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傳統的公益故事有哪些

傳統的公益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7-25 13:21:39

Ⅰ 關於慈善的故事有哪些

Ⅱ 慈善愛心小故事

愛,可以創造奇跡。喬邁被摧毀的愛,一旦重新修建好,就比原來更宏偉,更美,更頑強。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慈善愛心小 故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慈善愛心小故事篇一:“乞丐”存錢行善
80歲那年,他當起了乞丐,經常徘徊在紐約的曼哈頓街頭行乞。只見他衣衫襤褸、鬍子拉碴,頭戴一項上面寫有“山姆大叔是個大惡霸”的鴨舌帽,帽子邊緣露出的白發亂蓬蓬的。他的身體很瘦弱,似乎弱不禁風。加之渾身臟兮兮的他來回遊盪,一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樣子,活脫脫一個專業乞丐。

他乞討的方式很獨特,只向過往的司機討要零錢,討完之後會免費送給司機一份自己買來的報紙。每次討要,他都是笑眯眯的,態度非常溫和,還時常與司機開玩笑,完後從不忘幽默地與“施捨”給他零錢的司機說再見,頗有喜劇色彩。司機見他慈祥、和善、風趣,還不乏幽默感,也都會慷慨解囊,從不讓他空手而歸。

雖然討到的都是硬幣,但一天下來收入還是很可觀,一般每天都能討到100美元左右,運氣好的時候能討到250美元。白天討到的錢,他利用晚上的時間整理出來,一摞一摞、一包一包地包裝好,然後存放起來。

現在,他已經97歲了,17年來,他從沒間斷乞丐生涯,討到了不少錢。然而,他沒有花掉一分討來的錢。每當積攢到一定的數額,他就捐獻給一個為古巴 兒童 購買醫療用品的慈善機構。17年來,他把辛辛苦苦討到的所有的錢都捐給了這個慈善機構。

其實,他並不缺錢,他的居所是350萬美元的豪宅。他也並不是乞丐,他之所以17年如一日裝扮成乞丐沿街行乞,完全是為了慈善。迄今,雖然已經97歲高齡,但他的演藝事業並沒有停止,同時,他的“乞丐”生涯也沒有停止。他說:“我只是想幫助他人。”

他的名字叫歐文·科里,是美國著名的喜劇演員,被人稱為“老戲骨”,還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具權威的人”。現在,他又多了一個身份:最著名的“乞丐”。
慈善愛心小故事篇二:慈善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她是印度一名普通的女性,和所有女性一樣,工作,結婚,生子,過著平靜簡單的生活。她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令人羨慕的女富豪。

那一年,丈夫和6個朋友一起創立了一家IT公司,事業剛剛起步,資金缺乏,於是,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支持丈夫。錢並不多,只有1萬盧比,可是數年後,這家公司發展成為印度第二大IT企業,雖然她只有1.41%的股份,分紅卻多得讓人驚訝。

面對從天而降的財富,她有些忐忑不安,要這么多錢做什麼呢?她考察了許多投資項目,始終都不滿意。那天,她隨朋友到一個偏遠的山村去考察,在黃沙漫天的土路上,幾個衣衫襤褸的孩子趴在地上,頭緊緊地挨在一起,嘴裡念念有詞。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從汽車里下來,走到那群孩子中間,原來,他們正圍在一起看一本書。那本書破爛不堪,還有很多缺頁,一看就是從垃圾堆里淘出來的,可是幾個孩子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中,彷彿捧著稀世珍寶。那一刻,她一陣心酸,眼淚差點掉下來。

後來,她了解到,印度有3億兒童,大多數孩子一生中讀過的書只有課本,課外讀物對他們來說,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可望而不可及。接受過高等 教育 、當過記者的她明白,有時候,一本書就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沒有書籍相伴的人生實在太過荒蕪。身為母親,她希望每個孩子的人生都五彩繽紛。

