,乃休於樹下。耳飢困,枕狐毛之膝而卧。狐毛曰:「子余尚攜有壺餐,其行在後,可俟之。」魏犨曰:「雖有壺餐,不夠子餘一人之食,料無存矣。」眾人爭采蕨薇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忽見介子推捧肉湯一盂以進,重耳食之而美,食畢,問:「此處何從得肉?」介子推曰:「臣之股肉也。臣聞:孝子殺身以事其親,忠臣殺身以事其君。今公子乏食,臣故割股以飽公子之腹。」重耳垂淚曰:「亡人累子甚矣!將何以報?」子推曰:「但願公子早歸晉國,以成臣等股肱之義,臣豈望報哉?」(東周列國志)
3、龍蛇之歌
介子推恥於貪天之功,隱而不仕。解張暗為介子不平,作《龍蛇賦》諷之:有龍嬌嬌,悲失其所;數蛇從之,周流天下。龍飢乏食,一蛇割股;龍返於淵,安其壤土。數蛇入穴,皆有寧宇;一蛇無穴,號於中野。
4、悲乎足下
介子推死後,文公厚葬介公母子,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懷割股之功,俯視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一詞遂出。
5、公不言私
宋昌,秦末時期以家吏從高祖起山東,代王中尉。大臣既平諸呂,使人迎代王。郎中令張武等,議皆以為不可信,願稱疾無往。昌獨勸王勿疑。昌先至渭橋,丞相以下皆迎。宋昌還報。代王馳至渭橋,群臣拜謁稱臣。代王下車拜。太尉勃進曰:「願請間言。」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太尉乃跪上天子璽符。(《史記》漢本紀三)。
6、貞不絕俗
……(郭泰)性明知人,好獎訓士類。身長八尺,容貌魁偉,褒衣博帶,周遊郡國。嘗於陳梁間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其見慕皆如此。或問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7、冒雨剪韭
林宗自種畦圃,友人范逵夜至,自冒雨剪韭,作湯餅以供之。《瓊林》: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尋梅,孟浩然自娛興雅。
8、茅容殺雞
漢茅容年四十餘。耕於野,避雨樹下,眾皆夷踞,容獨危坐益恭。郭林宗見而異之,因請寓宿。旦日,容殺雞為饌。林宗意謂為己設,既而供母,自以草蔬與客同飯。林宗起,拜之曰:卿賢乎哉,林宗猶減三牲之膳,以供賓旅,而卿如此,乃我友也。因勸就學。卒以成德。(後漢書)
9、有教無類
左原者,為郡學生,犯法見斥。林宗嘗遇諸路,為設酒餚以慰之。謂曰:「昔顏涿聚梁甫之巨盜,段干木晉國之大駔,卒為齊之忠臣,魏之名賢。蘧肯、顏回尚不能無過,況其餘乎?慎勿恚恨,責躬而已。」原納其言而去。或有譏林宗不絕惡人者,對曰:「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亂也。」原後忽更懷忿,結客欲報諸生。其日,林宗在學,原愧負前言,因遂罷去。後事露,眾人咸謝服焉。(後漢書)
10、有道無愧
(林宗)卒於家,時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餘人,皆來會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為其文,既而謂涿郡盧植曰:「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後漢書)
11、瓦甑不顧:
巨鹿人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林宗以此異之,因勸令游學。十年知名,三公俱辟,並不屈雲。(後漢書·郭泰傳)
12、躬自灑掃
林宗每宿一處,離去之時,必親自灑掃,內外整潔,以至後來者見狀,每每說道:「此必有道先生昨所宿處也。」
