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東莞有什麼民間故事傳說
老一輩人,有的就知道靈隱後山裡有股清泉,因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擋住了流不出來。多少年來,曾經有好些年輕人上山去過,想把那道石壁鑿穿,可是都沒有成功。慢慢地知道的人也就少了。
後村有個小夥子名叫水兒,從小沒爹沒娘,是他老爺爺撫養長大的,從六歲起,他就跟著老爺爺一起去挑水,至今已經整整十五年了。這一天,是水兒二十歲的生日,老爺爺為他下了一大鍋面,祖孫兩個快快活活地過了一天。到了晚上,老爺爺將水兒叫到面前,把靈隱後山有股清泉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水兒聽了很高興,緊緊腰帶,捋捋袖子,就去把平時幾個要好的小夥子叫攏來,大家商量著一道兒上山去鑿石壁,一定要使這股清泉流進村裡來。老爺爺見水兒有這么大志氣,高 興得掉下眼淚,連夜准備干糧,明天一早好讓孫兒上山。
第二天,水兒他們一夥十個人,帶著鐵錘、鑿子,准備上山。臨走,老爺爺對小夥子們說:「你們去鑿石壁,要一口氣鑿下去,如果停下來,它又會長成原來的 樣子,那就白費勁啦。還有,石壁鑿穿時,裡面有股石 漿噴出來,噴到身上,會把人凝成石頭的。你們千萬當心,要記住啊!」水兒他們一邊答應,一邊就上山去啦。
他們到了山上,馬上就動手鑿石壁。鑿呀,鑿呀,從三月清明鑿到五月端陽,鑿子短了一截,雙手都起了血泡,那石壁還沒鑿通。有四個小夥子說:「也許是老爺爺記錯地方啦,這兒哪會有什麼清泉!還是回去用水桶挑吧。」說著就自己回去了。
剩下水兒他們六個,從五月端陽又鑿到八月中秋, 鑿子又短了一截,手上結滿了厚繭,可是石壁仍然沒有 鑿通。有兩個小夥子說:「一口氣鑿到底,誰知道要鑿到什麼時候呀,家裡也該回去看看啦!」說著說著,也回去了。
秋天過去,冬天來了,山上雪落得有半人多深,西北風呼呼叫,象尖刀一般地刺人。水兒他們四個一口氣 也沒松。鑿呀,鑿呀,一直鑿到了第二年春天,杜鵑花開得紅艷艷的時候,那石壁已經鑿進去很深很深了。
⑵ 大嶺山森林公園的傳說故事
美麗的傳說總讓人印象深刻,遐思無限。傳說賦予景點豐富的內涵,景點又讓傳說得以廣為人知。這里有上至天神、下至百姓、遠至中古、近至明清的神話傳說,可以領略景點風光之外,還能體會古話今景的相映相諧。
名著《西遊記》是國人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一部神話小說,近年來以該小說為題材影視、動漫、游戲作品大量涌現,成為高影響力文化符號。小說主角孫悟空的誕生地花果山(十洲祖脈、三島來龍)究竟在哪裡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課題,本人對此課題進行了研究,取得了成果並發表了學術論文《試析《西遊記》之花果山的真實地點》、《黃嶺、廉泉詳考》。經嚴密考證,按原著地理信息與特徵,可以明確大聖祖地花果山為廣東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大嶺山森林公園亦是嶺南第一名山黃嶺,為宋代堪輿大師賴布衣南下尋找到的皇家龍脈之山。
連雲港、順昌、婁煩....與原著不吻合。
仔細閱讀小說,我們可以發現在小說的前三回給出了花果山的具體地理特徵與信息,加以研究即可在中國的版圖上找到花果山。
小說第一回,當猴王離開花果山去尋找老師學藝時,猴子們摘來了水果為他送行,水果里有龍眼、荔枝、林檎,這里我們可以嗅到濃郁的嶺南氣息,原文:「鮮龍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紅;林檎碧實連枝獻」。
