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黨史故事有什麼了解一個黨史的故事
1、五四運動,喚醒民眾
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努力最終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5月4日下午1點左右,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帝愛國大遊行,正式拉開帷幕。學生們火燒了趙家樓曹汝霖的住宅,痛打了章宗祥。學生的愛國行動,更是贏得了全社會民眾普遍的支持。上海工人很快發起了反帝愛國大罷工。
工人罷工後,就和學生一道展開各種愛國活動,散發宣傳品、上街遊行。從5月4日北京學生運動的爆發,經過6月5日「三罷」斗爭迫使6月10日曹、章、陸被免職,再到6月28日中國代表巴黎和會拒簽和約,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斗爭最終取得了勝利。
2、首譯宣言,傳播真理
1848年《共產黨宣言》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正式誕生。但是,多數人卻並不知道,它的第一個中譯本是在浙江一個小山村裡誕生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五四運動前後,中國正處在時局大動盪和思想大解放的狀態,各種新思潮來勢洶涌,沖開了傳統的思想禁錮,圍繞對馬克思主義的不同態度,那幾年裡知識界先後發生了三次論爭。
通過三次論爭,馬克思主義理論脫穎而出,成為新思潮中的主流。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在論爭中廓清了思想上的迷霧,逐步劃清了馬克思主義與非馬克思主義的界限,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3、醞釀建黨,各地響應
1919年6月9日,「五四運動」進入高潮階段,陳獨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傳單,提出包括取消北京政府喪權辱國的對日簽約;免除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等賣國賊官職等五項要求。11日晚,他約好李大釗、高一涵去新世界游藝場散發傳單。不料,一到那裡就被暗探跟蹤,在屋頂花園撒傳單時當即被警察拘捕。
北京政府原本以為逮捕了陳獨秀,便可以遏制新思想、新文化的傳播,便可以壓抑風起雲涌的反帝愛國運動。北京當局本意是想控制陳獨秀,卻想不到適得其反,逼出了陳獨秀到上海的秘密旅程,成就了「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歷史佳話。
4、一大首聚,開天闢地
1921年7月23日晚8時,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一大會址就設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李書城與其弟李漢俊的寓所。一共有15位出席者。會議原定由陳獨秀主持,由於他在廣州公務繁忙未能出席會議,大會臨時推選張國燾主持,毛澤東、周佛海擔任記錄。7月24日,大會召開第二次會議。7月27日、28日、29日,大會舉行第三、四、五次會議。會議集中討論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
7月30日晚上,按原先計劃,代表們仍聚集在李公館舉行第六次會議。准備在這次會上通過《綱領》和《決議》,選舉中央機構,宣告中共一大閉幕。但就在此時,有密探闖入,使得會議臨時中斷。隨後,部分代表們轉移到嘉興南湖一艘遊船上,進行了最後的會議決議。至此,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閉幕。中國共產黨肩負著民族復興的期望和人民解放的重託,在災難深重的中國正式誕生了。
5、反帝反封,工運高潮
中共二大於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召開,其最突出的貢獻是提出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從1922年1月開始,到1923年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後持續了13個月時間。在這一系列工人運動中,最著名的有安源路礦大罷工和京漢鐵路大罷工。國際工人階級的聲援,鼓舞了京漢鐵路工人的革命斗爭。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雖然遭到殘酷的鎮壓,但卻是一次偉大的成功,它和其它工人運動一道,開啟中國工人運動的新篇章。
2. 一個黨史故事
你看看這個行嗎?你是小學生吧?我也是。老師也要求讓我找一個黨史故事,我用的就是這個,你看看行不行?希望採納,謝謝 。
了解一個黨史故事:夏明翰捨身為國
夏明翰是湖南衡陽人。他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的事業做了許多的事。不幸的是,1928年2月7日他在漢口被捕了。
夏明翰被押在獄中。敵人用了種種手段,想讓夏明翰說出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但是毫無所得。又一次審訊開始了。夏明翰鎮靜自若地走進來,昂首對著那個惡煞般的主審官怒目而視。
主審官問:「你姓什麼?」
夏明翰答:「姓冬。」
「你明明姓夏,為什麼說姓冬!簡直是胡說!」
「我是按國民黨的邏輯講話的。你們的邏輯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們把殺人說成慈悲,把賣國說成愛國。我也用你們的邏輯,把姓「夏」說成姓「冬」,這叫以毒攻毒。」
主審官又問了幾個問題,可是什麼都問不出來。反動派在夏明翰身上連半根稻草都沒撈到,而且失去了希望,只得使出了最後的一招兒,宣布「就地處決」。
2月9日,也就是夏明翰被捕的第三天,反動派把夏明翰押上了刑場。夏明翰泰然自若,連聲高呼革命口號,接著又高唱起《國際歌》。周圍的群眾都感動得流下眼淚;反動派在這凜然正氣的震懾下膽顫心驚。
