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幼兒講故事怎麼提問

幼兒講故事怎麼提問

發布時間:2023-08-27 20:42:11

『壹』 語言教學活動中,怎麼才能做到有效提問

循序漸進式的提問,保證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提問要有層次性,要有從易到難的遞進,極尊或很難的提問都不利於幼兒的發展,反倒會傷害到幼兒的主動性。從某種程度上講,幼兒對問題反饋和回復能力的多少,能夠算是決策教學課堂成功與失敗的關鍵步驟。因此 老師要依據幼兒的思想特性,在提問時遵循由易到難的標准,留意循序漸進,從實際到抽象性。分散化課堂教學的難題,降低思維障礙,維護幼兒的主動性。

根據逐層分析,一步步深層次的問和答,使幼兒進到暢順的邏輯思維路軌,給幼兒留有揮之不去的印像,進而遭受深入的文化教育。又如,在進行小班課程主題風格活動「小故事啊,小故事」時,大家帶娃進入了一個故事的帝國。對中、幼兒園大班的小孩,大家會機構幼兒開展「講故事比賽」,看一下誰的劇情既動聽又新鮮。但是,對小班課程幼兒而言,他們的故事累積和語言表達能力水準都比較有限,還無法各抒己見。

『貳』 幼兒小馬過河的提問方式

很榮幸能為你解答! 幼兒園《小馬過河》教案 語言詞彙「寸步不離」、「猶豫」含義活動:小馬過河 活動名稱:語言——小馬過河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情節。 2、學習詞語「寸步不離」、「猶豫」的含義。 3、懂得遇到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經獨立思考,從實踐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活動准備: 頭飾:老馬、小馬、老牛、松鼠。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交流。 2、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干什麼?(鼓勵幼兒根據圖片大膽想像故事情節。) 3、幫助幼兒理解詞彙:「寸步不離」 小馬總是跟在媽媽的身邊,寸步不離,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討論,肯定幼兒的想法,引導幼兒知道寸步不離就是總在一起,不離開半步的意思。 4、、今天鍾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一個關於小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小馬過河》。 二、欣賞故事 1、請小朋友認真聽,聽聽故事裡有誰?它們在干什麼? 2、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有誰?它們在干什麼?故事裡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3、小馬要把糧食送到哪裡?河上沒有橋,小馬會怎麼辦呢?我們再聽一遍故事裡是怎麼說的?(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遍。) 4、誰來說說小馬想的是什麼辦法?(幫助幼兒理解:「寸步不離」、「猶豫」的含義) 5、老牛是怎樣說的?小馬准備怎麼做? 6、松鼠又是怎樣說的?小馬是怎麼做的? 7、猶豫又是怎樣說的?松鼠為什麼會猶豫? 8、幼兒討論,初步懂得遇到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筋獨立思考並從實踐中尋找答案! 為什麼同是一條小河,老牛為什麼說河水很淺?松鼠為什麼認為河水很深? 小馬會淹死嗎?如果你是小馬,你會怎麼做? 希望能幫到你!

『叄』 幼兒園課堂提問技巧

提問技能是教師在活動進性過程中通過設置問題,啟發幼兒回憶、思考、觀察、操作、探索,以尋求問題答案的行為方式。教師只有針對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潛心研究、精心設計問題,掌握提問藝術,才能達到激發興趣、引導觀察、較深記憶、促進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課堂提問技巧,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課堂提問技巧 篇1

1、什麼是提問

提問,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切有詢問形式或詢問功能的句子或教學內容。教師的提問則是指教學提示或傳遞所學內容的刺激以及幼兒做什麼、如何做的指示,從而達到檢查學習、促進思維、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實現教學目標的目的。

2、提問的現狀

所提問題簡單

吉爾福特認為:「當你碰到不做進一步心理上的努力,就不能有效地應付的情況時,你就遇到了問題。……當你要組織別的信息項目或以新的方式運用已知的信息項目,以解決問題時,你就碰到了問題。」如果我們用吉爾福特的准則去衡量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就會發現有很多所謂的問題其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問題」,如:這個蘋果是不是紅的?小明這樣做對不對?這些彩虹是不是很漂亮?等類似問題,幼兒不用動腦就能夠直接回答,以簡單的集體應答取代幼兒的深入思維活動。

提問缺乏層次性

有些教師不了解本班幼兒的知識水平,鬍子眉毛一把抓,在問較難問題之前缺乏簡單問題的鋪墊,沒有一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故事《小紅傘》,教師講完一遍故事提問:「小紅傘幫了小兔什麼忙?」問題籠統、概括,缺乏層次。

提問准備不充分

一些教師在備課或教學過程中,往往按部就班的上課,對幼兒提出的問題沒有充分的考慮和思索或不能查找更多的資料,常常對幼兒的回答缺乏正確的回應,不得已時用「請坐下」、「等一下老師再告訴你」等來敷衍了事,使幼兒在活動中得不到滿足,積極性得不到調動。

3、促進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講究提問語言的藝術

語言教學活動中,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來回答問題。因此,教師的提問語言至關重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1)准確、嚴謹。教師的提問語言必須具有科學性、准確性,以免造成幼兒回答的困難。

(2)清晰、簡練。教師的教學語言受特定的教學內容坦行和授課時間的制約,要以最簡潔的語言傳遞最大的知識信息量,就必須做到語言簡練流暢,通俗易懂,尤其是年齡越小的幼兒越要簡單。如「小螞蟻為什麼要幫螞蟻奶奶搬家?」「小螞蟻幫讓信老螞蟻奶奶把家搬到哪裡?」盡量避免使用雙重否定句,以免幼兒記不住或找不到問題的核心。

