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魯班造船是屬於什麼故事

魯班造船是屬於什麼故事

發布時間:2023-10-11 11:07:08

❶ 魯班的故事有哪些

1、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有一位創造發明家叫魯班。兩千多年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人民當中流傳著,後代土、木工匠都尊稱他為祖師。
魯班大約生於公元前507年,本名公輸般,因為「般」與「班」同音,是春秋戰國時代魯國人,所以稱之為魯班。他主要是從事木工工作。那時人們要使樹木成為既平又光滑的木板,還沒有什麼好辦法。魯班在實踐中留心觀察,模仿生物形態,發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如鋸子、刨子等。魯班是怎樣發明鋸子的呢?
相傳有一次他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他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齒,所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魯班就從這兩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❷ 魯班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1、魯班的「刨」
在魯班以前,木匠僅用斧子和刀來弄平其建造用的木料,結果既使幹得很好,也難也令人滿意。後來魯班通過長時期的實踐發現,他使用的刀片越薄,所製造出來的表面越平,干起來也越容易。
這樣,這種刨逐漸地從魯班的實踐中加以演變,最初用較薄的斧刀片,後來用一個刀片固定到一塊木頭上再橫穿以手柄,最後刀片固定到木槽中--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刨。
2、魯班造鋸:
一天,魯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尋找木料,突然腳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叢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滲出血來。
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想:要是也用帶有許多小鋸齒的工具來鋸樹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頭鋸開了嗎?那肯定比用斧頭砍要省力多了。
於是,魯班請鐵匠師傅打制了幾十根邊緣上帶有鋒利的小鋸齒的鐵片,拿到山上去做實驗。果然,很快就把樹木鋸斷了。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3、墨斗
魯班發明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這項發明可能是受其母親的啟發。當時其母正在剪裁和縫制衣服,魯班注視著這一切,見她是用一個小粉末袋和一根線先列印出所要的裁製的形狀。
魯班把這種做法轉到一個墨斗中,通過一根線捏住其兩端放到即將製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線條。最初需由魯班和他母親握住線的兩端。後來他的母親建議他做一個小鉤系在此線的一端,這樣就把她從這種雜活中解脫出來,使之可由一個人來進行。
4、魯班飛斧救工匠
從前有個張木匠,木工蠻漂亮,可就幹活愛耍小聰明,凡事喜歡想當然,做工下料不是長一點就是短一點。皇帝修宮殿,張木匠被征發到京城負責修建皇宮的主殿。等到上樑這一天,這才發現大梁短了整整一尺。
正在張木匠和眾工匠焦慮萬分時,忽聽一個洪鍾似的聲音從遠處傳來老人和藹可親的臉頓時變得十分莊重、嚴肅,他語重心長地對張木匠說道:「你是個木匠,應該知道尺寸的重要性,希望你今後每劃一線,拉一鋸,砍一斧,刨一分,都萬萬不可粗心大意。切記,切記!」
就見老人取下腰間的斧子,右臂向上輕輕一揚,大家只聽「嗖」的一聲,斧子像一隻矯健的燕子直朝大梁飛去。隨著老人一聲「著」,斧子立刻化作一根不長不短、不粗不細的木頭補齊了大梁。而且補得天衣無縫,毫無痕跡。
張木匠和眾工匠全都看呆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回頭再看老人,那裡還有他的蹤影。大家這才醒悟過來,敢情剛才是祖師爺魯班顯聖來拯救我們的性命。想到這里,張木匠和眾工匠不約而同地慌忙跪倒在地,朝著祖師爺消失的方向磕頭不已!
為了記住這深刻的教訓,牢記魯班的教誨,張木匠和眾工匠約定,今後斧把的長度定為九寸,並一代一代傳下去,這才有了後來「斧把不過九,過九砍了自己的手」這句木工行話。
5、栓
在古代,人們所使用的栓被製成魚的形狀掛在門上。魯班指出,用形狀象搗棒鑰匙取代了這些栓,這決定於准確的配合部分的功能。魯班的技藝就能製造這樣一個裝置,而且據說,他還發明了"鎖的制栓"至今仍被用在許多鎖中。
魯班的另一些發明的標志是鑽頭、楔、轆轤、鏟和碾米用的石磨。石磨的發明,當時是魯班看到一位老婦人在使用搗捶和臼時費了很大力氣。他反復考慮後,做了兩塊厚石頭片切成圓柱,然後在其表面做上孔洞空心,一個放在另一個上面,將麥子和米置於其間,當上面的圓柱轉動時,粉末便出來了。

