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教師廉潔小故事有哪些

教師廉潔小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6-15 17:03:39

1. 2021年廉潔小故事範文

廉潔自律的 故事 雖篇幅精短,反腐倡廉的道理卻意味深長,似一杯香茗,不是芳香撲鼻,卻回味悠長,定有受用無窮之感悟:莫以廉小而不為,莫以貪小而為之。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於廉潔小故事,方便大家學習。

更多故事相關內容推薦↓↓↓

腳踏實地勵志故事

真實感人小故事

短篇暖心小故事

中國傳統節日傳說故事

列夫托爾斯泰的故事

廉潔小故事1

兩袖清風的於謙

明朝名臣於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理解。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證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廉潔小故事2

白居易怒打行賄人

唐朝貞元年間,著名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後,被派往陝西周至當縣令。

他剛上任,城西的趙鄉紳和李財主就為爭奪一塊地跑到縣衙打官司。為了能打贏官司,趙鄉紳差人買了一條大鯉魚,在魚肚中塞滿銀子送到縣衙。而李財主則命長工從田裡挑了個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滿銀子送了來。收到兩份「重禮」後,白居易吩咐手下貼出告示,明天公開審案。

第2天,縣衙門外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後問道:「你們哪個先講?」趙鄉紳搶著說:「大人,我的理(鯉)長,我先講。」李財主也不甘示弱說:「我的理(瓜)大,該我先講。」白居易沉下臉說:「什麼理長理大?成何體統!」趙鄉紳以為縣太爺忘了自己送的禮,連忙說:「大人息怒,小人是個愚(魚)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說:「本官耳聰目明,用不著你們旁敲側擊,更不喜歡有人暗通關節。來人,把賄賂之物取來示眾。」

衙役取來鯉魚和西瓜,當眾抖出銀子,聽審者一片嘩然。白居易厲聲喝道:「大膽刁民,膽敢公然賄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眾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至於這些行賄的銀子,白居易就用來救濟貧苦百姓了。

廉潔小故事3

有一個人叫安納,他的爸爸因一次意外車禍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只有安納他一個人孤獨的生活著,他要靠自己賺錢,他面對的是蒼天給他的痛苦世界,而他卻是微笑的面對。

安納並沒有放棄了品德,一直把品德牢記在心。安納打完了工,就在街上買點東西,可是錢不夠,按納失望的向家走去。安納知道只有下次再努力打工就有錢吃飯,因為今天起來比較晚,所以沒有那麼多錢,。看著兩邊的小食,安納就留著口水,看到別人切著冰涼的西瓜,紅葉流了出來。如果是別人,在也忍不住,早就搶了,可是安納不做違背良心的事,只好望都不望,回家洗衣服。就在這時,一個身子穿的破破爛爛的衣服面呈菜色,手中看著個碗,跪在地上討乞,安納一看就知道是個乞丐,那個乞丐披頭散發,是一個女乞丐,女乞丐的一隻腿斷了,安納看得心酸就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錢給了女乞丐,女乞丐見瞭望著安納女乞丐熱淚盈眶,彷彿在說:「感謝你了我的這個人生。安納對他笑了笑表示回應就走了。

第二天,安納工作完了同樣到了那條街,這次他也是那麼少,因為昨天沒吃飯,力氣沒那麼大。沒有那個女乞丐就可以有飯吃。但安納並不後悔,他知道即使沒有錢也一定不能違背品德。因為「知識不健全可以用品德來彌補,而品德卻難以用知識來彌補,所以可見品德是很重要的。這次安納走的時候,發現了一疊100元,很厚有5厘米厚,安納彎腰將那疊100元鈔票撿起,向一輛警車走去,對警察彬彬有禮的說,「警察叔叔,我撿到了很厚的一疊100元鈔票,請你拿著。」警察接過錢,撫摸著安納的頭說:「那麼小就如此廉潔。」最後,安納成了最有品德的人,把那些自己的工錢三分之二給了扶老助殘。