行刑的時刻馬上就到了。反動派問夏明翰:「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夏明翰說:「我要把我的話寫出來,給我拿紙和筆來!」
反動派還希望夏明翰最後能供出點有用的材料來,立即給他了一枝筆和一張紙。
夏明翰接了過來,奮筆寫了一首正氣凜然的就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後來人。
寫完後,大聲念了一遍,把筆往地上用力一拋。
夏明翰慷慨就義了。他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壯烈的革命之歌。
3. 黨史紀念地小故事大約50字左右的
1949年10月1日,彭德懷在張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來到新疆首府迪化(今烏魯木齊)市。彭德懷走著走著,忽然在沸騰的人流里發現自己的畫像,濃黑的眉毛頓時擰了起來。他一個箭步沖過去,擋住了那幾個抬著畫像遊行的人。抬畫像的群眾一下子沒認出彭德懷,詫異地問:「你要干什麼?!」彭德懷指了指他們抬著的畫像,說:「這個人模樣太難看,你們就不要舉著他過街了!」抬畫像的人一怔,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彭德懷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畫框上的畫像。抬畫像的人氣憤至極,一把揪住彭德懷,大聲叫道:「你知道我們抬的是誰嗎?這是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常勝將軍彭德懷!」幾個民兵見狀也圍攏過來,指著彭德懷:「快!把這個壞人抓起來!」彭德懷不由得笑了:「同志們,同胞們,我就是彭德懷,就是這個畫像上的人!」大夥面面相覷,不知所措。彭德懷接著說:「你們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給你們提一點要求,以後不要抬著我的畫框子來回走了,你們要舉,就舉毛主席、朱總司令的畫像,舉象徵革命的紅旗!」眾人聞言,熱烈鼓掌。
4. 黨史故事的內容我不知道
「三灣改編」的傳奇故事
1927年9月,毛澤東奉命領導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暴動受挫後,他率領部隊向井岡山進軍,在永新縣三灣村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為創建人民軍隊奠定了基礎。「三灣改編」留了下許多動人的傳奇故事。
毛委員真是窮人的大救星
三灣村南距永新縣城39公里,過去是個住著十餘戶窮人的小山村,百分之培首卜八十的田地,竹、木山地被土豪霸佔,貧雇農民靠租地種養過日子。該村為蓮花經永新通寧岡的交通要道,雖是偏僻山溝,途經的人卻不少。大路旁有協盛和、泰和祥等雜貨鋪,經過的部隊也不少,每次過兵,村民都要遭受兵匪搶劫行惡之害,飽受苦難。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高溪鄉的高隴時,幾個來趕圩的三灣村民看見了,十萬火急地趕回楓樹坪大喊:「兵來了,兵來了!」村民們怕再遭殃,匆匆收拾幾樣值錢的東西,攜兒女帶老人慌忙往山上躲。山上森林茂密、容易躲藏,居高臨下能清清楚楚觀察山下動靜,聽到山下說話的聲音。奇怪的是,這支飢餓得發慌、衣衫襤褸的部隊紀律嚴明,不打爛家門闖進搶劫,也不殺豬狗捉雞鴨,只坐在楓樹坪下休息,就是傷員也只躺在剛收割的稻草上。部隊中走出一個高大魁梧,頭蓄兩三寸長濃黑頭發,穿著老百姓衣服,帶著湖南口音的人,親切和靄地朝山上喊話:「我們是貧苦大眾的軍隊,為反抗剝削壓迫暴動起義的隊伍,你們不要害怕,天下窮人是一家,都是自己人……」村民們起初半信半疑,怕像國民黨軍隊那樣欺騙老百姓下山,抓去當壯丁或挑夫。但觀察半天,這支部隊的行為不同以前過往的軍隊。有位年過半百的村民要下山看個究竟,並交待留在山上的人:「假如他們是欺騙我們,即使把我吊在樹上打,威逼你們下山也千萬別下來,我這么大年紀了死也不算什麼。」下山後,他看到這支部隊果然與國民黨軍隊截然不同,胸中的疑慮與恐懼一掃而光,主動把村民們喊下了山。很快,村民們爭先恐後讓房子、床鋪給戰士們睡,送糧送菜給戰士們吃,與工農革命軍打成一片,親如一家,整個山溝喧鬧起來了。
那位向山上喊話的人就是毛澤東。他最容易貼近群眾。協盛和雜貨鋪的老闆邀請到他家裡住下。有天半夜,萬籟俱靜,鄰居姓鍾的老貧農劇烈腰痛,呻吟苦叫。毛澤東聽到後立即起床去看望,只見患者不滿十歲的女娃在為父親擦背減痛,他當即叫來衛生員為這位老貧農治療,貼了片膏葯就止了痛。毛澤東並且從自己身上掏出幾個銀毫子囑咐他:明天去請郎中開葯治療。過了一天,毛澤東還惦記老鍾的病,因忙於開會,便叫一位小戰士背一袋米去看望。老鍾見毛委員對他如此關心,感激配穗得熱淚盈眶地說:「毛委員真是窮人的大救星。」當天就到高溪找回做苦工的兒子參加了工農革命軍,兒子當上紅軍後,在第三次反「圍剿」中犧牲。
三灣村鍾家祠堂前面有口不滿三尺深的水井,部隊到來,人數增加井水變得渾濁。一天中午,毛澤東路過井旁見此狀,便把一個幫老百姓挑水的戰士叫到身邊,吩咐去老表家借來幾把鐵鏟和擔箕。毛澤東捲起衣袖褲腳,帶著幾名戰士挖深水井,鏟寬水源,撿來鵝卵石圍築,不到兩個小時井裡冒出了清澈見底的泉水。在毛澤東的親自帶動下,另一口井也被戰士們修築好了。後來,當地群眾稱這兩口井為「紅雙井」。
賀子珍到三灣村探虛實
1927年7月18日凌晨,天色未亮,袁文才、王佐帶領農民自衛軍鬧起永新大暴動,攻打下縣城。這年,被譽為「永新一枝花」的賀子珍才18歲,也參加了暴動隊,救出了監獄中的哥哥賀敏學。暴動勝利後成立了永新臨時革命委員會,歐陽洛任書記,賀敏學任主席,賀子珍擔任了婦女部長和共青團書記。8月份敵軍進攻永新,賀敏學、賀子珍兄妹隨芹橡袁文才撤退到寧岡茅坪,當上「綠林好漢」成為「山寨王」。
當「綠林武裝」在礱市一帶活動時,聽幾位從蓮花路過永新三灣的老鄉說,他們見到一支軍隊駐扎在三灣村。消息傳到袁文才的耳朵里,他懷疑是國民黨軍隊,得早作應對准備,便派兩名農軍趕到三灣偵察。兩位偵察員不敢貿然進村,鑽在山上灌木叢林,遠遠觀望動靜。之後,他們回去報告,士兵有穿國民黨軍裝的,卻在老百姓家裡進進出出幫助挑水、劈柴、干農活,楓樹坪下有練兵的,也有士兵和老表聚在一起的。弄得袁文才摸著頭腦苦苦思索,想不出究境什麼軍隊。
賀子珍在旁見狀,理了理發鬢,請求讓她去探聽虛實。袁文才勸阻說:「路途艱難,一個姑娘家去太危險了。」
