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怎麼誇張孩子愛聽故事

怎麼誇張孩子愛聽故事

發布時間:2023-08-12 16:09:11

A. 寶寶愛聽的故事,該怎麼教育

現在的孩子在睡覺前都有讓父母們講故事的習慣,他們都會聽睡前故事,這樣自己才可以更好的擁入睡眠。有的孩子非常喜歡聽講故事,他們會對這些故事非常的好奇,他們會覺得非常的有趣,當自己的孩子非常愛聽故事的時候,他們經常會在睡覺前沉迷於聽故事,不願意去睡覺,這樣他們就會很晚才睡覺,非常的不利於孩子們的健康。所以父母們可以和孩子們規定每天幾點是聽故事時間,在這個時間,父母就和孩子們在那裡好好的讀故事,這也是屬於父母和孩子們的親子時光,也可以培養兩個人的關系,孩子們會在讀故事的時候有許多疑問,當他們提出一些問題的時候,父母需要認真的為他們解答,如果遇到自己不會的,一定要進行查詢之後再回答,千萬不要去搪塞孩子們,因為孩子們會對你所說的話很當回事,如果你說錯了,孩子們記住了,那麼就會一直影響著他們,所以我們要給他們正確的回答。

B. 想要引導三歲多的孩子專心聽大人講故事,應該怎麼做

陪孩子一起看高品質的兒童繪本。繪本是致力於孩子設計的書,不論是插圖或是故事都更合乎孩子的角度,孩子非常容易了解。假如父母能陪著孩子一起讀,孩子一邊看見幸福的繪畫,一邊享有著父母的守候,那樣既可以塑造親子溝通,又可以協助孩子自小培養愛閱讀的習慣性。掌握孩子的感興趣點,講他喜歡的故事。例如孩子喜愛動物,就可以講一些和動物相關的故事。用孩子有興趣的方法講故事。三歲的孩子,喜愛效仿和參加,如果有標准父母可以抑揚頓挫的把故事表演來,還可以邀約孩子一起參與,那樣會激起孩子的興趣愛好。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情況下,盡量避免別的小玩具的影響。在講故事以前,把周邊的場所整理整潔,在孩子的目光里最好不要有小玩具。

因而,親子共讀不單純是爸媽給孩子講,孩子坐到那邊聽,反而是根據閱讀文章去激發孩子的心態,讓孩子參加在其中。孩子了解了具體內容,便會有互動交流。還記得給女兒讀繪本時,一本書都翻壞掉還規定讀,到最終故事具體內容徹底背得下來,隨意翻出那頁,都說得到具體內容,包含姿勢演出,有幾本都買了第二本,或是很喜歡。每天閱讀下來,早就過去了半小時。因此,挑選孩子喜愛的書,只需孩子有要求,就為他反復讀,這也可以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總而言之,三歲孩子的專注力原本比較有限,不必有過多希望,盡可能激發孩子心態,使他參加到故事中,而不是純粹的母親讀,寶寶聽。只需每日穩定時長,堅持不懈給孩子讀一點點,最後孩子會進到閱讀文章全球的。