(3)親切、和諧。教師提問時語言要親切,氛圍輕松和諧。注意處理好語調、語氣、快慢、停頓,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使幼兒能非常自然地聽清問題,並能從容不迫地思考、回答問題。

促進提問方式的有效性

採用何種提問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幼兒回應的方式,因此好的提問方式能夠引發幼兒的思考,能夠帶領幼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探究問題的本質,把握事實的真相。

提問遞進式,易於幼兒理解

這是一種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的提問方式。也就是說教師在提一個較難問題之前,要提一系列簡單的問題作為鋪墊,層次遞進。如在大班故事《花園里的春天》教學中,教師提問「是誰先到巨人的花園里玩?他們是怎麼玩?」「巨人發現這群孩子在自己的花園里玩,他是怎麼做的?」「後來又有誰到巨人的花園里玩?它們是怎樣玩的?」「巨人發現這些小動物在自己美麗的花園里玩,他是怎麼做的?」這樣逐層遞進,由淺入深的提問,不僅開闊幼兒的思路,還有助於提高幼兒對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連貫表達能力。

提問要給予幼兒思考的時間,學會等待

提問以後,等3-5秒或更長的時間,可以增加幼兒回答的內容,並鼓勵幼兒在較高水平上進行思維。讓幼兒馬上回答問題會明顯地減少坦升教師和幼兒間、幼兒和幼兒間富有意義的相互作用。在重復或重新表述問題之前等待足夠的時間,可保證幼兒對問題的充分理解。

鼓勵提問,雙向互動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一切進步都是由疑問開始的。如果只有老師的提問,沒有幼兒的提問,也不能收到很好的啟迪效果。所以在向幼兒提問的同時,引導幼兒自己提出問題,這樣的互問互答才能使其語言流暢,思維深刻。讓幼兒學習提問的方法有多種多樣,可以在聽故事後鼓勵幼兒對不理解的詞、句子進行提問,也可以鼓勵他們在閱讀時針對某一畫面進行提問,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內容進行提問,或根據事物的因果關系進行提問。

看圖講述,是讓幼兒學習提問的有效方式之一,應經常引導幼兒思考以下問題:「遇到這種情況,你該怎麼辦?」「誰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問老師,看能不能把我給問住?」……久而久之,幼兒會長出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提問的水平不斷提高。

教無定法,一個有效的問題,可以使幼兒的學習高效,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也體現了教師對教材的審視和反思,對幼兒的關注和理解。有效的提問,讓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有了提高,師幼關系和諧,保證了教學過程真正成為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今後,要進行更多的嘗試,把有效提問運用到更寬廣的教學領域中去。

幼兒園課堂提問技巧 篇2

一、從提問的設計點出發,激發幼兒思維、培養探究精神

圖畫書對孩子的視覺震撼比知識效果更為直接,針對圖畫內容可以設計三個層次的提問:第一層次--觀察畫面,描述畫面;第二層次--理解畫面,進行畫面外的想像,引導幼兒發現前後畫面的聯系;第三層次--不僅對畫面進行詳細連貫描述,而且注重對其中的因果關系做出判斷與分析。如故事〈龜兔賽跑〉中首先引導幼兒觀察每一幅畫面:提問"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麼?"讓幼兒自由想像,通過理解後,引發幼兒思考:"兔子睡覺了,會發生什麼事情?"了解故事內容後,引導幼兒分析判斷"為什麼烏龜會取得勝利?你認為兔子和烏龜是怎樣的人?"另外可根據故事特點設計提問,比如:以故事、人物情節為發展線索的,可以設計一些推理性提問。

例如繪本故事《大衛、不可以》中,幼兒觀察畫面後,提問:"圖上從什麼地方發現大衛在做什麼?"進一步讓幼兒分析"這樣可以嗎?為什麼??"著重培養幼兒通過觀圖畫和認識畫面各種事物的變化與聯系來推測故事情節的發展。當出現故事發展的高潮時,可以設計一些假設性、創造性的提問。如"大衛這樣做結果會發生什麼事呢?你會想什麼辦法幫他解決呢"以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如:以生活現象為主、圖畫內容之間是平行性的,可以設計一些綜合性的提問來拓展話題,如,從而可以設計一些話題:如"你想對大衛說什麼?大衛聽了你的話,又會怎樣做呢?"等類似的話題來激發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二、從提問的組織中提高幼兒探究能力

有了精心設計的提問還不夠,關鍵還在於組織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否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引導。提問應面向全體幼兒。教師應在調動全體幼兒集中注意力後緊接著提出問題,以便全體幼兒都能認真思考。應根據幼兒的認知心理特點,指導幼兒抓住畫面的整體特徵,讓幼兒從整體上感知、了解畫意,然後再引導幼兒抓住重點特徵仔細地觀察圖畫,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了解圖畫中每件事物之間、每幅圖畫之間的關系以及圖中事物與全圖之間、單幅圖畫與整幅圖畫之間的聯系。此外,在引導幼兒觀察圖畫的過程中,要注意激發幼兒的想像,使其思維活躍起來。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要由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來回答。

