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中國的美德故事有哪些80字

中國的美德故事有哪些80字

發布時間:2023-08-04 23:31:26

① 10個中華美德故事簡短有哪些

1、孔融讓梨

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高祖父孔尚當過鉅鹿太守,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 。

孔融別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回答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現在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如願以償呢?」

② 傳統美德的故事有哪些

有關傳統美德的故事有哪些

中華民族在專輯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美德,它是我們的名族之魂。那你知道傳統美德故事經典有哪些嗎?以下是勵志網分享的有關傳統美德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傳統美德的故事(一):夷齊採薇

【夷齊採薇】

伯夷叔齊。潔身如玉。餓於首陽。恥食周粟。

【原文】

殷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讓國逃隱。聞文王作。同歸於周。武王伐紂。夷齊叩馬而諫。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夷齊恥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遂餓死山下。

伯夷遵父命而逃。孝也。叔齊亦不立而逃。悌也。皆求仁得仁也。叩馬而諫。忠也。亦義也。餓死首陽。其以伐紂為不仁不義乎。夫以獨善其身謂仁義者。學夷齊可。以兼善天下謂仁義者。則學武王也。

【白話解釋】

殷朝末年間的時候。有兩個著名的隱士。一個名叫伯夷。一個名叫叔齊。是孤竹國里君主的兩個兒子。他們為了辭讓國君的位子。逃去隱下了。聽得了周文王的興起。兩個人就同到周文王那兒來。後來周武王去討伐紂王。伯夷叔齊就在馬前諫勸著。武王身邊的人。就要用兵器來打他們了。姜太公道。這兩個人是很有義氣的人呵。就把伯夷叔齊好好的扶了去。等到武王平定了殷朝的亂事。得了天下。這就是周朝了。伯夷叔齊覺得很羞恥。就不肯吃著周朝的粟米。兩個人同到首陽山裡去隱下了。采了薇草來吃著。後來就在首陽山下餓死了。

有關傳統美德的故事(二):史可法感恩老師

明朝名臣史可法,年輕時進京考試,住在寺廟里。有一位賢臣叫左光斗,剛好是此次主考官,他到這一些寺廟裡面去微服私訪,看一看有沒有懂得憂國憂民出色的讀書人來參加這次考試。剛好左公走到了一個寺廟里,看到一個年輕的考生,寫完一篇文章太累睡著了,案上放著剛寫成的一篇文稿。左公拿起一讀,非常贊賞他的遠大理想和刻苦精神,再看書生衣衫單薄,熟寐不醒,心知苦讀勞累。左公怕他感受風寒,便把自己的貂裘①脫下來,蓋在他身上,出來問寺僧,方知書生名叫史可法,因此留下深刻印象。後來考試的時候看到一篇文章,感受到字里行間有一種氣節,一種志向,馬上就知道是他,所以就批了他為狀元。史可法考上狀元之後,按照禮節到左公家拜老師和師母。左公可憐他家貧,收做弟子,留於館署。此後,他愈加發奮苦學,飽受恩師濡染,立志以身報君許國。左公在公務之暇,常與他交談時事,辯論古今,看出其宏大抱負和超凡才略,就對妻子說:“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這就是說,以後繼承我事業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我這個學生。古代聖賢讀書人不怕自己沒有後代,只怕聖賢學問斷在他的.手上,所以他更注意聖賢學問有沒有承傳的人。

後來左公、史可法同朝為官。明朝末年宦官當道,左公被陷害,關進監獄之後慘遭酷刑,眼睛被燒紅的鐵片燙後都粘連上了,膝蓋以下被切斷。史可法知道老師在獄中的境況,十分焦急,通過各種關系,終於感動監獄里的士兵,他們就建議史可法裝扮成撿垃圾的,進監獄去看望老師。史可法緩緩接近老師的牢門,當走到老師面前時,禁不住地抱著老師的腿放聲大哭。左公聽到聲音是他的學生史可法,就用手把自己的眼睛抻開,目光如炬地看著史可法說:“你是什麼身份!你是國家棟梁,國家正是危難之際,你怎麼可以把自己的生命陷在這么危險的境地!與其讓那些亂臣把你害死,不如我現在就活活把你打死!”左公撿起地上的石頭就往史可法身上扔。史可法看到老師這么生氣,就馬上離開監獄(所以愛護孩子,愛護學生,有時候還真的要現怒目金剛相,而此時他那一份存心是念著學生的安危,學生的成就)。後來左公被宦官殺害。

史可法擔任過很多職務,還在邊境帶兵防守。每個晚上士兵分三批背靠背守夜,但他堅持一夜不休息,士兵建議他應該休息一會,結果史可法回答士兵說:“假如我去睡覺,國家因為這時陷入危難中,我對不起老師,對不起國家。”史可法念念不忘老師的恩德和教誨,不敢有絲毫的鬆懈。每一次回故鄉,首先到老師家裡看望師母及其後代子孫過得是不是很好。

