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海經有哪些故事說了什麼
很高興為您解答。
《山海經》主要分兩部分,《山經》《海經》。
《山經》又叫《五藏山經》,可以肯定是講中國或者世界(無定論)各地的地理、歷史、動物、植物、特產、風俗 、礦產、醫學、民族……這個應該是經過不同時期官方組織的考察活動而總結,應該是先有考察後有圖(如果有圖的話)。
《海經》描寫的地域現在還沒有定論,但主要分為中華圈、世界圈,也有研究者分析是小范圍的地域比如雲南省。有學者認為《海經》寫地理歷史,也有學者認為是寫原始歷法……但是可以肯定,《海經》是先有圖(已經遺失)後有文。
因為年代久遠,《山海經》很多生物今天都無從考證(不是滅絕就是換了名稱),但是近年來的很多研究都表明,它記載的很多東西在歷史上是曾經存在過的,並非胡亂編造,只是現代人無法理解而已。
親,我的解答您滿意么?
❷ 上敏下牛念什麼是山海經中的
𤛎 音敏mǐn.《山海經》黃山有獸,狀如牛,蒼黑,大目,其名曰𤛎.
❸ 山海經說的什麼故事
山海經講了哪些故事
山海經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經多人寫集成的一部古書,作者大概都是楚地的楚人。《山海經》是一部以神話為主流的書,它的內容包括范圍龐大,它除了保存有大量的神話資料而然,還涉及到學術領域的各個方面,諸如宗教學、哲學、歷史學、民族學、天文學、地理學、動物學、植物學、醫葯衛生學等,此書內容包羅萬象,可以稱得上是一部當時的生活日用網路全書。此書《五藏山經》的各經後面,大量列舉了祀神所用之物,有雄雞、犬、牡羊、圭、璧、璋、糈……等,而「糈」字在各經中所見最多。「糈,精米,所以享神。」 即是說巫師用精米來享神。《山海經》祀神物中多用糈,又有關於醫葯、咒禁、神怪等記敘。所以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里說它「蓋古之巫書」,當是平情之論。
袁珂先生在《山海經校注.序》中曾這樣說:「《山海經》匪特史地之權輿,亦乃神話之淵府。」說《山海經》是中國神話的「淵府」(寶庫),是為歷來研究中國神話的學者眾所公認的。
魯訊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亦說《山海經》「蓋古之巫書」,又在《漢文學綱要》中說「蓋以記神事」。足以證明《山海經》是一部極具神話研究價值的古書。
整部《山海經》大約可分如下幾部份:乎拍
一.《五藏山經》,共五篇 ,約佔全書二分之三以上;內容有關山川地理、祀神的典禮儀式和所用之物,間中敘寫到諸山山神的形貌和神力。
二.《海外經》,共四篇;內容多記海外各國的異人、異物,也有些古老神話零片記敘,如誇父追日、刑天斷首。
三.謹咐《海內經》,共四篇;內容是記海內神奇事物,如昆龍景象、建木形態、巴蛇、雷神等。
四.《茺經》,共五篇;內又分為《大茺經》四篇和《海內經》一篇;內里記錄了一些有關帝俊和黃帝(古代東西兩大民族所奉祀的上帝)的神話。此經是保存神話資料最多和最原始祥頃純的;大部份重要的神話材料幾乎會萃在這里,而這部份之寫作時期可能比經中其他部份還早。
從 「海外南經第六」 起到最後 「海外經第十八」 止之十三篇,簡稱為《海經》。和前面的《五藏山經》即《山經》合起來,總名之曰《山海經》
《神話性質》
1. 宗教
《山海經》書中展示之巫師所有宗教活動,真是觸目皆是,多難勝舉。如《山海經》中,每一小節的後面,都記載有對某系列山山神的不同禮典,不僅有如魯訊先生所說的「禮神之物多用糈(精米),與巫術合」 ,禮典中還有什麼「干舞置鼓」、「雄雞瘞之」、「合巫祝二人舞」、「聊用魚」 ……等等,不外都是巫師祠祭時的景象。如諸山山神,有身人面者、有鹿身八足蛇尾者、有鳥身龍首者、有龍身鳥首者、有羊身人者、有龍身人面者、有豕身人面者、有人面三首者,奇形怪狀,種種不一,或是動物形體的拼湊,或是半人半獸的組合,也顯現了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特色。
2. 歷史
《山海經》書中記有孚些神譜,有帝俊、炎帝、黃帝…… 的神譜,其他歷史性質的書中也記有若干帝王譜系,我們若將二者來對照觀察,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神話與歷史竟是同步的。這可證明到原始初民是將口耳相傳的神話視為是他們的歷史。某些民族中巫師祀神寺演唱創世史詩和英雄史詩,講述天地如何開辟,人類如何誕生,講述祖先的事績和英雄的戰功等,在初民視為是歷史的,其實也全是神話。此可證在上古時期,神話與歷史同出一源。
3. 地理
神話和地理的關系,在《山海經》一書中,見得更是密切。整部《山海經》,便可說是一部神話性質的地理書。以禹因治水而求賢人的記錄為例。禹因東西南北所經之地,都作了神話性質的描述,文中所寫的地名國名,大都不可證實,只可視為神話地理。
4. 民族
《山海經》給我們展示了豐富......>>
山海經中講的是什麼內容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 特點
《山海經》奇書
《山海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奇書之一.它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山海經》[1]為述圖之書.
劉錫城在《全像山海經圖比較》(1)序言中指出:「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流觀山海圖」(《讀山海經13首》)、學者郭璞的「圖亦作牛形」和「在畏獸畫中」的記載和論述,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曾有「山海圖」流行於世.而且據說《海經》部分是圖在先、文後出,因而「以圖敘事」的敘事方式,至少在戰國時代就已形成一種文化傳統」.馬倡議(2)也認為:「《山海經》的母本可能有圖,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據圖為文(先有圖後有文)的書,古圖佚失了,文字卻流傳了下來,這就是我們所見到的《山海經》.」 劉宗迪(3)寫道:「《海經》的荒誕色彩和神話色彩,與這本書的特殊來歷息息相關,這本書的來歷在古代典籍中是獨一無二的,簡單地講,這本書是述圖之作,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看到的《海經》,先有圖,後有書,書中的內容是對一幅圖畫中內容的寫照.《山海經》中的文字多靜態的刻畫,而少動態的敘述,多記空間方位,而少間時間進程,其述圖特點可謂一目瞭然,其實,前人早就注意到了這一點,最早指出這一點的是宋代學者朱熹,但前人在這一點上都有同一個誤解,即認為整部《山海經》包括《山經》都是有述圖的.實際上,像《山經》那樣包羅萬象的博物學知識是不可能在圖中畫出來的,更何況其中還記載了很多動物的聲音、習性等等,這些內容又如何能用圖畫表現出來呢?除非古時候已經有了現在這樣的多媒體技術.不過,《海經》所憑借的圖畫早就佚失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山海經》中都有插圖,怪怪奇奇,琳琅滿目,那隻是後人根據書中的內容想像增補的,與我說的古圖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經》保留了大量遠古時期的史料.
《山海經》歷來被大多數人認為「荒誕不經」.連敢於打破《尚書》束縛,將中國上古史推至炎黃二帝的史學家司馬遷都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形成這種看法的原因似乎與《山海經》由圖到文字的成書過程有關.例如《海外東經》記載「工蟲在其北,各有兩首.一曰在君子國北」.根據《山海經》先有圖後有書的成書過程推測,《山海經圖》上在君子國的北方畫有一個彩虹的「虹」字,表示該地經常見到彩虹.當時的圖像文字應該類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圖像,兩端有首(見熊國英著《圖示古漢字》).而後來古人根據《山海經圖》著《山海經》時,時間已經過了幾百年,而著者並不見得一定是文字學家,這時彩虹的虹字已經成為「工蟲」的樣子,因此將彩虹描述為工蟲,並望文生義將其描述為「各有兩首」,使後人無法知道到底敘述的是天邊的彩虹呢,還是描寫一隻有兩個頭的怪物.所以就連司馬遷也說「余不敢言之也」.
也正因為《山海經》的所謂荒誕不經,幾千年來該書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因而也很少被後人改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書的風貌和許多珍貴的遠古資料和信息.
第三,《山海經》與東方夷族有關.
金榮權(4)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一個謎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跡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只見於《山海經》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內」兩經之中.究其神系淵源與脈略,顯不屬於炎帝世系,也不隸屬於黃帝世系,是與炎、黃兩大神系並存的第三神系」.「關於帝俊在中國古代諸神中的地位,......>>
山海經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精衛填海,後羿射日 ,刑天舞干戚,誇父追日、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共工怒觸不周山 等等
《山海經》共18卷,分《山經》和《海經》兩部分。書中記載了我國古代山川、各地民俗、物產資源以及大量神異鬼怪的傳說。《山經》以五方山川為綱,記述的內容包括古史、草木、鳥獸、神話、宗教等。《海經》除著錄地理方位外,還記載遠國異人的狀貌和風格。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是一部旅遊、地理知識方面的網路全書。 《山海經》里的不少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都表現出極其豐富的想像力。其中 嫦娥奔月.誇父追日、女媧補天、、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神話故事,代代相傳,家喻戶曉,為後人的神話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山海經》實際上也是我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古書。中華民族童年時期的本原精神反映在以山海經為代表的各種神話故事中,無論是誇父精神,是刑天氣概,還是精衛風采,或是女媧氣度,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故事,都展現出了中華民族最為本真的精神氣質。從這種無意識里爆發出來的文化能量,一次又一次地在中國歷史上蔚為大觀。漢末黨錮也罷,東林黨人也罷,戊戍諸君子也罷,清末民初革命志士也罷,早期 *** 人也罷,不管他們宣稱自己信奉的是什麼,骨子裡所承繼的恰好就是《山海經》神話里的那種文化血統。在他們身上,人們總能看到誇父、刑天那樣的影子。在他們身上,人們一而再、再而三地體味到了中國文化的元氣,那種最為自由、最為陽剛、最富 *** 、最具生命創造力的始源精神。這是中國文化為何經久而不衰的根本原因。正是由於這樣的始源精神,而絕對不是因為孔孟之道及其儒家教義,中國文化才得以在漫漫的專制長夜裡頑強地生存下來。相比於中國文化的這種始源性和本真性,孔儒不過是整個民族文化歷史上的一段插曲.
