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孔子小故事 名正言順 公元前501年,五十一歲的孔子當了魯國的中都宰。孔子做 了一年,很有成績。被提升為管理建設工程的司空;不久,轉而為司 寇,管司法工作。這樣,孔子參與政治的抱負終於實現了。 孔子五十六歲那年,又由大司寇,代理相國職務。他參與國政僅 僅三個月,魯國的風俗就大大變了樣。 孔子的成就使齊景公感到害怕,他特地挑了八十個美貌的女 子,讓她們穿上華麗的衣服,教她們學會舞蹈,加上一百二十匹駿 馬。一起送給貪圖享樂的魯定公,以腐蝕他的意志;這一計果然奏 效,魯定公沉湎於歌舞淫樂之中,不再過問政事了。 孔子的學生子路見到這種情況,便對孔子說。 「老師,我們可以離開這里了吧!」 孔子回答說: 「魯國現在就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照禮法把典禮後的烤肉 分給大夫們.那我還可以留下不走。」 結果,魯定公違背常禮,沒有把烤肉分給大夫們。於是,孔子離 開魯國,來到了衛國。衛靈公問孔子,他在魯國得到的俸祿是多少。 孔子回答說是俸米六萬斗。於是,衛靈公也給他這個數的俸米。 跟隨孔子的學生們見有了安身之處,都很高興。子路尤其高興, 問孔子道: 「衛國的君主等待你去治理國政,你首先幹些什麼?」 孔子略為思索了一下,說:「我以為首先要糾正名分。」 子路不客氣他說: 「老師未免太迂腐了,這有什麼糾正的必要呢?」 孔子反駁說:「您真粗暴!君子對他所不知道的只有疑在心中。 名分不正,道理也就講不通;道理不通,事情也就辦不成;事情辦不 成,國家的禮樂教化也就興辦不起來;禮樂教化興辦不起來,刑罰就 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老百姓就會不知如何是好,連手腳都不曉得 往何處擺了。所以君子用的名分,一定要有道理可以說得出來,講出 來的道理也一定要行得通。」 不久,有人向衛靈公說了孔子不少壞話,衛靈公就派人監視孔 子的出入。孔子怕繼續留在這里出事,在衛國只居住了十個月,就離開了。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 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 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 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為 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 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 來,子羽游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 都傳誦他的名字。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 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 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孔子學琴 眾所周知,孔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時也是一位音樂家,既會唱歌,又會彈琴作曲。他在與人一同唱歌時,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請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聽,然後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針並不是培養一些死讀書的獃子,而是一些全面發展的英才。 孔子曾跟師襄學琴,某天師襄交給他一首曲子,讓他自已練習,他足足練了十來天,仍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師襄忍不住了,說「你可以換個曲子練練了。」孔子答到「我雖然已熟悉它的曲調,但還沒有摸到它的規律」。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又說:「你已摸到它的規律了,可以換個曲子練了。」不料孔子回答「我還沒有領悟到它的音樂形象哩。」如此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發現孔子神情莊重,四體通泰,好似變了人樣。這次不待師襄發問,孔了就先說道:「我已經體會到音樂形象了,黑黝黝的,個兒高高的,目光深遠,似有王者氣概,此人非文王莫屬也。」師襄聽罷,大吃一驚,因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並未對孔子講過。 孔子也可說是一流的音樂鑒賞家,《韶》相傳是堯舜時的樂舞,孔子在魯國一直沒有機會聽過,後在齊國的某次宮庭宴樂中終於欣賞到了,孔子完全被這庄嚴肅穆的音樂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盡善盡美: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 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最美妙的音樂[[韶]]. 謂其"盡善矣,又盡美也!"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著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音樂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
侃侃而談:不慌不忙地談著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是個一舉一動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家鄉,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在朝見場合,卻長於談論,有些謹慎罷了;在朝廷上,國君不在之時,他與同級官員說話,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同上級說話,和顏悅色;君主來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晝夜: 表示時間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時間觀念強,曾對著河流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思是:光陰一去不復返啊!就如河水這樣晝夜不停地奔流吧! 時間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為他懂得:時間就是財富啊!
