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的事跡(10篇)
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的事跡(精選10篇)
抗擊疫情眾志成城,為了早日取得戰役的勝利,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在一線堅守。致敬!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的事跡,希望大家喜歡!
毛崢嶸,男,中共黨員,河南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危重症醫學部主任、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他從1月21日(臘月二十七)開始,就吃住在發熱門診一線,每天需要排查發熱患者五六十人次,多的時候有一百餘人次,平均每天工作時間十六七個小時。從發熱門診的設置布局到疑似患者的篩查隔離,從穿脫防護服的步驟到面部防壓瘡的流程,作為科室主任、支部書記,他都事無巨細一一落實。截至目前,累計接診發熱門診患者1700人次。除了發熱門診工作外,他還堅持每天早晨6:50在ICU查房,7:50到急診科查房。由於連續超負荷工作,他短短十二天體重暴瘦10斤。
在醫院被定為收治新冠疫情定點醫院後,他又帶領ICU團隊制定了重症患者插管和CRRT、ECMO防護流程,並熬夜編寫課件。他親自穿防護服現場操練,帶領ICU「每日一問」小組,及時翻譯新冠病毒50餘篇文獻,並及時發布在公眾號和發熱門診工作群,供大家及時學習、應用。繁忙的工作之餘,他還擠出時間撰寫了7000多字的《2020疫情思考》和3000多字的《2020疫情隨筆》。在他的努力下,醫院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不但面部壓瘡率明顯下降,而且還實現了零感染。先後受到省委組織部、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通報表揚。
鍾__,女,共青團員,__區__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護士。
疫情期間,她身兼數職,為了保障防疫工作高效運轉,她主動請戰,承擔隔離酒店值守、火車東站站點值守、新冠疫苗接種等工作。她參與新冠疫苗接種上千人次,轉運發熱病20人次,2020年12月和2021年7月,她再次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第一線,參與__區密切接觸者酒店隔離工作,累計服務人員300餘人次。
2020年,是鍾__剛來到__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的第一年,因為新冠疫情的突如其來,「這一年對於所有的醫務工作者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又是難忘的一年,作為一名年輕的.醫務工作者,面對異常嚴峻的疫情,我們理應沖在第一線。」
2020年12月和2021年7月,隨著境外輸入病例的增多和國內本地疫情的出現,鍾__和同事主動請纓參與到__區集中醫學隔離點工作,雖然工作環境艱苦,但在這里鍾__每天堅持負責接收隔離人員的信息並及時准確報送,負責聯絡和協調隔離區工作的同事,負責隔離人員的解除工作。
而讓鍾__最為感動的是和她並肩作戰的同事,在炎熱的八月,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幾乎通宵地接收隔離人員,因為太熱,汗水浸滲知透全身,但是大家都沒有放棄,依然堅守崗位,並互相鼓勵,密切配合。
自從拉響抗疫的警報,在抗疫的戰場中,沒有旁觀者。在護佑生命的旋律中,涌現出了一批批最美的逆行者,呈現了一個個最美的抗疫家庭!這些平凡的家庭中的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有著不則喊褲平凡的舉動,他們愛崗敬業,默默奉獻。
