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講故事才能使故事更加生動
一 態度上,要掌握理解故事,欣賞要講的故事
講故事的第一個技巧就是必須掌握這個故事,親耳聆聽、親自閱讀過要講的故事,感知它,理解它,從淺層的情感感受,到深層次的故事主旨,都要真正地發自內心的有感覺。
當准備講述某個故事時,在心裡對故事要持肯定的態度,如果本身不以為然,最好不要開口去講這個故事,因為你的輕率、隨意會讓這個故事得不到正確的傳達。只有當你真正發自內心地欣賞故事,正面積極地接受故事的內容和思想,才有可能講好這個故事。
二 方式上,熟悉故事框架,確定更適合的講述語言
在充分理解故事精華的前提下,要進一步熟悉故事的形式,分析故事情節中的一些要素,發現故事主要的情節線索,找到高潮部分的生動描寫,記住推動情節轉變的關鍵細節。有了這些,就基本掌握了故事的框架。
接下來,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適當的表現形式。講故事與讀故事不一樣,要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表達,因此,需要按自己習慣和擅長的語言風格來進行講解。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比較生硬,但遇到打磕巴的時候,可以採取提問的形式來引導和緩沖。比如,可以說「接下來猜猜會發生什麼?」「你覺得應該怎麼辦呢?」慢慢地,隨著經驗的積累,靈活性會增加,這時候,講故事就會更加有自信,語言會更流利、生動,吸引人。
三 距離上,與孩子保持盡量近的距離,在故事中共進退
在講故事的環境中,如果只有一個孩子,像我們平常所講的親子共讀,那麼最好讓孩子依靠在講故事人的身邊,能直接感受到講述時的身體反應;如果孩子比較多,可以讓他們以講故事的人為中心,圍坐成半圓,最好不要提出坐姿的要求,讓孩子隨意放鬆,選擇舒服的姿勢,重要的是能看到你的臉。
當正式開始講故事後,盡量不要停下來講其他事情,更不要因提醒某個孩子而打斷講述,只要你投入到故事中,不僅是語言,還有身體、情感,孩子們都會被吸引。如果講故事的過程中不斷有孩子打鬧,甚至做其他事情,只能考慮是否故事不太精彩,或講得不夠吸引他們。
四 聲音動作上,要區分不同人物,讓故事生動有趣
一個故事肯定不只一個人物角色,每個角色又有各自的性格特徵,所以,講故事的人要在講述中一個飾多角,解決的辦法就是通過聲音、動作等來進行區分,這樣的方法雖然看起來比較復雜,但比通過單調的解說更為有效,可以讓故事變得流暢、生動。
比如講《母雞蘿絲去散步》的時候,為了表現蘿絲的專注和狐狸的狡猾,就要運用一些肢體語言,並配合講述,蘿絲邊走邊哼歌,而狐狸走路則是躡手躡腳,這樣就能把孩子輕松代入到故事的情境中,理解故事發生時的人物心情。
『貳』 怎樣講故事才能吸引人
故事本身要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這就是說故事本身就應該是個流行話題,或者有意思的事情,至少是你的聽眾感興趣的故事。這是基礎,沒有了這個基礎,你的技巧再怎麼高也是枉然了。
『叄』 民間故事口耳相傳再講民間故事時要讓故事更有新鮮感更吸引人你有哪些小妙招呢
要想讓民間故事更有新鮮感更吸引人那麼你講的時候就要用上一些新的時代符合時代的語言,也可以在自己原有基礎上進行創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