道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道德良好. 孔子在魯國當了幾任官,他在任之時,魯國政治有了極大改良:賣東西不討價還價;掉了東西不必驚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師專授指點. 孔子的弟子子路,為人剛勇,一日在孔家彈瑟,瑟聲中帶有殺氣,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歡,又不便發作,就不滿道:"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能進入內室.他為何要在我家彈瑟啊? 無聊!" 孔子的眾弟子一聽老夫子對子路不滿,馬上就改變對子路的看法和態度,越來越鄙視他. 兩個啟示:在別人家裡最好安份些; 對於頭兒,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聽途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塗同途) 意為:從道路上聽來一些沒有根據的話,就在道路上不負責任地傳播,這種道德作風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類似的玩藝,被人一本正經地轉來轉去,實際上這些謠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認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夠看出其中的謊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卻信以為真,樂此不疲。是我們自己太脆弱太輕信還是網路里情緒的煽動太容易?要警惕啊!
發憤忘食:形容學習努力,工作勤奮.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鳴鼓而攻: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准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眾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 論語.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後台嗎?你的朋友多嗎? 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
以強凌弱:憑借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為盜.孔子想游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 來,那些看著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著盜跖英雄一起罵: "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偽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為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東家之丘:比喻不認識身邊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並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說:孔子的西鄰住著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話說孔子東游,來到一個地方感覺腹中飢餓,就對弟子顏回說:「前面一家飯館,你去討點飯來!」顏回就去到飯館,說明來意。 那飯館的主人說:「要飯吃可以啊,不過我有個要求」顏回忙道:「什麼要求?」主人回答:「我寫一字,你若認識,我就請你們師徒吃飯,若不認識亂棍打出。」顏回微微一笑:「主人家,我雖不才,可我也跟師傅多年。別說一個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難?」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別誇口,認完再說。」說罷拿起筆寫了一個「真」字。顏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顏回無能了,我以為是什麼難認之字,此字我顏回五歲就認識了!」主人微笑問:「此為何字?」顏回說:「是認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聲:「哼,無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門生,來人,亂棍打出」顏回就這樣回來見老師,說了經過。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來他是要為師前去不可。」說罷來到店前,說明來意。那店主一樣寫下「真」字。孔老夫子答道:「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來到,請!」就這樣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錢走了。顏回不懂問道:「老師,你不是教我們那字念『真』嗎?什麼時候變『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時候一些事是認不得『真』的啊。」當時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規定,凡是到國外旅行去,看到有魯國人在外國被賣為奴隸的,可以花錢把他贖出來,回到魯國後,到國庫去報帳,國庫照付。孔子有一個學生,真的在國外看到有魯國人被賣為奴隸了,他就把他贖出來。贖出來以後,他沒到國庫去報帳,別人都說這個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後,大罵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錯了。別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贖了人,又不去報帳,這不是好事嗎?不是品格高尚嗎?孔子說看問題不能這樣看,他這個做法,實際上妨礙了更多的奴隸從魯國人被贖出來。這個人回來後沒有去報帳,將來別人看見做奴隸的魯國人,本想贖他出來,又想,我贖了以後,如果去報帳,別人就要議論:以前某某人不報帳,你去報帳,你的品格不如他。這樣,這個人就可能裝作沒看見,不去贖人了。所以,這個做法就妨礙了更多的魯國奴隸被人家贖買出來,是有害的。 還有一個故事:一個人掉到水裡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為救了人之後,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於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願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 "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復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為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學而時習之