❸ 《魯班書》究竟寫的什麼為何讓人都不敢學

魯班,姓公輸,名班,當時魯國人,後人稱為魯班。公元三年(前507年)出生,出現奇異現象,白鶴群集,異香滿室,經月弗(不)散,人咸奇之。

從小好學,但能自通。度越時,流憤諸侯,僭稱王號,這完全不把其它人放在眼裡。說多個諸侯國不成,此後便歸隱至泰山之南的小和山。

明朝萬曆年間的刻本是現《魯班書》現存最早的版本,又稱「崇禎本」,為國家圖書館收藏。鑒於「萬曆本」和「崇禎本」刊印的數量較少,當時市面上出現翻刻本,又稱「手抄本」。

《魯班書》是不是千年謊言?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魯班書》下卷究竟存不存在?真的有那麼神奇?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是,既然《魯班書》下捲成了禁書,那千百年來有誰真正見過真的《魯班書》下卷?民間流傳的《魯班書》下卷從何而來?既然眾人都沒有見過、嘗試過真的《魯班書》下卷,那詭異與傳奇也不過是人們以訛傳訛的傳聞罷了。

❹ 魯班的故事

『壹』 魯班的故事是怎樣的

魯班是中國古代一位傑出的發明家。相傳,他在古代中國的機械、木工工具、土木建築等領域曾多有貢獻,發明頗多。同時,關於魯班的發明傳說和故事,也久久被後世人們津津樂道。兩千多年以來,他一直被土木工匠們視為「祖師爺」,受到人們的崇敬。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班輸等。魯班出生在魯國一個世代以工匠為生的家庭。他生活的年代,大約是在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的一段時間。這個時期,正是中國社會奴隸制瓦解,新的生產關系出現的時期。那時候,大量從事各種手工業的「百工」以及奴隸通過逃跑、暴動等手段、獲得了新生,搜飢不少世代為奴的手工業者獲得解放,社會上出現了獨立的個體手工業者。

魯班像據說,魯班從小就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十分喜歡琢磨手工工藝、土木建築。小時候,他跟隨家人參加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在勞動中,他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傅和家人請教,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並悉心觀察他們在各項勞動中高超的操作技巧。長期的生產實踐和他本人不斷的努力,使魯班逐漸掌握了古代工匠所需要的多方面技能,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成為兄逗當時有名的能工巧匠。相傳,我們所使用的一些工具和器物,從木工用的鋸、刨子、墨斗,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鑰匙、鎖頭、鐵杴,甚至是戰爭中軍隊攻城使用的雲梯都是他的發明。而在每一項發明的背後也都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我們不妨就說說「鋸子誕生」的故事。有一年,魯班要為他人建造一座巨大宮殿,而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魯班就派出自己的徒弟上山砍伐樹木。當時我們現在日常所用的鋸子還羨漏賣沒有被發明出來,人們只能用斧頭砍伐樹木,但是這樣做起來,工作效率非常低,魯班的弟子們每天起早貪黑拚命去干,雖然累得筋疲力盡,但也沒砍出太多的原木來。由於砍來的原木遠遠不能滿足工作需要,這就使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著工程期限越來越近了,這下可是急壞了魯班。這一天,魯班決定親自上山查看砍伐樹木的情況。就在他上山途中,—不小心,魯班在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下子就把手指劃破了。魯班連忙把手指放到口中吮起血來,他一邊吮一邊想:「這太奇怪了,一根小革為什麼會這樣鋒利?」想著想著,他顧不得手指的疼痛,俯下身子摘下了一片野草的葉子細心地看了起來。魯班發現這種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感覺非常鋒利。他明白了,手指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正在沉思中,突然魯班又發現有隻大蝗蟲正伏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那蟲子的兩顆牙也是「鋒利」無比,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野草。魯班的好奇心大起,他又抓住這只蝗蟲,仔細觀察起它的牙齒來。不看則已,這一看,魯班又發現了與野草葉子類似的細齒結構,原來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

