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歷史故事的節目
1、《百家講壇》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2001年7月9日開播的講座式欄目,欄目宗旨為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
選擇觀眾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
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醫學、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並較多涉及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具有科普歷史知識及深入點評講解的作用。
《百家講壇》欄目一貫堅持「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欄目宗旨,欄目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讓專家通向老百姓的橋梁」,從而達到普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 2、《老梁故事匯》 是山西衛視一檔與眾不同的脫口秀節目,2010年開播,通過調侃時下社會熱點,將觀眾帶回到與這些熱點相關的老故事中,在古今中外中跳進跳出、大開大合的講述中,讓觀眾在故事中里體味變化的時代和不變的真情。
《老梁故事匯》(原為《英達故事匯》)是山西衛視一檔與眾不同的脫口秀節目。每周一至周五19:30播出,每周三21:45播出《老梁故事匯》45分鍾加長版。
2016年7月15日,因播《築夢路上》,播出時間改為八月一日18點繼續更新。 3、《萬家燈火》 廣東公共頻道載著傳播幸福的主旨,帶著體現媒體良知的自覺,廣東電視台公共頻道隆重推出全新真情故事講述類欄目《萬家燈火》,從2011年5月16日起,每周一至周五晚21:30,著名演員林星雲為您帶來好聽得不可思議的故事! 火,燃燒著驅散黑暗的力量;燈,照亮著需要慰藉的心靈;在 *** 強調「百姓尊嚴」的2011年,在百姓關注「幸福社會」的2011年。
順應時勢推出《萬家燈火》欄目:講述感動和溫暖人心的百姓故事,關注普通人特別是弱勢群體的生命強音,傳遞尊重、關愛、感恩的人生價值,助力中國走向幸福社會! 4、《大國崛起》 是由周艷執導的12集歷史題材電視紀錄片,於2006年11月13日在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首播。 該片記錄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九個國家相繼崛起的過程,並總結了國家崛起的歷史規律。
5、《中國記憶》 是央視出品的一個紀錄片。由《CCTV-10中國記憶》攝制組著。
本書主要為收集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國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萬家燈火 網路-老梁故事匯 網路-百家講壇。
1、《百家講壇》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2001年7月9日開播的講座式欄目,欄目宗旨為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選擇觀眾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
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鎮橡、醫學、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並較多涉及中國歷史、中國文化。
具有科普歷史知識及深入點評講解的作用。
2、《經典傳奇》
《經典傳奇》是一檔大型的歷史人文故事節目,開播於2010年2月1日,由大陸橋文化傳媒集團傾心打造,在江西衛視首播。
故事選題集中在重大歷史問題,時代人御指旁物,動人心魄的政治軍事斗爭,以及離奇事件。
該節目將繼承《傳奇故事》的人性化講述,同時力求新的突破。內容具有《傳奇故事》加美國《探索》紀實的新鮮風格。
3、《大揭秘》
《大揭秘》,是一檔旨在提升湖北衛視品質而特別打造的講述式揭秘類人文專題節目。旨在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另眼」去看大人物、大事件、大歷史,帶給觀眾一個個震撼的發現。
4、《歷史那些事》
《歷史那些事》是由徐晉非執導,鍾文斌、胡藝瀟、母焌成、楊澍主演的歷史文化紀錄。
《歷史那些事》以八個獨立的歷史故事展現,涉及歷史人物、歷史典故、冷兵器等諸多方面,全方位展示中國歷史的浩瀚鮮活。
5、《你好!歷史君》
《你好!歷史君》是山東衛視與亞歌文化聯合出品於2016年3月推出的一檔歷史文化類喜劇季播節目。
