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誰知道大別山的歷史
這里發生過楚考烈王遷都壽春、淝水之戰、六霍起義、扒州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等對中國歷史進程有重要影響的歷史事件。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自陳遷都壽春。壽春古城以其獨具魅力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享譽海內外。
壽春歷史為軍事重鎮,位於淮南岸的八公山下,肥水饒城而過,古稱壽春、壽陽、壽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壽春古城牆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城牆,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城牆為北宋熙寧年間重建,石基磚壁,高8.33米,頂寬6—10米,周長7147米,城內面積3.65平方公里。城有四門,門上陰刻其名,東賓陽、南通淝、西定湖、北靖淮。古城牆以瓮城、城門、護城河、吊橋、角樓、警輔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組成一個完整防禦體系,在冷兵器時代形容它為「金城湯池」或「固若金湯」,歷史上有「鐵打壽州城」之說。1991年遭遇特大洪澇災害,壽縣縣城被洪水圍困,城外一片汪洋,而城內安然無恙。
壽縣是全國文物大縣。由喬石題寫館名的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著上自殷商下迄明清不同時期的文物達6000餘核游件,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就有數百件。
各教俱全,安居一城,是壽春古城一大特色,也是楚文化博大和寬容的重要體現。城東有江淮名剎報恩寺(舊名崇教禪寺、東禪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鼎盛時期擁有僧侶數百人,建築規模雄偉;城西有明代清真寺,為華東地區最大的清真寺;城北八公山上有江淮地區道教中心四頂山帝母宮;城中還有孔廟和基督教堂。
在壽春古城,可欣賞到州署、奎光閣、泮池、留犢祠、狀元府、箭道巷等古建築,能聽到「門里人」、「人心不足蛇吞相」、「當面鼓,對面鑼」、「趙匡胤困南唐」、「時苗留犢」、「離鄉草」等優美的故事和傳說,還能品嘗到「大救駕」糕點、八公山豆腐等名吃
383年淝水(今中國安徽瓦埠湖一帶)
淝水之戰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它確定了南北朝時期長期分裂的格局。
西晉末年的腐敗政治,引發了社會大動亂,中國歷史進入了分裂割據的南北朝時期。在南方,晉琅邪王司馬睿於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稱帝,建立東晉,占據了漢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在北方,各少數民族政權紛爭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國先後滅掉前燕、代、前梁等割據國,統一了黃河流域。以後又於公元373年攻佔了東晉的梁(今陝西漢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將勢力擴展到長江和漢水上游。前秦皇帝〔url]苻堅因此躊躇滿志,欲圖以「疾風之掃秋葉」之勢,一舉盪平偏安江南的東晉,統一南北。
公元383年8月,苻堅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羽林郎(禁衛軍)3萬,共90萬大軍從長安南下,同時,苻堅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師7萬從巴蜀順流東下,向建康進軍。近百萬行軍隊伍「前後千里,旗鼓相望。東西萬里,水陸改此銷齊進。」苻堅驕狂地宣稱:「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這就是著名典故「投鞭斷流」的來歷。