她毅然拿出自己的巨款,創辦了普拉塔姆圖書出版社。為了方便更多的孩子看書,看得起書,出版社一直在不斷創新。他們創造性地推出了卡片故事書, 數層厚紙片折疊起來就成了一本書,卡片書便於存放和分享,孩子們可以彼此換著讀,而且定價只有2.5盧比。隨後,他們又推出了小巧便宜,可以隨身攜帶的口袋書。

這些書一上市便大受歡迎,為了讓圖書流通 渠道 更通暢,出版社積極尋求與政府和私人機構合作。出版社一直追求零利潤,日常開支全靠人們捐助,只一心一意出版更多更好更便宜的書。很多人被她的善舉所感動,紛紛伸出友誼之手,把低廉的圖書送到更多的孩子手中。她不但成功說服政府向7萬多所公立學校提供預算支持,讓學校購買普拉塔姆圖書,還成功說服了日用品行業巨頭,讓它的銷售員在挨家挨戶上門兜售香皂的同時,也把普拉塔姆圖書捎上。

這一系列舉措讓普拉塔姆出版社聲名鵲起,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不但捐助源源不斷,還有許多知名兒童作家主動找到出版社,要求與他們合作。有了這些優秀作家的加盟,普拉塔姆圖書的質量和影響力又上了一層樓。

成立8年來,普拉塔姆出版社出版書目225種,數量超過1000萬冊,出版語言包括英語、印地語、馬拉地語、泰盧固語等11種語言,使2500多萬名印度兒童受惠,很多孩子因此得到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本故事書。她的善舉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2010年,美國《福布斯》雜志將她列入全球48位慈善英雄榜。

她叫羅希尼·尼萊卡尼。當初創辦出版社,完全出於內心的善意,沒想到,她的善良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讓一個又一個的人伸出了善意之手。於是,一份慈善事業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惠及了越來越多的孩子,也讓她站在了人生的頂峰。
慈善愛心小故事篇三:讓音樂與慈善結合
鋼琴家郎朗有著許多耀眼的頭銜,不過他特別珍惜這兩個:

2004年5月20日,郎朗在紐約被委任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成為第一位擔任此職的鋼琴家。2005年10月9日,華盛頓舉辦“中國 文化 年”期間,郎朗應布希總統邀請,在白宮舉辦專場獨奏會。布希總統向他授予“世界和平使者”的稱號。

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貝拉米在宣布這項任命時說:“郎朗是兒童基金會最年輕的親善大使。邀請郎朗擔任親善大使,是因為他具有與聽眾做心靈交流的獨特能力,並把很多時間和精力用於增加古典音樂的青少年聽眾。”

郎朗對於慈善的頭銜深深感激:“音樂就像一種語言,世界的語言,它將人們彼此相連,也連接著彼此心靈的感應。我認為接近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為他們演奏音樂,用音樂打開他們的耳朵和心靈。”

猜你喜歡:

1. 關於愛心名人故事

2. 關於愛心的名人故事

3. 愛心名人故事

4. 關於愛心的寓言故事

5. 愛心小故事集

Ⅲ 有關慈善的事例

一、雷鋒捐錢從未吝嗇


范蠡是春秋戰國之際著名的政治家、謀略家。在有關范蠡的故事裡,他的名字似乎更多地是與其輔佐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十餘年,並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的政治、軍事活動聯系在一起。然而歷史上的范蠡其實還是一位非常富有並廣布善舉的慈善家。

據《史記》記載,范蠡在幫助勾踐雪會稽之恥,平滅吳國之後,便辭官引退,遊走各國。范蠡頗具經商才幹。他在行至齊國後,便以鴟夷子皮為化名從事商業買賣。很快,范蠡就積累下千金家財,成了齊國的首富。齊王得知范蠡的才能,便拜他為相。

然而,手執相印的范蠡卻想到了更多生活於貧困之中的百姓。於是他將財富全部接濟窮人,辭去了相職,重以布衣之身前往陶地。陶地位於齊、宋、衛國的交界處,范蠡認為這里是天下的中心,與各國交通便利,在此貿易必可致富。於是他又化名陶朱公,再次開始經商。果然,陶朱公不久後便大獲其利,家產第二次累至千金。但是他發現,陶地同樣有許多人貧苦不堪。

