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端午節和粽子的故事 關於端午節和粽子的故事是怎樣的
1、根據民間的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史記》的記載中,人們可以了解到,屈原是楚國的大臣,一心想著聯合齊國對抗秦國。然而,屈原的想法卻遭到了反對,最後屈原遭遇陷害,被貶黜。在流放期間,當屈原得知楚國被秦國攻破之後,傷心欲絕,抱石投汨羅江殉國。
2、周赧王十六年(前299),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聽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三年後客死於秦國。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將白起攻楚都郢城,楚國避秦軍威勢,遷都於陳,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
3、屈原在聽到郢城攻破的消息後,萬念俱灰,投入汩羅江。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此後,每年五月初五,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屈原,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就這樣歷經千年流傳下來。
B. 端午節吃粽子的故事
端午節吃粽子的故事(通用5篇)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也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端午節吃粽子的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主要有兩種粽子,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到晉代,端午食粽子成為全國性風俗,「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這是西晉周處所作《風土記》一書中的明確記載。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葯材益智仁,稱「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唐人姚合「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的詩句,反映了當時食粽之普遍。宋代時,出現了用「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了菰葉的季節局限。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核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則出現在清代乾隆年間。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 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對亡國之痛,悲憤地懷抱著大石頭,跳進了汨羅江。屈原去世後,楚國的百姓心裡十分哀痛,大家都跑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漁夫們劃著小船,在江上來來回回滑動,想要打撈屈原的真身。這個時候,有一個漁夫做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舉動,他向汨羅江扔下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飯團、雞蛋全部落水了。其他人看著漁夫的舉止,臉上表現出震驚的表情。漁夫解釋說,魚龍蝦蟹吃飽了飯團等食物,就不會去啃食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開始紛紛效仿。
這時,一位老醫師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原來老醫師想要用雄黃酒迷暈蛟龍水獸,以免魚蝦傷害屈原的身體。
可是,後來又為什麼會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根據《初學記》里的記載,漢代有一個人,夜裡夢見一人,夢中之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三閭大夫對這人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清代傑出的文人李調元,小時候不但聰明好學,而且十分調皮,常常在大人們中淘氣。
有一年端陽節,他的三嫂正在廚房裡包粽子,李調元見了很饞,還不到吃飯時間,他就向三嫂要粽子吃。他的三嫂故意逗他,就說;「你這個大學問家,那麼有才,我出一聯讓你對,對得上就吃,對不上就不能吃!」
李調元對三嫂做了個鬼臉,滿不在乎地說:「行,這可難不住我。」因為李調元在家排行老五,當天又是端陽節,三嫂就出對說:
五月五日,五弟廚房討粽子
上聯用了三個「五」字,把李調元難住了。只好不吃粽子,可他還不甘心,見一簸箕里有糍粑,便說:「我不吃粽子了,吃糍粑也行。」三嫂說:「更不行了,那是我昨天三更半夜才春出來的.。」三嫂這句話,無意中提醒了李調元,他立即對道:
三更三點,三嫂檐下偷糍粑
三嫂聽後不滿意地說:「對倒是對上了,但你得把『偷」字換成『春』字,我才能給你粽子吃。」李調元不服氣地說:「那你也得把『討』字換成『吃』字我才改呢。」
三嫂笑著答應了,於是這副對聯就成了:
五月五日,五弟廚房吃粽子
三更三點,三嫂檐下春糍粑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臣的。
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歷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里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他們吃掉呢?」
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著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麼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
老人問屈原:「還有什麼辦法呢?」
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的樣子,因為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劃著龍船到汨羅江送粽子。
;C. 關於端午節或粽子的故事有哪些
關於端午節或粽子的故事: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
「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