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即將上幼兒園,有關分離焦慮的4個小故事,記得講給孩子聽
孩子是去年8月31入園,剛好三歲半,回想起剛開始他哭得撕心裂肺的日子,我到現在還有些難受,因為他的分離焦慮持續了長達兩個多月。
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家庭獨自生活的地方,也可以說是很被動的,如果母子從來沒有分開過,孩子的分離焦慮會更長,反而那些自小就被爺爺奶奶帶大的,入園會更順利一些。
有人說入園的分離焦慮就好比是心理斷奶,可想而知,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個考驗。作為過來人,爸媽們可以提前給孩子講一些小故事,以此作為愛的連接。
這4個故事分別來自於繪本《看不見的線》、《魔法親親》、《我不想上幼兒園》和《小孩為什麼要上學》。
《看不見的線》
這個故事本來講的是一對雙胞胎在房間里睡覺,結果被雷聲驚醒,嚇得他們去客廳找媽媽。
媽媽告訴他們,即使我們不在一起,我們之間也是有一根線存在的,這根線的名字叫做想念,討論了半天,孩子們終於願意繼續回到房間睡覺。
這根線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存在於每個想念的人之間。線的一頭是我,另一頭是你。
雖然故事的場景和幼兒園無關,但是我覺得這個故事非常適合講給正處於分離焦慮的孩子聽。
告訴孩子雖然我們沒有一整天都待在一起,但是我們之間是有一根線存在的,它連接著你我。當我們看不見彼此的時候,那根線就出來了,當我們在一塊兒的時候,那根線就消失了。
當我們想念彼此的時候,扯一扯那根線就行了,給孩子講完,彷彿我們中間真的有那樣一條線,穿過窗戶,去到他的教室。
有時候,他在房間,我在客廳做事,他說,媽媽,那根線出來了,當我回到房間里的時候,他又說,媽媽那根線不見了。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特別美好的存在。
《魔法親親》
故事講的是浣熊寶寶不想離開媽媽去上學的故事,他很想在家裡玩,但是媽媽告訴他,「有時候,我們都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兒。」
後來,每次分離之前,媽媽都會在浣熊寶寶手心印一個親親,慢慢地,小浣熊感覺好多了,他可以放心的去上學了。
我們也可以在每次與孩子短暫分開之前,把孩子的手攤開,在他的小手心裡印一個親親,讓他包好,並且告訴他這個親親洗不掉,會一直陪著他的,直到下午放學媽媽來接的時候。
孩子也通常會說,媽媽,我給你也印一個親親吧,等他印完,我就開始像拍爽膚水一樣地拍打著臉,他也學我。
我問他,感覺好點了嗎,他說,好點兒了。其實,這個親親就像一個定心丸,讓孩子知道,媽媽的愛會一直陪著你,孩子多少會安心一些。
《我不想上幼兒園》
這個故事不用說,看標題就知道講的是什麼,每個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哭了,為什麼會哭呢?因為他們都不想上幼兒園,只想和媽媽待在一起。
其實大家也不用擔心孩子會因為這個繪本不想上幼兒園,我反而覺得這個故事是真的好,因為作者說出了孩子們的心裡話,就是不想去幼兒園,很少有繪本這樣。
當孩子分離焦慮的時候,我也會給他講,我小的時候也不想去上學,因為幼兒園的飯菜不好吃,老師同學們都不認識,但是到後來熟悉了,我就想去了。
有時候我也會問孩子,你是因為什麼原因不想去幼兒園呢?他就說,和你一樣。聽這個故事的時候,孩子很放鬆,每一頁代入感都很強。
承認孩子的感情,才更有利於一起面對分離焦慮,而不是一味地說幼兒園有多好,這樣會把孩子推向更無助的邊緣。
《小孩為什麼要上學》
去年12月的一個早上,爸爸抱著孩子去幼兒園,孩子說,「爸爸,你知道我有多不想去幼兒園嗎?」
那時候還不到4歲,說實話,聽到這句話我很心碎,但是孩子也很懂事,每天都會去上學。
他不止一次地問我,為什麼小孩子要上學?
我說,
因為學校里給的東西,家裡給不了,家裡沒有那麼多小朋友,
你3歲多了,可以去學校了,學校里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
你會認字嗎?不會認字就要去幼兒園學認字。
......
那時候,覺得這個問題是真的很難回答,每一種回答似乎都很不妥。於是,我給孩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小孩為什麼要去上學》。
這個繪本不是處理分離焦慮的,但是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講給孩子聽,它是以一個很有趣的方式告訴了我們學校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又要放兩個月的假期。
以上這4個故事,每一個都很有感情,也希望你可以講給孩子聽。
當然了,不能只依靠這幾個故事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主要還是父母心中的愛和不斷的鼓勵,並相信自己的直覺,孩子才會有更多的安全感。
我是@盛夏書香 ,家有4歲半孩子,更多入園問題,也歡迎你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孩子入幼兒園就是心理斷奶?我們能做些什麼?以下五個細節很關鍵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男孩要比女孩晚一年入園嗎?
有必要上幼兒園嗎?入園之前,父母應該做哪些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