13、抗節不降
《賈渾,不知何郡人也。太安中,為介休令。及劉元海作亂,遣其將喬晞攻陷之。渾抗節不降,曰:「吾為晉守,不能全之,豈苟求生以事賊虜,何面目以視息世間哉!」晞怒,執將殺之,晞將尹崧曰:「將軍舍之,以勸事君。」晞不聽,遂害之。妻宗氏,有姿色。渾為劉聰將喬晞所殺,晞欲納宗氏,宗氏罵曰:"屠販奴,何不促殺我。"因仰天大哭,遂遇害,年二十餘。(晉書列傳第五十九)
14、空王古佛
古佛系陝西鳳翊人,俗姓田氏,寄居榆次縣原渦村,自幼齋素,聰明智慧,迥出常人。長膺里長,凡有錢糧逋負者一並賠補,不給,受縣官責,遂棄家緣,割愛辭親與妻,至開化寺削發為僧,法名慧超。繼訪靜樂縣,旋迴鳳凰寺,苦行三載,尋師講道。又詣介休縣華嚴洪濟寺,自發肯心,擔水赴工,至動四天王,使鍾擔水。因主僧清晨識破,將鍾拋下,漂至河津。復至臨溪塔岩頭,感青衣童子奉獻,摩斯、銀公迎接,五龍王祈請至中岩。嵌岩危峰,幾不能過。有二白兔搭橋引之於前,一猛虎追趕威之於後。五龍捧聖,皈至大岩。常有異僧往來,共談說法。與五龍下棋,每每有勝。織女獻衣,天王捧缽。至唐真(貞)觀八年,亢旱不雨,長安耆老來祈甘雨,佛命摩斯施雨。比時摩斯淘米,將米泔西望三杓,得雨三日有驗。唐王聞此大悅,遂命鑾駕訪見真人。空王等三聖不肯屈見,以故隱匿入滅,即今抱腹岩摩斯塔銀子公洞是也。唐王焚香處祝乞示明應,天空中擲下金字牌,書寫「入滅聖人即空王佛」。(張壁空王行祠碑)綿山名聯:真山真水真人修成正果,古岩古洞古佛煉就金身。
15. 樹洞取球
文彥博,少聰穎,嘗與諸童戲,球入大樹洞,探之久不出。文彥博觀之良久,乃曰說:「我有法,且試之。」與眾孩童提水灌洞,水滿而球起。
16、彥博數豆
文彥博少時,常備二缶,每為一善則投紅豆,每行一惡則投黑豆,日日檢點,並以自勵。積久而紅豆愈多,黑豆愈少。
17、三分勝水
洪山乃綿山支脈,古稱狐歧山,上有泉水,古稱鸑鷟泉,俗稱源泉,鸑鷟為鳳之別謂。北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文潞公始開三河引水灌田」以息爭訟,始開一源三河之分水慣例。文潞公即文彥博,介休文家莊人,北宋名臣,出將入相五十載。
18、潞公平妖
相傳文潞公未第時,妖狐現形,曰:公後必大貴,願朝夕供酒掃,未幾潛蹤。及征貝州王則,復現形助戰,賴以奏凱。公感其義建廟祀之,即今元神廟,亦祆神廟。白狐千年則化為元也,後間出為祟,里人禱之亦能隱致其福。故香火歷數百年不衰。《乾隆版介休縣志》
19、賢令史公
史公名記事,子義伯。明萬曆年間進士,陝西渭南縣人。萬曆二十四年任介休知縣。在任四年,修渠鑿井,整頓水規,建文峰高塔,創綿山書院,大旱之年,捐俸賑災,又因邑民過於奢華,崇敬佛教,市利而少知教子,編刊《正俗》、《訓蒙》、《四禮輯要》、《五刑化愚圖》,親自教授。後人感其德澤,修史公塔以紀念。
20、智息風潮
侯從傑,侯蔭昌之子,經商能手。太平天國間,蔚字型大小在東南各省的分庄因戰爭影響損失嚴重,平遙票號發生擠兌,票號信用搖搖欲墜。侯氏用騾馬車成隊結伙,從介休北賈村向平遙的票號運送銀兩,應付擠兌局面。誰知浩浩盪盪的運銀車輛中,有一部分銀箱內裝的不是銀兩,而是石頭。侯氏用「瞞天過海」手段,渡過了擠兌風潮。
21、勷助平亂
《清史稿》:范毓奇,山西介休人,范氏故巨富,康熙中,師征准噶爾,輸米饋軍,率以百二十金致一石。六十年再出師,毓奇兄毓賓請以家財轉餉,受運值視官運三之一。雍正間,師出西北二路,怡親王允祥薦毓賓主餉,計谷多寡,程道路遠近,以次受值,凡石米自十一兩五錢至二十五兩有差,累年運米百餘萬石。世宗特賜太僕寺卿銜,章服同二品。
22、緣配瓊英
瓊英,《水滸傳》人物,河北田虎手下女將,美貌絕倫,天資聰穎,冰清玉潔。後與張清產生了一段浪漫愛情,並成梁山一員女將,但不在108將之列。
……當下儐相贊禮,全羽與瓊英披紅掛錦,雙雙兒交拜神,後拜鄔梨假岳丈。鼓樂喧天,異香撲鼻。引入洞房,山盟海誓。全羽在燈下看那瓊英時,與教場內又是不同。有詞《元和令》為證:指頭嫩似蓮塘藕,腰肢弱比章台柳。凌波步處寸金流,桃腮映帶翠眉。今宵燈下一回首,總是玉天仙陟降巫山岫。
