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韓信的典故
韓信垂釣典故
一飯之恩,這一成語出自《史記·淮陰候傳》,說的是韓信年青時的故事。韓信,西漢初期著名軍事家,江蘇淮陰人。秦末農民起義時初屬項羽部下,因未得重用繼歸劉邦。相傳韓信年青時期,因家境貧苦,生活撩倒,曾受過「胯下之辱「。韓信曾在一個亭長家裡宿食。亭長的妻子有意不給他吃飽,藉以錘煉意志。一日,韓信來到城外釣魚,因三餐不食餓得慌,在河邊洗衣的一位老婦同情他,主動供給飯食。韓信發誓說:「我將來一定報償您的恩德。「後來,韓信被劉邦封為楚王,他回到淮陰,即拿出千金重賞漂母,報答她的「一飯之恩「。
據《水經注》載:「淮水右岸即淮陰,昔韓信釣於此「。韓信釣台位於今江蘇省洪澤湖淮陰縣碼頭鎮,湖中港汊縱橫,水草茂密,為淡水魚類繁育場所,此地乃是人們極好垂竿的地方。
漂母墓位於淮陰縣碼頭鎮東約三華里處,俗稱泰山墩。
北魏酈道元在其所著的《水經注.淮水》中寫道:「淮陰故城東西兩冢(冢:墳墓)西者漂母冢也,周回數百步,高十餘丈。」現墓直徑50米,高20米,仍顯得格外壯觀。墓北有石碑兩方,其一碑高1.25米,寬0.6米,建於民國十九年,正碑上刻「漂母墓」三字,並有附文,記載漂母食信於淮陰的事跡。其二側碑是清光緒三十二年為護墓而立,上刻「遵奉清河縣憲李『漂母古墓禁止取土』,批示嚴禁,並責承該鄉保,實力保護,光緒叄拾貳年肆月拾叄日」。
興漢三傑之一的韓信,出生在淮陰縣碼頭鎮。《史記》載:「信年少落魄,曾約(釣魚)於淮陰城下,漂母見信飢於食數十日」,便以食賜之,並激勵韓信上進。秦未,韓信輔佐劉邦得天下,受封楚王,都下邳,念念不忘漂母之恩,贈千金以報,可惜漂母已逝,「增陵以報母」,韓信傳達室令部屬取土圓墳,築成此冢。
淮陰天節孝祠,以正堂祀漂母,歷代文人墨客慕名憑吊,唐代詩人劉長卿吟詩雲:「昔賢懷一飯,茲了已千秋,古墓樵人識,前朝楚水流,諸萍行客薦,山木杜鵑愁,春草年年綠,王孫此舊游。」
在碼頭鎮上原還有漂母祠,當時的祠堂前臨淮水,廟畫母像,門額上橫寫道:千金一嫗。聯雲:姓名隱同黃石遠,英雄設在贊侯先。現祠堂已毀而古墓尚存。
註:另外,在現老淮安即淮安市楚州區蕭湖還有一處韓候釣台。不知何故。
B. 韓信的故事有哪些
韓信的故事包括:胯下之辱、一飯千金、韓信點兵、拔旗易幟、背水一戰等故事。
韓信在我國歷史上是一位著名的軍事家,有關他的民間故事有很多,在坊間廣為流傳,究竟有關韓信的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請跟隨我一起去了解吧。
胯下之辱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 施捨,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
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
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
一飯千金
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著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
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
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刻苦僅能以雙手勉強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的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
表示並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的。後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
韓信點兵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一次,韓信將1500名將士與楚王大將李鋒交戰。苦戰一場,楚軍不敵,敗退回營,漢軍也死傷四五百人,於是韓信整頓兵馬也返回大本營。
