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顏回偷食的故事能看出什麼

顏回偷食的故事能看出什麼

發布時間:2023-07-14 08:04:38

『壹』 顏回偷食告訴個什麼道理

顏回偷食原文: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焚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選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孔子家語》卷五「困厄」第二十)譯文: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受困缺糧,飯菜全無,七天粒米未進,體力不支,白天也只能躺著休息。顏回不知道從哪裡討來一些米,回來後就煮起了飯,快要熟了。孔子卻看見顏回用手抓鍋里的飯吃。一會兒,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剛才他抓飯吃的事,起身說:「我剛才夢見了先父,這飯很乾凈,我用它先祭過父親再吃吧。」(用過的飯是不能祭奠的,否則就是對先人不尊重——成傑注)顏回回答道:「使不得!剛才煮飯的時候,有點炭灰掉進了鍋里,弄臟了米飯,丟掉不好,我就抓起來吃掉了。」孔子嘆息道:「人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人依靠的是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時也依靠不住。學生們記住,了解一個人是多麼不容易呀。」 所以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了解一個是非常不容易的,有時候眼睛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貳』 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談談顏回的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原文∶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譯文∶孔子說∶「賢德啊,顏回ⅵ吃的是一小筐飯,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 這種貧苦,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顏回!」 《論語·雍也第六》

[析]這是一種很好的人生境界。

在一個簡陋的環境中,我們從容面對了,這固然可喜,但還不如那些沒有抱怨的人。即便沒有抱怨的人。即便沒有抱怨,也不是最坦然的,因為最高境界是樂在其中。

我曾經和很多人說過,要快了地過每一天。即便身邊的人再無聊,身邊的事再煩心,在一天中也總會有一絲絲還算過得去的事吧?如陽光燦爛,撿到一元錢,在馬路上看到美女一名……

這就要求我們降低我們的幸福感。因為怎麼過都是一天,為什麼不快快樂樂呢?

有時悲傷都是自找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遍一遍咀嚼痛苦,一遍一遍用針扎痛了內心。

更有趣的是,現代社會的人面對多項選擇,總因為困頓而對生活失去興趣。

還是看看那些不如我們的人吧!我們和他們相比,已身在天堂,還有什麼理由困頓呢?還有什麼借口感慨生活的索然無味呢?

『叄』 顏回偷米吃這個故事你眀白了什麼道理

相信一個人需要自己親眼所見,然而親眼所見還是不可信,因為這和他的心思有關系,但是心思仍然不可靠.你們要記住,相信認知一個人本來就是很不容易的。顏回的故事:真正聖賢的人不追求物質上的滿足,更注重精神上的崇高,所以,即使環境殘酷,物質匱乏,有賢德的人一樣能夠在精神世界尋得善果。

顏回:

顏回,曹姓,顏氏,名回,字子淵,魯國都城人,居陋巷(今山東省曲阜市舊城內的陋巷街,顏廟所在之地)尊稱復聖顏子,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儒客大家,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十三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孔子對顏回稱贊最多,贊其好學仁人。歷代儒客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贈兗國公,封為復聖,陪祭於孔廟。



閱讀全文

與顏回偷食的故事能看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邊婚姻孩子如何上學 瀏覽:153
特別行政區和經濟特區哪個級別高 瀏覽:418
猴男婚姻配什麼好 瀏覽:178
浙江省哪裡的美女多 瀏覽:588
為中國藝術事業發展做了什麼 瀏覽:302
有哪些古代四大美女 瀏覽:43
章子怡的詩講的什麼故事 瀏覽:50
145代表什麼愛情暗示 瀏覽:203
再婚幸福概率是什麼 瀏覽:750
中年人最靠譜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572
徐州目前哪裡可以辦理健康證 瀏覽:812
哪些省屬事業單位招聘 瀏覽:541
砍伐樹木對身體健康有什麼危害 瀏覽:388
傑克的故事主要是說什麼 瀏覽:862
婚姻登記信息沒有聯網如何處理 瀏覽:719
怎麼樣去介紹一個美女 瀏覽:726
幸福出行共享電動車如何收費 瀏覽:514
423愛情暗語什麼意思 瀏覽:122
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指數怎麼算 瀏覽:560
樹和風箏的故事主要講的是什麼 瀏覽: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