誇父追日
遠古時代,在我國北部,有一座巍峨雄偉的成都載天山,山上住著一個巨人氏族叫誇父族。誇父族的首領叫做誇父,他身高無比,力大無窮,意志堅強,氣概非凡。那時候,世界上荒涼落後,毒蛇猛獸橫行,人們生活凄苦。誇父為了本部落的人產能夠活下去,每天都率領眾人跟洪水猛獸搏鬥。誇父常常將捉到的凶惡的黃蛇掛在自己的兩只耳朵上作為裝飾,引以為榮。 有一年,天大旱。火一樣的太陽烤焦了地上的莊稼,曬幹了河裡的流水。人們熱得難受,實在無法生活。誇父見到這種情景,就立下雄心壯志,發誓要把太陽捉住,讓它聽從人們的吩咐,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一天,太陽剛剛從海上升起,誇父就從東海邊上邁開大步開始了他逐日的征程。 太陽在空中飛快地轉,誇父在地上疾風一樣地追。誇父不停地追呀追,餓了,摘個野果充飢;渴了,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僅僅打盹。他心裡一直在鼓勵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陽了,人們的生活就會幸福了。」他追了九天九夜,離太陽越來越近,紅彤彤、熱辣辣的太陽就在他自己的頭上啦。 誇父又跨過了一座座高山,穿過了一條條大河,終於在禺谷就要追上太陽了。這時,誇父心裡興奮極了。可就在他伸手要捉住太陽的時候,由於過度激動,身心憔悴,突然,誇父感到頭昏眼花,竟暈過去了。他醒來時,太陽早已不見了。 誇父依然不氣餒,他鼓足全身的力氣,又准備出發了。可是離太陽越近,太陽光就越強烈,誇父越來越感到焦躁難耐,他覺得他渾身的水分都被蒸幹了,當務之急,他需要喝大量的水。於是,誇父站起來走到東南方的黃河邊,伏下身子,猛喝黃河裡的水,黃河水被他喝乾了,他又去喝渭河裡的水。誰知道,他喝乾了渭河水,還是不解渴。於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喝一個大澤的水。可是,誇父實在太累太渴了,當他走到中途時,身體就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地倒下去,死了。 誇父死後,他的身體變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誇......>>
說一說,兩個《山海經》中的故事
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後羿射九日
山海經主要內容是我國民間傳說中的什麼
《山海經》共計18卷, 戰國至西漢初年的作品.內容主要是我國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還保存了不少上古時代流傳下的神話故事.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有哪些?
山海經》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全書共計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8卷,《大荒經》5卷。內容包羅萬鼎,主要記述古代地理、動物、植物、礦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山海經》還記載了一些神話寓言故事包括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後羿射九日等。《山海經》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國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經西漢劉歆校書,才形成現在的書籍。
山海經里的故事是真的嗎
山海經這部古書世人大多數認為都是一部神話故事.但是經過最近的研究發現,其實裡面有很多故事在歷史上都確有其事`
比如前段時間考古界爭論很激烈的,到底誰先發現了美洲.
在我國學者的研究下,發現山海經裡面有許多描述美洲的風土人情的段落.
看待這些,我們需要把握的是---任何神話 傳說都是建立在古代人民生活工作的現實基礎上的.在未被證實之前,誰能說這是一個完全虛構的故事呢?
再比如說,聖經裡面的挪亞方舟.當初很多學者都認為只是一個神話傳說.但是後面發現,不止聖經,在各個民族的神話傳說裡面幾乎都能找到那場大洪水的蹤跡.這才引發學界重視.經研究,很有可能是第二次冰河紀的消融才引發了那場席捲全世界的洪水.
所以說,不能武斷的說不是真的```
❹ 我想知道山海經的故事.!
三次經過北山依次所見之神:人面蛇身、馬身人面(二十神)、彘身人面(十四神)、彘身而八足蛇尾(十神)
1。 鱅鱅之魚:魚,其狀如梨牛,其音如彘鳴
2。 從從:獸,其狀如犬,六足,其鳴自詨
3。 (此蟲)鼠:其狀如雞而鼠毛,見則其邑大旱
4。 箴魚:魚,其狀如囗,其喙如箴,食之無疫疾
5。 鱤魚:魚
6。 <予予>之魚:魚
7。 無名獸:獸,其狀如誇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
8。 [左蟲右庸]:魚,其狀如黃蛇,魚翼,出入有光,見則其邑大旱
9。 狪々:獸,其狀如豚而有珠,其鳴自詨
10。軨々:獸,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水
11。珠鱉魚:魚,其狀如囗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無癘
12。犰狳:獸,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其鳴自詨,見則螽蝗為敗
13。朱獳:獸,其狀如狐而魚翼,其鳴自詨,見則其國有恐
14。囗鶘:鳥,其狀如鴛鴦而人足,其鳴自詨,見則其國多土功
15。獙々:獸,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雁,見則天下大旱
16。蠪侄:獸,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17。峳々:獸,其狀如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獆狗,見則其國多狡客
18。絜釒句:鳥,其狀如鳧而鼠尾,善登木,見則其國多疫
19。囗胡:獸,其狀如麋而魚目,其鳴自詨
20。寐魚:魚
21。囗鮪:魚
22。鮯々之魚:魚,其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其名自詨
23。精精:獸,其狀如牛而馬尾,其鳴自詨
24。猲狙:其狀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是食人
25。鬿譽:鳥,其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虎爪,亦食人
26。鱃魚:魚,其狀如鯉而大首,食者不疣
27。茈魚:魚,其狀如鮒,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蘪蕪食之不費
28。薄魚:魚,其狀如鱣魚而一目,其音如歐,見則天下大旱
29。當康:獸,其狀如豚而有牙,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穰
30。[左魚右骨]魚:魚,其狀如魚而鳥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鴛鴦,見則天下大旱(已經在西山出現過了)
31。合囗:獸,其狀如彘而人面。黃身而赤尾,其音如嬰兒,食人,亦食蟲蛇,見則天下大水
32。蜚:獸,其狀如牜而白首,一目而蛇尾,行水則竭,行草則死,見則天下大疫
四次經過北山依次所見之神:人身龍首、獸身人面載觡、人身而羊角中山經卷五
1。 [左上革左下夫右能]:獸,其狀如囗鼠而文題,食之已癭
2。 豪魚:魚,狀如鮪,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癬
3。 飛魚1:魚,其狀如鮒魚,食之已痔衕
4。 朏朏:獸,其狀如狸,而白尾有鬣,養之可以已憂
5。 鶡:鳥
6。 鳴蛇: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
7。 化蛇:獸,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見其邑大水
8。 蠪蚔:獸,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食之不眯
9。 馬腹:獸,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10。夫諸:獸,其狀如白鹿而四角,見則其邑大水
11。駕鳥:鳥
12。鴢:鳥,其狀如鳧,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
13。飛魚2:魚,其狀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14。[上鹿下言]:獸,其狀如貉而人目
15。犀渠:獸,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16。犭頡:獸,其狀如獳犬而有鱗,其毛如彘鬣
17。[左鳥右大]:鳥,其狀如錄,食之已墊
18。麖:獸
19。驕蟲:神,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驕蟲,是為螫蟲,實惟蜂蜜之廬,其祠之
20。鴒[左要右鳥]:鳥,狀如山雞而長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其鳴自呼,服之不眯
21。旋龜:龜,其狀鳥首而鱉尾,其音如判木
22。修辟之魚:魚,狀如黽而白喙,其音如鴟,食之已白癬
23。無條/黃棘:獸,黃華而不實,服之不字
24。三足龜:龜,食者無大疾,可以已腫
25。鯩魚:魚,黑文,其狀如鮒,食得不睡
26。[左月右上關右下魚]魚:魚,狀如鱖,居逵,蒼文赤尾,食者不癰,可以為瘺
27。[左魚右帝]魚:魚,狀如囗蜼而長距,足白而對,食者無蠱疾,可以御兵
28。文魚:魚
29。鮫魚:魚
30。[上單左下蟲右下蟲]圍:神,其狀如人面,羊角虎爪,恆游於睢漳之淵,出入有光
31。白鷮:鳥
32。計蒙:神,其狀人身而龍首,恆游於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
33。涉[上單左下蟲右下蟲]:神,其狀人身而方面三足
34。[左矛右勺]:獸
35。豕鹿:獸
36。良龜:龜
37。[上魚下黽]:魚
38。夔牛:獸
39。[左執右魚]魚:魚,
40。竊脂:鳥,狀如鴞而赤身白首,可以御火
41。犭也狼:獸,其狀如狐,而白尾長耳,見則國內有兵
42。猨蜼:獸
43。跂踵:鳥,其狀如鴞,而一足彘尾,見則其國大疫
44。雍和:獸,其狀如蝯,赤目,赤喙,黃身,見則國有大恐
45。耕父:神,常游清泠之淵,出入有光,見則其國為敗
46。鴆:鳥,其狀如雉,恆食蜚
47。嬰勺:鳥,其狀如鵲,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共鳴自呼
48。青耕:鳥,其狀如鵲,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可以御疫,其鳴自叫
49。獜:獸,其狀如犬,虎爪有甲,善駚[左分右牛}],食者不風
50。犭戾:獸,其狀如囗{音匯,蝟的意思},赤如丹火,見則其國大疫
51。狙如:獸,狀如鼣鼠,白耳白喙,見則其國有大兵
52。犭多即:獸,其狀如膜大,赤喙、赤目、白尾,見則其邑有火
53。梁渠:獸,其狀如狸,而白首虎爪,見則其國有大兵
54。[左鳥右只]鵌:鳥,其狀如烏而赤足,可以御火
55。聞獜:獸,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見則天下大風
56。於兒:獸,其狀人身而身操兩蛇,常游於江淵,出入有光
57。蓐:獸,其狀如龜,而白身赤首,是可以御火
58。熏池:神
59。[左鬼右申]武羅:神,其狀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齒,而穿耳以鐻,其鳴如鳴玉
60。吉神泰逢:神,其狀如人而虎尾,是好居於萯山之陽,出入有光。泰逢神動天地氣也
經過中山依次所見之神:人面而鳥身、人面獸身、豕身而人面、鳥身而人面、馬身而龍首、龍身而人面、彘身人首、鳥身而龍首
1。 比翼:鳥,在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省略另一種所在地說法, 以下皆是]
2。 羽民(國):人,在其東南,其為人長,身生羽(看過《鏡花緣》的人應該都了解)
3。 畢方:鳥,在其東,青水西,其為鳥人面一腳
4。 二八神:神,連臂,為帝司夜於此野,在羽民東,其為小人頰赤肩,盡十六人
5。 訁雚頭或訁雚朱(國):人,其為人人面有翼,鳥喙,方捕魚
6。 厭火(國):獸(其實是長得像黑色猴子的人),獸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