孔子的先世是宋國的貴族,後來破落下來了。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帶著他搬到離陬邑不遠的魯國都城曲阜,過著清貧的生活。魯國是當時公認的文化中心,跟宋國一樣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其中的禮可真夠多的,結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瑣的儀式。窮人當然說不上這些,但是,從天王、諸侯、大夫,到一般奴隸主富貴人家,對此特講究,他們認為這正是炫耀自己財勢的好機會。每逢婚喪大事,他們便會僱用一班子人來舉行禮的儀式。那時管從事這種職業的人叫「儒」。孔子從小就受到這種古老文化的熏陶,學懂了許多古代的禮,以至連做游戲,也常用小木塊當祭器,小泥團當供品,演習著古代的禮儀,總是樂此不疲,並且發展為以禮治國的政治主張。由是,後人把孔子倡導的學說稱作「儒家」。[孔子的故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幼年時家境貧困,難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學,常拜他人為師,哪怕是向年僅7歲的小孩項橐求教。他曾經「問禮於老蚺」、「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孔子的故事「學官制於郯子」……一次,魯國附庸國的國君郯子來魯國朝見魯昭公。郯子雖是小國之君,可自稱是少皞氏的後代。在魯昭公舉行的宴會上,叔孫昭子問少皞氏干嗎以鳥名為官名,郯子便大談了一通古代官名的由來,還乘機誇耀「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孔子聽過了,覺得郯子雖然舉止有些可笑,但對古代官制倒確實有點研究,便「見於郯子而學之」。
② 孔子的故事有哪些,要簡潔
第一個故事:孔子誤會了顏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第二個故事:顏回輸冠
顏回愛學習,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
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
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
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
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
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
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
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
孔子問明了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哪! 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
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
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
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
第二天,顏回就借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准了他的假。
③ 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孔子學琴
眾所周知,孔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時也是一位音樂家,既會唱歌,又會彈琴作曲。他在與人一同唱歌時,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請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聽,然後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針並不是培養一些死讀書的獃子,而是一些全面發展的英才。
孔子曾跟師襄學琴,某天師襄交給他一首曲子,讓他自已練習,他足足練了十來天,仍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師襄忍不住了,說「你可以換個曲子練練了。」孔子答到「我雖然已熟悉它的曲調,但還沒有摸到它的規律」。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又說:「你已摸到它的規律了,可以換個曲子練了。」不料孔子回答「我還沒有領悟到它的音樂形象哩。」如此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發現孔子神情莊重,四體通泰,好似變了人樣。這次不待師襄發問,孔了就先說道:「我已經體會到音樂形象了,黑黝黝的,個兒高高的,目光深遠,似有王者氣概,此人非文王莫屬也。」師襄聽罷,大吃一驚,因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並未對孔子講過。
孔子也可說是一流的音樂鑒賞家,《韶》相傳是堯舜時的樂舞,孔子在魯國一直沒有機會聽過,後在齊國的某次宮庭宴樂中終於欣賞到了,孔子完全被這庄嚴肅穆的音樂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以貌取人
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 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 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 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為 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 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 來,子羽游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 都傳誦他的名字。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 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 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孔子改錯
孔子帶領著子路、子貢、顏淵等幾個學生周遊各地,講學傳道。一天,他們來到朐陽山下.師生們下了馬車,子貢在前,孔子隨後,子路、顏淵等幾個學生也都跟著登山。孔子一鼓作氣攀到山頂,向東一看,只見天連水,水連天,一望無邊,好大的海喲!這時,天空中忽然電閃雷鳴,狂風暴雨迎面撲了過來。子路大聲叫道:"糟了糟了,到哪兒躲雨呀!"只見一個老漁民,左手提著漁網,右手拿著漁叉,肩後背著漁簍,腰間系著葫蘆,迎著他們走過來,邊走邊說:"不要慌,跟我來!"
老漁民把孔子和他的學生領進了一個山洞。這山洞面對著大海,是老漁民藏漁落腳的地方。孔子覺得洞里有點兒悶熱,便走到洞口,觀看雨中的海景,看著看著,詩興大發,不由地吟誦起來: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老漁民聽了這兩句詩,忙道:"先生,你說的不對呀!"孔子問:"怎麼不對呢?"老漁民說:"'千層浪','萬點坑',都不妥當。難道海水波浪滔滔只有千層,沙灘不多不少正好萬點?先生你數過嗎?"孔子有心聽聽高見,急忙問道:"老兄弟,你看怎麼改呢?"老漁民說:"最好改成這樣:'風吹海水層層浪,雨打沙灘點點坑。'浪層層,坑點點,數也數不清,這才合乎情理。對不?"
