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魯班的故事說了什麼道理

魯班的故事說了什麼道理

發布時間:2023-10-24 06:12:46

㈠ 從魯班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平時留心留意,細心觀察,用心思考,肯動腦筋,發明創造就在身邊,創新意識也就慢慢的養成了

班是春秋時期魯國一位技藝高超的工匠。根據傳說,曾經承擔建造一座大宮殿,這需要很多木材。那時,沒有鋸子,用斧頭一天砍不了多少樹,也沒有足夠的木材。山很陡,爬上去的時候,一隻手拉著稻草割破了手指,魯班非常驚訝。

在回家的路上,會摘一棵茅草,帶回家學習。左右看時,發現茅草的兩邊有許多小牙齒。這時魯班想起了這件事,如果我們把這些樹砍成茅草那樣的鐵齒,難道我們看不見這些樹么。於是和鐵匠一起試了一塊有牙齒的鐵。帶著去看一棵樹,成功了。

(1)魯班的故事說了什麼道理擴展閱讀:

其他發明

(1)機封

《禮記·檀弓》記他設計出「機封」,用機械的方法下葬季康子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但當時盛行厚葬,這種方法未被採納。

(2)雕刻

《述異記》記魯班曾在石頭上刻制出「九州圖」,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圖。此外,古時還傳說魯班刻制過精巧絕倫的石頭鳳凰。

(3)傘

魯班的妻子傳說中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據說傘是她發明的。傳說魯班妻子雲氏因為憐惜魯班在風雨烈日下工作,見亭子可避雨遮陰,於是想出一個活動亭子讓魯班帶在身邊,乃造傘子。

(4)打井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謂之為井。」據說,第一個在地下掘出水來的人是舜帝;第一個在山區打出深水井的人是「百工聖祖」魯班。也許人們對「堯天舜日」的渴求甚過一切吧,至今傳誦舜井的人多,留心魯班井的人少。

遠水不解近渴。人類對水的需求自古都是靠江「喝」江、靠湖「喝」湖的,不靠江不靠湖的就只好「穿地取水」。初期的水井很不講究,口大底小,不方不圓,充其量只能算是個「臨渴掘井」的應急水坑。是魯班發明創造了打井的技法,才出現了井壁以石砌壘的石井,以磚砌壘的磚井,以陶環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抹的灰井,以木材構架的木井;才懂得了建井台防污水流入,築井亭。

傳說:拉水的滑輪也是魯班發明的。當年魯班看見鄉親們一頭挑著瓦罐,一頭挑著一團井繩走上井台,一抽一抽地半天提不上一罐子水來時,他覺得鄉親們太辛苦了,於是千思萬想又想出了拉水的滑輪,滑輪「轉」成了轆轤,轆轤又「轉」成了風車,風車又「轉」成了水車,就這樣轉呀轉呀,轉過去了兩千多個春秋。

(5)鎖鑰

在周穆王時已有簡單的鎖鑰,形狀如魚。魯班改進的鎖鑰,形如蠡狀,內設機關,憑鑰匙才能打開,能代替人的看守。

㈡ 魯班造傘的故事給人們怎樣的啟示

魯班造傘的故事給人們的啟示是:我們要多留心身邊的小事情,發揮自己的想像和創造力。(表達類似的意思都算正確)
附原文:魯班造傘
很久以前,還沒有傘。著名的工匠魯班和幾個木匠一起在路邊造了許多亭子。亭子的頂是尖尖的,四面用幾根柱子撐住。雨來了,或是被太陽曬得難受了,行人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氣兒。
可是魯班想,要是雨下個不停,那該怎麼辦呢?人總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讓大家帶在身上,該多好啊!用什麼辦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輕輕巧巧的呢。一天,天氣熱極了,魯班看見許多小孩子在荷塘邊玩,每個孩子的頭上都頂著一張荷葉。
魯班問他們:「你們為什麼頂著荷葉呢?」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說:「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魯班拿過一張荷葉,仔細地瞧了又瞧。荷葉圓圓的,上面有許多葉脈,朝頭上一罩,又輕巧,又涼快。
魯班的心裡一下亮堂起來。他趕緊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 好啦,好啦 他高興地喊起來 這東西既能擋雨遮太陽 又很輕巧
後來,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動的:用的時候,就把它撐開;用不著時,就把它收攏。這就是最早的傘。

㈢ 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從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中我們得出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要善於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件小事、一次經歷都會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創意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點滴,可以構成無限的創造。