無私的助人為樂就是廉潔,不貪心,不自私,這就是廉潔。

廉潔小故事4

為了父母辭官職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廉潔小故事5

好書可以洗滌人的心靈,堅定人的信念,鍛煉人的思維,培養人的品質。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好書,名字叫《小故事大道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書的內容是分成一個一個小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懲罰》這個小故事,短文的主要內容大約是這樣的:「我」的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觀察一種動物的習性,「我」決心做好這項作業,所以,「我」便選擇了一種動物老黃牛。「我」家雖然在農村,但卻沒有牛,「我」家有好幾本科普動物書,便抄下來了幾段。果然老師表揚了「我」,並親自帶同學們到「我」家看老黃牛,我心裡很緊張,到了村口了,老師突然說不去了,我們只好返回學校,這時,「我」才鬆了一口氣,從此,「我」再也不敢不誠實了。因為,老師嚴厲而溫柔的眼神中,已經告訴我她知道了我在撒謊,但沒有揭穿,沒有傷害到我的自尊心。留住了我的顏面。

這篇短文對我的觸動很大,師生之情往往就在細微的接觸中。老師點到為止的懲罰,把說謊的錯誤牢刻在孩子心中。正確對待學生的成長,幫助他們塑造完美的人格,這是教師給予孩子最好的知識和啟示。


2021年廉潔小故事 範文 相關 文章 :

★ 2021廉政學習心得體會10篇

★ 2021當代節儉小故事事例

★ 2021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個人心得體會範文

★ 2021廉政教育方面有哪些心得體會

★ 2021紅色經典小故事

★ 2021當代節約用水的小故事5篇

★ 2021傳統美德簡短小故事

★ 2021年勵志的小故事

★ 2021紅色經典小故事

★ 2021年民間短篇小故事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 師德感人小故事

孔子:善待盲人和狗

孔子去世以後,學生們不但經常談起他的思想、道德、遭遇,還常常清晰地回憶起他的日常為人。孔子十分注意自己的舉止儀表。在待人接物方面,事事處處做到有禮有節,言行適度,舉動文雅,在衣食住行方面也養成了一些好習慣。例如,和鄉下人一塊飲酒時,喝完酒以後總是讓年長的先走,然後自己才退出來。吃著飯的時候,不和別人交談;臨睡之前,不高談闊論。

孔子既注重禮貌,又很強調要有真情實感。他很富有同情心。本來孔子好唱歌,但是遇到人家辦喪事的時候,這一天他就不再唱歌了。在死了親屬的人旁邊吃飯,他不曾吃飽過。他看見盲人、穿孝服的人,即使對方年輕,也一定站起來;路上碰到的也趕快迎上前去。一天,有位盲人樂師來見孔子,孔子趕緊迎上去。樂師走到台階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台階」。當走到席子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席子」。等樂師坐下以後,孔子又向他一一介紹屋子裡的人,說:「某某坐在這里,某某坐在那裡」。送走樂師以後,學生子張便問道:「這樣不是太麻煩嗎?」孔子回答說:「接待盲人就應該這樣」。有一次馬棚失火,孔子趕緊問:「傷著人了嗎?」並不問傷沒傷馬。孔子的一個學生因事被捕,進了監獄。孔子並沒有嫌棄他,認為「他雖然進了監獄,但並不是他的罪過」,還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孔子也很愛惜動物。據說孔子養的一條狗死了,便叫子貢給埋起來。他對子貢說:「我聽說,破帳子別扔,好埋馬;破車蓋兒別扔,好埋狗。我連車蓋兒也沒有,你拿我的破席子把狗蓋上吧,別叫他腦袋露著啊!」

孔子很喜歡結交朋友。對於朋友之情,他很珍惜,就是和自己作風不同的人也不肯輕易絕交。他和原壤的交往就是如此。原壤是魯國人,孔子早年的朋友,為人狂放,不拘禮節,思想作風和孔子很不同。可是孔子和他相處得很好,直到老年仍保持著密切交往。孔子給人的印象是謙和的,可是他對於認為應該做的事,便堅決地去做,百折不撓。他說:「看見道義上該做的事而不去做,這就是沒有勇氣」。他還提出「當仁不讓於師」。