東晉王朝在強敵壓境,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以丞相謝安為首的主戰派決意奮起抵禦。經謝安舉薦,晉帝任命謝安之弟謝石為征討大都督,謝安之侄謝玄為先鋒,率領經過7年訓練,有較強戰鬥力的「北府兵」8萬沿淮河西上,迎擊秦軍主力。派胡彬率領水軍5千增援戰略要地壽陽(今安徽壽縣)。又任名桓沖為江州刺史,率10萬晉軍控制長江中游,阻止秦巴蜀軍順江東下。
10月18日,苻堅之弟苻融率秦前鋒部隊攻佔了壽陽,俘虜晉軍守將徐元喜。與此同時,秦軍慕容垂部攻佔了鄖城(今湖北鄖縣)。奉命率水軍馳援壽陽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壽陽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硤石(今安徽鳳台西南),等待與謝石、謝玄的大軍會合。苻融又率軍攻打硤石。苻融部將梁成率兵5萬進攻洛澗(在今安徽淮南東),截斷淮河交通,阻斷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硤石,糧草用盡,難以支撐,寫信向謝石告急,但送信的晉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裡。苻融立刻向苻堅報告了晉軍兵少,糧草缺乏的情況,建議迅速起兵,以防晉軍逃遁。苻堅得報,把大軍留在項城,親率8千騎兵疾趨壽陽。
苻堅一到壽陽,立即派原東晉襄陽守將朱序到晉軍大營去勸降。朱序到晉營後,不但沒有勸降,反而向謝石提供了秦軍的情況。他說:「秦軍雖有百萬之眾,但還在進軍中,如果兵力集中起來,晉軍將難以抵禦。現在情況不同,應趁秦軍沒能全部抵達的時機,迅速發動進攻,只要能擊敗其前鋒部隊,挫其銳氣,就能擊破秦百萬大軍。」謝石起初認為秦軍兵強大,打算堅守不戰,待敵疲憊再伺機反攻。聽了朱序的話後,認為很有道理,便改變了作戰方針,決定轉守為攻,主動出擊。
11月,謝玄派譴勇將劉牢之率精兵5千奔襲洛澗,揭開了淝水大戰的序幕。秦將梁成率部5萬在洛澗邊上列陣迎擊。劉牢之分兵一部迂迴到秦軍陣後,斷其歸路;自己率兵強渡洛水,猛攻秦陣。秦軍驚慌失措,勉強抵擋一陣,就土崩瓦解,主將梁成和其弟梁雲戰死,官兵爭先恐後渡過淮河逃命,1.5萬餘人喪生。洛澗大捷,極大鼓舞了晉軍的士氣。謝石揮軍水陸並進,直抵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壽縣南)東岸,在八公山邊紮下大營,與壽陽的秦軍隔岸對峙。苻堅站在壽陽城樓上,一眼望去,只見對岸晉軍布陣整齊,將士精銳。連八公山上的草木,他也感到類似人形,誤認為是晉兵,頗為驚慌,對苻融說:「此亦勁敵,何謂弱也?」這就是著名的典故「草木皆兵」的來歷。
由於秦軍緊逼淝水西岸布陣,晉軍無法渡河,只能隔岸對峙。謝玄就派使者去見苻融,用激將法對他說:「君懸軍深入,而置陣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移陣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秦軍諸將都表示反對,但苻堅認為可以將計就計,讓軍隊稍向後退,待晉軍半渡過河時,再以騎兵沖殺,這樣就可以取得勝利。苻融對苻堅的計劃也表示贊同,於是就答應了謝玄的要求,指揮秦軍後撤。但秦兵士氣低落,結果一後撤就失去控制,陣勢大亂。謝玄率領8千多騎兵,趁勢搶渡淝水,向秦軍猛攻。朱序則在秦軍陣後大叫:「秦兵敗矣!秦兵敗矣!」秦兵信以為真,於是轉身競相奔逃。苻融眼見大勢不妙,急忙騎馬前去阻止,以圖穩住陣腳,不料戰馬被亂兵沖倒,被晉軍追兵殺死。失去主將的秦兵越發混亂,徹底崩潰。前鋒的潰敗,引起後續部隊的驚恐,也隨之潰逃,行成連鎖反應,結果全軍潰逃,向北敗退。秦軍潰兵沿途不敢停留,聽到風聲鶴唳,都以為是晉軍追來(這就是著名典故「風聲鶴唳」的來歷)。晉軍乘勝追擊,一直到達壽陽附近的青岡。秦兵人馬相踏而死的,滿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堅本人也中箭負傷,單槍匹馬逃回烙陽。
