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給孩子講故事
世界上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故事是幼兒認知世界的一扇窗口,它豐富奇特地想像和大膽的誇張深深地吸引著幼兒。講故事是對幼兒進行早期教育和訓練的一種非常好的形式,是開啟智慧之門的一把鑰匙。
選擇合適的故事
根據幼兒年齡選擇故事只有符合幼兒年齡特點、適合其理解程度的故事,幼兒才會感興趣。一般來說,2~3歲的幼兒理解力有限,喜歡以動物為主人公的童話,內容應貼近幼兒生活,可選擇一些講述生活常識、規范幼兒行為的故事,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詞彙盡量口語化。隨著孩子理解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故事內容可漸趨多元化,如思想品德、革命歷史傳統、自然科學常識等,情節要有起伏,詞彙可使用淺顯易懂的書面語。
針對幼兒個性選擇故事如果發現幼兒個性上的不足,可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適當的故事,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個性向良好的方向發展。比如:對膽小懦弱的孩子,要多講些英雄勇士的故事;對粗暴霸道的孩子,要多講些謙遜禮讓的故事;對愛慕虛榮的孩子,要多講些頌揚內在美的故事。
抓住教育時機選擇故事幼兒犯了錯誤,有時直接批評會給他造成心理壓力,或產生逆反心理,強化錯誤行為。這時,如果藉助具有教育功能的故事,就能有效地避免負面影響,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
講好故事有高招
講故事前要作些准備,如:了解內容,熟悉情節,以免講述時結結巴巴,沖談幼兒對故事的總體印象,引不起興趣。
有實物的故事或有插圖的兒童讀物,可以一邊指導幼兒觀察實物或插圖,一邊講述。
講故事時要注意發音正確,吐字清楚,速度適中,語調要抑揚頓挫,有一定的節奏。
努力做到繪聲繪色,故事中人物的動作、思想感情,要通過手勢、聲調和面部表情表達出來;講述人物對話時,要根據故事中人物特有的年齡、身份、性格來變換語氣。
觀察幼兒聽故事時的反應,發現注意力不集中,要分析原因。如果因為講述時間過長,就趕緊結束;一時無法結束,可用疑問句暫停,激發幼兒下次再聽的興趣。如果有其他原因分散了注意力,可得用音調的高低變化,或稍加停頓,給孩子一個聽覺上的.刺激,從而引起他新的注意。
故事訓練七法
布置任務法講故事之前交給幼兒一些任務,比如:記住故事主人公及其主要特徵,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等等。讓幼兒帶著任務去聽故事,可以使他逐步學人根據需要,而不是僅憑興趣,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有利於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
巧設疑問法講故事時,可以利用故事內容巧妙設置問題,引導幼兒進行思考,調動思維的積極性。總是要有啟發性,能激發幼兒去動腦筋思考。難度要適中,讓幼兒在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能通過思考作出回答。
鼓勵提問法問題是發展思維的起點,對幼兒的好問應加以鼓勵,並引導幼兒從故事中找出答案。還可教給幼兒通過查找別的圖書資料、做實驗等方法來尋找答案。
復述法聽完故事之後要求幼兒復述內容大意,既可增強記憶力,又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對思維的完整性和嚴密性也是一種較好的訓練。
表演法把聽過的故事通過肢體動作、言語、道具等表演出來,可以使幼兒獲得情緒上的愉悅,也可幫助他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接續法有些故事聽完以後讓人感覺意猶未盡,幼兒總愛追問「後來呢」,如果讓幼兒自己展開想像的翅膀把故事續編下去,他一定會興趣盎然。
配音法故事裡常常需要各種音響效果,比如:動物的叫聲、風雨聲、雷聲、流水聲等,可以讓幼兒模仿這些聲音參與到故事中來,幫助他進一步感知事物,同時豐富他的語言。
聰明的父母還可能通過觀察和實踐,自己創造各種訓練方法,只要你善於開動腦筋,就一定能用故事這把金鑰匙,開啟孩子智慧的大門。
㈡ 在寶寶小的時候,給孩子朗讀故事有什麼技巧
首先要盡量多的准備一些各種故事的繪本,以供寶寶選擇。一般我每次至少會讀3個故事,也即泛讀。一旦寶寶自己對其中一些書感興趣,寶寶自己就會在一段時間百聽不厭,所謂精讀。
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指讀故事的同時,讓孩子找找家裡有沒有故事中的形象,如故事中有鞋子,就可以讓孩子說說,故事裡的鞋子和家裡哪個人的鞋子比較像,如故事中有太陽,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說說
固定的時間。這個固定是相對的,但要每天堅持有閱讀時間。有時間就多讀幾則,時間緊張就一個故事。讓讀書成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還用做手工的方式演繹故事中的角色。
讀書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針對書中不同的角色變換不同語氣語調,增加一些肢體動作,可以讓孩子對這個故事更有豐富的想像也可以適當的提幾個簡單的問題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找答案,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孩子濃厚的閱讀興趣。
當孩子讀故事書時,會按順序去讀故事的內容,而且會記在頭腦中。這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從中提取出最主要的情節,然後用短短的幾句話將整個故事概括出來,這樣可以方便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
㈢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閱讀故事書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閱讀故事書
相信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其實閱讀故事書對孩子來說有很多好處,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而且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樂趣,還能增強孩子的閱讀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那麼,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閱讀故事書呢?接著往下看看吧!