蔡元培:稱新生為「先生」

1916年冬季,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那時的交通工具很簡單,走馬上任還需要坐馬車,當蔡先生從馬車上下來以後,看見學校門口,有許多人在夾道迎接。原來,這是學校的規矩,工友們必須遵循禮儀表示歡迎,隨行人員對蔡先生說了聲:「您請。」蔡元培先生一邊往前走,一邊脫帽向兩邊歡迎他的工友們致意,並和顏悅色地對工友們點頭致謝,不住地說道:「謝謝諸位,大家辛苦了!」工友們見此情景,非常感動,紛紛贊嘆道:「蔡先生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人啊!」這件事情要是發生在今天,當然沒有什麼可以大肆宣揚的。但在剛剛推翻封建帝制的民國初期,蔡元培先生拋棄了舊官場上的那一套官禮陋習,對普通老百姓謙恭禮讓,這種禮待庶人的行為,不能不令人佩服。

當時,有一位叫馬兆北的學生,考取了嚮往已久的北京大學。報到那天,天空晴朗,氣候宜人,馬兆北踏著輕快的腳步,邁入了北京大學的校門。誰知一進大門,就看見一張公告:凡新生來校報到,一定要交一份由現任的在北京(北平)做官的人的簽名蓋章的保證書,才能予以注冊。

馬兆北看完公告以後,歡欣的心情一下子煙消雲散,一種被愚弄的感覺霎時湧上了心頭。他懷著忿忿不平的心情,給蔡元培校長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我不遠千里而來,原是為了呼吸民主空氣,養成獨立自尊的精神。不料還未入學,就強迫我到臭不可聞的官僚面前去磕頭求情,未免令我大失所望。我堅決表示,如果一定要交保證書,我就堅決退學。」言語中不免流露出對蔡元培先生為首的校方的不滿。信發出去以後,馬兆北並沒有抱著多大的希望,本來嘛,人家是舉國上下鼎鼎有名的校長,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入學的學生,能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呢?不過是藉此保持一下自己的自尊,泄一泄自己心中的憤恨情緒而已。於是,馬兆北開始收拾行裝,准備追求自己新的前程。

誰曾想,過了幾天,馬兆北突然收到一封來信,猜了半天也猜不出究竟是誰寫給自己的信,打開一看,見開頭寫著「元材先生」(即馬兆北先生),急忙再看看下邊的署名,居然是蔡元培校長的親筆:「弟元材謹啟」,馬兆北激動得差點沒喘過氣來,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急忙觀看全文,只見信中寫道:「查德國各大學,本無保證書制度,但因本校是教授治校,要改變制度,必須由教授會議討論通過。在未決定前,如先生認為我個人可以作保的話,就請到校長辦公室找徐寶璜秘書長代為簽字蓋章。」

信中表現出蔡元培先生雖然身為一校之長,但他辦事絕不擅做主張,獨斷專行,而是認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尊重教授和教授會議所做出的決定,盡管他本人也對交保證書的做法並不贊同。字里行間還表達了蔡元培先生對自己學生發自內心的誠懇之情。馬兆北看完信以後,心情很不平靜:蔡元培校長在百忙之中,竟然對我這樣一個不知深淺的無名小卒以禮相待,真是令人刻骨銘心,難以忘懷。後來,馬兆北先生在一篇回憶錄中這樣寫道:「這件事使我一輩子受到了深刻的影響。」。

陶行知:甘為駱駝

一個孩子的母親,因孩子把她剛買回家的一塊金錶當成新鮮玩具給擺弄壞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頓,並把這件事告訴了孩子的老師。不料,這位老師卻幽默地說:「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這個母親不解其意,老師給她分析說:「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創造力的一種表現,你不該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從小就有動手的機會。」

「那我現在該怎麼辦?」這位母親聽了老師的話,對自己的行為後悔不迭。

「補救的方法是有的。」老師接著說:「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錶送到鍾表鋪,讓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這樣,鍾表鋪就成了課堂,修表匠就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學生,修表費就成了學費,你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滿足。說不定,他還可以學會修理呢!」