於是范蠡又一次將千金散盡,資助窮人。據說范蠡在十九年的從商經歷中曾「三至千金」。他的才幹使他幾乎每到一地都能富甲一方,然而對天下窮人的悲憫卻又讓范蠡每一次都將千金巨富傾囊贈出。在布施財富之餘,范蠡還不忘傳授人們經商獲利的方法,希望藉此為窮人找到致富的門路。

Ⅳ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像禹一樣,克服萬難,無私奉獻的英雄們。你還知道哪些故事

還有《西門豹治鄴》、《神農嘗百草》等。

1、《西門豹治鄴》

戰國時期,魏國大臣西門豹被派遣到鄴地做縣令。到了鄴地後,西門豹看到這里人煙稀少,百姓生活貧苦,就找來當地人詢問原因。一個百姓告訴他:「這都是被河伯娶妻鬧的!」

原來,鄴地緊挨漳河,這河伯就是漳河的神。據說,河伯有個規定:如果不給他娶妻,他就發大水把百姓的莊稼全淹了。

所以,當地的百姓每年不僅要出錢為河伯辦喜事,還要選出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送給河伯。為此,有姑娘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西門豹聽完,笑著說:「下次河伯娶妻時,記得叫上本官。」

這天,河伯娶妻的日子又到了,西門豹帶著手下早早地等候在河邊。不一會兒,負責給河伯娶妻的官紳和巫婆也來了,西門豹說:「把新娘帶給本官看看。」

那姑娘是被抓來的,知道自己一會兒就要被推進河中了,早已哭成了淚人。西門豹對巫婆說:「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是不會滿意的。你下去稟報河伯,說等找到漂亮的姑娘再給他送去。」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巫婆就被西門豹的手下扔進了河中,在河水中撲騰幾下就沒影了。

過了一會兒,西門豹又看了看巫婆的徒弟,說:「巫婆去了那麼久還沒回來,你快去催催!」那徒弟話都沒來得及說,也被西門豹的手下扔進了河中。

此時,河邊靜悄悄的,大家都不敢說話。西門豹望著河水說:「這河伯真是好客,去的人都給留下了。現在,還有人想去催催嗎?」

官紳們個個嚇得臉色蒼白,跪在地上求饒。站在河岸觀看的百姓們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河伯娶妻是官紳為了搜刮錢財找的借口!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提河伯娶妻的事了。在西門豹的治理下,鄴地的百姓漸漸過上了好日子。

2、《神農嘗百草》

遠古的時候,人們吃野草,喝生水,食用樹上的野果子,吃地上爬行的小蟲子,所以常常生病、中毒或是受傷。神農教人類怎樣播種五穀,用自己的勞動,保障有足夠的生活資料。

神農是慈愛的天神,他長的是牛頭、人身,力大無窮,他常常幫助窮苦人家耕種,像牛一樣,辛辛苦苦為人類服務。人類跟神農學會了種地,有了足夠的糧食,從此不愁挨餓一事。

可是,不少人吃飽飯之後,常常會生病。有的人患了病,很長時間也不好,只能挺到死亡為止。這類事情被神農知道之後,他感到很焦急,他不相信巫醫問卜,但他也沒有治療疾病的辦法。

於是,他便與不少人商討,怎樣才能把人們患的疾病治好,使他們擺脫疾病的困擾。他想了很多辦法,如火烤水澆、日曬、冷凍等等,雖然能使某些疾患的症狀有所緩解,但效果卻不理想。

有一天,神農來到山西太原金岡一帶,品嘗草木,發現草木有酸甜苦辣等各種味道。他就將帶有苦味的草,給咳嗽不止的人吃,這個人的咳嗽立刻減輕不少;把帶有酸味的草,給肚子有病的人吃,這個人的肚子就不疼了。