C. 怎樣讓孩子喜歡聽故事(愛上閱讀)

我女兒1歲前給她講講故事,看看書她比較喜歡,不會反抗,當然是很短的時間。大概從1歲半以後到現在1歲9個月,不喜歡我給她讀或講故事了,有時會自己拿本書快快的翻看,我跟不上講的,沒辦法,我就盡力講主要名詞了,偶爾會自己嘰哩咕嚕的講個不停,我會裝做很認真的聽她講。每次她都要我陪著,但是翻來覆去只是幾本比較熟悉的圖畫書。我希望她能看看其他的書,尤其是我的自製書,因為我想通過看大字,指讀讓她能識字。我對她說我們看看這本好看的書好嗎,她會一把把我手中的書摔一邊,還要看她自己手中的那本書。我很想讓她能喜歡我給她讀或講故事聽,但是不知該怎樣吸引她,另外我做了很多自製書都不能吸引她更讓我失望!仔仔媽媽:1、建議給寶寶一個閱讀的環境: A、想讓寶寶愛上閱讀或者喜歡聽故事,家庭里的成員必須配合,營造這樣的讀書氛圍:比如,吃過晚飯後,爸爸媽媽有各自閱讀、學習、看報的習慣;家裡最好在每個角落能看到書的影子。當然環境要整潔有序,固定的地方、固定的角落能有書報的出現。 B、爸爸媽媽可以互相討論報紙上的新聞或書上的內容,引起寶寶的參與、興趣。如果想寶寶這樣做,首先成人必須有個楷模讓他去模仿。 C、定時、定點、定人給寶寶講故事和閱讀、學習,讓寶寶形成秩序很重要,生活要規律化。比如:早上起來吃過早餐後,讓寶寶在室內活動休息一下,然後進入媽媽陪同寶寶共同親子閱讀時間。(時間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我建議利用寶寶精力最旺盛、心情最愉悅的時候)邀請寶寶一起進行:「現在是閱讀(學習、講故事)的時間,請寶寶與媽媽一起分享故事」。選擇在固定的地方,如寶寶的房間的書桌前,寶寶小可以環抱著他一起閱讀,如果大寶寶可以選擇讓他坐在自己的書桌前進行閱讀。從小在書桌前學習有個好處:寶寶自小會形成條件反射,一上書桌就知道必須馬上集中注意力,這是學習的地方。你只需要做的是:請尊重寶寶的自主選擇,和准備好環境:比方說在他的小書架上早已安排可以提供他選擇的書籍內容。如果能堅持下來,寶寶自己會把這些外部秩序內化成他自己的內部秩序,長大以後不用你提醒他都會由內部秩序對他的肉身發出指令。也就是說:習慣的形成很重要。 2、要根據寶寶的年齡段准備適合他閱讀的書籍,小的寶寶剛開始不喜歡文字過多過長的故事,你可以選擇圖大字少的繪本故事,按照寶寶的能力再進行遞進。當寶寶不願坐下來聽完你的整個故事沒關系,你可以先熟悉故事內容,寶寶指到哪你可以講到哪,迎合寶寶選擇故事的興趣點。講故事時請注意你的感情流露,不需要誇張但也不要平鋪直敘,毫無生動可言。寶寶都會對某一本故事或繪本情有獨終,只要是他選擇的,請你不厭其煩地重復再重復,孩子都會在重復中掌握他所想要的。 3、選擇一周中的一天帶寶寶到書店或圖書館,帶寶寶到適合他年齡的區域,讓他自主選擇他喜歡的繪本、故事,增加孩子對書本的興趣。

D. 【育兒心得】怎樣講故事,孩子最愛聽

我的故事會已經辦了很久了,為孩子們講了不少故事。可能是熟能生巧吧,不少媽媽都說孩子們喜歡聽我講故事,並問我有沒有「秘訣」可以分享。其實我的秘訣就是—— 「參與感」 。

「參與感」是牢牢吸引住孩子的大磁鐵,是引導孩子邁入閱讀殿堂的引路燈。究竟「參與感」是什麼?簡單地說:

我經常用到的互動有以下幾種:

如果給一兩個孩子講故事,最好的姿勢莫過於孩子坐在媽媽的懷里,由孩子捧著書,媽媽摟著寶寶講。這樣不但給孩子極大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還因為孩子的兩只手都要拿書,身體又被媽媽「禁錮」住了,注意力自然增強。

如果是給一群孩子講故事,則要記得不斷地跟孩子們用眼神交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他們就能更好地跟你互動。

在講故事的時候,盡量用抑揚頓挫的聲音,吸引孩子的注意。扮演不同角色時,就用不同的聲音和表情去模仿那些角色。別害羞,孩子喜歡誇張的表演,他們會被你多變的聲音和表情深深吸引,然後跟著你傻笑,有時候還會笑得停不下來。

這是一個特別基本的互動,很小的孩子都能參與進來。雖然簡單,但很有用。一來,在每頁結束的時候檢查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還在;二來,很多孩子需要多一點時間來消化這一頁的內容,讓孩子自己翻書,是尊重孩子自己的節奏,當然也能加強孩子的參與感。