如,描述性提問一般採用集體回答或是由發展水平居下的幼兒回答。當幼兒回答得較為發散時,老師可以用手勢提示幼兒舉手一個一個地來表達。分析性的提問一般由發展水平居中的幼兒回答,綜合、評價性的問題則由發展水平居上的幼兒回答。對幼兒的回答給予積極引導和總結評價。教師提問後,要注意運用恰當的表情"反饋"幼兒的回答,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總結評價時,則應注意肯定或否定性評價,用語的恰當運用:否定時不應全盤否定,要注意給幼兒以鼓勵;肯定和表揚時則要注意啟發幼兒進一步思考,調動幼兒往下學習的願望。

三、利用多種提問方式激發幼兒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探究性

(一)猜想式提問讓幼兒想說

優秀閱讀作品都配合漂亮的圖畫,通常幼兒都會被故事中的圖畫所吸引,教師可以借機請幼兒猜想故事中重要的物品等,幼兒的思維會馬上被調動起來,幼兒會通過觀察圖片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分析、綜合、尋求最佳答案。這樣的`問題能使幼兒積極動腦,能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有利於孩子大膽主動地發言,增強參與的意識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

(二)開放式提問讓幼兒敢說

幼兒閱讀活動中的提問要講究開放性。這是一種引導幼兒整體把握所學內容的提問。在閱讀中,教學的提問要把握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讓幼兒運用符合他們思維特點的表達方式為中介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意願、思想。從而體現提問的開放而不封閉,也就是變單一的問題為多樣性的問題。在以往的閱讀活動中,教師講完故事後,總是會問幼兒這樣的一些問題:"故事題目叫什麼名字?故事裡有誰?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說明了什麼道理?"這一問題,可能有多種語言描述,答案只有一個。但問法不同,能使幼兒學會多種疑問方式,從多種角度了解事物,那麼教師的提問就要將"怎麼說的、怎麼做的"改成"會說些什麼、可能怎麼做?"等。雖然只是用詞的不同,但沒有固定的答案不局於故事原文,幼兒敢說,不怕說錯,能讓幼兒多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遞進式提問讓幼兒喜歡說

這是一種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的提問方式,要重培養幼兒思維邏輯性,增強思維活動的密度和深度並形成完整的語言。對幼兒有一定的挑戰性。由淺入深的提問,不僅開闊幼兒的思路還有助於提高幼兒對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連貫表達能力。而不能設計一些過於簡單、瑣碎,缺乏思維價值的問題,如"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這些問題幼兒不用思考,答案可以脫口而出,表面上看,氣氛活躍,但實際效果,不但激發不了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反而培養了他們思維的惰性。要推陳出新,形式多樣,不要只求准答案式的提問。

陶行知說得好:"發明千千問,起點在一問。教師應該改變閱讀活動中提問教學的現狀,使提問更具魅力與藝術,更能激發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促進幼兒閱讀概念的形成,引導幼兒主動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並引導幼兒真正有效地學會生存、學會學習。

拓展:

數學課堂提問技巧

一、復習鞏固型提問的技巧

復習鞏固提問的目的是讓學生回憶與本節課相關的知識、技能,為本節課的學習提供依據,要面對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認真回憶前面的知識,並能夠融會貫通,熟練應用,為本節課的的奠定良好的基礎。復習鞏固提問有以下特性:

1、基礎性:復習的重點是為學習新知識提供依據,屬於最基礎的內容,所以復習提問一定基礎的定理、公式、概念、法規等。

2、全面性:數學課堂要面對全體學生,是對全體學生的全面提高,不是培優輔導,所以復習一定要面對全體學生,為全體學生的提高服務。

3、留白性:復習要求學生充分回憶舊的知識,要給學生回顧的過程,允許學生有思考的時間,所以復習提問一定要有充足的留白時間,讓學生完成對舊知識的梳理。

二、激發興趣型提問的技巧

激發興趣提問的目的在於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迫不及待的想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因此激發興趣提問一定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精力集中到本節課的學習中。從引起學生注意力的角度來看,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新事物、有一定困難但難度不大的事物所吸引。激發興趣提問有以下特點:

1、新穎性:中學生的學習不像成人的學習,有功利意識、實際應用意識,他們的學習還有一定的被動性,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另外中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更容易受到新生事物的吸引,所以激發興趣的提問要有新意,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

2、趣味性:中學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好玩的天性,更容易為好玩的東西做出犧牲,也更容易為此進行思考和探索,所以激發興趣的提問一定要有哲理性、趣味性。

3、推理性:中學生由於他們限於他們的閱歷,雖然他們的思維還不成熟,但他們已經不願被動地從教師那裡獲得知識,他們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知識和社會經驗,所以激發興趣的提問還要有一定的思維要求,須要通過邏輯思維、推理才能解答,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鍛煉思維型提問的技巧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思考,而不是知識的傳授,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是形成學習能力的最佳途徑,也是終身學習對一個人的基本要求。在教育教學中要完成傳授學生知識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轉變,是通過問題引起學生思考來實現的,這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切入點。培養學生思維的提問有以下特點:

1、因疑而問:中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識,他們已經開始進行獨立思考,他們更願意回答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而不屑於回答沒有一點思想含量的問題,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提問時要有疑而問,這樣才能為學生所接受,同時也引發了學生的思維。

2、開放性:學生的思維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思維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論;每個人的基礎不同,也會有不一樣的認識效果,所以鍛煉思維的提問應該是開放的,這可以讓每個人都行動起來,積極思考,才能實現全面提高的教學目標。