看著手中的野草葉子和蝗蟲,魯班腦中突然靈光一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頭的工具做成鋸齒狀,不是同樣會很鋒利嗎?伐起樹木來肯定也就容易多了。於是,他馬上下山,回到家中,利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實驗,結果不同凡響,沒用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干就被劃出一道深溝。見到這個情景,魯班高興異常。可是,沒高興一會兒,他又陷入了沉思。原來,魯班也發現了竹片的弱點,竹子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有的就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看來竹片不宜作為製作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它。魯班想了想,突然一拍腦門,用鐵製成鋸齒形狀的片子不就可以了嗎。他立即請來鐵匠們幫助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去試驗。就這樣,一種新的工具被發明出來了。魯班和徒弟們上山來,找了一棵大樹,他們各拉住鋸子的一端,你送我收,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既快捷又省力。從此以後,鋸子就在木工工匠之中傳播開來,後來又被老百姓們廣泛地使用開來。魯班正是因為有對事物強烈的好奇心和他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鑽研的態度,才能產生出創造性的發明。

魯班雖然發明了許多對人們生活有益有用的工具,可是他也難免會做出些可能「危害」他人生命的事情。這話還要從一次魯班和墨子的辯論說起。有一年,魯班從魯國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作兵器。當時,各國在相互征伐中,兵將們發現要是攻打一個國家的城池,最難的就是如何突破那又高又大的城牆。魯班來到楚國的時候,正好趕上楚國要發兵攻打宋國,楚國君臣就請魯班幫他們設計一種攻城的器械。思考了一段時間後,魯班發明出一種可以活動的高梯子——雲梯。有了這種器械,楚軍那就是如虎添翼了。等到楚兵作戰時,就可以登上雲梯窺見敵人城中的防禦情況,而且還能憑借雲梯登上城牆,與敵人作短兵相接的戰斗。不久,魯班發明雲梯的事情被墨子知道了。他一聽說魯班發明了一種用於戰爭的工具,心中十分不安,就從所在的齊國日夜兼程地趕往楚國。因為墨子在工程技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而他在政治上卻主張發展生產,反對戰爭,所以對魯班將發明的器械用於戰爭的做法有些不滿。

魯班見到如此匆忙趕來的墨子,問道:「老先生您從齊國趕來,不知有何賜教?」

墨子微微一頓,說:「齊國有人侮辱了我,我請你去幫我殺了他。」

魯班聞聽此言,失聲說道:「先生您怎麼能說這樣的話啊!」

墨子不慌不忙地說:「我會送給你千金作報酬!」

魯班氣憤地說:「為不義而殺人的事情,我魯班是從來不會乾的。」

墨子一聽他這樣講,就立刻站起來向魯班拜了兩拜說:「可是我聽說你造了雲梯給楚國,楚國准備利用它去攻打宋國。這樣一來,遭殃的就是宋國的百姓,而宋國百姓究竟有什麼罪,而要遭到無辜的殺戮呢?楚國為了爭奪宋國的土地,而平白無故地去征伐宋國,這種做法未免也是不義之舉吧!宋國無罪,無故去攻打它就是不仁。而你魯班明明知道這些道理,卻不去勸阻楚王,這又是為什麼呢?」

