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育孩子的國學經典故事
關於教育孩子的國學經典故事
引導語:關於教育孩子的國學經典故事,由應屆畢業生培訓網整理而成,謝謝您的閱讀。
一、母熊護子
昔日有母熊被獵人打中要害,端坐不動而沒有倒地,獵人覺得很奇怪,上前去看個究竟,結果發現母熊已死了,卻緊緊抱住一顆大石頭。為什麼呢?原來母熊的孩子在石下的溪流中玩水,母熊怕落石會打中小熊, 至死也忍痛抱緊大石不放。
智慧小語:動物界中的母與子,無論生死都相互眷戀,它們的慈愛與孝義都到了極處。人類為了貪欲捕 動物,天下沒有比這更狠心的了!
二、舜的故事
《史記》中記載,舜的父親是個瞎子,生母去世後,父親又娶了一個妻子,並生了一個兒子。父親喜歡後的兒子,總想殺死舜,遇到小過失就要嚴厲懲罰他。但舜卻孝敬父母、友愛弟弟,從來沒有鬆懈怠慢。舜非 明,他們想殺死舜的時候,卻找不到他,但有事情需要他的時候,他又總在旁邊恭候著。 有一次,舜爬到糧倉頂上去塗泥巴,父親就在下面放火焚燒糧倉,但舜藉助兩個斗笠保護自己,像長了翅 一樣,從糧倉上跳下來逃走了。後來,父親又讓舜去挖井,舜事先在井壁上鑿出一條通往別處的暗道。挖井 深處時,父親和弟弟一起往井裡倒土,想活埋舜,但舜又從暗道逃開了。他們本以為舜必死無疑,但後來看 還活著時,就假惺惺地說:“你跑到哪裡去了?我們特別想你啊……”他們經常想方設法害舜,但舜不計前嫌像以前一樣侍奉父親、友愛弟弟。後來他的美名遠揚,堯帝知道後,就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並讓位於他,天都歸服於舜。
智慧小語:父親心術不正,繼母兩面三刀,弟弟桀驁不馴,幾個人串通一氣,要置舜於死地而後快。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他的德行崇高,非常令 賞。有這樣的胸襟與對道德的堅守,才能讓他有機會得到先王的賞識,成為受人愛戴的賢明的君主。
三、子欲養而親不待
孔子在前往齊國的路上,突然聽到有人在哭,聲音顯得很悲哀。 孔子對駕車的人說:“這哭聲,雖然聽起來很悲哀,卻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聲啊!” 於是,趕著馬車尋聲到前面,前進一小段路後,便看到一個不尋常的人,身上掛著鐮刀,系著白帶,在那裡 痛哭,然而卻不是哀喪之哭。 孔子於是下車,上前問道:“先生,請問您是什麼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問:“您現在並不是服喪的時候,為何會哭得這樣悲傷呢?” 丘吾子哽咽地說:“我此生有三個過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覺悟到,但已經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問:“您的三個過失,可以讓我聽聞嗎?希望您能告訴我,不要有什麼隱諱啊。” 丘吾子悲痛地說:“我年輕時喜歡學習,可等我到處尋師訪友,周遊各國回來後,我的父母卻已經死了,我第一大過失;在壯年時,我侍奉齊國君王,然君王卻驕傲奢侈,喪失民心,我未能盡到為人臣的職責,這 第二大過失;我生平很重視友誼,可如今朋友間卻離散斷絕了,這是我第三大過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嘆道:“樹木想要靜下來,可是風卻刮個不停;兒子想要奉養父母,父母卻不在了。過去遠不會再回來的,是年齡啊;再也不能見到的,是父母啊!就讓我從此辭謝這個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 盡了。 孔子很感嘆地對弟子們說:“你們應記著此事,這足以作為我們的借鑒啊!”
智慧小語: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 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是卻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 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緊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陰。
四、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東漢時期有一個人叫陳蕃,他學識淵博,胸懷大志,少年時代發奮讀書,以天下為己任。一天,他父親的 位老朋友薛勤來看他,見他獨居的院內雜草叢生、穢物滿地,就對他說:“你怎麼不打掃一下屋子,以招待賓客呢陳蕃回答:“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聽了 以對,覺得很有道理。從此,他開始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最終成為一代名臣。
智慧小語:大事都須從小事做起。《弟子規》中說:“房室清,牆壁凈,幾案潔,筆硯正。”意思是說房要整理清潔,牆壁要保持干凈,讀書時,書桌上筆墨紙硯等文具要放置整齊,不得凌亂,觸目所及皆是井條,才能靜下心來讀書。
五、感動殺手的人
春秋時期有個昏君荒淫無道,他有一位大臣叫趙宣子,為人忠誠,時時處處都在勸諫君主。君主很不耐煩 有一天突然起了歹念,雇殺手想把趙宣子殺掉。這個殺手叫鋤麑(ní),天不亮就到了趙宣子的家。這時趙 已經起床,端端正正穿好朝服,在那兒稍微閉目養神,等著上早朝。殺手見了很感動,心想:“一個人平居時恭畢敬,這絕對是國家的棟梁。假如我殺了他,就是不忠,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假如不殺他,又失信 主,這是不信。不忠不信,哪能在世上做人呢?”最後他不得已,就撞樹自殺了。
智慧小語:一個人的威儀如理如法,竟可以產生這么大的力量。《弟子規》中說:“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意思是說:一個人的穿著應該整齊,不要不倫不類。戴帽子也應該戴正,不要歪著斜著 個人如果有涵養,從外在的儀容裝束上可以體現出來。
六、查道訪親
宋朝有個人叫查(zhā)道,有一天他和僕人挑著禮物去拜訪遠方親戚。由於忘了帶干糧,又找不到吃飯方,中午時他們特別餓。僕人建議從禮物中拿些食物吃。查道說:“這怎麼行呢?這些禮物既然要送人,就是 的東西了,我們怎麼可以偷吃呢!”結果,兩個人只好餓著肚子趕路。
智慧小語:《弟子規》中說:“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意思是說:借用別人的東西, 須當面向主人索求。如果不問一聲就隨便拿走,那就是偷盜的行為。
七、多言何益
《墨子》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子禽向老師請教:“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答道:“癩蛤蟆和青蛙,白天晚個不停,叫得口乾舌燥,也沒有人去聽它的。你看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皆為振動,人們早早都起來 所以,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
智慧小語:《弟子規》中說:“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nìng)巧。”意思是說:人平時不有太多話,否則言多必失,說多了容易成為惹禍的根源,不如在適當時機,說一些符合實際的有義之語。說 時候,語言應真實、老實,不要用花言巧語欺騙別人。
八、老漢粘蟬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孔子帶著弟子到楚國去,路上經過一個樹林,在樹林中有個駝背老人 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輕松,就像在地上撿知了一樣。孔子問:您的動作真是巧啊!有什麼門道嗎 人說:我確實有自己的辦法,我經過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疊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這樣失手的情 經很少了;疊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這樣失手的情況十次也不會超過一次;疊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就會像 上拾取知了一樣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立著的斷木樁,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大地大,萬物 繁多,但我一心專注於知了的翅膀,從不思前想後、左顧右盼,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這什麼不能成功呢!最後孔子轉過身來對弟子說:“專心致志,本領就可以練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就是駝背老 說的道理。”