(4)傳統的公益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故事來源:

1、《西門豹治鄴》

出自西漢《史記·滑稽列傳》,西門豹治鄴的兩大實績:革除「為河伯娶婦」的陋習,鑿渠引水灌溉農田。革除陋習是全文的重點,興建水利是輔助性的筆墨。

二者所用的筆法很不一樣:前者主要通過描繪,再現當時的場景;後者主要採用記敘,說明有關的情況。

從了解西門豹的全人來說,這兩部分不可或缺。但若從藝術表現的角度來看,前一部分堪稱精彩,後一部分則流於平淡。

2、《神農嘗百草》

神農辨葯嘗百草的故事,是一則著名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

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

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人們為了紀念他的恩德和功績,奉他為葯王神,並建葯王廟四時祭祀。

Ⅳ 名人的慈善故事

關於名人的慈善故事(通用5篇)

某些故事是人類對自身歷史的一種記憶行為,人們通過多種故事形式。記憶和傳播著一定社會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引導著社會性格的形成。有哪些名人的慈善故事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名人的慈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名人的慈善故事 篇1

一九XX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摺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摺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

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卻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名人的慈善故事 篇2

鋼琴家郎朗有著許多耀眼的頭銜,不過他特別珍惜這兩個:

20XX年5月20日,郎朗在紐約被委任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成為第一位擔任此職的鋼琴家。20XX年10月9日,華盛頓舉辦「中國文化年」期間,郎朗應布希總統邀請,在白宮舉辦專場獨奏會。布希總統向他授予「世界和平使者」的稱號。

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貝拉米在宣布這項任命時說:「郎朗是兒童基金會最年輕的親善大使。邀請郎朗擔任親善大使,是因為他具有與聽眾做心靈交流的獨特能力,並把很多時間和精力用於增加古典音樂的青少年聽眾。」

郎朗對於慈善的頭銜深深感激:「音樂就像一種語言,世界的語言,它將人們彼此相連,也連接著彼此心靈的感應。我認為接近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為他們演奏音樂,用音樂打開他們的耳朵和心靈。」

名人的慈善故事 篇3

上世紀90年代,因為父親工作的關系,麥修到過幾次中國,對中國的印象多與食物有關。餃子、煮雞蛋是他當時叫得出名字的食物。

但因為在中國沒有同齡玩伴,麥修一度感到孤獨與不快樂。直到他在北京過了一個別樣的聖誕節。

11歲時,麥修成為了北京史家胡同小學的「留學生」。父親拜託中國朋友顧澤清(後成為中國關愛基金會的董事之一)照顧他。

在這所中國小學里,同學起初圍觀麥修的眼神,「像看動物園里的動物一樣」。這種情形令他苦惱不已,但他卻也只是安靜地坐著。思鄉的情緒彌漫在這個小小少年的心頭。

不久,聖誕節將至。如果是在家鄉,空氣中早已充滿了節日的歡樂,麥修會與哥哥弟弟一起玩耍。但在1996年的北京,他尋遍了大街小巷,才找到一棵矮小的、掛著彩燈的聖誕樹。

可是,令麥修驚訝的是,就在聖誕節這天,同學和老師竟都出現在他的派對上。「每個人端著自己家做的菜,還帶著禮物。」這令他感到溫暖,「原來這么多人都關心我。」

當聖誕彩燈開始閃爍,音樂聲響起,大家不約而同地踩著節奏跳起舞來,這個場景至今鮮活地浮現在麥修的腦海里。

麥修逐漸融入到了北京的生活。從聽不懂課到說著「京片子」,從剛到中國時想家到要回美國時依依不捨北京。也就在這時,他希望,將來自己能回報中國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麥修知道中國有很多孤殘兒童。「我要幫助他們。」他冒出了這樣的想法。麥修選擇的幫助方法是,在美國創建一家慈善基金會,為中國孤殘兒童募集善款。這些善款被用於支付孩子們的寄養費用、手術費用等。

