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如何判斷故事的背景

如何判斷故事的背景

發布時間:2023-10-28 07:16:13

1. 什麼是小說的故事背景

就是因為什麼引發的事件,比如中日戰爭,是因為七七事變引起的..我歷史不好,應該是把

2. 描寫故事背景的多種手法

作者可以使用多種手法描寫故事背景:

(1)當人物出現在某一特定背景中時,運用全知敘述性描寫。

(2)描寫人物對所處背景的看法。

(3)使人物行動起來,讓人物之間互相追逐,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互動,在此過程中,插入背景細節。

(4)運用對話。

在敘述性描寫(1)中,背景細節給人的感覺通常是靜止的,許多讀者在讀了幾段對家庭陳設或城鎮主街的描寫後,便會感到厭煩。如果人物站在背景之中,環顧四周,進行思考(2),唉,讀者也會感到厭煩。然而,當我們考慮呈現背景的可用手法時,這卻是最早映入腦海的。行動(3)能產生很好的效果,人物一邊行動,作者一邊提供細節,因此細節被適當地穿插在各處。

但是利用對話將背景呈現給讀者,效果會怎樣呢?如果你能用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借讀者關注的人物之口將其說出來,效果會很棒。

3. 故事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寫作背景簡單的說來就是作者當時所處的一種社會環境,所處於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態,寫出了這種文章或小說。

洪深《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二章三:「性格是隨時代背景而改移的。」鄒韜奮《經歷》五五:「我們卻未嘗沒有我們的背景!我們的背景是什麼?是促進民族解放,推廣大眾文化!」艾蕪《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的小說是以新加坡為背景,寫失業的 華 僑工人,談礦工和海員的艱苦生活。」

部分作品寫作背景:

1、《玫瑰的名字》背景:方濟會修道院。

《玫瑰的名字》是翁貝托·埃科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以以一所中世紀修道院為背景。

修道院是基督教組織機構名稱。拉丁文Seminarium的意譯,是天主教培訓神父的學院,又譯神學院。簡稱修院,分為備修院、小修院、大修院3種。

在黑暗時代的動亂期間,少數堅定地獻身宗教的基督徒,離開社會到荒涼而讓人生畏的文明邊緣地帶過著隱士生活。隱士的行為喚起更多陳腐的教士去發誓約守貧窮和奉獻,重新聆聽耶穌基督的教誨。

這種教士組成一個新的同質信徒團體,稱為修道院。教皇格列哥里在信奉基督教的歐洲各處,鼓勵建立修道院。在某些歐洲地區,修道院成為唯一剩存的學問中心。

有些人相信愛爾蘭的僧侶在他們的修道中保存了當時的文化。這些僧侶遊走歐洲各處教育民眾恢復對學問的興趣。修道院成為教養人們的中心,這些受到教育的人可以協助管理政府,不少人當上國王的助手。

2、《基督山伯爵》所處的時代背景:百日王朝。

百日王朝(法語:Cent-Jours)是指拿破崙一世在被流放後重返法國,試圖重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一連串事件。

1815年3月20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逃到法國,集結軍隊,把剛復辟的波旁王朝推翻,再度稱帝;6月18日,因為滑鐵盧戰役的失敗,拿破崙再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波旁王朝再度復辟。拿破崙戰爭至此結束。拿破崙重返帝位總共101日,因此史稱「百日王朝」。

3、《湯姆叔叔小屋》寫作背景、時代、背後的故事。

《湯姆叔叔的小屋》的一部分創作靈感來自喬賽亞·亨森(英語:Josiah Henson)的自傳。亨森是一位黑人男性,他曾是奴隸主艾薩克·賴利(Isaac Riley)所擁有的一名奴隸,生活並勞作於馬里蘭州北貝塞斯達地區(英語:North Bethesda, Maryland)的3,700英畝(15平方公里)煙草種植園中。

1830年,亨森逃到了上加拿大省(即今安大略省),並擺脫了奴隸身份;此後,他協助了一些逃亡奴隸抵達該地,自己也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並寫出了他的回憶錄。

斯托夫人自己也曾明確地承認,是亨森的作品啟發了她,從而讓她寫出了《湯姆叔叔的小屋》。當斯托夫人的書聞名於世後,亨森以《湯姆叔叔的回憶錄》(The Memoirs of Uncle Tom)為名再度發表了他的自傳,並在美國與歐洲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斯托夫人在她的小說中借用了亨森家的名稱。亨森的家在1940年代成為了一座博物館,即今日安大略省德累斯頓(英語:Dresden, Ontario)附近的湯姆叔叔的小屋歷史遺跡。而亨森在奴隸時期所居住的那間小屋,至今還遺存在馬里蘭州的蒙哥馬利縣境內。