這個故事中的那位老師就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自己進入反省室

陶行知先生,在創辦南京曉庄學校的初期,曾作過一條規定,即全校師生員工一律不準喝酒,違者要進自省室里反省。

一次,曉庄的農友請陶校長吃飯,農友們敬他一杯酒,陶行知一再解釋說不能喝,農友們卻堅持道:「您不喝就是瞧不起我們農民,瞧不起我們就不算我們的朋友。」

陶行知沒辦法,只好把酒喝掉了。農民們非常高興,把陶校長引為自己的朋友。他們哪裡知道,陶行知一返回學校,便立即進自省室里了。

為了苦孩子,甘為駱駝

1941年,在極端困難和不斷遇到迫害的嚴重情況下,陶行知更表現出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反共的陰霾籠罩下,物價暴漲不停,育才學校開支發生了極大困難,常有斷炊之憂。他以至於發出了現在「我不得不和米價賽跑」的感慨。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長陳立夫乘機向他提出,如同意他們派訓育主任,即可撥給全部經費,但遭到陶行知斷然拒絕。在經濟最困難的時刻,陶行知不得不忍痛宣布,全校節衣縮食,每天改吃兩餐。他甚至提出要像武訓那樣用「行乞興學」的精神來度過難關。1944年9月25日,陶行知在為畫家沈淑羊畫的《武訓畫像》題詞時,深情地寫道:「為了苦孩,甘為駱駝;於人有益,牛馬也做。」

陶行知自己節衣縮食,把捐到的涓涓滴滴都拿去哺養兒童。常穿著敝衣奔走於富貴大人和太太之門,他從英國回來之時曾買了一件晴雨夾大衣,穿久了,又臟又破,他便把它翻過來穿。一次去找一位闊大人,通報的人說:「先生,對不起,我們老爺向來不接待這樣裝束的人,請你回去吧。」陶行知不慌不忙,掏出一張名片來遞給他,那人只好恭順地送進去了。

在曉庄師范學校,陶行知和大家一起穿草鞋、挑糞、種田、種菜、養魚,他請唐家窪一位出色的莊稼人唐老頭教大家耕種的方法,他自己也做了唐老頭的學生。他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行都有我們的老師。那時候,大家都是自己掃地、抹桌、燒飯……所有生活上的事不用聽差、伙夫,陶行知也親自參與其事。

梅貽琦:不苟取分文

1931年冬,梅貽琦42歲被任命為清華大學校長,自此連任清華大學校長達17年之久,其中包括在西南聯合大學的8年。他上任後住在當時的法定校長住宅,按舊例,連衛生紙都是公家供給,由公務人員按時送到。他卻主動放棄可以享受的一些「特權」,自己付家裡工人工資;自己付電話費;不要學校每月免費供應的兩噸煤;從不讓他的家裡人乘坐小轎車來辦私事,他的夫人也只是在和他一起進城時才可以順便搭他的小轎車。他在生活上的要求很簡單,從不講究吃飯,處處精打細算。梅貽琦用一些廢紙頭起草的一些報告提綱、公函等,現在仍保存在清華大學的檔案館里,見證著他廉潔、持身以儉的工作作風。

在那個災難深重的年代,國統區的經濟日益凋敝,民眾生活極其貧困。作為教師階層的教授的生活,也是困苦不堪。他們中的許多人放棄了出國生活的舒適而甘於清貧,從教不輟,這是中國優秀知識分子崇高精神氣節的體現。梅貽琦和西南聯合大學的許多教師一樣,抱定了「科教救國」的信念。他的弟弟梅貽寶後來回憶說:「抗日戰爭期間,身為大學校長和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的梅貽琦,經常吃白飯拌辣椒,有時吃上一頓菠菜豆腐湯,全家人就很滿意了。」在西南聯合大學還流傳著一段梅夫人自製米糕的佳話。西南聯大教授們的月薪在1938-1939年間還能維持一家人三個星期的生活,後來物價飆升就不能撐到下半個月了。於是,教授夫人們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綉圍巾,有的做帽子,也有的做食品。梅夫人視力不好,就與人合作,以七成大米、三成糯米,加上白糖做成米糕,取名為「定勝糕」,隱含「一定勝利」之意。梅夫人每天挎著籃子步行45分鍾到「冠生園」寄賣,礙於梅貽琦校長的面子,賣糕時梅夫人遮遮掩掩,但還是被人知道了。於是,梅夫人挎籃賣「定勝糕」的事流傳得很遠。

