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屈原投江的故事給你什麼啟發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在中國,人們會在端午節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楚國人民十分想念屈原,民間流傳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都和屈原有關。賽龍舟相傳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或以鼓聲嚇走吃屈原遺體的魚。(一說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另說則是紀念伍子胥)不過仍然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屈原的熱愛,也說明了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據說屈原死後,人們投祭屈原的食品,都被蛟龍搶走了。而蛟龍卻忌憚楝樹葉和五色絲線,所以人們就把米包成粽子來祭祀屈原;另則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
㈡ 《屈原列傳》表現了什麼精神和情感詳細一點!
屈原才高氣勝,「忠而被謗」,歷經坎坷。是一個很值得書寫的人物。司馬遷寫屈原又非他人所及,因為他們有類似的遭遇,他在為屈原悲憤時何嘗又不是為自己鳴不平呢?他以懷怨之心寫懷怨之人,又怎能不哀惋動人呢?
他寫屈原之作《離騷》「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饞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對《離騷》的把握何等准確,而那個呼天地,喚父母的又豈只屈原呢?司馬遷不如是乎?推而問之,天下之遭遇不平者,不如是乎?司馬遷寥寥數語卻為天下不平者鳴?
他評價屈原「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這樣的評價實在是高,在此之前似乎只有孔子受到過這樣高的評價。(《論語•子張》「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這樣的評價又實在是妙,評價雖高卻無一點不實之處,而且其評價亦如詩,當讀到「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真讓人如為日月光華所照,頓見光明。
他寫屈原臨死「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將屈原之「窮」表現得躍然紙上。而從這個憔悴的形象里我們似乎又能看到「蠶室」受刑後的司馬遷痛苦的身影。而屈原臨死之言「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蠼乎!」更表現出其為正義而死的決心。
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往往重視自己的生命,如《論語•述而》「子之所慎:齋、戰、疾。」因為疾病關繫到人的生死,所以孔子重視它,然而知識分子之所以重視肉體的生命,不在於重視肉體生命本身,而在於肉體生命能夠擔負責任,實現正義的價值。因此當肉體生命與正義沖突時他們寧可丟掉自己的肉體生命以保證正義的實現。這就是「志士仁人,有殺生以求仁,無求生以害仁。」屈原就是這樣做的。而還有另一種情況,需要知識分子忍辱負重,如《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也。」李贄評點說不是聞道就要死,而是不聞道不能死。司馬遷就是這樣做的。而司馬遷之所以能不死,與先賢們身處困境而不屈的精神是分不開的。屈原也是如此,他的死鼓勵著司馬遷活下去,而司馬遷在困苦中也能更好的理解困苦中的屈原。他寫屈原,文字精當,評價適中,感情充沛,正可謂以詩寫詩人,以詩心寫詩人之心。
㈢ 屈原的故事讀後感
屈原是我國戰國時期的愛國主義詩人及政治家,我很敬佩他。
屈原十歲就成了小神童。有段時間,他的家鄉經常遭受秦兵的騷擾,他組織隊伍,把他們打的落荒而逃。後來,屈原得到了楚懷王賞識,做了高官。為了祖國的將來,他改製法,與他國聯盟,終於,楚國強盛了。
但是,屈原遭小人誣陷,流放偏遠地區。他十分悲憤,痛惜自己的理想不能實現,於是,他寫下了《離騷》,《九章》等作品。
公元前278年,秦國消滅了楚國,屈原悲痛萬分,寫下《懷江》後投江自盡。
我為屈原感到惋惜,雖然胸懷大志,但是機遇甚少。他愛國憂民,但老天弄人,有了用武之地,卻又似夢一場。英雄無用武之地,就像金子被永遠埋在地下,再無發光之時。
我敬佩他那顆愛國之心。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為了國家能富強,他嘔心瀝血;為了人民能幸福生活,他絞盡腦汁。
他的文采也令人驚嘆,以詩抒情,以詩來表達自己堅持正義,遭受打擊,信念絕不動搖的堅定決心。
而我們呢?現在的人,哪個不是好吃懶做?哪個能完全做到不愛錢愛利?學生們也一樣,胸無大志。怪不得有人曾說過:現在的我們沒有進化,反而退化了。
我們要有恆心,有毅力,有愛心,有激情,有夢想。這樣,我們人類文明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讓我們竭盡全力的去努力,去創造那個頂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