智慧小語:一個人如果能夠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集中精力,勤學苦練,就可以掌握一門過硬的本領。
九、書讀百遍,其意自見(xiàn)
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貧苦,整天為了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閑時間,就坐下來讀書學習,所以知識很淵博。他的哥哥譏笑他,他卻不在乎。天長地久,他寫出了兩本書,引起了轟動,別人問他讀書有什麼竅門。 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xiàn)。” 人們很佩服他,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附近的人紛紛前來求教,並問他是如何學習的。 董遇告訴他們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學習要利用三餘,也就是三種的空 間:冬天是一年之餘,晚上是一天之餘,雨天是平日之餘。 人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就是要通過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讀書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智慧小語:現在有些人總找借口說:“我白天那麼忙,工作壓力那麼大,生活節奏那麼緊,哪有時間學習 其實,只要你自己肯學,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愛因斯坦和魯迅說過同樣一句話:人的差別在於業余時間。 著名的“三八理論”,就是一個普通成年人的一天應該分為“三個八”:八小時工作、八小時睡覺、八小時自由 時間。前面兩個“八”,大多數人是一樣的,並無多大變化;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就在於剩下的八小時怎麼度
十、鹿乳奉親
春秋時期的郯(tán)子,生性至孝,歷來為人所稱道,被視為德、才、威、雅的'化身。在我國歷史上傳 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的故事被視為楷模。 郯子的父母年老體衰,都患有眼疾,他特別傷心,到處求醫。聽說鹿乳能治好雙親的眼疾,他便披著鹿去深山混入鹿群中。獵人誤認其為鹿,正要舉箭射他,他趕緊大叫,並將實情相告。獵人聽後非常感動,想 給他弄來鹿乳,並護送他出山。
智慧小語:《弟子規》中說:“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有命令,要趕快行動,不應該拖拉,這也是孝敬 母的舉動。從小若有這樣的理念,那麼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也會去孝養。
十一、孟母斷機
孟子小時候厭倦學習,有一天不願讀書,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織布,見他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 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意味著馬上將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孟子非常孝順,忙跪下來問:“您為什麼要這樣 孟母告訴他:“讀書求學不是一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然後一寸一寸地才能織成一匹 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恆,像你這樣半途而廢 嘗輒止,以後怎能成才呢?”若是現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話就扔給母親:“這是你自己的事。” 子的根基畢竟不同一般,他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從此一心向學,再也不隨便曠課,後來繼孔子而成為“亞聖
智慧小語:《弟子規》中說:“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應順承。”對父母長輩的責備,理應樂於聽受 對父母的批評,也要視為一種教誨。
十二、黃香溫席 古代有個叫黃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歲時母親去世,從此他更細心地照顧父親,一人包攬了所有的家務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親著涼,就先鑽到冰冷的被窩里,用身體溫熱被子後,再扶父親上床睡下。不像現在, 開電熱毯、開暖氣,那時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到了夏天,為了使父親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涼涼,再請父親去睡。黃香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學上有所成就,後來他當上了以孝聞 好官,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被列為“二十四孝”之一。
智慧小語:用孝順的心對待父母,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養;用慈悲的心對待眾生,眾生都能得到很好利益。用恭敬孝養父母的心做天下的事情,這個世界會因為你的存在而變得格外美好。
十三、陸績懷橘
三國時期有個人叫陸績,他特別孝順父母。6歲那年,一次他到袁術家裡做客,袁術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 他沒吃,而是悄悄藏在懷里。後來他向袁術行禮告辭,叩頭的時候,懷里滾出三個蜜橘來。袁術大笑道:“你 不夠,還要拿呀?”他回答說:“我沒見過這么好的蜜橘,捨不得吃,想拿給母親嘗嘗。”袁術聽了大為驚訝,一個6歲孩兒便懂得剋制自己,孝敬長輩,實在難能可貴。他感嘆道:“小陸郎有這樣的品德,來日必成為報 家的棟梁!”的確,據有關歷史記載,陸績長大後對國家的貢獻相當大。
智慧小語:陸績六歲就懂得體念親心的行為並非偶然,實為得力於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父母以身作則 他還研讀經史,無數古聖先賢的存心和德行,從小就在他心裡紮下了根。
十四、元覺勸父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孫元覺,從小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可他父親對祖父卻極不孝順。一天,他父親忽然把 老病弱的祖父裝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裡扔掉。孫元覺拉著父親,跪著哭求不要這樣,但父親不理。他猛 靈機一動,說:“既然父親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沒辦法,但我有個要求。”父親問什麼要求,他說:“我要把那 帶回來。”父親不解道:“你要這個干什麼?”“因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親一聽,大吃一驚:怎麼說出這種話!”孫元覺回答:“父親怎樣教育兒子,兒子就會怎樣做。”父親想想,就沒敢按以前的想法去 趕緊把老人接回家贍養。
智慧小語:《弟子規》中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假如父母的言行舉止有過失,格難以溝通,從盡孝的角度而言,子女還是應以婉轉的語氣勸說他終止不良行為,但不能語言犀利、態度蠻
十五、漢文帝侍母
漢文帝劉恆,他就以孝聞名。母親生病了,他一邊要處理里里外外的國家大事,一邊還要陪著母親。吃葯 時候,他總是自己先嘗,然後再端給母親;母親病了三年,他就三年中沒有離開,一直在母親身邊照顧。
智慧小語:作為一個人,應該重視孝順父母,平時對父母照顧很重要。當他們生病了,需要安慰時, 怕是一句體貼的話,也會讓他們很開心。我們需要一種愛的教育,而這種愛,要在每個人心中生起來。
十六、李績焚須
唐朝有位副宰相叫李績,一次他姐姐病了,他就親自照料她,為姐姐燒火煮粥時,火苗燒了他的胡須。姐 非常不忍心,勸他說:“你的僕人、侍妾那麼多,何必自己這樣辛苦呢?”李績立即回答:“您病得這么重,讓人照顧,我不放心。您現在年紀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就算想一直給您煮粥,也沒有太多機會了。”李績能這 待自己的姐姐,實在是難能可貴。