梅貽琦一生兩袖清風沒有積蓄,病後住院費和死後的殯葬費都是校友們捐助的。據韓詠華回憶:在病床旁邊有一隻他從不離手的手提包,他去世後打開一看,竟是清華基金的歷年帳目,一筆一筆清清楚楚,在場人無不為之動容。他雖幾次出任當時教育部高層領導職務,又長期獨司數十萬美元的清華基金,卻能一生緊守原則,出淤泥而不染,逝世後沒有留下任何遺產。正像林公俠所說:「他在母校十幾年,雖然清華基金雄厚,竟不苟取分文,在污染成風的社會竟能高潔、清廉到這樣的地步,真是聖人的行為。只這一點,已是可以為萬世師表。」

陳鶴琴:來世還想做教師

我國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早年畢業於清華學堂,1914年,陳鶴琴考取了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留學。學醫,是當時許多留學生的志願。因為一則利國利民,二則學成後就業容易。陳鶴琴最初也是這個志願。但是在橫渡太平洋的郵輪上,陳鶴琴的思想上卻展開了斗爭:「究竟我的志向是什麼?是為個人的生活嗎?決不!是為一家人生活嗎?也決不!我的志向是『為人類服務,為國家盡瘁』……醫生是醫病的,我是醫人的。我喜歡兒童,兒童也喜歡我。我還是學教育,回去教他們的好。」滿懷救國熱望的陳鶴琴,經過反復思考,終於打定主意,放棄學醫,獻身於苦難祖國的教育事業。

陳鶴琴對學生關懷備至,勝過自己的兒女。有一個同學父親去世,家庭經濟困難,眼看就要失學。陳鶴琴設法把她母親接來,安排在圖書館工作,使這個學生能夠讀下去。還有一個學生的祖父強迫她嫁給姐夫當填房,並以斷絕經濟支持相要挾。陳鶴琴給那個學生的家鄉的地方長官寫了封信,請他秉公處理,保護學生的正當權益。那位地方長官很敬佩陳鶴琴,責令那個學生的祖父按時供應她必需的錢糧,並尊重她婚姻自主。後來,那位地方長官放棄官職俸祿,慕名而來,到陳鶴琴的幼師任教。

1951年8月,中央教育部召開全國第一次初等教育及師范教育會議,陳鶴琴作為特邀代表參加會議。在會議閉幕宴會上,他被代表們推舉出來講幾句話。他說:「我今年60歲。假如有人問我:『你來生願意干什麼?』我說:『我還願意做教師』。要問:『為什麼?』我說:『因為我太喜歡孩子』。」

李敷仁:最後一個過河

我國人民教育家、延安大學校長李敷仁,很強調「為人師表」、「以身作則」。1947年8月16日,李敷仁帶領延安大學師生住在黃河岸邊的木頭峪。這時,蔣胡(指胡宗南)的軍隊從三面開來,上級命令沿大河向東轉移。但當時木頭峪渡口渡船很少,人員、物資和牲口聚集很多,敵軍迫近,師生情緒緊張,爭著搶渡船。李敷仁毫不慌張,命令高中部和教育班先渡河,然後又組織其他師生住宿等待。有人關切地讓他先上船,他說:「我要最後過河,我要看著把每個學生送過河去,我才上船!」第二天,李敷仁帶領其餘師生,沿河北上,到譚家坪才乘船過了黃河。

楊昌濟:倫理教授重言更重行

楊昌濟字華生,後改名懷中。湖南長沙板倉人,是近代知名的學者和教育家。他是戊戌變法的積極參與者,湖南新民學會的精神導師,晚年任北京大學「倫理學」和「倫理學史」教授。他以高尚的道德修養,刻苦學習的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培養和影響了毛澤東、蔡和森等一大群有為的青年。

1909年,楊昌濟在英國學習。他十分注意研究英國人民的生活風貌,並從中肯定那些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東西。大至言論自由、通信自由,小至不說謊、不隨地吐痰、不隨便借錢和用別人的錢,等等,他都一一注意觀察,加以肯定。他十分贊賞「西洋人於小事亦分明有界限」的習慣,如寄信時,向別人借了郵票一定要給錢;幾個人同坐公共汽車,進餐館,一人付了款,其他人也要把錢湊足交他。楊昌濟說,中國人就是不一樣,認為這么一點錢不值得還,如果還了,就是輕視出錢者;有時候即使真還錢,受錢者也往往佯推故遜,或偽為發怒,實際上心裡並不是真不要。他認為這樣做很不好,容易導致偽善。後來楊昌濟回國後曾認真實行這種「銀錢上許可權分明主義」。他在長沙經常要過江授課,有時同舟學生代他交了船錢,他事後一定把船錢還給學生。