1、首先讓孩子了解故事書的基本內容
剛拿到一本故事書的時候,父母可以快速地通讀一遍,對書的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進行有目的的閱讀。
首先,父母可以讓孩子了解一下這本故事書的一些基本情況,比如故事書的封面、故事發生的背景以及故事的主人公等等,這樣能夠讓孩子形成一定的閱讀期望和興趣。
2、幫孩子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當孩子讀故事書時,會按順序去讀故事的內容,而且會記在頭腦中。這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從中提取出最主要的情節,然後用短短的幾句話將整個故事概括出來,這樣可以方便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
3、引導孩子細致觀察故事以及完成個人化的思考
當孩子對故事的內容已經有了大致的理解之後,父母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小任務或者跟孩子一起做一些小游戲,以便讓孩子更好地參與到閱讀中,讓他們對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感受有進一步體驗。
孩子在閱讀時肯定會對一些細節有所忽略,這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去觀察,比如次要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背景的變化等等。而這種富有主動性的閱讀方式會使孩子的閱讀興趣愈加濃厚,通常孩子喜歡嘗試著自己進行閱讀。
此時,父母更可以鼓勵孩子不要受文字的舒服和限制,要勇於用自己的語言將自己對於故事的理解表達出來,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已有水平鼓勵他們對故事進行續編甚至改編,讓他們做到真正個人化的閱讀和思考。
4、提出問題,加深孩子的理解
當孩子讀完故事之後,父母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其目的'就是讓孩子通過尋找答案的過程對故事的內容有更好的理解。例如孩子第一次閱讀一本故事書,父母可以向他提出「這本書的主人公是誰?」「他都做了些什麼事情?」等問題讓孩子直接從書中找到答案。
等孩子對故事的內容比較熟悉之後,父母可以進一步提出一些預測性、假設性的問題,比如「這個故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假如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樣去做呢?」
雖然這些問題不能在故事中直接找到答案,不過可以啟發孩子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思考,有助於加深理解、考察理解程度以及激發孩子想像力。
孩子的世界就是童話的世界,故事的世界,閱讀故事書對他們的成長相當重要,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閱讀,更深刻的理解,收獲更多的東西,家長需要對孩子做一些適當的引導,這樣才會有所學,有所得。
首先,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讀童話。
童話不僅是孩子的精神夥伴,而且是父母的精神食糧,父母可以重拾兒時的記憶,藉助童話故事而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孩子一起閱讀童話、講述童話,是促進親子關系,並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好方法。
在《媽媽是超人3》中,黃聖依和兒子安迪的關系一直很疏遠,黃聖依為了拉近和兒子之間的距離,決定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兒子讀童話故事。就這樣,原本如陌生人般的母子漸漸有了很多共同的話題,感情也慢慢變得親密。他們會討論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在安迪的幼兒園畢業演講中,安迪表達了他對媽媽每天晚上對他說童話故事的喜愛,正是黃聖依每天晚上陪伴讓他們母子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也讓黃聖依慢慢進入安迪的內心。
其次,家長要學會引導孩子的情感體驗,教他們明辨善惡觀念。
童話故事的情節生動有趣,是非善惡觀點分明,家長在和孩子閱讀與分享童話,豐富孩子情緒情感體驗的同時,可以幫助孩子初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
孩子在閱讀童話的階段會認為童話里所有的人物都有生命的特性,這就是「泛靈論」。他們會賦予人物正能量或者負能量的特質,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向著正能量的方向發展。比如,小時候我們都聽說《農夫和蛇》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農夫的好人形象和蛇的壞人形象描述的很生動,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怎麼區分好人和壞人,這不僅僅是一個童話故事,更重要的是生活中的智慧。
最後,從閱讀童話開始,建立家庭閱讀氛圍,培養孩子終身閱讀的習慣。
開卷有益,檸檬覺得家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習從閱讀開始。有些家長雖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多讀書、努力學習,可自己還是做不到閱讀的習慣。所以,你可以嘗試與孩子一起成長,和他們一起體驗閱讀的樂趣,通過和孩子討論童話故事的內容,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感情。
㈣ 如何為孩子講故事
如何為孩子講故事
如何為孩子講故事,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會十分關心自己寶寶的生長情況,不過有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講故事,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如何為孩子講故事吧!
美國故事家吉姆·科認為,聽故事能夠打開那些直接教育無法觸及的區域,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可以從故事中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穩妥辦法。
這表明,故事的內涵不僅反映生活,揭示世界,而且故事對人的塑造施加著積極影響,有教育性。據此,給孩子講故事,要充分發掘故事的教育性。
通常情況下,孩子都愛聽故事、只要你的故事一開講,孩子那雙明亮的小眼晴就緊緊盯若你的嘴巴,他們貪婪地聽桿,臉上的表情也隨著故事情節的起伏而變化,故事主人公的詳怒哀樂會深深打動孩子們那稚嫩的心靈。
但凡事都有另外,有時候媽媽在一邊認真的講,孩子卻在一旁要麼玩自己心愛的玩具,要麼就被身邊的其他事物所吸引。孩子不願意聽故事嗎?還是這個故事不吸引孩子呢?這個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得不想——究竟如何講故事,孩子才喜歡聽?