7。 三苗或者三毛(國):人,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
8。 [「載」字中的「車」換「至」](國):人,在其東,其為人黃,能操弓射蛇
9。 貫匈(國):人,在其東,其為人匈有竅
10。交脛(國):人,在其東,其為大交脛
11。不死民:人,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
12。歧舌(國):人,《山海經》中沒有過多介紹,《鏡花緣》里有介紹
13。三首(國):人,在其東,其為人一身三首
14。周饒(國):人,在東,其為人短小,冠帶
15。長臂(國):人,在其東,捕魚水中,兩手保操一魚
16。南方祝融:神,獸身人面,乘兩龍
17。南山:地方,自此山來,蟲為蛇,蛇號為魚
18。結匈(國):人,在其西南,其為人結匈
19。昆侖虛:地方,在其東,虛四方
❺ 《山海經》講了什麼內容
在我國古代的典籍中,《山海經》是一部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山海經》的意義在於從生產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從生產中獲得的地理知識,也要應用於社會、國家的經濟建設。
《山海經》中包含著我國古代地理、歷史、神話、動植物等多方面的內容。它是研究我國古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重要史料,被稱為「探祖尋源的奇書」。
據史籍記載,黃帝時期,在北方大荒中,有一座大山,拔地而起,高與天齊。山上居住著誇父族,他們個個身材高大,力氣超強。
不久,大地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太陽像個大火球,烤得大地龜裂,江湖乾涸,一片荒涼。誇父族全體出動找水抗旱,但江湖乾涸,無水可找。於是,勇敢的誇父首領發誓要把太陽摘下來。
太陽見誇父真發火,也有點心慌,加快速度向西落去。誇父首領拔腿就追。太陽一面加快滑行,一面向誇父射出熱力,想阻止他前進。但是,執著的誇父盡管汗如雨注,卻不肯停步。
誇父瞬息間已追了萬里,追至太陽落下的地方禺谷。太陽眼看無處可逃,就將所有的熱量一齊向誇父射去。誇父一陣頭暈目眩,眼前金星亂迸,口乾舌焦,雙手不覺軟垂。「不能倒下去!」誇父一面鼓勵自己,一面俯身去飲黃河的水,想喝點水後再捉太陽。哪知他喝乾了黃河,連支流渭水也喝乾,還是感到口渴難忍。
倔強的誇父決心去喝大澤的水,再去和太陽較量。大澤又叫「瀚海」,是鳥雀們滋生幼兒和更換羽毛的地方。誇父剛走到大澤邊,還沒俯下身來,一陣頭暈,「轟」的一聲,像座大山似的傾倒了。誇父遺憾地看著西沉的太陽,長嘆一聲,把手杖奮力向太陽拋去,閉上了眼睛。隨即,他的身軀立即化作誇父山。
第二天早晨,太陽神氣活現地從東方再次升起,一看到誇父,也不由暗暗欽佩誇父的勇氣。說也奇怪,經太陽光一照,誇父的手杖竟化成一片桃林,滿樹掛著碩大的果實。
誇父死了,他並沒捉住太陽。可是天帝被他的犧牲、勇敢的英雄精神所感動,懲罰了太陽。從此,他的部族年年風調雨順,萬物興盛。誇父的後代子孫居住在誇父山下,生活非常幸福。
記載這個故事的史籍就是《山海經》,名為「誇父逐日」。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神話故事,表現了遠古人們意志堅決,不畏艱難的勇氣。同時,這個故事也包含了遠古時期人們對大地的認識。
在現代人看來,大地是球形的,時刻都在圍繞著太陽運轉,太陽根本不會落入地球,更何況向西遷移,不是被高山擋住,而是到了地球的另一邊。
但對遠古時期誇父族這樣的一個內陸部族來說,大地是球形的,地球繞太陽運轉以及我國西北部的地理狀況,他們一無所知。
他們最多可能從靠近黃海、渤海的部族那裡知道:東面,就是大海,太陽從海中升起。至於西面走到盡頭,則是太陽落下的禺谷這個地方。
其實,《山海經》中的很多記載,與其說它是一部神話故事集,不如說它記錄著可以考實的地理知識。
《山海經》相傳為唐虞時期大禹、伯益所作,包括《山經》5卷,《海經》8卷,《大荒經》5卷。此書從形式到內容都以敘述各地山川物產為主,盡管雜有神話但比例不大,無疑是一部早期地理書。
《山海經》記載的山川比早些時候的《禹貢》更為豐富。它以神話的形式描述了我國有記載歷史上最早的山川形勝的系統分類。比如其中的《五藏山經》以山為綱,分東、西、南、北、中5個山系,分敘時包含有很多地理知識。
《東山經》包括今山東省及蘇皖北境。總共有46座山,連綿9430千米。
《南山經》東起浙江省舟山群島,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廣東省南海,包括今浙、贛、閩、粵、湘5省。大大小小總共40座,8290千米。
《西山經》東起山、陝間黃河,南起陝、甘秦嶺山脈,北抵寧夏鹽池西北,西北達新疆阿爾金山。總共77座山,8756千米。
《北山經》中記述的群山,位於今寧夏、新疆、山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等省區及蒙古國境內,其中近四分之一的山的具體位置可以確定。綿延11665千米。
《中山經》主要描寫晉南、陝中、豫西、河、渭、伊、洛地區的地理環境。總計天下名山共有2685座,分布在大地之東西南北中各方,一共32043千米。
每一山經的敘述大致都有一定的規律,山名、里程、植物、動物、水系、水生動物、礦產等項是基本的。大量的古代山名、河名對今天歷史地理的研究有重要價值。
《五藏山經》全文以方向與道里互為經緯,有條不紊。在敘述每列山嶽時還記述山的位置、高度、走向、陡峭程度、形狀、谷穴及其面積大小,並注意兩山之間的相互關聯,有的還涉及植被覆蓋密度、雨雪情況等,顯然已具備了山脈的初步概念。
《山海經》中的《海內經》和《海外經》,記載了沿海及四海的范圍。《海內經》主要記海中和沿海邊遠地區;《海外經》記四海之外的國家和地域。《海內經》和《海外經》的記載,反映了古人對世界的概念。在古人心目中,它們共同構成大陸,大陸的四周被海水包圍著,四海之外又有陸地和國家,是荒遠之地,就構成了世界。
《山海經》還記載和描述了一些自然地理現象。例如關於華山的險峻,《山海經》記錄為:「太華之山,削成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鳥獸莫居。」如此果斷地抓著華山最重要的特徵,形象地反映出華山的地理面貌,堪稱我國最早的山嶽地理書。
《山海經》在敘述河流時,必言其發源與流向,還注意到河流的支流或流進支流的水系,包括某些水流的伏流和潛流的情況以及鹽池、湖泊、井泉的記載。
比如關於河流季節變化,對教水的記述:
教山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是永冬干而夏流,實唯干河。
教水是一條注入黃河、冬干夏流的季節河。這些記載都是對自然界科學觀察的結果,有一定的地理意義。《山海經》記載眾多的原始地理知識,比如南方的岩溶洞穴,北方河水季節性變化,不同氣候帶的地理景觀與動植物分布的特點。
《山海經》中已有四極的觀念。四極又稱為「四隅」、「四陬」,在古人心目中,世界是有極限的,可以測量的。這證明它保有較原始的地理認識。
《山海經》記載了多種植物的名稱,並進行了一些植物形態的描述,其中有一部分可以和今天的植物對照出來。如:木本植物中的松、柏、桑、漆、榕、竹、樗、楨等;草本植物中的菅、杜衡、門冬、少辛等;果樹中的桃、梨、李、杏、梅等。
另外,《山海經》還對植物中的根、莖、枝、葉、花、果等形態給予了描述。這反映了當時植物學的知識已相當豐富。有一些植物還記錄了葯用功效。如萆荔食之可以醫心痛;棕楠食之醫疥;凋棠食之醫聾等。這樣的葯用植物記載,在植物地理及中葯史上有一定意義。
《山海經》中還出現了動物名稱,分別記錄了不同種動物。這部分內容,歷來就有不同的看法,因為這些名稱,今天看來是稀奇古怪的,動物的形態描述也難於令人置信。而且往往見到這些動物時,記錄說會天下有大災等。
但是,若剔除那些荒誕的部分,就是我們熟悉的動物。它們不外乎是猿猴類、偶蹄類、狐犬類、虎豹類、鼠類、飛禽類等動物。出現較多的有麋、虎、豹、牛、鹿、羚羊、犀、兕、象、馬等。
現在犀在我國已絕跡了。大象當時分布在中山、南山和西山區域,說明當時氣候較今天暖濕。被現代人稱為「沙漠之舟」的駱駝在《北山經》里出現過兩次。
《東山經》提到犰狳,是否與南美洲的犰狳相似,這些問題都值得研究。
此外記載的動物還包括魚類、蛇類、腹足類、兩棲類等。這些動物及其分布區的記載,實際上也是珍貴的科學資料。
《山海經》中有大量的礦物記載。玉出現多次。非金屬有堊、雄黃、文石、赭石等10多種。金屬有金、鐵、銀、赤金、赤銅、錫、赤錫等數十種。
在物質資源分布的篇幅中,對於礦產的記載尤其詳細,提及礦物產地300餘處,有用礦物達七八十種,並把它們分成金、玉、石、土4類。這些都是珍貴的礦產地理資料。
《山海經》還注意到礦物的共生現象,並據其硬度、顏色、光澤、透明度、構造、敲擊聲、醫葯性等識別礦物的方法,及詳細記述動植物形態、性能和醫療功效。因此,《山海經》在礦物學分類上有突出貢獻。
撰寫《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說:「《山海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寶庫,我們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古人是怎樣認識礦物和葯物之類物質的知識。」
總之,《山海經》記錄了許多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動植物、礦物種類及其分布等知識,在地理學發展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
山海經
❻ 《山海經》講了什麼內容
《山海經》大概分為山經、海經、大荒經三大部分,可謂一本古代的相當全面的網路全書。山經佔全書五分之三左右,其餘二經只佔不到五分之二。山經以各地的山為契機,延展介紹該地的礦產、動植物、醫用葯品與地質情況,有時也會涉及到古代的巫術祭祀之類。它從南山起筆,繼而延伸,描繪了一幅壯麗的地理畫卷。《海經》以不同國家為主題,簡潔記錄了各地國家的民俗特徵,奇形怪狀的怪獸,其中很多成為如今神話故事的人物原型。《大荒經》敘述的是當年的歷史以及流傳下來的故事,亦成為後世很多神話傳說故事的真正出處。 《山海經》中許多地方都是可以得到考證的。比如書中提到西南地區有一群膚色與我們不同的人種,也就是當時的黑人。甚至還提到了如今的剛果地區的一種特殊群體,他們的身材相對我們比較矮小。又譬如它是最早明確記載朝鮮半島的文獻,而且此類記載不止一處。分別見於: 《海內北經》:「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都),其人水居,偎人愛人。」 《海內東經》:「朝鮮在列陽東,海北山南,列陽屬燕。」 《海內經》:「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韓雁在海中,都州南。」 上文提到的「都州」、「郁州」是現在的連雲港市。「韓雁」則指朝鮮半島。按照書中記載,韓雁在海中,與郁州隔海相望,也應為朝鮮半島之地。《山海經》也證明了,早在那個時代,朝鮮半島便已文明開化,並已經與華夏中原地區有了密切來往。進一步分析,書中對朝鮮半島地理相關信息的記載之准確,也足以說明早在《山海經》成書之時,韓國半島便早已為九州所涉,禹跡所至,成為當時華夏文明版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海內北經》、《海內東經》中也提到了倭國,也就是如今的日本。燕,如今的遼東半島。列姑射,如今的渤海中列島。蓬萊、大人之市、琅琊台,如今膠東半島。 按照書中的描述,自東到北到西到南,正好圍繞黃渤海沿岸轉了個大圈。其對於東北亞地區的地理敘述,不但准確可信,而且條理分明,方位更是准確。在歷史地理的角度看,存在極高的史料價值。 《山海經》中對於動植物的描寫許多都讓21世紀的我們難以置信。不可否認也許那光怪陸離的描述中有著當地百姓信仰、亦或者幻想中的產物。卷十八,《海內經》中提到,「有青獸,人面,名曰猩猩。」還有一種青色的獸,長著人一樣的面孔,名叫猩猩。書中提到的「猩猩」,經考證應為現代的金絲猴,到底是什麼物種,我們只能憑借歷史留給我們的線索順藤摸瓜。招搖山大致位於雲南廣西一帶,哀牢為古國名,也位於雲南洱海湖畔,交_位於如今的越南北部。這三處地點與今天滇金絲猴的分布區域大致重合。這說明此三處地點很可能自古以來就是滇金絲猴的棲息地。而關於古人認為「食之善走」的描述,大致可以用古人一種吃什麼補什麼的觀念解釋。比如方才提到的滇金絲猴,雖然樣貌如人無兩,也如《禮記》中敘述的那樣:「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就算善人語,能說人話,在人類的眼中與雞鴨鵝狗豬也無甚分明。既然雞鴨鵝狗豬能吃,猴子也肯定是可以吃的。吃金絲猴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能需要極大的勇氣。一來我們已經習慣了食用市面上常見品種的動物,二來肆意食用野物容易引發病毒,況且金絲猴與人樣貌相似,很多人認為食用金絲猴與吃人沒什麼分別。但是古代人卻可以神情自若地食用,甚至記載到書中。這可能是因為在那個年代的原始社會,食物匱乏,往往吃什麼食物百姓沒有選擇的餘地。另一個原因很可能是金絲猴身手矯捷,既能似人一般直立行走,也能輕輕鬆鬆穿梭在森林中,身手靈活矯健。故而按照傳統中醫理論中的「以形補形」來看,「食之善走」,吃了就可以健步如飛,在古人眼中也許就是可行的。 透過此中說法我們不難推斷,《山海經》中對於食用特定動物獲得某種能力的描述,原因之一也許是古人在「天人合一」的影響下,從「以形補形」這一觀念而創造出來的一種理論。其二,從《山海經》中對於巫術祭祀的描述,我們同樣可以推斷,吃下某種東西,獲得他的能力,同樣屬於某種原始的模仿巫術。模仿巫術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醫術原理,認為食用動物的某一部分,就能補救相應人體中缺失的不足。這一觀念至今都可以在某些地區見到。 有人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假設,如果鸚鵡早已滅絕,而假如如今的人們見到山海經中描寫鸚鵡:「有鳥焉,色七彩,善口技,通人語」。是否有人願意承認世界上會有一種會說人話的鳥呢?也許大部分人是不會的。《山海經》中的奇珍異獸,我們不能否認它們其中一些的存在,也許它們早在數千年前就在自然法則的優勝劣汰中滅絕。《山海經》的作者至今不詳,其中描繪地圖之廣,我們難以想像在那個年代,作者是如何搜羅到如此細致的信息,並條理清晰地記載下來。《山海經》中的智慧,中國深厚的華夏文明的智慧,豐富的底蘊,就像神秘女郎的面紗,等待著我們層層揭開。而其中的可開發性,仍然有很多未知的領域。 來源:現代營銷·理論