3、指導性:學生的思維受到基礎、智力、意識等因素的制約,對思維的結果往往不夠全面,也不夠深入,教師要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指導,誘發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所以教師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問要環環相扣、由淺入深,從而指導學生完成對問題的探索和思考。

4、間歇性:學生的思維過程需要時間來完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不能因教學任務剝奪學生的思考時間。

四、提醒注意型提問的技巧

中學生的年齡較小,自製能力不強,精力難以持續集中,在一節課的教育教學中難免有打瞌睡、小動作、跑神等現象,這時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這種現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這時可以通過提問的方法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的精力回到課堂中來。同時對於一些重點、難點、易錯點,為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的更加到位,也可以運用提問來引起全體學生的注意。引起注意的提問有以下特點:

1、重要性:引起注意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重點、難點、易錯點,這些都是所學知識中的重要部分,這時面對全體學生提出問題,可以引起全體同學生注意,使全體學生都集精力,認真聽講,從而提高教育質量。

2、針對性:對於課堂中出現的違紀情況,是個別現象,有對象,只針對某個人或某些人,這時的問題要適合他們的能力。

課堂提問是一門教學藝術,把握好這門藝術可以使課堂精煉、充滿活力、學生積極。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結合課堂的實際,根據教學需求設置問題,讓問題成為學生學習的契機,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肆』 如何在語言教學活動中設計有效提問

一、循序漸進式的提問,確保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提問要有層次性,要有從易到難的遞進,太易或太難的提問都無助於幼兒的發展,反而會挫傷幼兒的積極性。從某種意義上講,幼兒對問題反饋和回應能力的高低,可以說是決定課堂教學成敗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要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在提問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分散教學的難點,減少思維障礙,保護幼兒的積極性。例如,在聽故事後,老師直接提問「你有什麼感受?」、「你學會了什麼?」。由於幼兒的經驗不足,語言概括能力比較差,這樣的直接性提問會讓幼兒感到有壓力,會出現恐懼回答的情形。如果老師能按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提問:「故事裡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最後怎麼樣?故事裡的動物是怎麼樣的?學習故事後你的感受是什麼?」通過層層分析,步步深入的問和答,使幼兒進入順暢的思維軌道,給幼兒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從而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在開展小班主題活動「故事啊,故事」時,我們帶孩子進入了一個故事的王國。對中、大班的孩子,我們會組織幼兒進行「講故事比賽」,看看誰的故事既好聽又新鮮。可是,對小班幼兒來說,他們的故事積累和語言表達水平都有限,還沒法暢所欲言。於是,我們開展了「故事周」活動,請來孩子的爸爸媽媽為大家講故事,孩子們每天都可以聽到很多不同而有趣的故事。當他們沉浸在故事王國里時,我以《三隻小豬》這樣一個傳統又經典的故事為背景設計了一節語言活動。通過觀看教師扮演的「三隻小豬」介紹自己搭建的房子及「大灰狼」出現後三種不同的情況,引導孩子們展開想像,並進行討論。
1.豬大哥、豬二哥和豬小弟,它們建的房子是什麼樣的?
2.為什麼豬大哥和豬二哥都跑到豬小弟的家裡?他們自己的房子怎麼了?
3.哎呀,大灰狼追到豬小弟家裡了,那可怎麼辦呢?小朋友,你們覺得豬小弟的房子會不會被吹倒?
4.如果請你造一座牢固的房子,你會怎麼造房子呢?
以上的提問設計,我都是圍繞三隻小豬搭建的不同房子展開的,孩子們可以邊看錶演邊展開想像的翅膀,與我進行對話。
二、多元開放式的提問,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
開放式的提問,答案是多樣的,是沒有框架的,不受語言和情節的限制,可為幼兒提供創造性想像和思維的空間,讓幼兒自由發揮;而封閉式的提問,答案是唯一的,是有限制的,是在提問時給幼兒一個框架,讓幼兒只能在框架里選擇回答。從中可以看出,開放式的提問比封閉式的提問具有更強的導思功能。開放式的提問,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幼兒搜尋以往的生活經驗,聯系實際進行分析、判斷、推理,以提高幼兒的思維發展水平,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如語言講述活動《開小船》中,讓幼兒想想說說:小動物們把香蕉船、蓮藕船、茄子船都吃了,它們怎麼回家?開放性的問題,讓幼兒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發展其擴散思維的能力。另外,在語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提問:「你喜歡……為什麼?」等判斷分析性問題;「如果……你會用什麼辦法?」等假設性問題及創造性問題等,引發幼兒掌握概念,進行判斷、想像和推理,以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又如在《好朋友》教學中,教師提問:「茶壺的朋友是誰?」「你的朋友是誰?」將幼兒置身一定的角色地位,從多種角度了解事物,幼兒在設身處地的情況下,與作品人物產生情感共鳴。這類問題難度不大,重在提供表述的機會,讓幼兒收集以往的生活經驗,聯系實際進行回答,有利於鼓勵幼兒大膽主動地發言,增強參與意識和自信心。
三、層層遞進式的提問,提高幼兒語言組織能力
這是逐層深入的提問方式,也就是說,教師在提一個較難問題之前,要提一系列簡單的問題作為鋪墊,層次遞進。
在集體活動《糖果寶寶的舞會》中,我問孩子:「你們喜歡吃硬糖還是軟糖,為什麼?」有的孩子站起來說:「昨天爸爸帶我去超市的。」(通常我們會覺得,怎麼是不著邊際的回答)我繼續追問:「你們去超市干什麼了?」「買糖果。」老師再進一步問:「那你買了喜歡吃的什麼糖果?」「我買了棒棒糖」「噢,原來你喜歡吃硬硬的棒棒糖。」這是我發現孩子表述不明確和不準確時而進行的追問,幫助幼兒梳理、歸納出自己要表達的想法,讓答案滿滿地浮出水面。這時孩子又出現了從眾的回答:「我也喜歡吃棒棒糖……」這時老師可以追問:「你們平時只吃棒棒糖嗎?」孩子就會受暗示地找自己曾經吃過的好吃的糖果來回答。在活動中,我們還可以運用「除了……」「還有其他的……」等指導語,讓孩子走出單一的回答。
四、集體共鳴式的提問,構建有效的互動模式
在語言活動中,運用師生共鳴和生生互動式提問能引起集體共鳴,利於產生師生和生生互動,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參與性。
在活動《誰愛洗澡》中,我以故事的形式將動物洗澡的方法串聯其中,同時展示圖片,加深孩子們的印象。隨後,我向集體發問:「大公雞是怎麼洗澡的?」小鴨子是怎麼洗澡的?犀牛又是怎麼洗澡的?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大公雞用沙洗澡;小鴨子在水裡洗澡;犀牛用泥漿來洗澡。」看來他們剛才都很用心地在聽講故事。當誇他們真聰明時,我發現他們在接下來的活動中表現得更積極了。所以,在活動中適時地進行共鳴性提問,可以緊緊地抓住孩子們的眼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提問策略多種多樣,在活動中,教師提出的每個問題都有特定的意圖,教師一定要明確這些意圖,並正確把握提問的方式才能使活動順利進行,從而保證幼兒自主能力的發展。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只有更好地發揮提問的作用,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伍』 如何指導幼兒講故事