當下全羽,瓊英,如魚似水,似漆如膠,又不必說。
當夜全羽在枕上,方把真姓名說出,原來是宋軍中正將「沒羽箭」張清,這個醫士全靈,就是「神醫」安道全。瓊英也把向來冤苦,備細訴說。兩個唧唧噥噥的說了一夜。挨了兩日,被他兩個里應外合,鴆死鄔梨,密喚徐威入府議事,也將他殺了,其餘軍將皆降。
23、綸常葬友
茹綸常,字文靜,號容齋,清介休師屯北人。喜讀書,以詩文名顯鄉里。秋試不第,轉入國子監學讀書,後任職布政司經歷。清乾隆二十七年(1769),與朋友浦鏜(字秋稼,嘉興人)相約京試。抵京後,浦鏜暴病亡。與嘉興友人一起操辦喪事,往返京嘉七八次之多,忠信至誠深得時人稱道。家中藏書甚豐,被列入清代《中國藏書家考略》。主要傳世作品有《茹綸常詩文全集》、《容齋詩集》等。其學識宏通,多才多藝,被後人稱為「藝林宗匠」。
24、詩壇女傑
(1629-1727),女,字鳳池,又字禮常,號西河女史,清康熙年間詩人。其父田呈瑞,曾任蘭州道台。自幼秀俊聰穎,淡雅庄肅,不喜鉛華,專心於學,尤喜文學詩歌,著有《庄鏡》集。
25、廷魁畫竹
(1710-?),字其英,介休張良村人,乾隆年詩人,書畫家、戲劇家。曾中舉人,未入仕途,專攻文藝創作。有《竹溪文集》、《雪籟樓》,戲劇《介山記》,《宋了翁先生詩文集》、《鶴鳴集》等,歌頌正直,反對邪惡,借古諷今,即景生情,瀟灑動人,風格豪放不羈。擅長繪畫,尤精畫竹,氣勢雄秀拔俗。
26、來福釀醋
順治年間,介休人王來福開 「通德如」醋坊。其醋綿酸,味香色美,名於晉陝。因兄弟不和,攜家遷清源(即清徐),創美和居,創隔年醋釀造法,名「老陳醋」。朝臣獻於順治帝,帝親書「山西老陳醋」送清徐縣,並命來福進京為御膳坊制醋。封其為九品宮膳作師。
㈡ 那個孔子的故事怎麼講來著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漢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四書》中。
孔子生魯國陬(zou)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市城東南尼山附近;今尼山下有「坤靈洞」,傳說為孔子誕生地)。因父母禱於尼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孔子家語·本姓解》)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是五行造身,兩儀成性。其餘聖人得金氣多者則剛明果斷,得木氣多者則樸素質直,得火氣多者則發揚奮迅,得水氣多者則明徹圓融,得土氣多者則鎮靜渾厚,得陽氣多者則光明軒豁,得陰氣多者則沉默精細。氣質既有所限,雖造其極,終是一偏底聖人。此七子者,共事多不相合,共言多不相入,所同者大根本大節目耳。
孔顏窮居,不害其為仁覆天下,何則?仁覆天下之具在我,而仁覆天下之心未嘗一日忘也……
相傳孔子號儒童菩薩。或曰:「吾夫子萬代斯文之祖,而童之。童之者,幼之也。幼之者,小之也。彼且幼小吾師,何怪乎儒之闢佛也!又僧號比丘。丘,夫子諱也。比者,並也。僧,佛弟子,而與夫子並。彼且弟子吾師,何怪乎儒之闢佛也!」是不然。童者,純一無偽之稱也。文殊為七佛師,而曰文殊師利童子;善財一生得無上菩提,而曰善財童子;乃至四十二位賢聖,有「童真住」,皆嘆德之極,非幼小之謂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若夫比丘者,梵語也。梵語比丘,此雲乞士,亦雲破惡,亦雲怖魔。比非比並之謂,丘非丘陵之謂,蓋僅取音不取字也。例如梵語南無,此雲歸命,南不取南北之南,無不取有無之無也。噫!使夫子而生竺國,必演揚佛法以度眾生;使釋迦而現魯邦,必闡明儒道以教萬世。蓋易地則皆然。大聖人所作為,凡情固不識也。為儒者不可毀佛,為佛者獨可毀儒乎哉?