墨子一席話說得魯班啞口無言,但心中卻還是不很服氣。墨子看出了他的心思,說:「你如果還沒有想通,不妨我們比一比,我現在製造了一些防守城池用的工具,我們現在可以用腰帶作城牆,用小木片當武器,咱們做些進行攻守對抗的游戲如何?」魯班當下同意,兩人就這樣開始了一場「模擬」攻守戰。魯班九次變更自己的攻城武器多次出擊墨子的防守陣地,可是墨子每次都能把他的進攻化解掉。魯班急得滿頭汗,就是無法取勝。最後,魯班把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可墨子的守城辦法依舊層出不窮。看到魯班無奈的樣子,墨子告訴他,既然連做游戲都無法贏了自己,更不要說真刀真槍地對抗了。墨子還告訴魯班,自己的300名弟子已經准備好守城的工具前往宋國支援去了,希望魯班能夠知難而退,和自己一同勸說楚王放棄攻打宋國的念頭。魯班看到墨子確實高出自己一籌,而且對自己的作為也有些後悔,後來就接受了墨子的勸告。最終,楚王了解到魯墨「戰爭」的結果,也感到攻宋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放棄了這次不義的戰爭。

我們之所以講魯班與墨子的故事,是要說明在春秋末年,中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已發展到新的階段,這時期的手工業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古代中國手工業技術傳統的基礎,而這些技術其實就是首先運用在軍事領域,然後才向民間普及的,這也是歷來「新技術」產生與發展的規律。

『貳』 魯班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1、魯班的「刨」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班門弄斧」這句話,就是說誰要在魯班面前擺弄斧子,那是自不量力。

由此可見,魯班用斧之純熟。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魯班卻辦不到,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

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2、石墨

魯班一年到頭,四處奔波,給別人幹活。 這一天,他忙了一上午,坐下來休息。旁邊有一家人正准備做飯,可是沒有麵粉了。他們拿來一些麥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搗。

搗麥的人累得滿頭大汗,才搗碎了很少一點。因為麥粒是橢圓形的,用勁小了,砸不碎;勁大了,又把麥粒砸跑了,真是急死人了。當時,人們都是用的這種辦法。魯班決心改革它,為人們解決困難。

又一天,魯班來到另一個地方幹活,恰巧看到一個老太太正在搗麥子。老太太年歲大了,舉不起石杵了。她扶著石杵,在石臼里研著麥粒。魯班走過去一看,石臼里的麥粒有不少已經磨成了粉。魯班從這里得到了啟發。

回到家裡魯班叫他的妻子雲氏找來兩塊石料。他把石料鑿成兩個大圓盤,又在每個圓盤的一面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個圓盤,他還安上了木把。鄰居們都很奇怪,魯班做的是什麼呢?

大家都圍過來看。只見魯班把兩個圓盤摞在一起,鑿槽的兩面相合,有木把的放在上面,中心還裝了個軸。他在圓盤中間放上麥粒,然後轉動上面的石盤,麥粒很快就磨成了麵粉。大家高興極了,魯班真是為人們立了一大功啊!

3、發明班尺

魯班的另一發明標志是能正確畫出直角的三角板,也被稱為班尺,它能告知工匠哪些尺寸是不規則的,以及根據占卜的規則(風水)哪些是不吉的。這些尺子在今天的香港仍能買到。鋸對於鋸的發明魯班是非常重視的。

或是受一片齒形邊的草葉割破了手指的啟發或是看到一隻蟋蟀用其鋒利的牙齒切割並吃掉食物而離去。不管怎樣,多數描述如下。魯班和工匠們遇到一個任務,要求他們砍伐大量的木材。一連砍伐幾天,他們都已筋疲力盡,所用的斧頭也鈍了。

