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掩耳盜鈴對應哪個寓言故事

掩耳盜鈴對應哪個寓言故事

發布時間:2023-08-31 06:08:52

㈠ 邯鄲學步濫竽充數,掩耳盜鈴,這些成語都是出自什麼故事

1、邯鄲學步

【出自】:戰國 莊子《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釋義】:況且你就沒聽說過燕國壽齡的余某人到趙國的邯鄲去學習走步之事嗎?沒學會趙國人走路姿勢,又忘記了他原來走路的姿勢,最後只好爬回去了。

【成語解釋】: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2、濫竽充數

【出自】:戰國 韓非《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釋義】: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處士請求為齊宣王吹竽,宣王很高興。官倉供養的樂手有好幾百人。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王繼位。王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喜歡讓他們一個一個地吹,南郭處士只好逃走了。

【成語解釋】:濫:失實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3、掩耳盜鈴

【出自】:秦 呂不韋《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釋義】:晉國的大夫范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鍾太大,沒法背。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鍾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只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

【成語解釋】: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1)掩耳盜鈴對應哪個寓言故事擴展閱讀:

掩耳盜鈴近義詞:欺人自欺、弄巧成拙、掩目捕雀、掩鼻偷香、盜鍾掩耳、自欺欺人、塞耳盜鍾、一葉障目

濫竽充數近義詞:名不副實、碌碌無為、湊數其間、魚龍混雜、魚目混珠、渾水摸魚、掩人耳目、冒名頂替、因陋就簡、以次充好、老婆當軍、備位充數

濫竽充數反義詞:名副其實、鶴立雞群、鶴在雞群、寧缺毋濫、出類拔萃、居安資深、貨真價實、寧缺勿濫

邯鄲學步近義詞:西顰東效、壽陵失步、東施效顰、邯鄲匍匐、衣冠優孟、壽陵匍匐、邯鄲重步、鸚鵡學舌、步人後塵、亦步亦趨、鴝鵒效言、數典忘祖、優孟衣冠、枉轡學步

邯鄲學步反義詞:擇善而長、獨辟蹊徑、標新立異

1、東施效顰

【解釋】:效:仿效;顰:皺眉頭。比喻胡亂模仿,效果極壞。

【出自】:戰國 莊子《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釋義】:從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皺著眉頭在鄰里間行走,鄰里的一個醜女人看見了認為皺著眉頭很美,回去後也在鄰里間捂著胸口皺著眉頭。鄰里的有錢人看見了,緊閉家門而不出;貧窮的人看見了,帶著妻兒子女遠遠地跑開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2、渾水摸魚

【解釋】:渾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

【出自】:民國 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五:「其餘那些人,有的是渾水摸魚,乘機會弄個資格。」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㈡ 與掩耳盜鈴的意思相近的寓言故事有什麼

自相矛盾,刻舟求劍,掩耳盜鈴,買櫝還珠,卧薪嘗膽,守株待兔

㈢ 掩耳盜鈴出自哪本書

掩耳盜鈴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原文: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聞之;悖也。

翻譯:范氏逃亡的時候,有老百姓得到一口鍾,想把它背走。但是,這口鍾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後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態扒襲那口鍾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鍾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繼續敲。厭惡(恐怕)別人聽到,可以;但怕自己聽到,就很荒謬了。

成語出處簡介及賞析

《呂氏春秋·自知》是一則捂住耳朵偷鍾的寓言故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這則寓言故事,從一「得鍾者」「欲負而走」到「鍾大不可負」而「以錘毀之」,「帆兄鍾況然有音」又「恐人聞之而奪己」,於是「遽掩其耳」。

事情發展的順序很清楚,人物的舉動也很鮮明,讀時要深入思考其中蘊含的教育意義,懂得自欺欺人的行為是愚蠢的。「掩耳盜鍾」這一成語又作「掩耳盜鈴」。鍾和鈴,從前都是樂器,但鍾已淘汰,鈴卻在日常生活中常見,這就是「此森掩耳盜鍾」演變為「掩耳盜鈴」的原因。

鍾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都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有的人對不喜歡的客觀存在,採取不承認的態度,以為如此,客觀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鈴」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

㈣ 濫竽充數邯鄲學步掩耳盜鈴自相矛盾刻舟求劍畫蛇添足杞人憂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這些寓言大多出自什麼

大多出自先秦經典,例如韓非子,左傳,呂氏春秋,晉書等等。

閱讀全文

與掩耳盜鈴對應哪個寓言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圈排查表的身體健康狀況寫什麼 瀏覽:925
中國導盲犬事業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852
事業單位社保都交哪些 瀏覽:836
怎麼寫老師講故事 瀏覽:759
張晉婚姻現狀如何 瀏覽:362
忠於職責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115
海水素食經濟魚類有哪些 瀏覽:574
幸福人總部電話是多少 瀏覽:818
臨沂市的經濟房怎麼申請條件 瀏覽:565
三十多歲健康的男人多少斤 瀏覽:862
你長這么大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 瀏覽:913
李現的故事是什麼 瀏覽:884
如何判斷婚姻衰敗 瀏覽:339
有沒有哪些純潔愛情的故事 瀏覽:648
事業單位半年獎績效怎麼回事 瀏覽:953
什麼事業最出息 瀏覽:424
信成健康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805
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是什麼 瀏覽:377
無懈可擊之美女如雲什麼時候播 瀏覽:881
幸福觸手可及去哪裡能看到 瀏覽: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