孔子年輕時做過魯國高官,治國極好,貪官紛紛逃往它國,它國領袖也變得很敬畏魯國。
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教育,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就出自此處 。孔子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有說法為《春秋》為無名氏所作,孔子修訂)。
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姜廣輝認為,「面對春秋時期諸侯爭戰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現實,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樣創造出一個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過天啟和神諭來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而是回首歷史,到上古「聖王」那裡去尋找智慧。孔子自謂 「述而不作」,實際是以「述」為「作」,通過對歷史傳統作當代詮釋,來實現價值的疊加和轉換。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
編輯本段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 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 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准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孔子墓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准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卒。
編輯本段孔子品格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編輯本段孔子思想
孔子思想、學說的精華,比較集中地見諸於《論語》一書,共二十篇,一萬一千餘字。《論語》就是孔子的語錄,也有一些是對孔子弟子言行的記錄,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追記。此書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澱在我們的生命中,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個性。《論語》一書集中闡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仁。「仁」是一切理論的中心,所有的關於「仁」、「樂」的規范,都不過是手段,是為實現「仁」這一道德的最後完美服務的。《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入了朝鮮和日本,日本〈大寶令〉還指定它為日本學生的必修課。1594年,傳教士利瑪竇將它譯為拉丁文後,它又被轉譯為意、法、德、英、俄等多種文字,在西方各國廣泛傳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深。
說到治理國家,孔子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希望統治者以仁義之心待民,他說「苛政猛於虎」,他還強調無論什麼法令法規,統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人際交往中,孔子強調的是忠和恕。
「忠」就是以忠實誠信的態度對人,以恪盡職守的態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在為人處世上,孔子提倡自愛和愛人。孔子對天命持謹慎態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切要看個人後天的努力。當然,〈論語〉中也有一些思想是與歷史潮流相背離的,如他政治上的復古傾向,他對等級、秩序的過分強調,他的內斂的人格價值取向等,這一切都不可否認的給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需要我們用現代意識對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類文明剛剛露出曙光的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讓我們這些後人為之驕傲的。
孔子思想在近現代以來的新發展是指近代西方文明輸入中國以後,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條件下產生的新儒學。新興的「大眾儒學」是當代新儒學發展的又一成果。
四書
附:
「知」——孔子思想的精華
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從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了許多很有意義、很有啟發性的教育思想和獲得知識的方法。在春秋末期這樣一個社會大變動的時代,保守的奴隸主貴族是無法應付現實生活的變化,從奴隸主貴族本身來說也不可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但從整個社會發展來說,卻需要有一批有才乾的人才,要他們來解決現實社會中發生的種種復雜的問題。孔子適應著當時社會的需要,通過教育,給人們以知識,成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位教育家。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對這句話雖有種種不同解釋,但它包含要擴大教育面,使受教育的人不僅僅限於奴隸主貴族,應該是無疑問的。孔子自己實踐了他的「有教無類」的主張,所以他說:「只要給我十條干肉作學費,我從沒有不教誨的。」(《論語·述而》)他的這一作法,對當時迫切需要解決的人才問題起著很大的作用。當然孔子的「有教無類」並不是為了所有的階級,更不是為了什麼培養為全民服務的人才,而是為了培養更多的能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有才乾的人。雖然如此,但孔子的教育活動,卻是結束了過去貴族壟斷的「官府之學」,開始了學問的私家傳授。所謂「學術下庶人」,正是從孔子開始的。從這一點來說,無論如何是有利於當時社會發展的。
不僅如此,孔子通過他長期的教育實踐,從中總結了不少合於人們認識規律的經驗,但孔子的這方面的思想,還不是認識論本身的問題,主要還是對教育方法、求知方法的概括和總結。
首先,孔子比較強調人們的知識來源於學習。雖然他也講到「生知」「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它表明孔子還受著傳統思想的束縛。但是我們從他的具體教育活動上看,他並不十分重視這點。他所說的「性相近,習相遠」才是他自己的主張,顯然這和「生知」的觀點是不一致的。孔子從來就沒有認為他自己是「上智」的,而且也沒有說過哪一個人是「上智」的,他甚至認為堯舜也會有錯誤。關於他自己,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他非常好學,他自己給自己的評論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他贊美好學的學生顏回說:「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論語·先進》)子貢問:「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孔子回答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可見,孔子非常注重學習,認為人的知識來源於學習,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過學習才能得到,所以他所說的「生知」差不多成了一句空話了,在實際上並沒有重視它。