每期節目趣味解讀一個歷史朝代,通過情景喜劇等形式對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或者歷史事件,做細節上的解讀和補充,展現一個個更為立體、鮮活的歷史形象。
《前清秘史》:
這是一部採用情境再現形式拍攝的24集歷史電視紀錄片,不同於以往的所有歷史紀錄片,是獨創的一種敘事樣式的新品種,開辟了我國歷史專題紀錄片的嶄新形式。
它使用「尤小剛秘史劇系列」的所有素材和新拍攝的真人演繹再現歷史情境,並加入大量歷史遺跡、歷史文檔,講述了明清兩代自明朝萬曆至清朝雍正共9位皇帝、579位歷史人物、236個歷史故事。
《前清秘史》從現代歷史研究的高度、人文主義的立場,大膽地以歷史資料、歷史遺跡、歷史檔案與以往四部「秘史」電視劇影像素材相結合,以真人演繹再現歷史情境。
在尊重公認史實的前提下突出爭議性和揭秘性,解讀歷史、探究歷史政治風雲和宮廷秘史,展示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皇朝——清朝前期皇帝濃墨重彩的歷史畫卷和豐滿真實的人物群像,開辟了歷史紀錄片的嶄新形式。
(1)老梁故事匯二戰義大利怎麼坑隊友擴展閱讀:
《前清秘史》劇情簡介:
《前清秘史》以正史為綱,引用了大量的野史,這樣好看、好聽了,也就把歷史研究得透了。
而且這個紀錄片還有一種特別的魅力,就是在片中起主導作用的主持人李亞平先生,他解說語言幽默,對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解讀是多元的、開放的。
他的敘述是推動整個片子發展的動力,具有很多的歷史知識和觀點,比較突出的是對我們的歷史和民族文化進行的反思,多元地讓大家進行思考。
它已經不是單純代表勝利者對往事的回憶和評價,也代表著當年的失敗者以及後人的一些看法,有不少設問不做主觀的結論,是製作單位強大自信的表現。
② 從節目名嘴到身敗名裂,所有節目被下架,老梁退圈實際原因是啥
提起節目名嘴,當年的老梁可是首屈一指。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和另闢蹊徑的風格成功脫穎而出,收獲了一大批觀眾的目光,火遍大江南北。只是火了之後的老梁似乎飄了,越來越放縱地批評這個批評那個,這也就算了,他還做出批評不該批評的人物的舉動,導致被封殺。
老梁因為一張嘴走紅,也因為一張嘴跌落谷底,從他的經歷可以看出他原本就是一個品德不怎麼樣的人,雖然他學識還算豐富,但他德不配智。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最懂的寵辱不驚,越登高越謹慎,絕不會因為追捧就飄飄然,更不會隨意批評別人,因為批評別人本身就是一種很low的行為。
③ 老梁故事會
老梁·故事匯
《老梁故事匯》(原為《英達故事匯》)是山西衛視一檔與眾不同的脫口秀節目,2013年播出時間為每天的18點00分。[1]通過調侃時下社會熱點,將觀眾帶回到與這些熱點相關的老故事中,在古今中外中跳進跳出、大開大合的講述中,讓觀眾在故事中里體味變化的時代和不變的真情。
節目簡介編輯
老梁故事匯2012
欄目名稱:老梁故事匯
節目類型:互動式娛樂脫口秀節目
每集時長:30分
對白:國語
節目名嘴:梁宏達(老梁)
播出平台:山西衛視
播出時間:每天晚6點~6點30分(全程30分鍾)[2](自2012年1月1日起改版播出新欄目,重播以前錄制的欄目)。[3]
2前言編輯
《
現場圖集[4]
老梁故事匯》(前身是《英達故事匯》)是山西衛視第一檔以名家名字命名的互動式娛樂脫口秀節目。每天晚6點30分以日播形式在山西衛視推出。名嘴老梁傾情加盟,一張利嘴說盡天下奇事,趣事,新鮮事。每天一個故事,每晚一段傳奇。探究撲朔迷離的懸案,揭開匪夷所思的真相,慨嘆曲折離奇的命運,講義妙趣橫生的傳說。
《老梁故事匯》梁宏達邀您一起談古論今,舊事新說。 《老梁故事匯》是一檔為老梁度身打造的脫口秀欄目。根據老梁知識淵博,風趣幽默的特點,《老梁故事匯》講述的內容幾乎無所不包,體育,娛樂,時事,歷史。只要有故事的地方,就有老梁。但於傳統故事講述類節目不同的是,《老梁故事匯》的故事將更加好玩,觀點將更加犀利。他不單單是講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背後不被人們注意的真理,講故事中涉及到天南海北的各種八卦知識等,觀眾都將在節目中看到。
《老梁故事匯》從老梁的角度,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解讀世界、社會的另類觀點,「覺得有道理就琢磨琢磨,沒道理就圖一樂,不落俗套,不那麼沉重,目的就是讓大家放鬆,增添點生活情趣。」老梁似乎天生就是個說話的機器,沒有架子,沒有說教,就這樣如拉家常般的對話,卻總讓人覺得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3節目定位編輯
結合時下民生關注熱點,講述古今中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動人故事。
4節目特色編輯
內容