孔子一聽,心服口服,正想贊嘆幾句,不料子路在一旁火了,沖著老漁民說:"哎哎,聖人作詩,你怎能亂改!"老漁民也火了,厲聲問道:"誰是聖人?"子路指著孔子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就是孔夫子、孔聖人!"孔子阻止道:"子路,不可傲慢!不可無禮!"老漁民拍著子路的肩膀說:"小夥子,聖人有聖人的見識,但也不見得事事都比別人高明啊!"孔子把學生招攏在一起,嚴肅地說:"我以前對你們講過'生而知之',這話錯啦!大家要記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說完,順口吟出小詩一首:登山望滄海,茅塞豁然開,聖賢若有錯,即改莫徘徊。從這以後,山裡人就把朐(qu)陽山改名叫孔望山了。
後生可畏
孔子在游歷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 個小孩卻站在旁邊。孔子覺得奇怪,就問站著的小孩為什麼不和大 家一起玩。 小孩很認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 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什麼好處。所 以我不願和他們玩。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過了一會幾,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裡面,好久不 出來,也不給准備動身的孔子讓路。孔子忍不住又問:『你坐在裡面, 為什麼不避讓車子?」「我只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有聽說過城堡還 要避車子的!」孩子說。 孔子非常驚訝,覺得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會說話,實在是了不 起,於是贊嘆他說:「你這么小的年紀,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卻回答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 來,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跟著母馬行走,這些都 是自然的事,有什麼大小可言呢?」 孔子不由感嘆他說:「好啊,我現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起 呀!」
欲速則不達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 "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復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為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升堂入室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 的辦學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 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個。 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筆直的竹桿,生來可做一支好箭。還 讀書干什麼。孔子開導他說,讀了書就有了學問,好比在竹箭尾部裝 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鋒利的金屬頭,這樣箭就更有用了。子路聽孔子 說得很有理,便拜孔子為師。 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裡彈瑟。他人很剛勇,彈出的聲音也像打 仗一樣充滿著殺氣。孔子是主張「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覺得這 聲音不平和,不滿意他說:「他為什麼要在我家裡彈瑟呢?」孔子的弟 子聽了老師這話,琢磨出這是老師對子路彈瑟作的不好的評論,對 子路的看法頓時有了改變,言語中有些不尊敬。孔子知道後,就對大 家解釋說:「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進入內室。他已 經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沒有達到高深的境地。」
④ 孔子有哪些故事
在挫折中前進
孔子慢慢長大了。
因為窮困生活的磨煉,因為父親原是體格很好的,所以孔子身子也很健壯,這是他日後所以能經受得起各種困難,而精力始終充沛的緣故之一。
孔子是有志氣的。據他的自述,在十五歲已經立下了要好好學習各種知識和本領的志願。
孔子在十七歲上,死了母親。依照當時的習俗,母親是應該和父親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親葬在哪兒,他於是把母親的棺材暫且停在一條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個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現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麼「五老胡同」了吧。
這時一位老太太—— 一個名叫曼父的人的母親——便走來指點給孔子說:「你父親葬的地方我知道哇,那地方叫防。」防是指防山,在現在山東曲阜縣東面,孔子因此才知道了父親的墳地,便把母親也葬在一起。
孔子這時還是一個少不更事的青年,雖然小心謹慎,但人事經驗是不多的。他單純地想到有機會就該出一出頭,同時他也覺得自己已經有一些本領了。有一次,魯國的貴族季氏歡宴名流,這位十七歲的居喪的孔子便穿著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陽虎向他喝道:「我們請的是有地位的人,並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來。
經過這一番挫折,孔子更發憤了。
過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養和各種才能,一天比一天進步,雖然年輕,卻已出了名。他在十九歲結了婚,二十歲得了一個兒子。魯國的國君昭公向他道喜,特地送了一條大鯉魚來。孔子為了紀念這樁事,便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鯉,號伯魚。伯是老大的意思,因為這是孔子的第一個兒子啊。——可是孔子也只有這一個兒子。
由於刻苦學習,孔子逐漸成了博學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條街叫達巷,達巷裡的一個老百姓就這樣說過:「孔子這么淵博,他會的玩意兒我們簡直叫不上名堂來。」孔子聽見了,便謙虛地說:「我會什麼呀?我會趕車罷了。」原來在這時有六種本領是一個全才的人必須具備的,這就是:禮節,音樂,射箭,趕車,識字,計算。在這六種本領里頭,趕車是被認為最低下的,所以謙虛的孔子只承認了這一樁。
孔子後來曾經告訴他的門徒說:「我往日沒有得到從政的機會,可是我因此有了學會各種本領的工夫。」
孔子大概在二十六七歲的時候,才做了一兩回小官。他擔任的不是行政官,而是做一些具體的工作。一回是當「乘田」,這是管牛羊的官,孔子說:「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養得肥肥大大的。」果然他養的牛羊都很肥壯。另一回是當「委吏」,這是一種會計工作,孔子說:「叫我管會計,我就要讓賬上不會出錯兒。」果然他管的賬都是一點岔兒也沒有。他在青年時期工作就是這樣踏實,這樣負責的。
在孔子三十歲這一年——公元前522年,執政二十年以上的鄭國大夫子產逝世了。子產是使鄭國秩序得到安定的人,是使鄭國雖處在晉楚兩大國之間而外交上常常獲得勝利的人。子產是十分博學的。他也熟悉當時的詩歌。子產並且善於組織人才,使用人才。他決定國家大事的時候,一般是先向熟悉各國情況的公孫揮探詢一番,再同善於出計謀的裨諶到郊外去一起研究,同時徵求一下老百姓的意見,然後又請善於判斷的馮簡子加以決斷,最後才讓長於外交的游吉去辦外交,既然經過這樣審慎的步驟,所以子產執行的政策便很少失敗了。鄭國在公元前536年,即孔子十六歲時,把刑書鑄在金屬制的鼎上,這是中國有記錄的、最早的成文法,這是子產在法律上的一個貢獻。子產最初執政的時候,鄭國流傳著這樣一首歌:
提倡節儉,提倡節儉,
人有好衣服也不能穿;
整頓軍事,整頓軍事,
人要種地也沒法子干;
誰殺子產,
我們心甘情願!
