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你還知哪些孝子的故事名字

你還知哪些孝子的故事名字

發布時間:2023-06-10 07:08:54

『壹』 中國十大孝順典故

1、卧冰求鯉

講的是古代有位叫王祥的人,生母去世早,而繼母朱氏對他不慈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使他失去父愛。一年冬天,父母生病了,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河面上都結了冰,根本打不到活魚。可是為了滿足母親,王祥就去跑到河邊,脫下衣服,光著身子躺到了冰上,像用體溫把冰焐化,為母親打魚。

這個時候,冰塊忽然自己裂開了,從裡面躍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來。繼母吃到魚後,病果然好了。當時的人們誰也沒見過大冬天鑿冰能捕到新鮮的魚,認為是王祥的孝順感動了天地,後來民間便流傳出了「卧冰求鯉」的美談。

『貳』 古代關於孝子的故事具體有哪些如卧冰求鯉

1、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

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2、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

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3、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4、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

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

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

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5、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博興縣)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

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叄』 二十四孝分別是哪24個故事

二十四孝其實就是二十四個故事,分別是:

鹿乳奉親、孝感動天、戲綵娛親、百里負米、嚙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葯、拾葚異器、埋兒奉母、懷橘遺親、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湧泉躍鯉、扇枕溫衾、行佣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卧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

《二十四孝故事》簡介:

《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國元朝成書的一本宣揚傳統儒家孝道的蒙養讀物,其中選輯了為封建王朝所稱頌的自上古至宋代的24個孝男孝女的事跡,敘之以文,詠之以詩,繪之以圖,目的在於「用訓童蒙」即培養兒童的封建孝德,並在民間廣泛流傳。在舊社會,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古語有雲:「百行孝為先」,可見「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雖然是古代封建帝王社會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二十四孝」的最初目的也是維護禮教,但是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孝,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和發揚的。其中雖不乏過時的、落後的、乃至不合情理(愚孝)的東西,但作為孝親的精神還是可借鑒的。《二十四孝故事》里的《孝經》是中國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在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影響深遠,是古代以「忠孝」為核心的倫理道德和社會規范的集中體現。《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為什麼要「孝」?,「孝」就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回報,叫做「慈烏反哺」:父母給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通過古人對父母的報恩方式能通過自己的思想認識,不一定件件照辦,而是通過這些故事,通過古人的盡孝方式來告訴後人怎樣去孝敬父母、關愛老人。

『肆』 關於中國古代十大孝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孝的故事有大孝感天、聞雷泣墓、親嘗湯葯、丁蘭刻木、鹿乳奉親、江革背母、百里負米、賣身葬父、卧冰求鯉、以身喂蚊。

1、大孝感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2、聞雷泣墓

王裒是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9、以身喂蚊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10、 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4)你還知哪些孝子的故事名字擴展閱讀:

「孝」是古代中國,乃至現代中國一項極其重要的倫理關系准則。長期以來,國人對「孝」涵義的理解,存在著較嚴重的偏頗,甚至是誤解。按照《禮記》等文獻的記載,「孝」是一個錯綜復雜的概念體系。它包涵了「孝」、「敬」、「諫」、「全身」、「繼志」等內容。

古人認為,最低等級的「孝」,是指向父母長輩提供衣服、食物等物質生活資料,「以其飲食忠養之」,滿足父母的基本物質需求。

閱讀全文

與你還知哪些孝子的故事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奇怪的婚姻是什麼 瀏覽:155
怎麼樣才能不沉溺愛情 瀏覽:558
溫蒂女巫是什麼故事 瀏覽:74
如何學習事業一路暢通 瀏覽:891
為什麼婚姻內可以殺人不判死刑 瀏覽:512
河南省有多少家事業單位 瀏覽:901
講故講故事怎麼寫 瀏覽:774
事業單位職工病退需要哪些材料 瀏覽:116
卡扎菲死後他的美女保鏢怎麼死的 瀏覽:385
胖子健康狀況如何 瀏覽:391
工程機械經濟業務如何進行 瀏覽:578
婚姻涉外是什麼意思 瀏覽:619
經濟艙多少元 瀏覽:507
你要讓我幸福在哪裡拍攝的 瀏覽:276
中國智慧健康宜居工程的前景如何 瀏覽:683
美女和韓國帥哥激吻吻戲叫什麼劇 瀏覽:510
為什麼說經管院都是美女 瀏覽:135
東營哪個學校美女多 瀏覽:283
兩個美女相遇哪個是心機女 瀏覽:363
摻了水的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