節目內容的選擇上,區別於其它故事類節目的現代民生題材,而是側重在過去發生的老故事上。老故事的魅力就在於不被人熟知,但是老並不等同於陳舊。本節目擯棄司空見慣的陳詞濫調,講述者梁宏達用其最獨特的視角,最具特色的幽默口吻,拍案說「史」。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段段嘆為觀止的傳奇,將熟知的過往歲月信手拈來,歷史傳奇和當今現實完美結合,古今中外跳近跳出、打開大合的講述,相互映照,讓觀眾在懷舊中感受老故事的魅力。
形式
節目首次將聽故事的人引入現場,與故事講述者進行互動,打破了以往文化講述類節目的單一形式, 在講述和評說中,有效使用各種影象資料,言之所指,視物即到,滿足觀眾的視聽需求,並由此呈現出一副溫馨的講述老故事的畫面。
5節目宗旨編輯
老梁故事匯節目經典主持照(4張)
本節目宗旨不僅僅在於講一個好聽的故事,而是勾連時下熱點闡述觀點或道理。使觀眾在飽耳福,長知識後,對故事本身意義也有所收獲,從而加強節目的貼近性和價值性。
《老梁故事匯》中梁宏達用說書人的口吻和以其博學幽默的特點和特有的社會影響力,成為國內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此次坐鎮《老梁故事匯》,其自身所具備的幽默、博學、雄辯等優勢,將會得到更大的發揮和展現。
梁宏達用說書人的口吻更通俗幽默的進行談古論今,增加觀眾對節目的接受程度,從而使《老梁故事匯》達到既娛樂於人,又教化於人的最終目的。
6主持人編輯
老梁,原
老梁
名梁宏達,知名體育節目主持人,精通京劇、相聲、大鼓、象棋等傳統才藝,並擅長說書,師承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連麗如。
1972年2月20日出生在黑龍江省綏化市蘭西縣。
1992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新聞專業,進入某正統媒體當記者。
1995年加盟《當代體育》 、《當代歌壇》雜志,並將這兩本雜志辦得如火如荼。後來在廣播電視業嶄露頭角。
2003年,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直播中國》、《體育沙龍》、《新聞觀察》的主持人。
2004年,直播雅典奧運會。
2005年,兼教育電視台《第一觀察》主持人。中國教育電視台評論員等職,並主持多檔時事評論節目。 後來主持了多個電視、廣播等體育類、財經類、時事類節目。
2010年,山西衛視《老梁,故事匯》,周一至周五每晚18:28分播出。
一直以來,老梁以其伶俐的口齒,獨道的見解,使他的所錄制播出的節目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與贊揚。
④ 老梁故事匯中的精彩故事3篇
《老梁 故事 匯》(原為《英達故事匯》)是山西衛視一檔與眾不同的脫口秀節目,通過調侃時下社會 熱點 ,把觀眾帶回到與這些熱點相關的老故事中,在古今中外中跳進跳出、大開大合的講述中,讓觀眾在故事中體味變化的時代和不變的真情。該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老梁故事匯中的精彩故事,歡迎閱讀!
老梁故事匯中的精彩故事1:
一雙筷子看人,說得真准
與一朋友吃飯,恰好父親來看我,便接來一起吃。父親寡言,飯間一直靜靜地聽我們聊天。
回家的路上,父親說:“你這個朋友,不可深交”。
我愕然,這個朋友是因生意認識的,合作過幾次,印象還不錯。
父親說:“從吃相看,基本可以估摸出他是個怎樣的人。他夾菜有個習慣性動作,總是用筷子把盤子底部的菜翻上來,劃拉幾下,才夾起菜,對喜歡吃的菜,更是反反復復地翻炒,就好比把筷子當成鍋鏟,把一盤菜在盤子里重新炒了一次。”
我不以為然:“每個人習慣不同,有的人喜歡細嚼慢咽,有的人喜歡大快朵頤,不可苛求。”
父親搖搖頭說:“如果一個生活困窘的人面對一盤盤美味佳餚,吃相不雅可以理解,可你這位朋友本是生意之人,物質生活並不困苦,如此吃相,只能說明他是個自私、狹隘之人。面對一盤菜,他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用筷子在盤子里翻來覆去地炒,如果面對的是利益的誘惑,他一定會不擇手段占為己有。”
接著,父親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
父親5歲時,爺爺就去世了,孤兒寡母的日子過得極為窘迫,常常飢不果腹。有時去親戚家做客,奶奶會提前反復叮囑父親:“兒啊,吃飯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吃相,不能獨自霸佔自己喜歡吃的菜,那會被人恥笑的。我們家窮,但不能失了禮節。”
奶奶的話,父親銘記於心,即使面對滿桌美味佳餚,他也不會失態,總能控制有度。
末了,父親意味深長地說:“不要小瞧一雙筷子,一個小小的細節,可以看出拿筷子者的修為和人品。”
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應證了父親的話,為了一點蠅頭小利,那位朋友果然棄義而去。
從那之後,我一直謹記父親的話,一個人的一生,誘惑何其多,但要時刻對慾望加以節制,好的東西,更不能占為己有,要與人分享。
提煉做人的品質,應從一雙筷子的節制開始。
老梁故事匯中的精彩故事2:
老梁故事匯中提到的阿城故事!
