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夏天歷史。可以追溯至夏商周,可以關於夏天發生的事情或解決夏天所帶來的問題的歷史故事。
魯武公九年(枝碼猛公元前817年)春天,魯武公與長子公子括、少子公子戲一同西行朝見周宣王。周宣王喜愛公子戲,想要立公子戲為魯國太子。周朝大夫樊仲甫(亦稱樊穆仲、仲山甫、仲山父)勸阻周宣王說:「廢長子立少子,不合於禮;不合於禮,必然觸犯王命;觸犯王命,必然誅滅他;所以發布命令不能不合於禮。命令不能實行,政治就沒有權威;實行命令而不合於禮,人民將背棄君上。以下事上,以少事長,是合於禮的做法。現在天子為諸侯立嗣,立其少子,這是教人民犯上。如果魯國聽從您的命令,諸侯效仿您的做法,那麼先王之命將阻塞難行;如果魯國不聽從您的命令,您因此誅伐魯國,那麼您這就是自己誅伐先王之命。此事,您誅伐也是失誤,模仿不誅伐也是失誤,天子您還是慎重考慮吧!」周宣王不聽,終究還是立公子戲為魯國太子。[1-2]
魯武公九年(公元前817年)夏天,魯武公從周朝回到魯國後去世,公子戲繼位,是為魯懿公。[3]
擁立為君
魯懿公九年(公元前807年),公子括之子伯御與魯國人攻擊弒殺魯懿公,自立為君,史稱魯廢公。[4-5]
魯廢公十一年(公元前796年),周宣王率軍討伐魯國,殺死魯廢公。魯廢公死後,周宣王詢問魯國公子中有誰能夠訓導諸侯,要讓他擔任魯國國君。樊仲甫說:「魯懿公之弟公子稱,莊重恭敬地猛橋事奉神靈,敬重老人;處事執法,必定咨詢先王遺訓以及前朝故事;不抵觸先王遺訓,不違背前朝故事。」周宣王說:「擁立公子稱,他必能訓導治理好他的百姓。」於是在夷宮擁立公子稱為魯君,是為魯孝公。[6-7]
魯孝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69年),魯孝公去世,其子弗湟繼位,是為魯惠公。[8]
惠公46年卒,因太子年幼,由庶長子息姑攝政,即魯隱公。以次年(前722年)為隱公元年,《春秋》紀錄開始。
隱公五年(前718),在棠地觀看捕魚。八年(前715),與鄭國交換天子所賜之封邑太山的枋和許田。[2] 隱公十年(前713),魯國聯合齊、鄭攻打過宋、許兩國。在其中幾場戰役中,公子揮都立了大功,這樣就導致了公子揮在魯國的專權。十一年(前712)冬,公子揮來見隱公,他神秘地屏退左右,然後對隱公說:「主公當了這么多年國君,國家非常安定,老百姓也都非常富足,滿朝文臣武將沒有不聽從您的。現在太子允已經長大了,依我看,我最好還是趁早為您把他除掉,您好安安穩穩地繼續當您的國君,也讓我當個太宰,好嗎?」魯隱公聽了,非常驚愕地說:「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太子允要當國君是先君的命令呀!我不過是因為太子允年幼的緣故,才代他做了十幾年的國君,現在太子允確實已經長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個地方修建房子,將來好在那裡養老送終。至於國君之位,我已經決定還給太子允了。」[3-4]
公子揮害怕公子允聽到這個事之後殺了他,反而向公子允說隱公的壞話誣陷隱公想要除掉公子允真正做國君,並請求讓自己殺掉隱公。公子允聽信公子翚之話,於是同意公子揮請求去殺隱公。[5] 魯隱公做公子時,曾與鄭國作戰,被鄭國俘虜,賄賂了鄭國大夫尹氏才得以脫身,所以隱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園子里,時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裡。羽父就趁隱公去祭拜時率軍把隱公給殺了。公子允上台,即為魯桓公,為了掩人耳目,桓公和公子揮又下令討伐蒍氏弒君之罪,最後找了個替罪羊擋了過去。至於魯隱公,因為不是正式國君,也就沒有舉行喪禮。而是草草埋葬了事。
魯隱公十一年(前712),羽父(公子翚)勸魯隱公殺死公子允(魯桓公),魯隱公不同意,羽父(公子翚)擔心此事泄密後對自己不利,就污衊魯隱公欲對公子允(魯桓公)不利,勸公子允(魯桓公)殺魯隱公,十一月,羽父(公子翚)派人殺死魯隱公,立公子允為君,是為魯桓公。[2]
魯桓公三年(前709年),娶齊襄公妹妹文姜為夫人。[3]
魯桓公六年(前706年),文姜生公子同(魯庄公)。[4]
魯桓公十八年(前694年),魯桓公與夫人文姜到齊國,齊襄公與文姜通姦,魯桓公知道後怒斥文姜,文姜告訴了齊襄公此事。四月,齊襄公灌醉魯桓公,派公子彭生為魯桓公駕車,魯桓公死於車上。事後迫於魯國壓力,齊襄公殺公子彭生。
2. 夏商周時期的傳說故事或民間傳說……
1、後羿代夏
啟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歡飲酒、打獵、歌舞,而疏於朝政。啟死,其子太康繼位,也沉湎於聲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內部矛盾日趨尖銳,外部四夷背叛。
