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寓言故事有哪些 小學生 二年級 三年級
三年級成語寓言故事
【沉魚落雁】春秋戰國時期,小國家多,成天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形勢很混亂。有段時間,吳國和越國打起來了,兵強馬壯的吳國沒怎麼費力就打贏了,成為一方霸主。都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越國的國王勾踐就成了階下囚,連同宰相范蠡一起,都被掠去吳國當起了奴隸。
勾踐雖然身為階下囚,但復國的心不死,沒有一天不想著報國恨家仇。范蠡是個聰明人,他自然知道勾踐的心思。但他再清楚不過,想搞垮兵強馬壯的吳國沒那麼容易,更何況眼下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主僕倆如何能先從吳國逃出去。就這樣,勾踐在范蠡的指點下過起了卧薪嘗膽的日子,每天都睡在柴草上,吃飯之前還得舔一舔苦膽。
而夫差這邊呢?他剛剛打敗越國,正處在一種驕傲的情緒中,覺得自己簡直就是戰無不勝的了,自然就對階下囚勾踐放鬆了警惕。
有一次,他吃東西吃壞了肚子,找醫生來醫治也不見起色。勾踐得知後竟當著他的面親自嘗了嘗他的糞便,恭敬地說:「大王,您沒得什麼大病,就是著涼了,喝點溫酒暖暖就好了。」勾踐的此番舉動讓夫差大為感動,心說這么個忠心的人肯定不會背叛我啊!就這樣,放勾踐和范蠡回了越國。
回國之後,范蠡給勾踐定了三條復仇計劃,其中一條就是選送越國的美女敬獻給夫差,表面上是臣服於彼,實際上是派個內線過去,達到里應外合搞垮吳國的目的。可是,計策好定,但美女要去哪裡選呢?
這時候,范蠡聽說薴蘿村有位美人,姿色十分動人。於是,范蠡便動身前往薴蘿村。
說來也巧,薴蘿村邊有條小溪,溪水清澈透明,村裡的女子經常在此洗衣服。范蠡走到這里的時候,正好有幾個姑娘在溪邊洗衣服,女孩子之間嘻嘻哈哈打打鬧鬧也是正常。但只聽其中有個姑娘大驚小怪地說:「哎呀,西施,你瞧,水裡的魚看見你都沉到水底去了!」
另一個姑娘附和說:「就是,誰讓西施長得這么漂亮!」范蠡一聽,趕緊躲在一邊放眼瞧去。
果然,只見那一群女子之中有一位姑娘身段婀娜,黑發粉面,柳眉杏眼,姿態之中別有一番味道。
范蠡當時心裡就感嘆一句:「好一位絕色佳人!」只是不知道她們所說的「沉魚」是什麼意思,便走近一點,想看個究竟。
只見那位西施姑娘站在水邊,輕輕洗著衣服,她美麗的身影倒映在水中,水中的魚兒見了她,都似乎忘了游動,慢慢沉入了水底。范蠡是多聰明的人,見了此奇景也忍不住輕輕「呀」了一聲。就這一聲,驚動了那幾位姑娘,姑娘們見有陌生男子,羞澀萬分,趕緊都跑開了。
就這樣,范蠡把薴蘿村有美人的消息回稟了勾踐。等把美人找來一看,連勾踐也為之動容,沒想到自己小小的越國也有這樣的絕代佳人。自此,西施就被選中了,被送去吳國。夫差果然也驚訝於西施的美色,寵愛有加。就這樣,一個強大的吳國,在范蠡周密的計劃下、在勾踐堅定的決心下、在西施的美色誘惑下瓦解了。
「沉魚落雁」,「沉魚」所說的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那麼「落雁」呢?這其中藏著另一個典故。
漢朝元帝的時候,這一年,皇帝下詔要招美女入宮。皇帝選美女,那是天經地義的事,全天下的女子就得皇帝先選,皇帝選剩下了才能輪得著旁人。就這樣,十七歲的王嬙就被選入了皇宮。
要說這個王嬙,那也是一個絕色美人,不僅樣子美麗,而且琴棋書畫無所不能,是標準的才貌雙全。跟她一起選進宮的漂亮姑娘不少,但大家見了王嬙之後都立馬覺得自己沒希望了。就算大家都是美女,也總會有個人鶴立雞群,有蓋不住的風采,王嬙就是這樣的美女。
可誰知道,皇帝選來選去,就是不招王嬙伺寢,跟她一起進宮的姐妹們都紛紛得了皇帝的寵愛,只有她,仿若無人問津的寶物一般蒙上了灰塵。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當時皇帝選誰伺寢,是依據畫像而來的,就是說,宮廷畫師會給每個人畫像,然後將這些畫像呈獻給皇帝。皇帝覺得哪一幅畫像上的女人好看,就招她來伺寢。可是按理說,王嬙這么漂亮,怎麼輪也輪到她了。要知道,這裡面有個很關鍵的人物,那就是宮廷畫師毛延壽!