指導是關鍵首先,要讓幼兒對所講的故事感興趣
一般可採用教師先進行生動有趣的講述或用聽故事錄音等方法引起幼兒的興趣,再通過提問、看圖閱讀等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在幼兒對故事感興趣和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講故事的輔導,切忌機械的死記硬背。

『陸』 談談如何給幼兒講故事

給幼兒講故事方法如下:

一、首先,給孩子講故事一定選擇好時間,在孩子安靜下來,能夠認真聽講的時候才會比較有效果。有的家長可能為了不讓孩子玩玩具或是看電視就會強制拉寶寶安靜下來聽故事,這就會讓孩子產生厭煩的情緒,很不利於日後講故事的效果。

三、再次,在講故事的時候,一定要跟寶寶進行必要的交流。有些家長可能會只顧自的講或是讀,完全就不管寶寶是否聽懂了或是有什麼疑問,這樣就達不到講故事的目的了,很多時候並不是為了講而講,更多的是需要孩子能夠去理解。

四、如果圖書是帶有插畫的,那麼就可以用提問式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去將後續的情節,這樣是很鍛煉小孩子的想像力的。而且也會給孩子養成一種很自覺思考的能力,這樣在以後的生活之中,小孩子才會比較有主見。

五、講故事需要堅持,這是家長一定要做到的。有些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會由於生活或是工作的原因,導致時常沒有時間,就會選擇間斷性的為寶寶將故事,這種習慣是很不好的,好的習慣是要持之以恆的。

『柒』 幼兒園教案《講故事》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講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講故事》1

【活動目標】

1、知道遇到困難要會動腦筋。

2、學習其中的對話。

【活動准備】

如果可能,帶小朋友去看一看哈哈鏡。

【活動過程】

1、老師請幼兒猜一猜:一隻小貓碰到了一頭獅子會發生什麼事呢?等小朋友猜小貓被吃了以後,老師告訴朋友:獅子是想吃小貓,可是,小貓很會動腦筋,他把獅子嚇跑了。小朋友想聽這個故事嗎?