晉軍收復壽陽,謝石和謝玄派飛馬往建康報捷。當時謝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他看完了謝石送來的捷報,不露聲色,隨手把捷報放在旁邊,照樣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來的戰報,忍不住問謝安:「戰況怎樣?」謝安慢吞吞地說:「孩子們到底把秦人打敗了。」客人聽了,高興得不想再下棋,想趕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別人,就告別走了。謝安送走客人,回到內宅去,他的興奮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過門檻的時候,踉踉蹌蹌的,把腳上的木屐的齒也碰斷了。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齒」的來歷。
淝水之戰,前秦軍被殲和逃散的共有70多萬。唯有鮮卑慕容垂部的3萬人馬尚完整無損。苻堅統一南北的希望徹底破滅,不僅如此,北方暫時統一的局面也隨之解體,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權,鮮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萇等他族貴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國家,苻堅本人也在兩年後被姚萇俘殺,前秦隨之滅亡。此戰的勝利者東晉王朝雖無力恢復全中國的統治權,但卻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淝水之戰確定了南北朝的長期分裂。以後南朝的劉裕於公元417年入長安,不能久駐。北朝的侯景反復叛變,也曾於公元548年陷建康,不久即為部下所殺,都去統一全國的目標甚遠。直到公元589年才有隋文帝楊堅的「天下大同」「區宇一家」。至此已去淝水之戰206年。
淝水之戰也成為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載入軍事史,對後世兵家的戰爭觀念和決戰思想產生著久遠影響。
1929年11月8日,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在安徽省六安的獨山、霍山的西鎮等地發動和領導了以農民暴動為主體與民團兵變相結合的武裝起義。
六安、霍山位於安徽西部,是大別山的重要門戶。1927年10月,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決定以六安為中心,劃六安、霍山、霍丘、英山、壽縣5個縣為第一暴動區,同時成立皖中特別委員會,周範文為書記,領導這一地區的暴動工作。省臨委要求盡可能奪取六安300支槍,秘密組織工農武裝,即刻發起零星暴動,在二三個月內發生大暴動。11月,皖中特委在六安縣白滸圩召開黨團會議,傳達黨的八七會議精神,貫徹省臨委交給暴動區的任務。1928年1月下旬,中共中央巡視員尹寬(又名王競博)到達六安,召開會議,決定撤銷皖中特委,將六安、霍山、霍丘三縣黨組織合並,成立中共六霍縣委(又稱六安縣委),王逸常為書記,周範文、周涓之分別擔任組織和宣傳工作。
中共六霍縣委積極地准備武裝起義,領導農協較廣泛開展了抗租、抗債、抗捐、抗稅、抗夫的斗爭,農協得到迅速發展。到1928年11月,在六安城郊成立了六霍縣農民協會,下轄5個區農會,150個分會。在斗爭中,六霍縣委還由共產黨員和農協積極分子,組成秘密武裝小組,購買槍支和奪取敵人槍支武裝自己,並採取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皖西大刀會和土匪。還趁敵人擴充地方武裝之機,選派一批優秀的共產黨員,利用各種社會關系,打進民團內部,控制敵人武裝。
