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拔苗助長和亡羊補牢類似的寓言故事還有什麼
寓言故事。
類似的還有:
守株待免
守株待兔,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講述了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韓非子告誡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
鄭人買履
鄭人買履,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它既是一個成語,又是一個典故,更是一則寓言,說的是鄭國人因過於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鄭人拘泥於教條心理,依賴資料的習慣。常比喻做事死板,不會變通的人。它告訴人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
刻舟求劍
刻舟求劍,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是《呂氏春秋·察今》呂不韋記述的一則寓言,說有個楚國人,坐船渡河時不慎把劍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當船停下時,他沿著記號跳入河中找劍,遍尋不獲。該寓言勸勉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變,若不知改革,就無法治國,後指不會靈活變通之意。
一、 亡羊補牢相似寓言故事
用成語表示的有:浪子回頭,指不務正業的敗家子改邪歸正,悔過自新;
二、亡羊補牢及其寓意
1,羊逃跑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出自《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2,故事來源,【故事】: 戰國時楚襄王荒淫無度,執迷不悟,將勸諫的大臣庄辛趕出楚國。秦國趁機征伐,很快佔領楚都郢。楚襄王後悔不已,派人到趙國請回庄辛,庄辛說:「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則補牢,未為遲也。」鼓勵楚襄王勵精圖治、重整旗鼓;
3,寓意,(1)人不怕做錯事情,就怕做錯了不及時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時改正,而且還不斷地錯上加錯,時間長了,最後可能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了。(2)「補牢」的時候,先看看羊圈裡的羊是否因耽擱時間太久已經全部被狼吃掉或死亡,如果不及時補救,那麼即便是以後再做補救了仔山枝也無濟於事了。
三、浪子回頭
1,浪子回頭是指指不務正業的敗家子改邪歸正,悔過自新;
2,故事一
明朝的時候,有一個財主年過半百,才喜得貴子,取名為天寶,天寶長大後游手好閑,揮金如土,老財主怕兒子這樣下去保不住家業,便請了個先生教他明白事理,輕易不讓他出門,在先生的管教下,天寶漸漸地變得知書識禮了。不久,天寶的父母不幸雙雙下世,天寶的學業從此中斷。
等天寶的先生一走,天寶小時候認識的狐朋狗念敏友又找上門來。天寶故態萌發,整日花天酒地,不到兩年,萬貫家財花了個精光,最後落得靠乞討為生。直到這時,天寶才後悔自己過去的生活,決定痛改前非,一天晚上,他借書回來,因地凍路滑,再加上一天粒米未進,一跤跌倒後,再也沒有力氣爬起來,不一會兒,就凍僵在路旁。
這時,王員外正好路過,見天寶拿著一本書,凍僵在路旁,不禁起了憐愛之心,便命家人救醒天寶。天寶被救醒後,王員外問清了他的家世,對他很同情,便把他留在身邊,打算讓天寶做女兒臘梅的先生,對此天寶求之不得,趕緊拜謝了王員外救命之恩,從此,天寶就留在王員外家勤勤懇懇地教臘梅讀書識字。
臘梅長得如花似玉,而且溫柔賢淑。天寶剛開始只管讀書,時間一長,不禁犯了老毛病,對臘梅想入非非,動手動腳。臘梅氣得找父親哭訴一番,王員外聽後不動聲色。他怕這件事傳到外面,對女兒的名聲有影響,便寫了一封信,把天寶叫來,對他說:"天寶,我有一件急事需要你
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
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比喻自稱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甚至是懼怕、反感。
原文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羊逃跑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原文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守株待免
守株待兔,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講述了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韓非子告誡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
鄭人買履
鄭人買履,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它既是一個成語,又是一個典故,更是一則寓言,說的是鄭國人因過於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鄭人拘泥於教條心理,依賴資料的習慣。常比喻做事死板,不會變通的人。它告訴人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
刻舟求劍
刻舟求劍,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是《呂氏春秋·察今》呂不韋記述的一則寓言,說有個楚國人,坐船渡河時不慎把劍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當船停下時,他沿著記號跳入河中找劍,遍尋不獲。該寓言勸勉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變,若不知改革,就無法治國,後指不會靈活變通之意。
拔苗助長基本釋義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出 處郭沫若《雄雞集·關於發展學術與文藝的問題》:「命令主義就合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叫做『拔苗助長』。結果被拔起的苗不僅不能成長,反而枯槁了。」 近義詞:欲速不達 適得其反 揠苗助長
掩耳盜鈴,揠苗助長
亡羊補牢
wángyángbǔláo
[釋義]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語出] 《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正音] 亡;不能讀作「wànɡ」。
[辨形] 補;不能寫作「朴」。
[近義] 知錯就改
[反義] 知錯不改
[用法] ~常和「未為晚」連用。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
[結構] 連動式。
[例句] 他們單位昨天發生失盜後;領導立即~;採取安全防範措施。
[英譯] mendthefoldafterasheepislost
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後人所恥笑。
鄭人買履