阿城,距哈爾濱約23公里處,史稱“金上京會寧府”。
我的原籍就在阿城,小時候經常去祖奶奶家裡玩。就在我們屯子邊上有一棵老榆樹,很粗,估計怎麼也得有幾百年的樹齡了。那時我經常跟著一幫小長輩,去樹下玩。記得我剛開始見到這棵樹的時候,我還很奇怪,因為這棵樹一半是枯枝,另一半是茂葉。在枝葉茂盛的一側掛慢了紅布條,遠遠看著有些詭異。有膽子大的經常爬到枯枝一側,上面有個小樹洞,剛好能容下一個小孩。我很早就聽說這棵樹是有故事的,回老家之前我就想好了,一定要整明白是怎麼回事。
屯子里的老人我跟他們嘮不到一起去,都是我祖爺爺輩的,老家的規矩大,像我這樣的重孫子輩的,見到老人都得磕頭,我都磕煩了,沒事我都繞著他們走,免得腦瓜門子起包。再往下,年輕一點的人,好像對這棵樹都不太了解,每次我問到老榆樹的事情時,人家都輕描淡寫的說:啊,那是干媽樹。然後就不多說了。
我這個人是屬“鎬頭”的,只要是好奇的事,我總要刨根問底,不整明白了我睡不著覺。可惜這個精神沒體現在學習上。
因為那時農村沒有什麼娛樂生活,吃完了飯,沒事了就總有些人聚在村頭嘮家長里短,也有不少的老人坐在那抽煙袋,閑嘮嗑。我悄悄的也湊了過去,就蹲在旁邊聽。聽著聽著我就插一句,不過我是盡量往老榆樹那邊引,果然,這幾個老人領上了道,話題就轉移到了關於老榆樹的 傳說 上面。
那是老早以前,有一年夏天,響晴的天,平地就突然颳了一陣大風,當時大夥正在地里幹活呢,有眼尖的就喊道:快看!老榆樹那是啥?大夥一聽就都抬頭看,就見老榆樹上面好像是落了個什麼東西?因為有樹葉遮著,當時又離得遠,大夥誰也沒看清樹上是啥,只能看到有個黑呼呼的東西附在最大的那個樹杈上。大夥瞅了半天誰也沒敢過去,村裡有個姓白的小伙,年輕氣盛的,他沒管那套,手裡拎了個被地的鏟子就過去了。地里的人遠遠的就看著他到了樹下,就見他站了一會兒,又用鏟子往樹上捅了捅。就在這時,就見他像燙著了一樣轉身就往回跑。等他也跑到地頭了也栽那了。大夥過去一看,都嚇壞了,就見這姓白的小伙,滿身都是小蛛蛛(蜘蛛)密密麻麻的,讓人看著都“麻應”,等人把這些蛛蛛弄掉了以後,這小伙也咽氣了。
自打這棵樹鬧出人命以後,就沒人再敢靠近了,平時小孩都不敢去那邊玩,就連樹邊的地,都沒人敢去種了。這事一晃就過了幾個月,一天大夥正在地里收秋呢,本來響晴的天突然就響了幾個旱天雷,說話間天就黑了下來。緊接著就是瓢潑的大雨,大夥就都到邊上的棚子里躲雨。就在這時,天空的雷也一個接一個響。奇怪的是閃電總是在老榆樹的周圍轉,但就是劈不到樹上。當時棚子里的人誰也沒見過這個場面,就都盯著樹那邊看。看著看著就有人說:樹上好像有紅色的東西“一晃一晃”的,每當雷劈下來時,那個紅色的東西就一晃,閃電好像是躲著那個紅色東西一樣,總是繞著走。雨下了足有一個下午,雷也跟著響了一個下午,在天快黑的時候雨終於停了。
到了第二天還是那個時候,天又陰了,還是炸雷一個接著一個在樹頂上響。就這樣,一連三天都是同一個時辰下雨打雷。大夥就琢磨了,都覺得這不像是一般的打雷閃電。村裡有歲數大的就說了,能不能是這老榆樹招妖了?這雷怕是要收它的吧?後來聽說雷一響,樹上就有東西一晃,這老人就說了:那肯定是女人的東西,要不雷早就劈死它了。明天再要打雷找個人去把它那旗給破了。