__是__縣第二人民醫院注射室的護士長。得知定點醫院在募招志願者,她在第一時間就報名。雖然做好了心理准備,但是2月1日通知太突然,都沒來得及好好准備就匆匆踏上了這沒有硝煙的戰場。在到達抗疫戰場的當天,__火速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說:「加入這場戰役,與全國的醫護人員黨員幹部一起奮斗,一起成長,深感自豪!」雖然沒有刀光劍影,但是直面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你得慎之又慎!嚴實的防護服和隔離衣,一穿就是六個小時,身上的衣服都濕了。為了不上廁所,她上班前就不喝水,穿上了紙尿褲。護目鏡內的霧氣和水珠,模糊了視線。戴著厚厚的防護口罩,呼吸都很困難,體能也消耗的很快。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還要准確地為患者治療,給予他們心靈上的疏導和安慰。她說:「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下疫情很快結束,不要再有第二批志願者!」
__的丈夫__在__鋪一所學校任教,也是防控系統中的一員。從正月初三到現在連續上班30多天了。每天早晨進行簡單的辦公室整理孫簡後就開始了忙碌的工作,要對全校進行三類人員的調查登記,對學生的體溫、身體狀況和居家觀察情況摸底,對重點防控人員進行電話問詢,了解他們的身體、心理情況,及時的解決他們居家觀察期間生活上的困難。爭取在規定時間內將各種信息精準上報。這樣看似簡單的工作,一做就是一上午。通過網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築起了疫情防控的堅實屏障。他說:老婆在前線沖鋒陷陣,我在後方守家護院。大閨女的學習、生活照顧全歸我啦!你就在抗疫一線安心地工作吧!他總是報喜不報憂。
__的爸爸是個老黨員。聽說寶貝女兒要上抗疫一線非常支持。他說在國家有難的時候,身為醫務工作者,一定要勇往直前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不能後退,不要害怕!媽媽也是萬般不舍,眼中飽含淚花,叮囑道:安安心心的去,保護好自己,等你平平安安回來。家裡你不要掛念,二毛我們會照顧好的……
這是最普通的千千萬萬抗疫家庭中的一個縮影。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顯責任與擔當!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守護健康,守護平安。正因為有了他們的負重前行,才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歲月靜好!
__是一個年過半百的__縣新聞工作者,今年在新聞宣傳崗位工作了30年。__是__的兒子,在新聞宣傳部工作2年多時間,是一對奮戰在新聞宣傳工作上的母子兵。__2011年從__電視台重新回到__縣廣播電視台上班後,已經連續10年沒有休一天公休假,把一支年輕的新聞宣傳隊伍逐漸帶上正軌,為__縣的新聞宣傳工作和對外宣傳工作作出了一定貢獻。__工作近3年,也是連續兩年沒休一天公休假。2019年10月25日,廣福橋鎮突發安全事故,__接到采訪任務已近零點,他馬上投入「戰斗」狀態,跟隨縣領導一直在廣福橋鎮、石門縣幾地奔波,一通宵都沒睡,第二天11點鍾才回到家。布置、接到最偏遠、最棘手、突發性的采訪任務是母子兩人工作的常態,但他們從不抱怨和叫苦,而是懷揣著對職業的敬畏和熱愛,默默做好分內的事。
今年的春節,對於這個老新聞工作者和年輕的新聞工作者來說,是從來沒有過的繁忙和緊張,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壓力。__、__從大年30年開始,一直堅守在新聞宣傳崗位。正月初二,母子倆接到到崗命令,__編輯了當天的新聞,__和記者黃莉莉立即在火車站、街道、網吧等娛樂休閑場所進行拍攝,及時向__廣播電視台發布了《__:眾志成城,防控疫情》的新聞稿件。從大年30開始,早上7點半,母子兩人准時從東站打的出發,到單位開始工作,一直到晚上9點多鍾,有時甚至更晚,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__工作筆記上每天記錄著密密麻麻的電話采訪聯系事項、凌晨一、兩點安排工作,搶在第一時間發稿、向上推送稿件,實施重大新聞采訪的策劃、編輯,__都親力親為。正月初二開始,一個星期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幾乎講不出話。從1月19開始到2月7號,__也一直感冒咳嗽,每天都是隨身帶著感冒葯、抗生素,采訪回來才能吃上葯。