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6種方法帶你用故事思維解決問題,搞定人心
講故事的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本領,值得我們好好去學習去掌握,它可以幫助我們影響別人。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我們每天都在講故事。
尤其是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如此之快,以前你花半個小時慢條斯理去講的一個長故事,而現在可能你幾分鍾之內講不清楚你就出局了。
將故事思維應用於商界的第一人安妮特·西蒙斯的《故事思維》以她大量親身經歷為依託,詳細地向我們講述了實戰型說故事的技巧。本篇文章將從6個角度帶你學習故事思維模式,提高講故事的能力。
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一頭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牧人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天,牧人將豬從畜欄里捉了出去,只聽豬大聲號叫,強烈地反抗。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號叫,於是抱怨道:「我們經常被牧人捉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 的。」豬聽了回應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分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分我的命啊!」
故事講述選取的就是一個特定的視角,或者說我們往往只關注的就是一個視角。那麼在聆聽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是短暫地間接的與描述者分享他的視角。
同一個故事,如果視角不同,意思也會完全不同,會引起的行動也會截然不同。
無論是號叫的豬,還是綿羊奶牛,更或是牧人,換個角度他們都是一個不同的故事。說不定牧人換成了豬的視角後覺得小豬很可憐就不吃它了呢hhh,至少綿羊和奶牛它們不會再說風涼話了。
你想想,能坐下來聽你講這類故事的人都已經了解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並且了解你講故事的目的了,那麼其實他們最想聽到的就是你究竟能帶給他們什麼好處。
假設,一個公司的CEO他夢想著他的公司「5年內發展成擁有20億資產的公司」或是說「2年之內上市成為獨角獸公司」等,這些願景可能會讓他每天都充滿干勁,但這不意味著那些在會議室里聽他描述宏圖卻只拿著很少薪水的經理、骨幹們也會和他一樣,他們甚至可能對他的描述不屑一顧,當然,也有可能會假裝和他有一樣的願景,這樣更糟糕。
可能我們大多人都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經過一個建築工地,那裡有三位建築工人,他分別問三個人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回答:「我正在砌一堵牆。」第二個工人說:「我正在蓋一座大樓。」第三個工人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城市。」十年以後,第一個工人還在砌牆,第二個工人成了建築工地的管理者,第三個工人則成了城市的領導者。
好的夢想故事應該激發人們對未來的憧憬,從而克服當下的沮喪和挫折。在你講述的願景故事裡,你應該把點點滴滴都編織在一起,特別是那些艱難抗爭和讓人倍感沮喪的細節,這樣才顯得真實可信。
講自己的親身經歷是最有效的教導方式,沒有的話也無妨,可以退而求其次講別人的故事。
光說「我們重視為人正直的品質」是沒有意義的。《故事思維》里舉了這樣個例子,說有個員工隱瞞了錯誤導致公司損失了幾千萬美元;或者某個銷售人員坦承了自己的錯誤,結果他的顧客反而將訂單增加了一倍。這樣才會讓員工真正明白「做個正直的人」的意義。
我們宣傳的各種價值觀往往最終都成為印在各種卡片上、刻在牆壁上的標語,或者成為各種場合的口號。這些東西離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太遙遠了太抽象了,沒有具體的生活事例,我們根本感受不到它的意義。
講述親身經歷的故事,最能打動人心,它會讓故事聽起來有趣生動。
據調查,面部表情所傳達的情感比其他任何形式所傳達的情感都要深刻。就算是嗷嗷待哺的嬰兒,都可以讀懂面部表情所蘊含的情感。
我之前在一個幼教關於講如何運用面部表情來激發幼兒的情感認識的論文里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比如在幼教過程中一個面部表情冷冰冰的教師會讓幼兒害怕,對於教師提出的要求他們可能會照做,而動機是建立在恐懼心理之上的;而反之,對於一個不愛說話,整天面無表情的孩子,教師也是束手無策。
所以可以說人臉是一種超越語言和文化壁壘的溝通渠道,一個表情可以代替三四句話。
在我們聯系表情的時候可以嘗試把自己講故事的樣子錄下來,然後回放看看自己的表情,再面對不足之處加以改進修煉。通過這種刻意練習,相信講的故事會更加出色。
記性不只是指一種好的或是差的記憶功能。一些記憶差的人也能記住一個難忘的故事。就像我們能記住小時候聽過的童話故事,卻記不住才學過的數學計算公式。
你要是想讓別人記住什麼就要讓你的故事在人們頭腦里留下一個難忘的形象或者鏡頭。就像《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殺手大叔昂和鄰居家短發小姑娘馬蒂爾達,《超人》藍衫、紅斗篷,擁有超乎想像的強大力量,懲奸除惡的正直性格,《剪刀手愛德華》約翰尼德普,哥特亂發剪刀手,既叫人恐懼又令人愛憐......
細節越具體,越容易產生廣泛的聯系,這貌似不合常理,卻是所有講故事的人共知的秘訣。 一個成功的故事必然是觸動了人類某種共性的故事。其實,要觸動人類的共性,首先要描述個體的個性。
例如,你想通過自己的故事喚起聽眾對母親的回憶,你首先要細致地描繪你的母親。你可以提到在某個平凡的一天,你的母親給你做好早飯騎車送你去上學。不必情節曲折,無需華麗辭藻,只要有清晰的細節,便能夠讓聽眾記憶起自己的母親。
有這樣一句話「聆聽就像性愛,如果有慾望,怎麼會沒技巧呢?」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懂得聆聽,但事實並非如此,或者他們並沒有認真聽。
《故事思維》這本書中給聽下了一個很好的定義「聽,就是等待輪到我們說話的機會。」
如果你想感化某人,去改變他對某件事情的想法,真正的聆聽比假裝在聽更有效。你想想一下從前遇到過的情況,當某個人很認真地聽你說話的時候,你大概也就會慢慢放下心理防禦,最後完全信任對方吧。因為聆聽時所反饋的態度,會讓人們感受到溫暖、值得信任或是冷漠、虛偽。
除了這6點之外,作為講故事者最大的失敗某過於使聽眾覺得厭煩。故事太長或者主題不集中都會讓聽眾厭煩。那麼有這樣3種方法,一是可以講一些具體的東西,不要泛泛而談,具體的細節也比假設性的問題更有意思。二是暫停不要再講下去了,讓聽眾們回過神來。三是可以聰明一點,把難題拋給聽眾。
相信沒有人不愛聽一個有趣的故事,這種天性決定了無論是在任何場合,故事總是勝於事實,情感總是勝於邏輯。希望我們都能夠通過故事思維,來影響他人,解決問題。
⑵ 怎樣講故事才能訓練寶寶的思維能力呢
引言: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當孩子到了該教育的年齡,父母都會送孩子去教育機構。不是所有的機構都適合寶寶,家長可以多給寶寶講一講故事。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怎樣講故事才能訓練寶寶的思維能力。
在給寶寶講故事的過程當中,如果想要訓練寶寶的思維能力,首先就要多給寶寶提一些問題。比如說給寶寶講烏鴉喝水的問題,就可以問寶寶烏鴉是怎麼喝到水的寶寶就會進行思考。寶寶在思考的過程當中就會不斷的有自己的思維,慢慢的他就能夠明白故事裡的道理蘊含了什麼樣的道理。想要提高寶寶的思維,不一定要送寶寶去輔導機構,家長就可以陪伴孩子完成。一個孩子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主要看家長使用什麼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