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周瑜的事跡和性格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人稱「周郎」,廬江舒縣(今安徽省舒城縣)人,東漢末年孫權陣營重要的統帥,也是傑出優秀的軍事家、戰術家、戰略家、政治家。建安十三年(208年),他所指揮的赤壁之戰,是中國史上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直接決定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
戰後兩年,他在准備征伐四川、巴蜀途中身染重病,不久於巴丘病逝,年僅三十六歲。與魯肅、呂蒙和陸遜合稱四大都督。
周瑜年輕便成就大功,加上天資聰穎、精明能幹、胸襟寬闊、相貌俊美、精熟音律,酒過三巡仍能聽出宴席間的音誤,故而傳言「曲有誤,周郎顧」,並深得主上孫策、孫權禮遇器重、提拔重用,妻子小喬在江東亦稱國色,是不少人羨慕追思的英雄形象,
也有不少古代詩詞表達了對周瑜的贊美和欽佩,其中最著名篇章如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1)周瑜是個怎樣的人有什麼經典故事擴展閱讀:
周瑜與魯肅是摯友。周瑜任居巢縣長時,聞魯肅之名,帶數百人來拜訪,請他資助一些糧食。當時,魯肅家裡有兩個圓形大糧倉,每倉裝有三千斛米,周瑜剛說出借糧之意,魯肅毫不猶豫,立即手指其中一倉,贈給了他。
經此一事,周瑜確信魯肅是與眾不同的人物,主動與他相交,兩人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朋友關系。
周瑜有識君之才,為袁術做事時看出他不會有什麼成就而棄其而去。而孫權掌管江東不久就認定能「終構帝基」而傾心服侍。所以孫權稱贊周瑜王佐之資,登基稱帝時對著眾臣說:「我若沒有周瑜,我不可能當皇帝。」亦歸功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