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把一個故事說得很有畫面感
以將軍的口吻編故事示例:
我上島時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我意外看見了一片綠油油的菜地。隊長解釋說這是大家從家鄉背土和種子過來種的。晚飯的時候,他們把唯一的一碗青菜給我了,我生氣首態沒他們不該搞特殊,於是我把手中的菜倒進湯里,這樣一勺一勺的菜湯舀到了戰士們的碗里。我看到不少人的眼角有些晶亮,自己也有點感慨閉帆,本來想說些什麼,但我什麼也說不出來。
清晨,我乘快艇離開了小島。回望小島,我看到那片者納綠色上面,一輪鮮紅的太陽正在升起。
我向著太陽,向著那片綠色,也向著小島,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B. 十點讀書前金牌文案人,教我的寫作技巧,怎樣讓故事更有畫面感
你在讀一部小說或聽一個故事時,有沒有這種感覺?
腦海里會自然聯想出,一幅與小說或電影情節,相吻合的畫面。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作者在文中有意增加了,很多的細節描寫,讓我們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
要想讓故事更有畫面感,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去下功夫。
一篇文章要具有畫面感,首先要交代好背景,其次多用名詞和動詞,最後善用人物對話,以及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交替使用。
不知你有沒有留意到,我們看小說、電影、電視劇,一般故事剛開始,並不會直接交代故事情節,而是先呈現一些生活的畫面,或者是先簡單的介紹一下主人公的情況。
之所以這么做,就是為了把背景交代清楚,這一步做好了,讀者才更容易進入故事裡。
例如:魯迅的《孔乙己》。
你看,魯迅先生用這幾句話,就把孔乙己精神上迂腐、笨板,沒有生氣,生活上懶惰、貧困潦倒、不修邊幅的形象,呈現在我們面前。
所以文章接下來,孔乙己的言行舉止,在我們心中,已經有了他特有的方式,他說出的話,我們就不會覺得很突兀。
因為他本身就是這樣的人,是這個人物特有的形象特徵。
而這個形象,是魯迅先生在文章一開始就已經預設、交代的。
通常交代故事中的背景包括:主人公的姓名,年齡,家庭、長相、籍貫、公司、學歷,職業、社會背景,別人對他的評價、近期狀況等等。
背景交代的越詳細,人物就越真實。
他是我的表弟。
詳細:他是我舅舅家的表弟,今年剛從南京大學畢業,就被華為公司錄取了,長得瘦瘦高高的,是個精神帥氣的小夥子,為人也熱情隨和,看到我就親切的喊我,表姐,還和小時候一樣愛笑。
怎麼樣?
通過詳細描寫,我表弟的形象立馬就變得立體了,如果你在我對面,我跟你這樣說,或許你可能還會問,你表弟這么優秀,有沒有女朋友?
對了,我表弟已經有了女朋友。
你看,詳細的背景介紹,會讓我們覺得塑造的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
除了詳細介紹人物的背景,讓故事更有畫面感外。
善用不同的敘述視角,也可增加故事的畫面感。
第一人稱,更顯親切真實,更有代入感,而第三人稱更顯客觀。
還以魯迅的《孔乙己》為例。
在這段文字里,魯迅採用的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替使用的方法。
第一人稱:「我從十二歲起,便在鎮口的咸享酒店裡當伙計。」
第三人稱:「掌櫃說,樣子太傻,怕伺候不了長衫主顧,就在外面做點事罷。」
第一人稱:「外面的短衫主顧,雖然容易說話,但嘮嘮叨叨纏雜不清的也很不少……」
在這里魯迅通過掌櫃的嘴,把「我」的老實憨厚,傻傻的樣子講出來,更顯客觀。
如果換成「我」說:「我樣子太傻,伺候不了長衫主顧。」
效果怎麼樣呢?
這句話好像也沒有什麼問題,但又覺得力度不夠,我讀我自己寫的文章,經常有這種感覺,平淡如水。
原來轉換了敘述視角,文章的情緒感也豐富了。
通過掌櫃的嘴裡,說出「我」的傻,從側面也可看出,「我」在這個店裡是不被重用的。
而對店裡「短衫主顧」的描寫,魯迅又用了第一人稱「我」的視角。
通過「我」的觀察和體會,把「我」放在他們當中,「短衫主顧」的窮、怕吃虧,絮絮叨叨,講不清楚的性格,就顯得更加真實,因為我整天面對他們,自然對他們更了解。
如果改成第三人稱,我聽魯迅說:「那些店裡的短衫主顧也不好伺候……。」
什麼感覺?
你就一天到晚瞎扯,聽他說,他說的就一定是真的,你又沒見過,你怎麼知道?
是不是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和反感,顯得不太真實。
你有沒有發現?只要有人跟你說話,你的注意力就會被拉到那個人面前,自然被他吸引。
比如:
「我叫你把房間收一下,被子到現在還沒疊,地下的垃圾也不掃,檯子上都是瓜子殼,你到現在都不動手,你想拖到什麼時候?