❼ 《山海經》中的人物神獸故事
南山經卷一:
1。 狌々:獸,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食之善走
2。 鹿蜀:獸,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佩之宜子孫
3。 旋龜:獸,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
4。 鮭:魚,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
5。 類:獸,其狀如狸而有髦,自為牝牡,食者不妒
6。 犭尃訑:獸,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佩之不畏
7。 尚付:鳥,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無
8。 九尾狐:獸,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9。 灌灌:鳥,其狀如鳩,其音若呵,佩之不惑。
10。赤鱬:魚,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鴦鴛,食之不疥
11。狸力:獸,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見則其縣多土功
12。鴸鳥:鳥,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土
13。長右:獸,其狀如禺而四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14。猾囗:獸,其狀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蟄,其音如斫木,見則縣有大繇
15。彘:獸,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是食人
16。 患:獸,其狀如羊而無口,不可殺也
17。蠱雕:獸,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
18。瞿如:鳥,其狀如 而白首,三足、人面,其鳴自號也
19。虎蛟:魚,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
20。鳳凰:鳥,其狀如雞,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21。鯖魚:魚,其狀如鮒而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22。顒:鳥,其狀職梟,人而四目而有耳,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
南山三次經過依次所見之神:鳥首龍身、龍首鳥身、人面龍身
西山經卷二
1。[左羊右咸]羊:獸,其狀如羊而馬尾,其脂可以已臘
2。 蟲渠:鳥,其狀如山雞,黑身赤足,可以已暴
3。 肥囗:蛇,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4。 赤鷩:鳥,可以御火
5。 蔥聾:獸,其狀如羊而赤鬣
6。 鴖:鳥,其狀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7。 鱧魚:魚,其狀如鱉,其音如羊
8。 肥遺:鳥,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食之已癘
9。 豪彘:獸,其狀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
10。囂:獸,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
11。橐[上非下巴]:鳥,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
12。溪邊:獸,其狀如狗,席其皮者不蠱
13。櫟:鳥,其狀如鶉,黑文而赤翁,食之已癭
14。犭嬰如:獸,其狀如鹿而白尾,馬足人手而四角
15。數斯:鳥,其狀如鴟而人足,名曰數斯,食之已癭
16。[上敏下牛]:獸,其狀如牛,而蒼黑大目
17。鸚鵡:鳥,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
18。鸓:鳥,其狀如鵲,赤黑而兩四足,可以御火
19。鸞鳥: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見則天下安寧
20。朱厭:獸,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見則大兵
21。白豪:其狀如蜂,大如鴛鴦,:獸
22。多羅羅:鳥,是食人
23。蠻蠻:獸,其狀鼠身而鱉首,其音如吠犬,其狀如鳧,而一翼一日,相得乃飛,見則天下大水
24。欽丕:鳥,化為大鶚,其狀如雕而墨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鵠,見則有大兵
25。鼓:神,獸後變鳥,其狀如人面而龍身,亦化為鵕鳥,其狀如鴟,赤足而直喙,黃文而白首,其音如鵠,見即其邑大旱
26。文鰩魚:魚,狀如鯉里,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
27。招司:神,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於四海,其音如榴
28。天神一:神,其狀如牛,而八足二首馬尾,其音如勃皇,見則其邑有兵
29。陸吾:神,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
30。土螻:獸,其狀如羊而四角,是食人
31。欽原:鳥,其狀如蜂,大如鴛鴦,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
32。鶉鳥:鳥,是司帝之百服
33。[左魚右骨]魚:魚,其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
34。天神二:其神狀如人而豹尾
35。西王母:神,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36。狡:獸,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
37。勝遇:鳥,其狀如翟而赤,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38。白帝少昊:神
39。猙:獸,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
40。畢文:鳥,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譌火
41。天狗:獸其狀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42。彳敖彳因:獸,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是食有
43。鴟:鳥,一首而三身,其狀如樂
44。耆童:神,其音常如鍾磬
45。帝江:神,基狀如黃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渾敦無而目,是識歌舞
46。紅光:神
47。訁雚:獸,其狀如狸,一目而三尾,其音如{大集}百聲,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癉
48。鵸余:鳥,其狀如烏,五采而赤文,三首六尾而善笑,服之使人不厭,是自為牝牡,食之不疽,又可以御凶
49。當扈:鳥,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
50。白狼、白虎、白鹿:獸
51。白雉、白翟、鴞:鳥
52。光鬼:神,其狀人面獸身,一足一手,其音如欽
53。冉遺之魚: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觀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54。交:獸,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55。窮奇:獸,其狀如牛,蝟毛,音如獆狗,是食人
56。嬴魚: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
57。鰠魚:魚,其狀如囗魚,動則其邑有大兵
58。[上如下魚]魮之魚:魚,其狀如覆銚,鳥首而魚翼,音如磬石之聲,是生珠玉
59。孰湖:獸,其狀馬身而鳥翼,入面蛇尾,是好舉人
60。囗:鳥,其狀如鴞而人面,蜼身犬尾,其名自號也,見則其邑大旱
經過西山之見神, 人面馬身(十神),人面牛身(七神)、人面龍身、羊身人面
1。 滑魚:魚,其狀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2。 水馬:獸,其狀如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3。 雚疏:獸,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可以辟火
4。 囗魚:魚,其狀如雞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鵲,食之可以已憂
5。 何羅之魚: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
6。 孟槐:獸,其狀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7。 習々之魚: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御火,食之不癉
8。 [左鹿右霝]羊:獸
9。 蕃:鳥
10。橐駝:獸
11。窩:鳥,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12。耳鼠:獸,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飛,食之不採,又可以御百毒
13。孟極:獸,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是善伏,其鳴自呼
14。幽鴳:獸,其狀如禺而文身,善笑,見人則卧,其鳴自呼
15。足訾:獸,其狀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馬 虒,見人則呼,其鳴自呼
16。 :鳥,群居而朋飛,其毛如雌雉,其鳴自呼,食之已風
17。諸犍:獸,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善吒,行則銜其尾
18。白鵺:鳥,其狀如雉,而文首、白翼、黃足,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19。那父:獸,其狀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詨
