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守株待兔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守株待兔告訴人們不要死守著一個簡單的死道理、既定的目標或人和物,一輩子,從不改變最初的想法,妄想從此不用勞作、不用行動,就可以得到第一次成功時或幻想的成果,要知道事物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人應主動努力,不要對任何僥幸的事情抱有幻想。
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五蠹》,通常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的人。因為偶然性不等於必然性。奔走的兔子撞死在樹樁上,這是偶然的一次,不是時時都有的。這種想法很愚蠢,因而會被世人所嗤笑。
(1)守株待兔這個故事講了一個什麼道理擴展閱讀:
守株待兔典故:
相傳在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在奔跑中迷失方向,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棵神奇的樹根,等著再有一隻兔子撞上去,可是奇跡怎麼會再次出現呢
2.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講的道理是不能死守狹隘經驗、墨守成規。
一、守株待兔成語典故來源:
出自《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二、守株待兔成語故事的解釋:
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而今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略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呀!
三、守株待兔成語故事的道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不能死守狹隘經驗、墨守成規。主要批評了狹隘的個人經驗的思想方法。
(2)守株待兔這個故事講了一個什麼道理擴展閱讀:
避免守株待兔的方法:
1、應該對一個方法清醒認識,清楚從數學概率論上講在整體期望值上是正是負,也就是說在全局上是對是錯而不能是單單從一兩次事件上進行對錯定論,以避免陷入守株待兔的陷阱或者它的另外一個極端的陷阱。
2、看問題與論證認識策略一定要從全局整體戰略出發去看,而不能僅僅從局部的表現就得出結論。一兩次的成功不代表整體戰局的成功,一兩次的失敗也不代表永遠失敗,我們在乎的是整體上的成敗而不是局部的偶爾的一兩次的成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守株待兔
3. 守株待兔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守株待兔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最早出自《韓非子·五蠹》。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守株待兔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歡迎閱讀與收藏。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守株待兔,告訴我們不要死守著一個簡單的死道理、既定的目標或人和物,一輩子,從不改變最初的.想法,妄想從此不用勞作、不用行動,就可以得到第一次成功時或幻想的成果,要知道事物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這便是守株待兔的道理。
這個成語故事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守株待兔的道理主要告訴我們的是: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
4. 守株待兔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不要總想著投機取巧,不勞而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不主動努力,抱著僥幸心理,希望獲得意外收獲的人。
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韓非子&五蠹》,講的是戰國時期的一個農民,有一次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於是就放下鋤頭每天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可以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5. 守株待兔說明一個什麼道理
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
不勞而獲,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把偶然事件當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主要諷刺的是那些不通過自己的勞動、努力,卻還想有回報的人.同時也說明當時政策的腐敗,諷刺官員的愚笨.
這個寓言故事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主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
6.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了,什麼道理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死守狹隘經驗、墨守成規。
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而今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略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呀!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6)守株待兔這個故事講了一個什麼道理擴展閱讀
《韓非子·五蠹》全文節選:
造成國家混亂的風氣是:那些著書立說的人,依託仁義道德來宣揚先王之道,講究儀容服飾而文飾巧辯言辭,用以擾亂當今的法令,從而動搖君主的決心;那些縱橫家們,弄虛作假,招搖撞騙,藉助於國外勢力來達到私人目的,進而放棄了國家利益;
那些游俠刺客,聚集黨徒,標榜氣節,以圖顯身揚名,結果觸犯國家禁令;那些逃避兵役的人,大批依附權臣貴族,肆意行賄,而藉助於重臣的請托,逃避從軍作戰的勞苦;
那些工商業者,製造粗劣器具,積累奢侈資財,囤積居奇,待機出售,希圖從農民身上牟取暴利。上述這五種人,都是國家的蛀蟲。君主如果不除掉這五種像蛀蟲一樣的人,不廣羅剛直不阿的人,那麼,天下即使出現破敗淪亡的國家,地削名除的朝廷,也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