馬上就要吃中午飯,你一上午都在干什麼?一直趴在電腦前,你以為你還小嗎?你今年已經15歲了,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你也要主動做了,別只在你想要買東西的時候,才想到,你也是這個家裡的一份……」
從上面的這段對話描寫里,就好像看到了一個家長正怒氣沖沖地,訓斥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懶散,家長的憤怒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從而增加了故事的畫面。
動詞,可以讓畫面更加生動;名詞,可以讓畫面更具體。
再沒有比這兩類詞能讓文章,更有畫面感的了。
我們去讀經典文學,會發現許多作家,都善用動詞和名詞。
他們的文章不一定有多少漂亮的形容詞,但是一定是善用動詞和名詞的高手。
例子:
此處省略1萬字……
以上就是我今天從銀子老師的文案課中,學到的一點寫作技巧,分享出來,讓更多的朋友們受益,或許你們早就知道了,不過,寫出來我自己也加深了印象。
要想增加文章的畫面感,可以多用動詞名詞,多交代人物的背景,善於引用人物對話,轉換不同的敘述視角,第一人稱真實,第三人稱客觀。
銀子老師自稱她曾在十點讀書,有書,千聊都做過金牌文案主管,她說,她被文案界稱為,金牌文案小妖精。
我真想被這個小妖精附體,把她一身的本領都吸收過來。
希望多年後,我也成了寫作界的老妖精,有可能嗎?
C. 如何把故事寫的更有畫面感
如何把故事寫的更有畫面感?
【公式:視角+關鍵詞】
一、視角。
用第一視角去寫,注意第一視角不等於第一人稱。
第一視角就是要直接呈現給讀者的,並不是以「我」口述傳達的。
————
示例1:
我躺在擔架上,小雨落在臉上,冰冷刺骨,模糊的雙眼只能看清一團微弱的亮光。
坍塌的隧道里急救人員在來回奔忙:
「這邊!這邊!快!還有一名倖存者!」
耳邊傳來一聲驚呼:「我的天,心臟都被刺穿了,能活下來已經是奇跡了!」
評價:總得來說,沒有什麼大毛病,一般也都是這么寫,但是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就是出不來。
【優化後】:
微弱的亮光,模糊的視野,伴隨著輕微的顛簸和濕冷的涼意。
「這邊!這邊!快!還有一名倖存者!」
塌了半邊的隧道傳來急促的呼喊。
「我的天,心臟都被刺穿了,能活下來已經是奇跡了!
評價:第一視角通過視覺、觸覺、感覺、聽覺,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從前至後沒有出現一個「我」,但通過「四覺」已經向讀者完整傳達主角信息了,並且預留足夠的想像空間。
————
示例2:
這里像是一處貧民窟,日暮黃昏下,破敗的矮樓映照在水窪里。
突然閃出一道身影,啪的一聲將倒影踩得稀碎,炮彈打在矮樓上,塌了大半邊。
評價:很完整的描述,時間地點也都交代得很清楚,帶入感什麼的已經足夠了。
【優化後】:
破舊的矮樓映著天邊的晚霞,在轟鳴的震顫中盪著幾圈漣漪。
啪~!
蹋起的水花將路邊的倒影揉成一抹艷紅,飛馳的身影一閃而沒,險險躲過一次炮擊,被擊中的矮樓塌了半邊。
評價:第一視角呈現,准確說是電影視角呈現,很容易將緊張氣氛調動起來。
————
二、關鍵詞
抓表達重點,詳略要得當,尤其是寫景。
長篇大論寫景,排比、比喻各種優美修辭那個不叫小說,那是作文。
作文重在抒情,小說重在敘事表達,而小說中的寫景與電影中的「空鏡」是一個概念,在於「氣氛烘托」。
穿插科普:空鏡 - 即沒有人物只有某景物的鏡頭,一般用作轉場和氣氛烘托,以此表達人物情緒心理,例如:人物糾結搖擺不定的「鍾擺」鏡頭;人物煎熬的「秒錶跳秒」或者「水滴石穿」鏡頭等等。
因此,氣氛烘托三言兩語就足夠了,多了反而不好。
例句:慘白的閃電,照得雪亮的樓閣。
壓抑的氣氛已經足夠了,不要整什麼烏雲壓城城一個畫面氣氛帶到位,讀者觀眾心理暗示已經預設完畢,事情結局肯定不會是大圓滿,必然是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提煉關鍵詞:閃電、樓閣
Q:如何去判定那些為關鍵,那些為次要刪除呢?如下圖。
圖的內容有:
1、天空的帆船;
2、晚霞雲層;
3、水中的倒影;
4、碼頭浮橋上張開胳膊的小孩兒和寵物貓。
基本上就這些了,讓很多作者去寫都是洋洋灑灑幾百字,甚至還有問寫成動態的還是就寫看到的照片呢?
其實說實在話,絕大多網文作者都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你要表達什麼?
換句話說就是:你主要想為讀者呈現什麼東西?那些是關鍵的東西。
假如說上圖就是你腦海中呈現的影像,到底該如何下筆?