六霍縣委在做好農協、工運、刀會土匪和民團工作的同時,加強了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到192S年底,黨員發展到347人,建立了八個區委,26個支部。根據革命斗爭的需要,1929年1月,六安、霍山兩縣分別成立縣委,鄒克其(即鄒同初)為六安縣委書記,舒傳賢為霍山縣委書記。
1929年8月5日,中共中央巡視員方英在六安、霍山交界的豪豬嶺召開了六安縣第3次黨的代表大會,霍山、霍丘、壽縣的黨組織均派代表參加,會議確定不失時機地在各地發動秋收武裝起義,組建工農紅軍,建立蘇維埃政權,創建皖西革命根據地。大會決定成立中共六安中心縣委,推選舒傳賢任書記。會議要求各級黨團組織積極做好起義前的准備工作。10月初,方英在六安縣郝家集召開六安、霍山、霍丘、壽縣、英山、合肥六縣黨的代表會議,傳達黨的六大決議及二中全會關於目前革命階段新任務的指示,宣布成立中共六安中心縣委,舒傳賢任書記,領導上述6個縣的工作。會議檢查全面發動武裝起義的各項准備工作,認為六霍地區秋收不好,引起經濟恐慌;
軍閥混戰,無暇顧及廣大農村;六霍西部多山,便於開展游擊戰爭;河南紅軍已到金家寨,並繼續東進麻埠游擊;六霍縣委已掌握了百餘支槍和3000人的武裝群眾。會議認為六霍地區秋收起義的條件已經具備,決定於11月15日首先在六安獨山舉行起義。
1929年11月7日晚,六安縣三區二鄉農民協會常委兼秘書何壽全等3人,被獨山自衛團逮捕。何壽全帶在身上的農協會員花名冊也被搜去。在三區工作的六安中心縣委負責人得知消息後,立即一面派人報告六安中心縣委,一面派人保釋。舒傳賢、周猖之獲悉何壽全等被捕消息後,決定提前舉行起義。8日晨,獨山周圍十五個鄉的數千農協會員,手持鋼叉、大刀、長矛和鋼槍等武器,從四面八方湧向獨山鎮,包圍了自衛團魏祝三部駐地馬氏祠。周狷之使巧計,在門前繳了哨兵的槍。敵人懾於起義群眾的強大聲威,釋放了何壽全,交了10幾支槍,但拒不交出全部槍支。起義隊伍奮起抗擊,激戰一個多小時,斃敵4人。敵人膽怯,縱火燒民房,乘群眾救火之機,帶殘部在援敵的掩護下倉皇逃命。起義群眾佔領獨山。
11月9日,六安中心縣委書記舒傳賢趕到獨山鎮,隨即召開會議並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六安縣各區和鄰近各縣立即舉行武裝起義,援助獨山起義。
獨山附近的西河口、龍門沖、郝家集等地農民迅速揭桿而起,響應獨山起義。
12日上午9時,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及六安縣三區區委、區農協在獨山鎮召開2萬餘人的群眾大會,追悼死難烈士,會後遊行示威。獨山起義成功後,成立了六安縣三區工農革命委員會,內設總指揮部,鮑益三(即朱雅清)任總指揮,高鍾靈(即方英)任黨代表,組建了6支游擊隊,直接受總指揮部指揮,並挑選2300名農協會員、積極分子組成了赤衛隊。
為建立獨山至西河口這一帶山區革命根據地,聯合商南起義的紅32師進攻蘇家埠和六安,擴大黨的影響和蘇維埃區域,六安中心縣委決定組織六安縣三區游擊隊和赤衛隊,攻打麻埠。11月17日下午,總指揮鮑益三等率領游擊隊和赤衛隊分三路圍攻麻埠,因敵強我弱,雖經激戰,終未攻克。18日上午,游擊隊撤出,打開龍門沖張漢卿土豪家,開倉分糧濟貧;下午,游擊隊和赤衛隊又打麻埠。直到21日國民黨軍獨1旅以駐霍山的一個團增援麻埠,六安的一個團進駐獨山,游擊隊才被迫撤出戰斗。
獨山起義後,各地根據六安中心縣委的通知,紛紛組織起義。11月16日,中共六安六區區委領導古碑沖、南庄畈、七鄰灣一帶的農民起義,並以區游擊隊為主力,擊潰汪東閣的反動民團,繳槍40餘支。與此同時,區游擊隊擴建為游擊大隊,成立了行使政權職能的六區農民協會。
為使六霍起義在更大范圍內展開,中共六安中心縣委書記舒傳賢,霍山縣委書記喻石泉,霍山縣委委員吳仲孚等人到燕子河部署西鎮地區起義。11月19日,200多名農民赤衛隊在中國工農紅軍第32師師長周維炯帶領的80餘名紅軍支援下,一舉攻下聞家店,將當地自衛團殲滅,俘敵官兵20多人,繳槍32支。擊潰樓房灣豪紳地主余良池家反動武裝,繳槍20多支,接著攻下燕子河、長山沖、漫水河等村鎮。在漫水河俘敵自衛團官兵70多人,搗毀了西鎮事務所和經濟維持會。西鎮起義獲得全勝。紅32師回師丁家埠時,途中又攻打了3個保安團。起義隊伍深得民心,起義烈火愈燒愈烈,起義范圍由聞家店、燕子河擴大到深溝鋪、黃栗杪、上土市、楊家河、包家河、高山鋪、太平畈等地,方圓百里全被農民武裝佔領,各鄉都建立蘇維埃政權。西鎮起義勝利後,在漫水河成立了五區蘇維埃政府,燕子河成立了六區蘇維埃政府。整個西鎮地區建立了西鎮革命委員會和軍事指揮部,徐育三任總指揮,組建了有360多人的西鎮游擊隊。游擊隊成立不久,便3次擊退西鎮自衛團殘部和英山自衛團的聯合進攻,並在道土沖打退了霍山縣自衛團。