楊昌濟是一個治學嚴謹,而且道德高尚的人,他堅信他的倫理學,努力向學生灌輸一種公正、道德、正義、有益於社會和人類的准則。1912年他從倫敦留學回國,正巧,當時湖南都督譚延闓正在羅致人才。聽說楊昌濟素有聲望,就想請他擔任省公署的教育司長,他婉言謝絕了。他不願意去逢迎官場的卑鄙骯臟,卻選擇了被人冷落的師范學校教員的職務,而且自題了這樣一副對聯以明志:「自閉桃源稱太古,欲栽大木拄長天。」

張伯苓:與學生一起戒煙

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1919年之後相繼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他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為人師表。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熏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沒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說:「那您吸煙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張伯苓對於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呂宋煙全部取來,當眾銷毀,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煙袋桿,誠懇地說:「從此以後,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果然,打那以後,他再也不吸煙了。

南開雖為私立學校,但並不是生財賺錢的工具。南開的經費完全公開,每年的賬目都放在圖書館里任人查看。張伯苓曾說,誰要是查當月賬目,他可以五分鍾之內告訴你,這確實不是大話。他以身作則節約學校的每一個銅板。他每月取於學習的報酬,只是中心校長的一份薪水。大學成立後,他也只在此之上加三、四十元,相當於當時大學畢業生工資的二分之一。他每次到北京辦事,為替學校省錢,總是住在前門外施家胡同一個普通客店,每天房費一元。張伯苓常常在外為學校募款,幾千、幾萬、幾十萬元,都分毫不差交到學校,未有一文入了私囊。

徐特立:以詩育德

徐特立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當校長時,他在學生由自修室通往教室、飯廳的走廊上,懸掛兩塊很大的黑板。這兩塊黑板不貼布告,不寫格言,也不報告學校裡面的消息,它是專供徐老寫詩的。徐老發現學生有優點時,必定寫詩加以表揚;發現學生有缺點時,必定寫詩加以批評。所以寫詩成了徐老每日不可缺少的工作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有一次,一個叫單秀霞的學生,因寢室熄了燈,便約了同學偷偷地跑到廁所為她愛人打毛線衣。廁所里的電燈是通宵不熄的。徐老站在門外細聲叫喊:「睡呀,睡呀!」單等即時就寢,並以為明天徐老一定會罵他們,但次日她們並沒有挨罵,只看見黑板上寫了一首詩:「昨天已經三更天,廁所偷光把衣編。愛人要緊我同意,不愛自己我著急。東邊奔跑到西邊,不僅打衣還聊天。莫說交談聲細細,夜深亦復擾人眠。」

斯霞:學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斯霞,出生於諸暨一個貧寒家庭的孩子,先後在浙江紹興、蕭山、杭州等地的小學任教,1932年進入南師大附小工作後,她就再也沒離開過小學教育這塊土地。在70年的執教歲月里,斯霞老師不僅桃李滿天下,而且為教育思想寶庫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她的「童心母愛」論。用她的解釋就是: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掌握知識,更要有童心,有母愛。要與孩子打成一片,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來看待。這一理論在她退休後的很多年裡仍一直堅持不懈地實踐著。學生已成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03年6月底,斯霞老師因為腎衰竭住進了醫院,從那時起一直到她去世這段日子裡,斯霞老師是在病床上與病魔作最後的斗爭。期間,大部分時間里斯霞老師一直處於神志不清的狀態中,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每當有學生來探望時,斯霞總能睜開雙眼,准確地叫上學生的姓名,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十分感動。斯霞老師為什麼能記起每個學生呢?據知情人介紹,斯霞老師在任教期間對她的每一個學生都十分了解,都要逐一進行家訪,這些細致入微的工作給老人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記憶。

在教一年級時,孩子們還沒來報到之前,斯老師會拿著學生的名單,一家一家去家訪,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有什麼喜好,所以當斯老師在開學時見到孩子們時,她對他們已經非常熟悉了。