這是抓住孩子注意力的好方法,我經常在故事會上用到這個互動。當孩子們有些渙散的時候,我突然問一句:「你們看到妖怪躲在哪裡了嗎?」只要有一個孩子開始尋找,所有的孩子都會參與進來,唯恐落後。在家給自己孩子講故事時也是一樣的,只要有機會,就讓孩子來找一些圖畫書里的細節,既能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又能培養其觀察力。

很多童書都是循環式地講一個故事,情節不斷地重復,只有細節有些變化。文字上也一樣,等孩子聽到後面,已經完全可以自己把句子講完了。比如《鼠小弟的小背心》里,每個小動物出場,都要說一句台詞:「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這時候,我們可以模仿不同的小動物聲音說:「小背心真漂亮————」,然後讓孩子也學著小動物的聲音說:「讓我穿穿好嗎?」他們往往會因為自己也「扮演」了一把小動物而樂不可支的。

美國教育家Romalda Spalding曾提出在閱讀教育中要培養學生的五項能力,第一點就是「檢查自己的理解」。在孩子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以前,家長的提問就非常重要了。提問是個大學問,不同年齡階段的提問方式也不一樣。對低幼孩子,可能只要知道故事中的人物分別是誰就很好了。再大一點,可以問他們「誰做了什麼?」。更進一步的問題是:「他為什麼這么做?」,「這樣做好不好?」,「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等等。這些問題都能加深孩子對故事的理解,也讓孩子更有「參與感」。

互動7:聯系孩子的生活

Spalding提出的第二項能力是「聯系已有的知識」。讓孩子把故事和他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也是極好的增加「參與感」的方法。比如說有的故事裡出現了「牙醫」,我就會讓孩子們舉手說說自己看牙醫的經歷;故事裡出現「大海」的時候,我就問「哪些小朋友去過海邊啊?」。孩子們會特別熱情地想要表達自己。這樣做唯一的缺點就是,萬一某個小朋友滔滔不絕地講,其他孩子很容易走神,所以老師一定要控好場。好在自己在家給孩子講故事時不會有這個問題。

「預測」的能力是Spalding提出的第三個閱讀能力。好的讀者,在讀書時,是積極地與作者互動的。「如果我是作者,接下來會寫什麼?」這往往是讀者和作者玩的一個智力游戲,能給閱讀增加無窮的樂趣。孩子們雖然小,但也完全可以加入到這個游戲中來,無論是猜對了,還是被作者擺了一道,最後他們都會很開心的。邊讀書邊「預測」的好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來了。

Spalding的第四項閱讀能力——「重述」,就相對比較高階了。但我發現很多孩子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厲害,如果給他們機會的話,他們很願意拿起話筒,自己擔當那個「講故事的人」。當然,循序漸進也是很好的,可以讓孩子先講故事的開頭,然後再慢慢地增加內容。你還會發現,孩子們喜歡不斷地講同一個故事,而且每次講都會有一點點改進。他們講得樂此不疲,我們也要聽得樂在其中。

五項能力的最後一項——「總結」,無疑是很有挑戰性的。說實話,我們這些大人都不一定能完美地用一句話「總結」一個故事。要培養這個能力,其實大人的示範特別重要。比如說,講完《鼠小弟的小背心》後,我們可以說:「這個故事講了鼠小弟把背心借給了朋友們穿,最後雖然背心被撐大了,但他還是很開心地跟大象哥哥一起用背心盪鞦韆。你覺得這個故事好玩嗎?」孩子剛聽完故事,記憶還很新鮮,這時我們來總結一下,雖然是很長一句話,他們卻不太會排斥,而且最後的問題「你覺得這個故事好玩嗎?」對他們來講也毫無壓力。如果我們在每個故事結束的時候,都這樣總結一下,時間長了,孩子們會自己摸索到「總結的套路」,慢慢地,我們可以總結一個開頭,讓孩子接下去,直到讓孩子完全獨立地總結一個故事。這項工作可能需要耐心,但卻是非常有意義的。將來,我們的孩子就能在讀完一本書以後,習慣性地總結這本書的主旨大意。這是好讀者的基本特徵。