其實,要講好故事,使孩一愛聽,又能受到有益的啟發,也不容易 要講有意義的故事,家長要選擇內容健康、適合孩子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故事來講,切怠給孩子講那些荒誕、恐怖費解或情趣低下的故事,否則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會毒害孩子的心靈,一般說來,孩子年齡小,理解力、感受力差,應給他們講些內容簡單、情調歡快的故事,對年齡大的孩子,就可以講內容復雜一些、情節曲折一些、哲理性強一些的故事了。
講故事要有針對性。不知你留心過沒有,不少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他們往往聽不進父母的話,卻能牢牢記住故事裡某些人物的語言,這為父母教育子女提供了一條好力、法。假如你的孩子有說謊話的毛病,你不妨給他講一講《狼來了》的故事;
假如你的孩子仃驕傲的毛病,你不妨講一講童話故事《龜兔賽跑》;假如你的孩子學習不刻苦,你可以講講《鐵柞磨成針》的故事……家長有針對性地給孩子講故事,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要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長要研究講故事的技巧,當然,不必要求每個爸爸、媽媽都象說書一樣講得引人入勝,但也應該下一番功夫。講故事時,家長可以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和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需要,做些動作,模擬一些聲音。這樣能增強感染力,把孩子的思想「抓」進故事中去。
讓孩子復述故事。這里介紹三種復述故事的方法。一是讓孩子詳細地把全部或某一段故事復述一下。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記憶力。二,適引導孩子在復述故事時加以發揮。孩子在復述時,常常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像,添加一些情節和語離。家長對此應給予喪揚和鼓勵。這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聯想力和創造力,三是讓孩子用幾句話把故事梗概描述一下。這種方法雖然難,卻可以徽煉孩矛的概括能力。
和孩子比賽講故事,當孩子纏著你講故事時,你可以向孩子提個條件:一人講一個,看誰講得好,只要孩子講得認真,就讓孩子得第一,以示鼓勵。這樣,孩子就會由聽故事到學會給別人講故事,不但能加深對故事的理解,還鍛煉了記憶力和表達力。
要經常講新故事。你要經常給孩子講些新的故事、不要天天重復老一套。你可以利用下班乘車等零星時間看些故事書,為晚上臨睡前的」故事會「備一備課,這樣,你的家庭「故事會」就能越開越成功。堅持下去,你的孩子一定能從許多新故事中得到豐富的營養。
如果家長希望能幫助孩子將閱讀向縱深發展,最好的辦法是「和孩子聊書」,當然不是要每一本書都聊。家長可以嘗試著從孩子的書中找到自己也感興趣的書,與孩子以閑聊的方式談談那本書,可能會找到一種「共同語言」。
當孩子獨立讀第一遍的時候,他可能只對這個故事的基本線索感興趣,讀完就完了。但如果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家長幫助孩子發現了其他更有趣的線索,常常能刺激孩子「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一般情況下,孩子是有興趣重讀一本書的。國外的一些閱讀實驗表明,孩子經過聊書後常常發現在聊書的過程中似乎「重讀」了書,甚至有孩子感嘆「沒有聊過就像沒有讀過一樣」。
不過,父母在聊書時切忌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要記住:孩子的閱讀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作用更多應是引發孩子的興趣,找出孩子閱讀中的困惑,但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應是孩子自己,並不應由家長簡單地告訴孩子結論。
一、選擇最具有民族性的民間故事
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的特點和傳統,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有必要了解、繼承我們的民族傳統。在開展民間文學的課題時我們有意識地選擇了一些頗具中華民族特徵的故事,讓孩子通過故事了解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家鄉,接受中國傳統教育。
1、中國四大民間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是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幫助孩子知道真愛是無敵的,可以與一切的壞勢力斗爭,激發幼兒愛憎的情感,明白愛可以戰勝一切。也讓孩子認識到我們的國家是個充滿愛的國家,人們嚮往真摯的愛情的同時,也企盼人與人之間的真愛,呼喚整個社會的愛。
2、中國傳統節日故事。
《過年的傳說》、《元宵節的傳說》等等一系列中國傳統節日的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了解中國的民風民俗,體驗中國博大精深的民間文化,也了解了自己身邊的習俗,積極參與節日的慶祝和傳統活動中。在清明節到來時,我們不僅與孩子分享清明節的故事,還與孩子一起去烈士陵園掃墓,孩子在故事中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在實踐中紀念祖國的烈士和自己的家人。
3、龍的傳人,龍的故事。
《龍的傳說》、《巧妹綉龍》、《錦線女龍》等龍的故事,讓孩子知道我們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我們過去的東方的巨龍,現在更是一條越來越強大的龍,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在元宵節到來時,和孩子一起聽故事,一起舞龍,孩子在舞龍時親身感受到龍的威猛和龐大,孩子在一個個活動中,體會著民間故事。
4、名人、名家故事
《花木蘭替父從軍》、《金城公主的故事》等巾幗不讓須眉的故事,孩子明白了,為了整個國家的興旺,每個人都會付出自己的力量。每一個人,作為祖國的一員,都會用盡全力去愛自己的國家的。
二、選擇最具有教育性的民間故事。
與孩子分享民間故事的願望就是要通過故事對孩子進行教育,民間故事中的孝敬父母、勤儉節約、尊敬師長、團結和睦、立志勤學、謙虛禮讓、律己寬人、公正無私、明理、誠信等良好道德品質對孩子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1、愛的教育
《孔融讓梨》、《木蘭從軍》、《老虎拜師傅》、《三個和尚》、《漁童》等這些故事使孩子明白了要學習故事中的人物,要做一個愛父母、愛老人、愛老師、愛夥伴、愛集體、愛祖國的好孩子。
2、德的教育
《聰明的阿凡提》、《小兔子洛珠》、《狼來了》、《三把斧頭》、《珍珠翡翠白玉湯》、《白頭翁》、《愚公移山》、《鐵杵磨成針》、《魯班學藝》在這些故事中孩子明白了很多道理,像正直、勇敢、誠實、信用、勤學、持之以恆等,為孩子的發展作好了鋪墊。
㈤ 給孩子念故事書要講技巧,都有哪些技巧
在打開繪本之前,父親或母親可以用與故事情節相一致的音調讀出繪本的內容,以吸引孩子們專心聆聽。然後打開繪本,建立繪本內容與聲音的聯系,如根據故事情節模仿風的聲音,減少視覺提示,提高兒童對聲音的敏感性。
無論是生活中的真實事件還是書中的虛構故事,故事對孩子們都有無限的吸引力。在陪孩子讀故事、聽故事的過程中,父母不僅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親密關系,還可以通過不同故事的內涵和主題,讓孩子積累詞彙和各種句型的運用,學會快樂地說話。將來,他們可以進一步訓練邏輯思維、創造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要我們耐心跟隨孩子們的腳步,及時進行互動討論,相信孩子們一定會愛上這段親子閱讀的快樂時光,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效果!