後來清兵入關打到江南時,史可法到江南重②鎮揚州督師。他把意志消沉的各路將領團結在一起,誓死堅守揚州城。清軍統帥多鐸五次派人去勸降,都被史可法嚴辭拒絕。多鐸惱羞成怒,下令用大炮轟城。在打退了清軍的多次進攻後,明軍終因寡不敵眾,城池失守。史可法誓死與揚州城共存亡,最後壯烈犧牲。後來人們在城外梅花嶺上為史可法建了個“衣冠冢”③,永世紀念這位民族英雄。

這個故事讓我們可以感受到:左公為國家忠心耿耿,不僅能夠慧眼識才,還能保護國家的棟梁之才,以及史可法為報達老師的恩德和教誨而壯烈犧牲的壯舉,讓後人深深地感動,也給我們樹立了很好地學習榜樣。

【注釋】①貂裘:diāoqiú,皮衣。②重:zhònɡ,重鎮:主要,重要。③“衣冠冢”:zhǒnɡ,墳墓。公元1645年5月20日,十萬清兵攻陷揚州城,史可法浴血固守城池,英勇獻身。其義子史德威遍尋遺骸不得,遂依史公遺願,葬其衣冠於梅花嶺下,他的墳墓其實是衣冠冢。

有關傳統美德的故事(三):老虎引路

李長者是唐朝人,一生不愛名利,最喜歡的就是《華嚴經》,以研讀《華嚴經》為終生之業。他學佛多年,有一次離開自己住的地方,想要專心地為《華嚴經》作注。在路上遇到了一隻老虎,而這只老虎彷彿就是在那裡等候他一樣,對他非常的馴服、溫順。李長者就跟他講:“我想請你幫我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讓我在那裡安心寫釋論。”於是就把行囊掛在老虎的背上,老虎似乎聽懂了李長者的話,緩緩望著他,就這樣一路走了過去,走了約二三十里路的時候,老虎就在一個土坎上面停留下來,這時李長者知道老虎的用意,是把他帶到這個地方給他棲身住宿之處。這個土坎非常光亮明潔,旁邊還有一口泉水,在他到來的前夕,有一陣暴風雨,把一棵古松連根拔起後,就湧出了泉水。所以,後來這口泉水就被稱為“長者泉”。李長者就在此地居住五年之久。五年當中,每天傍晚這口泉水當中就會射出一道白光給他照明,讓他能順利在晚上也有燈光來寫作,還有兩個年輕女子來伺候他,煮飯給他吃。等到五年寫完釋論後,這兩個女子也不見了,其實這兩個女子是天上派來的。

;

③ 10個中華簡短美德故事是什麼

1、【程門立雪】講的是尊師重教的故事。
北宋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一天,楊時向程頤請求學問,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直到程頤一覺醒來。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眾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之後,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後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2、【鐵杵磨成針】講的是勤學的故事。
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過了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針。」李白問道:「鐵杵磨成針,能行嗎?」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與意志所感動,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學業。


3、【子路借米】說的是尊老愛幼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4、【七歲之師】說的是謙虛禮貌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就應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能夠做我的老師啊!」


5、【林則徐禁煙】愛國愛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

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腐敗,英國強盜把一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林則徐應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理解了林則徐的推薦,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第一頁。


中華美德:忠孝仁義禮智信。忠孝仁義禮智信」,就應從孔子時就提出來了,幾千年了。「忠孝仁義禮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兩字,支撐著這個國家、民族以至於整個家庭的「大廈」,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動;否則,家國大廈將傾。「仁義禮智信」稱之為「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這是立身之本。此刻有必要學習發揚廣大。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美德故事有哪些8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要了解經濟模式 瀏覽:897
怎麼喚醒對幸福的認知度 瀏覽:264
機關事業學位社保交什麼檔次 瀏覽:5
婚姻到底帶來了什麼 瀏覽:46
愛情有哪些忌諱 瀏覽:929
松桃婚姻律師大概要多少錢 瀏覽:334
省直事業編和旗縣級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5
物理強國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827
reset愛情什麼意思 瀏覽:663
幸福是什麼原著 瀏覽:121
婚姻什麼時候可以淘汰 瀏覽:897
頭像微博故事怎麼設置 瀏覽:115
美女聊什麼怕聊出感情來 瀏覽:117
陽遁怎麼看婚姻 瀏覽:881
美女唱歌用什麼音效卡 瀏覽:790
外地人如何在昆明辦理健康證明 瀏覽:449
婚姻證明需要帶什麼材料 瀏覽:228
我憑什麼給你幸福 瀏覽:929
事業編制自我簡歷怎麼寫 瀏覽:539
在石家莊辦健康證需要多少錢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