20。竦斯:鳥,其狀如雌雉而人面,見人則躍,其鳴自呼也
21。旄牛:獸,基狀如牛,而四節生毛
22。長蛇: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23。柝鳩、屍鳩:鳥
24。赤鮭:魚
25。窺窳:獸,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26。市々之魚:魚,食之殺人
27。巢魚:魚,其狀如鯉而雞足,食之已疣
28。山魈:獸,其狀如犬而人面,善投,見人則笑,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
29。諸懷:獸,其狀如牛,而四角、人、耳、彘耳,基音如鳴雁,是食人
30。鮨魚: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31。肥遺:與某種鳥同名,這次是蛇,一首兩身,見則其國大旱
32。狕:獸,其狀如豹而文首,
33。閭麋:獸
34。鮆魚:魚,其狀如囗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驕
35。孛馬:獸,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36。狍鴞:獸,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37。獨囗:獸,其狀如虎,而白身犬首,馬尾彘鬣
38。[左冒右鳥]:鳥,其狀如烏,人面,宵飛而晝伏,食之已曷
39。居暨:獸,其狀如囗而赤毛,其音如豚
40。囂:與某種獸同名,這次是鳥,其狀如誇父,四翼、一目、犬尾,其音如鵲,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41。[左馬右軍]:獸,其狀如囗羊而四角,馬尾而有距,善還,其名自詨
42。囗:鳥,其狀台鵲,白身、赤尾、六足,是善驚,其鳴自詨
43。人魚:魚,其狀如[左魚右帝]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痴疾
44。天馬:獸,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鳴自詨(= =||||||||||||||||||)
45。鶌鶋:其狀如烏,首白而身青、足黃,其名自詨,食之不飢,可以已寓
46。飛鼠:獸,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
47。領胡:獸,其狀如牛而尾,其頸囗,其狀如句瞿,其鳴自詨,食之已狂
48。象蛇:鳥,其狀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為牝牡,其名自詨
49。臽父之魚:魚,其狀如鮒魚,魚首而彘身,食之已嘔
50。酸與:鳥,其狀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其鳴自詨,見則其邑有恐
51。鴣[左上羽左下白右鳥]:鳥,其狀如烏而白文,食之不灂
52。黃鳥:鳥,其狀如梟白首,其鳴自詨,食之不妒
53。精衛:鳥,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
54。 東々:獸,其狀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後,其鳴自詨
55。橐囗:獸
56。鶹:鳥
57。師魚:魚,食之殺人
58。獂:獸,其狀如牛而三足,其鳴自詨
59。羆:獸,其狀如麋,其川在尾上
60。蒲夷之魚:魚
61。朋蛇: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見則其邑大旱
三次經過北山依次所見之神:人面蛇身、馬身人面(二十神)、彘身人面(十四神)、彘身而八足蛇尾(十神)
1。 鱅鱅之魚:魚,其狀如梨牛,其音如彘鳴
2。 從從:獸,其狀如犬,六足,其鳴自詨
3。 (此蟲)鼠:其狀如雞而鼠毛,見則其邑大旱
4。 箴魚:魚,其狀如囗,其喙如箴,食之無疫疾
5。 鱤魚:魚
6。 <予予>之魚:魚
7。 無名獸:獸,其狀如誇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
8。 [左蟲右庸]:魚,其狀如黃蛇,魚翼,出入有光,見則其邑大旱
9。 狪々:獸,其狀如豚而有珠,其鳴自詨
10。軨々:獸,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水
11。珠鱉魚:魚,其狀如囗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無癘
12。犰狳:獸,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其鳴自詨,見則螽蝗為敗
13。朱獳:獸,其狀如狐而魚翼,其鳴自詨,見則其國有恐
14。囗鶘:鳥,其狀如鴛鴦而人足,其鳴自詨,見則其國多土功
15。獙々:獸,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雁,見則天下大旱
16。蠪侄:獸,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17。峳々:獸,其狀如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獆狗,見則其國多狡客
18。絜釒句:鳥,其狀如鳧而鼠尾,善登木,見則其國多疫
19。囗胡:獸,其狀如麋而魚目,其鳴自詨
20。寐魚:魚
21。囗鮪:魚
22。鮯々之魚:魚,其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其名自詨
23。精精:獸,其狀如牛而馬尾,其鳴自詨
24。猲狙:其狀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是食人
25。鬿譽:鳥,其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虎爪,亦食人
26。鱃魚:魚,其狀如鯉而大首,食者不疣
27。茈魚:魚,其狀如鮒,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蘪蕪食之不費
28。薄魚:魚,其狀如鱣魚而一目,其音如歐,見則天下大旱
29。當康:獸,其狀如豚而有牙,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穰
30。[左魚右骨]魚:魚,其狀如魚而鳥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鴛鴦,見則天下大旱(已經在西山出現過了)
31。合囗:獸,其狀如彘而人面。黃身而赤尾,其音如嬰兒,食人,亦食蟲蛇,見則天下大水
32。蜚:獸,其狀如牜而白首,一目而蛇尾,行水則竭,行草則死,見則天下大疫
四次經過北山依次所見之神:人身龍首、獸身人面載觡、人身而羊角
中山經卷五
1。 [左上革左下夫右能]:獸,其狀如囗鼠而文題,食之已癭
2。 豪魚:魚,狀如鮪,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癬
3。 飛魚1:魚,其狀如鮒魚,食之已痔衕
4。 朏朏:獸,其狀如狸,而白尾有鬣,養之可以已憂
5。 鶡:鳥
6。 鳴蛇: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
7。 化蛇:獸,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見其邑大水
8。 蠪蚔:獸,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食之不眯
9。 馬腹:獸,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10。夫諸:獸,其狀如白鹿而四角,見則其邑大水
11。駕鳥:鳥
12。鴢:鳥,其狀如鳧,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
13。飛魚2:魚,其狀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14。[上鹿下言]:獸,其狀如貉而人目
15。犀渠:獸,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16。犭頡:獸,其狀如獳犬而有鱗,其毛如彘鬣
17。[左鳥右大]:鳥,其狀如錄,食之已墊
18。麖:獸
19。驕蟲:神,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驕蟲,是為螫蟲,實惟蜂蜜之廬,其祠之
20。鴒[左要右鳥]:鳥,狀如山雞而長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其鳴自呼,服之不眯
21。旋龜:龜,其狀鳥首而鱉尾,其音如判木
22。修辟之魚:魚,狀如黽而白喙,其音如鴟,食之已白癬
23。無條/黃棘:獸,黃華而不實,服之不字
24。三足龜:龜,食者無大疾,可以已腫
25。鯩魚:魚,黑文,其狀如鮒,食得不睡
26。[左月右上關右下魚]魚:魚,狀如鱖,居逵,蒼文赤尾,食者不癰,可以為瘺
27。[左魚右帝]魚:魚,狀如囗蜼而長距,足白而對,食者無蠱疾,可以御兵
28。文魚:魚
29。鮫魚:魚
30。[上單左下蟲右下蟲]圍:神,其狀如人面,羊角虎爪,恆游於睢漳之淵,出入有光
31。白鷮:鳥
32。計蒙:神,其狀人身而龍首,恆游於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
33。涉[上單左下蟲右下蟲]:神,其狀人身而方面三足
34。[左矛右勺]:獸
35。豕鹿:獸
36。良龜:龜
37。[上魚下黽]:魚
38。夔牛:獸
39。[左執右魚]魚:魚,
40。竊脂:鳥,狀如鴞而赤身白首,可以御火
41。犭也狼:獸,其狀如狐,而白尾長耳,見則國內有兵
42。猨蜼:獸
43。跂踵:鳥,其狀如鴞,而一足彘尾,見則其國大疫
44。雍和:獸,其狀如蝯,赤目,赤喙,黃身,見則國有大恐
45。耕父:神,常游清泠之淵,出入有光,見則其國為敗
46。鴆:鳥,其狀如雉,恆食蜚
47。嬰勺:鳥,其狀如鵲,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共鳴自呼
48。青耕:鳥,其狀如鵲,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可以御疫,其鳴自叫
49。獜:獸,其狀如犬,虎爪有甲,善駚[左分右牛}],食者不風
50。犭戾:獸,其狀如囗{音匯,蝟的意思},赤如丹火,見則其國大疫
51。狙如:獸,狀如鼣鼠,白耳白喙,見則其國有大兵
52。犭多即:獸,其狀如膜大,赤喙、赤目、白尾,見則其邑有火
53。梁渠:獸,其狀如狸,而白首虎爪,見則其國有大兵
54。[左鳥右只]鵌:鳥,其狀如烏而赤足,可以御火
55。聞獜:獸,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見則天下大風
56。於兒:獸,其狀人身而身操兩蛇,常游於江淵,出入有光
57。蓐:獸,其狀如龜,而白身赤首,是可以御火
58。熏池:神
59。[左鬼右申]武羅:神,其狀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齒,而穿耳以鐻,其鳴如鳴玉
60。吉神泰逢:神,其狀如人而虎尾,是好居於萯山之陽,出入有光。泰逢神動天地氣也
經過中山依次所見之神:人面而鳥身、人面獸身、豕身而人面、鳥身而人面、馬身而龍首、龍身而人面、彘身人首、鳥身而龍首
1。 比翼:鳥,在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省略另一種所在地說法, 以下皆是]
2。 羽民(國):人,在其東南,其為人長,身生羽(看過《鏡花緣》的人應該都了解)
3。 畢方:鳥,在其東,青水西,其為鳥人面一腳
4。 二八神:神,連臂,為帝司夜於此野,在羽民東,其為小人頰赤肩,盡十六人
5。 訁雚頭或訁雚朱(國):人,其為人人面有翼,鳥喙,方捕魚
6。 厭火(國):獸(其實是長得像黑色猴子的人),獸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
7。 三苗或者三毛(國):人,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
8。 [「載」字中的「車」換「至」](國):人,在其東,其為人黃,能操弓射蛇
9。 貫匈(國):人,在其東,其為人匈有竅
10。交脛(國):人,在其東,其為大交脛
11。不死民:人,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
12。歧舌(國):人,《山海經》中沒有過多介紹,《鏡花緣》里有介紹
13。三首(國):人,在其東,其為人一身三首
14。周饒(國):人,在東,其為人短小,冠帶
15。長臂(國):人,在其東,捕魚水中,兩手保操一魚
16。南方祝融:神,獸身人面,乘兩龍