㈥ 你是怎樣給孩子講故事的呢怎樣才算講好故事
您好,我是@面面句叨 ,一個二胎媽媽,老大四歲,老二兩歲,我來講講我是如何給孩子講故事的。
第一階段:聽故事
現在各種音頻軟體非常多,優質的故事內容豐富,選擇性非常多。海量免費內容,個性付費內容都很多,我在音頻APP上找一些故事給孩子聽,孩子聽著聽著就睡覺了,這時候我的精力主要是摟著孩子,陪她一起聽故事。
孩子漸漸長大了,喜歡問為什麼,這時候,聽故事中間經常會被打斷,她喜歡問問題。比如講到「大灰狼吃掉了小紅帽」,她會問「那大灰狼為什麼要吃掉小紅帽啊」,這時候,我就需要暫停播放給她解釋一下,因為「大灰狼餓了,他假扮成老奶奶,騙了小紅帽」。 所以我就選擇自己給孩子講故事了,還可以跟孩子增加互動,隨時解答孩子的問題,也可以根據孩子的問題,對故事進行改編和擴展,還能演繹出新的故事。 比如,「機智的小紅帽又和小豬佩奇一起,打敗了大灰狼」。孩子的想像力,會非常發散,天馬行空,她會把知道的故事、人物、情節,用想像力連接起來。我覺得這樣是非常有利於鍛煉孩子的想像力、記憶力、聯想能力的。不拘泥於故事的本身,不逐字逐句的講故事,陪著孩子一起發散思維。
1.化簡去繁
現在國外繪本很多,首先就是主角的名字有很多英文,比如狐狸福斯、兔子哈斯、男孩大衛,等等。我一般不給孩子用這些英文名字,我會直接用直觀的名字,比如小狐狸、小兔子、小男孩、小女孩,這樣比較具象化,孩子比較容易記住,注意力會集中在故事情節上。
2.先看細節
我會一句話先講一下故事的大概,然後每一頁都讓孩子自己先去看看認識什麼,看圖識物。比如在《狐狸找蛋糕》這個繪本中,講的是狐狸餓了,在廚房、森林裡到處找蛋糕,最後兔子和貓頭鷹給他做蛋糕的故事。封面上就是一隻小兔子帶著耳機坐在沙發上,狐狸站在櫃子旁邊打開門在找東西。 我會提問式讓孩子說出看到的畫面 。比如:
我:「兔子坐在哪裡?」
孩子:「沙發上。」
我:「兔子在幹嘛?」
孩子:「看書。」
我:「狐狸在幹嘛?」
孩子:「狐狸在找東西。」
我:「他在哪裡找。」
孩子:「他在櫃子里找。」
我:「櫃子里有什麼?」
孩子:「牛奶、香蕉、雞蛋……」
我:「有蛋糕嗎?」
孩子:「沒有。」
我:「那狐狸是不是要繼續找蛋糕啊?」
孩子:「是的。」
我:「那我們翻開書,繼續找找吧。」
然後我會重復上面的步驟,跟孩子把每一頁的物體都認識一下,把細節都看看一遍。
3.提煉主題
看完繪本以後,會對故事進行一個復述,在認識每一頁細節的基礎上,再進行復盤。我整體給孩子講一遍, 最後幫孩子總結一下故事的中心思想 :兔子、狐狸、貓頭鷹是好朋友,狐狸餓了想吃蛋糕,哪裡都找不到,最後兔子和貓頭鷹照著蛋糕書的做法,給狐狸做出了好吃的蛋糕。所以,這是一個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故事。
4.孩子復述
我講完以後,都會讓孩子給我講一遍。她目前基本上也是每頁的內容講個大概,但是她自己覺得可開心了,還經常拉著弟弟一起,正八經的給弟弟講故事。弟弟聽了也會咿咿呀呀的,還不會表達,但是很喜歡姐姐給講故事。孩子記住內容還是挺多的,尤其是一些畫面的細節,每一次講述都比上一次更加細致,故事性也越來越強,越來越連貫。
5.提問環節
我會根據故事內容,對孩子進行提問。
比如「狐狸最後吃到蛋糕了嗎?」
「蛋糕是誰做的啊?」
「狐狸去了廚房,還去了哪裡找蛋糕啊?」
「在森林裡還遇到了什麼小動物?」
「你來找找蛋糕都在書中的哪裡?」
這些問題都考驗了孩子的記憶力,需要孩子仔細回憶並作答,還需要動手翻書找出答案。 小小的繪本,可以當做看圖識物、可以做記憶訓練,一書多用。給孩子講故事,重在陪伴的過程和體驗,孩子的能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以上就是我給孩子講故事的一些經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知道很多爸媽給孩子講繪本,都是打開書就讀起來。這我可厚非,在剛開始親子閱讀的一段時間,我也是這樣給卡蜜兒讀繪本的。
只是後來我讀了一些關於「怎樣讀好圖畫書」的書籍,還有孩子讀書時的表現,我做了一些調整。
其實親子閱讀並不是翻開書講起來這么簡單的事,如果是那麼簡單,就不會有大么多繪本大師深耕於繪本閱讀了。
同樣是閱讀,有的孩子由此開啟的寶貴的思辨力,豐富的語感,而有的孩子只是完成了一個個的閱讀清單。
這中間的差距在閱讀方法上。
通讀之前停一停,停下來看什麼呢?看封面和封底。
我意識到這一點,源於一個有趣的契機。
有一天,卡蜜兒沒有急著翻書看正文,而是看到打開書的第一頁裡面很多紅色的小傘問我:「媽媽,是要下雨了嗎?如果鱷魚和長頸鹿一起打傘, 那鱷魚可能被雨淋到啊,它那麼矮。」