《西遊記》第一回對花果山的描述中有詩曰勢鎮汪洋,威寧瑤海,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百川匯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前幾句表明花果山附近既有海也有江,為江河出海口。最後一句,百川匯處表明花果山附近有大量的河道,珠江口有大量的河道,能與吻合,袁世凱在指派他人考證其與東莞人袁崇煥有親緣關系時曾提及袁崇煥的家鄉在擎天一柱附近。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的地理位置與這兩句詩吻合,這兩句詩句可以排除山西婁煩等所有內陸省份城市。
按照書中內容,花果山在東洋大海邊,為一座濱海的大山。第一回言:「東海之處聳崇巔」。在《西遊記》里,東海是東洋大海的簡稱,書內的文字表述是東洋大海,書內並同時出現了西洋大海、南洋大海並分別在各回中簡寫為西海、南海。如第三回「分開水路,徑入東洋海底。」第十四回「卻說那悟空別了師父,一筋斗雲,徑轉東洋大海。」,第二十六回「 好猴王,急縱筋斗雲,別了五庄觀,徑上東洋大海。」,第二十七回「原來是東洋大海潮發的聲響。」,第二十八回「卻說那大聖雖被唐僧逐趕,然猶思念,感嘆不已,早望見東洋大海那行者將身一縱,跳過了東洋大海,早至花果山。」。第一回「忽行至西洋大海」,「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第五十七回「好大聖,撥回筋斗,那消一個時辰,早至南洋大海」,「沙僧一駕雲離了東海,行經一晝夜,到了南海。」。而且各海是連通在一起的,第五十七回「水通西北海,浪合正東洋。四海相連同地脈,仙方洲島各仙宮。」;一般認為東海是現在華東對開海面,如果這樣的話,則西洋大海(西海)並不存在。學界定義青海湖為西洋大海(西海)是很荒謬的。翻閱古籍可以看到東洋大海是以雷州半島為分界線,半島以東洋面為東洋大海,以西為西洋大海;相關的古籍如《南海志》、《島夷志略》、《東西洋考》、《星槎勝覽》、《殊域周諮錄》等。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為東海魚珠,該景指的是珠江口上的一塊礁石,可看出東海指的是廣東省的海域。發現東海(東洋大海)指的是廣東省的海域是研究該課題的突破口與關鍵點。
研究孫悟空的行蹤可以看出花果山西北向過海數十公里外是陸地,有一天,猴王劃著木筏西北向離島登岸去尋找老師學藝。第一回:「也是他運至時來,自登木筏之後,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洲地界」。猴王使用竹篙,說明花果山小島與陸地之間的海是竹篙可見底的淺灘,古代的海平面比現在略高數米,東莞市內出土了大量貝殼,證明古時候的東莞地區是大面積的海洋淺灘,目前的東莞主城區在宋代仍有多處為澤國,後來,滄海桑田,海平面略為下降,淺灘變成了稻海蕉林。這一點,東莞的大嶺山森林公園是吻合的而福建順昌並不吻合,因此可以排除福建順昌。
小說的第三回里,孫悟空學成回島後,飛去東面200里外的城市裡取得大量兵器給山裡的猴子們。第三回:「四猴道:『我們這山,向東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廂乃傲來國界。那國界中有一王位,滿城中軍民無數,必有金銀銅鐵等匠作。』」這一點說明花果山以東隔海200里外是大山,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東面200里外是惠東山區一帶,與小說吻合,而毛澤東提出的連雲港則與這條不吻合。這一點可以完全排除包括江蘇連雲港在內的所有華東沿海地區。