2000年,麥修的中國關愛基金會正式成立了。

名人的慈善故事 篇4

20XX年8月10日,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來到寧夏永寧縣望遠鎮政權村,主持「共享一份愛,同圓一個夢」大型公益活動,來自寧夏的35名貧困大學生是《圓夢行動》節目的特別嘉賓。崔永元18年前去過寧夏,對今天的寧夏已經很陌生了,這次有機會去那裡,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離開北京時,他想不能空著手去,所以隨身帶上了1萬元愛心款。

在主持節目中,崔永元和每一位一上台講話的貧困學子擁抱。第一家企業捐款後,崔永元拿出一個信封,「這是我背著愛人攢的1萬元錢,我也要捐給青基會,圓貧困大學生的夢。」他轉過身以其慣有的幽默方式說道:「你們可別告訴我愛人啊。」他的話逗樂了全場的人。

雖然是一句幽默的調侃,但恰恰反映了崔永元低調而不願張揚的處世態度。據敬一丹等主持人透露,這些年來,崔永元給慈善機構捐過不少錢,還先後資助了20多名學生,而在20XX年年初結束的大型電視活動《我的長征》中,也是一路行走,一路行善。有這樣一串數字:一路上節目組籌集慈善捐款1500萬元,幫助了230所學校,新建了20所小學,慰問了360多位老紅軍,修復了多個無名烈士墓。每次捐款,崔永元都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不要宣傳。在面對記者的探詢時,他也總是說:「我很少做善事的,非常少。」崔永元這樣理解慈善的意義:做慈善是幫助別人,也是拯救自己。在他看來,對做慈善的'人,不要一個勁兒地誇他們,相信他們也從中得到了很多,比如樂觀的心態、寬容的心境、不屈的意志,這些都是幫助別人時所收獲的珍貴禮物。正是抱著這種真誠而平和的心態,在捐款資助貧困學生時,崔永元總是極力維護對方的自尊心,減輕對方的心理負擔。

1988年的一天,當時還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午間半小時》工作的崔水元正在拆看群眾來信,一封信里雋永的字體吸引了他。那是一封高中學生的來信,信中說他馬上要參加高考了,但是家裡很窮,即使考上大學,也沒錢讀。他寫信來,就是想在回鄉前和他所喜歡的電台節目告個別。

看了這封信,崔永元想,這孩子的字寫得這么好,學習成績也應該很好吧,如果就因為缺錢上不了大學,太可惜了。他馬上拿起電話按學生所留的地址和學校聯系,核實情況後,崔水元決定資助這個學生。後來那位學生考上了黑龍江大學,崔水元先後資助他學費生活費共3000多元,直到他大學畢業。

轉眼,10年過去了,崔水元從幕後走到了台前,成了人們喜愛的主持人,而他也把做過的這件好事忘得差不多了。1998年,當他到黑龍江為自己的新書《不過如此》作簽售時,一位老人突然跪在他面前,接著便哭了起來。後來才知道,這位老人正是他資助的那位學生的父親。他特意趕過來,就是要當面感謝這個改變他兒子命運的人。

後來,崔永元每次到黑龍江,那位受過他資助的年輕人都會買貴重的禮物去看他。崔永元看出來了,年輕人這樣做是在不斷地還債,他總覺得自己欠崔永元的,一直背負著感恩與還債的雙重心理負擔。

崔水元說:「掙錢了嗎?掙錢了就把錢還我吧。」年輕人立即從兜里掏出了3000元,交給崔永元。「兩清了,你不再欠我什麼,以後我們都放下包袱,各自過好自己的生活。」說完這些話,崔永元沒再與他聯系過。

名人的慈善故事 篇5

范蠡是春秋戰國之際著名的政治家、謀略家。在有關范蠡的故事裡,他的名字似乎更多地是與其輔佐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十餘年,並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的政治、軍事活動聯系在一起。然而歷史上的范蠡其實還是一位非常富有並廣布善舉的慈善家。