果然,第二天還是同一時間又是打雷閃電的,這會大夥就都明白了。但是沒人敢到樹那邊去,這時有個半大的孩子跑了出來,這孩子也姓白,就是那個死了的小伙的弟弟。就見他手裡兩塊用紅布拴著的石頭,跑出來頭都沒回就奔榆樹去了。也怪就在他跑到樹下時,雨也停了,但雷沒斷了響。就見他在樹下轉了好幾圈,最後站住以後舉著石頭就盯著樹上,這時就見他一掄胳膊就將手裡的石頭甩了上去,然後就是一個炸雷,咔嚓 一下就劈到了樹上,姓白的這個孩子扭頭就往回跑。隨著雷聲過後,大夥就見樹上掉下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也落地了雨也停了。過了一會兒 大夥才都仗著膽子過去,走進一看,樹上掉下的東西原來就是一個磨盤大的蛛蛛,腿上還纏著剛才那個姓白那孩子扔的那個用紅布纏的石頭。在蛛蛛的頭上套著一個帶著血的褲衩。
屯子里的人都覺得這個蛛蛛是個妖精,雖然已經死了 但也沒有敢去碰它,最後這蛛蛛也就自己爛沒了。但從此以後 這老榆樹被雷劈過的那一邊,就枯死了,再以後也不知是誰說的“說這樹沾了靈氣,要是孩子老鬧病 就用紅布綁塊石頭扔到樹上”說是這樣孩子好養活。
老梁故事匯中的精彩故事3:
蛇媳婦
早年,有這么個屯子,叫高家屯兒。單說屯子里有個高老員外,老兩口子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叫高山,高山已有十八歲了,也沒娶媳婦,老兩口子整天把他關在書房裡叫他念書。
這一天,屋子外面日頭旺旺的,一點風也沒有。高山對阿瑪和訥訥(滿語:爸爸、媽媽)說:“一天到晚的總在屋裡看書頭昏眼花的,我想到外面溜達溜達去。”
“行,今兒個天挺好,你願意出去就出去一會兒吧。”
高山走出家門心裡挺樂,溜溜達達來到了郊外,只見郊外樹上的雀鳥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地上的花草青枝綠葉,真是風和日麗一片好景色。
忽然間,平地颳起一陣旋風,風越刮越大,連樹都颳倒了。高山覺得腳下一輕,讓旋風卷到空中,眼前一黑就昏迷過去了。醒來一看,自己讓旋風刮到了一座山上,他也弄不清東南西北,只見眼前有條毛毛道兒,就順著毛毛道兒走了下去。走,走,天就擦黑了,高山見不遠兒有座小草房,就奔小草房去了。高山走進院兒,見沒有什麼動靜,就上前敲門問:“屋裡有人嗎?”
“是誰呀?”
“找宿的。”
門開開了,開門的是一個姑娘。高山趕忙施禮說:“這位大姐,我是外鄉人,天黑了,想找個宿,明兒個再走行嗎?”
“你是哪個堡子的?”
“我是高家屯兒的。”
“那你怎麼到這旮旯來了?”
“我是讓一陣大旋風卷到這山頂上來的。”
“噢!讓旋風刮出這么遠傷著哪了吧?”
“沒傷著。”
“沒傷著就好,你進來吧。”
高山進了屋,姑娘說:“別客氣,快坐著歇息一會兒吧。”高山就坐在了炕沿邊兒上。
一袋煙的工夫過去了,高山見屋裡除姑娘一個人在地上忙活外,這家沒有別人,就站起來要告辭。姑娘說:“就在這住吧,你上哪兒去?”
“不啦,在這歇一會兒就行了,我到別處找個宿,明兒個天亮就回家了。”
“黑燈瞎火的你往哪兒走呀?再說這山上一半會兒找不著一家人家,別走了,就在我這住下吧。”
高山說:“家中就你一人,男女授受不親,在此荒郊野外,我一男子同你在一起,不是讓你這沒出閣的閨秀如同白布掉染缸,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嗎?”