第二回中,孫悟空向北飛去一大山裡剿滅混世魔王。原文是:「告上大王,那廝自稱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北面數十公里之外是南崑山與羅浮山,能與之吻合。
花果山內還必須有泉水與山洞,猴王帶著猴子們順著泉水到了水簾洞,按小說內容,水簾洞的特徵是洞口很小,僅容猴子們鑽進去,有一回沙和尚來花果山,甚至沒有找到水簾洞,而洞內很大很深,洞內流出的泉水遮蔽住了洞口,並於東海連通,同時洞口朝北(太上老君兩次赴水簾洞招安孫悟空,均面南而立)。大嶺山森林公園內有大型的泉水,水資源非常豐富,大嶺山內一直傳說有一神秘山洞,洞中原來是個石林,石頭形態各異,姿態萬千,洞穴曲徑通幽,峰迴路轉,石林延綿20多公里。抗日戰爭期間,東江縱隊曾發現此山洞,林場職工也曾進入過洞中避雨歇息,後來卻再也未能找到它。《東莞縣志》中亦有載,言大嶺山森林公園內有石洞,在石崖旁,洞口小,僅容一人進入,洞內深數里以上。這段文字與《西遊記》對水簾洞的描述吻合度極高。大嶺山有許多泉水湧出,可以看出這山的空心的。第一回:「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第三回:「四猴道:『我們這鐵板橋下,水通東海龍宮界』」。筆者為尋找這個山洞付出了艱辛努力,多次組織探險隊進山尋找,最終,在大嶺山鎮大環村村委的大力支持下,經老年村民指認,在位於大嶺山森林公園北坡的大環村老虎岩水庫上方找到一個山洞的入口,洞口朝北,三十年前村民曾經進洞,並在裡面走了很遠的距離並在洞內聽見海上船的聲音,估計該洞與珠江口的龍穴島連通,但是由於洞口塌陷,探險隊進入山洞約十米後便無法前行,洞內有泉水流出,該山洞為水簾洞的可能性非常大。
走進大嶺山森林公園,我們還可以發現大嶺山山區各廟內供奉孫悟空。如大嶺山觀音寺、馬山廟、水濂山古廟均供奉有孫悟空像,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六日,成千上萬珠三角地區鄉民會帶了香火、貢品來這些寺廟前祭拜斗戰勝佛誕,這在國內外各廟宇中是罕見的。
按《東莞縣志》,黃嶺為嶺南第一名山,位於城南三十五里,如此,嶺南第一名山黃嶺(黃旗旗峰)當為今之大嶺山森林公園而非東城區一處小山包,這一點與《西遊記》開篇即表:「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相對應。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各項特徵與名著《西遊記》之花果山完全吻合,是明確無誤的大聖祖地、十洲祖脈、三島來龍,這一獨有的、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統戰資源值得我們去關注與開發。 清朝嘉慶初年,海盜在珠三角沿海一帶活動頻繁,其中以海盜「紅旗幫」首領張保仔較為人所知。當年張保仔海盜勢力雄踞東南亞一帶海域,其匪巢位於珠江口對出附近島嶼。相傳張保仔經常在虎門海口襲擊侵犯各國商船和漁民,搶奪財物並藏於附近島嶼,後來有海盜私藏財寶於赤崗以北的山洞中,但最終未能瞞過張保仔,財命皆丟。
據說,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東江縱隊在赤崗以北大山一帶伏擊日軍時也曾發現此山洞。洞中原來是個石林,石頭形態各異,姿態萬千,洞穴曲徑通幽,峰迴路轉,石林延綿20多公里。如今的「石洞」之名亦由此而來。聽說,廣州軍區早年的軍事地圖中亦有此洞的位置標識,前幾年曾指派軍事人員來復尋,可惜一無所獲。早些年,林場職工也曾進入過洞中避雨歇息,後來卻再也未能找到它。此洞時隱時現,故此又稱其為「隱洞」。