據《史記》記載,范蠡在幫助勾踐雪會稽之恥,平滅吳國之後,便辭官引退,遊走各國。范蠡頗具經商才幹。他在行至齊國後,便以鴟夷子皮為化名從事商業買賣。很快,范蠡就積累下千金家財,成了齊國的首富。齊王得知范蠡的才能,便拜他為相。然而,手執相印的范蠡卻想到了更多生活於貧困之中的百姓。於是他將財富全部接濟窮人,辭去了相職,重以布衣之身前往陶地。陶地位於齊、宋、衛國的交界處,范蠡認為這里是天下的中心,與各國交通便利,在此貿易必可致富。於是他又化名陶朱公,再次開始經商。果然,陶朱公不久後便大獲其利,家產第二次累至千金。但是他發現,陶地同樣有許多人貧苦不堪。於是范蠡又一次將千金散盡,資助窮人。據說范蠡在十九年的從商經歷中曾「三至千金」。他的才幹使他幾乎每到一地都能富甲一方,然而對天下窮人的悲憫卻又讓范蠡每一次都將千金巨富傾囊贈出。在布施財富之餘,范蠡還不忘傳授人們經商獲利的方法,希望藉此為窮人找到致富的門路。

盡管史家已在典籍中將范蠡贊為「富好行其德者」一個與人們通常印象中「為富者必不仁」截然相反的評價,後世百姓還是以獨特的方式在民間紀念著慈善家陶朱公——在范蠡身後,人們已將他奉為文財神,以此企盼哪一天陶朱公也將財富和經商智慧散至自己的家門。

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在其名作《岳陽樓記》中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言明心志。這種以民為先的思想,既是范仲淹身為政治家所堅持的理念,也是文正公作為慈善家,實踐於其一生善行中的大德。

范仲淹自幼家境貧寒。少年讀書於長白山僧舍的時候,范仲淹每天只熬一鍋粥。待到第二天粥凝固成餅後,他便用刀將「粥餅」切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就著十數根鹹菜,權當飯食。范仲淹幼時發奮於貧窮中的這段經歷,不僅給後人留下一個「斷齏畫粥」的故事,也使范仲淹終生體恤窮人的疾苦。

身居高官之後,范仲淹雖然薪俸豐厚,卻依然勤儉。他把自己積攢下的大量家財拿出來,在家鄉蘇州郊外的吳、長兩縣購買土地近千畝,以地力所得救濟當地的窮人,使他們「日有食,歲有衣」。這千畝田地因此被人們譽為「義田」。當地凡有人家婚喪嫁娶,范仲淹都會拿出錢來資助。對於鰥寡孤獨之人,范仲淹還會定期給予周濟。范仲淹的家鄉因而也被人們稱作「義庄」。

除了扶貧濟困,范仲淹還非常熱心於贊助蘇州的教育事業。《範文正公全集》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范仲淹在蘇州南園購得一處草木蔥蘢,溪水環繞的好地。原本范仲淹是想在此建設自家的住宅。當房屋建好後,范仲淹請來一位風水先生。先生探查了一番,連誇此地風水好,稱若久居此處「必踵生公卿」,也就是說范家住在這里可以世世代代出高官顯貴。范仲淹聽後卻說,「吾家有其貴,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於此,貴將無已焉」(我家獨享此處的富貴,不如讓普天下的人都能來這里讀書,這豈不是能出更多的貴人)。於是范仲淹毫不猶豫的將房地獻出,奏請朝廷批准設立了蘇州學文廟,以期培養出更多的人才。范仲淹捐宅興學的舉動在當時影響極大,以至當地富戶紛紛效仿。據說「吳學」日後的興盛即得益於此,並有了「蘇學天下第一」的說法。

在江蘇省金壇市著名的「金沙八景」中,有一處叫作「漫塘春水」。人們以「漫塘」為此景命名,便是為了紀念當地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慈善家,劉宰。

