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董仲書的故事
董仲舒,生於公元前179年,死於公元前104年,廣川人(今河北棗強縣東北廣川鎮)。年少時即開始學習、研究《春秋》學,至孝景帝時為博士。當時,董仲舒的名氣已非常大,他的學生很多,弟子只能按師從時間的長短來依次傳授,有的學生甚至根本就沒有見過他的面。董仲舒治學非常嚴謹,據稱,曾「三年不窺園」。他的所作所為,也嚴格遵從禮儀規范,所以受到了普遍的尊重。故漢武帝即位後, 令各州郡推舉賢良、文學之士,董仲舒以「賢良」而被推舉,且為當時「舉首」。關於董仲舒以賢良對策的具體內容,即後來所謂的「天人三策」,《漢書·董鎮源棗仲舒傳》中有詳細記載。對策後,董仲舒被封為江都相,事奉易王,易王一向驕橫,且好武力,董仲舒以禮義勸誘之,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且受到了他的敬重。董仲舒善言災異,推諸行事,據說效果頗佳。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時遼東高廟、長陵高園發生災變,董仲舒在家中推演其意,草擬了一份奏章,還沒來得及上奏,被主父偃御拆看到了,非常嫉恨,就把他的奏章偷出裂空來交給皇帝。皇帝召集諸儒討論其內容,其中有董仲舒弟子呂步舒,他不知道此奏章為老師所作,認為純粹一派胡言。董仲舒因此被交從吏議,分當處死,後被赦免。從此,董仲舒不敢再談災異。後來,董仲舒再遭公孫弘陷害,為剛愎自用的膠西王之相,膠西王知其為大儒而善待之,沒過多久,董仲舒終因懼獲罪而辭官歸家,從此一心著述。
2. 創新儒學的董仲舒三年不窺園的故事
創新儒學的年幼時就非常的聰明,常年沉迷於聖經賢傳之中,達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用來說他一點也不為過。
董仲舒惠施多方,其書五車。他以「三年不窺園」的精神學習知識,終成鴻儒大師。
董仲舒天資聰穎,三歲就能背詩寫字。雖然他生在富貴之家,可董太公從未嬌慣他,四五歲時就循規蹈矩地管教他,七歲就上學堂念書了。《春秋正義》、《公羊義疏》兩書記載,將《春秋》傳卜商(字子夏),卜商授予公羊高,高傳子平,平傳子地,地傳子敢,敢傳與子壽。《孝經》說,子夏傳與公羊氏五世,董仲舒、胡毋生同為子夏六傳弟子,都是公羊壽的學生。當時廣川國與齊郡中隔平原郡,公羊壽為齊郡人,小時候董仲舒就赴齊國向公羊壽學習《春秋》,學習孔子的儒學。
董仲舒在董學村接受了相當於小學和中學的教育。董仲舒在董學村接受了很長時間的學校教育,也在此自學過。隨著年齡的增長,董仲舒的求知慾愈見強烈。他讀書的范圍很廣,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等各家的書都讀。
董仲舒受先秦時代知識分子觀念的影響,滿懷抱負,志在治國平天下,願使滿腹經綸化為治國安邦的韜略或國策,使天下百姓備受其智慧的恩澤。
董仲舒熟讀涉及天下藏書,以酬報國之志。在他所讀的書中,董仲舒認為《春秋經》是最適宜治國安邦定天下的。《春秋經》實質是一本記載魯國歷代帝王治國成敗的經驗和教訓的書。所以,董仲舒從小就熟研《春秋經》,以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董仲舒少年時酷愛學習,成績之優秀在董故庄一帶是出了名的。他讀起書來常常忘記吃飯。董太公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冥思苦索了好幾天,終於想出了一個高招,在宅後修築一個小花園,這樣可以讓孩子到花園散散心歇歇腦子。第一年,董太公一邊派人到南方學習,看人家的後花園
是怎麼建的,一邊准備磚瓦木料。宅基地不小,花園可蓋得大一些。頭一年蓋,園里綠草如茵、花香鳥語、蜂飛蝶舞。他姐姐次邀他到園中玩,他手捧竹簡,只是搖頭,繼續看竹簡,學習孔子的《春秋》,背誦先生布置的詩經。
第二年,小花褲亮園里建起了假山。鄰居、親戚的小孩都去
假山上玩。小朋友們叫他,他連動也不動。他低著頭,用筆刀在竹簡上刻寫文章,頭都顧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後花園建成了。親戚朋友鄰村的百姓紛紛攜兒帶女前來觀看。胡困寬父母叫他去玩,他只是點點頭,仍未理睬。尺祥八月十五是合家團聚的日子,晚上董仲舒全家人都在吃月餅賞月,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見董仲舒的蹤影。他母親急忙派人去找,到書房一看沒有,原來董仲舒趁家人在賞月之機,又到董學村去找先生公羊壽研究詩文去了。
史記「三年不窺園」的典故即由此而來。也有「三年不窺園」的其他說法。有的說,董仲舒舉家南遷到長安,因為他從小研究儒學,精通《春秋》。當時提倡儒學,下了一道令,即不懂儒學的人不能當官。
在後來董仲舒講學的時候,在講堂里掛上一幅帷簾,他在裡面講,弟子在簾外聽,只有資性優異,學問不錯的弟子才能夠登堂入室,得其親傳。其餘弟子皆按受業的先後和深淺,在門下轉相傳授。因此有的學生慕名而來,師從一場,連見上董仲舒一面的願望也沒實現。可見其聲譽之高,氣派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