如今,大嶺山森林公園已成為人們遊玩健身的好去處,說不定有一天,哪位有興趣、有運氣的遊客也能找著這個「隱洞」呢! 在通往茶山頂的登山步行道上,瞭望山林的同時,可一覽石景。一路上,隨著步道走勢的改變,可以從不同角度看見不遠處山頂上形如蟠桃的一塊大石。
話說,王母娘娘在瑤池大開「蟠桃盛會」,齊天大聖孫悟空未受邀請就駕雲來到瑤池,參加盛會。只見那裡瓊香繚繞,瑞靄繽紛;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珍饈百味般般美,異果佳餚色色新。大聖止不住口角流涎,心想,如此「蟠桃盛會」竟無邀請本大聖,一怒之下,使了個神通將正在籌備宴會的眾人定住,抱著酒,坐上殿中主位,品嘗起滿殿的佳餚美酒,還肆意將主位桌上一大盤獻壽的蟠桃推倒。傳說,那盤蟠桃乃是玉帝在其天宮後園親自栽植的一株蟠桃,九千年一熟,人吃後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玉帝親自挑選蟠桃獻予王母娘娘,以祝願王母與天齊壽之意。蟠桃仙品,異於常果,落地化石。被推倒的那盤蟠桃里的其中一顆飛出瑤池殿外,穿越雲層,落到人間,落在石洞茶山山脊上,蟠桃便化成大石。蟠桃雖已化成石頭,但仙氣尚存。相傳,人們只要在王母娘娘誕辰那天,虔誠參拜靈石,便可以獲得王母娘娘的保佑。如今,那塊大石屹立在大嶺山森林公園茶山山脊當中,遠看就象一個仙桃,人們把大石稱作「獻壽桃」。 「獻壽桃」之遙,可望不可及,往茶山頂的登山步行道途中可直達另一大石腳下,大石上插著一支旗,這就是傳說中的「插旗石」。
明朝末年,珠三角沿海一帶連年發生災荒,官府欺壓百姓,地主為富不仁,賦稅和徭役苛重,弄得民不聊生。為反抗官府和地主的壓迫,很多義氣之士集結在虎門海口以北一帶山中,紮寨安營,從此落草為寇,並在山腰大石上插起大旗,高呼「替天行道,劫富濟貧」。其中,石洞一帶的一個山寨據點樹木高大參天,樹冠交錯密集,山與村之間只有一條小道,彎彎曲曲,連綿幾公里,一直延伸到現今的九轉湖一帶。山寨哨崗就設在九轉湖入口處,義士把守住入口,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如今,站在石洞山上遠遠望去,一塊大石和上面插著的大旗仍然隱約可見。走近細看,大石上一個深約1米、直徑約10厘米的小孔赫赫在目。當地村民就把那塊大石稱為「插旗石」。 在觀音寺旁有一道清泉,名為:「神仙水」。
相傳在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不毛之地,方圓十里都沒有水源,村民為了生存都陸續向遠方遷徙,久而久之,僅剩幾戶人家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家鄉,因為他們都堅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里的一切都會變得欣欣向榮。
這些淳樸的村民得以生存,都是因為二十里外的一片翠竹林。每天傍晚人們都會帶上盛器去接次日竹葉上的露水。
某日,一位天神奉玉帝的旨意到人間視察民情,考究民風,玉帝告誡:神仙下凡,不得擅自施法。當時,天神路過此地,看到一位旅人昏倒在路上,已經奄奄一息,天神心感憐憫,但又不能違反天條,擅用法力。就在著急之際,取水回來的村民正好發現這位旅人,為了救他,村民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盛器里的水給他喝。在村民的搶救下他終於醒過來,可他還需要連續十天喝水才能康復。善良的村民寧願自己少喝水、不喝水也去施救。村民的善舉感動了天神,天神奏報玉帝。