17。南山:地方,自此山來,蟲為蛇,蛇號為魚
18。結匈(國):人,在其西南,其為人結匈
19。昆侖虛:地方,在其東,虛四方
海外南出現神明:二八、羿、鑿齒、(帝堯、帝嚳、吁咽、文王均葬於狄山又名湯山)、南方祝融(海外南地理上似印度尼西亞或者西非至南非)
1。 滅蒙:鳥,在結匈國北,為鳥青,赤尾
2。 夏後啟:神,於大樂之野儛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
3。 三身(國):人,在夏後啟北,一首而三身
4。 一臂(國):人,在其北,一臂、一目、鼻孔
5。 黃馬虎文:獸,一目而一手
6。 奇肱(之國):人,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
7。 奇肱之鳥:鳥,頭,赤黃色,在其旁
8。 刑天:神,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9。 女祭、女戚(國):人,在其北,居兩水間,戚操[左魚右旦],祭操俎
10。次鳥:鳥,人面,居山上,一曰維鳥,青鳥、黃鳥所巢,其色青黃,所經國亡
11。丈夫(國):人,在次鳥北,其為人衣冠帶劍
12。女丑: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
13。巫咸(國):人(多為巫師),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
14。並封:獸,在巫咸東,其狀如彘,前後皆有首,黑
15。女子(國):在巫咸北,兩女子居,水周之
16。軒轅(國):人,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17。窮山:地方,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軒轅之丘,其丘方,四蛇盯繞
18。此諸夭:地方(非常好的一個地方,人神鳥獸共居不互犯),人,兩手操卵食之,兩鳥居前導之
19。龍魚:魚,居在其北,狀如鯉
20。白民(國):人,在龍魚北,白身披發
21。乘黃:獸,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22。長股(國):人,在雄常北,披發,一曰長腳
23。西方蓐收:神,左耳有蛇,乘兩龍
海外西出現神明:夏後啟、刑天、西方蓐收(海外西地理上似古巴比倫一帶)
❽ 《山海經》中的簡要概括
山海經
山海經 中國先秦古籍。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臘慧、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古史、醫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其中《山經》所載的大部分是歷代巫師、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記錄,經長期傳寫編纂,多少會有所誇飾,但仍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山海經》從東、南、西、北四個方面介紹了中華腹地的山川寶藏,特別是一些異鳥怪獸、奇花異石,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其中《海外經》介紹了傳說搏兆中的海外異國,如雙頭國、三首國、女子國、丈夫國、大人國、小人國等國的風俗習慣,更是奇中有奇,不但使人賞心悅目,而且能使人增長很多知識。……
《山海經》一書的作者和成書時間都還未確定。過去認為為禹、伯益所作。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時間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巴蜀,東及齊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其中許多可能來自口頭傳說。
《山海經》現在最早的版本是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刊而成。晉朝郭璞曾為《山海經》作注,考證注釋者還有清朝畢沅的《山海經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經箋疏》等。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
古代中國神話的基本來源就是《山海經》,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誇父追日、女媧補天、羿射九日、黃帝大戰蚩尤、共工怒觸不周山從而引發大洪水、鯀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殺死鯀以及最後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
該書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基局租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在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 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山海經》目錄
山經
第一卷 《南山經》 第二卷 《西山經》 第三卷 《北山經》 第四卷 《東山經》 第五卷 《中山經》
海經
第一卷 《海外南經》 第二卷 《海外西經》 第三卷 《海外北經》 第四卷 《海外東經》
第五卷 《海內南經》 第六卷 《海內西經》 第七卷 《海內北經》 第八卷 《海內東經》
第九卷 《大荒東經》 第十卷 《大荒南經》 第十一卷 《大荒西經》 第十二卷 《大荒北經》 第十三卷 《海內經》大禹
《山海經》具有多方面的價值
正如當代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指出的那樣:「《五藏山經》在《山海經》全書各部分中最為平實雅正,盡管免不了雜有一些傳聞、神話,基本上是一部反映當時真實知識的地理書。」據譚先生研究,《山經》共寫了四百四十七座山,這些山中,見於漢晉以來記載,可以指系確切的約為一百四十座,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對晉南、陝中、豫西地區記述得最詳細正確。這應該是研究我國古代地理的寶貴資料。而《山經》在記述時,往往以山為綱,以首山敘起,依次敘山名、水名、道里、民族、風俗、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又是研究其他學科的寶貴材料。在《海經》中,記載了一些諸如結胸民、羽民國、厭火國、貫胸國、不死民、反舌國、三首國、長臂國、三身國、一臂國、奇肱國、丈夫國、巫咸國、女子國、軒轅國、白民國、長股國、一目國、大人國、君子國、無腸國、誇父國、黑齒國、玄股國等奇異的國家和民族,雖然這些國家和民族並非真有,只存在於傳說中,但也有一定的地理學和民族學價值。
《山海經》最重要的價值也許在於它保存了大量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除了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如誇父逐日、鯀、禹治水等之外,還有許多是人們不大熟悉的。如《海外北經》中載:「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台。在昆侖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東。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沖南方。」這個禹殺相柳的傳說充滿了神奇色彩,既可從文學或神話學的角度來研究,也可以從中看出共工、相柳、禹三人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古代民族部落之間的斗爭。《山海經》中大量存在的這些神話傳說,是今天我們研究原始宗教的難得材料。例如: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海外西經》)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葯爰在。(《大荒西經》)
這是研究古代巫的活動的資料。又如: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鄉(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這一段神話的前半部分寫女魃在黃帝與蚩尤之戰中的作用,後半部分寫巫師驅逐女魃的宗教活動。「神北行」即是巫師的咒語。
在《山海經》的神話中,不僅可以看到巫師的活動,也可以看到古代民族的信仰、崇拜等。在《山海經》中,存在著大量的神奇動物的記載,這些動物主要是鳥、獸、龍、蛇之類,它們往往具有神奇的力量。這些動物很可能就是古人的圖騰崇拜。如上文所引的《海外西經》中的文字。「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蛇可能就是巫咸國的圖騰。研究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山海經》是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
《山海經》中的神話傳說不僅僅是神話傳說,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歷史。雖然由於濃厚的神話色彩,其真實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們畢竟留下了歷史的影子。把幾條類似的材料加以比較,有時還是可以看到歷史的真實面貌的。例如上文所引《大荒北經》中黃帝戰蚩尤的記載,剔除其神話色彩,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場古代部落之間的殘酷戰爭。又如《大荒西經》、《海內經》中記載了一個黃帝的譜系: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海內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乃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西經》)這個譜系具有傳奇色彩,具有神譜的性質,但是,它與《大戴禮記·帝系篇》、《史記·五帝本紀》、皇甫謐《帝王世紀》基本相同。
這就意味著《山海經》中的這一譜系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實性,也就是說,它是有一定的歷史價值的,並非完全是無稽之談,荒誕之言。再如鯀這一人物,《國語》、《尚書》、《左傳》、等書都把他寫成反面人物。《國語·周語》說:「古之長民者,不墮山,不崇藪,不防川,不竇澤。……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於羽山。「《尚書·洪範》載:「鯀湮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這些材料不是說鯀品質不好,就是說鯀治水方法不對,因而被堯所殺。而《山海經》則提供了另外一種說法:「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按照這一記載,鯀被殺不是因為他品質不好或治水方法不對,而是因為他「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因而激怒了帝堯。鯀不僅不是反面人物,而且是一個不顧個人安危,救民於水火的英雄。到底《山海經》的記載真實呢,還是《尚書》、《國語》中的記載真實呢?現在已很難說清楚了。不過,《山海經》在這個問題上,起碼提供了另外一種解釋。假如我們把《山海經》的這一記載與屈原《離騷》中的「鯀婞直以忘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以及《惜頌》中的「行婞直而不豫合,鯀功用而不就」等聯系比較一下,恐怕還會傾向於《山海經》的這一記載。