有個鄭國人想買雙鞋子,他先量好自己的腳的尺寸,然後就把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他到市場時,發現忘記帶量好的尺碼。已經拿到了鞋子,才說:「我忘帶量
好的尺碼了。」他只好返回家中去取尺碼。等到他回到集市上時,集市已經散了,因此他沒買到鞋。有人問:「為什麼不直接用自己的腳試一試?」
他說:「我寧願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不可以。因為亡羊補牢,拔苗助長,葉公好龍的真實性無法確認。
負荊請罪,卧薪嘗膽的真實性可以確認。
掩耳盜鈴【釋義】: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揠苗助長【釋義】: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見兔顧犬【釋義】:顧:回頭看。看到了兔子,再回頭叫喚獵狗去追捕。比喻動作雖稍遲,但趕緊想辦法,還來得及。
懸崖勒馬【釋義】懸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馬:收住韁繩,使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
坐井觀天【釋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批如超市貨架上的加高層上面的貨物擺放,砸到顧客了賠錢了,才把箱子沿著一條線,整整齊齊地放好
Ⅱ 守株待兔,揠苗助長,都是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像這樣成語,你知道還有哪些
除了守株待兔以外的寓言故事:
1、掩耳盜鈴。有一人,看別人門口上掛的一鈴鐺很漂亮,害怕偷的時候被別人聽見,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
2、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3、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4、塞翁失馬。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反之,得到一時的利益,或許會遭遇禍。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5、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懂變通,死板恪守的人。
6、刻舟求劍。在舟上,一人的劍掉到水裡,他就拿刀在舟上刻下劍掉的位置,然後想下次再來按照刻的位置來撈劍。
7、誇父逐日。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誇父族其中一個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們的心裏面,於是就開始逐日。他口渴的時候喝乾了黃河、渭水,准備往北邊的大湖去喝水,奔於大澤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桃林,成為桃花園;而他的身軀化作了誇父山。
8、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9、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口水,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10、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Ⅲ 在生活中有類似「亡羊補牢、揠苗助長」的事例是什麼
一、生活中亡羊補牢的事例:
在學習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錯埋鬧誤,發現自己錯了,訂正了,以後不錯了,這是亡羊補牢的最直接的例子。
二、生活中揠苗助長的例子:
許多家長給孩子報了許多的班,完全不顧孩子的生長規律,最後的結果是孩子反而產生了厭學的情緒。
(3)揠苗助長這種的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亡羊補牢成語故事
戰國時楚襄王荒淫無度,執迷不悟,將勸諫的大臣庄辛趕出楚國。秦國趁機征伐,很快佔領楚都郢。楚襄王後悔不已,派人到趙國請回庄辛,庄辛說:「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則補牢,未為遲也。」鼓勵楚襄王勵精圖治、重整旗鼓。
二、拔苗助長成語故事
古時候有個人,希望自己田裡的判液悉禾苗長的快點,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掘乎、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他就在田邊焦急的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一天,他終於想到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當他回到家裡時,一邊喘氣一邊對兒子說:「可把我累壞了,力氣沒白費,禾苗都長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跑到田裡一看,發現禾苗都枯死了。
Ⅳ 類似「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的成語還有哪些
類似「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的成語有:
畫蛇添足、掩耳盜鈴、亡羊補牢、精衛填海、守株待兔、 誇父追日、愚公移山、朝三暮四、揠苗助長、庖丁解牛、東施效顰、望洋興嘆、一鳴驚人、濫竽充數、買櫝還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劍、南轅北轍、鷸蚌相爭、掩耳盜鈴、塞翁失馬、葉公好龍、邯鄲學步、截竿入城、望梅止渴、道邊李苦、鄭人買履
Ⅳ 拔苗助長的故事
拔苗助長是一則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戰國時期的《孟子·公孫丑上》。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拔苗助長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拔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近義詞】
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欲速不達
【拔苗助長的故事】
從前,宋國有個急性子的農民,總嫌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他成天圍著那塊田轉悠,隔一會兒就蹲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長高了沒有,但秧苗好象總是那麼高。用什麼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說干就干,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從中午一直干到太陽落山,才拖著發麻的雙腿往家走。一進家門,他一邊捶腰,一邊嚷嚷:「哎喲,今天可把我給累壞了!」他兒子忙問:「爹,您今天干什麼重活了,累成這樣?」農民洋洋自得地說:「我幫田裡的每棵秧苗都長高了一大截!」他兒子覺得很奇怪,拔腿就往田裡跑。到田邊一看,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經乾枯,後拔的也葉兒發蔫,耷拉下來了。
【拔苗助長寓言寓意】
