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亡羊補牢是什麼故事
亡羊補牢的故事
戰國時,楚襄公只知道享樂,導致國事日衰,大臣庄辛多次勸諫,襄公不聽,庄辛便辭官去趙國避居。
後來,楚國被秦國打敗,襄公非常後悔,當初沒有聽庄辛的勸諫,便命人設法把庄辛從趙國找回來詢問對策,庄辛回來後,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有一家人,有一天發現羊圈裡少了一隻羊,鄰居告訴他說,羊圈有個洞,狼從洞里鑽進去偷走了羊,只有補好洞,羊才不會丟失。那家人不聽,結果第二天早上又少了一隻羊,後來那家人接受了教訓與勸告,修補了羊圈,此後也再沒有丟失羊了。
拓展資料: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而來的,表達了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錯誤估計了事情的發展,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是如果他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
做錯了沒關系,錯了,一段時間沒明白也沒關系,但一錯再錯不再改正是不對的。錯誤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盡可能的減少錯誤出現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