因為每晚回去很晚,母子倆和新聞宣傳部其他工作人員只能一日三餐在辦公室吃方便麵。雖然很苦、很累,但他們默默把辛勞埋在心裡,一心一意只做好工作,母子兩人一起累並快樂著。工作之餘,__跟母親__開玩笑說:老媽,你對我最沒有人情味、我能不能也享受特權休息休息?我只有笑笑無語,那我的兒子是新聞工作者,在最危險、最緊急的情況下,你不上,誰上、誰沖鋒在前。是的,看到母親從大年三十起一直都在單位上班,__還是會樂呵呵的跟母親一起堅守。疫情當前,__深知同事們都是父母的寶貝,母親不忍心把他們置於危險的最前沿,他便成為母親最溫暖的依靠,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身影。截止到3月6號,__采寫疫情防控稿件40多條,其中,與記者柴麗莉采寫的新聞《__:開通7條物流配送線保障春耕民生物資供應》在湖南衛視午間新聞播出,與其他記者采寫的《抗疫故事疫情無情人有情》在新華社客戶端播出。《眾志成城防控疫情》專欄里,記者__的名字不時出現在屏幕上,這是他們母子並肩戰斗的最好見證。
雖然是單親家庭,但__、__一家卻洋溢著與人為善、其樂融融、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母親__喜歡琢磨美食,經常把美食帶給同事分享;兒子__喜歡彈鋼琴K歌,他們把生活的酸、難、苦、辣放置一邊,仍然向陽而生、追求如歌的生活。
疫情突然襲擊,過年的一切娛樂活動都按下了暫停鍵:沒有串門、沒有聚餐、沒有廟會……人們為躲避病毒的侵害,只能呆在家裡。然而這時卻有一批逆行者,他們不顧生死安危、挺身而出、闖入疫區醫治患者。他們用逆行,描繪出最美的樣子。
鍾南山,一位84歲高齡的醫學院士,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他毅然選擇前往武漢一線。沒有飛機就坐動車,沒有卧鋪就在餐桌前小憩,他那仰頭休息的樣子,怎能不讓人心疼、使人動容?
張定宇,一位身患漸凍症的院長,明知自己只有十年的壽命,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走進重症病房,與死神較量。而此時,他的妻子因接救病人也感染了病毒,他從不曾去探望過,為的是爭取時間救治更多的病人。每當我的腦海浮現張爺爺的身影,眼圈總會濕潤,難道還有比這更寬廣、博大的胸懷嗎?
還有那些主動請戰的醫生、護士,他們夜以繼日地奮戰在一線。那一雙雙被消毒水腐蝕的手、一張張被護目鏡壓得傷痕累累的臉,一個個理得像燈泡似的鹵蛋頭!他們不就是天使的樣子、最美的容顏嗎?
而我們呢?呆在溫暖的家中,或瀏覽書籍、或啃著雞腿、或躺在柔軟的沙發上打游戲,甚至像知了一樣反復埋怨:無聊……要知道,這看似無聊的生活,是他們用生命守候的呀!
所以,謝謝你們——最美的逆行者。有了你們,人們不恐慌、有信念:只要團結更堅、勝利就在明天!
駭人的荊楚大疫擾亂了這個春節,我們的一切安排都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每一個數據,每一條報道,每一位病患都牽動著我們焦急的心,千萬個醫護人員在除夕之夜奔往一線,專家組夜以繼日的鑽研,無數個平凡的大眾都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互相幫助,共渡難關。我們能做的,只有自我隔離,虔誠祈禱。
歲月靜好之下,誰在為我們負重前行?」一批批醫護人員,他們不顧生死,全力支援武漢。昨天我在新聞上看到一幕:一名護士下了夜班之後,脫下防護服,帶著手套的雙手,長時間奮斗在一線,汗水、高溫的侵襲,讓她的臉上被汗水浸得蒼白、疲憊,更觸目驚心的是她臉上因為戴護目鏡留下的勒痕,從鼻樑到面部,讓令人心疼。
聽了前方記者介紹才知道,這些隔離區的醫生護士,因為要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一進入病房要待6-8個小時,這期間不能喝水,上廁所,靠帶尿不濕解決上廁所問題。當記者采訪時,她們微笑著說:「一切為了群眾。」我還聽媽媽說,有些護士阿姨為了方便帶防護頭套,剪掉了纖纖秀發。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時此刻,戰斗在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就是偉大的英雄!那滿臉被壓迫的勒痕卻是最美的戰績,感恩有您!