同時,《山海經》又是一部科技史,它既記載了古代科學家們的創造發明,也有他們的科學實踐活動,還反映了當時的科學思想以及已經達到的科學技術水平。例如,關於農業生產,《大荒海內經》載:「後稷是始播百穀」,「叔均是始作牛耕」。《大荒北經》載:「叔均乃為田祖。」關於手工業,《大荒海內經》載:「義均是始為巧亻垂,是始作下民百巧。」關於天文、歷法,《大荒海內經》載:「噎鳴生歲有十二。」《大荒西經》載:「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次。」諸如此類的記載不勝枚舉。有一些自然現象的記載尤其珍貴,這在其他書中是看不到的,如《海外北經》載:「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暝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上啟下月}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鍾山下。」
現在,許多學者均認為,《山海經》在這里記載的是北極地帶半年為晝,半年為夜的極地現象,只不過是古人無法解釋這種現象,於是就用神話來解釋。這種記載無疑是寶貴的科學資料。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例如《大荒東經》載:「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又如《海外東經》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這兩條記載,有人認為前者記載的是太陽黑子活動和北極的極地現象,後者記載的是極地附近的假日現象。此外,從《山海經》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古人對大地的探測活動。《海外東經》載:「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萬)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中山經》說:「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這些記載,數字未必確實,但已反映出中國古人的探測活動。總而言之,《山海經》是一部充滿著神奇色彩的著作,內容無奇不有,無所不包,蘊藏著豐富的地理學、神話學、民俗學、科學史、醫學等學科的寶貴資料,細心鑽研,深入探討,就不愁沒有新發現。
對文學的影響:
神話乃文學之母。神話與文學的關系,就像《山海經》神話中所見的盤古與日月江海的關系。神話說盤古死後,頭化為四岳,眼睛化為日月,脂膏化為江海,毛發化為草木。盤古雖死,而日月江海、人間萬物……都有盤古的影子。神話轉換為其它文學形式以後,雖然往往消失了它本身的神話意義,神話卻在做為文學中藝術性的沖擊力量而活躍起來。(語見王著《神話與小說》)例如:先秦文學的南北兩大代表:《詩經》與《楚辭》,都有古神話的痕跡,尤其是《楚辭》,保存極大量的古神話。《老子》、《莊子》、《准南子》的道家思想也大量吸取古代神話而加以哲理化。《左傳》、《史記》、《尚書》,則是吸取神話而加以歷史化。《山海經》是古代口傳文學的成文紀錄,保留中國古神話最多的一部書,影響後世文學非常巨大。例:誇父的神話故事見載於《山海經》,而《准南子》與《列子》書中也都有記載,皆據《山海經》而寫就的。其後的《神異經》里那位在東南大荒的巨人樸父,由誇父、博父、樸父的音義來看,此樸父疑亦誇父演化而成的巨人。又據茅盾《中國神話研究ABC》所說:《列子‧湯問篇》愚公移山的故事,是由誇父逐日神話演變而成,據「帝命氏二子負山」來看,誇娥極有可能是誇父演化來的。<中山經>姑媱之山的瑤草,是未出嫁而早死的帝女精魂化成的,演化為《莊子》里藐姑射山的綽約神女寓言。其後再化為宋玉<高唐賦>的巫山神女朝雲。再化而為杜光庭《仙錄書》中的西王母第二十三女瑤姬,再化而為曹雪芹《紅樓夢》里的絳珠仙草林黛玉。《山海經》中北海海神變為風神的禺強即是《莊子》寓言的鯤鵬之變的根源。《莊子‧應帝篇》「倏忽為渾沌鑿七竅」則是來自<北山經>渾沌無面目的天山神靈。莊周夢蝴蝶的寓言則是《山海經》變化神話的靈感。屈原<天問>、<招魂>、<九歌>、<離騷>與《山海經》的神話故事多所雷同。
陶淵明的<讀山海經詩>是句句源自於《山海經》。浪漫詩人李白具遊仙思想的名篇:<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梁甫吟>、<北風行>,甚至<清平調>……皆源於《山海經》神話。李賀詩對《山海經》神話亦多所運用。李商隱更是大量運用《山海經》神話象徵、隱喻的個中翹楚。魏晉以降的小說:王寶的《搜神記》所志之怪,幾乎是《山海經》神話的脫胎。唐傳奇如《柳毅傳》脫胎於《山海經》陵魚(人魚)的演化。宋名詩人蘇東坡<潮州韓文公廟碑>中的祀歌:「騎龍白雲鄉、織錦裳的天孫、謳吟下招的巫陽」,都是直接源於<海內西經>的。
元劇《竇娥冤》、明小說《封神演義》、清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莫不是《山海經》變化神話的一脈相承。
明吳承恩《西遊記》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神、獸雜揉的形性是《山海經》變化神話的運用。李汝珍《鏡花緣》的奇聞異事、四十一個神話國……則是海內外經遠人異國的改寫。例:女兒國、毛臉國分別是《山海經》的女子國、毛民國……
近代戲劇:《牛郎織女》、《白蛇傳》、《嫦娥奔月》……莫不取材脫胎於《山海經》神話。
古詩詞、小說、戲曲……泛取《山海經》神話題材者所在都是,舉不勝舉。現代詩文也不乏以《山海經》神話入詩者:楊牧、餘光中、郭沬若、覃子豪、吳瀛濤……在詩中,神話往往成為諷喻性的解說主題。
總之,《山海經》神話塑造了不少文學母題,神話與文學幾乎是一體的兩面,是象徵的、想像的、樸野的、是敘事描繪的、是情感的、是富於生命力……的文學形式。《山海經》的古神話,比之於西洋神話,是嫌零碎、簡陋。然而雖不是琳琅瑰奇的篇章,但仔細探究,竟是一塊一塊的璞玉美石,可譽為「中國文學的寶礦」。
《山海經》怪物、神獸名稱、簡介一覽表
註:「囗」指寫不出來的字
南山經卷一:
1。 狌々:獸,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食之善走
2。 鹿蜀:獸,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佩之宜子孫
3。 旋龜:獸,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
4。 鮭:魚,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
5。 類:獸,其狀如狸而有髦,自為牝牡,食者不妒
6。 犭尃訑:獸,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佩之不畏
7。 尚付:鳥,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無
8。 九尾狐:獸,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9。 灌灌:鳥,其狀如鳩,其音若呵,佩之不惑。
10。赤鱬:魚,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鴦鴛,食之不疥
11。狸力:獸,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見則其縣多土功
12。鴸鳥:鳥,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土
13。長右:獸,其狀如禺而四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14。猾囗:獸,其狀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蟄,其音如斫木,見則縣有大繇
15。彘:獸,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是食人
16。 患:獸,其狀如羊而無口,不可殺也
17。蠱雕:獸,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
18。瞿如:鳥,其狀如 而白首,三足、人面,其鳴自號也
19。虎蛟:魚,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
20。鳳凰:鳥,其狀如雞,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21。鯖魚:魚,其狀如鮒而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22。顒:鳥,其狀職梟,人而四目而有耳,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
南山三次經過依次所見之神:鳥首龍身、龍首鳥身、人面龍身
西山經卷二
1。[左羊右咸]羊:獸,其狀如羊而馬尾,其脂可以已臘
2。 蟲渠:鳥,其狀如山雞,黑身赤足,可以已暴
3。 肥囗:蛇,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4。 赤鷩:鳥,可以御火
5。 蔥聾:獸,其狀如羊而赤鬣
6。 鴖:鳥,其狀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7。 鱧魚:魚,其狀如鱉,其音如羊
8。 肥遺:鳥,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食之已癘
9。 豪彘:獸,其狀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
10。囂:獸,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
11。橐[上非下巴]:鳥,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
12。溪邊:獸,其狀如狗,席其皮者不蠱
13。櫟:鳥,其狀如鶉,黑文而赤翁,食之已癭
14。犭嬰如:獸,其狀如鹿而白尾,馬足人手而四角
15。數斯:鳥,其狀如鴟而人足,名曰數斯,食之已癭
16。[上敏下牛]:獸,其狀如牛,而蒼黑大目
17。鸚鵡:鳥,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
18。鸓:鳥,其狀如鵲,赤黑而兩四足,可以御火
19。鸞鳥: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見則天下安寧
20。朱厭:獸,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見則大兵
21。白豪:其狀如蜂,大如鴛鴦,:獸
22。多羅羅:鳥,是食人
23。蠻蠻:獸,其狀鼠身而鱉首,其音如吠犬,其狀如鳧,而一翼一日,相得乃飛,見則天下大水
24。欽丕:鳥,化為大鶚,其狀如雕而墨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鵠,見則有大兵
25。鼓:神,獸後變鳥,其狀如人面而龍身,亦化為鵕鳥,其狀如鴟,赤足而直喙,黃文而白首,其音如鵠,見即其邑大旱
26。文鰩魚:魚,狀如鯉里,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
27。招司:神,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於四海,其音如榴
28。天神一:神,其狀如牛,而八足二首馬尾,其音如勃皇,見則其邑有兵
29。陸吾:神,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
30。土螻:獸,其狀如羊而四角,是食人
31。欽原:鳥,其狀如蜂,大如鴛鴦,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
32。鶉鳥:鳥,是司帝之百服
33。[左魚右骨]魚:魚,其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
34。天神二:其神狀如人而豹尾
35。西王母:神,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36。狡:獸,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
37。勝遇:鳥,其狀如翟而赤,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38。白帝少昊:神
39。猙:獸,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
40。畢文:鳥,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譌火
41。天狗:獸其狀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42。彳敖彳因:獸,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是食有
43。鴟:鳥,一首而三身,其狀如樂
44。耆童:神,其音常如鍾磬