這時我想到了松居直的代表作《幸福的種子》一書中寫道:成人看書,習慣性從正文第一頁開始閱讀,是的,文字通常都是從正文第一頁開始的,但繪本不一樣,繪本從封面就開始講故事了。
我想起這段話,決定給自己按下暫停鍵。
我說:「嗯,這把傘看起來還挺小的呢,那它到底是誰的傘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這樣,我們帶著問題去讀繪本,孩子一直都很專注,生怕錯過了問題的答案,直到看到這里才恍然大悟。
原來小紅傘是鱷魚和他的寵物們的。孩子通過閱讀,學會了觀察和思考。
好的繪本,每一幅圖畫、每一段文字,都經過了精心挑選與整理。當我們用自己的口,將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講給孩子聽,就像是一粒一粒播下語言的種子。
昨天帶女兒讀了英文繪本《Handa's hen 》扉頁跨頁是書中出現的各種動物,封底內頁也是,我沒留意,乍一看這兩頁完全一樣,我就覺得只是裝飾而已,順便提煉文中的關鍵信息。但我女兒發現了「秘密」:封底內頁比扉頁多了10隻小雞,這是Handa最後發現hen生出的小寶寶。這個設計太妙了,我女兒說這本書好有趣。
所以呢,孩子有時比我們更能夠觀察和體會到作者的深意。
我先講一個故事吧。
我們可以想見,如果你直接跟孩子講這么個道理,估計話還沒講完,人就跑開了。
故事是天然具有說服力、影響力,且自帶沉浸感的。
下面講講怎麼講故事:
1,故事要有情節,有 情感 。拿上面這個故事來說,男孩初次看見世界的驚喜,「爸,你看……」,這個父親滿懷欣慰,那對情侶一開始的不屑,跟後來恍然大悟後的沖擊。讓我們感到意外和感動。
短短一分鍾不到的故事,情緒來回動盪了好幾次。
2,故事要有細節。男孩「喊爸爸」,支持他的「第一次看世界」的驚喜;
父親的微笑,表明他的開心;
情侶第一回在心裏面想一想,第二回終於忍不住了說出來。
如果換一種表述,說,一個父親帶著治好眼病的兒子坐火車。是不是就特沒勁了。
3,故事要有主題。跟孩子講完故事的時候,先不要把智慧點說出來,通過問孩子,互動的方式,引導孩子說出來,不一定要跟你本來的一樣,孩子或許有孩子自己的感悟呢。
故事思維就是用故事的元素把事實包裝起來,把個人 情感 融進去,讓人產生代入感。像放電影一樣,讓他身臨其境地經歷這個事情,更加能夠理解故事背後隱藏的主題。
最後,我們在選故事的時候,盡量不要選那種有雙方對立的,而要多選一些沒有善惡分明,非此即彼類的故事,這樣讓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多一些包容,更平和的心態去看人和事。
我認為給孩子講故事要分年齡段,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專注力時間不同,所講的內容和方式方法也不同,最重要的是有互動有共情。
1、0-1歲親子共讀。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是會撕書和吃書,這是個要經歷的階段,父母也要耐心引導和不斷的提醒陪讀會度過這段時間。
2、1-3歲親子共讀。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專注力在10-20分鍾,可以完整的聽完一本繪本,並且能夠理解和聽懂故事的意思,這時候父母講故事除了聲情並茂意外,還要有互動,這樣更利於孩子理解和專注,提升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互動的好處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3、3-6歲親子共讀。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互動講故事依然是關鍵,到了6歲左右要引導孩子自己閱讀,為上小學階段自主閱讀做准備。
在引導自主閱讀的時候要經歷一個特別長的時間,孩子習慣性的聽故事,會依賴於別人講。有一個引導孩子自主閱讀的技巧就是講到高潮的時候,就停止,孩子會特別好奇然後會自己去看。
6歲以上基本能自己看書了,雖然會有點吃力還是可以克服的。父母陪伴孩子閱讀的時間也就這么幾年,值得被珍惜哦!
我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一直有3個原則:
要孩子讀的繪本,我都會自己先讀一下,不只是翻看繪本內容,還會對繪本做一個初步全面的了解。從封面、封底、環襯、扉頁以及勒口等處,了解繪本作者、譯者、獲獎、媒體推介、名家推薦等內容,基本了解一本繪本的背景情況。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呢?