姑娘聽後說:“身正不怕影邪,腳正不怕鞋歪!”
姑娘再三挽留也留不住,高山說:“謝謝大姐的好心,我走啦。”說完,推開門就要走。這時,姑娘一把拽住他說:“我不讓你走,你就走不了。”只見姑娘朝高山站著的地方點了一下,高山覺得兩腳怎麼也邁不開步了,只好答應住下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高山起身就要走。姑娘說:“你再在這里住個三天兩日的,我給你打聽打聽回家的路怎麼走,這山上連個正經道兒都沒有,蒿草沒稞的,你往哪兒走呀?弄不好走進那深山老峪讓野獸吃了可怎麼整。”
高山心想:人家姑娘說的也對,不打聽明白道兒也沒法兒走,萬一自己喪了命,家中二老可怎麼活呀!就又呆了一宿。
一連三天晚上,高山和姑娘都睡在一個屋裡,高山沒有寬衣解帶,姑娘瞅他那忠厚老實勁兒,擱心裡說:“看來我的眼力不錯,是個好小伙兒呀!”
高山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了。看見姑娘正盯著瞅他,就覺得一陣不好意思,臉刷地一下就紅了。高山心裡納悶兒,這年輕俊秀的女子怎麼一個人在這荒山野嶺上過日子呢?他正尋思著,就聽姑娘輕聲對他說:“你醒了,睡得怎麼樣?起來洗臉吃飯吧。”
高山起來一看,不知姑娘啥時做了一桌好飯好菜,還備了酒。高山洗完臉,姑娘又說:“快過來吃吧,一會兒涼了。”高山盛情難卻,就在桌前坐下了。過了一會兒,高山問:“你是誰家的姑娘,怎麼一個人住在這兒?家裡沒旁人嗎?”
“沒旁人,就我自個兒。”
“你沒有阿瑪、訥訥?”
“這些,你不必細問,我也是好人家兒女。”
她停了一會兒,沖著高山說:“你怎麼不給你媳婦倒酒呀?”
“媳婦?”高山驚鄂住了。
姑娘說:“我給你做媳婦你樂意不?”
“我,我……”高山這下可慌了神兒,說:“阿瑪和訥訥還不知我的死活,我怎麼敢在外私訂終身?”
“你要是答應我,今兒個就讓你回家。不過,你什麼時候答應,俺才讓你什麼時候走。”
高山雖不敢私訂終身,可打心眼裡也挺喜歡這姑娘。看見姑娘含情脈脈地瞅著他,想了想,就答應了這樁親事。姑娘對高山說:“什麼時候結婚我會找你去,你趕快回家吧,省得阿瑪和訥訥著急。”姑娘又告訴高山說:“我房後有一匹馬,你騎上這匹馬,閉上眼睛,馬停下時,你就到家了。”高山點點頭問:“是真的?”姑娘說:“那還有假,你妻子的話還不信嗎?”
高山和姑娘告別後,騎上馬,閉上眼睛,只聽耳邊“嗖!嗖!”的風響,不一會兒工夫,馬就停下來了。他睜眼一看,果真是自個兒家大門口,高山下馬後,只見這匹馬往高蹦了三下,就無影無蹤了。
高山見馬跑沒了影,也沒細尋思,急忙進院兒就喊:“阿瑪、訥訥,我回來了。”阿瑪和訥訥看見兒子丟了好幾天又回來了,樂得直掉眼淚,訥訥擦著眼淚說:“兒呀,你上哪兒去了?我和你阿瑪都要急死了。”高山說:“阿瑪、訥訥,我上郊外溜達走迷了道兒,在外邊耽擱了兩天,這不是回來了嘛。”阿瑪說:“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家奴和院公見高山回來了,也都挺樂。
高山自打從山上回來後,在書房裡看書時總想起山上的姑娘,書也看不下去了。老兩口見兒子在書房看書,看看停停,總煞不下心,就核計說:“咱這孩子也不小了,心也長草了,有合適的姑娘也該給他說個媳婦了。”阿瑪接過話說:“我說也是,該給他定媳婦了。”
說也湊巧,老兩口說話不幾日,就有媒人登門來給高山保媒來了。這姑娘離高家屯五六十里路,也是一個不錯的人家,姑娘長得千嬌百媚,遠近聞名,媒人三保二保就說妥了。兩家選發了良辰吉日,定在六月十八這天娶親。
訥訥到書房對兒子說:“孩兒呀,訥訥給你說了個媳婦,都和人家定妥了,再過兩個月,到了六月十八你就和姑娘拜堂成親了。”
高山問:“是誰家的姑娘呀?”