當行至一山坡,忽有後軍來報,說有楚軍騎兵追來。只見遠方塵土飛揚,殺聲震天。漢軍本來已十分疲憊,這時隊伍大嘩。韓信兵馬到坡頂,見來敵不足五百騎,便急速點兵迎敵。
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結果多出2名;接著命令士兵5人一排,結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結果又多出2名。韓信馬上向將士們宣布。
我軍有1073名勇士,敵人不足五百,我們居高臨下。以眾擊寡,一定能打敗敵人。漢軍本來就信服自己的統帥,這一來更相信韓信是「神仙下凡」、「神機妙算」。
於是士氣大振。一時間旌旗搖動,鼓聲喧天,漢軍步步進逼,楚軍亂作一團。交戰不久,楚軍大敗而逃。
拔旗易幟
西漢初年,韓信率漢軍攻打趙軍,即將到達井陘口,先挑選輕騎2000人,人持一紅色旗幟,抄小路埋伏在趙營附近。
接著背水列陣引誘趙軍。趙軍傾巢而出,漢軍佯敗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沖進趙軍營中掛上漢軍紅旗,趙軍因此大敗。
背水一戰
公元前205年,韓信偷襲魏王豹,滅掉魏國。10月,劉邦又派他與張耳率幾萬軍隊向東繼續挺進,攻擊趙國。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
趙王趙歇和趙軍統帥陳余立刻在井陘口聚集20萬重兵,嚴密防守。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車對大將陳余說:「韓信這次出兵,一路上打了很多勝仗,可謂是一路威風。
現在他又乘勝遠征,企圖攻下趙國,其勢銳不可擋。不過,他們運送糧食需經過千里之遙,長途跋涉。現在我們井陘山路狹窄,車馬不能並進,漢軍的糧草隊必定落在後面。
這樣你暫時給我3萬人,從小道出擊,攔截他們的武器糧草,斷絕他們的供給,漢軍不戰死也會餓得半死。你在這里堅守要塞,不與他們交戰,他們前不能戰,後不能退。
用不了幾天我們就可活捉韓信。」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
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
然後韓信又派出1萬人沿著河岸背水擺開陣勢。背水歷來是兵家絕地,一旦背水,非死不可。陳余得知消息,大笑韓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滅亡。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韓信、張耳假裝敗退,向河岸陣地靠攏。陳余則指揮趙軍拚命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
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這時韓信埋伏的2000輕騎兵,見趙軍傾巢出擊,立即飛賓士入趙營,拔掉趙國的全部軍旗,換上漢軍的紅旗。
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這時漢軍兩面夾擊,趙軍大敗。士兵們殺死了陳余,抓獲了趙王在慶祝勝利的時候。
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拚命呢!」
C. 有關韓信的歷史故事
韓信民間傳說故事:韓信是中國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這么一個出色的人才,你知道有關他的歷史故事嗎?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有關韓信的歷史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相傳,韓信他爹是個馬猴子。韓信的姥姥家是個大財主。姥爺是個員外,很愛下棋,下得特別好,從來沒輸過。他家養個馬猴子,這個馬猴子很懂事,老員外一下棋,它在一旁又是拿煙又是拿火兒,下完棋還給收拾棋盤兒。