「我化裝成回娘家的媳婦,不會引人注意。」她固執地堅持。然後頭戴土藍布頭巾,手提一個裝著雞蛋、米糕的籃子,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小媳婦。臨行時,她又被袁文才叫住,帶上了他的駁殼槍。就這樣,賀子珍獨自風風火火、腳不停歇走上了崎嶇山路。
賀子珍到達三灣村已是中午時分。她看見村裡的牆上貼著不少「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土豪劣紳,分田地給貧農」、「擁護中國共產黨」等革命標語,落款是「工農革命軍」。小小的山坳里到處呈現熱鬧氣氛,軍民同在一起吃午飯,親如一家人,有的軍人在給村民講敘革命道理……賀子珍用籃子里帶來的雞蛋在泰和祥雜貨鋪換得干糧,回頭趕路准備向袁文才報告。
當走到村頭山上,卻見一男子也從村莊隨後跟出,她急忙藏身路旁林後觀察:來人十分面熟!猛然眼睛一亮,這不就是大革命時期擔任過鄉農會主席的李秋發嗎?互相定睛打量一陣恍然相識後,互問去哪裡,賀子珍引他到隱蔽處,小聲告訴來三灣村的原委。李秋發一聽呵呵笑道:「好啊!真是同路的革命人,毛委員派我去給袁文才送信和商談共同到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哩」。兩人邊說邊笑趕路走向茅坪。
毛澤東率領經過整編煥然一新的部隊,於10月6日來到了茅坪大倉村,等候多時的「綠林好漢」在拱橋前相迎,賀子珍此時胸頭像有隻小鹿撞擊,在一片歡呼中,頭領握手過後,她迎上前去不大自然地握住毛澤東的手,用清脆的聲音說:「毛委員,歡迎您!」臉上飛起兩朵紅暈。
時隔不久,賀子珍成了毛澤東革命艱苦歲月的患難妻子。
黨史小故事-康克清奶奶認錯
抗大剛剛成立的時候,因為有文化的幹部奇缺,所以很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擔任著教員的工作。象我們敬愛的毛主席、朱總司令,都經常走上講台,認認真真的給來自全國各地的我黨我軍青年骨幹講課。
主席爺爺最愛說的是哲學,尤其愛講辯證唯物論,那深奧的道理啊,到了主席爺爺他老人家的嘴裡,那可真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廣大學員都激動地說:「原來唯物主義、辯證法也這么簡單啊。我還以為有多難呢。都是主席講得好啊。」
一次,敬愛的總司令朱爺爺給大家來講《黨的建設》這一課。課堂上有同學給朱爺爺遞條子,想聽聽國際形勢以及我黨和國民黨的最新關系。朱爺爺一打開這國際形勢的話匣子,就停不下了,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下課時間快到了,可黨的建設還沒有開講呢。朱爺爺為了節約時間,就念起了講稿。
這時康克清奶奶站起來向朱爺爺開了一炮。康克清奶奶是誰啊?她就是朱爺爺的革命伴侶,就是愛人,又叫老伴。不過那個時候,康克清奶奶可不老,她才二十七歲,年輕漂亮著吶。只見康奶奶氣呼呼地向朱爺爺嚷了起來:「講課不能念講稿。念講稿,誰不會?我也會念。」當時同學們就制止了康奶奶:「讓朱總司令講下去。」
過了幾天,黨支部會上,同學們都嚴厲的批評了康克清奶奶 —— 你和朱老總是夫妻,關起門來咋吵、咋講、咋整都沒事,可是你不能把情緒帶到課堂上來,你不能在課堂上這么說。這樣就是不尊重老師、不尊重領導、不尊重上級、不尊重組織,還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
康克清奶奶虛心誠懇地接受了大家批評,表示以後一定注意。
我們都要學習康奶奶這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虛懷若谷的高尚的共產主義情操和偉大的無產階級品德。
5. 黨史故事300~400字~~~
簡短的黨史故事400字
在建立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的日子裡,我們做為青少年應該多多了解黨的歷史,「以史為鑒」方能知得失。同時也能了解歷史的艱辛,與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一、一台水力軋花機
1922年,21歲的陳毅回鄉時,做過一件至今仍被鄉親們傳為佳話的事情。當時,農村極為落後,只有一些人力驅動的前清時安裝的農業機械。以軋棉花的機子為例,需要3到5個壯勞動力輪番上陣才能驅動,且效率十分低下。
一日,陳毅步行於羊岔河畔,看著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裡的軋花機太過笨重,費時又費力。為何不為鄉親們改裝成水力驅動?也正好將學到的知識用之於民,讓鄉親們認識到科學與知識的力量。
陳毅很快便將想法付諸實踐,經過試用,陳毅改裝的軋花機不僅省了勞動力,軋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鄉的村民都趕來「看稀奇」,面對大家的嘖嘖稱贊,陳毅格外開心。
隨後,他向留法的同學蔡和森去信,申請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之後,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組織已經同意他的請求。1923年初,陳毅離開故鄉。從此,堅定地走上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道路。
如今,這台水力軋花機仍然保存在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中。
二、一張摺痕照片
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珍藏著一張帶有深深摺痕的照片,這張照片是隨一封陳毅寫給父母的信一起送達的。在抗戰時期,這是殊為不易的,而它能保存到今天也體現了陳毅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崇高地位。
1943年底,陳毅留下一首《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即趕赴延安。到達延安後,陳毅參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主席團成員、中央委員會委員。是時,全黨全軍正在開展「整風運動」,陳毅積極投身其中,時常與毛澤東促膝談心,書信往來,向毛澤東介紹自己在「整風運動」中的收獲。