這時,魯班忽被一片草葉割破了手指,他當即想:照這樣子做成個工具砍伐木材定是個好辦法。他選了一片竹子,用斧子在其邊緣砍了一行牙齒。這個新鋸很容易鋸斷樹皮,當他來回橫鋸此樹時,軟的竹齒很快就磨光了。然而這卻證明了鋸可斷木的原理。

於是魯班放下手中活去鐵匠那裡,讓他准備一塊象斧頭一樣硬和鋒利的鐵板,然後弄成齒形。魯班有了這個人工製做的第一個鋸片,將其用在一個木屋架上,便可准確而不費力地切割木材。

4、發明雨傘

在古時候,雨天和炙熱的夏天困擾著人們,人們不得不躲避到小亭子的下面而不能外出。有這樣一個傳說,魯班圍繞著他的四鄰建造了許多小亭子供大家使用,但仍然不能讓人們在狂風暴雨的季節自由地外出活動。

魯班的妻子這時照著他丈夫所建亭子的樣式,製成了一個重量輕的竹亭子且帶油紙--這當然就是雨傘。他的妻子對魯班說:「你建造的房子不能搬起移動。我的傘,能帶它到處走動並可以在各種季節里提供防護。」

5、發明墨斗

魯班發明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用於設定建築工程),這項發明可能是受其母親的啟發。當時其母正在剪裁和縫制衣服,魯班注視著這一切,見她是用一個小粉末袋和一根線先列印出所要的裁製的形狀。

魯班把這種做法轉到一個墨斗中,通過一根線(用墨斗浸濕的線)捏住其兩端放到即將製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線條。最初需由魯班和他母親握住線的兩端。

後來他的母親建議他做一個小鉤系在此線的一端,這樣就把她從這種雜活中解脫出來,使之可由一個人來進行。為了紀念魯班的母親,工匠們至今仍稱這種墨斗為班母。

『叄』 魯班成語故事

魯班成語故事:班門調斧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內人們叫他「巧人」,民間容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肆』 魯班發明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傘。那時候,人們出門很不方便。夏天,太陽曬得皮膚 *** 辣地痛。下雨天,把衣服淋得濕漉漉的。魯班想幫人們解決這個困難,心裡很著急。他心裡想:要能做個東西,又能遮太陽又能擋雨,那才好呢。
魯班動了好多腦筋。後來,他跟幾個木匠一起在路邊造了一個亭子,亭子的頂是尖尖的,四面用幾根柱子撐住。接著,他們隔一段路造一個亭子,造了許多亭子。這樣,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來了,躲一躲;太陽曬得難受了,歇一歇,喘口氣兒。
魯班給大家辦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魯班自己挺不滿意。他想,要是雨下個不停,那該怎麼辦呢?人總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哇。
還得再想辦法!魯班心想: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讓大家帶在身上,該多好啊!可是用什麼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輕輕巧巧呢?為了這個事兒,他吃飯不香,睡覺不安。
魯班想了許多天,還是沒有想出來。一天,天氣熱極了,他一邊做工,一邊抹汗。忽然看見許多小孩子在荷花塘邊玩,一會兒,一個孩子摘了一張荷葉,倒過來頂在腦袋上。
魯班覺得挺好玩,就問他們:「你們頭上頂著張荷葉干什麼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魯班師傅,您瞧,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
魯班抓過一張荷葉來,仔細瞧了又瞧,荷葉圓圓的,一面有一絲葉脈,朝頭上一罩,又輕巧,以涼快。
魯班心裡一下亮堂起來。他趕緊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細的條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興得叫起來,「這東西既能擋雨遮太陽,又輕輕巧巧。」
魯班的妻子聽見他大呼小叫的,趕緊從屋裡跑出來問他:「出了什麼事了?」
魯班把剛做成的東西遞給妻子,說:「你試試這玩意兒,以後大家出門去帶著它,就不怕雨淋太陽曬了。」
魯班的妻子瞧了瞧,又想了想,說:「不錯不錯,不過,雨停了,太陽下山了,還拿著這么個東西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攏起來,那才好呢。」
「對,對!」魯班聽了很高興,就跟妻子一起動手,把這東西改成可以活動的,用著它,就把它撐開,用不著,就把它收攏。這東西是什麼呀?就是咱們今天的傘。