智慧小語:在古代,人們把所有人都當作兄弟姐妹,我們現在雖做不到這一點,但至少也要與家人和 相處。倘若這一分愛都不能付出,那麼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確實不好說。
十七、卜式牧羊
卜式,是孔子的門生,從小父母雙亡,家中只有個幼小的弟弟,等到弟弟成人後,卜式把田地房屋財產都 了弟弟,自己只帶走畜羊一百多隻,進入山放牧,過了十多年,他的羊達到一千多隻,又自己買了田地房他弟弟由於只是玩樂,家產耗盡,於是卜式又屢次把家產分給弟弟,受到鄰里的稱贊。可見,他是個重義輕君子。
智慧小語:《弟子規》中說:“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對錢財等身外之物,一定要看 如果不執著財物,兄弟之間的怨恨爭斗就不會產生。
十八、紫荊樹
以前有個姓田的老人,他死之後,三個兒子決定分家。他們將家產分為三等份,別的財產都已分妥,唯剩 株紫荊樹不好處理。他們商量了半夜,議定次日將樹截為三段,每人分一段。但這樹好像有靈性,第二天去截它已經枯死了。三兄弟十分震驚,認為是天地鬼神的暗示,逆天而行會招致不詳,於是決定不再分樹,紫荊 刻復活了。他們大受感動,把已分開的財產又合起來,從此不再提分家之事。
智慧小語:人與自然之間,有肉眼看不到的很多奧秘。假如人們彼此不和,引發紛爭與戰亂,外境上會出現風雨不順、五穀不熟等惡兆。人類要想快樂地生活,並非希求錢財就能得到,而要從自身修養、隨順 八部等方方面面加以調整。
十九、相煎何急
以前在三國時期,曹丕得了王位後,因妒忌弟弟曹植的才華,就故意刁難他:讓他七步成詩,題目是“兄 但不能出現“兄弟”二字,作不出來就要砍頭。所幸的是,曹植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很快就作了一首詩:“煮 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詩中用了一個比喻:豆子被放在鍋里煮,而用來煮豆的是豆所以豆子在鍋里哭泣:“我們本為同根所生,何必要急於相殘?”以此來影射曹丕的狠心。曹丕聽後,心感慚 就不殺曹植了。
智慧小語:縱觀上下幾千年歷史,帝王子孫中,為了名聲地位而手足相殘的例子數不勝數,和睦相處互忍互讓的,少得可憐。生存在這個世間,若想活得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懂做人的原則,假如不懂,就 能做好,做不好也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就是規律。
二十、程門立雪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敬,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 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楊時在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用功。後來中了進士,他不願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鑽研學問。當時,程顥(hà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為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4年後,程顥逝世了。為了繼續 習,他又拜程頤為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40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麼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雲密布,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後,楊時為了找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游酢(z 一起去程頤家裡。守門的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願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 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他們站在門外,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抖, 仍舊站在門外等著。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來。這時 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楊時這種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正由於他能夠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學
步很快,後來終於成為一位全國知名的學者。四面八方來向他求教的人,都不遠千里地來拜他為老師,大家他為“龜山先生”。
智慧小語:老師,是給予學生第二次生命的人。在學習的過程里,從目不識丁直至學富五車,無不是師用辛勤的汗水澆開了我們的知識之花。學會尊重給你知識、改變你命運的人吧,如果不是老師這根明燭, 也許永遠不知道知識的美麗。
;⑵ 名人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值得借鑒
名人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值得借鑒?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很多名人都有一些自己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多方法是值得我們借鑒。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名人教育孩子值得借鑒的故事,希望可以幫到你!
名人教育孩子值得借鑒的故事
一、陳景潤育子有方
陳景潤不僅是數學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
兒子名叫陳由偉。“陳由偉”這個名字是陳景潤起的。陳由是他與夫人各 自的姓,偉則希望其對人類有偉大貢獻的意思。陳景潤也望子成龍。
陳景潤對獨生兒子的培養方法是:民主對待兒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 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成長,使他的思維方法更具有個性。陳景潤認為, 孩子有個性才能成才,文藝家、政治家、科學家都靠個性的發展才獲得成功。
陳景潤希望兒子將來也當科學家。陳由偉天生聰明,每當他拿玩具,便好 奇地把玩具解剖──拆開看個明白。一個玩具幾十元,當母親的便拉下臉來嚴 肅批評兒子。這時,陳景潤總是樂呵呵地站在兒子一邊說:“孩子有好奇心是 件好事。他能拆開玩具證明他有求知慾望,能研究問題。當父母的要支持他才 對。”
兒子上小學後,常常向陳景潤談自己的事,學習、勞動或與同學的往來。 陳景潤認真聽著,然後為孩子當參謀,或表揚或批評糾正。很快,他就獲得了 孩子的信任,和兒子成了朋友。
陳景潤認為,教育培養孩子,要因人而異,不同環境、不同性格,教育的 方式方法也要不同。這正是這位舉世聞名的數學家的過人之處。
現在他兒子小學快畢業了,學習成績好,品行也優良,正准備考中學。陳 景潤與由昆欣慰地講,教育孩子要靈活,要分階段。孩子的成長與教育方法分 不開。
這是經驗之談,值得廣大父母借鑒。
二、崔永元和父母
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節目主持人崔永元,有人這樣概括他的形象:潛藏在冷峻外表下犀利的批判,時常有"不經意"而來的經典妙語,縝密的思維和不動聲色的引導,從容自信瀟灑的風度,這就是新一代TALKSHOW主持人最佳的詮釋。除了這些,崔永元還有他另外珍貴的一面,就是做個實實在在的人。他的工作間里有著這樣一幅對聯:"說天說地莫若說真,話東話西不如話實。"真實和坦誠地做人,是崔永元一貫遵循的准則。崔永元的背後,是父母對他深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提起他的父母,崔永元感慨頗多。崔永元告訴筆者,這一生對他最具有影響力的是他父母的愛。他把這愛打了一個精彩的比喻,他說:父愛就像日出,那樣光明磊落,真摯情深;母愛就像月亮,那樣溫柔無私,慈愛無邊。崔永元1963年生於天津,3歲時,全家跟隨父親所在的工程兵部隊遷往北京良鄉,小時候許許多多難以忘懷的故事就發生在那片鄉村裡。記得是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每次逢年過節學校都要組織文藝演出,節目豐富,獨唱、合唱、表演、舞蹈一應俱全。