“是南邊兒一家馬員外的姑娘,和咱們是門當戶對,姑娘長得滿不錯,保准你樂意。”
“訥訥,我已有媳婦了。”
“什麼?你有媳婦了?誰給你保的媒?”
“是我自個兒。”
“你自個兒?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高山就把自個兒讓旋風刮到山上,認識了姑娘的事兒,一五一十地對訥訥說了。訥訥說:“你也沒打聽那姑娘的家鄉住處,上哪兒去找她呀?”高山也恨自己走得太急,沒處去找那山上的姑娘。訥訥心想:肯定是兒子遇上了個野丫頭,騙他呢,就對兒子說:“那姑娘要是找上門來,訥訥也讓你和她成親。”
一晃就是一個月,到了六月十八這天,高老員外張燈結綵,三親六故都喝喜酒來了。嗚哇!嗚哇!喇叭吹著,花轎到了。可是,新娘子就是不下轎,非要新郎官掀轎簾不可。
高山本來就不願意這門親事,正在房後一個小屋裡貓著,聽見家人在外面找他,有人說:“轎里的新娘子誰請也不下轎,非等新郎去掀轎簾不可。”高山聽到說話,就從小屋裡出來,他來到轎前掀開轎簾一看,這新娘子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在山上認識的那個姑娘。姑娘穿著紅襖綠褲,頭戴的珠墜滴溜當啷的,打扮得像天仙一般。她見高山來掀轎簾就蓋上蓋頭下了轎,高高興興,熱熱鬧鬧地和高山拜了天地。
媳婦過了門,對公婆都恭敬有禮,兩位老人樂得合不上嘴兒,左鄰右舍都說高家娶了個好媳婦。
有一天,高山的舅舅來老員外家串門兒,他是亮甲的和尚。舅舅來了,外甥媳婦上前見禮,給舅舅點上煙,沏好茶就出去了。這時,舅舅小聲對老兩口說:“姐夫、姐姐,你家這個媳婦是個妖精。”
姐姐說:“你盡胡說,這媳婦挺孝順又能幹,哪能是什麼妖精?”
姐夫也說:“是呀,這么好的媳婦不能是妖精。”
“你倆要是不信,我使個法術,准能讓她現原形。”
高山聽舅舅來了就從書房出來,他剛要進屋見舅舅,在門外聽到舅舅說的那番話就站住了。這時,舅舅從裡屋推門出來,見外甥說:“你媳婦是個妖精,我非弄死她不可。”
高山趕忙勸阻說:“舅舅,不能這樣對待她,她挺好,對老人挺孝心,俺們夫妻如膠似漆,不管她是人是妖,我也不在乎,她就真是妖精,也沒坑過誰、害過誰呀!”
舅舅不聽高山勸阻,闖出屋,見外甥媳婦正在鍋台淘米做飯,就在一邊念上了咒語。媳婦登時“咕咚”一聲,栽倒在鍋台邊上,高山見媳婦倒在地上,急忙撲過去,背起媳婦就跑。舅舅見外甥背著媳婦跑出了家門,就在後面一邊念著咒語一邊追。
高山背著媳婦只顧著往前跑,也不知道跑到了什麼地方了。當他抬頭一看,有一條又深又寬的河橫在面前,插翅也難飛過去。眼看著舅舅就要追到跟前了,高山急得直跺腳。突然颳起一陣旋風,風颳得天昏地暗,從高山身邊竄出一隻老虎把高山媳婦叼走了,高山嚇昏了過去,舅舅攆上來看見外甥媳婦被老虎叼走了,念咒語也沒有用了,就回去了。
高山醒來一看,媳婦連影兒都沒有了,淚如泉涌,他哭了一場又一場,越哭越傷心,就越到河邊閉上眼睛,剛要往下跳,就聽身後有人喊:“別跳,我在這兒。”高山回頭一看,是自個兒媳婦,急忙跑過去,一把拽住媳婦的手,攥得緊緊的,媳婦說:“我真是個妖精。”
高山說:“你是妖精,我也和你在一起。”
原來,高山這媳婦是個修行多年的蛇精,她也想過人間生活,這蛇精變的姑娘愛上了高山,就趁高山到郊外溜達時,使法術颳起了一陣旋風,把高山弄到了山上。兩人在山上訂下了終身,姑娘和高山分手後,見高山家南邊馬員外家的女兒得了傷寒病,快要咽氣時,這蛇精就使法術躺到了炕上,馬員外還以為自個兒的女兒病好了呢!後來,馬員外按女兒的心願,打發人到高員外家保媒,蛇精變的姑娘就和高山成了親。
再說,高山的媳婦讓老虎叼走後,又回到高山身邊,高山攥著她的手,說啥也不撒開。這時,高山媳婦依偎在他胸前說:“這回可好了,我再也不怕念咒語了,我修行的日子到了,真變成人了。我剛才是讓老虎給救了,我給你做媳婦再也不離開你了。”
高山說:“那可太好了!咱們回家吧!”