毛澤東復信稱贊道:你的思想一通百通,無掛無礙,從此到處是坦途了。其間,陳毅因思念遠在四川的父母,將自己開展勞動的照片附信寄往。為了避免信件被日偽軍攔截,陳毅將信中「延安」二字改為「西安」,並落款為「兒仲弘敬書」。信件幾經周折,順利送達父母手中。
新中國成立後,陳毅父母將這張照片贈予陳毅的侄女陳德珍。
三、半截牛皮的故事
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31軍93師274團8連(今該旅4連)和兄弟部隊開始第3次穿越草地。剛進入草地沒多久,戰士們就陷入了斷糧的困境,只好挖野菜、嚼草根,有的戰士想到了吃牛皮腰帶。
當班裡其他6名戰友的皮帶都吃完後,年僅14歲的戰士周廣才不得不把自己的皮帶拿出來。看著心愛的皮帶被割掉一段,切成一根根皮帶絲漂在稀溜溜的湯水裡,周廣才攥緊剩下的半截皮帶,眼含熱淚對戰友說:「我不吃了!同志們,我們把它留作紀念吧,帶著它去延安見毛主席!」就這樣,大家懷著對革命勝利的憧憬,忍飢挨餓,將這剩下的半截皮帶保留下來。
在隨後的長征路上,周廣才的6位同班戰友相繼犧牲,只有他隨紅四方面軍到達了延安。周廣才在皮帶的背面燙上「長征記」3個字,並用紅綢子包裹起來,紀念那段崢嶸歲月。
四,紅岩精神
1939年初,中國共產黨為了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加強國統區工作,在重慶成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開始了在國民黨統治區長達八年的斗爭歷程。
在極其艱苦險惡的環境中,南方局在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周恩來、董必武等同志帶領下,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與具體實際相結合。
努力實現共產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民族氣節的融合,在長期斗爭中形成了一種代表成熟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氣的精神品質——紅岩精神。
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精神成果。
以上內容來源 網路-黨史100講
6. 黨史故事請列舉出好幾個。😭😭😭😭👍👍👍👍
黨史故事稿件十歲抗日小英雄--鄭振華故事發生在廣東中山縣(現中山市)的一個廣場上。時間約在1943年。當時,一隊日本兵駐扎在那裡。一天,幾 個日本兵在喂馬,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孩,好奇地遠遠望著這些高大的馬匹。日本兵拘捕了他,審問不出什麼名堂,便 對小孩說:「皇軍寫幾個字,你照著寫了,我們便放了你。」一個日本士兵蹲在地上寫了「日本戰勝中國」這六個字。 孩接過日本兵的石塊,蹲在地上也寫了六個字「中國戰勝日本」日本兵唧唧喳喳討論了一會,估計小孩不明白他們 的用意,一個日本兵又重新寫了一遍「日本戰勝中國」,指著這幾個字朝小孩嚷道:「要按我們的意思去寫,懂嗎?否則, 槍斃槍斃的!」 小孩拿起小石塊,重寫:「中國戰勝日本「。 日本兵暴怒,用馬鞭抽打小孩,還把他捆綁在木住上。 過了一夜,日本兵把小孩放了。可第三天又把他抓了回去。原因之一是小孩的家人「頑固不化」,家長沒帶孩子向皇軍「認 罪」。於是又在木住上將小孩捆綁了一天,然後押送到了監獄。經過近一個月的關押折磨,小孩已經氣息奄奄,但他就 不向日本兵求饒,不將「中國戰勝日本」這幾個字顛倒過來。日本兵眼看小孩快要死了,便假裝仁慈放了他。回家不到 七天,小孩就離開了人間。 小孩的名字叫鄭振華--假如他還活著--現在應該是七十多歲的老伯伯了…… 小英雄--李愛民 1943年,李愛民的家鄉白家莊被鬼子佔領了,他們村的百姓都轉移到了東溝。 又到麥收的時候了,白家莊的群眾 夜裡到他們的地里收割麥子。這真是在敵人的眼皮底下搶糧食啊! 天快亮的時候,人們背的背,挑的挑,急急往東溝 走去。 愛民背著一小口袋麥穗走在前面,和大夥拉開了一段距離,為的是一但被鬼子發現,就趕緊給大家報信,好迅 速轉移。他想,不能讓到手的糧食讓敵人搶去。 眼看就要走出敵占區了,已經能看到東溝了。忽然,右面山上響了一 槍,接著,出現了幾個人影。愛民判斷,這是遇上了敵人的游動哨鬼子發現了他們。愛民轉身想往回走,已經來不 一個鬼子從路邊鑽了出來,擋住愛民的去路,大喊道:「干什麼的?」愛民沉著地應道:「自己人!」 「口令!」 么口令?愛民被問住了,可他一點沒有慌。只聽他大聲咳嗽了三聲,這是暗號,告訴後面的人有情況。大傢伙迅速疏散到路邊的莊家地里了。 鬼子的機槍響了,子彈打中了愛民的腿,他倒下了。 愛民被帶到了河灘上,翻譯官問道:「你 是哪個村的?」 「白家莊的。」 「干什麼來了?」 「收糧食啊!」 鬼子軍官一聽說是白家莊的,問道:「你們莊上的老百姓 都躲到哪去了?」 「太行山裡唄!」 「你們村的村長是誰?」 「我不知道。」 那個狗翻譯不耐煩了,惡狠狠地說:「你聽著, 今天你要是說實話,就放你回家,如果不說實話,就一槍嘣了你!」說著,就用手槍沖愛民晃了晃。 愛民毫不畏懼地 說:「嘣了我也不知道!」 敵人沒辦法了,把愛民用繩子吊在一棵小樹上用皮帶使勁抽,但是,愛民還是那句話:「不 知道!」 硬的不行,鬼子軍官又把愛民放下來改用軟的辦法。鬼子軍官從口袋裡掏出一把日本糖,引誘愛民說:「小孩, 你的說實話,皇軍大大的賞!」 愛民接過糖,使勁朝鬼子軍官的臉上砸過去,說道:「誰稀罕你的臭糖!」 鬼子軍官大 發脾氣,用腳踹向愛民,一腳又一腳,愛民倒在了地上。愛民忍著疼痛,心想,打吧,打死我也不說,死就死我一個, 不能對不起八路軍。 鬼子軍官踢了半天,見愛民死活不屈服,惱羞成怒,抽出大刀向愛民刺去。為反抗日本鬼子,13 歲的愛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雞毛信 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有趙姓父子倆,父親老趙是民兵中隊長,十二歲的兒子海娃是兒童團團長。一天,父親 得到鬼子要進山搶糧的消息,便讓海娃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 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將信藏在了頭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們搶了 海娃的羊,還逼迫他帶路去龍門村。 