可是過了三年,便流傳了另一首歌:
我們子女,
是子產教育;
我們田地,
是子產開辟;
子產可別死!
死了誰繼續?
子產一死,鄭國人便都哭了。孔子聽見這消息,也哭了。孔子稱贊子產是對人們有著惠愛的人。在思想上,子產也是比較開明的。鄭國有了火災,別人都說要去求神,但是他說:「天的道理是渺茫的,人的道理是切近的,我們是講人不講天的。」鄭國有了水災,又有人以為是龍神作怪,但是他說:「我們無求於龍,龍也無求於我們,不相乾的。」這種開明思想在當時原是一般有頭腦的人都抱有的,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子產正是一個代表人物;而孔子的一些健康的見解,正無疑是由於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並在同一社會基礎上產生的。
專心從事教育工作
從三十歲左右就從事教育的孔子,在任何時期也不曾放棄教育活動的孔子,隨時想到自己培育的人才出眾而感到欣慰的孔子,隨時感到自己的主要生活可以拿「學不厭,教不倦」來概括的孔子,現在更意識到教育工作才是自己的本行了。
由於孔子本人生活和思想上的變化,他對於他的弟子的教育前後期也有所不同。大概在早年所收的弟子是以培養他們從事政治活動為主的,晚年所收的弟子是以培養他們作文化學術工作為主的。
孔子曾經粗略地把他的弟子按照不同特長分為四類,並各舉了幾個代表人物,這就是,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政治:冉有、子路;口才:宰我、子貢;文學:子游、子夏。——這有點兒像後來大學分系的光景。
自然,這樣分法是不夠嚴格的:德行在孔子看來仍然是政治人才的重要條件;政治也包括軍事;口才又包括外交本領;文學也包括比後代更廣泛的內容——學術。
至於施教的方法,它的最大特點是著重在啟發。孔子根據每個弟子的性格、主要優缺點,而加以相應的及時的教育。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裡能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復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孔子說:「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事實上冉有和子路的主要毛病正在這里。冉有曾告訴過孔子:「不是不喜歡你講的道理,就是實行起來力量夠不上呢。」孔子說:「力量夠不上的,走一半路,歇下來,也還罷了;可是你現在根本沒想走!」這就是冉有的情形。子路不然,子路是個痛快人,孔子曾說他三言兩語就能斷明一個案子。有一次,孔子開玩笑地說:「我的理想在中國不能實現的話,我只好坐上小船到海外去,大概首先願意跟著我的準是仲由了。」子路當了真,便歡喜起來。孔子卻申斥道:「勇敢比我勇敢,可是再也沒有什麼可取的了!」這就是子路的脾氣。孔子對他們說的話,都是對症下葯的。
孔子對其他弟子也同樣有中肯的批評。顏淵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但因為顏淵太順從他了,便說道:「顏回不是幫助我的,因為他對我什麼話都一律接受!」又如孔子是主張全面發展的,如果單方面發展,他認為那就像只限於某一種用處的器具了,所以說:「有學問、有修養的人不能像器具一樣。」可是子貢就有陷於一偏的傾向,所以他就批評子貢說:「你只是個器具啊!」子貢問道:「什麼器具呢?」孔子說:「還好,是祭祀時用的器具。」意思是說,從個別的場合看來,子貢是個體面的器具,卻沒有注意到全面的發展。
孔子注重啟發,他善於選擇人容易接受的機會給予提醒。他說:「如果一個人不發憤求知,我是不開導他的;如果一個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鑽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覺困難的時候,我也不會引導他更深入一層。譬如一張四方桌在這里,假使我告訴他,桌子的一角是方的,但他一點也不用心,不能悟到那其餘的三隻角也是方的,我就不會再向他廢話了。」
孔子又往往能使人在原來的想法上更進一步。子貢有一次問道:「一般人都喜歡這個人,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這不夠。」子貢又問:「那麼,一般人都不喜歡這個人呢?」孔子說:「也不夠。要一切好人都喜歡他,一切壞人都不喜歡他才行。」
孔子對弟子使用的語言往往是含蓄而富有形象的,讓人可以咀嚼,卻又很具體。孔子看到有些人雖然不是不可教育,但根本不努力,又有些人卻努力而不得其道,因而也沒有成就,便對弟子們說:「莊稼是莊稼,可是光有苗頭,長不出穗兒來的,有的是;長了穗兒卻是個空殼兒,不結米粒兒的,也還是有的是呢!」