這個毛延壽,書畫一流,可就是個貪財的小人。每個找他畫像的美女都得給他「上貢」才行,上過貢的,他就在畫像的時候給人家修飾修飾,盡量畫得漂亮點;而對於那些沒上過貢的,他就故意給人家畫丑了。
吃過這個大虧的美女們自然學乖了,任誰都給他好處。偏偏這個王嬙,性格耿直,不願意討好這個小人,從不給他好處,任他把自己畫得醜醜的。果然,漢元帝一見王嬙的畫像這么丑,就乾脆把她打入冷宮了,永不召見。
但天底下的事就是這么神奇,沒過幾年,匈奴的首領呼韓邪單於前來和親。這個漢元帝,是個性格懦弱的人,他不敢跟驍勇善戰的匈奴人面對面地來場惡戰。見匈奴人前來和親,他自然是趕緊應承下來。
可是,選誰去和親呢?自己宮里的美女,他是一個都捨不得。這時候,他突然想起來被打入冷宮的醜女王嬙了。這不正好嘛,王嬙既是宮里的女人,又長得丑,送給匈奴人那是再好不過了!就這樣,漢元帝下令讓王嬙遠嫁匈奴。
送呼韓邪單於走的那天,漢元帝是大擺筵席,忙得不亦可乎,心想可算是把這位不敢得罪的給送走了。
這時候,王嬙盛裝打扮出來了。漢元帝坐在龍椅上,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只見,這一位美人行動如弱風扶柳,姿態容貌美得不可方物。整個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都為之傾倒,連大氣都不敢出。這怎麼能是畫像上那個丑得不能再丑的女人呢?
漢元帝這時候心裡叫悔不迭。可是,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啊!更何況君無戲言,這兩國邦交,不能因為捨不得一個女人就大開殺戒啊!悔得腸子都青了的漢元帝只能打碎牙往肚裡咽,含著眼淚將王嬙和呼韓邪單於送出了十里地。
披著紅色披風的王嬙坐在馬上,這一路,馬聲悲鳴,寒風漸起,自此離家,不知何時才能回。她的心都要碎了,便拿出隨身所帶的琵琶,彈奏起悲傷之音。潼關就在眼前,塞外的大雁一行一行飛過,悲傷之音漸起,大雁似乎都感染了這悲傷,扇動的翅膀慢了下來。再一看這位騎在馬上的美麗女子,連大雁都忘了扇動翅膀,從半空中跌落下來。
後來,王嬙在匈奴生活得很幸福。她「落雁」之美貌也被中原和匈奴兩地的人們所稱道。
她和春秋時的西施一起,被合稱為「沉魚落雁」。沉魚落雁,就用來形容女子之貌美,可以美麗到水裡的魚了見之後竟忘了游動而沉入水底,天上的大雁見了之後竟忘了飛翔而跌落在地。
❷ 關於雅言雅行的小故事.!!
●不要用皮鞭打他,要用真理說服他(哈薩克族)
●如果沒有德行,人類就是一種忙碌、有害和可憐的生物,不會比任何一種渺小的害蟲更優越(培根)
●如果你的道德觀念令你消沉,那它們就一定是錯誤的道德觀念(史蒂文生)
●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里特)
●道德常常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義大利)
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莎士比亞
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 —— 劉少奇
禮貌使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 松蘇內吉
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薩迪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 約翰•洛克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 孟德斯鳩
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 —— 梅里美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 岡察爾
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儒貝爾)
●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孝經)
●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
文明時代是學會天然產物進一步加工的時期,是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產生的時期。——恩格斯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養的人——羅斯金(英國)
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松蘇內吉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岡察爾
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儒貝爾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孝經
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傳
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衣食以厚民生,禮義以養其心——元•許衡
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漢•王符
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赫拉克利特
禮貌像只氣墊,裡面什麼也沒有,卻能奇妙地減少顛簸。——約翰遜
沒有禮貌的人,就像沒有窗戶的房屋。——維吾爾族諺語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孔子
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清.顏 元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法.孟德斯
禮貌周全不花錢,卻比什麼都值錢。——西班牙.塞萬提斯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俄. 赫爾岑
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荀子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禮儀越周到越保險。——[英]托.卡萊爾
心誠氣溫,氣和辭婉,必能動人。——[明]薛宣《談書錄》
知識使人變得文雅,而交際使人變得完善。——[美]喬.富勒
謙恭有禮,人人歡迎。——托馬斯.福特
禮貌是一種回收有禮貌的尊重的願望。(法•拉羅什福科)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俗語)
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 作者: 約翰•洛克
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底煩擾,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一時沖動而沒有理性的行動。 作者: 彼得•阿柏拉德
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 作者: 達爾文
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