『伍』 關於魯班的民間故事

魯班
--------------------------------------------------------------------------------

魯班,姓公輸,名般。因是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後,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以及鑿子、鏟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我國土木工匠的始祖。
另據《世本》上記載,石磨也是魯班發明的。傳說魯班用兩塊比較堅硬的圓石,各鑿成密布的淺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轉動,就把米面磨成粉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磨,在此之前,人們加工糧食是把穀物放在石臼里用杵來舂搗,而磨的發明把杵臼的上下運動改變做旋轉運動,使杵臼的間歇工作變成連續工作,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這是古代糧食加工工具的一大進步。魯班發明磨的真實情況已經無從查考,但是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龍山文化時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經有了杵臼,因此到魯班的時代發明磨,是有可能的。

在兵器方面,據《墨子·公輸篇》記述,魯班曾經為楚國製造攻城用的「雲梯」和水戰用的「鉤強」(又名「鉤拒」),在戰爭中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 。 在建築和雕刻方面,魯班的貢獻也很多。《述異記》上說,魯班刻制過立體的石質九州地圖。

魯班不愧是我國古代一位最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二千四百多年來,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為「祖師」,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紀念。

魯班山東人,現在被人們尊稱為建築業的鼻祖, 這遠遠不夠,魯班不光在建築業,而在航天業,他發明的飛鳶是人類征服太空的第一人;在軍事科學,魯班發明的雲梯(重武器)、鉤鉅(人們現在還在使用)及其它攻城的武器,是一位偉大的軍事科學家;在機械方面,魯班很早就被稱為機械聖人;此外,還有很多民用、工藝等方面的成就。魯班對人類的貢獻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科技發明之父。

關於魯班的故事有:

關於魯班的發明創造,民間有多種傳說,但我們現在從僅存的史料中已經難辨真偽了,但魯班是我國建築師的鼻祖是誰都不能否認的。
(1)雲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二者皆證明魯班造雲梯的事跡。
(2)鉤強:鉤強也叫"鉤拒"、"鉤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據《墨子·魯問》記載:從前楚越水戰,因"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致使楚敗於越。楚為改變這種戰局,在魯班初到楚國後,就首先讓分製造了這種兵器,對敗退的敵船能鉤住,對進攻的敵船能抗拒。
(3)木鵲:一種以竹木為材的飛翔器械。據《墨子·魯問》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4)木工工具:春秋戰國時期,建築木工的生產技術水平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魯班和當時的工匠建造房屋、橋梁,都離不開木工工具。《孟子·離婁》說:"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足見當時已有"規"與"矩"。現在沿用的曲尺,可能就是魯班在"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現代木工稱它為"魯班尺"。
彈墨線用的小鉤又被稱為「班母」,刨木料時頂住木頭的卡口又叫做「班妻」,
魯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鋸——一把帶有許多小齒的鐵條
魯班在兵器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據《墨子.公輸篇》記述,魯班曾經為楚國製造攻城用的「去梯」和水戰用的「鉤強」(又名「鉤拒」),在戰爭中都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

魯班造鋦:
一天,魯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尋找木料,突然腳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叢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滲出血來。

「怎麼這不起眼的茅草這么鋒利呢?」他忘記了傷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細細端詳,發現小草葉子邊緣長著許多鋒利的小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

他想:要是我也用帶有許多小鋸齒的工具來鋸樹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頭鋸開了嗎?那肯定比用斧頭砍要省力多了。

於是,魯班請鐵匠師傅打制了幾十根邊緣上帶有鋒利的小鋸齒的鐵片,拿到山上去做實驗。果然,很快就把樹木鋸斷了。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陸』 有關魯班的小故事,越多越好!