那要先問: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也就是你你下文要表現什麼?主角很傻?某某是個大逗比?龍套要領飯盒了?等等等都是你要表達的內容,那麼就是要圍繞這個中心去做刪減。
A:如上圖,要向讀者呈現的僅僅是天空帆船破開雲層的壯觀恢弘,那湖面倒影、浮橋的男孩兒跟你又有什麼關系呢?
因此提煉的結果只剩下:晚霞的天空、破開雲層的雲帆。
如此寫下來還用得著一百字么?氣氛帶到直入主題豈不更好?這個就屬於「文位元組奏」。
話又說回來,其他為什麼不寫呢?
想像空間,需要給讀者預留想像空間。
包括描寫一個美女也不要過細,給一個大致印象,然後挑一處特點細節深化,其他頭發、長腿、眼睛、鼻子、嘴、臉型有必要寫么?她又不是長了三隻眼尖嘴猴腮,除非這種別具特色的角色,其他根本沒必要寫得那般詳細。
抓重點!抓重點!不管寫人、寫景、還是敘事。
D. 增強故事的畫面感
很多人在談話的過程中,會將接收到的信息轉化成圖像,無論是文字信息還是聲音信息,他們都可以依靠強大的思維將這些語言上的信息直接轉化成圖像,這樣就可以確保他們更為立體、更加清晰地了解故事的內容。
在小學階段,最初接觸寫作的學生,所面對的題目是看圖說話,學生必須對書上一幅幅的圖畫進行解讀,然後得出相關的信息,最後將這些信息轉化成文字。而在現實交流中,情況可能恰恰相反,為了更好地理解話中的內容,人們需要將文字信息、語音信息轉化成為畫面。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和大腦的功能息息相關,眾所周知,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其中左腦被稱為「文字腦」,它的本職工作就是和一大堆的抽象的文字和數據等信息打交道,對事物進行理解、分析、判斷是它的拿手好戲,因此它的標簽就是理性和邏輯性。
右腦則被稱為「圖像腦」,它最擅長的工作是處理聲音和圖像等具體信息,當信息進入右腦後,會變成圖像呈現出來,心算和速讀就是右腦處理資訊的表現方式。由於擅長對信息進行圖像化,因此它具有想像、創意、靈感和超高速反應等特點,對比左腦而言,它顯得更加感性和直觀。
當一個故事中出現了更多抽象的詞彙、嚴密的邏輯和理性的內容時,左腦會跳出來接管一切,依靠著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它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驗證和分析講故事的人所說的話是否屬實,並對相關的信息進行謹慎的處理。想要說服他人的左腦並不容易,因為它基本上時刻處於嚴密的邏輯思維狀態,任何一種紕漏都會引起它的警示。分析、分析、再分析,驗證、驗證、再驗證,這是左腦最顯著的特點。
正因為如此,一個好的故事必須能夠給人帶來更強的畫面感,或者說引起右腦的反應。相比於左腦的絕對理性,右腦顯然更加隨意、放鬆一些,它通常都忍受不了那些冰冷呆板的文字和數據,還有那些嚴密到窒息的邏輯,它會想方設法將一切信息轉化成圖像,當然,要是這些講故事的人能夠提前將故事的畫面感呈現出來,自然更能激發右腦工作的慾望。
營銷學專家和廣告撰稿人羅伯特·科利爾說:「你知道,面對圖片,大腦會不自覺的引發聯想,一個好的插圖抵過千言萬語,但是讀者大腦中的一個清晰圖片卻抵過成千上萬的圖畫。對於讀者來說,通過他自己的想像來畫圖,比世界上所有藝術家的刷子要來得更有力得多。」因此,講故事的人所要做的就是激發聽眾的這種想像。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一定的語言技巧。
情節和細節的設置會帶來情感上的變化,而情感往往也會引導聽眾產生更多的畫面感。比如提到北方的大蔥餅時,很多人會說:「小時候,我們經常吃這種餅,無論是早餐、午餐,還是晚餐。」這是一個帶有一點懷舊色彩的故事,但是非常淡,幾乎難以引起什麼回憶和印象。但是如果有人這樣去說:「記得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常常吃不飽飯,為了讓我有精力讀書,母親總是偷偷烙幾張大蔥餅,塞進我的書包里。盡管外面很冷,但我感覺整個後背都是暖洋洋的。」
由於加入了情感,整個故事的畫面感非常強,傾聽故事的人能夠快速形成一幅幅感人畫面:昏暗的燈光、母親慈祥的臉龐、熱氣騰騰的大蔥餅、寒冷的天氣。所有的畫面都讓人印象深刻,並為之動容。
無論哪一種方式,其目的都是進一步刺激聽眾的右腦,確保它能夠對故事中的信息產生反應,並將所有的信息重新組合起來,轉化成為畫面。從這一方面來說,講故事的人只要達到了這個要求,就能提升故事的關注度,喚醒右腦的功能。
E. 如何才能把一個故事寫出畫面感
我們可以把文字當畫筆,通過三句話描述出一張圖。這樣就會形成良好的創作習慣,每句話都有「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