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黃帝的故事
關於黃帝的傳說: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時蚩尤暴虐無道,兼並諸侯,當時的天下共主發明農耕和醫葯的炎帝已經衰落,酋長們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炎帝無可奈何,求助於黃帝。黃帝毅然肩負起安定天下的責任,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雙方的戰士斗英勇無畏,戰斗十分激烈。黃帝在大將風後、力牧的輔佐之下,終擒蚩尤而誅之,諸侯尊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稱為黃帝。 不久,天下又出現騷亂。黃帝知道蚩尤的聲威還在,於是畫了蚩尤的相到處懸掛。天下的人都以為蚩尤未死,只是被黃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來歸附。後來,蚩尤被尊為戰神。 炎帝雖然被蚩尤打敗,實力尚存。他不滿黃帝成為天下共主,企圖奪回失去的地位,終於起兵反抗。炎、黃二帝發生火並,決戰在阪泉之野進行。經過三場惡戰,黃帝得勝。從此,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終確一)關於黃帝的神話 神話是原始人經過不自覺原始思維加工而形成,神話的主角是神,這類神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他往往是將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種種力量人格化,以人擬神,在古代神話中,黃帝為中央天帝,是神國中一位最偉大的天神,他長著四張臉,可以全面地照看著四面八方。在上古歷史傳說中,「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他是原始社會末期一位英明無比的部落聯盟領袖,是華夏文明的開創著和奠基者。在道教中,黃帝又成為一位煉丹修道的仙界教主。在民間俗信中,黃帝與炎帝並列,是中國人民群眾幾千年來共同崇信的始祖神。可見關於黃帝的傳說是集神話、傳說、仙話、民間俗信為一體的故事群。它們經長期流傳演變,有些已經溶為一體,很難把它區別開來。 有關黃陵的神話有:天帝下凡,黃帝降生長壽山,黃帝戰蚩尤,黃帝升天的傳說等等。 (二)關於黃帝的傳說 民間傳說是民眾自覺藝術思維的產物,所敘述的是人,他是歷史人物的藝術化和傳奇化,在歷史傳說中,黃帝開創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化,他和他的臣子們有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黃帝的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黃帝的妻子嫘祖教會了人們養蠶制絲,黃帝的糧官杜康發明了造酒,黃帝的陶正寧封子發明了燒陶,黃帝的醫官雷公、岐伯發明了醫術。此外黃帝本人還發明了造車、修建宮室、算術、音律等。這些傳說多不勝舉,黃帝幾乎成了上古創造發明的萬能博士。在進入知識經濟的今天,發揚黃帝和他的臣子們的這種不斷創新精神,看來是大有必要的。其實這些發明創造絕非一人一時之功,中國向有『功歸聖人「的傳統,黃帝既是華夏之祖神,自然也將一切遠古的發明成果都歸於他和他的臣子了。這些傳說在民間影響甚大,他們許多先賢又成了各行各業的祖師神。 (三)關於黃帝的故事 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崩,葬橋山」。這是史學界帶有權威性的結論。因此,華夏兒女一年一度總是集聚黃陵掃墓祭祖。如今橋山黃帝陵不斷得到擴展修整,正以嶄新容貌,接受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祭拜。橋山黃帝陵世稱「天下第一陵」。這里不僅流傳著黃帝馭龍升天——「橋山龍馭」的古老神話,就地理形勢看,人們也把橋山看作龍脈龍崗。圍繞著黃帝陵又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與陵墓環境相關的地方風物傳說群。如關於黃帝黃城的傳說,金雞的傳說,鳳凰的傳說,聚寶盆的傳說,屈軼草的傳說,麻花柏的傳說等等。其中既有歷史的影子,又有古代神話的因子,還有民間祖靈俗信以及風水寶地的濃郁成分,成為陝西黃帝傳說故事中最有地方特色的一部分。[3]立,號令天下,凡是不順從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份去加以討伐。