斯霞老師的孫女今年30歲,小時候只上過一個月的南師附小,問及原因,她有點羞澀:「奶奶在南師附小工作,媽媽怕我在那兒上學影響不好,就讓我轉學了……」

斯霞老師70多歲時和孩子們玩老鷹捉小雞、幫孩子們甩長繩。

退休後的很多年,90高齡的斯霞都堅持每天到學校看看,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她要走遍學校的30間教室,看看每個孩子;後來,隨著年齡的增大,斯老師的行動越來越不方便,她還是堅持每天「踱」到學校,再後來,斯老師由女兒扶著來學校看看。

蘇步青: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斗

1931年,蘇步青獲理學博士,在研究院里有點「名氣」,日本不少名牌大學以高職、高薪聘請他,愛人和孩子也都在日本,何去何從?他想到,自己出國的目的是為了尋找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現在祖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要以自己的學識和才智拯救苦難深重的祖國。他毅然回國。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了,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拍來特急電報,再次聘請他就任該校數學教授,各種待遇從優;不久又接到一份特急電報,岳父松本先生病危,要蘇步青夫婦火速去日本仙台見最後一面。蘇步青體諒夫人的心情,對她說,你回去吧,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國。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斗,為她服務。松本來子想到丈夫的生活和事業,她擔心萬一戰局惡化,可能再也無法回到蘇步青的身邊,也打消了.我的老師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她們哺育了一棵又一棵稚嫩的幼苗,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人才。在她們那精心呵護之下,我們健康、活潑的成長。在那麼多的老師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她——教了我半個學期的數學老師——陳老師。
陳老師中等身材,留著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白凈的臉上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彷彿能夠看出我們同學的內心世界。但是,她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她那愛生如子的好品質。
記得有一次,我發了高燒,燒到了三十九度五。恰好爸爸出差了,媽媽又在值班,所以我沒有去學校請假。陳老師知道後,立馬來到我家看望我。她握著我的手,微笑著對我說:「孩子,你發燒了,高燒三十九度五呢!你想吃點什麼,老師去給你買……」當時,我雖然高燒不退,但我神志很清醒。「陳老師,您來了。」我對陳老師說。「是的,孩子,老師來了。孩子,你感覺怎麼樣?」這時,我的眼睛濕乎乎的……第二天,我還是沒有去學校上課,陳老師又來看望我了。她見我捧著語文書,便對我說:「孩子,你別太累了,等你病好後,我們都會幫你補課的,你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休息……」我心中洶涌澎湃:陳老師,您每天忠於家務,忙於家務,現在我病了,您又來看望我……想到這里,我的淚水奪眶而出……在陳老師的關心下,我的病一天天好了起來。回到學校,我就參加了期中考試,由於這幾天沒有上課,我才考了70多分。這時候,陳老師又忙來安慰我:「孩子,這次考試沒有考好不怪你,來,我幫你把落下的功課補上吧!這道題……」在陳老師的幫助下,期末考試,我終於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績。陳老師在「寄語表」上寫到:「『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祝賀你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成績只能代表過去,不能夠代表未來,願你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看完這張「寄語表」後,我多想對陳老師說:「陳老師,在我這100分里,有一半分是您的,謝謝您!」
現在,我來到了北京。雖然離開了陳老師,可我還是想對她說:「陳老師,您永遠是我最尊敬、最愛戴的人!」