東夷族有窮氏首領後羿看到夏王朝內部矛盾重重,借太康外出狩獵數月不歸之時,乘機掌握了夏的政權。太康死後,其弟仲康繼位,仲康勢弱,當了傀儡。
仲康死後,其子相繼位。後羿把相趕走,自己當了國王,這就是史書上稱作「太康失國」和「後羿代夏」的故事。
2、昭穆嬉遊
昭穆嬉遊的昭穆指的是周朝時期的兩位君主,周昭王和周穆王二人。這二人喜歡遊山玩水,到全國各地去遊玩,傳說周穆王曾經還到了昆侖山西王母國,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由於這兩人在位期間不理朝政,導致周朝國力衰落。
3、酒池肉林
商紂王是商朝的末代帝王,他整日胡作非為,不盡心朝政,是中國有名的暴君。為了懲罰那些反對他的人,他採取了很多的酷刑。他還輕信寵妃妲己的讒言,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
不僅如此,紂王還大興土木,建造了許多華麗的宮室。為了供自己玩樂,紂王還建造了宏偉的鹿台。鹿台高千尺,寬三里。
按照姜子牙的預計,這個工程要完工需要三十五年,足見其工程之浩大。紂王命北伯崇侯虎監造鹿台,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歷時兩年四個月。三十五年的工程,僅用兩年四個月便完工,紂王的搜刮民財之重,可見一斑。
紂王的生活越來越糜爛了,他還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裝滿池子,把各種動物的肉割成一大塊一大塊掛在樹林里,這就是所謂的「酒池肉林」,以便一邊遊玩,一邊隨意吃喝。同時又叫祼體男女互相追逐嬉戲,生活靡爛荒淫至極。
紂王的暴行終於得到了報應,最後商朝就在他手裡滅亡了!
4、周公吐哺
周公的封地在魯國,因為他要留在京城處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兒子伯禽長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魯國去做國君。
伯禽臨走的時候,問他父親有什麼囑咐。周公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當今天子的叔叔,你說我的地位怎麼樣?」
伯禽說:「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說:「對呀!我的地位確實很高,但是我每次洗頭發的時候,一碰到急事,就馬上停止洗發,把頭發握在手裡去辦事;
每次吃飯的時候,聽說有人求見,我就把來不及咽下的飯菜吐出來,去接見那些求見的人。我這樣做,還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這兒來呢。你到了魯國,不過是個國君,可不能驕傲啊!」
伯禽連連點頭,表示一定記住父親的教導。
5、烽火戲諸侯
褒姒不愛笑,周幽王想出各種辦法讓她笑,但褒姒始終不笑。周幽王設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敵人來到就點燃烽火召集援兵。
有一次,周幽王點燃烽火,諸侯都率兵趕來。諸侯到後卻發現沒有敵人,褒姒看到諸侯驚慌失措的樣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興,因此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不再相信,漸漸不肯應召而來。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國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點燃烽火召集諸侯援救,諸侯卻沒有前來援救。犬戎最終在驪山之下殺死周幽王,俘虜褒姒,西周滅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烽火戲諸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周公輔成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酒池肉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昭穆嬉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太康失國
3. 歷史上「最熱的夏天」,氣溫超44,京師曬死萬人,具體有何故事
乾隆八年,氣溫驟然升高,不僅是北京城,天津、山西等地的溫度也如此,乾隆皇帝在皇宮中,自然也感受到了這份酷熱,他立即命朝廷岩則官員給出一個說法。但是這種百年一見的反常天象,一時間根本查不出緣由,皇宮內陷入滾燙的熱潮當中,京城的製冰師傅用硝石製冰,一批批冰塊被送進宮。