苗:禾苗;助:幫助;長:成長。把禾苗拔起一點,來幫助它成長。比喻違反自然規律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也做「揠苗助長」。事物的發展、人的成長,都是循序漸進的,違背了這個規則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拔苗助長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將苗拔起,幫助它生長。比喻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這個成語來源於《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孟子》是一部儒家經典,記載了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軻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這部書中有個故事十分有名:宋國有一個農夫,他擔心自己田裡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往上長。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辦法幫助它們生長。
一天,他終於想出了辦法,急忙奔到田裡,把禾苗一棵棵地拔,從早上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
他回到家裡,十分疲勞,氣喘吁吁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我幫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聽了,急忙跑到田裡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軻借用這個故事向他的學生們說明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主觀地急躁冒進,就會把事情弄糟。
成語故事
在古代宋國(今商丘),有個急性子的農民,總嫌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他成天圍著那塊田轉悠,隔一會兒就蹲下去,用手丈量秧苗有沒有長高,但秧苗好像總是那麼高。用什麼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啊想啊,終於想出一個辦法:我把秧苗向上拔一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於是,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可是,還沒有三天,秧苗全都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刻意去違反自然界的生長過程,否則必適得其反。後來也被用來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故事啟示:
1、人們對於一切事物都必須按照客觀規律去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單憑自己的主觀願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願望,美好的動機,結果也只能是適得其反。
2、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
造句
1)讓你的好主意在月萌芽,不要施加壓力拔苗助長。
2)你須要留意的是,很多事情過於執著反而會導致拔苗助長,適得其反的結果。
3)拔苗助長不是對員工的愛護,而是對員工的摧殘。
4)中國的汽車製造商是否在拔苗助長?
5)他假冒「希望工程」基金會的名義,到處拔苗助長,終於被繩之以法。
6)有條件了,只需三天,沒條件的,三年也不見得會成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拔苗助長。
7)學生的教育不能拔苗助長,反而應該讓他們自然地發展。
8)小蘭才五歲,你就要她學這么多東西,這不是拔苗助長嘛?
9)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依然應該防範拔苗助長的趨勢。
10)教學要循序漸進,填鴨式的做法無異於拔苗助長。又作「揠苗助長」。
11)現在人們用「拔苗助長」來比喻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的行為。
12)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能急於求成,否則就會犯拔苗助長的錯誤。
13)我們應當記取「拔苗助長」這個故事的教訓。
14)拔苗助長的`結果是適得其反。
15)我們發現過火的舉高本身的身價只會拔苗助長。
16)如果過分追求成長速度,無異拔苗助長。
17)盡管這樣做難免有些拔苗助長的負面作用,但畢竟一批新人在激烈的大賽中得到了磨練。
18)請求員工微笑辦事大概拔苗助長,由於美國研究者稱強顏歡笑會進一步粉碎員工心情,從而影響事變。
19)用這種方法教育下一代無異於拔苗助長。
20)你種的小苗不能拔苗助長,把它拔高,要不然它會蔫掉,面對事實,應該耐心的等待。
釋義
揠:拔起。把苗拔起,幫助其生長,比喻不管事物的發展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長」。
示例
1.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宋代呂本中《紫微雜說》)
2.揠苗助長式的教育,是對學生個性的一種摧殘。
典故
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解釋
①[宋人有閔(mǐn)其苗之不長(zhǎng)而揠(yà)之者]宋國有個憂慮他的禾苗不長而去拔高禾苗的人,宋,國名,在今河南省商丘縣一帶;閔,同「憫」,擔心,憂慮;揠,拔
②[芒芒然歸]一說茫茫然。很疲勞地回到家裡。芒芒然,疲勞的樣子;歸:回家
③[其人]他家裡的人。
④[病矣]累極了。
⑤[其子趨而往視之]他的兒子趕快跑去看禾苗,趨,急行,跑;之,代詞,它,代禾苗。
⑥[苗則槁(gǎo)矣]禾苗卻枯死了。則,卻;槁,枯槁,枯死。
⑦[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意思是說,天下的人都希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不想幫助它生長的人是很少的,寡,少。
⑧[以為無益而舍之者]認為幫助禾苗生長沒有好處而拋開禾苗(不管)的人,想,沒想好處;舍,拋開不管。
⑨[不耘苗者也]那些不苗者也]那些不去鋤草的人,耘,鋤草。
⑩[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不但沒有益處,反倒害了禾苗。非徒,不但,不只;之,代詞,它,代禾苗。
成語故事
古時候有個人,希望自己田裡的禾苗長的快點,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他就在田邊焦急的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一天,他終於想到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當他回到家裡時,一邊喘氣一邊對兒子說:「可把我累壞了,力氣沒白費,禾苗都長了一大截。」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跑到田裡一看,發現禾苗都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