一是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穿插講解一些繪本故事的背景內容,為孩子理解故事提供輔助;
二是可以向孩子介紹插畫和文字的藝術特色,正確引導、提升他的審美能力;
讀繪本需要真誠、投入,同時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我主要從語調、節奏等方面去把控。
首先了解故事本身的調性,然後選擇輕松、快樂、平靜等不同的語調來閱讀講解,而急躁、焦慮、悲傷等情緒要盡量避免出現在講述過程中。同時,在閱讀中,要把握好講述節奏,講述過程中適當代入情緒和感情色彩,同時,抓住故事的關鍵點,在講述中為孩子做到准確引導和提煉。
特別要注意的是: 當故事中令人傷心的情節出現時,讓孩子去感同身受是好的,但同時要注意講述的語氣應平靜而有力度,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痛苦」這件事是正常的,是可以面對的。同時,藉助快樂的情節釋放其它情緒,使親子閱讀最後達到一種有所感、有所悟的效果。
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在閱讀上養成依賴心理,但即使孩子學會了很多漢字,也不宜讓他早早獨立閱讀,而應該兩條腿走路,慢慢放手。
因為學前和小學低年級孩子還沒有建立一個較完備的語言體系,因而沒有足夠的語言感覺和語言能力將它們連接成美妙的故事。親子共讀的過程就是在為孩子的獨立閱讀儲蓄能量,一旦語言的感覺成熟,他自然會拿起書自己閱讀。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大家好,我是教育創作者曉曉靜兒,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給孩子講故事,我是選擇帶孩子一起親子閱讀的形式。我女兒現在是幼兒園中班,我是從她1歲半-兩歲的時候開始親子共讀繪本故事的,不同階段講不同階段的故事。
首先,專注開始讀書的關鍵時期。我女兒是從她1對半時開始讀繪本講故事,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非常重要。每天可以睡前給孩子讀3-5本繪本故事書。大點的孩子,也可以讀適合他們年齡的故事書。
其次,選擇喜歡和適合的故事書的類型,一定要符合孩子的閱讀理解的年齡。比如幼兒喜歡讀字少,有鮮艷圖案的繪本故事書。大點的孩子根據性別不同,喜歡讀書的類型也有很大差別。比如男孩喜歡科普類、昆蟲類,女孩喜歡公主類等故事書。
再次,指讀的方法,讀的時候一定要用手指指給孩子讀,逐字給孩子讀,讀時聲音也要抑揚頓挫些,中間可以設定繪本書外圖文的問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猜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讓孩子回答下,然後再繼續讀。再比如,為了讓孩子能在上小學前多認識些漢字,我特意每次用手指著繪本讀時,漏掉那個字不讀,讓她來讀,問她:「這個念什麼?」逐漸地,她就認識了些常見的漢字,以後看到這個字時,自己會大聲說出來。
最後,共同讀完一個繪本故事,我都會總結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一般我會給她重復讀很多遍,她自己喜歡重復聽,我就重復讀。到最後,她可以指著繪本故事書,她可以復述給大家講故事聽了。
你好,我是一名對家庭教育有濃厚興趣的教育從業者。關於您的問題結合我自己的經歷,我建議您可以這樣做:
挑選好故事每個孩子在出生時都猶如一張白紙。我們給孩子展示什麼,說什麼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講故事也一樣。不同的故事給孩子的感悟是不同的,故事也有好壞之分。我們給孩子講故事是希望孩子能通過故事獲得成長。因此在講故事時,要選擇積極的,正面的故事。所以給孩子見故事的第一步是要挑選好故事。
讓故事對孩子有吸引力在給孩子講故事前,可以通過給孩子設置懸念或者從身邊的真人真事開始延伸,藉此來增加故事對孩子的吸引力。在講故事時我們還要學會音調,音色,語氣,肢體動作等的變化,讓故事變得有聲有色,讓孩子能跟隨故事的變化,情緒也能融入故事當中。藉此來增加孩子對故事的領悟和體會。
讓孩子分享感悟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看法未必一樣。因此在聽完故事後,我們要鼓勵孩子用於表達自己的感悟。藉此來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我,這樣也可提升孩子的總結概括能力,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技巧。
讓故事影響孩子的行為給孩子講故事是為了提升孩子,因此在故事結束,孩子分享完之後,我們要鼓勵孩子像故事中講的那樣,變得勇敢,聰明,有愛心等。那在生活中我們就要學會引導孩子向這方面發展,進而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總結給孩子講故事不能敷衍,故事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因此從故事的選擇,故事的講述,到影響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每一個環節我們都要重視,只有這樣才能讓故事起到應有的效果。
我講的故事都是有知識性的!比如北斗星不會因為季節變化位置發生變化。凡是聽過的小孩子都記得這個故事。比較喜歡講身邊的事,舉例身邊的例子,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講。
怎麼才算講好一個故事,我認為,首先孩子要吸收你想要在故事裡傳達給他們的信息,這樣故事才到作用。