孔子在教導弟子的時候,最反對主觀自是。他說要根絕四種東西:一是捕風捉影的猜想,二是把事情看得死死的,三是固執自己片面的看法,四是把主觀的「我」看得太大,處處放在第一位。
孔子也常常以自己虛心的榜樣來教育弟子。他曾說:「我不是生來就知道什麼的,我不過是喜歡古代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很勤懇、很不放鬆地去追求就是了。」又說:「三個人一塊兒走路,其中就准有我一位老師。」還說:「我知道什麼?我什麼也不知道。有人來問我,我也是空空的。但我一定把人們提的問題弄清楚,我盡我的力量幫他思索。」
一個當慣了教師的人,往往容易擺出一副無所不知的架子,有時甚而不知道的也冒充知道。但作為一個教育家的孔子卻一貫虛心,對於求知是抱有嚴肅認真的態度的。孔子曾向子路說道:「仲由啊,你知道什麼是教育嗎?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才是真知道。一個教育者是應該這樣的啊。」
孔子常常以自己的不斷求知、積極學習態度來鼓舞弟子。他說:「我學習的時候,老怕趕不上,又怕學了又丟掉。」他又說:「十戶人家的村子,找我這樣忠厚信實人不難,可是找我這樣積極學習的,就比較少。」他時常以不疲倦的學習,以致忘了憂愁、忘了衰老來形容自己。
學習和思考都重要,他說:「光是學習,不去思考,就得不到什麼;光是思考,不去學習,也是白費精神。」但孔子更重視學習,他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弟子們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只管想來想去,但是沒有什麼收獲,不如實實在在的學習有益處。」
弟子有在學習上鬆懈的,他就加以批評。宰我白天睡懶覺,孔子就說:「爛木頭是不能刻上什麼的,爛土牆是不能畫上什麼的,我對於宰我還有什麼辦法!」子貢忙著批評別人,而放鬆自責。孔子便也對他說:「端木賜啊,你這么聰明嗎?我就沒有這么些功夫!」
孔子最反對人在學習上自滿。子路看見古代詩歌上有這么兩句:「也不害人,也不求人,走到哪裡,也是好人。」便老背這句話,滿足了。孔子於是說:「這哪裡配稱好人呢?」
在學習中,他很注重溫習,也就是把學習到的東西要鞏固起來。他說:「學習會了的東西,時常溫習一下,不也很有樂趣嗎?」溫習就能熟練,熟練就會有創造,所以他又說:「溫習舊的,能產生新的心得,這樣就有資格當老師了。」
孔子對弟子的教育,是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的。像對於父母要尊敬,想到父母愛護子女就要注意自己健康;像與人相處要融洽,但不要遷就;像對一般人都要友愛,但更要接近好人;像做事要勤快,說話要謙虛謹慎,逢見比自己高明的人要老老實實請教等。
有一次,子路問孔子人死了以後怎樣,孔子說:「活著的問題還沒解決,管死了以後做什麼?」子路又問:「該怎樣對待鬼神?」孔子說:「對待人還沒對待好呢,談什麼對待鬼神!」孔子就是這樣看重實際問題,而不喜歡空論的。孔子也很少談怪異、武力、變亂、鬼神。在做人道理方面,如果提得太高而不切實,孔子也是不許可的。子貢曾說:「我不願意別人對待我的,我也不要照樣對待別人。」孔子便說:「賜啊,這不是你現在能做到的!」
孔子也經常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批評向弟子進行教育。例如有一次子路問起管仲在齊國的內戰中沒有為自己所擁戴的公子糾死節,是不是還可以稱為好人呢?孔子說:「齊桓公能夠多次會合諸侯,不靠武力,使天下有統一的希望,這就是管仲的功勞,這還不算好人嗎?這還不算好人嗎?」又有一次,子貢也問起同樣問題,孔子也說:「管仲幫助齊桓公,使他成為諸侯的領袖,使天下有統一的希望,人們到如今還受他的好處,如果不是管仲的話,我們早要被外族征服了,連服裝都改了呢。我們要求管仲的,難道只像對一個普通的男人女人那樣死節,在河邊上上了吊,無聲無臭,什麼功勞也沒有,才算好嗎?」在評價管仲的話里,表現了孔子政治上的大一統主張和重民輕君的思想。
不過,在階級社會里,孔子的思想不能不受到一定的限制。就是在教育方面,他雖然講究踏實,但他反對勞動教育。其實孔子從小比較窮苦,搞生產是有一手的,弟子們也是知道的。可是有一回,樊遲想跟孔子學種田,孔子就板起臉說:「我不如老農夫!」樊遲又想跟孔子學種菜蔬,孔子說:「我不如老種菜的!」樊遲退出後,孔子還跟別的弟子說:「樊遲真下賤啊,想學這個!」
盡管如此,孔子的教育方法還是有很多可取的特點,這就是:因材施教,注重啟發,以身作則,踏實虛心。所以他的弟子顏淵曾這樣地稱嘆:「咳,往上看吧,越看越高;往裡鑽吧,越鑽越有東西。瞧著在前頭呢,忽然又轉到後頭了。老師是一步一步地善於誘導啊。給我最廣泛的東西,又給我最扼要的東西,讓我想要停下也不能夠。我費心竭力地跟著他跑,彷彿剛要趕上了,但是他又跑到前頭了,總是趕不上。」
⑤ 孔子有什麼著名故事
鏈接:
中華名人故事
⑥ 關於孔子的經典故事有哪些
鏈接:
中華名人故事