晚上,海娃乘敵人熟睡時,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復得,但海娃卻再次被敵人抓住。機智勇敢的海娃故意 把敵人引入歧途,至此,敵人才知中計,拔槍打傷海娃的手。千鈞一發的時刻,八路軍趕來搭救,全殲了敵兵。海娃 完成送信任務後暈倒了,八路軍根據雞毛信里提供的情報,炸毀了敵人的炮樓,並活捉了貓眼司令。 小英雄雨來的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北部有一個小村莊叫蘆花村,12歲的雨來就住在這個村子。雨來喜歡游泳,他的游 泳本領可高了。後來雨來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知道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鬼子又開始掃盪,一天雨 來趴在炕上念識字課本,忽然聽到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雨來把書塞在懷里往外跑,他剛邁出門檻,卻進來一個人.他 抬頭一看,是李大叔,隨後聽見鬼子嗚哩哇啦地叫。李大叔忙把缸搬開,跑進洞里,小雨來忙把缸搬回原處,雨來剛 到堂屋,鬼子硬闖了進來,雨來為了掩護李大叔被敵人抓住。他在敵人嚴刑拷打下,他堅強不屈把敵人氣得暴跳起來, 嗷嗷地叫拉出去槍斃。這時河邊響起幾聲槍響。敵人走後,鄉親們來到河邊尋找雨來,雨來的朋友鐵頭等幾人都哭了, 老人們都說:「有志不在年高。」鐵頭說,我們沿著河沿往下找雨來的屍體吧!就在這時突然水面上露出了一個小腦袋, 向岸上說道:「鬼子走了嗎?」大家高興的叫起來「雨來沒有死。」 原來槍響以前,小英雄雨來趁鬼子不防備一頭扎進河 里,從河底游到遠處。 劉胡蘭 1946年秋,國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 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 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 年12月,劉胡蘭配合武工隊隊員將石佩懷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 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 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 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道:「一個樣」。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犧牲時,尚 未滿15周歲。 游擊隊員活捉敵人翻譯官 1943年春夏相交的一天下午,鬼子的翻譯官潘身穿鬼子軍裝,頭戴鬼子牛皮帽,腳下一雙黑色牛皮大馬靴,騎 著一輛自行車來到麻峪村,到保公所找到保長王,帶他到一家吸鴉片的人家吸足鴉片後,又騎車回保公所。游擊隊 安排的老鄉發現了潘的行蹤,立刻報游擊隊的煉星海同志。 當天下午,太陽快落山時,日本翻譯官騎車走出東街要過大影壁時,被藏在影壁後的游擊隊員用河流石打了來, 潘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游擊隊員抓住,並奪下了他的手槍,帶回了「安全戶」,換了農民的衣服押送到河西去了。 第二天,日本鬼子來麻峪村,把人們都集中到西街一個叫「西口兒」的地方,臨時找來北街楊某人的姑爺當翻譯,說明 翻譯官失蹤之事,讓大家舉報,眾人全說不認識那個翻譯官,也不知道他來之事,敵偽保長說他在下午太陽下山時已 經回去了。敵人無法只得作罷。 小英雄--王朴生 王朴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 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事變, 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朴幼小 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一次,村裡的鄉親們被日寇趕到村子,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提拱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 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八路軍的東西藏在哪裡,王朴怎麼也不回答。日寇猛地抽 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威脅王朴.朴面對日本鬼子的刺刀,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 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紅星閃閃 1931 年,紅軍解放了柳溪鄉。潘東子的父親參加了紅軍,而潘東子也從父親那裡學到了什麼叫作仇與愛。1934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主力撤退,臨別時,父親留下冬子一顆紅五星。柳溪鄉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親為掩護鄉親,被捕後從容就義。在黨和前輩們的照顧下,冬子迅速成長起來。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斷敵人退路,迫使「靖衛團」向游擊 隊投降。在游擊隊籌鹽活動中,他機智地躲過敵人搜查。在搞情報時,他沉著地應付惡霸地主胡漢三的多次試探與盤 問,最後勇敢地砍死了胡漢三。1938 年,紅軍游擊隊奉命開赴抗日前線,冬子的父親前來迎接。冬子終於見到了多年 未見的父親,他帶上了那顆心愛的紅五星,光榮地加入到紅軍的行列中來。
7. 黨史小故事
機上讓傘
每個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們偉大的周總理卻可以為了祖國的下一代犧牲自己的一切,這是一種什麼品質?