「參與感」的話題其實還可以擴展很多,希望我的文章能拋磚引玉,也期待向大家學習經驗。

E. 怎麼講故事 孩子喜歡聽

解讀《小巫教你講故事》

作者:小巫


還記得小時候什麼事情最讓你記憶深刻嗎?每每回想都是夏夜裡媽媽邊搖著大蒲扇邊給我講故事的情景。


什麼《沒頭腦與不高興》、《皮皮魯和魯西西》、《小紅帽》等等,具體情節記不太清了,但媽媽溫暖的懷抱、柔柔的聲音一直留存在我記憶中,那種美妙、溫馨的感覺不僅滋養了我的童年,還給我種下愛和美的種子,讓我受益終身。


連愛因斯坦都說:「如果你想讓孩子聰明,就給他講故事;如果你想讓他擁有智慧,就給他講更多的故事。」


故事滋養孩子的心靈就猶如乳汁養育孩子的身體,哪位愛孩子的父母會錯過呢?


可你知道怎麼講故事、孩子最愛聽嗎?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知名 育兒 專家小巫的一本書——《小巫教你講故事》,看看小巫如何用心用愛、科學有效地講故事。


小巫是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美國Rutgers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父母效能訓練課程講師,兩個孩子的媽媽,多年致力於兒童發展、家長心理及親子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咨詢工作。出版過《讓孩子做主》、《給孩子自由》、《和孩子劃清界線》等系列教育叢書,在諸多 育兒 、教育、心理類網路平台及電視節目中,經常能看到小巫的身影,她也深受現代年輕父母的擁戴。


在這本書中,小巫不僅手把手地教父母如何講好故事、怎麼編適合孩子的故事,還收錄了許多經典的睡前故事、治療性故事、民間傳說及童話故事,讓我們在小巫的指引下學會用故事開啟孩子的智慧之門……


1. 怎麼給孩子選故事——不同階段的孩子講不同的故事


兒童在不同年齡段會有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不同年齡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盡相同,所以他們能聽的故事當然也要有所不同。


0-3歲的嬰幼兒形象思維尚未建立、更沒有抽象思維,作者建議要給他們講簡單易懂的故事。此時他們的呼吸和心律尚不規律,如果講些有規律的、有節奏的故事可以輔助他們完善規律的呼吸系統。


有韻律和節奏感的歌謠、簡單重復情節的疊加故事,就很適合小寶寶聽。書中例舉了《一隻手套》的故事:一隻小鼴鼠發現了一隻手套,它小心翼翼地爬進去並住了下來;一隻兔子也發現了鑽進去住了下來;一隻小刺蝟也鑽進去了……


這種相同的情節不斷地重復,不僅可以讓寶寶地呼吸平穩,同樣詞語的重復出現還可以增強寶寶的語感和安全感,給孩子帶來愉悅的體驗。


3-6歲的孩子處於前圖像思維階段,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可以聽些簡單的童話故事、自然故事和氣質類型故事。


比如格林童話里簡單、美好的故事,《勇敢的小刺蝟》、《狼和七隻小山羊》等人物較少、結構簡單的故事,而不要講《白雪公主》、《小紅帽》之類的原型故事,此類故事關系復雜,孩子較難理解。


還可以講取材於大自然的故事,關於動物、植物之間或與人之間的故事,只要簡單、重復、有韻律,都適合此年齡段的孩子。


6-8歲的孩子已經開始上小學,處於人格形成的初步階段,有一定的是非觀,可以理解較復雜的東西了。這時候可以聽些較復雜的或蘊含哲理的故事。


比如寓言、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自然故事也要繼續講,為以後學習生物、地理等學科打下科學基礎。


9-11歲處於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小學教育正處於從低到高的過渡,孩子各方面能力快速增強,冒險精神開始冒頭,英雄故事、神話傳說等,就滿足了此時孩子精神世界發展的需求。