⑦ 孔子的著名故事簡短有哪些
孔子的著名故事有:
1、義利之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為。
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孔子的另一學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獲救者為了表示感謝送了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2、孔子問禮:
相傳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
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請示當時魯國的國君。得到魯國國君的批准後。排遣一輛二馬拉的馬車,一個書童,一個車夫,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東周。
3、孔子學琴: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
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
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最後,孔子通過反復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4、孔子相師:
一日孔子乘著一輛馬車周遊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裡面。孔子就問:「你看見馬車為什麼不躲開呀?」
那孩子回答:「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見您卻並不怎麼樣。因為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麼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孔子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連串問題來為難項橐,但是都被項橐巧妙地化解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和藹地對項橐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要不恥下問。」
5、誅少正卯:
少正卯與孔子同時。孔子之門人三盈三虛。孔子做大司寇的時候,就判處少正卯死刑,在宮門外殺了他。子貢向孔子進言道:「少正卯是魯國的名人,老師您殺了他,會不會不恰當啊?」
孔子說:「人有五種罪惡,而盜竊比較起來還稍好一點:第一種是心思通達而陰險,第二種是行為乖僻而固執不改,第三種是言辭虛偽而能動人心,第四種是記取非義、多而廣博。
第五種是順應錯誤而認為理所當然。一般人要是有這五種罪惡之一,就不免被君子所殺;而少正卯同時具備五種惡行,正是小人中的奸雄,不可不殺。」
⑧ 孔子的故事有那些
第一個故事:孔子誤會了顏回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啟示】常言道:「眼見為憑」,但眼睛所見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們可能經常以自己所見而下了判斷,判斷的根據可能依就以往的經驗,而經 驗的形成卻是依每個人不同的背景與各種因素而累積的,或多或少夾帶著個人的主觀意識。如果只憑所見與經驗,同樣的事件卻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結果。對「人」無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傷害;對「事」可能因目標錯誤而功虧一簣。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須根據事實性、科學化作判斷,「經驗」、「眼見」往往是主觀的,不輕易的論斷才可避免許多的誤會。第二個故事:顏回輸冠顏回愛學習,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孔子問明了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哪! 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第二天,顏回就借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准了他的假。聰明的讀者,你知道孔子為何犯這個「錯誤」嗎?