玉帝聽後,自言自語:「善有善報」,並立刻下令將大山劈開,還請來觀音娘娘灑下甘露。就這樣,連續不斷的山泉就從山上汩汩流下,泉水仙氣十足,清甜可口,長時飲用,能夠永葆青春,延年益壽,人們稱此為「神仙水」。「神仙水」流淌過的地方,萬物滋養,樹木茁壯生長,樹根相互交錯,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密不透風,保全著仙泉的靈性。人們只能聞泉水之聲,不見泉水之徑,故此泉水又名「隱泉」。
⑶ 東莞八景的民間八景
黃旗山海拔189米,形似旗展,唐代以前稱「黃嶺」,是東莞的象徵。「黃旗山頂掛燈籠」是民間傳說的東莞八景中的第一景。傳說在過去,在黃旗山頂上有一棵千年古榕,因年久心空,滿山遍野的小螢火蟲飛累了都飛到樹洞棲息,抱成一團,夜間遠看如燈籠一般,奇景傳播遠近,故成為東莞八景之首。山下有始建於宋代的黃旗觀音古廟,逢年過節,遊人如潮。山麓尚存古井,名「廉泉」,傳說飲廉泉水,可使人變得廉潔。
市橋在北宋原名德安橋,是莞城的鬧市所在。橋的兩旁是小販攤檔,水陸的茶居酒店集匯之地,故被人們稱之為市橋。遙想當年,橋上兩邊街市熙熙攘攘,橋下河水清流淌涌,船隻往來絡繹不絕,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動人畫面。特別是每年春風拂面、春雨連綿、春水上漲的時候,在市橋河上,波瀾洶涌之聲可聽,船夫槳櫓之聲可聞,樓懸荇藻之景可見,一派春江水漲的美好景象。
現在的市橋路是一條非常熱鬧的步行街。
市橋春漲,另有一說是「施橋春漲」。施橋在黃旗嶺下,附城戙船澳前,此處原有河,水向東流,河上有橋名施橋。但據明清東莞舊志,均寫作「市橋春漲」。明盧寬有《市橋春漲》詩雲:. 虹橋歷年知幾許?橋頭趁市人如雨。三春潦漲從天來,飛湍激漱中流柱。中流砥柱立不難。豈畏怒浪高如山,古今豪傑經過此,何人只手迥狂瀾。 原位於莞城西城樓側的鳳凰台也是東莞舊八景之一,名為「鳳台秋濟」,俗稱「鳳凰台上金雞叫」。原址在宋朝時建有上清觀,旁邊有雁塔,凡有中舉者均在塔碑上題名。傳說山上有鳳凰草,曾引鳳凰來,故名鳳凰台。
400多年前,明代文人雅士在此成立「鳳凰書社」,並經常來此吟詩作對。
到了清朝末年,鳳凰台就已經倒塌了,只剩下了台基。旁邊的雁塔和上清觀也想及相繼毀於「文革」時期。事隔十多年,東莞人認為鳳凰台是東莞詩脈所在,是東莞文化的重要象徵,故重修鳳凰台,並在鳳凰台所在地,修建文化宮、青少年宮、工人文化宮等文化建築,當時的鳳凰台是在文化宮半山處的一座銅制鳳凰雕像。在建設西城樓文化廣場期間,原有鳳凰銅像拆除搬遷。2005年元旦,東莞市人民政府在文化廣場二期建築物圓形廣場中央重建如今所看到的鳳凰台雕塑。
黃江鎮最高的山是「寶山」。寶山古稱慮山,又名蘆山。位於黃江鎮東部,橫貫黃江、樟木頭、塘廈三個鎮。 寶山因產銀礦,古人曾在此煉銀而改名寶山。何時及何人開采已無資料可查。寶山除產銀礦外,它自古還以瀑布而揚名。主峰東側有芙蓉寺(今已成遺址),寺前有潭,名寶潭。飛瀑自山崖瀉下,沖擊著中空的石瓮形巨石,奔響如雷,瓮中水花激濺,狀若芙蓉,故有「寶山石瓮出芙蓉」的盛景。是東莞古八景之一。清代中後期,石瓮終於被沖破。
清代是寶山風景全盛期,當地人自立了古剎、石瓮、靈鳥、仙床、龍潭、石井、廚洞、松徑等八景。現景點不存,但山色依然秀麗,吸引著眾多遊客。
然而,遺憾得很,久歷滄桑的寶山的一些名勝古跡早已殘缺不全了。石瓮於數十年前遭雷擊而崩塌,百尺飛瀑也變為涓涓細流,芙蓉涌現的奇觀也不復在。山亭及芙蓉古寺亦空餘遺跡,遊人只有對之興嘆而已。此外,山下的一個曾是元代官府煉銀的石瓮場,如今也只餘一個深深的山洞,當地鄉人稱之為「坑窟」,相傳這就是當年采銀的坑洞。
水濂山森林公園位於市中心以南 8 公里處,水濂山舊稱彭峒山,海拔 378.8 米,方圓十餘里,山崗連綿,岩石嶙峋,因昔有彭公樓隱於此,故名彭峒山。彭峒水簾,是明代東莞八景之一。
山上有泉,水清冽味甘;有古峒山寺,規模宏大,遺址保留完好。半山處有觀音廟,驅車可直至廟前。山顛飛瀑懸瀉十餘丈,形如水簾,四時不絕。山澗多藤蘿,橫垂峭壁。泉水繞廟後左側,注入芙蓉澗。飛瀑流泉,淙淙崢崢,音如琴聲。山上林木陰翳,花草茂盛,松響助涼。水濂山森林公園現己列入市五大森林公園之一。