2、老師講故事。

3、提問:小貓是怎麼把獅子嚇跑的?提倡幼兒向小貓學習,多動腦筋。

4、簡單介紹哈哈鏡和日常用的鏡子的不同。

5、讓他們回家給爸爸媽媽講故事。

附:獅子照哈哈鏡

有件事情真好笑,小貓和獅子比大小。

有一天,獅子抓住小貓,張開大嘴巴,想把他一口吞下去。

小貓「喵嗚喵嗚」叫:「你為什麼吃我呀?」

獅子聽了哈哈大笑:「那還用問,因為我大,你小。」

小貓說:「什麼,什麼,你大,我小?你一定是眼睛花了,明明是我大,你小。」

獅子聽小貓這么一說,糊塗起來了。

小貓說:「你呀,眼睛只看見自己的爪子,你看不見自己的身子,怎麼知道自己有多大呢?」

「對呀!」獅子想了一想說:「我看不見自己的身子,怎麼知道自己有多大呢?」

小貓說:「我家有一面鏡子,你照一照,就知道自己有多大了。」

獅子從來沒有照過鏡子,他想,照鏡子一定很有趣,就跟著小貓走,走呀走,一直走到小貓家門口。

小貓家的鏡子可奇怪,正面可以照,反面也可以照,正面鼓起來,反面凹進去,電鈕一按就轉一轉。

「獅子,獅子,快去瞧一瞧,瞧瞧你自己,是大還是小?」

獅子走進屋子,在鏡子前面一站,正好鼓起來的一面朝著他。他往鏡子里一瞧,看見自己又矮又小,像只小老鼠。

小貓說;「你看明白了吧,你的個兒有多大?現在你站到旁邊去,讓我來照鏡子。」

小貓偷偷地把電鈕一按,鏡子轉了一轉,凹進去的一面朝著他。嗬,不得了,這鏡子里的小貓比獅子還大呢。

「獅子,獅子,你快瞧一瞧,我比你大呀,還是比你小?」

獅子站在旁邊偷偷地瞧了一眼,看見鏡子里的小貓這么大,這么高,嘴巴一張一張,真嚇人。獅子以為小貓要來吃他了,轉過身子就跑,一直跑到樹林里,再也不敢出來了。

你們看見過小貓家的鏡子嗎?這種鏡子叫做哈哈鏡。你們在凹進去的一面照一照,就會變成個巨人,可是在鼓起來的一面照一照,恐怕要變成一隻跳蚤了。

幼兒園教案《講故事》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體味故事寓意。了解逐一牽制的關系。

2:初步了解被字句的特點,嘗試使用被字句。

3:體會傳統民間故事的趣味。

二:教學准備

大書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

1)回顧游戲:出示老虎 棒子 雞 蟲子的卡片,與幼兒共同擺出四種事物互相制約的關系

2)討論:它們當中誰最強大?你覺得世界上最強大的是什麼?

3)出示封面,引出故事:這是一個老鼠嫁女兒的故事,老鼠爸爸想把女兒嫁給最強大的人,他會把女兒嫁給誰?

2:建構故事

遮擋大書,觀察與討論

1)第1-3頁 討論:老鼠女兒要出嫁了,它家裡發生了什麼事?老鼠爸爸滿意前來提親的人嗎?他為什麼要看書?猜猜他找到的最強大的人會是誰呢?

2)第4-8頁 討論:老鼠爸爸先後找到了誰?他們都有什麼強大的本領?

3)9-12頁 討論:老鼠爸爸決定將女兒嫁給誰?確定女婿人選後發生了哪些事?

總結:故事發生在哪裡?主人公式誰?故事的起因是什麼?老鼠爸爸是怎麼選女婿的?故事的結局如何?

3:閱讀文本

1)教師揭示大書文字,為幼兒完整示範朗讀

2)再次閱讀大書文本,幼兒跟讀,解釋一些傳統風俗,討論重點動詞的含義和運用

3)幼兒聽光碟跟讀

活動反思:

《老鼠嫁女兒》這則寓言以老鼠村長給女兒選女婿為線索,逐一展現了相互制約的種種事物,故事語言整齊,有句式重復,孩子們很喜歡,活動當中,孩子們表現出樂於表達的自己見解的好現象,在互相討論中,孩子們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見解,老鼠村長的幾次改變主意,孩子們通過觀察畫面,認真觀察,學會提煉語言進行表達,在語言的概括性上在這本讀本的學習上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孩子愛說,會說,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利用孩子們喜歡這一讀本作為切入點,提供各種平台,如:角色扮演區投放頭飾,木偶,收集不同畫風的讀本讓幼兒閱讀,以點帶面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

幼兒園教案《講故事》3

小猴有一節竹竿,當槍耍,當馬騎,很快就玩夠了,竹竿還能怎麼玩呢?」

小熊有一卷紙,疊手帕,疊青蛙,很快就玩夠了,彩紙還能怎麼玩呢?

大熊有一大團線繩,接花扣,翻花繩,很快就玩夠了。還能怎麼玩呢?

大家都問「怎麼玩」,被猩猩伯伯聽到了。猩猩伯伯說「咱們一塊兒做風箏好不好?」大家都說好。大家動手作風箏,小候劈竹篾,小狗剪紙,小熊拴線繩。風箏飛上天,大家多快活,人人都說真好玩!

教案: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和體驗故事情節中友好合作的快樂;敢於大膽表達自己意願。

2、理解故事內容,學習一些新詞和短句。

3、養成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活動准備: 教學掛圖五張,幼兒合作游戲三組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出示竹竿、紙、線繩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樣東西,看看是什麼?(一一出示)他們可以干什麼呢?誰來說說?

幼:……(個別幼兒簡單說說。)

師:小朋友真聰明,小動物們也想出了很多玩法,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怎樣玩的?

2、講述故事前半段

(1)出示圖片講述故事(從頭講述到「大家都問「怎麼玩」」,依次出示圖片1、2、3)

(2)理解故事學習新詞

圖一提問:

a、小猴是怎麼玩竹竿的?

b、它很快就怎樣了?

圖二提問:

a、小熊是怎麼玩卷紙的?

b、它很快就怎樣了?

圖三提問:

a、大熊大家多快活是怎麼玩線繩的?

b、它很快就怎樣了?

3、幼兒討論大膽發揮想像

(1)師:到底還能怎麼玩呢?請你們幫他們想想辦法?想好了和旁邊的好朋友說說。

(2)幼兒討論,教師注意傾聽觀察指導。

(3)個別幼兒代表說說自己的想法。

師:XX你來告訴大家,他們還可以怎樣玩?

4、講述故事的後半段

(1)師:我剛才還聽見xx說竹竿可以……,卷紙可以……線繩可以……你們的.辦法可真多,猩猩伯伯聽到了這件事也想了好辦法,我們來看看。

(2)講故事後半段(出示圖片4、5)

5、理解故事後半段。

提問:

a、猩猩伯伯想了什麼辦法?

b、小動物們怎樣做的?

c、風箏飛上天,大家心裡怎樣?