2.我的老師

我的老師孫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語,平時不準父母殺雞剖魚,很有些良善,但對家裡的所有來客卻不瞅不睬,表情木然,顯得傲慢。開始我見他只逗著取樂,到後來便不敢放肆,認了他是老師。許多人都笑我認三歲半的小孩為師,是我瘋了,或耍矯情。我說這就是你們的錯誤了,誰規定老師只能是以小認大?孫涵泊!孫老師,他是該做我的老師的。
幼兒園的阿姨領了孩子們去郊遊,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給大家,輪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著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問:你不要?他說:「花疼不疼?」對於美好的東西,因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覺得了它的美好,不愛惜,不保衛,有時是覺出了它的美好,因為自己沒有,生嫉恨,多誹謗,甚至參與加害和摧殘。孫涵泊卻慈悲,視一切都有生命,都應尊重和和平相處,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晚上看電視,七點鍾中央電視台開始播放國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還是小孩,是驚訝還是嗤笑,目不旁視,雙手打起節拍。我是沒有這種大氣派的,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點事業,時時小心,事事怯場,挑了雞蛋挑子過鬧市,不敢擠人,唯恐人擠,應忍的忍了,不應忍的也忍了,最多隻寫「轉毀為緣,默雷止謗」自慰,結果失了許多志氣,誤了許多正事。孫涵泊卻無所畏懼,竟敢指揮國歌,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在他家書寫條幅,許多人圍著看,一片叫好,他也擠了過來,頭歪著,一手掏耳屎。他爹問:你來看什麼?他說:「看寫。」再問:寫的什麼?說:「字。」又問:什麼字?說:「黑字。」我的文章和書法本不高明,卻向來有人恭維,我也是恭維過別人的,比如聽別人說過某某的文章好,拿來看了,怎麼也看不出好在哪裡,但我要在文壇上混,又要證明我的鑒賞水平,或者某某是權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謙虛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加獲獎,我也就說:「好呀,當然是好呀,你瞧,他寫的這副聯,××××××××××春,多好!」孫涵泊不管形勢,不瞧臉色,不慎句酌字,拐彎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街上兩人爭執,先是對罵,再是拳腳,一個臉上就流下血來,遂抓起了旁邊肉店案上的砍刀,圍觀的人轟然走散,他爹牽他正好經過,便跑過去立於兩人之間,大喊:「不許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許打仗!」現在的人很煩,似乎吃了炸葯,雞毛蒜皮的事也要鬧出個流血事件,但街頭上的斗毆發生了,卻沒有幾個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護了弱者挨強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強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來了脫離不了干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一走了之,事後連個證明也不肯做。孫涵泊安危度外,大義凜然,有徐洪剛的英勇精神,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春節里,朋友帶了他去一個同事家拜年,牆上新掛了印有西方諸神油畫的年歷,神是裸著或半裸著,來客沒人時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臉色嚴肅。那同事也覺得年歷不好,用紅紙剪了小襖兒貼在那裸體上,大家才嗤嗤發笑起來,故意指著裸著的胸脯問他:這是什麼?他玩變形金剛,玩得正起勁,看了一下,說:「媽媽的奶!」說罷又忙他的操作。男人們看待女人,要麼視為神,要麼視神是裸肉,身上會癢的,卻絕口不當眾說破,不說破而再不會忘記,獨處里作了非非之想。我看這年歷是這樣的感覺,去廟里拜菩薩也覺得菩薩美麗,有過單相思,也有過那個——我還是不敢說——不敢說,只想可以是完人,是君子聖人,說了就是低級趣味,是流氓,千刀萬剮。孫涵泊沒有世俗,他不認作是神就敬畏,燒香磕頭,他也不認作是裸體就產生邪念,他看了就看作是人的某一部位,是媽媽的某一部位,他說了也就完了,不虛偽不究竟,不自欺不欺人,平平常常,坦坦然然,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的老師話少,對我沒有懸河般的教導,

閱讀全文

與教師廉潔小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目前有哪些健康產業 瀏覽:861
全家的飯團哪個減脂健康 瀏覽:597
去過哪些地方健康碼顯示嗎 瀏覽:403
祝你也祝我平安幸福什麼意思 瀏覽:545
政府可能為了哪些而對市場經濟進行 瀏覽:899
月詠講了什麼故事 瀏覽:754
事業單位白條入帳如何整改 瀏覽:910
健康碼為什麼不顯示所有名字 瀏覽:31
別人誇你幸福怎麼會 瀏覽:32
涉外經濟學院的保險專業怎麼樣 瀏覽:974
健美女人什麼腰最好 瀏覽:186
桂林事業單位公積金是多少 瀏覽:490
安置到事業單位如何休假 瀏覽:436
都有哪些經濟指數 瀏覽:145
為什麼沒有了小三婚姻反而更糟糕 瀏覽:616
美女的奶奶里有什麼 瀏覽:628
愛情它到底是什麼東西女生版 瀏覽:766
美女旁邊的車是什麼車 瀏覽:841
王子的愛情觀在哪裡 瀏覽:369
幸福是什麼健康領域教案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