崔永元有一次排練的是群舞《地道戰》,構思很巧,二十多個學生手拉手在旋律中變換隊形,忽而是地道的牆壁,忽而是運動的民兵,通過手與胳膊的組合,還出現堡壘和洞口等等。由於表演難度過大,只好不斷調換演員,最終崔永元落選了。崔永元很難過,回家後一直悶悶不樂。當他的父母知道情況後,拍著崔永元的肩膀笑著安慰他:小小挫折算什麼呢?並鼓勵他說今後有的是機會。其實,生活中坎坎坷坷的事情總會發生。最後經過努力,崔永元出演了壓軸節目的主角,在歌舞劇《野營路上》中扮演部隊指導員。
當時崔永元穿的是他父親借來的軍裝,他父親在部隊當政委,借來的軍裝大概是小文藝兵的演出服,帽子太大,帽沿經常和眼睛不呈一個方向。戲的結尾是高潮,群眾讓戰士吃甜瓜,戰士不肯吃,互相推讓,僵持不下時,崔永元所扮的指導員邁上台階,和戰士們一起唱起一首歌:軍隊和人民/魚水不能分/發揚好傳統/永遠記在心……演出格外成功,於是第二輪就到附近的大隊、部隊、家屬院巡迴演出。到崔永元父親所在的部隊演出結束時,他的父親作為政委走上台逐一和演員們握手,祝賀演出成功,當然也握了"指導員"的手。
在崔永元的印象中,他們父子正式握手只有這么一次。崔永元記得,父親握他的手,感覺父親的手好重也很暖和,並從父親的贊許的目光中感受到了強烈的父愛,這愛是那樣熾熱,那樣深沉……崔永元還對筆者說:"我們家庭環境很正規、很正統。父親是部隊軍人,做政治工作的。父母對我的教育,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誠實。他們認為這是第一位的。不能說謊,不能騙人,不能去占人家的便宜。這些要求非常嚴格,直到現在,父母依然這樣要求我。"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響著崔永元。他們家曾經養了一隻大花貓,一天早上,發現大花貓守著兩條大黃花魚自鳴得意。崔永元就把這事告訴了媽媽。全家人順著腳印一查,知道黃花魚是大花貓從屋後牆外的國營菜市場叼來的。崔永元他媽媽二話不說,就帶著黃花魚和崔永元直奔菜市場,說明情況後,把黃花魚的錢付給了營業員。
崔永元還告訴筆者,他的父母非常善良。記得有個鄰居,脾氣非常古怪。她今天和你很好,明天就可能罵你,罵一些非常難聽的話。甚至她兒子考試沒考好而崔永元考好了,也會令她不滿,亂罵一通。為此,崔永元的母親常常唉聲嘆氣,但從來不會去和她爭辯一句。通常是過了兩三天以後,那個阿姨又來找她聊天,就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崔永元講,他母親還經常做與人為善的事情。70年代初,崔永元剛開始上學,他父親在團里做政委,部隊上經常有家屬來探親,有時候沒地方住,他母親就把他們接到家裡來住,給他們做飯。弄得崔永元他們兄弟姐妹都有一種做好事的沖動感,看見媽媽那樣,他們也學著干。媽媽把熱湯面端過去了,他們就把自己藏的蘋果獻給客人。
父母的榜樣,使崔永元養成了善待他人、坦誠處世的好性格。但崔永元也有心情不舒暢的時候,跟同事也會有矛盾,但他有一個原則,有話當面說出來,決不會在背後鼓搗。對你有意見,什麼事兒看不摜,直接告訴你。現在,崔永元的父親早已離休在家,母親原在部隊的家屬工廠,如今也退了下來。但他們對待子女依舊像從前那樣經常進行教育。他們都喜歡看崔永元的"實話實說"節目,也還經常給兒子提一提有關主持節目的意見。
三、陳毅家教點滴
陳毅的博大胸襟、高貴品質、偉岸人格備受世人敬仰。而他對子女幾近“求全責備”的言傳身教,也為人們所推崇。
首先,在思想政治上,他對子女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汝要學馬列,政治多用功”;“應知重理想,更為世界謀”。要求子女學習政治理論,樹立遠大理想,著眼世界,高瞻遠矚,言簡意賅,高屋建瓴。
其次,他教誨子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及時規劃,珍惜時間,爭分奪秒,學以致用,接好革命班。他說:“生命世代續,知識無盡頭,科學重實踐,理論啟新猷”;“接班望汝等,及早作劃籌,天地最有情,少年莫浪投”。
其三,在生活上,他教育子女艱苦樸素,不當紈絝子弟,而且身體力行,以身垂範。“汝是無產者,勤儉是吾宗”;他要求子女“老大新,老二舊,老三補,老四破”;“勿學紈絝兒,變成白痴聾。少年當切戒,阿飛客里空”。他身為國家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卻異常簡朴,除開會接待外賓外,夏天一身舊布衣,冬天一身咖啡燈芯絨罩衣;袖口上早打了補丁。他要求子女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加強修養,足踏實地,放眼長遠。他語重心長地說:“火性烈,死於火者極少;水性柔,死於水者比比皆是。”他警告子女:“不要空言不事事,不要近視無遠謀。”其不放縱、不溺愛的拳拳之心,溢於言表。
名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林語堂勸女“不必上大學”。
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能上大學深造,求得一紙文憑,以便將來在社會上立足,林語堂先生注重的卻是對孩子們自學習慣的培養。
林語堂從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教他們讀書、學中國文化,為他們打下堅實的中文基礎,他還鼓勵孩子們寫日記,以此來鍛煉孩子們的寫作能力。正因為如此,當女兒林太乙中學畢業要考大學的時候,林語堂先生卻勸林太乙不必上大學,他說:“你已經養成了自學的習慣和能力,有了這一點,什麼學問都可以學得到。”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務實精神,作為大學者的他,清楚地知道,真正的學問,不是由一紙學歷來證明的,而要有真才實學,與其浪費那麼多時間去求得一紙文憑,不如用這些時間來好好做一番學問。
林太乙聽從了父親的建議,沒有考大學,中學畢業後就去耶魯大學應聘,因扎實的文化功底被錄用為中文系教師,以後還擔任過總編輯,並相繼出版了多部作品,在文學史上打拚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魯迅不輕易否定孩子。
關於魯迅先生和海嬰還有這么一個故事。
有一回,蕭紅到魯迅先生家吃飯,許廣平從街上的一家福建菜館要了一碗魚丸子,吃飯的時候,海嬰最先夾了幾個丸子放到自己碗里,然後開始吃,吃了一個後就說:“不新鮮,不好吃。”許廣平就夾起來一個吃,感覺很新鮮,於是就批評海嬰,並又給海嬰夾了一個,海嬰吃了這個以後,依然說不新鮮,許廣平就生氣了,更嚴厲地斥責海嬰。
見此情形,魯迅先生便把海嬰碟子里的魚丸夾起來嘗了嘗,發現果然不新鮮。原來,這碗魚丸中,有一部分是新鮮的,還有一部分是不新鮮的,海嬰吃的是不新鮮的,而許廣平吃的恰恰是新鮮的。魯迅先生於是說:“他說不新鮮,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
許廣平事後感慨地說:“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們學不了的。哪怕一點點小事。”
楊蔭杭的“無為而治”。
作家楊絳出身於書香世家,她的父親楊蔭杭早年曾做過教師。和天下所有的父親一樣,楊蔭杭也望女成鳳,希望楊絳將來能學有所成,但他並不像大多數父親那樣天天督促楊絳學習,而是採用了一種無為而治的方法。
楊絳小時候,學習成績並不突出,但楊蔭杭從來沒責備過她。上高中的時候,她還弄不懂平仄聲,她自己很著急,但楊蔭杭卻安慰她說:“不必急,到時候自然就懂了。”
有一天晚上,楊蔭杭考問楊絳,讓她回答幾個字的讀音,楊絳答對的,他就很高興,沒答對的,他也不責備。
楊絳考上東吳大學一年後,涉及到分科問題,她拿不準主意,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哪一科,就問父親,楊蔭杭說:“什麼該不該?喜歡什麼就學什麼,喜歡就是自己的興之所在,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於是,楊絳便認真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況,選擇了文科,後來終成一代文學大家。
名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一、“你有點口吃,正說明了你聰明愛動腦,想的比說的快些罷了。”
兒子從小就口吃,可母親說這算不了什麼缺陷,甚至還表揚他。她要求兒子一切從自信開始,努力主宰自己的命運。這個口吃的男孩就是傑克·韋爾其,他長大後成為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被稱為世界第一經理人。
二、“我的孩子沒有任何毛病,你們不了解,他不是發呆,而是在沉思。他將來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學教授。”
母親帶小男孩到郊外去遊玩,別的孩子有的爬山,有的游泳,唯獨這個小男孩一人默默地坐在河邊,凝視著湖面。這時,親友們悄悄地走到他母親的身邊,不安地問道:“您的孩子為什麼總是一個人對著湖面發呆?是不是神經有毛病啊?趁早帶他去醫院檢查吧?”