《魯班造鋸》的故事內容:

有一次魯班和他的徒弟們接受了建造一座大宮殿的任務,工程規模浩大,需用很多木材,他叫徒弟上山去砍伐大樹。當時還沒有鋸子,用斧子砍,一天砍不了多少棵樹,木料供不應求,他很著急,於是就親自上山去看看。

當時那座山非常陡峭,爬起來有些困難,魯班一不留意,腳下一滑,急忙用手去抓長在旁邊的草,沒想到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立馬就滲出血來了。於是他摘下葉片仔細觀察,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又割開了一道口子。原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

望著手掌上裂開的幾道小口子,魯班陷入了沉思。他想,要是具備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出了鋒利的鋸子,果然好使,很快就把樹木鋸斷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隨後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名叫做「鋸」。

(3)魯班的故事說了什麼道理擴展閱讀:

魯班生平:

魯班,春秋時期人,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因「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魯國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他曾創制雲梯,在楚國准備攻打宋國,墨子不遠千里,從魯國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強行說服楚王停止攻宋。

如今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這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出來的。

㈣ 從魯班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魯班通過觀察:一種能劃破皮膚的帶齒的草葉,反復試驗,發明了鋸,從故事中得到的啟示是:凡事要用心觀察,關心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勤於思考。

㈤ 小學三年級語文魯班造傘的故事是什麼道理

道理:引導我們要善於觀察,善於動手動腦,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原文:《魯班造傘》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傘。那時候,人們出門很不方便。夏天,太陽曬得皮膚火辣辣地痛;下雨天,把衣服淋得濕漉漉的。魯班想:要是能做個東西,又能遮太陽又能擋雨,那該多好呀!
一天,天氣熱極了,他一邊做工,一邊抹汗。忽然看見許多孩子「撲通撲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一會兒,一個孩子摘了一張荷葉,倒過來頂在腦袋上。
魯班覺得挺好玩,就問他們「你們頭上頂著張荷葉干什麼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魯班師傅,您瞧,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
魯班抓過一張荷葉來,仔細瞧了又瞧,荷葉圓圓的,一面有一絲葉脈,朝頭上一罩,又輕巧,以涼快。
魯班心裡一下亮堂起來。他趕緊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細的條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興得叫起來,「這東西既能擋雨遮太陽,又輕輕巧巧。」
魯班的妻子聽見他大呼小叫的,趕緊從屋裡跑出來問他:「出了什麼事了?」
魯班把剛做成的東西遞給妻子,說:「你試試這玩意兒,以後大家出門去帶著它,就不怕雨淋太陽曬了。」
魯班的妻子瞧了瞧,又想了想,說:「不錯不錯,不過,雨停了,太陽下山了,還拿著這么個東西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攏起來,那才好呢。」
「對,對!」魯班聽了很高興,就跟妻子一起動手,把這東西改成可以活動的,用著它,就把它撐開,用不著,就把它收攏。這東西是什麼呀?就是咱們今天的傘。

㈥ 魯班刻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魯班刻鳳告訴我們要學會客觀地、全面地觀察事物;對於不符合事實的議論,不可隨意品頭論足;而且一定要等到事情全部完成之後,再根據實際情況發表意見。
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而且魯班是中國建築鼻祖木匠鼻祖,其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閱讀全文

與魯班的故事說了什麼道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地產經濟佔多少gdp 瀏覽:754
2019西安經濟怎麼樣 瀏覽:636
事業編制人員政審在哪個環節 瀏覽:105
夢見美女被殺了還有血什麼義思 瀏覽:849
湯姆貓怎麼講故事 瀏覽:470
幸福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瀏覽:3
關於小學開學的健康證需要什麼 瀏覽:53
幸福一村二村在哪個街道 瀏覽:960
支配收入多少才有幸福感 瀏覽:70
團隊經濟等級最高的是多少 瀏覽:645
天然美女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70
做產品與做事業有什麼不同 瀏覽:534
重慶教師評上骨幹後經濟獎勵多少 瀏覽:875
戴口罩怎麼分辨美女 瀏覽:231
日本的美女都有哪些 瀏覽:362
潘倩倩的歌曲愛情是什麼 瀏覽:605
國際婚姻登記處是什麼意思 瀏覽:619
文化藝術經濟代理人什麼意思 瀏覽:930
哪些事業單位轉公務員單位 瀏覽:60
寧化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