45。帝江:神,基狀如黃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渾敦無而目,是識歌舞
46。紅光:神
47。訁雚:獸,其狀如狸,一目而三尾,其音如{大集}百聲,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癉
48。鵸余:鳥,其狀如烏,五采而赤文,三首六尾而善笑,服之使人不厭,是自為牝牡,食之不疽,又可以御凶
49。當扈:鳥,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
50。白狼、白虎、白鹿:獸
51。白雉、白翟、鴞:鳥
52。光鬼:神,其狀人面獸身,一足一手,其音如欽
53。冉遺之魚: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觀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54。交:獸,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55。窮奇:獸,其狀如牛,蝟毛,音如獆狗,是食人
56。嬴魚: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
57。鰠魚:魚,其狀如囗魚,動則其邑有大兵
58。[上如下魚]魮之魚:魚,其狀如覆銚,鳥首而魚翼,音如磬石之聲,是生珠玉
59。孰湖:獸,其狀馬身而鳥翼,入面蛇尾,是好舉人
60。囗:鳥,其狀如鴞而人面,蜼身犬尾,其名自號也,見則其邑大旱
經過西山之見神, 人面馬身(十神),人面牛身(七神)、人面龍身、羊身人面
1。 滑魚:魚,其狀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2。 水馬:獸,其狀如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3。 雚疏:獸,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可以辟火
4。 囗魚:魚,其狀如雞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鵲,食之可以已憂
5。 何羅之魚: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
6。 孟槐:獸,其狀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7。 習々之魚: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御火,食之不癉
8。 [左鹿右霝]羊:獸
9。 蕃:鳥
10。橐駝:獸
11。窩:鳥,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12。耳鼠:獸,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飛,食之不採,又可以御百毒
13。孟極:獸,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是善伏,其鳴自呼
14。幽鴳:獸,其狀如禺而文身,善笑,見人則卧,其鳴自呼
15。足訾:獸,其狀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馬 虒,見人則呼,其鳴自呼
16。 :鳥,群居而朋飛,其毛如雌雉,其鳴自呼,食之已風
17。諸犍:獸,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善吒,行則銜其尾
18。白鵺:鳥,其狀如雉,而文首、白翼、黃足,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19。那父:獸,其狀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詨
20。竦斯:鳥,其狀如雌雉而人面,見人則躍,其鳴自呼也
21。旄牛:獸,基狀如牛,而四節生毛
22。長蛇: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23。柝鳩、屍鳩:鳥
24。赤鮭:魚
25。窺窳:獸,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26。市々之魚:魚,食之殺人
27。巢魚:魚,其狀如鯉而雞足,食之已疣
28。山魈:獸,其狀如犬而人面,善投,見人則笑,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
29。諸懷:獸,其狀如牛,而四角、人、耳、彘耳,基音如鳴雁,是食人
30。鮨魚: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31。肥遺:與某種鳥同名,這次是蛇,一首兩身,見則其國大旱
32。狕:獸,其狀如豹而文首,
33。閭麋:獸
34。鮆魚:魚,其狀如囗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驕
35。孛馬:獸,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36。狍鴞:獸,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37。獨囗:獸,其狀如虎,而白身犬首,馬尾彘鬣
38。[左冒右鳥]:鳥,其狀如烏,人面,宵飛而晝伏,食之已曷
39。居暨:獸,其狀如囗而赤毛,其音如豚
40。囂:與某種獸同名,這次是鳥,其狀如誇父,四翼、一目、犬尾,其音如鵲,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41。[左馬右軍]:獸,其狀如囗羊而四角,馬尾而有距,善還,其名自詨
42。囗:鳥,其狀台鵲,白身、赤尾、六足,是善驚,其鳴自詨
43。人魚:魚,其狀如[左魚右帝]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痴疾
44。天馬:獸,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鳴自詨(= =||||||||||||||||||)
45。鶌鶋:其狀如烏,首白而身青、足黃,其名自詨,食之不飢,可以已寓
46。飛鼠:獸,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
47。領胡:獸,其狀如牛而尾,其頸囗,其狀如句瞿,其鳴自詨,食之已狂
48。象蛇:鳥,其狀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為牝牡,其名自詨
49。臽父之魚:魚,其狀如鮒魚,魚首而彘身,食之已嘔
50。酸與:鳥,其狀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其鳴自詨,見則其邑有恐
51。鴣[左上羽左下白右鳥]:鳥,其狀如烏而白文,食之不灂
52。黃鳥:鳥,其狀如梟白首,其鳴自詨,食之不妒
53。精衛:鳥,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
54。 東々:獸,其狀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後,其鳴自詨
55。橐囗:獸
56。鶹:鳥
57。師魚:魚,食之殺人
58。獂:獸,其狀如牛而三足,其鳴自詨
59。羆:獸,其狀如麋,其川在尾上
60。蒲夷之魚:魚
61。朋蛇: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見則其邑大旱
三次經過北山依次所見之神:人面蛇身、馬身人面(二十神)、彘身人面(十四神)、彘身而八足蛇尾(十神)
1。 鱅鱅之魚:魚,其狀如梨牛,其音如彘鳴
2。 從從:獸,其狀如犬,六足,其鳴自詨
3。 (此蟲)鼠:其狀如雞而鼠毛,見則其邑大旱
4。 箴魚:魚,其狀如囗,其喙如箴,食之無疫疾
5。 鱤魚:魚
6。 <予予>之魚:魚
7。 無名獸:獸,其狀如誇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
8。 [左蟲右庸]:魚,其狀如黃蛇,魚翼,出入有光,見則其邑大旱
9。 狪々:獸,其狀如豚而有珠,其鳴自詨
10。軨々:獸,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水
11。珠鱉魚:魚,其狀如囗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無癘
12。犰狳:獸,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其鳴自詨,見則螽蝗為敗
13。朱獳:獸,其狀如狐而魚翼,其鳴自詨,見則其國有恐
14。囗鶘:鳥,其狀如鴛鴦而人足,其鳴自詨,見則其國多土功
15。獙々:獸,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雁,見則天下大
❾ 《山海經》這個故事講了什麼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文化寶庫枝棗中眾多經典文獻之一,它是一部典籍性質東方神怪志,主要記述了古代人們對中國地理、民族、文化、歷史、神話、傳說、物種、民俗等方面的各種想像、神話和傳說。
這部書的體例為節錄典籍性吵搭搭質的志文體,分為山經、海經、山海經外傳、山海異聞四部分。其中,《山經》和《海經》是最重要的兩部分,分別介紹了古代山川地理和神怪傳說。
《山海經》中充滿著各種神怪、傳說和寓言,這些文字記錄了古代人們對自然界和生命的一種想像,並從中吸取著道德准則,升拿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總的來說,可以說《山海經》是一部反映中國古代文化和思想的經典著作,它不僅為我們了解古代中國的歷史和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而且也展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神秘且豐富的精神世界。
❿ 趣聊《山海經》|黃山——蒼黑大目的牛,舌似小兒能說人言的鸚鵡
自皐(gāo)塗山西行一百八十里就到了黃山。
黃山上不生長花草樹木,卻到處都是鬱郁蔥蔥的竹林,
盼水河從這座山發源,一路向南奔騰而去,最終流入了赤水河,河中蘊藏著豐富的玉石。
那麼《山海經》里的黃山是不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天下第一奇山」——安徽黃山呢?筆者個人認為並不是。因為安徽黃山在《山海經》成書的年代還並不叫黃山。
安徽黃山在古代被稱為「天子都」,因為它雄偉秀麗,又神秘莫測,據說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
到了秦朝,因為黃山上有很多黑石,人們根據它的顏色又稱之為「黟(yī)山」。
直到唐朝的天寶六年,黟山才被命名為黃山,而黃山名稱的由來,則是因為據說這座山是軒轅黃帝的煉丹之所。
《黃山圖經》對此事有著詳細記載,而後世亦大多沿用此說:
在黃山中生活著一種名曰(上敏下牛,mǐn)的野獸。
的外貌就像普通的牛,渾身長滿了蒼黑色的皮毛,引人注目的是它有一對碩大的眼睛。
《事物紺珠》也對有過記載:
袁珂先生注釋的時候則是引用了《逸周書·王純慎會》中的一句話:
每牛,就是小牛的意思,袁珂先生是認為還是一種體型很小的牛。
這樣想來,一頭眼睛又大又圓的小黑牛,感覺的形象頓時卡哇伊了起來。
黃山中還生活著一種名曰鸚䳇(wǔ)的禽鳥。
鸚䳇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鸚鵡,它的形狀很像是貓頭鷹,長著青色的羽毛和紅色的鳥喙。它的嘴裡還長著像人一樣的舌頭,能夠學人說話。
䳇(左母右鳥)同鵡,是一個古字。古人認為鸚鵡學舌就好像是小孩子在和母親學習說話,因此組成其名字的兩個字里就包含了「嬰」「母」兩個字素。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解釋道:
古人常常認為,鳥獸蟲魚如果具有了人的某種習性,那麼它們在生理上一般也是擁有著類似於人的特徵的。《爾雅·翼》有雲:
此鳥旦激其舌似小兒,故能委曲其音聲以象人耳;又鳥目下瞼眨上,唯此鳥兩瞼俱動如人目。蓋羽蟲之能人言者,必有人形之一端。
意思就是說鸚鵡之所以能夠學人說話,是因為這種鳥兒的舌頭構造很像是小孩子的舌頭,所以可以吐出字詞的發音;而且禽鳥在眨眼的時候,普遍是下眼瞼向上眨眼,只有鸚鵡和人一樣是上下眼瞼同時眨動的。
以上就是筆者對於黃山全部的講解了,有小夥伴想要探討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下一篇我們將要走進的就是西方第一列山系的最後兩座山——翠山和騩做遲敬(guī)山了,小夥伴們敬請期待吧。
趣聊《山海經》|皐塗山——玃如馬蹄而人手,數斯鳥如鴟而人足 -
趣聊《山海經》|天帝山——可以驅邪避蠱的狗和可以治療痔瘡的鳥 -