1946年1月30日上午,周恩來從延安飛往重慶。同機的有其隨行人員,還有葉挺將軍的小女兒葉揚眉。她是去重慶接爸爸出獄的,所以特別高興。
飛機經過秦嶺上空時,突然遇到一股強冷氣團,飛機被迫下墜,情況萬分危急。機長命令:全體乘客背上降落傘,准備跳傘。大家都在背降落傘,突然聽到小揚眉的哭聲。原來她的座位上沒有傘包。周恩來在搖擺的機艙中,幾步走到小揚眉身邊,迅速解下自己的降落傘給小揚眉背上,並鼓勵她,要像爸爸那樣堅強。大家看到周恩來同志不顧自己的安危,把傘包讓給了小揚眉,都要把自己的傘包讓給周恩來。周恩來用命令的口吻說:「不要管我,你們要沉著,別慌張。」
由於機組人員的努力,飛機終於沖出了冷氣團,脫險了。機艙里一片歡騰。
夏明翰的故事
夏明翰是湖南衡陽人。他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的事業做了許多的事。不幸的是,1928年2月7日他在漢口被捕了。
夏明翰被押在獄中。敵人用了種種手段,想讓夏明翰說出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但是毫無所得。又一次審訊開始了。夏明翰鎮靜自若地走進來,昂首對著那個惡煞般的主審官怒目而視。
主審官問:「你姓什麼?」
夏明翰答:「姓冬。」
「你明明姓夏,為什麼說姓冬!簡直是胡說!」
「我是按國民黨的邏輯講話的。你們的邏輯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們把殺人說成慈悲,把賣國說成愛國。我也用你們的邏輯,把姓「夏」說成姓「冬」,這叫以毒攻毒。」
主審官又問了幾個問題,可是什麼都問不出來。反動派在夏明翰身上連半根稻草都沒撈到,而且失去了希望,只得使出了最後的一招兒,宣布「就地處決」。
2月9日,也就是夏明翰被捕的第三天,反動派把夏明翰押上了刑場。夏明翰泰然自若,連聲高呼革命口號,接著又高唱起《國際歌》。周圍的群眾都感動得流下眼淚;反動派在這凜然正氣的震懾下膽顫心驚。
行刑的時刻馬上就到了。反動派問夏明翰:「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夏明翰說:「我要把我的話寫出來,給我拿紙和筆來!」
反動派還希望夏明翰最後能供出點有用的材料來,立即給他了一枝筆和一張紙。
夏明翰接了過來,奮筆寫了一首正氣凜然的就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後來人。
寫完後,大聲念了一遍,把筆往地上用力一拋。
夏明翰慷慨就義了。他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壯烈的革命之歌。
8. 黨史故事有哪些
《黨史故事——周恩來一生中的三次重要談話》:
周恩來一生,居功之偉,他是全黨工作的典範,也是團結的典範。他終身從事的工作,就是如何把黨內力量聚焦起來。這從他一生三次重要的談話中,即可略見一斑。
第一次談話
1934年長征之初,毛澤東曾經給中央寫了一封信,表示自己不走,要帶領一三軍團和紅九軍團的20師留下來,堅持蘇區的斗爭,最後歡迎中央再回來。這封信交到了中央主要負責人博古手中。博古當時很年輕,不知道怎麼辦,於是把信交給了周恩來。
周恩來看完信,帶著三個警衛,連夜騎馬從中央所在地瑞金趕到毛澤東的住處,與毛澤東徹夜長談。那天晚上毛澤東與周恩來談話的內容沒人知道,但是,毛澤東在談話後就決定和大部隊一起走了。這個決定改變了中國的命運。這是周恩來對中共極為重大的貢獻。
第二次談話
遵義會議開過以後,博古不適合再擔任黨的主要領導,由張聞天同志接任。但是博古同志不願意把權力交出來。所以,周恩來與博古徹夜長談。周恩來對博古講,你我都是留過洋的,我們這些留過洋的人對中國的情況都不是那麼了解。自從我領導的南昌起義失敗,我就知道中國革命靠我們這些人搞不成,我們要另外找人,找真正懂中國的人。
毛澤東就是這樣的人,他懂中國。我們共同幫助毛澤東,把中國革命搞成功。聽了周恩來的這番話,第二天一早,博古就把全部權力交到了中共中央。在後來毛澤東與張國燾、與王明的斗爭中,博古也堅決地站在毛澤東一邊。博古後來說,周恩來那一席話影響了他的一生,中國革命確實一定要由一個懂中國的人來搞。
中國共產黨的領袖集團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這樣的領袖的結合,他們相互彌補,彼此完善。他們都是偉人,但並不是完人。他們互相之間也會有分歧,也會有意見。不像現在所拍攝的領袖電視劇那樣,毛澤東不出來誰都不出來,毛澤東一出來大家都跟著出來。毛澤東不說話大家都不吭氣,毛澤東一說話大家都贊同,都爭著去執行。
我們黨是一個生機勃勃的黨,領袖之間的矛盾是難以避免的,意見分歧,方法觀點不一樣的地方俯拾皆是。他們之間的斗爭,他們之間的矛盾,使我們黨更加有了生命力。中國共產黨正是依託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活力四射的整體,才能夠戰勝中國近代史上空前強大的蔣介石集團。
第三次談話
1935年6月,一、四方面軍會合。張國燾騎著一匹白色的駿馬,在十餘騎警衛簇擁下飛馳而來,毛澤東率領政治局全體委員走出3里路,於蒙蒙細雨中恭候。當時,毛主席給予了張國濤極大的尊重。因為,自中共「一大」至「六大」,張國燾一直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直在中共中央核心層。當時,張國燾在中共黨內的資格,除了陳獨秀,誰都蓋不過他。