母親這樣回答了親友的疑問。這個男孩就是愛因斯坦,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三、“跟我打回去!”
——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從小家教嚴謹,主張謙讓。一天他又被別人欺負得打到家門口時,母親堅定地說。
猜你喜歡:
1. 名人教育孩子的簡短事例
2. 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
3. 十個教育孩子的勵志故事
4. 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楊瀾
5. 名人培養教育孩子的典型事例
⑶ 教育孩子的可用勵志故事有哪些
作為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勵志成長,而讓孩子多看一些教育孩子的勵志故事也是很不錯的教育方式。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勵志故事,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的勵志故事
1:楚人渡河
楚國人准備派搏瞎偷襲宋國,進軍的線路是渡過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國人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一舉獲勝。為了此次軍事行動萬無一失,楚國精心謀劃了整個行動的每一個階段。先派人到澭河邊測量好水的深淺,並在水淺的地方設定了標記,以便偷襲宋國的大部隊能沿著標記順利渡河。不料渡河的那天,澭河水突然大漲,而楚國人並不知道這個情況。部隊在經過澭河的時候依然照著原來作的標記渡河。加上又是夜間行軍,結果,士兵、馬匹大批地進入深水、漩渦中,被湍流的河水沖走。這使楚軍措手不及,士兵們呼天喊地,戰馬被驚嚇得竭力長嘶,楚國出征大軍一片混亂,簡直像地震時無數的房屋倒塌。就這樣,楚國軍隊還未見到敵軍就損失慘重,僥幸沒死的人也無法前進,只好返回楚國。先前,楚國人在設定標記的時候,當然是正確的。如果河水不漲,他們是可以依照標記渡河的。可是後來情況變了,由於河水暴漲,水位升高,河水變深了許多,而楚國人在不了解變化的情況下仍按原來的線路渡河,當然很多兵馬被淹死或被水沖走了。
小朋友,從楚軍渡河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人的認識也應該隨著情況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如果不根據新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就會吃虧。
2:商人的美夢
古時候,有一個商人,由於生意不怎麼好,一天到晚都愁眉苦臉的。他天天拜佛上香,希望能時來運轉,突然哪天發大財,當大富翁。有一天,他運送貨物經過一個廟。已經走了很長時間,累得滿頭大汗,見到有座廟,就進去休息。廟里有座菩薩,商人又上前跪拜,祈禱自己發財,一輩子過幸福的生活。商人由於很累,剛剛坐下休息,就睡著了,不一會兒就塵空進入了夢鄉。他夢見自己來到了一戶非常有錢的人家,那裡裝飾豪華,院子里有假山湖水、奇花異草,屋裡有漂亮的傢俱、精美的雕花和一些奇珍異寶,一派富貴氣象。一位官位顯赫的老者熱情地將他迎到客廳里,和他談笑風生,接著,老者說:「你做我的女婿吧,我把女兒許配給你。」於是,他娶了一位嬌媚的妻子,不久他又做了大官。他的妻子溫柔賢惠,他的孩子也十分出色。商人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無憂無慮地生活著,身邊又有妻兒相伴,過得快樂極了。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他一點都不想回家。忽然,商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還在廟里。夢中那美好的一切都無影無蹤,只有身邊沒送完的貨物還在原地,心中十分失落。
小朋友,這個故事是說:幸福的生活,不是可以靠幻想得來的。任何時候都不要指望坐享其成,只有自己踏實勤勞地工作,才能把願望變成現實。
3:可悲的老頭
古時候,有個老頭自己不勞作,而是靠一群猴子為生。每天早上,他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猴子們分配任務,他讓一隻老猴子帶著幾只年輕的猴子去山裡摘果子。晚上,等猴子們銀拆回來了,老頭就逼迫猴子們交出它們一天摘到的果實的一部分。他就靠這些猴子交出的這些果實養活自己,有時還有剩餘。有幾次,猴子不願交出果實,覺得果實是自己辛苦摘到的,老頭坐享其成,於是心裡很不滿。老頭就用竹條抽打猴子。猴子雖然覺得天天到山上摘果子很辛苦,又要交給老頭,可是又害怕被老頭打,只好任他擺布。有一天,一隻小猴子問老猴子:「山上的果樹是老頭栽的嗎?」老猴子回答說:「應該不是,是自己長的。」小猴子又問:「為什麼我們摘了果子要給老頭呢?他為什麼打我們?」老猴子受小猴子的話啟發,決定帶著猴子們逃離這里。當天晚上,猴子們趁老頭睡熟之後,悄悄地弄壞籠子,然後手牽著手跑進了樹林深處,從此再也不回去了。老頭一覺醒來,才發覺猴子們都跑光了。老頭什麼也不會做,沒了猴子就沒了生存的手段,最後,只得待在家中活活地餓死了。
小朋友,一個人如果自己不付出努力,只是依賴別人,或者靠剝削別人過活,最終只能像那個老頭一樣活活餓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做個自食其力的人。
教育孩子的5個經典勵志故事
1、油燈的光芒依舊
一名學生因為怕麻煩老師,所以總是不敢問問題。這個老師非常細心,經過長時間和學生們的相處,老師終於發現了這個現象,就問他原因。學生說:」老師,很抱歉。您給我的答案我又忘記了。我很想再次請教您,但想到我已經麻煩您許多次了,就不敢再去打擾您了!「老師想了想,對他說:」你先去點一盞油燈。「學生照做了。老師接著又說:」再去多拿幾盞油燈來,用第一盞燈去點燃它們。「學生也照做了。這時老師笑著對他說:」其他油燈都是用第一盞燈點燃的,但是第一盞燈的光芒有損失嗎?「學生回答道:」沒有啊!「老師又對他說:」和你們分享我所擁有的知識,我不但不會有損失,反而會有更大的快樂和滿足。所以,有問題的時候,歡迎你隨時來找我。「
點評: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一個人的知識是很有限的,但經過多人長時間的互相討論、請教,他們的知識和底蘊都會有所提高,所以,如果遇到什麼問題你不會不懂,就去問別人。請教也是一門學問,每時每刻都可以去請教,只是請教的物件不同,有直接,有間接。可以向書本請教,也可以向同學、老師和家長請教。沒有請教就沒有進步,就沒有成功。
2、留心孩子的特長
有一個落魄的青年流浪到了巴黎,他期望父親的朋友查爾斯叔叔能幫助自己找一份謀生的差事。」數學精通嗎?「查爾斯問。青年羞澀地搖頭。」歷史地理怎麼樣?「青年還是不好意思的搖頭。」那法律怎麼樣?「青年窘困地垂下頭。查爾斯接連的發問,青年都只能搖頭告訴對方——自己似乎沒有任何長處,連絲毫的優點也找不到。」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寫下來,我總得幫你找一份事做。「查爾斯最後說。青年羞澀地寫下自己的名字和住址,轉身要走,卻被查爾斯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寫得很漂亮嘛,這就是你的優點啊。「把名字寫好也算一個優點?青年在對方眼裡看到了肯定的答案。我能把名字寫得叫人稱贊,那我就能把字寫漂亮,能把字寫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寫得好看……受到鼓勵的青年,一點點地放大著自己的優點,他的腳步立刻輕鬆起來。數年後,青年果然寫出了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這個年輕人就是家喻戶曉的18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
