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孔子有哪些著名故事
1:孔子誤會了顏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2喪家之犬
一次孔子到了鄭國與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牆東門旁發呆,鄭國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邊有個人,他的前額像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產,不過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勞累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之狗」。子貢把這段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著說:「把我的外表說成這樣,實在是誇過頭了。不過說我像條無家可歸的狗,確實是這樣!確實是這樣啊!」
3知其不可而為之
《論語•憲問》:「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
「明知不可而為之」, 這段故事雖無孔子,這對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很。顯然,這個守城門的人並不是一個等閑之輩,而是一個修養很高卻隱身於市朝的大隱士。
4子見南子
南子,衛靈公的夫人,宋國人,富有風情,緋聞頗多。南子也是一個追星族,久慕孔子之名,如今孔子來了,得好好見一見,《史記》說:(南子)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這就是"子見南子"。按理,這一次會見,不過是極普通的一個追星族與名人的見面,然而,不少史籍都對此予以記載,其奧妙何在?
這是因為子路不悅的緣故。
子路這人也怪,自己的老師去見了一個漂亮的女粉絲,有什麼值得小題大做的呢?
然而,子路也不是一般人啊,他的不悅肯定有其道理,況且,因子路不悅,導致他的老師竟然反復對天發誓:"天厭之"。
❷ 關於孔子的10個小故事 與孔子有關的故事
1、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臟的東西掉進鍋里去了。他連忙用湯匙把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說: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聽呢?
2、學而時習之孔子的先世是宋國的貴族,後來破落下來了。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帶著他搬到離陬邑不遠的魯國都城曲阜,過著清貧的生活。魯國是當時公認的文化中心,跟宋國一樣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其中的禮可真夠多的,結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瑣的儀式。窮人當然說不上這些,但是,從天王、諸侯、大夫,到一般奴隸主富貴人家,對此特講究,他們認為這正是炫耀自己財勢的好機會。每逢婚喪大事,他們便會僱用一班子人來舉行禮的儀式。那時管從事這種職業的人叫儒。孔子從小就受到這種古老文化的熏陶,學懂了許多古代的禮,以至連做游戲,也常用小木塊當祭器,小泥團當供品,演習著古代的禮儀,總是樂此不疲,並且發展為以禮治國的政治主張。由是,後人把孔子倡導的學說稱作儒家。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幼年時家境貧困,難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學,常拜他人為師,哪怕是向年僅7歲的小孩項橐求教。他曾經問禮於老蚺、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孔子的故事學官制於郯子……一次,魯國附庸國的國君郯子來魯國朝見魯昭公。郯子雖是小國之君,可自稱是少皞氏的後代。在魯昭公舉行的宴會上,叔孫昭子問少皞氏干嗎以鳥名為官名,郯子便大談了一通古代官名的由來,還乘機誇耀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孔子聽過了,覺得郯子雖然舉止有些可笑,但對古代官制倒確實有點研究,便見於郯子而學之。
4、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朴;彬彬,雜半之貌。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禮記·表記》)
5、敬鬼神而遠之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朱熹註: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而不惑於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論語集注》)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為: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禮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結合上述孔子告樊遲語,可看出孔子持與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觀,並教樊遲從周道。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後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態度相一致。
6、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孔子答子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朱熹《論語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於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閑矣。清阮元《研經室集》:為之不厭,己立己達也;誨人不倦,立人達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達者,如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之達。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於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標准,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准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徵。
7、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聖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論語集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同上)。然後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8、敏於事而慎於言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朱熹註: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嘩的記載。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惘。鄭玄註:罔,猶罔罔無知貌。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近人楊樹達註: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1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鄭玄註: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國註:言人而不信,其餘終無可。朱熹說:人面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❸ 和孔子有關的典故有哪些
今天為大家分享3個關於孔子的成語故事,讓我們感悟一下聖人的胸懷和氣度!