</FONT>
⑨ 關於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臟的東西掉進鍋里去了。他連忙用湯匙把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說: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聽呢?學而時習之孔子的先世是宋國的貴族,後來破落下來了。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帶著他搬到離陬邑不遠的魯國都城曲阜,過著清貧的生活。魯國是當時公認的文化中心,跟宋國一樣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其中的禮可真夠多的,結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瑣的儀式。窮人當然說不上這些,但是,從天王、諸侯、大夫,到一般奴隸主富貴人家,對此特講究,他們認為這正是炫耀自己財勢的好機會。每逢婚喪大事,他們便會僱用一班子人來舉行禮的儀式。那時管從事這種職業的人叫「儒」。孔子從小就受到這種古老文化的熏陶,學懂了許多古代的禮,以至連做游戲,也常用小木塊當祭器,小泥團當供品,演習著古代的禮儀,總是樂此不疲,並且發展為以禮治國的政治主張。由是,後人把孔子倡導的學說稱作「儒家」。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幼年時家境貧困,難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學,常拜他人為師,哪怕是向年僅7歲的小孩項橐求教。他曾經「問禮於老蚺」、「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孔子的故事「學官制於郯子」……一次,魯國附庸國的國君郯子來魯國朝見魯昭公。郯子雖是小國之君,可自稱是少皞氏的後代。在魯昭公舉行的宴會上,叔孫昭子問少皞氏干嗎以鳥名為官名,郯子便大談了一通古代官名的由來,還乘機誇耀「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孔子聽過了,覺得郯子雖然舉止有些可笑,但對古代官制倒確實有點研究,便「見於郯子而學之」。
⑩ 孔子故事有哪些
一、擋住孔子的去路
孔子乘著馬車周遊列國,在路上,看到一個孩子用土圈成一座城,自己坐在裡面不動。孔子坐車行到跟前就問:「你看見馬車來了,為什麼不躲開呀?」
那孩子眨了眨眼睛說:「從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
孔子一聽這孩子講得很有道理,便問:「你叫什麼名字?」
那孩子答:「我叫項橐[tuó]。」
孔子說:「既然你很能講道理,那麼我問你:什麼山上沒有石?什麼水裡沒有魚?什麼門沒有閂?什麼車沒有輪?什麼牛不生犢?什麼馬不產駒?什麼刀沒有環?什麼火沒有煙?什麼男人沒有妻子?什麼女人沒有丈夫?什麼天太長?什麼天太短?什麼有雄沒有雌?什麼樹沒有枝?什麼城裡沒有官?什麼人沒有別名?」
項橐想了想答道:「土山上沒有石;井水裡沒有魚;沒有門扇的門沒有閂;用人抬的轎子沒有輪;泥牛不生犢;木馬不產駒;砍刀沒有環;螢火蟲的火沒有煙;神仙沒有妻子;仙女沒有丈夫;夏天白日長;冬天白日短;孤雄沒有雌;枯死的樹沒有枝;空城裡沒有官;小孩子無別名。」
接著他又說:「現在該我來問你了:鵝鴨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雁鶴為什麼善鳴叫?松柏為什麼冬夏常青?」
孔子答道:「鵝鴨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腳是方的;雁鶴善於鳴叫,是因為脖子長;松柏常青是因為它們的樹心堅實。」
「不對!」項橐說:「龜鱉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它們的腳是方的嗎?青蛙善鳴叫,是因為脖子長嗎?竹子冬夏常青,是因為莖心堅實嗎?」
孔子覺得這孩子智慧過人,知識豐富,連自己也辯不過他,便拱手連聲贊道:「後生可畏,後生可畏!雖然只是七歲的小孩,也可以作為老師了。
二、顏回借梳
孔子周遊列國,路上看見一個婦人,頭上戴著象牙梳子。
孔子就對他的弟子們說:「誰能把她的象牙梳子拿來?」
顏回說:「我能取來。」
顏回到婦人跟前,跪著說:「吾有徘徊之山,百草生其上,有枝而無葉,萬獸集其里,有飲而無食,故從婦人借羅網而捕之。」那婦人笑了笑,就把頭上的象牙梳子取下來遞給顏回。
顏回問:「夫人您不問原由,就把梳子給我,是為什麼?」
婦人說:「徘徊之山者,是您的頭;百草生其上,有枝而無葉者,是您的發;萬獸集其里者,是生了虱子;借網捕之,不就是借我的梳子嗎?所以我就把梳子借給你,這有什麼奇怪的呢?」
顏回把梳子拿回來,孔子聽了顏回借梳子的經過,便說:「婦人尚且這么聰明,何況你們當學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