一天,老員外很煩悶,想下盤棋,叫茶童去找他的棋友。棋友不在家,擺好的棋子,只好推了。馬猴子看老員外煩悶,就坐在棋桌的對面,指指老員外,指指自己,又拿起棋子走了一步。老員外看著挺好玩兒,就笑了,說:“你隨我下一盤?”馬猴子點了點頭。老員外逗笑地說:“輸了怎麼辦?”馬猴子一側頭,用爪子往脖子上一砍。老員外問道:“你輸了要砍頭”馬猴子點了點頭。老員外又問:“你贏了怎麼辦?”馬猴子“嗚嗚”兩聲,用爪子比劃一下小姐後樓。老員外笑了:“怎麼,要娶我女兒,”馬猴子點了點頭。老員外說:“好,來,下三盤,下一盤算欺負你。三盤兩勝,行不行?”馬猴子連連點了點頭。
老員外是閑著沒事兒,只想逗馬猴子玩兒,下棋根本沒有在意。下了一盤,很快就輸了。老員外這才猛吃一驚,覺得輕敵敗陣,輸給馬猴子太不值得。下第二盤,老員外更覺吃驚,一看這馬猴子棋路很不一般,他就使出了平生最好的棋藝,還是輸了。第三盤,老員外慌了,當然又輸了。老員外覺得很累,很敗興,就回房歇息去了。
事過不久,老夫人告訴員外說,發現馬猴子往女兒樓上跑。老員外猛然想到下棋的事,不覺大怒,提劍就奔馬猴子棚。一看不在,就奔後樓。這時馬猴子剛從後樓下來。員外大喝一聲。“畜生,你上後樓千什麼?”馬猴子比劃一下下棋。老員外罵道:“畜生,你妄想!”說著一劍揮去,“刷”地一下,把馬猴子腦袋砍下來了。
老員外哪裡知道,這時小姐已經失身有孕了。小姐哭了三天三夜。她覺得出了這件事沒臉在家待下去了,再說那時姑娘都讀“女兒經”,講的是嫁雞隨雞飛,嫁狗跟狗走,現在不能再嫁了。她求爹爹用一輛車把她送到離家很遠的一個鄉村去。
小姐生了,生了個小子,隨姥家姓取名韓信。韓信七歲上了村塾,到了十歲學業已經很出眾了。同學們總說他是個沒爹的野種,他就不念書了,去給財主家放馬。 一天,他看見有個南方蠻子一個勁兒在山前山後轉悠,覺著有點納悶兒,就湊了過去。 這蠻子也不避諱他,上趕著說:“小兄弟,求你個事兒行不行?”“啥事兒?”“你拿著伐這根藤棍兒,站在這山彎兒里,我到山那邊一念咒兒,山就開一道縫兒,你把這藤棍兒往上一支就行。”韓信從小就精靈八怪,心眼兒多,他問:“山還能開?,“能開。”“支開幹啥呀?”“沒啥事,就看看里頭啥樣兒。”“你糊弄人,不說實話我就不幫這個忙兒。”任憑蠻子怎麼說好話,韓信就是不幹。蠻子被逼無奈,只得說出這是一個有風水的虎山,如果把老人的屍骨葬到這里,晚生下輩兒可以出將軍。
說完把一根剛撅下來的藤棍兒遞給了韓信,求他等山開了後支上。韓信說:“好吧,你去念咒兒吧。”蠻子轉到山後去念咒兒,山真的開了。可是偉信沒用棍兒支,一會兒又合上了。蠻子回來,韓信說山沒開。蠻子不信,韓信讓蠻子把咒語教給他,讓蠻子自己支。蠻子見他是幾歲的孩子,就信了,把咒語教給他了。韓信叫蠻子在山前,他自己到山後念咒兒。蠻子是“傻老婆等茶漢子”,咋等山也沒開,其實韓信根本沒念,他到山前假裝正經地問山開沒開,蠻子說沒開,韓信一口咬定說咒語不靈。蠻子只好半信半疑地走了。
晚上韓信回家就間他媽,他爹咋死的,屍骨在哪兒。他媽只是支支吾吾地說是落水死的,沒有屍骨。韓信說,怎麼全屯都說我沒爹呢?我怎麼隨你姓?無論怎麼問,他媽也不說實情。韓信說,我連自己的爹都不知道,別人老恥笑我,不如死了。說著就往後花園跑,搬決石頭扔到井裡,他自己躲起來。他媽以為他真跳井了,就哭起來,悲悲切切地說出了一片實情。韓信聽完,跑了出來,對他媽也說了要屍骨的緣由。他媽尋思孩子想得對,就和韓信一起挖出了馬猴子的屍骨,一起去虎山送骨。
韓信叫他媽在山前用藤棍兒支山,他去念咒兒。念完咒兒跑回來一看,山真開了,真支上了,就叫他媽往裡扔骨頭。可咋扔,咋讓風吹回來,就是扔不進去。這時,山一點點往回合,眼看就要合上了。韓信眼珠一轉,起了壞心,叫他媽拿住骨袋,他用力一推就把他媽推進山裡,山這才“瘩嚓”一下合上了。 韓信後來當上了統領百萬大軍的元帥,可剛拜三齊王就在未央宮被斬,這就是因為他害死生母損了壽。
傳說有一天,韓信,騎著馬在大路上行走,見路旁有許多人在圍在一起看熱鬧。原來是兩個中年漢子正為分油的事著急。韓信立馬相問,那兩個人說:“我們有10斤油,需要平分,每人5斤。可是沒有秤,只有一個裝下10斤的油簍,一個可裝7斤的油罐,一個能裝3斤的油葫蘆,折騰了半天分不開,真急死人哪!” 韓信聽罷,笑著說道:“二位不必發愁,這非常簡單,葫蘆歸罐罐歸簍,三倒葫蘆兩倒罐。” 可是,那兩個人聽了,並沒有明白過來,只是站在那裡望著陸 韓信發呆。韓信只好將具體分法又說了一遍,然後騎馬離去。那個漢子按照韓信說的方法來分油,果然十分簡單,他們很快就把油分好,各自提著油回家了。
“清口燒雞”,相傳這道菜是故鄉的人民為紀念韓信創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