此階段孩子也開始與世界真正分離,開始對童話和傳奇產生懷疑,會經常追問故事是不是真的。可以講創世紀的故事,引導孩子客觀地認識世界,思考世間萬物是怎麼來的、處於什麼位置等等。


12-14歲處於小學高年級,已經系統學習了小學的基礎學科,逐漸形成抽象思維,開始逐步從童話神話世界過渡到現實世界。可以講偏重邏輯因果關系的、復雜些的現實故事。


2. 怎麼給孩子講故事——用愛滋養、藝術地講故事


說到講故事,也許有人會說這還不容易,拿一本故事書照著讀就是。誠然,很多父母給孩子講故事就是捧著故事書照本宣科地念,有時嘴巴在念心裡卻一片空白;或是邊念邊想著那篇總結該怎麼寫、晚餐該吃什麼;有時為了趕時間,甚至匆匆忙忙敷衍了事……


你覺得這樣講故事、孩子會喜歡聽嗎?


作者認為故事要講得好,不能完全依賴書本。不管是什麼故事、有沒有技巧,一定要心裡裝著故事、裝著愛,必須是從心到心的流淌,以故事為載體、用愛來滋養孩子的心靈。


選好適合孩子的故事書後,首先要做的事是通讀故事、消化吸收,然後用口語化的語言講給孩子聽。口語化的語言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講故事時大人一定要沉浸在故事中,帶著濃濃的愛將故事所表達的意境體現出來,這樣才能讓故事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才能感染孩子、吸引孩子。


就像作者說的那樣:「故事講得好,就像母乳那樣,帶著媽媽的體溫,涓涓地淌入孩子的身體和心靈……像養分直接送到孩子的潛意識里,對孩子的心靈起到滋養、教育、感化和治療的作用。」


這才是講故事的真正意義所在。


作者還總結歸納了幾點講好故事的方法:


一是幫助孩子形成內心圖景。文字是平面的、抽象的,講故事者必須通過文字在腦海中喚起相應的畫面才有意義。


可以在睡前講故事,在昏暗的環境下孩子的聽覺系統會更靈敏,邊聽邊思考、在腦海中形成畫面。為更好地烘托氣氛,講故事時聲音的抑揚頓挫、誇張的語調都有助於內心圖景的形成。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在聽完故事後,通過復述、繪畫等形式把故事表現出來,這樣把語言表達、想像力、創造力等結合起來,可以促進孩子心理和智力的發展。


二是講故事重質量而非數量。不知道父母有沒有發現,越是年齡小的寶寶,越是愛聽重復的故事。明明已經講過幾十遍了,寶寶還是百聽不厭。


其實講重復性的、可預見的故事,可以輔助寶寶建立規律的呼吸和心跳,對孩子 健康 的身心及建立安全感非常有意義。


家長在固定的時間講重復的故事,堅持一個星期、一個月都可以,只要孩子愛聽,都可以重復地講。重復的故事形成一種天然的韻律,而且很有儀式感,這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好處。


三是環境的渲染、道具和音效的配合。為了讓故事更有感染力,可以藉助手偶的表演,還可以不同性質的故事配合不同的樂器。如果故事中有會發聲的動物或物品,還可以叫上兩聲來吸引孩子的注意。



睡前故事一直都很受孩子喜歡,為什麼呢?關著燈、拉上窗簾,在黑暗中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聽故事,讓想像力漫無邊際地飛翔,想想就是件很爽的事。


講到《神奇的飛毯》時,拿一張毛毯邊講邊做飛翔狀;講到《小兔子乖乖時》,頭戴著兔子頭箍扮作兔子;講《霍勒婆婆》時,頭戴毛巾化身婆婆……這樣講故事定會一下子就把孩子帶入到故事的情境中。


四是不要急於求成灌輸知識。許多家長給孩子講故事講著講著最終都會變成講道理、傳知識,好像不這樣就是浪費時間。講完《狼來了》,總要總結一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撒謊、撒謊就不是好孩子」;《孔融讓梨》就是讓我們團結友愛、互相謙讓……