點評: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給予鼓勵和自我激勵。發掘一項優勢潛能,能夠極大地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擁有一些諸如」能把名字寫好「這類小小的優點,但家長卻常常忽略了。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特長「,就要留心孩子有哪些愛好,有哪些長處可以發展為」特長「,然後在這方面刻意增強孩子的興趣。
3、小約翰拼地圖
牧師正在准備講道的稿子,他的小兒子卻在一邊吵鬧不休。牧師無可奈何,便隨手拾起一本舊雜志,把色彩鮮艷的插圖——一幅世界地圖,撕成碎片,丟在地上,說道:」約翰,如果你能拼好這張地圖,我就給你2角5分錢。「牧師以為這樣會使約翰花費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這樣自己就可以靜下心來思考問題了。但是,沒過10分鍾,兒子就敲開了他的房門,手中拿著那份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圖。牧師對約翰如此之快地就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圖感到十分驚奇,他問道:」孩子,你怎麼這樣快就拼好了地圖?「」啊,「小約翰說,」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個人的照片,我就把這個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後把它翻過來。我想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那麼,這個世界地圖也就是正確的。「牧師微笑起來,給了他兒子2角5分錢,對他說:」謝謝你!你替我准備了明天講道的題目: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他的世界就會是正確的。「
點評:解決同一問題有多種途徑、方法。孩子的思維是活躍的,也富於聯想,他們能想出很多成人想不出的東西。所以,家長要善於把握孩子的這個特點,注意孩子思維的寬闊、靈活,抓住事物之間的相關性,鍛煉發散思維能力,並引導他不斷向前發展。
4、他是最聰明的孩子
著名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從小曾經被認定是一個壞孩子。母牛走失了,樹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個人都認定是他做的。甚至父親和哥哥都認為他很壞。人們都認為母親死了,沒有人管教是拿破崙·希爾變壞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這么認為,他也就無所謂了。有一天,父親說要再婚,大家都擔心新媽媽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希爾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媽媽放在眼裡。陌生的女人終於走進家門,她走到每個房間,愉快地向每個人打招呼。當走到希爾面前時,希爾像槍桿——樣站得筆直,雙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著她,一絲歡迎的意思也沒有,」這就是拿破崙,「父親介紹說,」全家最壞的孩子。「令希爾永生難忘的是繼母當時所說的話。她把手放在希爾肩上,看著他,眼裡閃爍著光芒。」最壞的孩子?「她說,」一點也不,他是全家最聰明的孩子,我們要把他的本性誘匯出來。「繼母造就了拿破崙·希爾,她相信他是個好孩子。對一個人有這種信心,他就會成功。
點評:不是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壞。家長怎樣對待孩子,將決定孩子不同的命運。可是,當孩子表現不好時,許多家長卻往往一味地指責,抱怨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行,而很少想過自己的責任,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結果,很多父母把原本活潑可愛、朝氣蓬勃的孩子,變成了沒有志氣、沒有理想、自暴自棄、平平庸庸地度過一生的人。
5、我的女兒百里挑一
高考前的第一次模擬考試,女兒的成績不理想,她愁眉苦臉地對父親說,老師讓她根據自己成績在班裡的排名計算一下自己在全校的排名,在全區的排名,在全市的排名,孩子說這樣一算,她可能上專科都懸。父親馬上說:」我的女兒百里挑一。「女兒疑惑不解。父親於是算了一筆賬:初中畢業時全市近14萬人參加中考,只有3萬多人能上高中,能上市重點中學的只有幾千人,我女兒的學習成績在班裡一直保持在班級人數前1/3內,這樣算下來不是百里挑一嗎?經父親這么一算,孩子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臉上也綻開了笑容,撲上來摟著父親:」爸爸,你的賬跟老師的賬不一樣。「
點評:每一個人都是有個性的,人沒有絕對相同的。因此」人與人相比「毫無意義可言。對孩子的缺點,不去隨意談論或指責,而是用另一種方式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克服心理障礙,這才是成功父母的上上策。懂得孩子心理的父母就會用積極的態度進行比較。
教育孩子勵志最重要
樹立孩子的信心
在一個貧寒的家庭里,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兒子很懂事,從不向父母提要求。有一天,兒子眉頭緊鎖。細心的父親關切地問兒子怎麼了。兒子吞吞吐吐地說:「同學們都有自行車,只有我沒有……」父親沉默了,因為家裡實在沒有多餘的錢。
過了幾天,兒子欣喜地跑回家:「爸爸,給我兩元錢吧。我要玩轉盤游戲,獎品有自行車。」父親看著兒子渴望的眼神,馬上掏出了兩元錢。一會兒,兒子垂頭喪氣地回來了:「爸爸,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父親又一次沉默了。
第二天,父親讓兒子再去試一下運氣。兒子有點兒遲疑不決,但在父親的鼓勵下,還是拿著錢走了。這次,兒子高興得蹦蹦跳跳地回家了:「爸爸,我中了自行車,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我了……」
若干年後,兒子事業有成,擁有了不薄的家產,可那輛自行車他一直儲存著。
後來,父親在臨終前把兒子叫到床前:「兒子,你知道那輛自行車是怎樣中的嗎?」兒子困惑地看著父親。「那輛自行車其實是爸爸買的。我從親戚朋友那裡借錢買下了那輛自行車。因為我不想破壞你的感覺,我要讓你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為此,我整整花了十年才把錢還清……」在兒子的淚眼中,父親的白發模糊了。 散文閱讀:
這個兒子就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多湖輝,他的一個著名理論就是:讓孩子覺得他是最幸運的人,他做什麼事情都會很有信心,那麼他就一定能成為最成功的人!
