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寓言故事的思維導圖怎麼畫三年級
以「小馬過河」為例:
第一步:把故事的主人公畫在紙張的中央位置。
第二步:畫第一個分支:課文前開頭給我們的信息。
時間,一天;地點,馬鵬;人物,老馬和小馬;事情,馱麥子到磨坊;起因:小馬被小河攔住了去路。
第三步:故事的經過。
小馬遇到了牛伯伯說河水淺,松鼠說河水深,兩種說法,回去又問媽媽,媽媽讓他動腦筋,自己試一試。
第四步:故事的結果。
小馬順利地過了河,原來河水不深也不淺。
第五步: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做事情要動腦筋,勇於嘗試。
❷ 故事情節結構圖怎麼畫
首先,要把「經過」部分分成幾步,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
事情的經過,絕不是「一團絲麻」的,總是有先後順序的,總是要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地點的變換而發展變化的。這就需要同學們依據「經過」的先後順序和發展變化的過程。
認真地想一想:這件事的「經過」部分大體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主要又都做了什麼。然後, 再按照這幾個「階段」的先後順序,一步一步、一層一層地寫。
這樣,既做到了有條理,又為把「經過」寫具體打下了基礎。
其次,需要仔細觀察,寫的時候多問幾個為什麼,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詳細寫出來。
在寫每一個部分的過程中,又具體地寫出了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並且運用了誇張、排比、比喻這些修辭手法,把事情的經過寫得更具體更生動。
閱讀書籍
如果是理論性書籍,很多情況下前後章節連續性不是很強,可以讀完一章之後進行一次整理,如果是整體性較強的書籍,並且在短時間內可以閱讀完成,可以讀完全書一並製作思維導圖,這個大家根據實踐情況和書籍難度自行判斷。
構建框架
可以直接將書籍的目錄錄入到思維導圖中,也可以選擇比較重要的部分錄入。主要的目標是將書籍中最重視的部分框架清晰地反映在思維導圖中。
錄入重點
將書中的重點論證部分錄入思維導圖,同時將自己摘錄、勾畫的部分錄入,這個時候不必變更書中原句,簡單的錄入即可。
這時有兩種內容,第一種是和書籍框架及論證有關的,放入導圖的對應分支下;第二種是與框架無關,可以在導圖中建立一個「雜項」的分支,將所有內容統統扔進這個分支下。
調整方式
如果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了解作者的思路或者純粹和作者有關的東西,那麼絕對不關心作者或者本書的思維框架如何,但是在書中可能關心其中某些部分。比如《如何閱讀一本書》中,關心如何做分析閱讀,如何做檢視閱讀,如何做主題閱讀,那麼可能要做三個主要的分支。
論證引入
將內容和論證放入相應分支中,完成了整體框架的構建,這時候就是該細化的時候了。
細化語言
細化每個分支的邏輯性和語言。
框架已經有了,每個分支下也有了一定內容,但是每個獨立分支下的邏輯性並不清楚,需要將書中原話轉變成自己理解的話語,盡力簡化。同時,將這些句子的邏輯關系理清,用分支的形式體現出來,這時就有了一個層次、邏輯清楚的思維導圖了。
處理雜項
大家沒有忘記雜項中還有很多內容吧,處理一下這些句子,有些內容可以放入前面整理出的框架中,有些東西則和全書整體框架並不相關。
內容歸檔
比如管理一個專門的導圖,日常雜項一個導圖,談讀書系列一個導圖。將雜項中的內容分門別類的歸入這些導圖中去,不必太過在意構架和體系,可以同樣在它們中建立雜項,扔進去就OK了。等到想用的時候再說,到時候不過是一個搜集資料的過程而已。同時,最好註明該條出自哪本書和頁碼。
❸ 畫一個故事圖怎麼畫
畫一個故事圖如下:
材料准備:畫紙、畫筆、彩筆。
操作步驟:
1、先使用鉛筆或勾線筆在紙上畫出地面的位置。
❹ 故事怎麼畫
故事簡筆畫如下:
第一步,先畫出牛郎的臉部輪廓,和頭發
第二步,畫出牛郎的上半身部分
第三步,畫出牛郎的下半身部分
第四步,接著來畫另一個人物,織女的頭部
第五步,畫出人物的上半身部分
第六步,畫出人物下方的雲朵
第七步,畫些喜鵲,增加一些細節
第八步,最後塗上顏色就完成了
人們喜歡故事如同小貓喜歡游戲,小貓在游戲中訓練身體的各種技能,而人們也在故事中學習如何生活。
即使是最粗鄙無文的人,也往往能通過直覺辨別出什麼是好的故事。好的故事能讓人感受某種微妙的意味,獲得一種人生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