6、完整欣賞故事

7、給故事取名

師:這個故事真好聽,我們來給它取個名字吧!誰來取個好聽的名字?

(幼兒分別說,教師選個合適的名字。)

8、體驗友好合作的快樂

(1)提問:你們喜歡猩猩伯伯的辦法嗎?為什麼?

(2)教師小結:小動物們一個人玩真沒勁,猩猩伯伯帶領大家一起合作做風箏玩,大家多快樂呀!我們也要向他們一樣,大家一起團結合作玩游戲好嗎?

9、延伸活動:幼兒分組玩合作游戲。

(1)玩繩子

(2)玩拼圖

(3)……

幼兒園教案《講故事》4

活動目的

1.欣賞中國神話故事

2.學習講故事的技巧。

3.學慣用肢體動作表達意思。

4. 建立自信心。

活動准備

神話故事書。

活動過程

1.先給幼兒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再讓幼兒說說有沒有聽過其他神話故事。

2.請幼兒到圖書區翻閱神話故事的圖書,並選取一個最喜歡的神話故事。

3.分享完畢,鼓勵幼兒運用動作和聲音配合講述故事,增加趣味性。其他同學一起以掌聲表示鼓勵和欣賞。

4.分享完畢,老師選取一些有趣的神話人物,帶領幼兒扮演神話人物,例如扮演嫦娥奔月(活動時要引導幼兒認識到神話有別於現實

幼兒園教案《講故事》5

活動目標

1.猜猜講講變化的手指造型,喜歡玩手指游戲。

2.樂意參與手指編故事的活動,並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出故事情節。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樂意參與手指編故事的活動,並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出故事情節。

活動准備

事先准備一則用手指表演的小故事。

活動過程

1.玩手指.進入活動。

(1)老師的手指會說話,你們看,是什麼意思?像什麼?(像小棒、像辮子……)

(2)變變變(兩根手指),像什麼?(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雞嘴巴……)

(3)變變變(兩手合成空心圓),像什麼?(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

(4)老師做了這么多手勢.你會做什麼手勢呢?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

(5)誰願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

2.手指講故事。

(1)手指會變出各種東西,它還會講故事呢。教師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來了,看見一塊石頭,從石頭上跳了過去。小鴨子呷呷叫著走來了,看見石頭.從石頭旁邊繞了過去。小山羊高高興興地走來了,它沒有看到石頭,撞了一下,摔了個大跟頭.它爬了起來,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講的故事好看嗎?大家一起再來看看,邊看邊學一學,再想想小手講的是什麼故事。

(3)大家一起做一做、說一說小手講的故事,還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兒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4)整理故事,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5)誰願意來表演,聲音要響亮。(小朋友邊表演邊說。)

3.創編手指故事。

(1)還有誰會碰到這塊大石頭?他們又是怎麼做的呢?請你用手指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請大家來猜一猜。

(2)誰願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我們一起來猜猜你表演的是什麼意思?

(3)那這塊大石頭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擋著怎麼辦呢?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怎麼做?

4.完整地表演手指故事。

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頭》

教學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讓我真的是非常意外,當里全部50多個小朋友除了一個劉淇小朋友偶爾有小動作,別的朋友都是一直在全神貫注地聽,學,做,沒有人在自己玩或者干別的。

當時講完課評課時領導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我自己也比較滿意。

本次活動目標完成很好,但有一個地方出現了不應該出現的錯誤,是評課時一位老師提出來,「呷」字是一個多音字,在這里表示鴨子的叫聲,應該念ɡā。而我只是根據字形就直接念yā 。這是不應該出現的,以後的備課中一定要認真,對於自己認不準的字一定要查字典。我們園長在這次活動結束後還給我們每班發了一本字典讓我們有問題及時解決。

小網路: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話說:十指連心。

幼兒園教案《講故事》6

設計意圖:

這個故事運用誇張的文學手法,會引領孩子們走進一個美好的世界,讓他們在故事當中感受到音樂的神奇力量,故事中,美妙動聽的音樂竟然改變了狐狸和獅子凶惡的本性,學生通過看圖講故事進一步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萌發幼兒對藝術的熱愛。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能夠看圖講成簡單的小故事。

2、體驗音樂帶給人們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

梨子小提琴若干、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有一隻可愛的小動物要來了,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讓我們一起倒數五個數,歡迎它的到來好嗎?(師幼一起倒數迎接小松鼠的出現)

二、播放課件,逐幅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1、出示第一幅圖的上半部分,讓幼兒猜測講述。

師:瞧!它是誰呀?它手裡抱的是什麼?大家來猜一猜,小松鼠抱個梨會什麼呢?

2、出示第一幅圖的下半部分,讓幼兒邊看圖邊欣賞小松鼠用小提琴演奏的音樂。

師:小松鼠把梨子做成了什麼?咱們一起來聽一聽小松鼠用梨子小提琴演奏的音樂好嗎?(點擊響音樂,音符隨音樂的節奏緩慢出現)音樂好聽嗎?聽到這樣美妙的音樂,你想干什麼?這美妙的音樂傳到森林裡,森林裡的小動物會怎麼樣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3、出示第二幅圖,引導幼兒講述狐狸和獅子聽到音樂後的變化。

師:瞧! 狐狸在干什麼?獅子在干什麼?它們聽到音樂了嗎?美妙的音樂傳到了狐狸和獅子的耳朵里,大家猜一猜,狐狸和獅子聽到音樂後會怎麼樣?