乾隆的後宮也不安定,嬪妃們的衣著大多分為幾層,在這樣的天氣下,很多妃子都熱得昏了頭。當宮外的冰塊運進來之後,乾隆命人將冰塊放入納涼殿,妃子們直接將床搬到了此處,身上的酷熱才得以緩解。
商鋪的商人們全都閉門不出,躲在家裡避免太陽的暴曬,一時之間,剩下的商鋪寥寥無幾。窮苦人家因為生計不得不出門勞作,但因為溫度過熱,且人的身體經過暴曬之後得不到水分的補充,無一例外都被活活熱死了。勞作的農戶面對暴曬的天氣,以及莊子里的土地也是一籌莫展,官員們也只能待在衙門里不敢出門,一時間人心惶惶,可以說雖然沒有混亂,但壓抑的氣氛很濃厚。
4. 歷史上的大暑節氣里發生過哪些故事
螢火蟲映出吏部尚書、權相的生日禮物不翼而飛
螢火蟲映出吏部尚書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記的在孩提時代,盛夏村外的玉米地里,有很多一閃一滅的光亮,猶如一盞盞神秘莫測的明燈,那就是螢火蟲發出的光亮。東晉時代,南平新洲(今湖南津市)有一個叫人車胤的,字武子,自幼聰穎好學,勤奮不倦,博學多通。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時間背誦詩文。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自此學識與日俱增。《三字經》說:「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及至年長,風姿美妙,聰明機靈,敏捷有智慧,在鄉里之間很有聲望。後來步入仕途,官至吏部尚書。他為人公正,不畏強權,因向皇帝舉報驕矜放盪的會稽王世子司馬元顯,被元顯逼令車胤自殺而死,他臨死前大怒道:「吾豈懼死哉?吾求一死以露權奸耳!」死後朝廷非常痛惜。
權相的生日禮物不翼而飛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這首七言絕句是《水滸傳》中綽號為「白日鼠」的白勝所吟唱的一首詩,由此而引發了一件驚天大案——智取生辰綱。
綱,指成批運輸貨物的組織,如茶綱_鹽綱_花石綱。北宋權相蔡京假公濟私,在朝中大興花石綱,鑄九鼎,建明堂,修方澤,立道觀,大興土木徭役,修建華麗的艮岳。天下百姓窮不聊生,怨聲載道。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鄲大名縣)知府梁中書搜刮民脂民膏,孝敬其岳父蔡京生日禮物,價值十萬貫的金銀財寶,名曰「生辰綱」。命令麾下的提轄楊志押運十萬貫生日禮物,於六月十五日蔡京生辰之時,送到東京汴梁慶壽。陰歷的六月十五日正值大暑時節。這一情況被山東好漢晁蓋、吳用等獲知,決定在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東南16里處的黃泥岡截取這批寶物。
押送生辰綱正是中伏天氣,烈日炎炎,酷暑難當。《水滸傳》載:「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雲彩,其日十分大熱。古人有八句詩道:『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紅爐中。五嶽翠干雲彩滅,陽侯海底愁波竭。何當一夕金風起,為我掃除天下熱。』」楊志為了順利完成任務,一路上可以說是處處小心,事事留意。開始還是趁涼行路,後來到了「人家漸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帶,為安全起見,改為天正熱時趕路。這本是順應地勢的防範之策,怎耐天氣酷熱、擔子沉重、山路難行,他又不講究方式方法,「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軍漢們「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聲載道。楊志與老都管、虞侯及眾軍士的矛盾日益加深。眾人不顧楊志的阻攔,強行在黃泥崗的松樹林里歇息。而對面的樹林里,晁蓋等人扮作一夥棗販子也在那裡休息。若是真的真槍真刀的干,晁蓋未必能勝楊志,怎奈吳用有妙計。此時,白勝挑著兩桶酒,嘴裡唱著那首著名的歌謠出現了。楊志手下的軍漢們口渴難耐,垂涎欲滴,欲買酒解渴,但是當即被警惕性極高的楊志阻攔。白勝欲擒故縱,立刻表示不賣了。然後由晁蓋等人過來先吃掉一桶,一則表明此酒無葯,讓楊志放鬆警惕,二則借舀酒作掩護,前一瓢裝做要佔便宜,後一瓢下葯。而白勝追這個,奪那個,竟和平常小販賣酒一樣,毫不露破綻。這樣一做戲,楊志也不由得有點相信這是好酒了,於是同意買。但白勝又一次欲擒故縱,一個勁兒不賣,這就徹底麻痹了楊志的警惕心理,終於全被蒙汗葯麻倒,眼睜睜看著生辰綱被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