我忘不了為了節省穿防護服的時間而剃頭的美麗護士,忘不了不留姓名捐贈口罩物資的人們,忘不了不分晝夜辛苦執勤的中國衛士,忘不了每一個努力著的中華兒女。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海外的溫暖,依然來到了華夏大地。疫情從武漢到全國,支援從全國到武漢。我們致敬所有的最美逆行者。我們會做好所有的防護,保護好自己,努力學習,為中國錦綉前程盡力。
他是院長,也是病患。他叫張定宇。作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一院之長,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漸凍症患者。行動不便的他,已在抗疫一線堅持了30餘天。每天接上千個電話,處理無數突發事件的他,無暇顧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妻子,始終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他說:「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
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別人眼裡風風火火的鐵血男兒,害怕失去摯愛的繾綣,濕了他的淚眼。一天睡眠不到兩個小時的張定宇,正在和病魔爭奪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以後我會被固定在輪椅上,我現在為什麼不多做一點?」張院長,您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英雄硬漢形象彰顯。
1月29日這天,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了一段話:這一次我做了一個決定,所有從年底到現在為止的醫生,全部換掉,全部換崗。換成誰?換成科室里所有的共產黨員。共產黨員在宣誓的時候不是說嗎,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著困難上。
所以我開了個黨小組會議,說共產黨員的口號你平時喊喊可以,但這個時候,我不管你有什麼想法,對不起,現在你馬上給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得上去。心理上為了信仰上去也好,是因為黨的約束上去也好,沒有討價還價,必須得上去。」一席話,充滿正能量!
意外成為「網紅」之後,很多媒體要采訪張文宏,但他都一一拒絕了。「多一些時間,我們就可能多救一個病人。」
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感染病學家,她主要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各類肝炎、感染性疾病、新發突發傳染病診治。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時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為浙江取得抗擊「非典」勝利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在春運臨近高峰,武漢疫情呈蔓延趨勢時,她頂著壓力,幾度建議「封一座城,護一國安康」。黨中央迅速採納了她的建議,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擴散,這一舉措不知讓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
73歲的李蘭娟院士還主動請纓,進駐武漢,和武漢的醫護工作一起接診病人。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醫生。七十多歲的老人,一連7天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她怕一眨眼,鮮活的生命會從她指間溜走。
她搶在時間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爾、達蘆那韋治療新冠疫情,有效抑制了新冠疫情病毒。她為了盡快找到「對症下葯」的疫苗,她率領科研團隊,日夜兼程。
她是我們生命的守護神。
2月12日晚,早過了下班時間的急診科護士王歡歡脫下防護裝備,正用手輕揉自己的臉,想緩解一下長時間穿戴隔離面罩在臉上磨出的印記。雖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里仍透著剛毅與堅定。
在疫情期間,王歡歡不僅承擔急診科的本職護理工作,還是醫院發熱門診的專職護士。春節前她就進入發熱門診值守,連續在一線奮戰十天,整個春節假期都沒有休息。有同事關心她「別這么拼,休息一會」,她笑著反問「沒事,我是黨員,關鍵時候我不上誰上」。老家的親人曾問她「春節還回來嗎?」,她只能推說工作上忙可能還回不來。她不敢告訴年邁的父母,自己在「危險」的地方值守,對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連年夜飯也只是在醫院匆匆對付。
每次進入發熱門診工作王歡歡都要穿上厚重的防護服、防護口罩和護目鏡,為了減少防護裝備的穿脫次數,她時常長時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工作,毫無怨言。
她因為基礎扎實、技術到位,還同時承擔起發熱門診護理帶教老師的職責,指導進入發熱門診增援的護理人員及收款處非醫人員如何做好防護、規范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時間耐心指導年輕護士解決發熱門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僅如此,細心的她還發現進入發熱門診的患者大多非常緊張、害怕,她就主動和患者聊聊天、說說話,安慰他們。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導下平復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鬆後的神情,她都感覺工作沒有白費,自己心裡也暖呼呼的。
在與疫情的正面交鋒中,發熱門診的一線醫護人員是沖鋒在前的排頭兵,他們奮戰一線,盡己所能,為守護人民群眾健康貢獻著自己的專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