一、三月不知肉味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
這個成語,很多人都誤解了!這個成語講的就是孔子,但並不是說孔子太窮了,三個月都買不起肉吃。
孔子,我們都知道他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其實他還是個音樂家。孔子不但喜歡彈琴奏樂,還特別喜歡唱歌。他在和人一起唱歌的時候,如果誰唱得好,他就必然要請那人再唱一遍,然後自己跟著唱。他不僅經常和人談論音樂方面的問題,而且欣賞力、領悟力也特別高。
在孔子出使齊國的時候,正趕上齊國舉行盛大的宗廟祭祀,孔子親臨大典,痛快淋漓地聽了三天韶樂和武樂。因為他對韶樂情有獨鍾,所以終日彈琴吟唱,手舞足蹈,如痴如醉,甚至做夢的時候也在唱,吃飯的時候也在想。竟然一連三個月,吃肉都吃不出味道來了。
二、君子固窮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孔子周遊列國期間,准備從陳國去往楚國,中間經過蔡國時,被一群吳國的游兵襲擊了,糧食幾乎被搶光,孔子一行只能忍飢挨餓,在曠野中艱難行者。
不料禍不單行,因為陳蔡兩國的大夫聽說孔子要去楚國,怕孔子輔佐楚王後,楚國會更強大,會威脅到兩國,所以他們就共同調動人馬,將孔子一行圍困在野外,想把他們活活困死。
孔子和學生被困幾天後,因為糧食已經吃完,這幾天都是靠吃野菜野果充飢,所以很多人都餓得頭昏眼花,疲憊不堪,甚至病倒在地上,站不起來了。
可孔子雖然身處險境之中,卻依然講習誦讀,彈琴唱歌,還是一副優哉游哉的樣子。子路性格直率,看到這個情形,就很生氣,心裡覺得很冤,他就憤慨地對老師說:「難道君子也有困厄的時候嗎?」
孔子慢條斯理地回答道:「君子即使遭遇困厄,也能鎮定自若,堅守正道,毫不動搖;小人一到窮困不堪的時候,就沉不住氣,就會放棄原則,胡作非為了。」
三、喪家之犬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記.孔子世家》
宋國的司馬,是個權臣,對孔子的政治主張非常憎惡,所以就將孔子驅逐出宋國
❹ 與孔子有關的故事名稱,至少5個
季氏將伐顓臾、苛政猛於虎、兩小兒辯日、義利之辯、孔子學琴。
一、季氏將伐顓臾
季孫氏將要討伐顓臾。冉有、季路拜見孔子說:「季孫氏准備對顓臾採取軍事行動。」孔子說:「冉有!我恐怕該責備你了。那顓臾,從前先王把他當作主管東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處魯國境內。這是魯國的臣屬,為什麼要討伐它呢?」
冉有說:「季孫要這么干,我們兩個做臣下的都不願意。」
孔子說:「冉有!周任有句話說:『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職位,不能這樣做則不擔任那職務。』盲人遇到危險卻不去護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何必要用那個做相的人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
冉有說:「如今顓臾城牆堅固而且靠近費城,現在不奪取,後世一定會成為子孫們的憂慮。」孔子說:「冉有!君子厭惡那種不說自己想去做卻偏要編造借口來搪塞態度的人。我聽說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們不怕財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勻,不怕民眾不多而怕不安定。
財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沒有貧窮;上下和睦,就不必擔心人少;社會安定,國家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依照這個道理,原來的遠方的人不歸服,就發揚文治教化來使他歸服;使他來了之後,就要使他安定下來。如今由與求兩人輔佐季孫,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使他們來。
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穩定統一;反而在境內策劃興起干戈。我恐怕季孫氏的憂慮,不在顓臾,而是在魯國內部。」
二、苛政猛於虎
孔子路過泰山腳下,有一個婦人在墓前哭得很悲傷。孔子扶著車前的橫木聽婦人的哭聲,讓子路前去問那個婦人。子路問道:「您這樣哭,實在像連著有了幾件傷心事似的。」
(婦人)就說:「沒錯,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後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現在我的兒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問:「那為什麼不離開這里呢?」
(婦人)回答說:「(這里)沒有殘暴的政令。」孔子說:「年輕人要記住這件事,苛刻殘暴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啊!」
三、兩小兒辯日
一天,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四、義利之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為。
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孔子的另一學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獲救者為了表示感謝送了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五、孔子學琴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
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孔子反復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