獨山、西鎮起義後,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又發動桃源河起義。12月16日,徐育三帶領西鎮游擊隊100餘人到達桃源河,當晚在蔡家山打了熊家大土豪,第二天攻打桃源河一帶的8個土豪劣紳,繳槍40餘支,組織了340多人的赤衛隊。桃源河起義後,諸佛庵共產黨員陳德宏等領導100餘人的赤衛隊立即響應,趕走了諸佛庵的民團。新店河的共產黨員郝修德等人將名為團練實為赤衛隊的300多人集中起來,參加了龍門沖起義。接著在諸佛庵成立七區蘇維埃政府,使六安,霍山紅色區域基本連接起來。
12月25日,按照中共六安中心縣委的事先安排,中心縣委常委周狷之帶領10幾名游擊隊員和原六安縣徐集民團隊長、共產黨員毛正初一起,採取里應外合的辦法,擊斃徐集民團隊長朱晴川。徐集民團起義後,和趕來接應的農協會員匯合,成立了300多人的河西紅軍游擊大隊,毛正初任大隊長,並成立六安第四區革命委員會。當夜,起義隊伍西進,配合江店民團隊長、共產黨員李野樵領導江店民團起義,繳獲20餘人槍,隨即一同開往南嶽廟、真人廟、王祠堂一帶開展游擊戰爭,開辟了以王橋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
獨山、西鎮等地武裝起義不斷勝利,引起國民黨統治集團的極大恐慌。
蔣介石政府集結以陳耀漢獨立第1旅和地方反動武裝近千人,於12月中旬進攻革命起義區域,中共六安中心縣委組織部長吳才幹、軍委主任朱體仁和三區區委書記許希孟等被捕犧牲,基層黨團組織和農民協會遭到很大破壞,大批革命群眾被捕殺。為粉碎敵人的進攻,1930年1月6日,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在六安縣橫旦崗九里沖召開會議,討論了軍事組織的原則,決定調合肥徐百川(又名張開泰)來負責軍事。接著縣委第10次常委會議決定,把獨山起義武裝編為安徽紅軍第1游擊縱隊,馮曉山任縱隊長;西鎮起義武裝編為安徽紅軍第2游擊縱隊,徐育三任縱隊長。20日,游擊縱隊和六安縣六區游擊大隊在霍山縣流波疃集結。不久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又召開有縣委常委、游擊縱隊、游擊大隊黨團負責人會議,決定由舒傳賢負責,將各游擊縱隊、游擊大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3師,徐百川為師長,朱亞清任黨代表,張建民為政治部主任(數日後為姜鏡堂)。全師3個團:第1游擊縱隊和六安縣六區游擊大隊編為第106團,馮曉山為團長,余愛民為黨代表,高天棟為副團長。第2游擊縱隊編為第107團,徐育三為團長,孫能武為黨代表,李錫三為副團長。六安縣四區游擊大隊編為第108團,王仲廉為團長,毛正初為副團長。
六霍起義的勝利,開辟了皖西革命根據地,成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紅33師成為鄂豫皖邊區紅軍三大主力之一。
1947年6月30日,由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率領的晉
冀魯豫野戰軍7個縱隊,在魯西地區強渡黃河,向大別山進軍,揭
開全國性大進攻的序幕。
劉鄧大軍勝利突破黃河天險,於7月7日至10日攻克鄆城,殲
敵2個旅和第五十五師師部,約15000人。14日六營集一仗,又殲
敵3個半旅和2個師部。至18日戰取羊山集,共殲敵9個半旅和4個
師部約56000人,打開挺進大別山的道路。
8月7日,劉鄧大軍從魯西南的金鄉至荷澤以南一線向南推
進,11日越過隴海路,接著陸續跨過渦河、黃泛區、穎河、沙
河,於26日渡淮河,27日到達大別山地區。此後,經3個月戰斗,
建立33個縣的人民政權,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