4、出示第三幅圖,引導幼兒邊觀察圖片邊欣賞音樂。

都有誰被這美妙的音樂迷住了呀?(點擊音樂中斷,梨籽從小提琴上掉下來)咦?什麼東西掉下來了?小動物們看到掉下來的梨籽會怎麼辦?

5、出示第四幅圖上半部分,讓幼兒觀察講述。

師:瞧!它們拿梨籽做什麼了?

6、出示第四幅圖下半部分,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師:他們看到梨樹上結了這么多梨子,又會怎麼做呢?

7、出示第五幅圖,讓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師:都有誰在拉小提琴?森林裡的小動物都在拉小提琴,森林裡會怎麼樣?

三、完整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講述。

森林裡的小動物都有了一把梨子小提琴,你們想不想也得到一把梨子小提琴呀?今天誰能看著圖把這個故事講一講,老師也會送你一把梨子小提琴。

1、分組練習給同伴講故事。

2、每組請一個代表給大家講述。

3、請幼兒為故事起名字,只要幼兒起的名字適合故事內容,就讓幼兒用自己起的故事名字來講。

4、請個別幼兒在小提琴音樂的伴奏下,完整講述故事內容,注意提醒幼兒先講出故事名字。

四、欣賞小提琴演奏,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拿著自製的梨子小提琴,跟隨音樂演奏。

活動延伸:

1、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上的畫面內容,體驗和感受故事所表現的美好意境。

2、和幼兒一起欣賞用小提琴演奏的名曲,進一步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

幼兒園教案《講故事》7

活動目的:

家是幼兒生命的搖籃,是他們最溫暖、最安全的港灣,父母是他們最親近的人。母親給予孩子生命,更是孩子溫暖的依靠,母親是偉大無私的,感謝母親,讓孩子參與到感恩活動中,到學著體會愛,進而初步表達愛,萌發從關心親人到關心他人的意識,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奶奶、外婆阿姨等女性的節日。了解媽媽的工作和媽媽的喜好,喜歡媽媽。尊敬、關心媽媽,並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同時結合20xx年4月23日是第18個「世界讀書日」。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高尚。為了進一步激發全體師生、家長濃厚的讀書氛圍,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我們小一班開展了家長講故事比賽,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聽媽媽講故事」 。

准備:

1.歌曲磁帶,如《我的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等。

2.通知媽媽參加活動。

3.鮮花、禮品

具體事項

1.參賽對象:小一班全體家長

2.參賽內容:自選一則幼兒故事(講述時間限定2~3分鍾)。

3.比賽時間:20xx年3月7日上午9:30。

4.評比標准:10分制。

A.主題突出,故事內容健康有趣,符合兒童年齡特點。(1分)

B.普通話標准,語氣自然、流暢。(3分)

C.緊扣故事情節,語感豐富、語速處理得當,富有表現力。(3分) D.口齒清楚,表達連貫、完整,生動有趣。(1分)

E.精神飽滿,衣著得體、自然。(1分)

F.講故事時間為3~5分鍾。(1分)

活動流程:

1.引語:三月,迎春花開了,陽光一天天地明媚起來,在這春意濃濃的日子裡,我們小一班暖意融融,特地選擇了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時刻:3月8日,媽媽們相約來到了幼兒園,開始我們的慶祝活動。孩子們,3月8日是誰的節日呢?我們都知道今天是媽媽的節日。媽媽平時很辛苦,又要照顧我們,又要上班。我們今天要為媽媽過一個特別而又意義的節日!下面先請媽媽代表上來講話。

2.歌曲表演:《我的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

3.家長講故事比賽

4.互動游戲

5.由教師組成評委組,以打分的方式評出最佳表現獎10個,最佳風采獎19個。

3.由評委做頒獎嘉賓。

成果展示

1.新聞報道:各班班主任。

2.宣傳:廣播站、網站。

教學反思:

感恩是一個人的優秀品質。有顆感恩的心能夠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溫暖,也讓自己的心靈充實、純潔。幼兒期是人生初級階段,也是培養良好情感,促進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感恩對幼兒良好素質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它能激發幼兒的良好情緒,培養幼兒的樂觀性格和良好品德,是幼兒適應未來社會的重要素質之一。

閱讀全文

與幼兒講故事怎麼提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婚外情的人為什麼繼續保留婚姻 瀏覽:578
親戚說一家人幸福怎麼回答 瀏覽:502
數字558愛情含義是什麼意思 瀏覽:554
寫愛情的作品有哪些 瀏覽:976
愛情有代溝什麼意思 瀏覽:677
逐步納入事業單位編制是什麼意思 瀏覽:272
抖音里的美女像什麼 瀏覽:581
美女都做什麼工作的 瀏覽:661
上饒經濟開發區電瓶多少錢 瀏覽:879
故事光早教投影儀怎麼連網嗎 瀏覽:722
開超跑接美女是一種什麼體驗 瀏覽:388
柳州市婚姻介紹所在哪裡 瀏覽:503
婚姻無效的類型有哪些 瀏覽:620
婚姻殿堂有什麼說法 瀏覽:244
帥哥問美女吃飯了嗎怎麼回答 瀏覽:136
美女別怕窮快樂比什麼都好 瀏覽:413
如何去平衡才能更幸福 瀏覽:151
美女怎麼梳頭發又簡單又好看 瀏覽:531
小型農業小鎮怎麼發展經濟 瀏覽:673
河南省許昌經濟怎麼樣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