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
拿破崙的父親是一個極高傲但是窮困的科西嘉貴族。父親把拿破崙送進了一個在布列訥的貴族學校,在這里與他往來的都是一些在他面前極力誇耀自己富有,而譏諷他窮苦的同學。這種一致譏諷他的行為,雖然引起了他的憤怒,而他卻只能一籌莫展,屈服在威勢之下。?
後來實在受不住了,拿破崙寫信給父親,說道:「為了忍受這些外國孩子的嘲笑,我實在疲於解釋我的貧困了,他們唯一高於我的便是金錢,至於說到高尚的思想,他們是遠在我之下的。難道我應當在這些富有高傲的人之下謙卑下去嗎?」?
「我們沒有錢,但是你必須在那裡讀書。」這是他父親的回答,因此使他忍受了5年的痛苦。但是每一種嘲笑,每一種欺侮,每一種輕視的態度,都使他增加了決心,發誓要做給他們看看,他確實是高於他們的。他是如何做的呢?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點也不空口自誇,他只心裡暗暗計劃,決定利用這些沒有頭腦卻傲慢的人作為橋梁,去使自己得到技能、富有、名譽的地位。??
等他到了部隊時,看見他的同伴正在用多餘的時間追求女人和賭博。而他那不受人喜歡的體格使他決定改變方針,用埋頭讀書的方法,去努力和他們競爭。讀書是和呼吸一樣自由的。因為他可以不花錢在圖書館里借書讀,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獲。他並不是讀沒有意義的書,也不是專以讀書來消遣自己的煩惱,而是為自己理想的將來做准備。他下定決心要讓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華。因此,在他選擇圖書時,也就是以這種決心為選擇的范圍。他住在一個既小又悶的房間內。在這里,他臉無血色,孤寂,沉悶,但是他卻不停地讀下去。他想像自己是一個總司令,將科西嘉島的地圖畫出來,地圖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應當布置防範,這是用數學的方法精確地計算出來的。因此,他數學的才能獲得了提高,這使他第一次有機會表示他能做什麼。?
他的長官看見拿破崙的學問很好,便派他在操練場上執行一些工作,這是需要極復雜的計算能力的。他的工作做得極好,於是他又獲得了新的機會,拿破崙開始走上有權勢的道路了。
這時,一切的情形都改變了。從前嘲笑他的人,現在都涌到他面前來,想分享一點他得的獎勵金;從前輕視他的,現在都希望成為他的朋友;從前揶揄他是一個矮小、無用、死用功的人,現在也都改為尊重他。他們都變成了他的忠心擁戴者。?
難道這是天才所造成的奇異改變的嗎?抑或是因為他不停的工作而得到的成功呢?他確實是聰明,他也確實是肯下工夫,不過還有一種力量比知識或苦工來得更為重要,那就是他那種想超過戲弄他的人的野心。?
假使他那些同學沒有嘲笑他的貧困,假使他的父親允許他退出學校,他的感覺就不會那麼難堪。他之所以成為這么偉大的人物,完全是由他的一切不幸造成的。他學到了由克服自己的缺憾而得到勝利的秘訣
信念是一粒種子
有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沒了。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隻水壺,說:「這里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
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託目標。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露出堅定的神色。終於,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那壺支撐他們的精神之水——緩緩流出來的,卻是滿滿的一壺沙子!
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里,真正救了他們的,又哪裡是那一壺沙子呢?他們執著的信念,已經如同一粒種子,在他們心底生根發芽,最終領著他們走出了「絕境」。
事實上,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無論遭受多少艱辛,無論經歷多少苦難,只要一個人的心中還懷著一粒信念的種子,那麼總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讓生命重新開花結果。
人生就是這樣,只要種子還在,希望就在。
1.兒童經典勵志故事大全集
2.教育孩子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3.教育孩子的勵志小故事
4.名人教育孩子的勵志故事
5.十個教育孩子的勵志故事
⑷ 教育孩子的經典故事有哪些
教育孩子經典故事一
在我國的古代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禪師,一天的晚上,他在禪院里散步,看見院牆邊有一張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違反寺規翻牆出去了。
老禪師也不聲張,靜靜地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蹲下了。
沒過半個時辰,果真聽到牆外一陣響動。一會兒,一位小和尚翻牆而入,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的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這時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師傅的責備和處罰。
出乎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自己,只是以很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教育孩子經典故事二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這么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一起出征打仗。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庄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隻斷箭,箭囊里裝著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挎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
⑸ 教育孩子的小故事具體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小故事具體有哪些?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小故事,請耐心看完這個故事,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獲,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1.釣魚
有一個博士生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所里學歷最高的人。有一天他到單位後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心想與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漁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面上快步如飛的走到對面上廁所。博士眼睛瞪得都快要掉下來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面上飄回來了,怎麼回事?博士生又不好意思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啊!過了一陣兒,副所長也站起身來,走幾步,蹭蹭蹭的飄過水面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高手集中的地方了?”
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面廁所非得繞10分鍾的路,而回單位上廁所又太遠,怎麼辦?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後,也起身往水裡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就不能過。只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麼要下水,他問:“為什麼你們可以走過去呢?”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里有兩排木樁子,由於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埋在水面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麼不問一聲呢?”
