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神話故事《哪吒鬧海》全文
陳唐觀的將軍李靜的妻子在懷孕三年零六個月後生了一個肉球。突然間容光煥發,跳出一個男孩。李靜不高興,一位名叫太乙的道士來祝賀他。他將這個孩子命名為哪吒,收為徒弟,並當場向他贈送了兩件珍品:乾坤圈和渾天綾。
哪吒七歲的時候,乾旱就破裂了,東海龍王不落水,還要晚上去海邊搶男孩和女孩。哪吒見義勇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 ,並殺死龍王的兒子敖丙。
龍王去了天宮抱怨,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
因此,東海龍王邀請三兄弟討論復仇。第二天,四海龍王帶領水手們掀起波浪,淹沒了陳塘關,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反擊,但收到李靖的阻攔,並收去哪吒的兩件法寶。哪吒為了全城百姓的生命安全,悲憤自刎。事後, 太乙真人借蓮花與鮮藕為身軀,讓哪吒重生。復生後的哪吒手持火尖槍、腳踏風火輪,打敗龍王,為民除害。
、
(1)海邊有什麼神話故事擴展閱讀:
根據學者的研究,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哪吒」是一個異國語音的名字,這意味著它不是在中國製作的。哪吒的確是一個舶來的神名。在唐以前,我國所有地方都沒有「哪吒」的記載。,「哪吒」的進口當屬唐代,經以後歷代文人的演義,它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知的形象。
、
《哪吒鬧海》摘自明代神話小說「風神閻儀」的神話故事。由於哪吒的天真爛漫與不畏強權的品質,引得人們喜歡。故事中因妖龍作祟,傷害百姓,引出哪吒大鬧龍宮。
因為故事膾炙人口,幾經改編造就了一批動畫影視作品。其中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創作的《哪吒鬧海》,被譽為「色彩鮮艷、想像空間大」的藝術品,遭國內外好評,到現在仍被然是經典。
② 哪吒鬧海民間傳說100字日記
李靖在駐守陳塘關時,他的夫人生下了哪吒,哪吒從小很調皮,總是喜歡捉弄兩個哥哥,他也很喜歡打抱不平。有一天在海邊玩耍時,正好碰到東海龍王的三太子在欺負一隻小鹿,哪吒怒從凱則心頭起,質問惡龍為何欺負弱小,那龍太子驕橫得很,於是哪吒就與惡龍斗在了一起。
哪吒最終戰勝了龍子,並剝了他的筋。這可惹惱了龍宮水族,東海龍王召集四海龍王,發兵討伐陳塘關,哪吒年小懂事,獨戰四龍,並將其打的落花流水,大敗而歸!
(2)海邊有什麼神話故事擴展閱讀:
取自於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神話故事。因其主角人物——哪吒的天真爛漫與不畏強權精神,備受人們喜愛。故事中因妖龍作祟,殘害百姓,引出哪吒大鬧龍宮水府。
由於此篇故事膾炙人口,幾經改編造就了一批動畫影視作品。其中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創作的《哪吒鬧海》,被譽為「色彩鮮艷、風格雅緻、想像豐富」的作品,深受國內外好評。至今仍被奉為經典。
澮河從固鎮至澥河入澮口共有九道大灣,故俗名九灣河;入澮口的北岸是九灣渡。南岸是陳塘渡,在渡口不遠的河中,有一深不可測的龍潭。潭面煙霧籠罩,終年不散;水色墨黑,再旱不涸,再冷不凍。因為潭底有一清泉直通東海。潭內宿有青、白二龍,每逢夏秋之際興妖作怪,推波助瀾,使洪水沖破堤岸,淹沒良田,吞噬人畜。
陳塘關鎮守李靖第三子哪吒,出生於肉蛋,七歲下河玩水,擺動布兜兜,頓時河水大作,驚動青、白二龍。二龍遂出水大戰哪吒,敗逃東海求援。東海龍王率領蝦兵蟹將前來捉拿哪吒。哪吒手執項圈、手鐲,取下布兜兜化作高牆,洪水始終漫不過高牆。
龍王戰不過哪吒,便帶領青、白二龍逃回東海,老龍潭從此平安無事。百姓為了紀念李氏父子,在陳塘關困孫旅東門外建起汪凳七進院落的大廟,塑有基手托起七級寶塔、右手按劍而立的托塔天王李靖神像,又在九灣集南興建哪吒廟,塑有三頭六臂的哪吒神像。哪吒橫眉怒目,注視河心,時刻提防青、白二龍來犯,以保護平民百姓。
③ 精衛填海的故事簡介
精衛填海的故事簡介:
炎帝還有一個小女兒,名叫女娃,也有一段悲壯而富有浪漫色彩的故事。這故事的內容,永遠激動著人們的心弦。
傳說女娃有一次到東海去遊玩,突然海上颳起了狂風,掀起了巨浪。那凶惡的海神彷彿蓄意要奪去這位美麗少女的生命,船終於被打翻了,女娃溺水而死,她永遠也回不來了。女娃死後,靈魂化作了一隻小鳥。
這小鳥的形狀有點像烏鴉,白嘴,紅足,頭上帶著絢麗的花紋,住在北方的發鳩山上,那山上長著很多柘樹。這鳥兒啼叫的時候,聲音就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精衛」、「精衛」,於是人們就叫她「精衛」。
女娃恨透了吞噬她年輕生命的大海。為了復仇,她每天從西山銜些小石子、小樹枝,投到東海里去,發誓要把大海填滿。
(3)海邊有什麼神話故事擴展閱讀:
東晉時的大詩人陶淵明,在《讀山海經》詩中寫道: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這兩句詩,就是對精衛堅強不屈的意志、奮斗不息的精神之崇高禮贊!
這種鳥,傳說後來在海邊和海燕結成了配偶,生下的孩子,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
據說直到今天東海還有「精衛誓水處」——因為那裡奪去了她的生命,她發誓永遠不喝那裡的水。所以人們稱她為「誓鳥」或「志鳥」,也叫她「冤禽」,民間卻叫她「帝女雀」。意思是炎帝女兒變成的鳥。由此可見,她永遠地活在人們的心中了。
這篇神話故事,據《山海經》等書中有關材料編寫。《山海經·北次三經》雲:「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鳥,文首(頭上有花紋),白喙(鳥獸的嘴)、赤足,名曰精衛,其名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女娃。
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填塞)於東海。」精衛填海,不僅僅是為了報仇雪恨,也是為了使以後千千萬萬的人不被大海所吞噬。從理智上講,這工作是無法實現的,可是在感情上,卻叫人們感受到一種悲壯的美。
④ 古代神話傳說精衛填海的故事都講了什麼
精衛填海的故事,最早見載於《山海經·北山經》: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但是不管後世如何演繹,我們始終都記得,有這樣一隻小鳥,她說要填平大海,然後也這么做了。這就是知難而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亮劍精神,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綿延5000年的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