孔子主張學習的知識大體上有兩個方面:一是從學習古代文獻和典章制度方面得來的知識,這可以說是歷史知識,《論語》中記載孔子從過去的歷史文獻、典章制度中學得知識的地方很多,他自己說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鄉黨》一篇中,除極少數幾節外,大都是講古代的制度,孔子就是學習這些東西。從孔子教學的內容看,大部分是古代文獻、典章制度等,「孔子用四種內容教育學生:歷代文獻,生活行為的准則,對上要講忠義,對朋友要講信實。」(《論語·述而》)這里所說的「歷代文獻」就是《詩》《書》《禮》《樂》等等。二是從現實生活方面得到的知識,這可以說是現實的知識。但孔子主要是注重觀察而不大注重實踐,特別是他非常輕視生產實踐。在《論語》中許多地方記載了孔子主張在生活中要注意學習的話,例如他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不恥下問」等等。但是孔子輕視生產實踐則是非常錯誤的,有一次他的學生樊遲向他請教種莊稼和種菜,他不僅說他不如老農民和老菜民,而且罵樊遲說:「樊遲真是個小人呀!做一個統治者重視禮,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做一個統治者重視義,老百姓就不敢不服從;做一個統治者重視信,老百姓就不敢隱瞞真情。要是做到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會背著小孩前來投奔,哪裡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呢!」(《論語·子路》)孔子說這樣的話表明他是一個剝削階級的思想家,而剝削階級從來都是自己不勞動而且輕視勞動。
其次,孔子對某些學習的規律作了概括,得出一些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並以此作為他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
他提出反復的學習可以使人們的認識更加深入,從而獲得新的知識,他說:「溫故而知新」(《論語·為政》),「學而時習之」(《論語·學而》)等,就是這個意思。孔子雖然沒有明確談到通過對過去的經驗加以分析可以得到事物發展的規律,但他已經知道可以由學習過去的知識中吸取經驗,這對認識當前的事物是有幫助的。孔子常常向別人請教,從別人那裡學得知識,然後用來教別人,他說:「我有很多知識嗎?沒有呢。有一個普通人問我,我對他的問題本來一點也不知道。但是我從他的問題正反兩面去盤問之後,卻得到很多啟發,然後盡量地告訴他。」(《論語·子罕》)
孔子還從教育實踐中總結出「學」和「思」的關系。他所說的「學」和「思」的關系雖然不等於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但也是別人的經驗如何通過思考變成自己的知識的關系。「學」是學習別人的經驗和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思」是把別人的經驗和從現實生活中學得的東西通過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為自己的知識,所以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只學習前人的知識而自己不思考,只能停留在迷罔之中而不知正確與錯誤;只是憑空思想而不學習和利用前人的知識經驗,那就會一無所成。看來,孔子雖然也重視「思」,但他卻更重視「學」,他認為「學」是「思」的基礎,所以他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大凡人類認識史總是首先重視「學」(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而逐漸才注意到「思」(對經驗加以總結找出規律),孔子通過他親身的教育實踐,開始認識到這兩者的關系,並由注意「學」開始,到注意「思」的認識階段。
孔子像
孔子認為,知識應該盡量豐富,他自己就是一個博學多能的人。但是,孔子認為淵博的學問,必須有一個中心思想來貫穿,這就是他所說的「一以貫之」。發現了「一」,就是中心思想,或者說是本質,才可以把許多表面上看起來不聯貫的知識貫穿起來。當然根據孔子的整個思想看,這個貫穿一切的「一」,其思想本質就是他說的「仁」。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又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當仁,不讓於師」。照孔子看,一方面是一切要以「仁」去看待,但另一方面的意思又是說任何人都應該對自己有個要求,要把自己看成是個「人」,站在自己應站立的地位來盡力而為,因此他所說的「仁」從階級和個人的關系方面來說,包含著重視人的作用的觀點,這個觀點不僅是貫穿他的教育思想,而且也貫穿他的整個學說。
編輯本段教育貢獻
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詩》、《書》、《禮》、《樂》為教,更以他至偉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而示範為教。是他開了我國歷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將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移植到民間。他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不分貧賤富貴,均可以在他那裡受教。在弟子中,貧如顏回,富如子貢,貴如孟懿子,然絕大多數是平民子弟,有來自衛、齊、陳、吳……等國的,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其教學目的,是傳他的人道學說。即克己復禮為仁,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梁之材。並採用「因材施教」和啟發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風范。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參之魯,子張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體而任傳道之責,成為宗聖。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語言:宰我、子貢。政事:冉求、子路。文學: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故能將浩瀚的傳統文化推廣和流傳下來。
編輯本段孔子名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於利而行,多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賢人。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