Ⅱ 古代帝王的傳奇故事
在古代,有一些帝王,他們的一些傳奇 故事 已經成為普通百姓茶餘飯後閑談和關注的對象。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古代帝王的傳奇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古代帝王的傳奇故事篇一
劉備跟東西兩漢的皇室,都頗有些淵源,他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後來因為漢武帝“推恩令”的實施和劉氏皇族枝葉的不斷繁茂,到劉備的時候,已經是家境貧寒,平日只得以編鞋織席維持生計。不過劉備從小就懷有大志,他曾在家鄉的大桑樹底下玩樂時說:“我將來一定要乘上有真正篷蓋的天子之車。”
如果不是東漢末年爆發的黃巾大起義,也許劉備只能編一輩子的草鞋,幸虧這個起義給了劉備一個機遇。當時,東漢朝廷派大軍鎮壓起義軍,各地的軍閥豪強也紛紛拉起人馬,以鎮壓義軍為名,搶佔地盤,擴充實力。劉備也趁機拉起一支鄉勇,加入鎮壓起義軍的行列,正是這次起兵,使得劉備有幸與關羽、張飛二人結識,並成為兄弟,留下了一段“桃園三結義”的佳話。
後來,劉備因鎮壓義軍“有功”,被朝廷任命為安喜縣尉。但隨後,劉備就因鞭笞前來巡視各縣,督察官吏並收受賄賂的督郵,掛印而去。他走投無路,便去投奔早年的同窗好友,幽州軍閥公孫瓚,被任命為平原縣令。在此,劉備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贏取世人民心,使得附近民眾及各方人士紛紛來投奔依附。
這時,群雄逐鹿中原,各地軍閥混戰不已。曹操進攻徐州牧陶謙,陶謙派人向公孫瓚告急,劉備就命前往徐州(今蘇北魯東南一帶)援救,後來,陶謙見劉備兵力不多,就給了他四千人馬,封他為豫州刺史,讓他屯駐小沛。陶謙病死後,劉備趁機接管徐州,開始躋身於大軍閥之列。但隨後就遭到壽春的袁術進攻,並勾結呂布,襲擊劉備的後方下邳。劉備腹背受敵,只得投奔曹操。曹操舉薦劉備為豫州牧,隨後與劉備共同出兵對付呂布,將呂布擒住。呂布向曹操告饒說:“曹公所怕的不過是呂布,現在我已歸順,天下不必憂慮。您統率步軍,我幫您統率騎兵。何愁天下不平定?”說得曹操也有些心動。劉備說:“曹公難道忘了丁原和董卓的嗎?”曹操點頭稱是,於是將呂布殺掉。這時,劉備又被曹操上表推舉為左將軍。
古代帝王的傳奇故事篇二
如果說曾經有窮苦人是被餓死的,大家一般都不會感到奇怪,但如果要說皇帝也有餓死的,估計會有很多人不大相信。你還別不信,歷史上確有好幾位皇帝就是被活活餓死的。
齊桓公大家都不陌生,“春秋五霸”之首。算得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吧?他就是被餓死的。齊桓公原想立鄭姬生的兒子為太子,但是另一個小老婆長衛姬不甘心,就勾結齊桓公的寵臣豎刁與易牙,想辦法促使齊桓公改主意。後來齊桓公病重,兒子們開始內訌,大開殺戒,哪還管得了老爹的死活!寵臣豎刁與易牙假借旨意把齊桓公封閉到一個小屋裡養病,卻無人照看與過問,既沒吃的又沒喝的。後來——後來當然是活活地被餓死了。
你還先別罵易牙,這人想當年可是對齊桓公“忠心耿耿”。齊桓公有一次說沒吃過嬰兒肉,其實齊桓公無非也就這么隨便一說,但易牙真的把“領導”的話當成“指示”認真落實,回家後硬是把自己白胖的小兒子給清蒸,直感動得齊桓公那個熱淚盈眶啊!南北朝的粱武帝,名蕭衍,是南梁朝的開國皇帝。他博學能文,精通音樂、書法,年輕時曾與謝胱、沈約等名士一起被譽為“竟陵八友”。當上皇帝後,他在執政前期曾創造了良好的業績,國家一度政局穩定,國庫充足, 文化 繁榮。這位梁武帝,82歲了還能帶兵打仗。
