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亡羊補牢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一個牧羊人的羊圈破了口子,牧羊人相信口子不大,羊自己跑不出去,卻沒有抓緊進行處理,終於有一天,被狼發現了破洞,鑽進來偷走了一隻羊,牧羊人在悔恨下趕緊修好了破洞,之後在也沒有丟過羊。 古人借用亡羊補牢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做事需要未雨綢繆,不要等到壞事發生才後悔。或許在當時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而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可能提倡亡羊補牢是更好的選擇。 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羊被吃了我們就不養了?顯然,比起古人,我們大概率會繼續養的,因而,補牢是必要的。無論是社會個體還是團體,我們都是朝著不斷發展前進的,既然發展,肯定機會與挫折並行,機會助推我們發展,挫折未必一定是阻礙因素,更多的需要從挫折中反思總結。這才是更好發展之道。
㈡ 蘇武牧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蘇武牧羊》這個故事講的是蘇武在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俄羅斯的貝加爾湖,存疑,一說今甘肅白亭海,一說寧夏中衛寺口)邊牧羊,手持漢朝符節,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2)木羊的故事主要內容是什麼擴展閱讀
《蘇武牧羊》原文:漢朝時,蘇武被皇上選中到匈奴國當使臣。誰知,蘇武一到那裡就被匈奴王關了起來。過了些日子,匈奴王對蘇武說,只要他同意做匈奴的駙馬爺,不再回漢宮,就給他自由。蘇武表示至死不叛國。匈奴王勃然大怒,便叫蘇武到冰天雪地的北海去當牧羊人。
匈奴王給了蘇武100隻羊,每隻羊的脖子上都掛著一個牌子,牌子上記著羊的重量。每隔4天,便有人來稱羊的重量,點羊的數量。羊的重量減輕,數量減少,蘇武都得挨板子。蘇武本是中原人,沒放過羊。有天早上,他趕著羊一出欄,羊就因為飢餓,撒開蹄子全都跑沒了影。
蘇武心想:我堂堂的大漢國使臣,竟成了放羊的「犯人」,在北海邊上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連只羊也不如。與其活著受罪,不如跳進北海死了清閑。蘇武正要往水中跳,忽聽背後的山頂上傳來一陣尖利的叫聲。
他回頭一看,一隻又高又大的母猩猩風一樣朝他跑來,拉著蘇武的手就跑回了山上的洞里。母猩猩又仰起脖子大叫三聲,從四面八方召來一群小猩猩。小猩猩在母猩猩帶領下,漫山遍野地尋找跑散的羊,不大一會兒便一隻不少地找回來了。
從此,蘇武便在這個山洞裡安家住下來,白天和猩猩們一塊兒放羊,小猩猩們為他摘野果、捉野兔充飢;夜晚,蘇武便和猩猩們睡在一起,互相取暖。一晃十幾年過去了,蘇武不但沒餓死凍死,而且活得很健壯。不久,漢武帝派兵打敗了匈奴王,匈奴王重新與漢朝和好了。蘇武也回到了久別的漢宮和家人團聚了。
㈢ 亡羊補牢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亡羊補牢的主要內容: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做錯了沒關系,錯了,一段時間沒明白也沒關系,但一錯再錯不再改正是不對的。錯誤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盡可能的減少錯誤出現的機會。
具體的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牧民,養了很多隻羊,白天放牧,晚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
早晨的時候,這個牧民去放羊,發現羊少了一隻。發現是羊圈破了個窟窿,夜晚的時候,狼從窟窿里鑽了進來,叼走了一隻羊。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干什麼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好心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隻羊。原來狼又從窟窿里鑽進羊圈,又叼走了一隻羊。
這位牧民很後悔沒有認直接受鄰居的勸告,去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於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牧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象。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繼續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
㈣ 蘇武牧羊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蘇武牧羊的故事說的是:漢朝的蘇武出使到匈奴,結果被匈奴人扣押,匈奴人使用各種手段來誘使蘇武投降,可是蘇武不為所動,結果蘇武在匈奴人的境內牧羊了19年。
蘇武牧羊這個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有時候甚至被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題材,究竟蘇武牧羊這個故事說的是什麼內容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蘇武牧羊這個故事說的是蘇武在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
後來匈奴人將蘇武遷到北海(一說今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一說在今甘肅白亭海) 邊牧羊,手持漢朝符節,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在北海,蘇武牧羊長達十九年之久。十幾年來,當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單於已去世了,漢武帝也死了,漢武帝的兒子漢昭帝繼任皇位。公元前85年,匈奴起了內亂,單於沒有力量再跟漢朝打仗,又打發使者要求和好了。漢昭帝派出使者來到匈奴,要求放回蘇武、常惠等人。匈奴騙使者說蘇武已經死了。
第二次,漢朝又派使者到匈奴去。常惠買通了單於的手下人,私底下跟使者見面。使者明白了底細,就嚴厲地責備單於說:「我們皇上在上林園射下了一隻大雁,大雁的腳上拴著一條綢子,是蘇武親筆寫的一封信。他說他在北海放羊。您怎麼可以騙人呢?」單於聽了嚇了一大跳,說:「蘇武的忠義感動飛鳥了!」他向使者道歉,答應一定送回蘇武。
當初蘇武出使時,隨從的人有一百多,這次跟著他回來的只剩了常惠等幾個人了;蘇武出使時剛四十歲,在匈奴受難十九年,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蘇武終於回到了長安,回長安後百姓都出門迎接,稱贊他是個有氣節的大丈夫。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謀反,蘇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來關系很好,加上他的兒子也參與其中,蘇武被罷官。昭帝死後,蘇武因為參與了擁立漢宣帝,被賜爵關內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