一、魯班發明墨斗

魯班發明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用於設定建築工程),這項發明可能是受其母親的啟發。當時其母正在剪裁和縫制衣服,魯班注視著這一切,見她是用一個小粉末袋和一根線先列印出所要的裁製的形狀。

魯班把這種做法轉到一個墨斗中,通過一根線(用墨斗浸濕的線)捏住其兩端放到即將製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線條。最初需由魯班和他母親握住線的兩端。後來他的母親建議他做一個小鉤系在此線的一端,這樣就把她從這種雜活中解脫出來,使之可由一個人來進行。為了紀念魯班的母親,工匠們至今仍稱這種墨斗為班母。

二、魯班發明刨子的故事

魯班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貌。但是卻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難以砍成需要的模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三、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

有次魯班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留意,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先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他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齒,所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

魯班就從這兩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最後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四、魯班發明傘的故事

一次魯班和妻子出門,回來的時候下雨了。兩人就在山腰的亭子避雨。魯班的妻子發出感慨說:「要是能多建點亭子就好了,這樣的話能讓行人有個遮陽避雨的地方!」魯半看著亭子突然靈光一閃,就對妻子說:「我有辦法了,只要每個人出門的時候都帶著亭子就可以了!」他的妻子聽得莫名其妙,但是魯班卻急急忙忙的扯著妻子跑到家,然後就鑽進了工作的地方。幾天後,魯班大笑著走出屋子,手裡拿著的就是雨傘,當時用的是竹子和油紙做的。

五、魯班發明雲梯的故事

魯班生活的年代,正值諸侯爭霸,戰爭連年不休。那時,每個城市都修有很高很厚的城牆。守城的將士們關上城門,站在城牆上守衛著。而攻城者呢,手中的武器但是是弓箭、長矛之類,很難將城攻下。常常是把城圍了多日,干著急攻不下來。魯國國王命令魯班製造攻城的器械。

魯班想來想去,想起了自己蓋房子時用過的短梯。踏著短梯,能登上房頂,造一個長梯,不就能夠爬上高高的城牆了嗎?如果在梯子上還能射箭,不就能夠打退守城的人了嗎?於是,魯班造出了」雲梯「。這種」雲梯「,能在乎地上架起來,夠上高高的城牆,上面還能夠站人射箭。現代消防器材中的雲梯,就是從這個雲梯發展演變而來的。

『柒』 魯班的故事50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班門弄斧」這句話,就是說誰要在魯班面前擺弄斧子,那是自不量力。

由此可見,魯班用斧之純熟。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魯班卻辦不到,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

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7)魯班的故事擴展閱讀:

魯班,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春秋時期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魯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他曾創制雲梯,准備攻宋國,墨子不遠千里,從魯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與魯班和楚王相互辯難,強行說服楚王停止攻宋。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出來的。

❺ 白族傳說故事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白族傳說故事,歡迎閱讀!

風俗傳說

如《三月街的來歷》、《火把節的故事》、《火燒松明樓》、《蝴蝶會的傳說》等;風物傳說,大理山川秀 美,文物古跡眾多,幾乎每個景點都有一個傳說故事,如《望夫雲》、《大理石》。《玉白菜》、《風花雪月的傳說》等;地名傳說,如《盟石村的來歷》、《雞足山的傳說》、《大理轆角庄的傳說》、《鳥吊山的傳說》等;木匠傳說,主要有魯班夫婦和木匠的傳說故事,傳說地區主要在木匠之鄉劍川,如《魯班造船》、《鋸子的來歷》、《公榫、母榫》、《木馬三隻腳》、《師傅帶徒弟》 等;反映階級斗爭傳說,如《高家土官的故事》、《豆腐打死縣令》、《農民告狀》、《神笛》、《牛角》等;歷史傳說,有反映南詔統一六詔、南唐天寶之戰、孔雀膽、白旗軍(杜文秀起義)。 紅軍長征過大理、反洋教等重大歷史變革和斗爭的傳說等。