但怎樣才能讓孩子接收到你想要傳達給他們的信息?這是我自己的講故事的方法,我不會照著故事一字一字的讀給她聽,我會用我們平時溝通的語言先告訴她,這本書是講什麼的,然後再給她講這個故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我會讓她參與在其中,我會提出一些問題讓她回答。
有的人會覺得,講故事不是為了能讓他們早點進入睡眠狀態嗎?為什麼還要提問,這樣腦子就活躍了起來不想睡了。
其實用什麼方法講也沒有錯,主要是看家長是想怎麼去講,我會以這種方式講,我是想傳達繪本的信息給她,讓她比較容易記住,她讀過的故事,都可以學習到一個什麼道理。不過這也要因材施教,每個小孩子都不一樣,他們都有自己接受事物的方法,適合你小孩子講故事的方法,就是講好故事的方法
第一,要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選擇相應的故事材料。如果孩子習慣不好。講些行為習慣的。如果孩子缺乏勇氣缺乏毅力,講些勵志的。如果孩子和父母的親子關系一般,就講一些 情感 上可以共鳴的。總之,最重要的要最大程度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
第二,講故事的時間最好固定在一個時間,比如晚睡前。因為孩子和大人一樣,生活和工作有規律地去行動,一定好過毫無章法。更何況,越是有規律,反而就越輕松,越不覺得是負擔。
第三,講故事有沒有收獲,可以通過孩子的行為來有效測評,如果孩子的的日常行為發生預期的好的改變,說明家長的努力是有效的。反之要不斷反思,不斷調整自己講故事的內容和策略。爭取每天讓孩子有切切實實的收獲。
㈦ 如何給小寶寶講故事呢
② 故事內容要適合寶寶的年齡和個性特點幾乎每個寶寶都喜歡聽故事,但不同年齡和不同個性的寶寶,喜歡聽的故事也不一樣。爸爸媽媽根據寶寶的年齡和個性特點選擇合適的故事。舉個例子:我家大寶是個男孩子,他喜歡聽 歷史 類、科學探險類的故事;二寶是個女孩子,她喜歡聽童話故事,我就選擇孩子喜歡的類型故事,給他們聽。
③ 引導寶寶主動提問2.5~3歲的寶寶好奇心很強,總喜歡提問各種問題。爸爸媽媽在講故事時,可以有意識地啟發他們積極思考,給寶寶留有思考的餘地,讓他們自己去想像,去補充,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舉個例子:我在給女兒讀這樣的故事,太陽公公工作了一整天,疲勞地躲到山後面休息去了.....小白兔躺在床上,聽兔媽媽唱著搖籃曲,靜靜地睡著了。瞧!有一個小朋友在刷牙、洗臉、洗腳。然後,他脫下衣服、鞋子,上床蓋好小花被,輕輕閉上眼睛,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女兒聽到這里,她會說:「媽媽,晚上睡覺,我也要刷牙、洗臉、洗腳。小白兔是小動物,睡覺前不用刷牙、洗臉。」通過小小一個故事,孩子學會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睡前刷牙、洗臉洗腳,比爸媽苦口婆心說教的效果好多了。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在這陪伴過程中,親子故事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睡前故事不僅能讓寶寶安靜放鬆下來,盡快入睡,還有助寶寶大腦的發育。呢?身邊有很多家長說,不會給寶寶講故事。那麼,如何給小寶寶講故事,寶寶才聽愛呢?我們學會用以下3個小技巧,這樣對寶寶更有吸引力。① 繪聲繪色、語言富含感情爸爸媽媽在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要盡量做到繪聲繪色,語言富含感情。比如,在故事中的一些對話情節,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語調去表達,這樣對寶寶更有吸引力。爸媽在講故事時,用的語句要明白、准確、生動,一些難懂的詞語或者長句子,可以換成寶寶容易理解的詞或短句,這樣更容易讓寶寶聽得懂,被故事深深吸引。
② 故事內容要適合寶寶的年齡和個性特點幾乎每個寶寶都喜歡聽故事,但不同年齡和不同個性的寶寶,喜歡聽的故事也不一樣。爸爸媽媽根據寶寶的年齡和個性特點選擇合適的故事。舉個例子:我家大寶是個男孩子,他喜歡聽 歷史 類、科學探險類的故事;二寶是個女孩子,她喜歡聽童話故事,我就選擇孩子喜歡的類型故事,給他們聽。
③ 引導寶寶主動提問2.5~3歲的寶寶好奇心很強,總喜歡提問各種問題。爸爸媽媽在講故事時,可以有意識地啟發他們積極思考,給寶寶留有思考的餘地,讓他們自己去想像,去補充,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舉個例子:我在給女兒讀這樣的故事,太陽公公工作了一整天,疲勞地躲到山後面休息去了.....小白兔躺在床上,聽兔媽媽唱著搖籃曲,靜靜地睡著了。瞧!有一個小朋友在刷牙、洗臉、洗腳。然後,他脫下衣服、鞋子,上床蓋好小花被,輕輕閉上眼睛,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女兒聽到這里,她會說:「媽媽,晚上睡覺,我也要刷牙、洗臉、洗腳。小白兔是小動物,睡覺前不用刷牙、洗臉。」通過小小一個故事,孩子學會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睡前刷牙、洗臉洗腳,比爸媽苦口婆心說教的效果好多了。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在這陪伴過程中,親子故事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睡前故事不僅能讓寶寶安靜放鬆下來,盡快入睡,還有助寶寶大腦的發育。
㈧ 給寶寶讀故事,家長應該注意哪些方法和技巧
引言:現在很多的家長都會選擇給孩子讀故事了,讓孩子了解更多知識,陶冶自己孩子的情操開闊自己的孩子眼界。那麼我們在讀故事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很多問題,具體都是些什麼 ?