毛澤東卻長期游離於中共中央核心層之外,一直到1927年8月的八七會議,才被增補為政治局候補委員。所以,以毛澤東當時在中共黨內的資格,跟張國燾還無法相比。張國燾當時很感動,但張國燾隨後發現,中央紅軍人數很少,而且衣衫襤褸,槍支長短不齊,沒有一件重武器。一渡赤水後,最後一門50毫米山炮被扔到赤水河裡面了,中央紅軍一門重火力炮都沒有了,最重的火力就是60炮,這在今天屬於步兵輕武器。
所以,一、四方面軍會合後就出現了問題,四方面軍8萬人,中央紅軍1萬人。張國燾對遵義會議的合法性產生了質疑。事實上,一、四方面軍分裂不是因為政治的原因分裂,而是因為力量失衡。對於一、四方面軍的分裂,今天有些描述寫的很輕易:張國燾南下,走向失敗,走向黑暗;毛澤東北上,走向勝利,走向光明。其實,當時毛澤東把一四方面軍分裂和被迫北上稱為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比1927年大革命失敗還要黑暗。
毛澤東很難判斷自己這7000人到底能堅持多長時間,他甚至准備把這7000紅軍打散,做白區地下工作,後來幸虧發現了陝北根據地。到陝北一看,紅二十五軍已經把陝北完全控制了。紅二十五軍是原來張國燾的勢力。而陝北正在搞肅反擴大化,紅軍的高崗、劉志丹、習仲勛都被抓起來了。當時紅二十五軍的軍長徐海東,他如果聽張國燾這個偽中央的指揮,那中共中央真是毫無希望了。
毛澤東給徐海東寫了一封信,要借2000大洋渡過難關。因為這時中央紅軍就剩6000多人,財政基本上已經完全破產。當然借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試探徐海東的態度。徐海東接到信,把軍中供給部長叫來問:我們還有多少錢。供給部長告訴他,我們還有6000多大洋。徐海東吩咐:我們留1000就行了,給中央紅軍5000大洋。是給,不是借。
還附了一封信,表示紅二十五軍完全服從中央紅軍指揮,毛澤東這才一塊石頭落了地。他後來多次提到,徐海東是於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如果徐海東在那個關鍵時刻,聽張國燾的指揮,那中央紅軍的前景不堪設想。徐海東同志一生受傷9次,由於嚴重傷病,沒有能夠參加解放戰爭。1955年授銜時,徐海東同志講,我不授銜也可以,因為解放戰爭我沒有參加。但是毛澤東堅持給徐海東授銜,而且授大將,地位僅次於粟裕。
到延安後,張國燾與毛澤東的矛盾日益加深,周恩來與張國燾進行了長談,但是這次談話卻失敗了,最終沒能說服張國燾。1938年張國濤叛變出走,做了戴笠的辦公室主任,告訴了戴笠很多中共黨內的派系斗爭。1949年中共獲得全國勝利,張國燾跑到香港,後來從香港跑到台灣,1979年12月病死於加拿大多倫多的養老院。
9. 黨史小故事,非常短
主席爺爺最愛說的是哲學,尤其愛講辯證唯物論,那深奧的道理啊,到了主席爺爺他老人家的嘴裡,那可真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廣大學員都激動地說:「原來唯物主義、辯證法也這么簡單啊。我還以為有多難呢。都是主席講得好啊。」
一次,敬愛的總司令朱爺爺給大家來講《黨的建設》這一課。課堂上有同學給朱爺爺遞條子,想聽聽國際形勢以及我黨和國民黨的最新關系。朱爺爺一打開這國際形勢的話匣子,就停不下了,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下課時間快到了,可黨的建設還沒有開講呢。朱爺爺為了節約時間,就念起了講稿。
這時康克清奶奶站起來向朱爺爺開了一炮。康克清奶奶是誰啊?她就是朱爺爺的革命伴侶,就是愛人,又叫老伴。不過那個時候,康克清奶奶可不老,她才二十七歲,年輕漂亮著吶。只見康奶奶氣呼呼地向朱爺爺嚷了起來:「講課不能念講稿。念講稿,誰不會?我也會念。」當時同學們就制止了康奶奶:「讓朱總司令講下去。」
過了幾天,黨支部會上,同學們都嚴厲的批評了康克清奶奶 —— 你和朱老總是夫妻,關起門來咋吵、咋講、咋整都沒事,可是你不能把情緒帶到課堂上來,你不能在課堂上這么說。這樣就是不尊重老師、不尊重領導、不尊重上級、不尊重組織,還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
康克清奶奶虛心誠懇地接受了大家批評,表示以後一定注意。
我們都要學習康奶奶這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虛懷若谷的高尚的共產主義情操和偉大的無產階級品德。
10. 關於黨史的小故事
1、一台水力軋花機
1922年,21歲的陳毅回鄉時,做過一件至今仍被鄉親們傳為佳話的事情。當時,農村極為落後,只有一些人力驅動的前清時安裝的農業機械。以軋棉花的機子為例,需要3到5個壯勞動力輪番上陣才能驅動,且效率十分低下。
一日,陳毅步行於羊岔河畔,看著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裡的軋花機太過笨重,費時又費力。為何不為鄉親們改裝成水力驅動?也正好將學到的知識用之於民,讓鄉親們認識到科學與知識的力量。
陳毅很快便將想法付諸實踐,經過試用,陳毅改裝的軋花機不僅省了勞動力,軋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鄉的村民都趕來「看稀奇」,面對大家的嘖嘖稱贊,陳毅格外開心。