劉宰,字平國,南宋江蘇金壇人。傳聞在劉宰出生的時候,他家門前池塘里的水忽然漫至岸上,劉宰日後便因此說,自號為「漫塘病叟」。據《宋史。劉宰傳》記載,劉宰為人剛正仁厚,平生多為鄉里謀福,是一個「見義必為」之士。

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劉宰舉進士,隨後被任命為江寧尉。當時江寧地方巫術盛行,民風頹然,人們遇事皆信鬼神,巫醫術士大行其道。劉宰到任後,為了澄清民智,使百姓免受愚昧所害,立即著手批駁迷信,強令巫士改行務農。為此,劉宰還專門下令保伍之間互相糾察,有繼續為巫或事鬼神者,一律嚴懲。劉宰的努力很快使當地風氣煥然。然而令劉宰無法想到的是,在他逝後,人們卻因感念其助民滅蝗災的恩德而將他敬奉為神。傳說有一次劉宰隨軍路過觀城,恰逢當地遭遇蝗災。眼見田裡的莊稼即將不保,劉宰急命兵士幫助農民滅蝗,並終使此地莊稼免遭絕收。百姓們因感激劉宰,便在地方上修建廟宇,將劉宰敬奉為「劉猛將軍」。據說劉宰作為驅蝗滅蟲的大神,其香火從江南一直延續到北方。直到清代,山東等地的方誌里還記載著有些蝗災頻發的村莊供奉「劉猛將軍」的事實。不知劉宰身後的這段歷史會為他平添一絲無奈,還是遙寄一份欣慰。

宋寧宗開禧年間(1205年—1207年),韓侂胄率兵伐金。盡管後代史家對開禧北伐多有道義上的褒揚,出於對百姓的同情,劉宰卻認為韓侂胄在民用尚不足為繼的情況下輕啟戰端,徒耗民力,因而反對北伐。後來,劉宰曾作《開禧紀事》和《野犬行嘉定己巳作》兩首詩,詩中傳達的盡是他對此時民情疾苦的體恤。錢鍾書先生在《宋詩選讀》中直稱,這兩首詩情之摯朴為當時少有。

北伐失敗後,劉宰因厭倦了官場,便辭官隱居故里。就在劉宰回到家鄉後不久,嘉定二年(1209年),金壇發生飢荒。劉宰遂在當地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私人粥局,救濟災民。此後,在嘉定十七年(1226年)和紹定元年(1228年),劉宰又兩次設立粥局。據史載,其間受其惠者,每日超過萬人。此外,在隱居的三十年裡,劉宰還在家鄉設置義倉,創立義役,鄉人凡有無地可耕、無處可居者,劉宰皆傾力相助並視之為己任。

嘉熙三年(1239年),劉宰去世。在出殯時,當地百姓「罷市走送」,人群綿延數十里,「人人如哭其私親」。朝廷為獎其善義,謚號「文清」。

;
閱讀全文

與傳統的公益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樣的美女呢 瀏覽:701
婚姻相差太大如何改變 瀏覽:325
幸福人家屬於什麼社區 瀏覽:504
我們應如何實現個人幸福 瀏覽:461
如何解決新兵思想問題小故事 瀏覽:859
土多缺金的婚姻如何 瀏覽:501
泰國的美女是哪裡的 瀏覽:854
眩暈怎麼幸福 瀏覽:138
哪些城市有你的故事 瀏覽:193
如何找事業的甜蜜點 瀏覽:562
為交通事業人員做了什麼貢獻 瀏覽:771
28發的猴和31發的蛇婚姻如何 瀏覽:480
婚姻一方有抑鬱症怎麼辦 瀏覽:89
事業單位有多少裸考 瀏覽:843
熬人的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851
深州有什麼美女 瀏覽:230
不努力你怎麼給晚輩講故事 瀏覽:301
行政事業單位的在編合同制工人是什麼編制 瀏覽:645
除了當幸福來敲門還有哪些 瀏覽:139
事業單位錄取一般什麼時候上班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