其實故事的作用在於潛移默化地發揮功效,故事中蘊含的大道理、大智慧,孩子們會按照自己的心理發展進程慢慢理解接受。家長不用啰嗦這些連自己都不想聽的大道理,這種說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反而失去講故事的意義。



3. 怎麼給孩子編故事——用心的父母都能成為故事大王


怎麼編故事孩子才喜歡?只要有愛、用心,父母都能成為故事大王。作者建議從以下幾點入手就能編出好故事。


一是多讀多看、先「借」後編。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多看多聽經典故事,然後按照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就能編出適合孩子的故事。


開始可以復制或模仿經典故事,比方說《三隻小豬》的故事,三隻小豬性格各異,最後結果不盡相同。可以參照著編《三朵小花》的故事,三朵小花顏色各異,每天重復著問好、唱歌、跳舞,情節簡單重復、感情美好溫馨,很適合低齡兒童。



也可以從編動植物的故事入手,此類故事比較容易編。動植物有自身的象徵意義,如老虎、獅子是兇猛、權威的;猴子、狐狸是機靈、聰明的;竹子、松柏是高潔、正義的……通過這些象徵就可以擬人化地安排相應的性格、語言、情節,編簡單的寓言性故事。


二是巧妙利用自身優勢。父母們可以利用自身的經歷、專業、學科優勢,把自己的經歷、體驗編進故事裡。比如小時候的故事、經歷過的有趣的事、 旅遊 的經歷等。因為是自己的親身體驗,講起來會很有感覺,用心講的故事,相信孩子也會喜歡。


不同氣質類型的父母也會有不同的優勢,爸爸可能更會編冒險的、 搞笑 的故事,媽媽更擅長編美好溫柔的故事,不管什麼故事,只要孩子願意聽就是好故事。


三是和孩子一起編故事。如果在編故事時,讓孩子參與進來,會讓他們更有認同感,聽起來會更投入。


編故事時父母只把控故事的主脈胳,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出現了什麼動物、住的房子是怎麼樣的,這些都可以在編的時候讓孩子來作主。


邊編邊講時也可以有意識地提問題、引導孩子思考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讓孩子在旁邊補充內容。


還可以給故事留一個開放性的結尾,讓孩子去編。或許每次故事都會有不同的結局,孩子覺得有趣的同時,還激發了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這樣看來,是不是編故事也不是什麼難事?


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表達愛的方式也很多,吃大餐、買玩具、嗨翻游樂場、 旅遊 度假等等,但千萬別忘了給孩子講故事,講故事不但能表達愛,故事中蘊含的大智慧、大哲理更是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著啟迪孩子心靈的作用。


希望天下的孩子都能得到故事的滋養,讓童年更加快樂、人生更有滋味。

閱讀全文

與怎麼誇張孩子愛聽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明區幸福小區是哪個社區 瀏覽:922
如何挑選健康的犢牛 瀏覽:344
曾仕強談婚姻如何處理 瀏覽:430
事業與愛情怎麼分 瀏覽:643
漂泊的心什麼時候可以觸碰到幸福 瀏覽:267
員工幸福的法寶是什麼 瀏覽:988
情侶婚姻法中第三者怎麼處理 瀏覽:812
濰坊經濟開發區哪裡有抓拍 瀏覽:306
美麗廈門智慧健康社保卡綁定如何解綁 瀏覽:13
立秋節氣健康知多少 瀏覽:730
北京朝陽事業單位哪個好考 瀏覽:349
美女仙子長什麼樣 瀏覽:389
什麼才是當代婚姻的最大殺手 瀏覽:703
把愛情看得太重應該看什麼書 瀏覽:857
兒子的婚姻該怎麼處理 瀏覽:678
義烏幸福狐狸店在哪裡 瀏覽:133
貴州健康碼變紅了在哪裡打卡 瀏覽:256
破碎了的婚姻怎麼相處 瀏覽:625
王祖藍裝盲人看美女是什麼電影 瀏覽:563
怎麼形容絕境中的愛情 瀏覽: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