講述了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一對新婚燕爾的夫妻十分恩愛,夫妻倆靠丈夫出海捕魚為生,由於丈夫每次出去都要很長的時間才回來,妻子相思成病,每日站在金牛山蟹殼岩上盼望出海謀生的丈夫歸來。有一天,妻子到岩洞內的井邊汲水,忽然看到井水裡映出一葉歸帆,船頭站著的人竟是自己的丈夫,跑到碼頭去看,果然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丈夫歸來,認定是井神顯靈。海月岩公園位於厚街涌口村。金牛山上的「海月風帆」是東莞老八景之一。整個公園面積三百多畝,裡面有氣勢雄偉的三清殿、金壁生輝的海月殿、綠水盪漾的海月湖和迂迴曲折的九曲橋,是遊人休閑,清心養神的好地方。
金牛山是座高十丈,周一里的紅石質山崗,造型奇特。蟹殼岩上刻有「海月岩」三字,為宋紹二年(1132年)刻,岩下有一石井,曾有「海上風帆落井中」之說,現增設了雕塑、樓亭等景點。
靖康海市亡人趁——這個東莞舊八景的故事比較簡單,說是在虎門望出去的那一片海,曾經叫做「伶仃洋」的那一塊,文天祥的詩句「惶恐灘頭說惶恐,伶仃洋里嘆伶仃」就是說的這里。這里也曾叫做「靖康海」。 相傳這里以前有時候在海面上會出現一個集市人來人往,買賣的、走路的、肩挑的、推車的、好像很熱鬧的樣子。當時的人們就說這是一個鬼市場,都是那些鬼來趁墟。所以就有了「靖康海市亡人趁」的這個說法。那應該是一種「海市蜃樓」的現象。
靖康海市極之神奇,據清代周天成等著的《東莞縣志》載:「海市多見靖康場,當晦夜海光忽生,水面盡赤。有無數燈火往來,螺女鮫人之屬,喧喧笑語。聞賣珠鬻錦數錢量米之聲,至曉方止。」(註:原無標點符號)在歷代有關海市蜃樓的描述中,只有影像的描述。在海市蜃樓出現的同時,還能聽到各種聲音,則只有靖康海市才有。靖康海市的奇異獨特還在於:「靖康海市,又與青州不同。靖康海市見於夜,青州見於晝。」(註:志書所提及的青州,疑為山東省青州)古人無法解釋海市蜃樓的成因,便附之以鬼神之說,認為是海上的神仙進行的珊瑚之市,又以為那裡過去有沉沒的陸地,當月出時便有鬼物就海中為市。故此,靖康海市又有「珊瑚夜市」、「沉州夜市」之稱。 覺華煙雨曾被評東莞八景之一,地點現在中堂開達玩具廠內,原廣虎公路,中堂至斗朗路段旁,此景現已沒有。相傳在一千多年前,羅浮山有一隻仙鵝飛走,覺華寺里有一個和尚歷經千辛萬苦,跟蹤至泊洋海面附近一個地方,只見那隻仙鵝停了下來,轉眼就不見了。那時候泊洋村一帶還是海洋。從這時起,每年都有一船稻穀在泊洋海面沉沒,而沉掉那船谷的主人就很快發跡起家。這只仙鵝落腳地方是一塊福地,就在這里興建覺華寺。
覺華寺在市西十五里(即中堂)。宋紹興初(1131年),徐邦彥得到一個觀音像,把她供奉在江流堂,縣令張勛叫和尚宋鑒給他求得存放在覺華寺,和尚妙縣建築了一座殿閣,李濤為他作證。咸淳二年(1266年)將侍郎徐淵授意何漢濤施捨田地八十畝給覺華寺,當時殿宇寶塔直上雲宵,從遠處觀看,隱隱約約,像在煙霧中一樣,故名覺華煙雨。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寺里的田地被人搶去。嘉靖初年(1522年),這座寺就被廢棄了。
明初東莞詩人陳靖吉題《覺華煙雨》七絕二首:
其一:江心樓閣梵王宮,三千世界疑虛空。漁村相對一水隔,竹籬茅舍有無中。
其二:半開霧景更奇特,遠處參天青歷歷。一圖水墨海天秋,今古不知誰卷得。
黃裳《覺華煙雨》七絕詩:
叢林幽寂枕江隈,煙雨蒙蒙晝不開。過客不知蘭若處,但聞鍾馨數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