隨後,他向留法的同學蔡和森去信,申請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之後,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組織已經同意他的請求。1923年初,陳毅離開故鄉。從此,堅定地走上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道路。如今,這台水力軋花機仍然保存在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中。
2、一張摺痕照片
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珍藏著一張帶有深深摺痕的照片,這張照片是隨一封陳毅寫給父母的信一起送達的。在抗戰時期,這是殊為不易的,而它能保存到今天也體現了陳毅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崇高地位。
1943年底,陳毅留下一首《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即趕赴延安。到達延安後,陳毅參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主席團成員、中央委員會委員。
是時,全黨全軍正在開展「整風運動」,陳毅積極投身其中,時常與毛澤東促膝談心,書信往來,向毛澤東介紹自己在「整風運動」中的收獲。毛澤東復信稱贊道:你的思想一通百通,無掛無礙,從此到處是坦途了。
其間,陳毅因思念遠在四川的父母,將自己開展勞動的照片附信寄往。為了避免信件被日偽軍攔截,陳毅將信中「延安」二字改為「西安」,並落款為「兒仲弘敬書」。信件幾經周折,順利送達父母手中。新中國成立後,陳毅父母將這張照片贈予陳毅的侄女陳德珍。
3、 在休整中擴軍
紅一軍團突破敵人封鎖線後,來到江西宜章的白石渡,在這里休整了一天。這里是當時粵漢鐵路的必經之地,鐵路剛剛在這里開工,聚有許多來此打工的湖南農民。
他們住的是用松樹搭成的窩棚,一棚要住20人上下。他們來此是因為家鄉遭受天災,原指望來此掙點工錢回去養家糊口,可工頭卻從來不發工資,遇有生災害病,工人們飽受煎熬,一些體質虛弱的人,已經奄奄一息。
紅軍看到這批湖南農民,立即救濟他們,給他們發放穀米和豬肉,並發放衣服物件,有工人急欲回家的,還給他們發了路費。在紅軍的感召下,工人們三五成群地來到部隊,紛紛要求參加革命隊伍。
一些年紀大的工人為不能參加紅軍而嘆息:「可惜我老了,不然,我也要參加紅軍,跟著你們一道走。」他們說:「我活到這樣大的年紀,從沒有看到這樣好的隊伍,從沒有看到這樣真正為老百姓謀利益的隊伍,你們一定要成功啊!」
對於參加紅軍的新戰士,紅軍將士都親切和藹地招待他們。一大群衣衫襤褸的工人,一下子就成為穿上軍裝的新戰士了。第二天,部隊繼續前進,隊伍人數增加了數百人。
4、坐筐過繩橋會師
1935年6月14日,中央紅軍一部和紅四方面軍一部在達維鎮會師。紅三軍團擔負中央交予的維護交通、與紅四方面軍會師的任務。彭德懷親自率領十一團來到維古村。
這是個依傍高山、面臨大河的村莊。河上的橋已被敵人破壞,隔河而望,紅四方面軍的隊伍正向這邊走來。雙方雖是面貌可辨,可使盡力氣喊話,對方仍是聽不清楚。
急中生智,他們互擲石頭,在石頭上纏上字條,相約在這里架設懸橋。聽說在上游的以念有一道橋,彭德懷又來到以念。這里的繩橋也受到破壞,上下兩條繩,只剩一條,河的對面就是紅四方面軍,雙方仍然沿用維古的方法,向對岸擲石頭。
十餘分鍾以後,接到這樣的一個字條:「我是徐向前,率領紅四方面軍之一部到達了」,「我們是三軍團之一部,在此迎接你們。」雖然取得了聯絡,但雙方依然不能講話,也不能渡河,仍是隔河相望著。
就在為難之際,紅軍戰士在河岸的樹林中找到了。於是四方面軍的一個戰士坐在筐子里將筐子拴在繩子上,從河對岸慢慢地盪過來了。接下來便是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以及其他官兵一個又一個地渡過來。雙方終於會師成功。兩天後,維古的懸橋經紅軍一方面軍與四方面軍共同努力,終於架設成功了。
5、紅軍女戰士「接受檢查」
紅軍突破天險臘子口,翻越岷山,到達甘肅宕昌哈達鋪。部隊進入宿營地之後,所有小販都向紅軍部隊圍攏過來。為避免買賣擁擠,各部紅軍戰士都只派出采買員去購買東西,而且買賣用現大洋。群眾覺得紅軍說話和氣,買賣又公平,這樣多的人馬一點不嘈雜,都感到有點驚奇。
在這里更有意思的是幾位漢族、回族農婦對於紅軍中做政治工作的女戰士產生了興趣,她們覺得這些女戰士言語行動明明是女子,但細看她們穿著戎裝、麻鞋,又纏上綁腿,配著手槍,雄赳赳地又引起她們懷疑。
於是幾個農婦格外親熱地拉著一個女同志向他們家裡跑,因為她們對女戰士是男是女還抱一點懷疑態度,所以向女戰士「實行檢查」。
紅軍女戰士當時被弄得莫名其妙,大家嘩然一笑,然而那些「執行檢查」的農婦們則更進一步「親熱」,請那些紅色女戰士上炕(北方睡土炕,凡有客人來了都請上炕,但女人的炕只請女客)。女同志不僅被請上炕,而且被農婦請吃了晚飯。
一般的戰士們雖然沒有農婦請吃晚飯,但各個伙食單位都買到了羊肉和白面、鹽、油,與雪山草地吃野菜、青草,數月不嘗鹽油之味的情形比較起來,簡直就像「困於囚籠之鳥兒,一旦逃脫而翱翔空中一樣」。
紅軍經過短暫的休整,由此繼續向陝北行進,由於宣傳北上抗日的主張,由於秋毫無犯的紀律,沿途都受到群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