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月下老人的故事
月下老人,是源自唐朝時期的著名典故。出自唐朝文學家李復言所著的《續玄怪錄·定婚店》。
唐朝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有一個叫韋固的書生路過宋城借宿在宋城南店的客棧,夜晚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檢一本婚姻簿。月下老人為韋固牽紅繩指明婚嫁對象,後來韋固果然應月老之語與相州刺史王泰之女結為連理。
由於這個典故發生在宋城的南店,唐朝文學家李復言便把這則傳聞取名為「定婚店」,收錄在《續玄怪錄》(原名《續幽怪錄》)一書中,世代相傳,男女老少咸知。
「月下老人」的故事產生在唐代,體現了唐朝人對愛情與婚姻「前世註定今生緣」的認知態度。
(1)有什麼關於月老的故事嗎擴展閱讀
上古月老還沒出現之時,媒神之職由女媧充任,古人非常尊崇負責撮合男女的媒神,這也很好理解。
上古時候,一個人丁興旺的部族必定強大,生產力和戰鬥力也相應強大,想要人丁興旺,自然要祈求媒神的保佑,上古時候的媒神同時兼任生育神,因此也就成為受到部族或者國家祭祀的重要神靈。
每年仲春時節,君主都要祭祀媒神,用雞、豬、羊、牛等牲畜來供奉。傳說,女媧是中國最早的媒神。我們知道,女媧是造人和補天的神,而女媧是媒神還不大廣為人知。所以把女媧看做媒神其中很大的因素就是女媧造人的功勞。
女媧造人,把人分做男女,得以交合,讓人可以繁衍生息。婚姻的出現亦是女媧的一大功績。女媧造人,給予了人們一種生活方式,而這正是因為男女的分別而存在並建立的。
由於男女的性別,在此種生態下,人們建立了一種倫理的婚姻制度。因此,人們把這種姻緣歸與女媧,認為她是最古老的媒神。祭祀媒神女媧在從前是普遍而隆重的事情。
古書上說,因為女媧讓人們有了生活的能力,並把人們組織在一起,因而有了民族,人們渴望生命的延續這才把她作為媒神來祭祀,並興建女媧廟等。女媧因為有了婚媒的神職,所以人們總要祭祀她,並祈求自己美好的婚姻。女媧廟由此香火不斷。
直到後來有了新的媒神出現,人們漸漸改變了對女媧的看法,就更願意把女媧看作自己的先祖來祭祀。替代媒神女媧的就是月老。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簡稱。大約在唐朝前後,月老便開始在民間出現了。月下老人牽紅線,是大家都熟知的,經常聽到老人說起,或是在民俗的記錄中看到。
月老是媒神,司職便是掌管民間的婚姻。方法就是牽紅線。在青年人求偶之際,月老就回開始安排青年男女的婚姻了。只要月下老人將紅線與小夥子和姑娘在腳上綁住,那麼,就註定了兩個青年男女的本世姻緣。個論有怎樣的坎坷與困難,都會在這樣的考驗下結成夫妻。
世間男女的姻緣全由月下老人來決定的。月下老人亦就成了年輕人在愛情的上冀望,祈求媒神能夠給予自己合適的姻緣,而不至於痛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