4、小說《朗讀者》的寫作背景:奧斯維辛集中營

奧斯維辛集中營(波蘭語:Obóz Koncentracyjny Auschwitz-Birkenau,或稱奧許維茲-比克瑙集中營和滅絕營,又譯奧許維茲集中營,或奧修維茲集中營),是納粹德國時期建立的勞動營和滅絕營之一,有「死亡工廠」之稱。

其遺址位於波蘭南方的小城奧斯威辛,距波蘭首都華沙300多公里,距波蘭第二大城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大約有110萬人在這一集中營被殺害,其中絕大部分是猶太人。

5、魯迅《朝花夕拾》時代背景:三一八慘案

1925年,魯迅在北京擔任大學講師期間,因支持學生運動而受到當時所謂「正人君子」的流言攻擊和排擠。1926年,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製造「三·一八」慘案。

作者魯迅寫下《紀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熱情支持學生的正義斗爭,控訴北洋軍閥政府的殘暴,結果遭到當局的通緝而不得不遠走廈門避難。《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雖然都是在追憶往事,但也是「借題發揮」,影射、譏諷當時的社會現實。

4. 什麼是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即對人物、事件起作用的歷史情況或現實環境。
背景
釋義:
1. 圖畫、攝影里襯托主體事物的景象。
2. 舞台上或電影里的布景
3. 對人物、事件起作用的歷史情況或現實環境。
4. 指靠山及支持者。
5. 其他烘托主體的因素。

5. 如何判斷一個故事是寫手的編造還是真實經歷

本回答使用了某乎格式:

這問題著實太難,現在寫手越來越厲害了,判斷方式很多但是不太可能人人都能用上。

某些論壇,貼吧或者某乎上此風盛行,令人雌雄難辨,一個「命題作文」,變數很多,難度堪比預測天氣。天氣難預測可能是因為有蝴蝶效應致使預測范圍有限,命題作文難以辨認則是因為變數過於豐富。

判斷方式相當多,大致這三種差不多能辨別70%以上的段子:

1、真實經歷不會描寫他人想法,因為他人的想法即使魔鬼也無法猜透;編造的則可能會描述他人想法(犯這種低級錯誤的寫手恐怕也是稀有種了)

2、真實經歷邏輯漏洞很少,編造的到底是編造的,bug較多甚至是知識缺乏導致「露怯」這樣的致命錯誤(現在也有人反復讀自己寫的「自傳」找bug,但多數還是經不起專家的考驗)

3、最關鍵的:真實經歷多為直白描述,描述方式樸素並且簡短清晰;編造的目標性非常明確,堪比命題作文,描述豐富即「要素過多」,行文工整,較多地運用修辭手法,字里行間透露情感,情節一波三折堪比短篇小說。談話和作文就差這字里行間的感情和曲折情節。

有什麼人正常嘮嗑還字里行間透露情感的?那肯定不正常;

有什麼人聊天說話還帶那麼多曲折情節的?那肯定是說話大喘氣。

所以,要麼就樸素的去描述經歷,要麼就別去寫段子。

相關讀物推薦:

《論扯淡》 哈利·G·法蘭克福

閱讀全文

與如何判斷故事的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才是幸福的家 瀏覽:824
深度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874
事業編考公務員可以做什麼生意 瀏覽:397
幸福在哪裡90字 瀏覽:535
婚姻宮怎麼看配偶 瀏覽:1001
洛寧縣事業單位工資有多少 瀏覽:230
人在愛情中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瀏覽:216
我國經典的神話故事有什麼什麼什麼什麼的 瀏覽:872
省直事業單位聯考考什麼 瀏覽:717
愛情為什麼要用忠心來表達 瀏覽:111
易經婚姻宮動什麼意思 瀏覽:543
公共事業服務站一般工資是多少 瀏覽:791
長江經濟發展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瀏覽:774
幸福是什麼英語視頻小劇場 瀏覽:358
2008年奧運會有哪些美女 瀏覽:214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有哪些優勢 瀏覽:823
愛情睡醒了英文怎麼說 瀏覽:908
崇陽縣哪裡有美女玩 瀏覽:786
民宿愛情故事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24
鶴嘯九天講述什麼時期的故事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