三、總結
家長在給自己的孩子讀這些故事的時候,可以注意讓自己的孩子慢慢的了解這裡面講的到底是什麼?慢慢的引導自己的孩子 。不要給孩子說一些特別深奧的故事,但是也不要給自己的孩子說一些過於簡單的故事。這就要求家長要很好的能把握中間的這個度 。
㈨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呢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呢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呢,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培養寶寶的這種意識是要從小抓起的,未來的發展是現在的每一步累積起來的,應該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一同成為更好的人。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呢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北京小楊
從「討價還價」到「獎罰並用」
小瀚4歲半了。從1歲半起,他每晚都要聽睡前故事。我也有過一晚上講5本《嬰兒畫報》的經歷。大人講得口乾舌燥,昏昏欲睡,孩子卻聽得雙目炯炯,毫無睡意。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慢慢摸索出了兩種方法:
方法1.討價還價
每晚睡前,我先問小瀚:「今天晚上講幾個故事啊?」開始時他報10個,我說太多了,只能講4個。接著他就主動降到9個,我說還是太多,講5個吧。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以7個成交,彼此皆大歡喜。他覺得勝利了,而我的目的也達到了。等他適應了以後,我又慢慢降低「報價」:從報4個到3個,再到2個、1個。最後,成交的數目也從7個慢慢降至3個。有趣的是,這種「討價還價」講故事竟然成了每晚睡前必做的親子游戲,開心又溫馨。
方法2.獎罰法
每晚講3個故事成了習慣以後,我又在講故事過程中引進「獎罰機制」。有時為了催他快點洗臉刷牙,我就告訴他,如果5分鍾之內洗漱完畢,就獎勵1個故事;有時他白天有非常好的表現,我也獎勵他1個故事。相反,如果他刷牙洗臉慢吞吞,或者白天犯了明顯的錯,我就罰掉1個故事。由於這種獎罰法和他的行為表現直接掛鉤,所以對他的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很有效。
此外,不管使用哪種方法,都要注意:一次不要講太多故事,半飢渴狀態更有利於保持孩子對閱讀的興趣;還要把挑選故事的權利給孩子,尊重孩子的閱讀喜好。
山東胡力
錄下媽媽的保留曲目
我兒子從半歲開始,就喜歡伴著媽媽的催眠曲入睡,而且翻來覆去就喜歡聽那兩三首老掉牙的兒歌。後來,因為他媽媽需要經常值夜班,所以哄兒子睡覺就成了我們家的頭號難題。
一次,我被小傢伙鬧得實在受不了了,就壓低嗓門,模仿他媽媽的聲音給他念兒歌,沒想到還真奏效,小傢伙一會兒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於是,第二天,我找來一台復讀機,讓他媽媽把自己的幾首「保留曲目」錄下來。晚上,我哄兒子睡覺的時候,再放給他聽。這樣,我這個勞動力就解放出來了。
山東王海洋
用美麗夢鄉誘惑他
我兒子剛滿3歲。每晚睡前,他也總是讓我講故事,講了一個又講一個,他就是不肯睡覺。
一次,我實在累得不想講了,就順口編了一個故事:只要你睡著以後,就會進入一個夢鄉。夢鄉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花園里有很多小朋友,有你喜歡的所有的東西。而且,媽媽還會在那裡,等著再給你講許許多多好聽的故事。我一邊用生動的語言,一邊用誇張的表情,把夢鄉描繪成一個誘人的好地方。兒子聽得都入迷了。於是,我趁機說:「那就趕快睡覺,進入夢鄉吧。」兒子欣然同意。然後,我們互道晚安。不一會兒,兒子就甜甜地睡著了。
故事CD來幫忙
我兒子跳跳也愛聽睡前故事,我也會經常給他講。但有時,我實在沒空,就會找我的助手――故事CD來幫忙。
跳跳未滿周歲時,我就給他買了幾張故事CD,裡面有許多經典的童話故事。聲情並茂的分角色講述,加上與故事情節相配套的兒童歌曲,生動有趣,而且想聽多少遍都能輕松滿足。如果沒有時間親自給他講故事,我就放CD給他聽。他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2歲左右,跳跳就會自己選擇想聽的CD盤放人CD機中,自己操作遙控器上的數字按鈕選擇想聽的故事。
浙江鄭敏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晨晨從2歲開始,睡覺前也會纏著媽媽講故事。不過,媽媽的故事總是在變。因為我常常在睡覺前,幫助晨晨回憶一下白天發生的事情。說到有趣的事情時,晨晨會咯咯地笑。有時,我也會提醒她,今天哪些事情做得不太好,比如推了小朋友,對奶奶沒禮貌等等,晨晨也會「虛心」接受。
講完白天的事情,接下來我就開始給她講故事了。不過,從一開始我就告訴她,最多講3個故事。如果她一定要求多講,那好,明天晚上就只能少講一個。堅持這個原則不變,晨晨很快就習慣了。我講完3個故事,她就知道睡覺的時間到了。
選擇合適的講故事時間。
一般講故事的時間會固定在晚上入睡前,這個時間周圍環境比較安靜,且有助於孩子入睡。家長要將講故事固定在某個時間段,讓孩子養成習慣,且要堅持,不能今天一會後天一會,不利於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培養。
選擇合適的故事章節。
家長講故事時,要選擇篇幅簡短適合月齡寶寶的故事,不宜選擇超過年齡段的且篇幅過長的故事,這樣容易引起聽覺疲勞,且不利於孩子興趣的.培養。最好能夠用圖說話,讓孩子容易產生興趣。
跟寶寶互動。
家長給寶寶講故事不能單純地自言自語,而是要觀察寶寶的表情變化,要時不時與寶寶產生互動,讓孩子參與到故事中來,體會到故事的有趣性。可以通過簡單的提問引起寶寶的思考,豐富其創造力。
把握講故事的技巧。
有的家長講故事只是照書本讀完就可以了,其實這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家長可以以就當時的情況帶入到故事情節中,比如獎勵下寶寶今天的衣服穿得很整齊啊,然後我們今天講的故事就是如何做一個整潔的好孩子等,這樣容易讓故事帶有興趣,孩子也容易聽進去。
講完後要巧妙結束。
有時候孩子精神比較好,一直不睡覺,家長講了很多個故事也沒用。這樣是不好的,要跟孩子達成一種原則性,比如最多將3個故事,剩下的時間要自己睡覺了。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去,或者可以以一些其他的話題巧妙結束講故事時間。
總之,孩子講故事的方式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家長必須要用心跟孩子互動。孩子是比較容易感受到故事的過程的,如果家長也敷衍了事,那孩子可能也不會用心聽,當完成任務一樣。所以,講故事要講究技巧,不僅僅是學習,也是培養好習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