梁武帝因為早年無子,就把侄兒蕭正德過繼為子,封成太子。但是後來他又有了兒子,於是就將蕭正德改封為西豐侯。蕭正德奪回太子之位後,勾結外患,最後把梁武帝囚禁在台城。梁武帝缺吃少穿,加之年事已高,最後竟被活活餓死,享年86歲而不得善終。還有位自封的“草頭王”袁術,這廝也說得上是位亂世英雄。據說袁術死得很慘。《三國志·袁術傳》里說,袁術死的時候,身邊已沒有糧食。詢問廚房,回答說只有麥屑三十斛。廚師將麥屑做好的飯端來,袁術卻怎麼也咽不下去。其時正當六月,烈日炎炎,酷暑難當。袁術想喝一口蜂蜜水,也不能夠。袁術獨自坐在床上,嘆息良久,突然慘叫一聲說:“我袁術怎麼會落到這個地步啊!”喊完,倒伏床下,吐血一斗多死去。
歷史上被餓死的不光有君臨天下皇帝,富可敵國的有錢人照樣也有被餓死的。
有一天漢文帝做夢,夢中自己想上天,然而怎麼也上不去。這時有一個戴黃帽子的船夫從後面把他推上了天,文帝回頭看見了船夫的裝束。不久,文帝就遇見了鄧通,發現鄧通的裝束和夢中船夫的裝束一樣。文帝詢問了鄧通姓名後,龍顏大悅,一下就賞賜鄧通十幾萬錢,封他為上大夫。
文帝與鄧通關系極好,有一次,文帝命一個算命的相士給鄧通相面,相士說鄧通將會因貧困凍餓而死。文帝大怒道:“讓鄧通富貴的是我,我又怎會讓鄧通貧困餓死呢?”文帝於是賜蜀郡的嚴道銅山給鄧通,使他享有鑄造錢幣之權。這下“鄧氏錢布天下”,鄧通富甲王侯。文帝以為鄧通這樣富有了,一定不會餓死。於是鄧通愈發地討好文帝。有一次文帝長了一個瘡,化了膿,鄧通用口吮膿。以後文帝試太子,叫他也給自己吮膿,太子面有難色。文帝告訴他鄧通已經這么做了,太子很慚愧,因此怨恨鄧通。
過了幾年,文帝死了。太子即位,就是漢景帝。鄧通的背運就開始了,不久有人向景帝告發,說他將蜀山的銅偷運到國外去鑄錢,行為不法,景帝不由分說,下旨將他的家財盡數沒收入官。後來鄧通竟真的因貧困餓死了。
一個窮得只剩權勢和金錢的人,也許最後的命運就是被“餓死”,因為權勢和金錢不會伴隨人的一生,權勢和金錢也都不能當飯吃!
古代帝王的傳奇故事篇三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朝。為了紀念自己的不世功業,秦始皇自稱皇帝,由於他是秦朝的第一個皇帝,所以便是“始皇帝”,以後的子子孫孫,要接著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讓秦朝的帝業能夠千秋萬代的延續下去。但是,秦始皇沒有想到,他這個願望並沒有實現,秦朝不但沒有傳下千世萬世,相反,僅僅過了短短的十五年,便“二世而亡”了。這一切,要從一個神秘的讖語說起。
秦始皇想讓自己的王朝千秋萬代,最簡便的 方法 就是他自己長生不老。所以自從他登上帝位以來,就很寵信方士,讓他們到處給自己找長生不老葯。其中有一個叫盧生的,前往蓬萊三島去尋找,結果,沒有找到長生葯,卻找到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四個大字“亡秦者胡”。
蓬萊島一向被認為是神仙出沒的地方,所以,雖然沒找到長生葯,但這石碑上的字也是神仙的意思,說的還是有關秦王朝生死存亡的大事,秦始皇自然不敢怠慢。而且,神仙說的很明確,“亡秦者胡”,也就是說,秦朝會滅亡在這個“胡”上頭。現在,問題的關鍵就是,這個“胡”究竟指的是什麼。
當時六國已滅,全國一統。能在戰場上與秦國軍隊為敵的,就只剩下北方的匈奴了。匈奴又被稱為胡人。所以,秦始皇理所當然地就認為這個“胡”一定是指匈奴。於是,他便派大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蒙恬率軍收復了大片失地,把匈奴人趕得遠遠的。接著,秦始皇又修建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作為邊境的屏障,阻擋匈奴南侵。做完這一切,秦始皇大為放心,覺得有了這樣的雙重 保險 ,匈奴人一定不敢再侵犯邊境了。“亡秦”的巨大威脅已經解除,日後大可以高枕無憂。
十分放心的秦始皇開始大肆巡遊,在他在位期間,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觀察各地風俗,宣示皇帝威嚴之餘,也順便求仙訪道。秦始皇在巡遊的時候還沒有停止辦公,所以他的重臣如丞相李斯等都跟著他。前210年,當秦始皇打算再度出宮巡遊的時候,他的小兒子胡亥請求隨行。秦始皇一向喜愛這個兒子,也就答應了。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是這位始皇帝的最後一次巡遊了。