這時,阿瑪和訥訥也找上來了,老兩口見小兩口手拉手在一起,都樂了。高山和媳婦攙扶著阿瑪和訥訥,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從此,高山和媳婦親親熱熱,恩恩愛愛地生活在一起,日子過得越來越美滿。
⑤ 從一代名嘴到被全網封殺,老梁到底得罪了誰
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在平時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關注一些娛樂節目或者是影視作品來打發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也是觀看了很多類型的綜藝節目,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幾年前非常火爆的《老梁故事匯》這樣一檔節目呢,當時這個群在播出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的受歡迎,在其中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新奇的觀點和各個領域的知識,所以很多中老年人對於這樣的一些節目可以說是愛不釋手。
所以說在這樣的一些節目當中,他不管是對於歷史文化,還是現在的娛樂行業,都是非常的犀利,導致很多網友對他有些反感。也正是因為他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言行,所以才會落下這樣的話柄,現在的他被封殺消失在熒屏當中,也全部都是因為他嘴上沒有任何遮攔造成的,不知道大家對於當年比較火爆的老梁都是有著什麼樣的想法呢?
⑥ 老梁為什麼不播《老梁故事匯》了
因為節目收視率下降了。
梁宏達是記者出身,也是主持人和主編,因此他在這方面有天然的優勢。他很清楚觀眾想聽什麼。
往前數十年,當時的互聯網還不發達,智能手機也沒有興起。所以電視評論節目,在大家茶餘餐後成為了解小路信息的主要來源。於是產生了許多有名的電視節目評論者,其中最有名的是梁宏達了。
他前後主持了很多節目,內容雖然都不太一樣,但其實也都差不多,比如《老梁觀世界》,《老梁說天下》等等。但羨中是,不知道大家發沒發現,在梁宏達最火的時候,就突然在觀眾的視野里消失了。
對此,當事人一直都沒有說明,但根據熱心的網民推測,由於老梁的話太尖銳,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因此被封殺的可能性很高和派攔。
當然,這種說法也有道理。因為他的觀點確實經常引起大家的爭論。除此之外,後來老梁自己的解釋更可靠了。他在一個節目里說,做節目真的很累,需要兼顧真實性和趣味性,所以不僅需要翻閱大量的資料,還需要進行藝術加工和演繹。除此之外,後來網路興起,出現了越來越多類似的節目,老梁的節目收視喚胡率也下降了,所以就沒有繼續下去。
我們結合上面的原因,恐怕就能知道了。老梁的節目停播,第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確實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節目同質化太嚴重了,最後也是最主要的是因為他惹惱了不該得罪的人。
⑦ 2022老梁在哪
梁宏達2022最新作品是:老梁故事會。
《老梁故事匯》(原為《英達故事匯》)是山西衛視-檔與眾不同的脫口秀節目。每周-到五19:30播出,每周三21:45播出,
⑧ 老梁講的話,有多少可信度
僅從梁宏達在《星光大道》的表現可知,他的話應該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也就是說,觀眾服他。梁宏達對於選手的表現,本著鼓勵為主的原則。畢竟《星光大道》是一個平民的舞台,你如果高高在上,放大別人缺點,逞口舌之快,甚至尖酸刻薄,你倒快樂了,選手的才華可能就被你扼殺了。在《星光大道》,梁宏達總是本著與人為善的原則,盡量挖掘選手優點,娓娓道來,受到鼓勵的選手,往往發揮得很充分。《星光大道》出來很多人才,與梁宏達的實事求是加熱心鼓勵有一定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