龍的傳說

大理在歷史上曾有“澤國”之稱,海河湖溪甚多,古代水患極為頻繁,給白族人民帶來了很大災禍。“深山大澤必有龍蛇”這是在古代人民頭腦中篤信的觀念。因此與龍有關的傳說極為豐富多采,如《白龍掌印》 中說: 從前蒼山十八溪中住著十八條龍,為首的是龍溪的大黑龍。它有一顆金鑄的掌龍印,只要把這顆金印拿出來,吼一聲,十八條 龍就大發洪水,沖毀莊稼和房屋。後來,莫殘溪的小白龍想法偷了掌龍印,打敗了大黑龍,自己當上了十八溪的總龍王,從此風調雨順,莊稼年年豐收,白族人都過上了好日子。 此外還有人與善龍交往、人與惡龍爭斗、人與龍王結友、人與龍子戀愛、人與龍女婚配等各種各樣的故事,都各具特色,情節生動,妙趣橫生。 這類神話傳說顯示了白族對龍的愛憎分明的態度,也反映人與自然的斗爭, 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生活氣息。

本主的傳說

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信仰。本主的傳說十分傳神,例如《大黑天神》、《獵神杜朝選》、《段赤城軌蟒》、《白潔(姐)夫人》等,都在 群眾中流傳很廣,影響很大。《大黑天神》說的是: 玉皇大帝偏聽耳目神的謊報,派大黑天神到人間散布瘟疫,大 黑天神來到蒼洱之間,看見人們辛勤耕織,善良純朴,不忍加以毒害,但又無法返回天宮復命,於是便把滿瓶瘟丹吞下,臉和身 上都變黑了,瘟毒發作而死。人民感其捨身救世之恩,上、下灣橋和上雞邑等村都奉他為本主。 民間故事 故事種類也很多,有動植物故事,如《猴子屁股為什麼是紅的》《狗為什麼恨貓》《楸木為什麼開花不結果》《稻種來源》等;機智人物故事,如《艾玉的故事》、《六八的故事》、《阿連登的故事》等;愛情故事,如《郊邊牧笛》、《笛聲吹動龍女心》《蛙兒討媳婦》、《海東娘娘的故事》《打魚郎》等; 反封建迷信故事,如《成仙洞》、《偷雞廟》《本主不吃牛》、《原來如此》、《貪口腹的城隍爺》《四個豬頭一齊接》等;反映勞動生產故事,如《獨腳龍王》、《三娘娘》、《金銀塘》、《多收二斗五》等;反映道德觀念故事,如《啊呀呀》《蕁麻與艾蒿》《事久見人心》、《鵝卵石》、《大甑底和二甑底》等。

閱讀全文

與魯班造船是屬於什麼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個人經濟財富怎麼寫 瀏覽:17
感情或者婚姻會走向終點什麼意思 瀏覽:321
洪塘經濟發展中心怎麼走 瀏覽:858
工作和愛情沖突怎麼辦知乎 瀏覽:131
倉山經濟適用房有哪些樓盤 瀏覽:955
8834愛情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61
房地產經濟佔多少gdp 瀏覽:755
2019西安經濟怎麼樣 瀏覽:637
事業編制人員政審在哪個環節 瀏覽:106
夢見美女被殺了還有血什麼義思 瀏覽:850
湯姆貓怎麼講故事 瀏覽:471
幸福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瀏覽:4
關於小學開學的健康證需要什麼 瀏覽:54
幸福一村二村在哪個街道 瀏覽:961
支配收入多少才有幸福感 瀏覽:70
團隊經濟等級最高的是多少 瀏覽:645
天然美女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70
做產品與做事業有什麼不同 瀏覽:534
重慶教師評上骨幹後經濟獎勵多少 瀏覽:875
戴口罩怎麼分辨美女 瀏覽: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