巡遊的隊伍行進到平原津(今山東平原附近),秦始皇病倒了,一路上越病越重,於是只好下令中止巡遊,返回國都咸陽。秦始皇此時還沒有立太子。但由於他一心想要長生不老,十分忌諱這個“死”字,所以群臣也不敢在他面前提這個問題。不過,隨著病情日漸加重,秦始皇本人也意識到自己來日無多,便留下遺詔,讓駐守在北方邊境的長子扶蘇即位。七月,巡遊的隊伍行進到沙丘平台(今河北廣宗西北),秦始皇就去世了。丞相李斯看到皇帝死在巡遊的路上,怕引起天下大亂,便密不發喪,仍將屍體載於車內,一切安排都像秦始皇在世的時候一樣。但由於當時天氣很熱,時間一長,秦始皇的屍體便開始散發出臭味。於是,為了掩人耳目,李斯又下令在車上放了很多鮑魚,屍體的臭味和鮑魚的臭味混合在一起,就讓人分辨不出來了。就這樣,秦始皇去世的消息一直被隱瞞了下去,直到抵達咸陽,李斯才向天下宣布。
秦兵馬俑“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這位生前號令天下,無所不從的君主可能不會想到,自己死後居然會和一車臭氣熏天的鮑魚作伴。然而,更讓他想不到的是,他剛剛去世,遺詔就被人篡改了。
秦始皇死後,遺詔還沒有來得及交給使者送出去,留在尚書府令趙高手中。趙高看了遺詔,得知秦始皇想要傳位給公子扶蘇,而扶蘇此時正和將軍蒙恬駐守在北方邊境上。扶蘇和蒙恬的關系一向不錯,而蒙恬卻十分討厭趙高,有一次趙高犯罪,還差一點讓他弟弟蒙毅給殺了。趙高心想,扶蘇一旦即位為帝,蒙恬就會受到重用,到那時候,自己就沒什麼好果子吃了。而趙高本人卻是秦始皇小兒子胡亥的老師,此時,胡亥是唯一跟隨在秦始皇身邊的公子。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在趙高心中形成了。
趙高先去見胡亥,對他說:“皇帝駕崩,還沒有留下確立皇位的遺書,只是留給公子扶蘇一封印璽。扶蘇一到咸陽就是皇帝了,而公子你卻什麼也得不到了,怎麼辦呢?”
胡亥此時不過剛剛二十來歲,又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倒沒有當皇帝的念頭,就說:“是啊,那是皇帝的遺命,皇帝既然讓扶蘇即位,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趙高便進一步地勸誘他:“那可不一樣啊,現在天下的大權,可就在公子,趙高我和丞相三個人手上。公子你怎麼不好好想想,統治別人和被別人統治,這個怎麼能同日而語呢。”
胡亥也有點心動,不過他此時還有些道德上的顧慮,便說:“廢黜兄長,讓弟弟做了皇帝,這是不對的吧。不按父親的遺詔去做,也是不孝啊。自己沒什麼才能,卻依仗別人的力量,總會讓人笑話的。天下人心不服,自己的生存都是問題。國家社稷恐怕也會因此危險的。”
於是,趙高很鄭重其事地給他上起了政治課:“我聽說像湯武那樣的聖君,雖然殺了他們的主子,但天下的人都認為他們做得對,沒人說他們不忠;衛國的國君殺了自己殘暴的父親,衛國的老百姓都感激他的恩德,連孔子都誇他,也不認為他不孝。干大事的人不要拘於小節,盛德大業,也不在謙虛禮讓上頭。只看到小的德行卻忘了大的責任,以後一定會因此遭殃的。當機立斷,就是鬼神都會保佑的,公子你可要好好想想啊。”
經過趙高的一番蠱惑,胡亥終於動了篡位之心。但是僅僅憑二人的力量還是無法取得政變的成功,他們必須爭得宰相李斯的支持,於是趙高又去設法說服李斯。
趙高對李斯說了他的打算,李斯卻一口回絕,認為這不是人臣所應當做的事情。於是,趙高就不慌不忙地說:“這件事情君侯最好再考慮一下,在朝中,您的功勞能和蒙恬相比嗎?您的威望、計謀能和蒙恬相比嗎?扶蘇對您的信任之深能和蒙恬比嗎?假如扶蘇即位,那丞相的職位肯定就是蒙恬的了,哪還會有您的地方。您最好的下場不過就是拿著通侯的印綬告老還鄉罷了,弄不好還會掉腦袋的。您還是好好想想吧,命運就掌握在您自己的手裡。是永享榮華,還是身首異處,就看您自己的選擇了。” 古代帝王的傳奇故事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