學歷代表過去,只有學習能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團隊,也應該是學習性的團隊。
教育啟示:
學歷代表過去,只有學習能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團隊,也應該是學習性的團隊。
所以,一定不能只看中孩子的成績,追求多高的學歷,更重要的,要培養孩子的能力。
2.趕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旅店裡。
考試前兩天他做了2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夢到下雨天,他帶了斗笠還打傘。這2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
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旅店收拾包袱准備回家。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你怎麼今天就要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
店老闆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中)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
秀才一聽,覺得此人說得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的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教育啟示: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你總是打擊小孩,小孩就會放棄很多機會。而樂觀的家庭,會讓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無所畏懼。
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3.挑水
一個地方有一條河,河邊有兩座山,這兩座山上分別有兩座廟,廟里都沒有水源,用水都要到山下小河去挑,為此專門各選派一名和尚負責下山挑水。
由於天天一起到同一個地方挑水,這兩名和尚逐漸成為了好朋友。過了三年,有一天,A和尚發現B和尚沒有來,也沒發現B和尚廟中的其它人下來挑水,他就想可能是B和尚今天有事沒空;到了第二天,A和尚還是沒等到B和尚,他想可能是B和尚今天又有事沒空;過了一個星期,A和尚還是沒等到B和尚,他想可能他的朋友B和尚也許生病了,不能下來挑水,我得去看看他。
於是,他爬到B和尚山上的廟中,看到B和尚精神煥發,他就奇怪地問:“老兄,你這一個星期沒到山下去挑水,難道你們不用喝水嗎?”B和尚連忙說:“有啊,我們有喝水啊,而且在喝清甜的水啊。”聽後A和尚就用疑惑的眼神看著B和尚,B和尚把A和尚帶到後院,指著一口水井對A和尚解釋說:“這口井,是我在這三年中,在每天挑完水、做完功課外,抽空慢慢挖出來的。有時即使很忙、很累,我也沒放棄,到上周,水井終於挖出水來了,現在我不用下山挑水也有水喝了。”
教育啟示:
如果我們每天像A和尚那樣,只是認真地把本職工作簡單地完成,多年過去,也只能在原地踏步,甚至隨著年紀的增長,還會產生倦怠和力不從心感。如果我們教小孩像B和尚那樣,在完成常規學習之餘,善於開動腦筋,創造性地去做其他的事,就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收獲到別人收獲不到的成果。
4.過河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教育啟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歷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
教育孩子的小建議
愛要有方,嚴要有度。
家教往往存在“兩極分化”。要麼愛得死去活來,要麼嚴得不近人情。過份愛孩子的家長常常替孩子包辦一切,使孩子從小不能學著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為別人的幫助理所當然。有的父母則以“愛”為理由,對孩子過份嚴厲,經常罵孩子,甚至打孩子。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聽話,但漸漸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於向上、百折不撓的勁頭,失去敢於說真話的願望。理想的家教應該“愛有方,嚴有度”,父母要對孩子多說一些鼓勵的話,多與孩子分享快樂時光,多給孩子發展的空間,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不要替代孩子選擇。
中國家長對待孩子,常有一種“不放心”的心理,很多事情都幫著孩子做。從小幫著孩子穿衣服,從小讓孩子跟大人睡,孩子上學,幫著檢查文具書本,不讓孩子幹家務活。甚至長大了找工作、結婚,家長都要大包大攬。在這種包辦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試試看的心理被抹殺,變得懶惰、依賴、怕苦怕累、沒有主見、不負責任。孩子能做的事,要早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關鍵的選擇,要讓孩子自己去選,以便增加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對多元智力的認識。
哈佛大學教授、心理學家Howard Gadner提出的人的多元智力理論等到人們普遍認可,這種理論認為,人至少獨立存在著7種以上的智力,即:言語—語言智力,音樂—節奏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這些智力在不同人身上,錯綜復雜地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組合在一起,使每個人的智力都有獨特的表現方式和特點。因此,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智力是多方面的,表現形式各不相同,我們判斷一個人聰明與否、成功與否的標准也應該多種多樣。不要過早地對孩子下結論,教育孩子一定要善於發現他的長處,予以挖掘發揚,最終就能做到每一個孩子都成功。
錯誤與成功同樣重要。
大多數家長總認為“孩子犯錯不好”,但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錯誤和成功一樣不可避免,一樣有意義。孩子犯錯誤的過程,就是孩子不斷嘗試、不斷創新、不斷成長的過程。孩子因為害怕犯錯,什麼也不敢嘗試,小心翼翼、膽戰心驚地成長,那才是最大的失敗。錯誤也是一種美麗,也是一種成功。孩子有了錯,家長一定要平靜對待,當它是一件好事,當它是孩子進步、成長的機會,切勿大驚小怪、橫加指責,更不能因害怕孩子犯錯,而不給孩子嘗試與實踐的機會。
學會誇獎孩子
大家現在都知道賞識教育,但誇孩子也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只有運用得當,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誇獎要公正合理,實事求是,不要誇大,也不要縮小。如果誇得不準,孩子就會產生疑問,起不到激勵作用。如果誇錯了,孩子就會把錯的當成對的,產生壞作用。其次,誇獎要真實,只有真心、真情地誇,孩子才能積極回應。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往往會感到是在騙他。家長對孩子每一點進步給予發自內心的誇獎,會使孩子受到真心和親情的感染,樹立“今後我要做得更好”的決心和信心。三要誇獎及時,否則事過境遷,沒有了當時的氛圍,誇獎作用也會降低。誇獎的形式很多:除真誠的語言外,還有贊賞的目光和微笑,親切的擁抱,輕輕的撫摸,等等。孩子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行為和舉止,經常誇他的優點和進步,讓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信任和鼓勵。
教育孩子的小妙招
大拇指,豎起來
一個不會使用大拇指的民族,從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種悲哀。為孩子,讓我們豎起大姆指!
我身上的其他肌肉都不發達,惟有大拇指肌肉特發達。女兒從小到大,只要我在她身邊,我的大拇指總在她面前晃來晃去。
不同的手指有不同的含義。有的父母習慣用食指對孩子指指戳戳;別的孩子都那麼聰明,你怎麼那麼笨?
在孩子心中,大拇指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而許多父母根本不會對孩子豎起大拇指。一次我在一所工讀學校作報告,一位滿臉淚痕的母親對我說,“老師,如果早幾年聽您的報告,我的兒子就不會進工讀學校了,我那時不知道教育孩子要豎起大拇指。”母親悔不當初:“為了讓兒子專心做作業,我們什麼哄嚇招數都用過了,還是不靈。最後一招,兒子做作業時,我和他爸輪流拿一把刀在他面前逼他。結果學習沒上去,倒把孩子逼進了工讀學校…”
一個不會使用大拇指的民族,從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種悲哀。為孩子,為我們豎起大拇指!
優點不說不得了
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逐漸少。
孩子的無形生命像一棵棵的果樹,果樹有果枝(優點),也有瘋枝(缺點),父母抱怨的目光盯著不長果實的瘋枝,瘋枝就會瘋長,父母賞識的目光盯住果枝上,果枝就會越長越壯,最後碩果累累。
父母習慣性地認為;優點不說少不了,缺點不說不得了。
希望孩子動作快,老說孩子慢;
希望孩子細心,老說孩子粗心;
希望孩子膽大,老說孩子膽小;
希望孩子聰明,老說孩子笨。
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的缺點反而得到了強化。往往還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而賞識教育的觀點恰恰相反;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逐漸少。
豆腐嘴,鐵心腸
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態度平靜,但堅持原則不讓步。
現在的孩子不聽話,脾氣犟。其實是父母“刀子嘴,豆腐心”的結果。
父母批評起孩子來,嘴巴象刀子,絲毫不在乎孩子的尊嚴,孩子一哭二鬧,父母又心軟得像豆腐,再苛刻的要求也滿足。於是孩子從斗爭,失敗,再斗爭中發現:原來爸爸媽媽都是紙老虎!孩子無形生命營養不良,就會轉向有形生命索取,這也是學習不好的孩子,對父母的物質要求越多的原因。“刀子嘴,豆腐心”反映了賞識教育的“蹺蹺板原理”,孩子有形生命的一端高高翹起,而無形生命的一端嚴重下墜,孩子的心理失衡了。
賞識教育提出:豆腐嘴,鐵心腸。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態度要平靜,但堅持原則不讓步。原則就像高壓電,說不能碰就不能碰。但態度要平靜而理智,而不是踐踏孩子的自尊,用情緒傷害孩子。
父母嘴巴不節制,用發泄情緒對待孩子,不堅持原則,則他們在孩子面前是毫無威信可言的,他們只能教育出任性,頑劣的孩子。
猜你喜歡:
1. 十個教育孩子的勵志故事
2. 古代教育孩子故事大全
3. 關於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4. 教育孩子成長的故事有哪些
5. 教育孩子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